16年17年最新电脑硬件知识_第1页
16年17年最新电脑硬件知识_第2页
16年17年最新电脑硬件知识_第3页
16年17年最新电脑硬件知识_第4页
16年17年最新电脑硬件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脑硬件基础知识(不断更新中) 一 中央处理器 (CPU)CPU是中央处理单元(Ce ntral Process Un it)的缩写,它可以被简称做微处理器。 (Microprocessor),不过经常被人们直接称为处理器(processor)。CPU是计算机的核心,其重要性好比心脏对于人一样。实际上,处理器的作用和大脑更相似,因为它负责处理、运算计算机内部的所有数据,而主板芯片组则更像是心脏,它控制着数据的交换。i3Core i3可看作是Core i5的进一步精简版,将有 32nm工艺版本(研发代号为 Clarkdale,基 于Westmere架构)这种版本。Core i3最大的特点是整合

2、GP(图形处理器),也就是说Core i3 将由CPU+GPU两个核心封装而成。由于整合的GPU性能有限,用户想获得更好的3D性能, 可以外加显卡。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Clarkdale,显示核心部分的制作工艺仍会是 45nm。2整合CPU与GPU,这样的计划无论是In tel还是AMD均很早便提出了,他们都认为整合平 台是未来的一种趋势。而 In tel无疑是走在前面的,集成 GPU的CPU将在明年推出,很可能 命名为Core i3 (下面我们也暂时称它为 Core。在规格上,Core i3的CPU部分采用双核心设计,通过超线程技术可支持四个线程,三级缓 存由8MB削减到4MB,而内存控制器

3、、双通道、智能加速技术、超线程技术等技术还会保 留。同样采用 LGA 1156接口,相对应的主板将会是 H55/H57 i5面对着价格昂贵的 Core i7,新架构处理器很难走进广大消费者的生活之中,不过近日曝光 了又一款基于 Nehalem 架构的双核处理器,其依旧采用整合内存控制器,三级缓存模式,L3达到8MB,支持Turbo Boost等技术的新处理器 Core i5酷睿I5。Core i5采用的是成熟 的DMI( Direct Media In terface),相当于内部集成所有北桥的功能,采用DMI用于准南桥通信,并且只支持三通道的 DDR3内存。结构上它用的是 LGA1160 (

4、后改为LGA1156)接口, Core i7 用的是 LGA1366。英特尔将Lynn field定位于200美元以下的主流市场。但Lynn field不全等于酷睿1509年六月,英特尔公关部主任BILL CALDER羊细描述了英特尔消费级桌面处理器的品牌体系,并且公布了 CORE I5 CORE I两个子品牌。Lynn field的确会与 CORE I5有一定关联,但是不会一刀切,支持HT的Lynn field和移动版Lynn field将归于酷睿I7系列。而不支持 HT的Lynn field,会被归于酷睿I5系列。据悉,首批上市的Lynn field,会有2.93G 2.8G 2.66G三

5、个版本,其中前两种会支持 HT,可能 归于酷睿 I7 系列。I5应该是最终取代老迈的酷睿2四核的产品。i7Core i7仲文:酷睿i7,内核代号:Bloomfield )处理器是英特尔于 2008年推出的64位四 内核CPU,沿用I7 920x86-64指令集,并以Intel Nehalem微架构为基础,取I7 920代In tel Core 2 系列处理器。Nehalem曾经是Pentium 4 10 GHz版本的代号。Core i7的名称并没有特别的含义,Intel表示 取i7此名的原因只是听起来悦耳,i和7都没有特别的意思, 更不是指第7代产品。而Core 就是延续上一代 Core处理器

6、的成功,有些人会以“爱妻”昵称之 简介Intel官方正式确认,基于全新Nehalem架构的新一代桌面处理器将沿用“Core”(酷睿)名称,命名为“ In tel Core i7 ”系列,至尊版的名称是“In tel Core i7 Extreme ”系列。而同架构服务器处理器将继续延用“Xeon”名称。至于为什么是“17”,而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 Core 3”,In tel方面还没给出详细的解释, 估计意思是In tel的第七代处理器, 但2000年推 出 NetBrust 架构的 Pentium 4 处理器应该是属于第七代产品的,真正解释还是等 Intel 的回 答吧。Intel Core

7、 i7 是一款 45nm 原生四核处理器,处理器拥有 8MB 三级缓存,支持三通道 DDR3 内存。处理器采用 LGA 1366针脚设计,支持第二代超线程技术,也就是处理器能以八线程 运行。根据网上流传的测试,同频Core i7 比 Core 2 Quad 性能要高出很多。英特尔首先会发布三款In tel Core i7处理器,频率分别为3.2GHz、2.93GHz和2.66GHz,主频为3.2GHz的属于In tel Core i7 Extreme,处理器售价为 999美元,当然这款顶级处理器面 向的是发烧级用户。而频率较低的2.66GHz的定价为284美元,约合1940元人民币,面向的是普

