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救生员理论复习题_第1页
初级救生员理论复习题_第2页
初级救生员理论复习题_第3页
初级救生员理论复习题_第4页
初级救生员理论复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游泳救生员可分为救生和自然水域救生。4、 反蛙泳蹬腿时两膝约宽于肩,脚和VA、小腿内侧B、大腿外侧5、侧泳时头的下半部没在水中,下面的臂A、前屈,体侧VB、前伸,体侧向后方对准蹬水方向。C、小腿外侧D、大腿内侧_前伸 上面的臂置于 _。C、垂直,体侧D、前伸,胸前A、大腿前面向后B、小腿前面向侧7、 踩水技术的缺点是_。A、简单 B、方便C、省力8、蛙式潜泳在潜远时,头的位置应稍低于A、仰泳头、躯干B、爬泳头、躯干V c、小腿前面向后D、大腿前面向侧VD、移动速度慢的位置,头与成一直线。V c、蛙泳头、躯干D、蛙泳头、胸部初级救生员理论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游泳救生工作的中心是 _

2、。VA、安全 B、救生器材齐备C、救生配备充足D、救生器材先进2、 _,尽职尽责是与游泳救生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有直接联系的道德要求A、遵纪守法V B、热情服务C、钻研业务D、团结协作A、静水 B、海浪VC、游泳池D、人工水库6、侧泳做翻脚动作时,下面的腿将脚尖绷直,脚和 _对准蹬水方向。9、根据法律是否对合同赋予特定的名称,将合同分为有名合同与A、双务合同B、要式合同C、有偿合同VD、无名合同10、 蛙式长划臂潜远划臂时,手掌和前臂 _,稍勾手腕,两手 _做动作。A、外旋、向前上方B、内旋、向前上方C、外旋、向前下方VD、内旋、向前下方11、 抬头爬泳腿部动作主要起到 _,保持身体流线型。

3、VA、维持身体平衡作用B、保持身体水平C、推进身体D、控制方向12、 _技术特点是速度快、准确捕捉目标。A、蛙泳V B、抬头爬泳C、侧泳 D、仰泳13、 遇到自我突发意外危险时,首先要紧急 _意识。A、下潜 V B、呼救C、赴救D、休息14、 腹部肌肉痉挛时,人体浮在水面仰卧,腿和头部尽量 _腰腹拉长,并用双手配合按摩 腹部。A、弯屈 B、往下 C、往右 V D、伸挺15、 饱餐后即刻游泳 _负担过重,容易引起呕吐和昏迷。A、身体V B、胃和心脏C、头部 D、肾脏16、 下列属于救生器材的是 _。A、急救板B、人工复苏器VC、救生圈D、警示牌17、 仰卧漂浮休息,身体 _水面,向上伸展双臂,两

4、腿向外分开。A、俯卧 B、侧卧VC、仰卧D、倾斜18、 间接赴救技术是指救生员对在距离游泳池边较近的地方发生溺水时,用_进行施救的一种最简易的方法。A、急救板 B、颈托VC、救生浮标D、单向呼吸阀19、 跟踪法是救生员在值岗时,对 _内游泳技术不佳者应进行重点跟踪观察的一种方法。A、游泳场所匕B、自己负责区C、深水区D、浅水区20、 不会游泳者在溺水初期呼吸方式表现为 _。A、正常呼吸匕B、争取呼吸C、间歇呼吸D、没有呼吸21、 疲劳溺水者在溺水时身体姿态方面表现为 _。A、身体垂直B、俯卧在水面(或水中、池底)c、仰卧在水面(或水中、池底)y D、身体接近水平姿势22、 观察区域划分的原则为

5、:便于救生员观察,以及互相 _ 观察和补漏。A、轮岗B、穿插yc、交叉 D、间接23、 直线切割法中,救生员次责区为对岸救生岗位主责区的 _。yA、1/2B、1/3C、2/3D、对岸主责区24、 游泳池开放时救生杆要始终放在 _附近。A、保安室B、救生员值班室c、急救室 y D、救生员观察台25、 直接赴救是在不能采用 _技术的情况下,所采用的赴救技术。A、直接赴救y B、间接赴救C、拖带赴救D、心肺复苏26、 鱼跃式入水技术是 _技术的组成部分之一。A、现场急救B、间接赴救yC、直接赴救D、心肺复苏27、 跨步式入水时两腿 _做跨步式动作,上体稍向前倾。A、左右分开B、并拢yc、前后分开D、

6、伸直28、 接近时,应采用速度较快的 _,以便观察溺水者。A、反蛙泳B、侧泳C、蛙泳y D、抬头爬泳29、 救生员采用背面接近技术时,应迅速紧贴溺水者 _,用双手加以控制。A、腰部 B、腿部 yC、背后 D、头部30、 侧面接近是指救生员游至溺者 _,处,有意识地转向溺者侧面游进,并加以控制。A、1 米 B、2 米V C、3 米 D、4 米31、 直接赴救包括入水、接近、 _、拖带、上岸、运送 6个环节。A、反关节B、心肺复苏 C、手援 yD、解脱32、 _入水技术是救生员迅速接近远距离溺水者的最好方法之一。A、蛙腿式 B、直立式 C、跨步式 y D、鱼跃式33、 基本生命支持阶段,包括畅通气

7、道、人工呼吸、 _3个步骤,以维持有效的呼吸和循环。yA、建立循环B、体外除颤C、药物治疗D、脑复苏34、 _及其产生的酸中毒可能会导致心跳骤停和中枢神经系统缺血,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y A、低氧血症B、呼吸骤停C、恐慌挣扎D、喉痉挛35、 溺水后人体的生理变化 _秒左右会出现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A、30B、40 C、50y D、6036、 心肺复苏的终止条件是溺水者自主 _已恢复良好A、脑复苏B、呼吸 c、心跳y D、呼吸和心跳37、 救生员判断溺水者有无意识,一般采用 _的方法。V A、摇动肩部B、摇动腰部C、轻拍面颊D、轻拍头部38、 用仰头抬颌法打开溺水者气道时,救生员一手置于溺水者

