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培养学生的写作动力的三点建议 高密市第一中学 孙世杰 一、阅读是前提。 有些学生不愿意动笔作文,写不出作文,感觉没东西写。怎么办?我 告诉他们一个故事。 全国记协副主席、中国教师报总编(时任中国教育报总编)刘堂江有一 次到我们学校采访, 学校校刊幼林的小记者问刘老师,写作的秘密是什么?刘堂江风趣 地回答说, 积我数十年新闻工作的经验, 只有一句话, 那就是: 写什么,读什么。 初闻此言, 感觉刘老师像开玩笑,细思量,乃悟此真至理也。你不会写散文,不妨读一读余秋雨文化 苦旅,他教你领悟散文的精粹;你不会写新闻,立刻去读报,看记者怎么写;你不会写演 讲词,何不去问百篇著名演讲词?以名家名篇名著为师
2、,不自觉中,你已经思路开阔, 灵感涌现。当然,我这么理解,是有点功利了,其实关于读书的涵义,专家论述汗牛充栋、 博大精深,远非至此,亦不容我在此聒噪。我能说的只是,刘老师的秘诀实为功用之论。读 写本属一体,舍读而求写,无疑断其根而希其茂,塞其源而欲流长,背道而驰。故而,学作 文,先读书。 二、倡导个性化写作。 我们常常埋怨,学生为赋文章强写愁,缺乏主体体验,缺少真实 情感, 缺失心灵感动,其实,不能怨我们的学生。 这些生命个体从幼儿园开始就被我们关在 牢笼里,接受应试教育的训练,他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对付作业,对付考试,应付老师,作文 就是个公式,张三李四都来套用,自然千篇一律。而学生真实的态度、
3、情感、思想却在千百 次的机械训练中渐行渐远,主体意识的退化、 丧失, 恐怕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有一名到中国 支教的外籍教师,曾经给学生布置了一篇我的妈妈作文,结果令她不能忍受的是,学生 几乎无一例外地写了自己的母亲如何慈爱、善良、 伟大、 勤劳等等,惹得这名女教师在课堂 上大喊质问: “难道你们的母亲就没有一点点错误吗?难道你们的母亲没有过自私吗?你们 的母亲就没有不道德的行为吗?” 更令我们惊骇的是, 在某年高考作文中, 为数众多的学生 为了骗取阅卷教师的怜悯, 竟然不约而同选择了编造父母双亡的故事, 用牺牲自己的父母双 亲以图多得几个高考分数。假情感、假情节、假作文充斥耳目,实在是一种教育
4、的悲哀。解 放学生禁锢的头脑, 释放真正的情感, 写真实的思想, 应当成为我们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 任务。有效的办法之一, 就是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作文。 倡导审美的多元, 鼓励真实的情感, 拓宽作文的视野,减少固化的要求,放开思想的空间,追求个性的张扬,找回真实的自我, 写出独特的精彩,这才是作文教学的理性回归。 三、作文回归生活。 作文应当关照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心理世界。 从学生生活出发, 开展 丰富生动的立体写作实践, 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把握写作技巧、 提升写作水平。 我们的设计方 案是:( 1)编辑报刊,学会编稿、改稿,鼓励写稿;( 2)记者采访,学习新闻写作,培养 交际能力、表达能力; (
5、3)优秀文章征评,同一基点下审视自己作文,评点他人作文;(4) 演讲辩论活动,培养学生逻辑思辩能力和思想表现力;(5)文学沙龙,自由撰稿,写作摆擂, 展示自我;( 6)写成长周记,感悟生活,体验道德与责任;(7)文学报告会,交流写作经 验;( 8)探究性作业,合作完成调查报告、社会实践叙事、研究总结,集合大家智慧作文; (9)优秀作文展览,品赏作文、分享成果。实践证明,灵活的作文方式,贴近了学生生活, 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开阔了学生作文的空间,因而展示出了学生作文的个性和精彩。 学习课文和作文同行(题目为编者所加) 淄博第六中学 王芝东 语文是一门皮厚的学科, 很难啃。 而作文是语文教学中难