8、通消费者。Intel于2008年11月18日发布了三款 Core i7处理器,分别为Core i7 920、 Core i7 940 和 Core i7 965。而从英特尔技术峰会2008( IDF2008)上英特尔展示的情况来看,core i7的能力在core2 extreme qx9770(3.2GHz)的三倍左右。IDF上,intel 工作人员使用一颗 core i7 3.2GHz 处 理器演示了 CineBench R10多线程渲染,结果很惊人。渲染开始后,四颗核心的八个线程同 时开始工作,仅仅 19秒钟后完整的画面就呈现在了屏幕上,得分超过 45800。相比之下, core2 ext

9、reme qx9770 3.2GHz只能得到12000分左右,超频到 4.0GHz才勉强超过 15000分, 不到 core i7 的 3 分之一。 core i7 的超强实力由此可窥见一斑。 参数1. 基于 Nehalem 微架构 2. 2-8颗核心。3. 内置三通道 DDR3内存控制器。4.每颗核心独享256KB二级缓存。5. 8 MB共享三级缓存。6. SSE 4.2指令集(七条新指令) 。7. 超线程技术。8. Turbo mode (自动超频)。9. 微架构优化(支持 64-bit 模式的宏融合,提高环形数据流监测器性能,六个数据发射端10. 提升预判单元性能,增加第二组分支照准缓存

10、。11. 第二组 512路的 TLB。12. 对于非整的SSE旨令提升性能。13. 提升虚拟机性能 (根据 Intel 官方数据显示, Nehalem 相对 65nm Core 2 在双程虚拟潜伏 上有60%的提升,而相对 45nm Core 2产品提升了 20%) 14.新的QPI总线。 15.新的能 源管理单元。16. 45nm 制程, 32nm 制程产品随后上线,代号 Westmere。17. 新的 1 366针脚接口。 新增功能Nehalem相当于65nm产品有着如下几个最重要的新增功能1. SSE4.1指令集(47个新SSE旨令)。2. 深层休眠技术(C6级休眠,只在移动芯片上使用)

11、。3.加强型Intel动态加速技术(只在移动芯片上使用) 。4. 快速 Radix-16分频器和 Super Shuffle engine,加强 FPU性能5. 加强型虚拟技术,虚拟机之间交互性能提升 25%-75% L1 CacheL1 Cache一级缓存)是CPU第一层高速缓存,分为数据缓存和指令缓存。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 CPU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过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 L1 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一般 CPU 的 L1 缓存的容量通常在324096KB。 L2 CacheL2 Cache二级缓存)是CPU的第二层高速缓存,分内部和外部两种芯

12、片。内部的芯片二级缓 存运行速度与主频相同,而外部的二级缓存则只有主频的一半。L2 高速缓存容量也会影响CPU的性能,原则是越大越好。L3 CacheL3 Cache三级缓存),分为两种,早期的是外置,现在的都是内置的。而它的实际作用即是,L3 缓存的应用可以进一步降低内存延迟,同时提升大数据量计算时处理器的性能。降低内 存延迟和提升大数据量计算能力对游戏都很有帮助。而在服务器领域增加 L3 缓存在性能方 面仍然有显著的提升。比方具有较大L3 缓存的配置利用物理内存会更有效,故它比较慢的磁盘 I/O 子系统可以处理更多的数据请求。具有较大L3 缓存的处理器提供更有效的文件系统缓存行为及较短消息

13、和处理器队列长度。其实最早的L3缓存被应用在 AMD发布的K6-III处理器上,当时的L3缓存受限于制造工艺, 并没有被集成进芯片内部,而是集成在主板上。在只能够和系统总线频率同步的L3 缓存同主内存其实差不了多少。后来使用 L3 缓存的是英特尔为服务器市场所推出的 Itanium 处理 器。接着就是P4EE和至强MP。Intel还打算推出一款 9MB L3缓存的Itanium2处理器,和以 后 24MB L3 缓存的双核心 Itanium2 处理器。但基本上 L3 缓存对处理器的性能提高显得不是很重要,比方配备 1MB L3 缓存的 Xeon MP 处理器却仍然不是 Opteron 的对手,

14、 由此可见前端总线的增加, 要比缓存增加带来更有效的 性能提升。CPU制作工艺通常我们所说的 CPU的“制作工艺”指得是在生产 CPU过程中,要进行加工各种电路和电 子元件 ,未来有向纳米 (1 纳米等于千分之一微米) 发展的趋势, 精度越高, 生产工艺越先进。 在同样的材料中可以制造更多的电子元件,连接线也越细,提高CPU的集成度,CPU的功耗也越小。制造工艺的微米是指IC内电路与电路之间的距离。制造工艺的趋势是向密集度愈高的方向发展, 。密度愈高的 IC 电路设计,意味着在同样大小面积的 IC 中,可以拥有密 度更高、功能更复杂的电路设计。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主要是靠工艺技术的不断

15、改进, 使得器件的特征尺寸不断缩小, 从而集成度不断提高,功耗降低, 器件性能得到提高。 芯片 制造工艺在 1995 年以后,从 0.5微米、0.35 微米、0.25 微米、0.18微米、0.15微米、0.13 微米、 90 纳米一直发展到目前最新的 65 纳米, 而 45 纳米和 30 纳米的制造工艺将是下一代 CPU的发展目标。提高处理器的制造工艺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更先进的制造工艺会在CPU 内部集成更多的晶体管, 使处理器实现更多的功能和更高的性能; 更先进的制造工艺会使处理器的核心面积 进一步减小,也就是说在相同面积的晶圆上可以制造出更多的CPU产品,直接降低了 CPU的产品成本,从