8、前额 ,_用力向后压,使溺水者头部后仰。A、虎口VB、手掌C、全掌 D、掌根39、 救生员用一只手置于溺水者 _,使其头部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在甲状软骨下摸到气管后,手指向外滑动,在气管与颈部肌肉之间的凹沟内即可以触及颈动脉。VA、前额B、头顶 C、前脸 D、下颌40、 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头、面、颈部和 _的外出血VA、四肢 B、背部 C、足面 D、手背41、 成人脊柱由24块 _彼此连接构成VA、椎骨B、脊柱 C、脊髓 D、脊骨42、 游泳者有 _甚至昏迷的症状出现时,一般判断脊椎受伤。A、运动障碍B、无力 VC、休克 D、疼痛43、 在搬动颈椎受伤患者时,先带好_固定患者颈部A、呼吸罩

9、B、氧气面罩V C、颈托D、塑料板44、 现场急救的原则之一就是加强途中 _。A、运送与救治V B、监护与救治C、包扎与固定D、止血与复苏45、 珍惜生命, _这是每个游泳救生员做好本职工作和履行其道德义务的前提。A、互相尊重B、钻研业务V C、乐于奉献D、科学文明46、 救生员做头锁法,两手掌放在溺水者头部两侧,拇指轻按 _,食、中指按面颊,无名指和小指放在耳下,但不要超过耳垂。A、眉弓B、眉骨 C、泪骨VD、前额47、 救生员在做胸背固定法,应该一手肘关节与前臂放在溺水者胸骨上,虎口张开,_分别按压其面颊。A、拇指及小指VB、拇指及食指C、拇指及中指 D、中指及食指48、 头胸固定法时:一

10、手肘关节和 _ 放在溺水者的胸骨上,手掌放在溺水者面颊上。A、手心B、手掌 C、手腕 V D、前臂49、 _损伤水中处理时,救生员应先固定溺水者的颈部。VA、脊椎B、脊柱 C、脊骨 D、脊髓50、 溺水者持续闭气时一般最长 _秒左右。A、30V B、60C、90 D、12051、 溺水后人体的生理变化 _分钟脑细胞开始发生不可逆转的损伤。A、1-3 B、3-5VC、4-6 D、6-752、 当救生员距离溺水者较远时 ,可采用 _式入水A.蛙式 B.跨步式 VC.鱼跃浅跳 D.直立式53、 _其动作简易,游起来既省力又能持久。在水中救助溺水者时,可用托枕、托颌和托双腋等多种方法进行拖带运送。A.

11、踩水 VB.反蛙泳 C.侧泳D.抬头爬泳54、 _也是游泳池内最常用的救生器材之一。救生员在使用其施救时要注意:抛掷时一定要准确到位V A.打腿板B.救生浮标C.救生竿D.救生圈(+)二、判断题(对的打“ + ”错的打“一”)1、 珍惜生命,乐于奉献是游泳救生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2、 游泳救生工作的宗旨是齐心协力,拯救生命(一)3、中国救生协会于 2005年成立(+)4、 蛙泳划臂时,两臂自然伸直经水中在肩前入水(+)5、 反蛙泳技术是各级救生员必须掌握的技术。(+)6、 侧泳技术动作特点是自如省力。(+)7、 蛙式长划臂潜远,腿蹬水向正后方,以免身体上浮(+)8、 侧泳技术主要用于寻找

12、接近溺水者。(一)9、 警示牌是游泳场所唯一设置的标志牌(-)10、 游泳场所应在明显位置设置急救信号等救生器材(+)11、 预案的内容包括确定现场指挥者和实施抢救人员的分工(+)12、 当救生员的右手被溺水者的左手抓住时应采用“推击法”(+)13、 抬头爬泳由于头要在水面之上,手臂入水点就要近些,划水路线也就长点。(一)14、 采用交替跌蹬水技术踩水时,腿的蹬水路线及回收路线,基本是直线(-)15、 大概后面肌肉痉挛:先伸直患腿,一手按住膝盖,踝关节屈,双手抓住大腿用力向后扳并 蹬直患腿。(-)16、 游泳池救生观察台前沿必须与游泳池边沿垂直(+)17、 对丧失意识溺水者可通过检查溺水者肢体

13、,了解其受伤的情况。(+)18、 救生浮标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救生器材之一。(+)19、 对于只有50公分深的小型游泳池,不需要配备救生员。(一)20、 手援施是救生员徒手进行施救的一种复杂方法。(一)21、 扫视法是在值岗时,救生员对自己责任区的左右、远近进行直线,不间断的观察。(+)22、 救生员在值岗时对所有游泳者进行严密观察,不分主次(一)23、 游泳者因受伤造成溺水时,在移动能力方面表现为原位停滞(+)24、 判断是指救生员在值岗时,对观察的情况做出的快速呼救(一)25、 接近是指救生员采用入水动作靠近溺水者一项专门技(+)26、 正面接近是救生员入水后,游至溺水者1米处左右急停,下潜

14、至溺水者腰部以下,接下一 技术进行施救。(一)27、 救生员用单手虎口推击溺水者手腕部部时,撞击要迅速、有力(+ )28、 当溺水者从背面抱紧救生员腰部时,应采用压腕上推单肘解脱法(一)29、 救生员腰部正面被抱持后,救生员应采用扳手指的方法进行解脱(一)30、 “抓发”解脱后,应及时将溺水者转体至被贴救生员前胸,夹胸控制住。(+)31、 救生员单手前臂被溺水者抓住时用扳手指法解脱。(一)32、 拖带是指救生员采用侧泳, 反蛙泳等各种不同技术,将溺水者拖带到池边的一种技术。(+)33、 夹胸拖带时,救生员手臂着力点应在溺水者头和额下部位上。(一)34、 上岸是指救生员将器材从水中送上池岸的一种

