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廖俊波同志学习感悟心得_第1页
向廖俊波同志学习感悟心得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向廖俊波同志学习感悟心得廖俊波同志牺牲后,留给广大党员干部许多精神财富。在他留给我们的共产党人精神“宝典”里,有这样一条:“能到现场就不在会场”。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先马不停蹄地下乡、入企调研。即使是打电话召集开会,也经常是开解决问题的现场会。在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我们当多学习廖俊波同志的“能到现场就不在会场”。在工作中,走出会场、深入现场。深入基层“现场”,深入群众“现场”,深入实际问题“现场”,设法听真话、察真情,用心用情解决群众身边难题,把一件件实事敲定、办好。不让“会场热、现场冷”,要敢于把自己“下放”。毛泽东在谋划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事项时,曾有三大志愿:一是要下放去

2、搞一年工业,搞一年农业,搞半年商业。他说自己坚决不当官僚主义,对全国干部也是一个推动。二是要骑马到黄河、长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要请一位地质学家,还要请一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一起去。三是最后写一部书,把自己一生写进去,包括自己的缺点、错误,统统写进去。毛泽东的三个志愿,前两个都是强调要把自己“下放”下去搞调研。可见他对到最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的决心有多大。不让“会场热、现场冷”,就要像毛泽东等领袖一样敢于把自己“下放”。是“下放”自己,而不是“下放”自己的下属干部或者是“下放”别的人。只有每个领导都狠下心来把自己“下放”到“现场”,才能不冷落“现场”。不让“会场热、现场冷”,要置顶“领导留言板”,善于

3、走网上群众路线。今年6月,贵州省省长李炳军在毕节市调研期间,特地驱车去了一个小区暗访。省长躬身“下放”自己到“现场”暗访民情,是源于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的一条留言。居民在“领导留言板”上反映了小区环境污染严重问题,生活垃圾堆放、污水排放随意化,望领导来重视。没想到,领导不仅重视,还来到网民反映的“现场”来看细节真情、察问题症结、找对策良方。这是一种把“现场”置顶的干部工作好做法。今天,我们要想不让“会场热、现场冷”,就要多一些“置顶”“领导留言板”的自觉行动,把“领导留言板”摆上工作日程第一位,每天抽空走一走网上群众路线,才能避免“会”来“会”去问题成为我们为民办事的“绊脚石”。不让“会场热、现场冷”,要精通科学的调研方式方法,每年扫一次官僚主义。1961年,中央办公厅下放到长辛店机车车辆厂的工作人员,写了一篇文章叫关于“调查研究”的调查,反映了各级领导机关莅临车辆厂调研的情况。文中提出了“十多十少”问题,“一般干部挂帅的多,领导干部挂帅的少昂首望天的多,当小学生的少吃小食堂的多,吃大食堂的少;住招待所的多,住工人宿舍的少”毛泽东看过后,气得三天内作了两次批示,还为这份调查拟了一个标题调查成灾的一例,严肃地批判这种调研存在的官僚主义作风问题。今天,我们不让“会场热、现场冷”的情况反复上演,就要精通科学的调研方式方法,精准运用文献调研、问卷调研、抽样调研、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