16、而最终会降低CPU的销售价格使广大消费者得利;更先进的制造工艺还会减少处理器的功耗, 从 而减少其发热量, 解决处理器性能提升的障碍 前端总线 (FSB=Front Side BUS)前端总线频率越大,代表着 CPU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量越大,更能充分发挥出CPU的功能。现在的 CPU 技术发展很快,运算速度提高很快,而足够大的前端总线可以保障有足够 的数据供给给 CPU。较低的前端总线将无法供给足够的数据给CPU,这样就限制了 CPU性能得发挥,成为系统瓶颈。CPU 节能技术 In tel speedstepSpeedStep技术能让CPU在最高性能模式和电池优化模式之间自动地切换或按用户的

17、命令进 行切换。而性能切换时,SpeedStep技术可将处理器的功率降低40%,同时仍保持80%的最高性能。 AMD PowerNowAMD PowerNow! ?技术是所有基于 AMD 移动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支持的一种创新解决方案, 可以有效地延长笔记本电脑的电池使用时间, 同时为实现最高层次的移动计算体验按需提供 性能。主板主板的简介主板,又叫主机板 (mainboard) 、系统板 (systemboard) 和母板 (motherboard) ;它安装在机箱 内,是微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主板构成部分1. 芯片部分BIOS芯片:是一块方块状的存储器,里面存有与该主板搭配的基本

18、输入输出系统程序。能 够让主板识别各种硬件,还可以设置引导系统的设备,调整CPU外频等。BIOS芯片是可以写入的,这方便用户更新BIOS的版本,以获取更好的性能及对电脑最新硬件的支持,当然不利的一面便是会让主板遭受诸如CIH病毒的袭击。2、扩展槽部分所谓的“插拔部分”是指这部分的配件可以用“插”来安装,用“拔”来反安装。内存插槽:内存插槽一般位于CPU插座下方。AGP插槽:颜色多为深棕色,位于北桥芯片和PCI插槽之间。AGP插槽有1 X、2 X、4X和8 X之分。AGP4X的插槽中间没有间隔,AGP2X则有。在PCI Express出现之前,AGP显卡较为流行。PCI Express插槽:随着

19、3D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AGP已越来越不能满足视频处理带宽的要求,目前主流主板上显卡接口多转向PCI Exprss PCI Exprss插槽有1X、2X、4X、8X和 16X之分。(NVIDIA SLI/ AT交叉火力)PCI插槽:PCI插槽多为乳白色,是主板的必备插槽,可以插上软Modem、声卡、股票接受卡、网卡、多功能卡等设备。CNR插槽:多为淡棕色,长度只有PCI插槽的一半,可以接 CNR的软Modem或网卡。这种插槽的前身是 AMR插槽。CNR和AMR不同之处在于:CNR增加了对网络的支持性,并且占用的是ISA插槽的位置。共同点是它们都是把软 Modem或是软声卡的一部分功能交由CPU

20、来完成。这种插槽的功能可在主板的BIOS中开启或禁止。3、.对外接口部分硬盘接口:硬盘接口可分为IDE接口和SATA接口。在型号老些的主板上,多集成 2个IDE口,通常IDE接口都位于PCI插槽下方,从空间上则垂直于内存插槽(也有横着的)。而新型主板上,IDE接口大多缩减,甚至没有,代之以SATA接 口。软驱接口:连接软驱所用,多位于IDE接口旁,比IDE接口略短一些,因为它是34针的,所以数据线也略窄一些。COM接口伸口):目前大多数主板都提供了两个COM接口,分别为COM1和COM2,作用是连接串行鼠标和外置 Modem 等设备。PS2/ 接口: PS/2 接口的功能比较单一,仅能用于连接

21、键盘和鼠标。一般情况下,鼠标的接口为绿色、键盘的接口为紫色。PS/2接口的传输速率比 COM接口稍快一些,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接口之一。USB接口: USB接口是现在最为流行的接口,并且可以独立供电,其应用非常广泛。USB接口可以从主板上获得 500mA的电流,支持热拔插,真正做到了即插即用。一个USB接口可同时支持高速和低速 USB 外设的访问,由一条四芯电缆连接,其中两条是正负电源,另 外两条是数据传输线。高速外设的传输速率为12Mbps,低速外设的传输速率为1.5Mbps。此外,USB2.0标准最高传输速率可达 480Mbps。LPT接口併口):一般用来连接打印机或扫描仪。采用25脚的D

22、B-25接头。MIDI接口:声卡的MIDI接口和游戏杆接口是共用的。接口中的两个针脚用来传送 MIDI信号,可连接各种 MIDI 设备,例如电子键盘等。SATA接 口: SATA勺全称是 Serial Adva need Techno logy Attachme nt (串行高级技术附件,一种 基于行业标准的串行硬件驱动器接口),是由Intel、IBM、Dell、APT、Maxtor和Seagate公司共同提出的硬盘接口规范,SATA规范将硬盘的外部传输速率理论值提高到了150MB/S ,比PATA标准ATA/100高出50%,比ATA/133也要高出约13%,而随着未来后续版本的发展, SA