15、救助技术。(一)35、在确定溺水者无脊椎受伤的情况下,肩背运送是一项比较实用的运送技术方法。36、肺内有大量的水或异物,肌肉松弛,舌肌和会厌松弛后坠,阻塞咽部称之湿溺。(+)37、脑组织的耗氧占全身氧量的 5% 。()38、现场急救的原则之一是先轻伤后重伤,先救伤后救命()39、复苏有效时,可见瞳孔由大变小。 ( +)40、救生员平时对模拟人进行口对口吹气训练时如果患有某种传染性疾病,不可能通过唾液传 染给其他救生员。 ()41、复苏的首要环节是打开呼吸道。 ()42、胸外心脏按压时手指压在胸壁上操作。 ()43、胸外心脏每按压胸部 30 次后,吹气 2 口,即 30 :2 的比例( +)44

16、、游泳者事发前曾有不恰当的入水姿势,应该怀疑脊柱有损伤(+ )45、斜方肌挤压法时,应先固定救生员的双手肘关节。(+ )46、脊柱损伤水中处理时,救生员应将溺水者放在急救板上,运送上岸。 ()47、救生圈 (球 )也是游泳池内最常用的救生器材之一。 ( +)48、救生员用手钳固定方法时, 先用肘关节固定溺水者身体, 然后用手掌和手指固定其头颈部。 (+)49、救生员在使用手臂固定法时,溺水者身体翻转后应将颈部保持呈一条直线。( +)50、斜方肌挤压法时,救生员应双手虎口张开,在溺水者头部两侧插入肩下至斜方肌,掌心向 下,压紧斜方肌。 ()51、抬头爬泳手臂入水后肘部可以下沉()52、环视法是指

17、救生员对自己的责任区以某一点为起点,进行圆周、不间断的观察。 ( +)53、游泳者因受伤造成溺水时,在身体姿态方面表现为身体倾斜。 ( +)54、当在水中发现溺水者时 , 应首先采取看的方法 ,判断溺水者有无意识。 ()55、在进行双人解脱时 ,应先确认谁是溺水者 ,再进行解脱。 (+)56、夹胸拖带技术较适用于身材矮小的救生员拖带溺水者。 ()57、托枕拖带技术适用于疑似颈部受伤者。 ()58、窒息导致缺氧形成低氧血症是溺死的主要原因。(+ )59、肺内没有水或少量水,过度紧张、恐惧、主动屏气使喉和气管痉挛称之湿溺。 ()60、心肺复苏的终止条件之一是有其他人接替抢救,或有医师到场承担了复苏

18、工作。 ( +)61、动脉出血的临床表现是血液颜色呈暗红, 自伤口远心端涌出或缓慢流出, 若破裂血管较大, 也可能危及生命。 ()62、游泳者事发前曾在浅水区域跳水,应该怀疑脊柱有损伤。( +)三、问答题1、游泳场所中 ,安全标识应该如何设置 ?2、救生员在值岗时 ,应对哪些人群进行重点看护 ?3、在游泳池发现了一名溺水者 ,在你采取赴救措施之前 ,应该对溺水者做出哪些判断 ?4、当游泳者不小心弄伤身体 ,流血不止 ,你应该如何处理 ?一、安全检查(选题 2 选 1 , 10 分)试题 1 :游泳场所应配备哪些急救器材?脊柱固定板,急救氧气瓶, ,包(氧气发生器),肢体固定夹板,人工 复苏器,

19、便携式人工呼吸面罩,护颈器,包扎带,急救药品。 试题 2 :安全标识的设置?警示牌:禁止跳水、禁止嬉水打斗、道滑、浅水区、深水区、水深标 志牌。告知牌:游泳场所示意图、救生员岗位值班图、绿色通道、救生器材 标志牌,各工作室标志牌等。须知牌:游泳者须知、游泳安全须知、紧急抢救程序须知等。二、救生员在值岗时,应对哪些人群进行重点看护?( 10 分)儿童,老人,残障者,体弱者,身体素质低者,妇女(尤其孕妇) 。三、假设游泳者溺水,在你采取赴救措施之前,应该对溺水者做出哪些 判断。( 10 分)先采取听看的方式进行判断, 若发现溺水者在水中挣扎并发出呼救 的声音,说明其还有意识。若溺水者没有挣扎没有呼

20、救,身体渐渐沉入 水中,则说明溺水者已经失去了意识。四、池岸赴救有几种方法?( 5 分)手援,救生圈,救生杆,救生球,其他救生物,例如泡沫板。五、当游泳者不慎划破流血损伤,应该如何处理?( 10 分) 要根据伤口的大小和深浅作选择:当表皮擦伤而渗血时,洗净伤口 后,那一块消 毒纱布望伤口上压,等血止住后涂上药水。如果鲜红色 的血往外涌,说明是动脉血管破裂,应先用纱布压紧伤口,然后在伤口的上段即朝心脏的那一端用力加压,在紧急处理的同时,要立即到医 院缝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六、救生要遵循哪些优先原则?( 4 分)岸上救生优于水中救生,器械救生优于徒手救生,团队救生优于个人 救生,先救有意识后救无

21、意识。七、简述心肺复苏的步骤。 (20 )1、判断意识,呼救; 2 、清理口腔异物; 3、打开气道;4、判断呼吸; 5、口对口吹气 2 次; 6、检查脉搏;7 、胸外心脏按压 30 次。分解说明:1 1、判断意识在伤病人耳边大声呼唤并较有力地拍击伤病人的肩部,如果没有 反应,说明无意识。 2 2 、高声呼救确认伤病人无意识后,应立即高声呼救并请他 人帮打急救电话“ 120120 ”。如现场只有自己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1 12 2 分钟后再 打电话。3 3、摆放复苏体位(平卧位) 、将伤病人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两手贴紧身体。(不能放在弹性大的弹簧床、棕榈床上)、救护者两腿(膝)自然分开,与肩

22、同宽,站立(跪)贴于病人的肩、腰部。4 4、开放气道:头偏向一侧,头偏到 4545 6060 之间,清理口腔异物后,头部复位后,解开病人衣物,压额抬 颏法开放气道。 5 5、判断呼吸在保持气道通畅的前提下, 弯腰侧头在两次平静呼吸 的时间里( 5-105-10 秒内)进行呼吸判断: “一看”胸或上腹部有无起伏; “二听”口或鼻孔有无气流声; “三感觉”有无气流拂面。 6 6 、建立人工循 环:检查有无颈动脉搏动及循环迹象(观察面部、胸部周围循环迹象) ,不少于 5 5 秒;如无脉搏及循环迹象,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时观察病人面部反应。7 7 、胸外心脏挤压、触摸颈动脉一用两指并拢平放在颈部