6、上加难的, 其皮也是非常之厚。 所以语文作文就重在 “积累”二字,作文素材的整理, 对于作文的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 我把素材分为:课本内素材、课本外素材以及时事素材(分类有重合,只为突出)。在 这我重点谈一谈我在课内素材处理方面的一些做法。 有人说,现在的课本很薄,几天就可以看完学完, 我不敢苟同。我觉得整个社会就是一 本语文书,课本本身很薄,但它也可以很厚,就期待你去挖掘。 课内素材,就是针对学过的文章进行深入的作文方面的挖掘。让学生知道这篇文章的 深刻的美的内涵或直接一点 “这篇文章对写作有功利作用” 。我们不妨拿鲁人版第一册第二 单元“感受艺术魅力”来举例。作文方面就让学生做过以下
7、尝试。 一、学完琵琶行后,我让学生自选话题写一段文字,有学生写了“艺术与人生”话 题。尚记得,开始布置这道题目的时候,很多学生不感兴趣,讨厌写作。于是我就说,写得 好的我们要全班朗读, 并且要张贴。 大部分学生用心把它作为一项任务来写, 当然也有一部 分学生应付。节选如下。 艺术与人生 人生是一门艺术,高深莫测;艺术亦是一种人生,跌宕起伏。生活离不开艺术的点缀, 艺术也少不了生活的熔铸,艺术与人生,相辅相成。 是那“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 声拯救了卧病浔阳, 百无聊赖的白居易, 还是那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东 船西舫悄无言,
8、唯见江心秋月白”的诗语抚慰了苦守空船,孤独无依的琵琶女? 是艺术使他们相识, 是艺术让他们互诉心声, 是艺术令他们彼此共鸣, 去触动那本已脆 弱的心灵!此刻的人生需要艺术。 若不是那“点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的 人生经历,哪里会有“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琵琶艺术;若不是“我从去年 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的生活片断,又怎能幻 化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诗词艺术? 是人生使他们学会艺术、造就艺术。此刻的艺术,需要人生。 也有学生写了江南烟雨中的湿琵琶: 江南烟雨中的湿琵琶 秋风瑟瑟, 江水茫茫
9、, 岸边离别的友人因有酒无乐而醉不成欢, 因一枝琵琶曲而驻足江 边不肯离开。 江南烟雨打湿了琵琶的声声哀怨, 也浸润了诗人的双眼, 唤醒了那颗艺术的心。 一曲琵琶行,向我们诉说封建社会女子的点点伤感。 一曲琵琶行,让我们感悟异乡遇知己的丝丝欣慰。 一曲琵琶行,给我们展现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 一曲琵琶行,道尽封建社会的悲哀,诗人被贬浔阳,琵琶女的孤苦无依,一曲琵 琶行是诗人在封建社会中发出的点点呻吟,声声叹息。 读完我深受感动, 学生的创造力是惊人的。 我要这方面引领学生做更多, 我当时是这样 想的。于是 二、学完乔治桑的贝多芬田园交响乐之后我给学生出了两个题目:1、谈谈贝多芬 与音乐 2、阅
10、读乔治桑。鉴于上节课的朗读鼓励,学生积极性有了提高。节选佳作如下: 贝多芬与音乐 聆听田园交响乐 ,内心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百年前那来自维也纳最庄严的最典雅的乐 章。 贝多芬的一生就是音乐的一生, 一支笔, 一段五线谱构筑了她简单平凡却又伟大肃穆的 音乐丰碑。 在田园交响乐中,贝多芬将自己的一生、自己对生命的诠释和理解都融入其中,那 凌厉怒号的狂风是命运不公和冷漠社会的代表, 那无休止的飞翔是自己意志的抗争, 那和煦 的阳光是自己胜利后的喜悦。 音乐是画笔, 贝多芬用它在自己平淡的人生上圈画出一段传奇色彩; 音乐是枪, 贝多芬 用它怒斥社会的黑暗和侵略者的贪婪; 音乐是灯, 贝多芬用它照亮了前进路
11、上每一个迷惘彷 徨的心。 在音乐的领域里,贝多芬用意志与信念构建自己的精神王国,这是皇帝的节杖也伸不到 的地方。 在这里,痛苦与快乐、失望与梦想、 黑暗与光明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贝多芬真正在 自己的国度里成为真正的强者。 阅读乔治桑 2004 年是“乔治桑年”,这一个多世纪之后的荣誉让她与她敬仰的大师雨果站到了同 样的高度。 读乔治桑的作品, 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宏大、 宽广的意境。 在上达九万里苍穹俯渉广袤 土地的天地神游间, 她把目之所及的一切文章都放在文字的熔炉里, 铸出一个精妙绝伦的句 子。 西方庄子, 我这样想。虽然她没有含义深刻的寓言。辩证巧妙的哲思, 但庄子的意境宽 广:文辞绚丽