23、TA 接口的速率还可扩展到 2X和4X (300MB/S和600MB/S )。从其发展计划来看,未来的 SATA 也将通过提升时钟频率来提高接口传输速率,让硬盘也能够超频。什么是芯片组芯片组( ChipSet )是构成主板电路的核心。一定意义上讲,它决定了主板的级别和档次。 它就是 南桥 和北桥 的统称,就是把以前复杂的电路和元件最大限度地集成在几颗芯片内 的芯片组。如果说中央处理器(CPU)是整个电脑系统的大脑,那么芯片组将是整个身体的心脏。在 电脑界称设计芯片组的厂家为Core Logic, Core 的中文意义是核心或中心,光从字面的意义就足以看出其重要性。 对于主板而言, 芯片组几乎决

24、定了这块主板的功能, 进而影响到整个 电脑系统性能的发挥, 芯片组是主板的灵魂。 芯片组性能的优劣, 决定了主板性能的好坏与 级别的高低。这是因为目前 CPU的型号与种类繁多、功能特点不一,如果芯片组不能与 CPU良好地协同工作,将严重地影响计算机的整体性能甚至不能正常工作。P55P55是Intel LGA1156平台的一款主流芯片组, 命名很简单:P55。而已经上市一段时间的 X58 虽然也是5系列芯片组,由于定位于高端 LGA1366平台,仅支持 Bloomfield酷睿i7系列处 理器,价格昂贵,不会成为市场的主流。所以P55担当起了普及NEA微架构的重任。P55 主要搭配代号 Lynn

25、field 的新架构四核心处理器,也支持代号 Havendale 的双核心处理 器。这两种处理器分别定于 2009年第三季度和 2010年第一季度发布, 后者还会集成图形核 心,不过由于定位较低,In tel可能会以P55的精简版本(P53?)与其搭配。由于 Lynnfield 会整合内存控制器、 PCI-E 2.0 控制器等原本属于北桥芯片的模块,因此Ibex Peak P55的功能会大大简化,也将成为Intel的第一款单芯片设计芯片组,拥有原本位于南桥内的输入输出模块,并支持主动管理技术AMT 6.0、防盗技术ATT RAID矩阵存储技术、远程PC协助技术。P55 与 P45 比较领先P4

26、5 50% P55内存性能测试通过测试发现,P55内存效能相对于 P45提升至少50%以上,相对于 X58的三通道大约下 降了 29.6%。不过在内存延迟的测试中我们发现P55平台的表现更好,毕竟这一部分功能已经完全由CPU集成。在Sandra中,P55相对于P45大约有30%-40%的效能提升,虽不及Everest般明显但也很出 色了。不过相比较而言 X58的内存吞吐带宽更大。 在内存延迟测试中,P55比X58慢了一些, 这一结果与 Everest 并不相符,但总体来说相对于 P55 平台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完美过渡P55磁盘性能测试 从南北桥进化到单芯片,如今的 P55主控芯片虽然成为

27、 PCH芯片, 但实际上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南桥。南桥芯片主要负责磁盘管理、 I/O 输出等外围设备,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指标则是磁盘效能。众所周知,在CPU内存、显卡等核心硬件执行速度不断提升的同时, 硬盘除了容量不断增长之外, 传输速率一直无法得到实质性突破。 那么 P55相对于P45和X58芯片组所配备的ICH10R相比是否会有所不同呢?使用2块金士顿SNV125-S264GB固态硬盘组建成 RAID-0系统,采用HD Tune Pro 3.50版进行基准性测试,一下是相同平台相同设定分别在P45、P55、X58三大主板中的表现:从测试曲线来看,3款主板的磁盘控制器表现正常,金士顿 SNV12

28、5-S264GB固态硬盘的数 据传输表现并不理想,这是由于其控制芯片所致。在相同的硬盘下,3款主板的测试曲线波动基本一致。从HD Tune Pro实际表现来看 P55磁盘控制器相对于ICH10R不相伯仲,其中最高传输速率基本保持一致,突发传输率方面P55磁盘控制器表现出色,平均传输率方面在测试中稍稍落后,不过并不排除测试误差的可能。紧咬X58 P55 3D及SLI性能测试在对内存和磁盘效能进行测试之后,我们接下来该对P55芯片组配合独立显卡后的3D加速能力和SLI效能进行一番探究了。由于Lynn field处理器已经将 PCI-E通道整合到CPU中,因此P55实际上并不具备 PCI-Expre

29、ss控制芯片,其直接在 CPU内部交换数据大大降低了数 据延迟,但是,由于 Lynn field仅可支持8X+8X模式的SLI或者Crossfire互联,故它的双卡执 行效率是否能与 X58 接近备受关注。通过 3DMark Vantage 和街头霸王 4、 孤岛危机 2 款游戏的测试可以得出结论, P55 主板能够与CPU完美结合,充分发挥独立显卡的 3D加速能力。由于带宽相对于双 16X的 X58有所差距,其 SLI效能相比X58有非常细微的差距,不过总体成绩并不降低采用P55主板组建双卡平台的体验。此外不得不提的是,NVIDIA针对英特尔P55、X58平台的驱动已经非常完善,SLI这一双