23、正中喉结(甲状软骨)上, 然后向一侧滑行约 2 2 横指,可在甲状软骨和胸锁乳突肌之间的凹陷处稍加力度即可 触到有无颈动脉的搏动。、准确定位:挤压部位必须在胸部正中的胸骨下1/21/2段(胸骨中下 1/31/3 交界处)。救护者用示指和中指并拢沿一侧肋弓上滑至两肋交汇 处。另一手掌根贴于示指,使掌根的横轴与胸骨的长轴重合。将定位手放在另一手 的手背上,两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手指离开胸壁。注意:只要掌根 离开过病人胸部,都应重新定位。、正确挤压和放松:挤压时两肘伸直,两肩夹紧并位于胸骨上方,用腰力和上半身的重量垂直向下挤压胸骨下陷 4 45 5 厘米, 然后放松,让胸部回到正常位置(

24、但掌根不能离开胸壁) ;挤压时要有节奏,频率 100-100-8080 次/ / 分,即每十秒(或九秒钟)按 1515 次;挤压时要观察伤病人的面色情况 和反应。 8 8、挤压和吹气交替进行心肺复苏时, 胸外心脏挤压 3030 次应配合 2 2 次人工 吹气初级游泳救生员职业技能鉴定理论复习(二)1.水上救生工作的中心是 _A观察 B判断 C安全 D救助2.人在游泳时能体会到由于水有 _力而产生上浮力。A阻力 B压力 C升力 D反作用力3最早成立水上救生组织的国家是 _A澳大利亚B英国 C美国 D比利时4.解放后,我国最早成立水上救生组织的省市是 _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广州5踩水技术在救

25、助溺者时,便于观察水面情况,也可做 _方向的移动和拖带。A左右、前后B左右、上下C前后、上下 D其它方向6溺水事故的预防,是指发生事故 _的防范工作。A前 B时 C中 D后7.游泳池的中心工作应该是 _A安全B施救 C日常管理 D先进设备8.直线切割法中,对岸救生岗位主责区 _的水域为次责区。A1/2 B 1/3 C 2/3 D 近旁主责区9.在水中活动时,小腿后侧肌肉痉挛是多发的部位。正确的自救方法是_。A沉底站直B呼叫 C快速上岸 D 一手按膝一手抓脚底做勾脚动作10.在水中大腿后侧肌肉痉挛时,自救方法采用 _手按住膝盖,然后手抓住脚趾尽量往上抬起。A同侧、同侧B异侧、异侧C同侧、异侧 D

26、异侧、同侧11.不规则的游泳场所每一救生员观察的主责区最大面积不得超过_平方米。A508 200 C 250 D 30012.救生圈一般抛离距离为救一员与溺水者 _米左右的扇角范围。A0-4 米 B 5-8 米 C 9-12 米 D12-15 米13当溺水者尚未下沉,特别两手还在挥舞挣扎时可用 _。A正面接近B侧面接近C背面接近D潜水接近14救生员在施救时,单手被溺水者抓住时应采用 _A反(扭)关节 B推击 C下压 D转腕15.腰部背面被抱解脱法 _A扳手指法B转腕法 C推击法 D托颌法16救生员在施救时,腰部背面被溺水时抱持时应用 _法解脱。A弓身帛手扳指B上推双肘C跨步式或蛙腿式D探索滑行

27、式17救生员距离溺者较近时入水用 _A直立式 B团身式 C跨步式或蛙腿式D探索滑行式18救生员正面接近溺者,应游至离溺者 _米处左右,下潜至溺者髋部以睛,然后双手扶溺者髋部,转体180度。A 1 B 2 C 3 D 419侧面接近是指救生员游至溺者 _米处,有意识地转向溺者侧面游进。A 小于 1.5 B 1.5-2 C3 D 3-3.520.交叉手被抓的解脱方法是 _A推击法B反关节法C托颌法D托颈法21在夹胸拖带时,溺者下肢下沉的主要原因为 _A溺者太重B溺者背部松散 C没有应用正确技术D其他原因22.在拖带过程中,应时刻注意溺的 _不可没在水下。A鼻 B 口 C 口、鼻 D头颈部23.做现

28、场心肺复苏术前,一般首先检查溺者有无意识。检查必须要在_秒内完成。A2 B 3 C 4 D 524对成人溺者做心肺复苏时,心脏按压深度一般为 _厘米。A2-38 3-4C4.5 D 5-625.单人做成人溺者心肺复苏时,吹气的频率应该是 _次/分。A208 1 6 C 15 D 1 226职业道德是维护职业活动生存和发展的必要。A .条件 B .内容 C .措施 D .要求27称职的游泳救生员除必须具备优良的思想素质外,还必须具备_A .专业技能B .一般技术C .一般技能D .专业理论28.游泳救生员可分为_和自然水域救生。A .静水 B .海浪 C .游泳池D.人工水库29.中国救生协会成

29、立的时间是 _A. 1999B.2000C.2004D.200530 .踩水时,上体直立水中 _露出水面。A.稍后倾,头B .稍前倾,头C .稍前倾,肩部 D .稍后倾,肩部31._踩水时两臂向外摸水时掌心稍 向内摸水时掌心稍向内。A.向后 B .向前 C .向内D .向夕卜32.反蛙泳配合动作,两臂前移的同时A.边收边分慢收腿B 先收后分慢收腿C 边收边分快收腿D 先收后分快收腿33 救生员应采取 _,接近距离较远的溺者。A.抬头爬泳B 蛙泳 C 侧泳 D 反蛙泳34.反蛙泳_拖带运送。A 只适用于托枕B 只适用于托颌C 只适用托双腋D 适用托枕、托颌、双腋三种35.爬式游泳只用双腿做 _打