12、却在她身上体现得恰到好处。 读其人, 我感到她蓬勃向上的抗争力。 她就像在满眼都是君主的时代实行总统共和制的 华盛顿一样,在一个女权依附于父权、夫权的社会,她依然以笔为戟,像男人一样奋斗。 陆游, 我这样对比。 陆游勤勉一生, 六千多首诗作让她在质量与数量方面双赢,而乔治 桑这个“写作奶牛”更是不惜精力,留下篇篇华章。 三、选读文本亦很重要,读完格里格的梅兰芳之后,有学生问我,我们是不是可以 给梅兰芳留下点笔墨?我太高兴了, 因为学生已经养成了好的习惯。 那就是学习完一篇文章 之后,思考着挖掘一些话题写下一些东西, 作文的关键不就是在于练笔吗?于是我对他们说: “自选话题,写梅兰芳。”同学们积
13、极性这时已经很高很高了,写下了: 我心目中的梅兰芳 “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 中华民族危机, 人民流离失所,而正是这种环 境孕育了京剧史上的奇迹。 他是坚强的,年轻时四处求教学习京剧,只因为眼皮不符合要求,而被老师拒之门外。 历史上注定了的这个人岂能放弃?日复一日的练眼,终于在一次表演会上得到老师称赞。 他的骨子里总有那顽强不屈的拳拳赤子之情。 国破家亡, 日本人铁蹄横扫中国, 他拒绝了为日本人演戏, 更是以蓄须表达誓死也不向 鬼子乞讨。 抗战胜利后,她毅然重新回到戏剧舞台上,为伟大的中国、世界, 更为那伟大的京剧添 加自己永不灭的薪火,一代又一代。尤其是他的顽强,赤子之心点燃人
14、们前行路上的明灯, 指引着人们奋勇前进。 他就是梅兰芳 京剧作为一种传统文化随着徽班的进京, 京剧作为一种戏剧形式在全国铺天盖地的蔓延 开来,而今,京剧被冠以“中国国粹”的名称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 脸谱人格魅力 一张张色彩绚丽的脸谱在明亮的灯光下转瞬即逝, 令观者目不暇接, 心驰神往。 红脸的 关公, 黑脸的包拯, 白脸的曹操,每一张脸谱下都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它传递着戏 曲人物的品格,更蕴藏着中华文化的博大。 四大名旦之首,传奇人生。仁者寿,智者乐,长者随心所欲。四大花旦之首的梅兰芳创 立“梅派” ,堪称中国京剧的集大成者, 其舞台上的一颦一笑, 一举一动, 牵动观众的发梢。 他一生致
15、力于京剧的事业,为京剧的发展和京剧人才的培养做出了杰出贡献。 四、就这样一个单元学习完了,学生们,感觉很满意,说收获到了很多东西。我又想, 能不能再完美一点?于是我想到了这个单元的话题是 “感受艺术的魅力” 。何不让学生具有 一种全局观念呢?于是我布置了一个作业:结合本章节学过的四篇文章,感受艺术的魅力。 学生文思泉涌,写下了: 艺术的魅力 如果说生活是太阳, 艺术则是它周围泛起的彩霞, 渲染了它单调的背景; 如果说生活是 树,艺术则是它枝干上葱茏的叶子,点缀了她寂寞的枝头。 艺术正是如此,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给予生活无限的喜悦、活力。当现代文明以 光速啮噬着我们的魂灵,如走失的孩子般,我
16、们四处找寻着妈妈呵护下的温暖与慰藉。 在那个“枫叶荻花秋瑟瑟” 的夜晚, 白居易给出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的答案。一弯明月,一泓碧潭,一览烟波倒影。 在那个疾风骤雨般革命与改革的年代,贝多芬给出了命运、田园,追求真理, 不懈抗争的答案。 宏大的气势, 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 这些他一一从艺术的卷帙浩繁中 用跃动的音符摘录下。 在那个神性高于人性的时代, 蒙娜丽莎的微笑如一缕晨曦划破了中世纪的黑暗, 一个人 文主义的时代在艺术的层出迭冗中初露端倪。 在那个中国人受尽欺压的屈辱时代,梅兰芳将中国之音唱响了世界,令国人为之一振。 而面对日本的威胁, 梅兰芳的蓄须明志 绝不为日本