30、卡互联相对于单卡可以大幅度提升平台的 3D 加速能力和游戏性能,故以往我们所固有的“组 双卡还不如花钱买一张高端单卡来得实在”的观念应该被打破内存内存是电脑中的主要部件,它是相对于外存而言的。我们平常使用的程序,如Windows 操作系统、打字软件、 游戏软件等,一般都是安装在硬盘等外存上的,但仅此是不能使用其功 能的, 必须把它们调入内存中运行, 才能真正使用其功能,我们平时输入一段文字,或玩一 个游戏,其实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通常我们把要永久保存的、大量的数据存储在外存上, 而把一些临时的或少量的数据和程序放在内存上, 当然内存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电脑的运行速 度。 只读存储器( ROM)RO

31、M表示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在制造ROM的时候,信息(数据或程序)就 被存入并永久保存。 这些信息只能读出, 一般不能写入, 即使机器掉电,这些数据也不会丢失。ROM 一般用于存放计算机的基本程序和数据,如BIOS ROM其物理外形一般是双列直插式(DIP)的集成块。随机存储器( RAM)随机存储器 ( Random Access Memory )表示既可以从中读取数据,也可以写入数据。当机器电源关闭时, 存于其中的数据就会丢失。 我们通常购买或升级的内存条就是用作电脑的内存, 内存条(SIMM)就是将RAM集成块集中在一起的一小块电路板,它插在计算机中的内存插槽上,

32、以减少RAM集成块占用的空间。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内存条有1G/条,2G/条,4G/条等。DDR3DDR3 是一种电脑内存规格。它属于 SDRAM 家族的内存产品,提供了相较于 DDR2 SDRAM 更高的运行效能与更低的电压,是DDR2 SDRAM (四倍资料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内存)的后继者(增加至八倍) ,也是现时流行的内存产品。优势(1)功耗和发热量较小:吸取了DDR2 的教训,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减小了能耗和发热量,使得 DDR3 更易于被用户和厂家接受。(2)工作频率更高:由于能耗降低,DDR3 可实现更高的工作频率,在一定程度弥补了延迟时间较长的缺点,同时还可作为显卡的卖点之一,这在搭配

33、DDR3 显存的显卡上已有所表现。(3)降低显卡整体成本:DDR2显存颗粒规格多为 16M X 32bit,搭配中高端显卡常用的128MB显存便需8颗。而DDR3显存颗粒规格多为 32M X 32bit,单颗颗粒容量较大,4颗即 可构成128MB显存。如此一来,显卡 PCB面积可减小,成本得以有效控制,此外,颗粒数 减少后,显存功耗也能进一步降低。(4)通用性好:相对于 DDR变更到DDR2, DDR3对DDR2的兼容性更好。由于针脚、封装等 关键特性不变,搭配 DDR2的显示核心和公版设计的显卡稍加修改便能采用DDR3显存,这对厂商降低成本大有好处。目前, DDR3 显存在新出的大多数中高端

34、显卡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在许多低端的显卡也有采用DDR3显存的 DDR2与DDR1的不同之处 主要区别:1, DDRI的工作电压为 2.5V, DDRII的工作电压为 1.8v。2, DDRI的PIN脚为184pin,DDRII的 pin 脚为 240pin3, DDRI 的主频为 266/333/400 , DDRII 的主频为 400/533/667/800/1066MHZ.DDR1的频率最高到 400, DDR2的最高到1066, DDR3的则更高了。三者不同类型的不可 以混插。同类型的内存条不同频率的可以混插DDR3与DDR2的不同之处逻辑Bank数量,DDR2 SDRAM中有4Ba

35、nk和8Bank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应对未来大容量芯片的需求。而 DDR3很可能将从2GB容量起步,因此起始的逻辑Bank就是8个,另外还为未来的16个逻辑Bank做好了准备。 封装(Packages), DDR3由于新增了一些功能,所以 在引脚方面会有所增加,8bit芯片采用78球FBGA封装,16bit芯片采用96球FBGA封装,而DDR2则有60/68/84球FBGA封装三种规格。并且 DDR3必须是绿色封装,不能含有任何 有害物质。突发长度(BL, Burst Len gth),由于DDR3的预取为8bit,所以突发传输周期 (BL, Burst Length)也固定为8,而对于DDR

36、2和早期的DDR架构的系统,BL=4也是常用的,DDR3 为此增加了一个 4-bit Burst Chop (突发突变)模式,即由一个BL=4的读取操作加上一个 BL=4 的写入操作来合成一个 BL=8的数据突发传输,届时可透过A12位址线来控制这一突发模式。 而且需要指出的是,任何突发中断操作都将在DDR3内存中予以禁止,且不予支持,取而代之的是更灵活的突发传输控制(如 4bit顺序突发)。寻址时序(Timing ),就像DDR2从DDR 转变而来后延迟周期数增加一样,DDR3的CL周期也将比DDR2有所提升。DDR2的CL范围一般在2至5之间,而DDR3则在5至11之间,且附加延迟(AL)

37、的设计也有所变化。DDR2 时AL的范围是0至4,而DDR3时AL有三种选项,分别是 0、CL-1和CL-2。另外,DDR3还 新增加了一个时序参数一一写入延迟( CWD),这一参数将根据具体的工作频率而定。新增功能重置(Reset),重置是DDR3新增的一项重要功能,并为此专门准备了一个引脚。DRAM 业界已经很早以前就要求增这一功能,如今终于在DDR3 身上实现。这一引脚将使DDR3的初始化处理变得简单。当 Reset命令有效时,DDR3内存将停止所有的操作,并切换 至最少量活动的状态,以节约电力。在Reset期间,DDR3内存将关闭内在的大部分功能,所以有数据接收与发送器都将关闭。所有内