30、水动作向前游进。A .蛙泳 B .爬泳 C .蝶泳 D .侧泳36.蛙式长划臂蛙泳腿和臂配合动作 _。A 收腿与臂前伸的动作几乎同时开始B 先收腿然后臂前伸C .臂前伸然后收腿D .臂前伸滑行然后收腿37在水中救助溺水者时,使用 _能快速准确的潜行寻找打捞沉底的溺水者。A .潜泳 B .侧泳 C .反蛙泳 D .爬泳38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就业权、自由选择职业权、按时足额取得劳动报酬权利和 _等。A .经营管理权B .休息休假权C .选举经理权D .工资决定权39.游泳时 _,容易造成踩踏或撞伤意外事故发生。A .水中嬉戏 B .水中滑行 C .呛水 D .打腿40

31、.遇到自我突发意外危险时用醒目的 _方式,发出求救信号。A .肢体语言B .漂浮 C .休息 D .踩水41.小腿前面肌肉痉挛,先用一只手抓住脚趾,然后用力尽量 _按压。A .往左 B .往下 C .往右 D .往上42.游泳池救生观察台的高度不应低于 _米。A . 3 B . 2.5 C . 2 D . 1.543. _是游泳池所必须设置的标志牌。A .广告牌B .泳道牌 c一警示牌D .宣传牌44.观察是指救生员值岗时,不间断地扫视、环视自己所负责的责任区域,防止造成溺水事故发生的一种专门的 _A .救生技术B .赴救技术c.游泳技术D .救生手段45. _是在值岗时,救生员对自己责任区的

32、左右、远近进行直线、不间断的观察。A .环视法B .扫视法 c.跟踪法D .眺望法46.下列哪一类人群不是救生员的重点观察对象 _。A.老人 B .妇女 C .儿童 D .在泳池旁休息者47.在泳池施救过程中使用 _是泳池间接救生的方法之一。A.心肺复苏B .肩背运送C .救生圈D .入水48双人上岸方法需要 丄救生员同时操作。49在游泳池实施手援技术时要注意在确保 _的安全情况下,有效快速的进行施救。A.溺水者 B .自己 C .教练员 D .游泳池经理50.救生员在距离游泳池边 _的地方发现溺水者,使用救生浮标进行间接旅救是一种最简易的好方法。A. 3米以内 B . 5-10米 C . 1

33、5-20米 D . 20米以上51.救生员在抛掷 _时一定要准确到位。A.救生杆 B .经托 C .急救板 D .救生圈52.直接赴救是由 _等技术环节组成。A .入水、接近、解脱、拖带、上岸B .入水、解脱、拖带、肩背C.入水、接近、解脱、拖带、上岸、肩背运送D .呼叫、接近、解脱、拖带、上岸、肩背53.游泳救生入水技术分为 _等。A .跨步式、蛙腿式、鱼跃式B .跨步式、蛙腿式、鱼跃式、直立式54.跨步式入水时救生员的眼睛应该始终不离赴救目标,救生员的_ 始终保持在水面上。A. 上肢 B .头部 C .手脚 D .肩部55.鱼跃式入水技术是救生员迅速接近 _溺水者的最好方法之一。A.近距离

34、 B .远距离 C岸边 D .浅水区56 .接近时,要尽量避免与溺水者 _接触。A.背面 B .正面 C .身体 D .头部57.救生员正面接近溺水者游至 _处急停,保持安全位置后并下潜至溺水者髋部以下,做一下技术动作。A. 1米左右 B . 2米左右 C . 3米左右 D . 4米左右58.救生员采用背面接近技术时,应迅速紧贴溺水者 _,用双手加以控制。A.腰部 B.腿部 C .背后 D.头部59.接近时救生员可以直接潜入池底,双手 _,脚蹬池底,将溺水者拖出水面。A.抱头 B 扶腰 C 托颈 D 托腋60._直接赴救包括入水、接近、 、拖带、上岸、运送六个环节。A.反关节B .心肺复苏C

35、.手援 D .解脱61 溺水者持续闭气时间一般最长约 _秒左右。A. 30 B . 60 C . 90 D . 1 2062.溺水时窒息缺氧的干溺类型占整个溺水者的比例约为_A. 10%-15%B.15%-25%C.25%-35%D.35%-45%63.溺水后人体的生理变化 _分钟脑细胞开始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A. 1-3 B . 3-5 C. 4-6 D . 6-764.溺水后轻度的 _表现为神志清醒,仅有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症状。A.物理 B .生理 C .临床 D.心理65.现场急救的原则之一就是加强途中 _A.运送与救治B .监护与救治C .包扎与固定D .止血与复苏66.基本生命支持

36、阶段,应该包括畅通气道、人工呼吸、_3个步骤,以维持有效的呼吸和循环。A.建立循环B .体外除颤C .药物治疗D.脑复苏67.如瞳孔 _、固定、角膜混浊,则说明复苏无效。A .由小变大 B .由大变小 c.变黄 D .不变68.在开放气道的情况下,通过 _观察判断溺水患者有无呼吸活动。A .看 B .听 c.感觉 D .看、听、感觉69.有些型号的口罩上附加有供氧接头,在向溺水者吹气的同时加入部分_提高吹入氧气的浓度。A .酒精 B .药物 C .水分 D .气体70. 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吹入气量范围在 _内。A. 500ml-700mlB.700ml-I000mlC.800ml-1200ml

37、 D. l00ml-1400ml7 1 .在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救生员要用 _捏住溺水者鼻翼而封闭其鼻腔,以免吹入气从此溢出。A .拇指与无名指 B.拇指与中指C .拇指与食指D.无名指、中指与拇指72.胸外心脏按压时双手采用两手手指 _抬起的方法。A .平行 B .重叠 C .交叉 D .不清楚73.救生员在胸外按压时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应 _A.下压快,放松慢B .下压慢,放松快C.相等 D .有停顿74救生员在按压时双臂应绷直,双肩在溺水者 _,垂直向下用力按压。A 胸骨上方正中B 剑突 C 胸骨柄D 肩胛骨75胸外心脏按压是否有效,其决定因素有四:按压部位、按压频率、按压力度以及_A