17、人常我们的国粹, 令国人更为之震撼。 这些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当我们如走失的孩子般, 穿越现代文明的尘埃见识到艺术的心时, 又怎会不升腾出一种孩子被母亲疼爱的温暖。 学习课文和作文写作并行不悖, 合力前行, 岂不很好?以上是我在处理课本时的一些做 法,不当之处,欢迎不吝赐教! 怎样教学生写作文(题目为编者所加) 桓台县第一中学 耿文超 高一的时候, 曾在班内做过一个 “作文喜欢度 “的问卷调查, 虽然, 自己已有心理准备, 但结果还是让人难以接受,偌大一个63人的班级,喜欢写作文的同学只有 7 人,说不上喜 欢还是不喜欢的有 18人,不喜欢的有 38 人。到底是什么扼杀了学生的写作欲望, 我
18、们在抱 怨学生的同时,是否应反思:学生有什么理由喜欢作文。 枯燥的生活无法让学生喜欢作文, 浅薄的文学功底无法让学生喜欢作文, 无序的作文指 导方式无法让学生喜欢作文,机械无效的作文评价机制无法让学生喜欢作文 , 一、让学生“有感而发”,走进生活,走出生活。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脱离了生活的 写作是不会有真情实感的,要提醒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记下生活;要鼓励 学生走出生活,提炼生活,升华生活,享受生活。还给学生精彩、丰富、真实的生活是让学 生喜欢写作的基础之一。 二、让学生“有米下锅”,教给学生文学积淀的方法。多数学生并不是不想读书,而是 不会读书。 1、教师要和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19、 产生共鸣,激发学生读书热情。教师给学生推荐书目, 可避免学生阅读的盲目性, 也便于教师与学生交流。 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兴趣, 自己选择书 目读,再和学生交流。 2、拿出几篇好文章, 教师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分析有哲理的句子, 如何举例, 如何叙述故事等, 只有这样细致入微的教给学生分析文章的方法, 才能让学生发 现文章的美。 3、提醒学生经常翻看自己的积累本, 积累下来, 不等于就掌握了, 精彩的东西, 是“常 读常新”,只有反复揣摩,才得真谛。4、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所积累素材。一开始,教师可 帮助学生建立素材和话题之间的联系, 也可让学生在积累素材之后, 自己提炼话题, 形成习 惯,必定有用。 三、让学生“有章可循”,安排系统的作文训练计划。老师课前临时找一个作文题目就 让学生写,没有明确目的,没有计划,学生作文水平是得不到提高的。 我认为,高一阶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酒店食堂档口租赁及食材供应合同范本
- 2025年智能安防系统进场验收与运营管理合同
- 2025企业合作协议范本
- 2025年合同签订权限差异化分级授权机制
- 2025煤炭购销合同样式模板
- 2025年处理合同争议的律师函标准模板示例
- 2025机械设备买卖合同范本
- 2025《FIDIC》施工合同条件在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的运用
- 2025合同授权委托书的范本
- 高中英语语法专题:情态动词的用法与区别教案
- 新生儿气管导管滑脱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 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第三版)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表格)
- 商品精修教案项目5服装精修
- 小升初简历模板2020免费
- 19-雾在哪里ppt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金融统计分析教材课件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课件
- DDI定向井难度系数
- 河南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
- 电催化精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