38、部的程式装置将复位,DLL(延迟锁相环路)与时钟电路将停止工作,而且不理睬数据总线上的任何动静。这样一来,将使DDR3达到最节省电力的目的。 新增功能 ZQ校准,ZQ也是一个新增的脚,在这个引脚上接有一个240欧姆的低公差参考电阻。这个引脚透过一个命令集,经由片上校准引擎(ODCE,On-Die Calibration Engine )来自动校验数据输出驱动器导通电阻与终结电阻器(ODT,On-Die Termin ation)的终结电阻值。当系统发出这一指令之后,将用相对应的时钟周期(在256 个时钟周期、 在其他情况显卡 承担输出显示图形的任务,目前民用显卡图形芯片供应商加电与初始化之后用

39、 512个时钟周期, 在退出自刷新操作后用 下用64个时钟周期)对导通电阻和 ODT电阻进行重新校准。 显卡(港台称之为绘图卡) 作为电脑主机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喜欢玩游戏和从事专业图形设计的人来说显得非常重要。主要包括ATi(现在ATI已经被AMD收购)和Nvidia两家。【基本结构】1) GPU (类似于主板的CPU)全称是 Graphic Processing Unit,中文翻译为图形处理器。NVIDIA公司在发布 GeForce 256 图形处理芯片时首先提出的概念。GPU使显卡减少了对CPU的依赖,并进行部分原本 CPU的工作,尤其是在3D图形处理时。GPU所采用的核心技术有

40、硬件 T&L(几何转换和光照处理 卜 立方环境材质贴图和顶点混合、 纹理压缩和凹凸映射贴图、 双重纹理四像素 256 位渲染引擎等,而硬件 T&L 技术可以说是 GPU 的标志。 GPU 的生产主要由 nVidia 与 ATI 两家厂商生 产。2)显存(类似于主板的内存)显示内存的简称。顾名思义,其主要功能就是暂时将储存显示芯片要处理的数据和处理完毕的数据。图形核心的性能愈强,需要的显存也就越多。以前的显存主要是SDR的,容量也不大。而现在市面上基本采用的都是 DDR3 规格的,在某些高端卡上更是采用了性能更为出色的DDR4或DDR5代内存。显存主要由传统的内存制造商提供,比如三星。3)显卡b

41、ios (类似于主板的 bios)显卡BIOS主要用于存放显示芯片与驱动程序之间的控制程序,另外还存有显示卡的型号、 规格、生产厂家及出厂时间等信息。打开计算机时,通过显示BIOS内的一段控制程序,将这些信息反馈到屏幕上。早期显示BIOS是固化在ROM中的,不可以修改,而现在的多数显 示卡则采用了大容量的EPROM,即所谓的 Flash BIOS可以通过专用的程序进行改写或升级。 【产品分类】1) AGP接口Accelerate Graphical Port是Intel公司开发的一个视频接口技术标准 ,是为了解决 PCI总线的 低带宽而开发的接口技术。它通过将图形卡与系统主内存连接起来,在CP

42、U和图形处理器之间直接开辟了更快的总线。 其发展经历了 AGP1.0(AGP1X2/X)、 AGP2.0(AGP4X)、 AGP3.0(AGP8X)最新的 AGP8X其理论带宽为 2.1Gbit/秒。目前已经被 PCI-E接口基本取代(2006年大部分厂家已经停止生产),目前最强劲的 AGP显卡是ATi的3850。2) PCI Express 接口PCI Express是新一代的总线接口,而采用此类接口的显卡产品,已经在2004年正式面世。早在 2001 年的春季“英特尔开发者论坛”上,英特尔公司就提出了要用新一代的技术取代PCI总线和多种芯片的内部连接,并称之为第三代I/O总线技术。随后在2

43、001年底,包括Intel、AMD、DELL IBM在内的20多家业界主导公司开始起草新技术的规范,并在2002年完成,对其正式命名为 PCI Express目前最高端的PCI-E接口为PCI-E 2.0 16X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 的应该还是 PCI-E 1.1 16X。【软件配置】1 ) DirectXDirectX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图形API,它是由微软公司开发的用途广泛的API,它包含有Direct Graphics(Direct 3D+Direct Draw) 、 Direct Input、 Direct Play、 Direct Sound、 Direct Show、 Direct S

44、etup、 Direct Media Objects 等多个组件,它提供了一整套的多媒体接口方案。只是其 在 3D 图形方面的优秀表现,让它的其它方面显得暗淡无光。DirectX 开发之初是为了弥补Windows 3.1 系统对图形、声音处理能力的不足,而今已发展成为对整个多媒体系统的各个 方面都有决定性影响的接口。最新版本为DirectX 10。Direct3D (简称D3D)DirectX是微软开发并发布的多媒体开发软件包,其中有一部分叫做Direct3D。大概因为是微软的手笔,有的人就说它将成为3D图形的标准。2)OpenGLOpenGL是OpenGraphicsLib的缩写,是一套三维