38、按压深度B 按压节奏C 接压位置D 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例76.国际救生协会成立于 _年。A 1891 B 1910 C 1993 D 199877解放后夕我国第一代救生员产生于 _。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广州78.水上救生工作的中心是 _A观察 B判断 C安全 D救助79.人在游泳时能体会到由于水有 _力而产生上浮力。A阻力 B压力 C升力 D反作用力80踩水技术在救助溺者时,便于观察水面情况,也可做 _向的移动和拖带。A左右、前后B左右、上下 c前后、上下 D其它方向81溺水事故的预防,是指发生事故 _的防范工作。A前 B时 C中 D后82.游泳池的中心工作应该是 _A安全 B施救 C日常

39、管理 D先进设备83直线切割法中,对岸救生岗位主责区 _的水域为次责区。A1/28 1/3 C 2/3 D 近旁主责区84.在水中活动时,小腿后侧肌肉痉挛是多发的部位。正确的自救方法是_A沉底站直B呼叫 C快速上岸 D 一手按膝一手抓脚底做勾脚动作85在水中大腿后侧肌肉痉挛时,自救方法采用 _手按住膝盖,然后 手抓住脚趾尽量往上抬起。A同侧、同侧B异侧、异侧 C同侧、异侧D异侧、同侧86不规则的游泳场所每一救生员观察的主责区最大面积不得超过250 平方米。87.救生圈一般抛离距离为救一员与溺水者 _米左右的扇角范围。A 0-4 米 B 5-8 米 C 9-12 米 D12-15 米88当溺水者

40、尚未下沉,特别两手还在挥舞挣扎时可用_A正面接近B侧面接近 C背面接近D潜水接近89救生员在旅救时,单手被溺水者抓住时应采用 _。A反(扭)关节 B推击 C下压 D转腕90腰部背面被抱解脱法 _。103 .游泳救生员可分为和自然水域救生。A .静水 B .海浪 C .游泳池D 人工水库A.简单 B 方便 C 省力D .移动速度慢A扳手指法B转腕法 C推击法 D托颌法91救生员在旆救时,腰部背面被溺水时抱持时应用 _法解脱。A弓身帛手扳指 B上推双肘c跨步式或蛙腿式D探索滑行式92救生员距离溺者较近时入水用 _ 。A直立式 B团身式 C跨步式或蛙腿式D探索滑行式93救生员正面接近溺者,应游至离溺

41、者 _米处左右,下潜至溺者髋部以下,然后双手扶溺者髋部,转体1 8 0度。A1 B2 C3 D494侧面接近是指救生员游至溺者 _米处,有意识地转向溺者侧面游进。A 小于 1.58 1.5-2 C3 D 3-3.595.单手上臂被抓解脱法 _ 。A推击法 B反关节法C反蛙泳 D托颌法96托双腋拖带时,一般救生员采用_的方法较适宜。A爬泳 B侧蛙泳 C反蛙泳 D仰泳97.在拖带过程中,应时刻注意溺的 _不可没在水下。A鼻 B 口 C 口、鼻 D头颈部98.做现场心肺复苏术前,一般首先检查溺者有无意识。检查必须要在_秒内完成。A2 B 3 C 4 D 599对成人溺者做心肺复苏时,心脏按压深度一般

42、为 _厘米。A2-3 B 3-4 C 4-5 D 5-6100.单人做成人溺者心肺复苏时,吹气的频率应该是 _次/分。A20 B 1 6 C 1 5 D 1 2 101.游泳救生工作的中心是A安全 B 救生器材齐备C 救生员配备充足D 救生器材先进102 _,尽职尽责是与游泳救生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有直接联系的道德要求。A 遵纪守法B 热情服务 C 钻研业务 D 团结协作104 .踩水技术的缺点是 _A.小腿内恻B 大腿外侧C 小腿外侧D 大腿内侧106.侧泳时头的下半部没在水中,下面的臂 _上面的臂置于A.前屈,体侧B 前伸,体侧C 垂直,体侧D 前伸,胸前107侧泳做翻脚动作时,下面的腿

43、将脚尖跚直,脚和 _对准蹬水方向。A .大腿前面向后B .小腿前面向测C .小腿前面向后D .大腿前面向测108.蛙式潜泳在潜远时,头的位置应稍低于 _ 的位置,头与 _成一直线。A 仰泳头、躯干B 爬泳头、躯干C 蛙泳头、躯干D 蛙泳头、胸部109 蛙式长划臂潜远划臂时,手掌和前臂 _,稍勾手腕,两手 _做抓水动作。A .外旋、向前上方B .内旋、向前上方C .外旋、向前下方D .内旋、向前下方110.抬头爬泳腿部动作主要起到 _,保持身体流线型。A 维持身体平衡作用B 保持身体水平C 推进身体D 控制方向111. _技术的特点是速度快、准确捕捉目标。A .蛙泳 B .抬头爬泳 C .侧泳

44、D .仰泳112根据法律是否对合同赋予特定的名称,将合同分为有名合同与_。A 双务合同B 要式合同C 有偿合同D 无名合同113遇到自我突发意外危险时,首先要有紧急 _意识。A .下潜 B .呼救 C .赴救 D .休息114腹部肌肉痉挛时,人体浮在水面仰卧,腿和头部尽量_腰腹拉长,并用双手配合按摩腹部。A .弯屈 B .往下 C .往右 D .延伸115.饱餐后即刻游泳负担过重,容易引起呕吐和昏迷。A.身体 B .胃与心脏 C .头部 D .肾脏116.下列属于救生器材的是 _。A .急救板 B.人工复苏器C .救生圈D .警示牌117.仰卧漂浮休息,身体 _水面,向上伸展双臂,两腿向外分开

45、。A .俯卧 B .侧卧 C .仰卧. D .倾斜118.跟踪法是救生员在值岗时,对 _ 内游泳技术不佳者应进行重点跟踪观察的一种方法。A .游泳场所B .自己负责区C .深水区D .浅水区119.游泳者在溺水初期呼吸方式表现为 _。A .正常呼吸B .争取呼吸C .间歇呼吸D .没有呼吸120.疲劳溺水者在溺水时身体姿势方面表现为 _。A 身体垂直B 俯卧在水面(或水中、池底)C .仰卧在水面(或水中、池底)D .身体接近水平姿势121.观察区域划分的原则为:便于救生员观察,以及互相 _观察和补漏。A .轮岗 B .穿插 C .交叉 D .间接122.直线切割法中,救生员次责区为对岸救生岗位

46、主责区的 _。A . 1/2 B . 1/3 C . 2/3D .对岸主责区123.游泳池开放时救生杆要始终放在 _ 附近。A .保安室B .救生员值班室C .急救室D .救生员观察台124.间接赴救技术是指救生员对在距离游泳池边较近的地方发生溺水时,用_进行施救的一种最简易的方法。A .急救板B .颈托 C .救生浮标D.单向呼吸阀125.直接赴救是在不能采用 _技术的情况下,所采用的赴救技术。A .直接赴救 B .间接赴救C .拖带赴救D .心肺复苏126.鱼跃式入水技术是 _技术的组成部分之一。A .现场急救 B .间接赴救C .直接赴救D .心肺复苏127.跨步式入水时两腿 _作跨步式

47、动作,上体稍向前倾。A .左右分开 B .并拢 C .前后分开 D .伸直128. _入水技术是救生员迅速接近远距离溺水者的最好方法之一。A .蛙腿式B .直立式 C .跨步式 D .鱼跃式129.接近时,应采用速度较快的 _,以便观察溺水者。A .反蛙泳B .侧泳 C .蛙泳 D .抬头爬泳1 30 .救生员采用背面接近技术时,虚迅速紧贴溺水者 _,用双手加以控制。A .腰部 B .腿部 C .背后 D .头部131 .获得初级救生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后,可以在 _担任救生员工作。A .上海市B .华东地区C .沿海地区D .全国各地1 32 .游泳池的中心工作是 _。A .安全B .施救 C

48、 .日场管理 D .先进设备133 .救生员距离溺水者较近时入水用 _。A .直立式B .团身式 C .跨步式或蛙腿式D .鱼跃浅跳式1 34 .救生员距离溺水者较远时入水用 _。A .直立式B .团身式 C .跨步式或蛙腿式D .鱼跃浅跳式B . 135 .在水中活动时,小腿后侧肌肉痉挛是多发的部位。正确的自救方法是_。A .沉底站直B .呼叫 C .快速上岸D .一手按膝一手抓脚底做勾脚动作136观察是指救生员在自己的责任岗位上,采用 _来管理自己的责任区域。A .扫视法B .环视法C .跟踪法 D.A.B.C 三种方法137.直线切割法中,对岸救生岗位主责区 _的水域为次责区。A. 1/

49、2 B . 1/3 C . 1/4D .近旁主责区138.弧形切割法是以每一救生岗位为圆心,以小池 _M,大池_ M为半径切割水域,其水域为各救生岗位的责任区。A.15、25B.25、1 0C.10、1 5D.20、1 5139.不规则的游泳场所每一救生员观察的主责区最大面积不得超过_平方米。A. 50 B. 200 C. 250 D. 300140.踩水技术在救助溺水者时,便于观察水面情况,也可做 _方向的移动和拖带。在救溺中起着重要作用。A.左右、前后 B .左右、上下C .前后、上下D .其它方向141.救生圈一般投抛在距离为救生员与溺者 _M左右的扇面范围。A.0-4B.5-8C.9-

50、12D.12-15142.救生杆是游泳池内常用的间接救生的专门器材之一。它的长度一般3-4M在右长的竿,用周长约_厘米的圈固定在竿的一端。A. 60 B . 70 C . 80 D . 90143.抓头发解脱法 _。A.推吉法B.托颌法 C .转腕法D.反关节法144.肩背运送时,救生员一只手保护溺者头部,主要是 _。A.颈椎受伤B .以免碰伤C .保持倒水姿势D .其他作用145.托双腋拖带时,溺者下肢下沉的主要原因是 _。A.溺者太重B.溺者背部松散C .没有应用正确技术D.其他原因146.在拖带过程中,应时刻注意溺者的 _不可没在水下。A.鼻 B . 口 C . 口、逼 D .头颈部14

51、7.浅水马蹬式上岸法是指 _。A.溺者自行上岸B .岸上救生帮着上岸C .迟下救生员协助上岸148.单人做成人溺者心肺复苏时,吹起的频率应该是 _次/分A20B.16C.15D.12149.人处于昏迷状态时,胸廓相对来说较为 _。A .坚硬B .松软 C. 一般 D .不清楚150.在保持气道通畅的情况下,抢救者用耳贴近溺者的口鼻,采用的方法来判定溺者有无自主呼吸。A 看 B 听 C 看、听、感觉 D 不清楚。二、是非题(共 25 题,每题 2分,共 50 分)1 “同心同德,拯溺救难”是游泳救生工作的指导思想。 ( )2游泳救生员当值时,穿着统一服装,不但有助于塑造专业形象,更便于执行救 生

52、任务。 ( )3救生是指人们在活动时发生意外事故所采取的救助措施。 ( )4救生员在交接班时,接班救生员一边耳听交班救生员的情况介绍,一边上岗接班。 ( )5人在溺水时,肺部或胃部都充满了水,无法进行呼吸导致缺氧而死亡。 ( )6救生专门技术是指在水上用最快的速度和合理方法将溺水者救出水域的一项 专门技术。 ( )7心脏病人,不论有什么保护措施都不能下水游泳。 ( )8. 遇到事故时,救生员可以对外随意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 ( )9踩水的腿有两种技术,一种是两腿交替蹬水,另一种是两腿同时蹬夹水。( )10反蛙泳的臂和腿的配合为:手划水或臂划水与腿的蹬夹水交替进行。 ( )11侧泳时下侧臂的动作

53、可分为准备姿势、滑下、划水和臂前移四个阶段。( )12容易发生溺水事故的情况,如不小心从池边、岸边等处滑入水中或在水中滑倒后站不起。 ( )13游泳场所游泳人员平均有效水面积可达 3 平万米。 ( )14池岸赴救是指救生员在岸边利用水域现场的救生器材,对无意识的溺者进行施救的一种技 术。 ( )15在施救时尽可能靠近溺者,便于成功救起。 ( )16救生员距离溺水者较远时,可采用蛙腿式入水。 ( )17鱼跃浅跳入水后,要在水中滑行一定的距离后,方可头露出水面。 ( )18侧面接近时,救生员靠近溺者看准并果断、利索地用同侧手抓握住挣扎中的溺者近侧手腕 部。 ( )19救生员接近溺者成功后一定要控制