45、图形处理库,也是该领域的工业标准。计 算机三维图形是指将用数据描述的三维空间通过计算转换成二维图像并显示或打印出来的 技术。OpenGL就是支持这种转换的程序库,它源于SGI公司为其图形工作站开发的IRIS GL在跨平台移植过程中发展成为OpenGL。SGI在1992年7月发布1.0版,后成为工业标准,由成立于1992年的独立财团 OpenGL Architecture Review Board (ARB)控制。SGI等ARB成员 以投票方式产生标准,并制成规范文档(Specificati on)公布,各软硬件厂商据此开发自己系统上的实现。只有通过了ARB规范全部测试的实现才能称为OpenGL

46、。1995年12月ARB批准了 1.1版本,最新版规范是在SIGGRAPH2007公布的OpenGL 3.0。LCDLCD的主要技术参数1对比度LCD制造时选用的控制IC、滤光片和定向膜等配件,与面板的对比度有关,对一般用户而 言,对比度能够达到 350:1 就足够了, 但在专业领域这样的对比度平还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相对CRT显示器轻易达到500: 1甚至更高的对比度而言。只有高档液晶显示器才能达到这 样如此程度,由于对比度很难通过仪器准确测量,所以挑的时候还是要自己亲自去看才 行。 2 亮度LCD是一种介于固态与液态之间的物质,本身是不能发光的,需借助要额外的光源才行。 因此,灯管数目关

47、系着液晶显示器亮度。 最早的液晶显示器只有上下两个灯管, 发展到现在, 普及型的最低也是四灯, 高端的是六灯。 四灯管设计分为三种摆放形式: 一种是四个边各有 一个灯管, 但缺点是中间会出现黑影, 解决的方法就是由上到下四个灯管平排列的方式, 最 后一种是“ U”型的摆放形式,其实是两灯变相产生的两根灯管。六灯管设计实际使用的是 三根灯管,厂商将三根灯管都弯成“ U”型,然后平行放置,以达到六根灯管的效果。3信号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指的是液晶显示器对于输入信号的反应速度,也就是液晶由暗转亮或由亮转暗的 反应时间,通常是以毫秒(ms)为单位。要说清这一点我们还要从人眼对动态图像的感知谈 起。人眼存在

48、“视觉残留”的现象,高速运动的画面在人脑中会形成短暂的印象。动画片、 电影等一直到现在最新的游戏正是应用了视觉残留的原理,让一系列渐变的图像在人眼前快速连续显示,便形成动态的影像。人能够接受的画面显示速度一般为每秒24 张,这也是电 影每秒 24 帧播放速度的由来,如果显示速度低于这一标准,人就会明显感到画面的停顿和 不适。按照这一指标计算,每张画面显示的时间需要小于 40ms 。这样,对于液晶显示器来 说,响应时间40ms就成了一道坎,低于 40ms的显示器便会出现明显的画面闪烁现象,让 人感觉眼花。要是想让图像画面达到不闪的程度,则就最好要达到每秒 60 帧的速度。我用一个很简单的工式算出

49、相应反应时间下的每秒画面数如下:响应时间 30ms=1/0.030=每秒约显示33帧画面 响应时间25ms=1/0.025=每秒约显示40帧画面 响应时间 16ms=1/0.016=每秒约显示63帧画面 响应时间12ms=1/0.012=每秒约显示83帧画面 响应 时间8ms=1/0.008=每秒约显示 125帧画面 响应时间 4ms=1/0.004=每秒约显示 250帧画 面响应时间 3ms=1/0.003=每秒约显示 333帧画面响应时间 2ms=1/0.002=每秒约显示500帧画面 响应时间1ms=1/0.00仁每秒约显示1000帧画面提示:通过上面的内容我们了解到了响应时间与画面帧数

50、的关系。由此看来响应时间是越短越好。真正有质的变化是 16ms,每秒显示63帧,以能应付电影,一般游戏的要求,所以 到现在为止 16MS 也不算过时 ,随着面板技术的提高 ,明基和优派就开始了速度之争,优派从 8MS,4毫秒一直发布到1MS,可以说1MS是LCD速度之争的终节者。4 可视角度 水平角度是以液晶的垂直中轴线为中心,向左和向右移动,可以清楚看到影像的角度范围。 垂直角度是以显示屏的平行中轴线为中心, 向上和向下移动, 可以清楚看到影像的角度范围。 可视角度以“度”为单位,目前比较常用的标注形式是直接标出总水平、垂直范围,如:150/120度,目前最低的可视角度为 120/100度(

51、水平 /垂直),低于这个值则不能接受,最好能达到 150/120 度以上。定义我们一般把屏幕宽度和高度的比例称为长宽比(Aspect Ratio,也称为纵横比或者就叫做屏幕比例)。 编辑本段 分类及特点宽屏的特点就是屏幕的宽度明显超过高度。目前标准的屏幕比例一般有4:3和 16:9 两种,不过 16:9也有几个“变种” ,比如 15:9和16:10,由于其比例和 16:9比较接近,因此这三种 屏幕比例的液晶显示器都可以称为宽屏。 此外, 如果还有比较特殊的比例, 例如 24:9,当然 也算宽屏。编辑本段 话说宽屏从19世纪末期一直到 20世纪 50年代, 几乎所有电影的画面比例都是标准的 1.