54、住溺者。 ( )20在一般的情况下,救生员应尽可能地采用背面接近溺者,保护自身安全。 ( )2 1 在未能控制住溺者时,救生员应放开溺者的手腕,重新组织再次施救。 ( )22解脱的方法主要有:转腕、扳手指、反(扭)关节、推击等。 ( )23救生员在进行双人解脱时,应先确认两个人中谁是溺者。 ( )24上岸的目的是要尽快地将溺者送到岸上进一步抢救。 ( )25心脏位居两肺之间,胸骨的正后方。 ( )26珍惜生命,乐于奉献是游泳救生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 ( )27游泳救生工作的宗旨是齐心协力,拯救生命。 ( )28 中国救生协会于 2005 年成立。 ( )29蛙泳划臂时,两臂自然伸直经水中在肩

55、前入水。 ( )30反蛙泳技术是各级救生员必须掌握的技术。 ( )31侧泳技术动作特点是自如省力。 ( )32蛙式长划臂潜远,腿蹬水向正后方,以免身体上浮。 ( )33潜泳技术主要用于寻找接近溺水者。 ( )34.抬头爬泳由于头部要露在水面上,手臂入水点就远些,划水路线也就长些。 ( )35.采用交替蹬水技术入水时,腿的蹬水路线及回收路线,基本是直线。 ( )36.只有交付标的物才表示合同已成立。 ( )37.大腿后面肌肉痉挛,先伸直患腿,一手按住膝盖,踝关节屈,双手抓住大腿 用力向后拉并蹬直患腿。 ( )38.游泳池救生观察台侧面必须与游泳池边沿垂直。 ( )39警示牌是游泳场所惟一设置的标

56、识牌。 ( )40游泳场所应在明显位置上放置急救箱等急救器材。 ( )41预案的内容包括确定现场指挥者和实施抢救人员的分工。 ( )42扫视法是在值岗时,救生员对自己责任区的左右、远近进行直线、不间断的观察。 ( )43救生员在值岗时对所有游泳者都需进行严密观察,不分主次。 ( )44游泳者应受伤造成溺水时在移动能力方面表现为原位停滞。( )45判断是指救生员在值岗时,对观察的情况做出的快速呼救。( )46对丧失意识溺水者可通过检查溺水者肢体,了解其受伤的情况。( )47救生员浮标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救生器材之一。 ( )48对于只有 50 公分深的对外开放的小型游泳池不需要配备救生圈。( )4

57、9手援施救是救生员徒手进行施救的一种复杂方法。 ( )50接近是指救生员采用入水动作靠近溺水者的一项专门技术。 ( )51正面接近是救生员入水后,游至离溺水者 1 米处序右急停,下潜至溺水者腰 部以下,接下一技术动作进行施救。 ( )52救生员用单手虎口推击溺水者手腕部时,撞击时要迅速、有力。 ( )53当溺水者从背面抱紧救生员颈部时,应采用压腕上推单肘解脱法。 ( )54救生员腰部被正面抱持后,救生员应采用扳手指方法解脱。 ( )55“抓发”解脱后,应及时将溺水者转体至背贴救生员前胸,夹胸控制住。 ( )56救生员单手前臂被溺水者抓住时常用扳手指法解脱。 ( )57当救生员右手被溺水者的左手

58、抓住时应采用“推击法”。 ( )58拖带是指救生员采用侧泳、反蛙泳等各种不同技术,将溺水者拖带到池边的 一种技术。 ( )59夹胸拖带时,救生员手臂着力点应在溺者头和额下部位上。 ( )60.上岸是指救生员将器材从水中送上池岸的一种救助方式。 ( )61.在确定溺水者无脊柱受伤的情况下,肩背运送是一顼比较实用的运送技术方 法。 ( )62.肺内有大量水或异物,肌肉松弛,舌肌和会厌松弛后坠,阻塞咽部称之湿溺。( )63 脑组织的耗氧占全身氧量的 5% 。 ( )64. 现场急救的原则之一是先轻伤后重伤,先救伤后救命。 ( )65. 复苏有效时,可见瞳孔由大变小。 ( )66救生员平时对模拟人进行

59、口对口吹气训练时如果患有某种传染性疾病,不可 能通过托腋传染给其他救生员。 ( )67复苏的首要环节是打开气道。 ( )68胸外心脏按压时手指压在胸壁上操作。 ( )69 胸外心脏每按压胸部 30 次后,吹气 2 口,即 30:2 的比例。 ( )70游泳者事发前曾有不恰当的入水姿势,应怀疑脊柱有损伤。 ( )71斜方肌挤压法时。应先固定救生员的双手肘关节。 ( )72脊椎损伤水中处理时,救生员应将溺水者放在急救板上,运送上岸。 ( )73. 救生员用手钳固定方法时,先用肘关节固定溺水者身体,然后用手掌和手指 固定其头颈部。 ( )74 救生员在使用手臂固定法时,溺水者身体翻转后应将颈部保持呈

60、一直线。( )75 救生员用手钳固定方法时,先用肘关节固定溺水者身体,然后用手掌和手指 固定其头颈部。 ( )76. 游泳救生工作的中心是安全。 ( )77.2008 年5 月,我国在杭州举办第一批游泳救生员考评员培训班。( )78.踩水配合时一般两腿各蹬夹两次,或两腿同时蹬夹两次,两手做一次摸水动作。 ( )79.反蛙泳身体仰卧水中,自然伸直。 ( )80.蛙泳划臂时,两臂自然伸直经水中在肩前入水。 ( )81 侧泳技术有手出水和手不出两种姿势。 ( )82 侧泳收做收腿动作时,大腿与躯干成 80 度角,小腿和大腿成 45-60 度角。 ( )83对紧张挣扎的溺水者,使用侧泳技术采用夹胸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