52、33:1(准确 地说是 1.37:1,但作为标准来说统称为 1.33:1)。也就是说,电影画面的宽度是高度的 1.33 倍。这种比例有时也表达为 4:3,就是说宽度为 4 个单位,高度为 3 个单位,目前我们所接 收到的电视节目都是这样的比例。 由于这样的传统, 所以液晶显示器的屏幕比例目前也还以 4:3 为主。 然而现在真正的电影一般都是宽银幕的, 将宽银幕的电影转换为 4:3 总会造成画 面质量、 形状或者内容的损失。 而今计算机的功能已不只是文书及上网了, 在越来越经常的 观赏电影节目时、在越来越多的各种数码产品采用了 16:9 的比例作为表现时,为了在计算 机上更好的收看影视,宽屏的液

53、晶显示器出现了。并且由于未来的高清晰电视主要会使用 16:9 的比例, 因此目前越来越多的液晶显示器采用了宽屏的比例。 宽屏的比例更接近黄金分 割比, 也更适合人的眼睛, 在观看影片时给人的感受也更舒服。 此外针对办公应用或是行业 应用,宽屏产品可以在一个屏幕内显示两个完整的 Web 页面或是平铺更多的窗口,能够有 效的提高办公效率。 在数字图像处理和多媒体编辑等工作中, 宽屏更具优势, 较宽的观看视 角,适合商务人士展示商业设计方案, 是办公的较佳选择。 甚至目前的越来越多的游戏也开 始支持宽屏显示,归根结底,宽屏更适合人眼睛的视觉特性。此外,宽屏的液晶显示器在生产时主要变化就是改变了切割比

54、例,但并不会增加成本,因 此售价也不会更高。 编辑本段 历经考验十款最畅销 19 寸液晶显示器推荐2005年,随着大尺寸LCD面板良品率的不断提高和不断降价,以及以三星、飞利浦、优派、AOC LG明基为代表的显示器厂商纷纷在LCD上加大投入。19英寸LCD入门级产品的价格普遍杀入3000元内,并与同样规格的 17英寸LCD产品的价差缩小,让很多消费者开始将 19英寸LCD做为首选。在2005年下半年,虽然在市场份额上17英寸液晶仍占据了领先份额,但随着 19英寸液晶的价格暴降其出货比例快速上升, 已大有接近并超越 17英寸产品之 势。 宽屏的不足人无完人,普屏不完美,宽屏也有不足。1.近来流行

55、的 14点 1 寸宽屏的宽度和 15寸普通屏宽度相同,并不能称得上“便携” ,仅为 了降低成本,屏幕矮了一截而已。2.14点 1 寸宽屏字体较小,字体约为 15寸普通屏的 70,对视力无宜,不适合长时间办 公。 3.对 2005 年之前的游戏支持不好,画面压扁变形。主流宽屏液晶显示器分辨率一览 1280X 800WXGA(Wide Extended Graphics Array) :作为普通XGA屏幕的宽屏版本,WXGA采用16:10的横宽比例来扩大屏幕的尺寸。其最大 显示分辨率为1280 X 800。由于其水平像素只有 800,所以除了一般15.4英寸的本本之外, 也有 12.1 英寸的本本

56、采用了这种类型的屏幕。12.1 寸便携本本液晶屏:如今, 12.1 英寸笔记本电脑大多采用的是宽屏的设计,屏幕宽度相比以前要宽一些,这样 键盘能够更加贴近标准键盘的设计。 由于新材料的采用, 整机的重量也是越来越轻, 可以说 12.1 寸笔记本已经成为追求便携人士的首选,特别是女性朋友。但是字体非常小。13.3寸便携本本液晶屏:作为明智的消费者, 在选本的时候, 都会在考虑配置的情况下兼顾便携性。 在这种要求下, 似乎 13.3寸屏的笔记本最适合不过。 一方面, 它能够在保证便携性的情况下, 既没有 10寸、 12寸那样吝啬的可视面积,同时可以采用全尺寸的键盘;另一方面,与14、15寸屏本本相

57、比,这类笔记本要轻薄了许多,同时配置上也并不逊色很多。14.1 寸商务本本液晶屏:14.1 英寸的产品一直比较畅销,这个尺寸比较合适,价格也比较合理。尤其作为男性朋友来说, 12英寸的笔记本虽然便携但与他们不大般配,而 15英寸或 17英寸的笔记本虽然用起 来比较大气,对于没有车的朋友来说,每天上下班是个不小的考验。1 5.4寸影音娱乐本本液晶屏: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影音娱乐笔记本为 15.4寸笔记本, 如果用四个字形容 15.4寸笔记本, 那 就是声色俱佳,是注重影音娱乐用户的最佳选择。不过 15.4寸便携性比较差。 1440X 90017寸宽屏液晶显示器:17寸LCD确实对得起宽屏这一称呼。然而,这类显示器的分辨率为1440 X 900,与17寸的普 屏的1280X 1024相比,由于受到本身液晶面板大小的影响,文字的大小和清晰度都下降了 一个台阶。19寸宽屏液晶显示器:相对于 17寸宽屏, 19寸宽屏字体更清晰;而相对于 19寸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