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三第1节“顺乎世界之潮流”(选修)【测试要求】 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知识梳理】一、地主阶级1. 地主阶级抵抗派(鸦片战争前后)(1) 背景:A. 清王朝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腐朽落后,危机四伏。B.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加紧对外扩张。C. 经世致用思想奠定了基础。D. 鸦片战争的失败,促使一批有识之士的觉醒,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2) 代表人物:A. 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设译馆翻译外国资料,主持编写 和各国律例;设法购买英制船炮并加以仿制,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B. 魏源:编写
2、 ,提出“ ”的思想,对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3) 核心内容: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4) 目的:维护清王朝统治,抵抗外来侵略。(5) 影响:A. 迈出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启迪了国人开眼看世界,开一代风气之先,成为近代国人认识世界、走 向世界的起点,这对后来的洋务思想和维新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此,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 侮之道逐渐成为近代中国社会思想主流。B. 抵抗派作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他们身上带有深刻的阶级局限性,他们的思想保留浓厚的封建纲常 色彩,其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向西方学习也仅限于“器物”层次。2. 地主阶级洋务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 背景:A. 第二
3、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面临内忧外患。B. 西学传入对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产生强烈冲击。(2) 核心内容:“”(3) 评价:A.进步性:“中体西用”思想继承了林则徐和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并结合中 国社会实际,使之更趋系统化、纲领化,这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B.局限性:“中体西用”思想实质上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达到维护封 建统治的目的,是把西学的“用”嫁接中学的“体”上,严重削弱了其推动社会的进步作用也直接决 定了在其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洋务运动失败的悲剧性结局。二、资产阶级维新派(甲午战争后)1. 背景:(1) 洋务运动的失败。(2)甲午战争后
4、民族危机空前加强。(3)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1(4)早期维新思想奠定了基础(冯桂芬、郑观应、王韬等)2代表人物及主张:(1) 康有为:代表作 和新学伪经考。思想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 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理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2) 梁启超:代表作 。抨击顽固派因循守旧,阐述变法图存思想,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制。(3)谭嗣同:代表作仁学。以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君主专制、宗法等级制和封建纲常名教。(4) 严复:翻译 ,借助思想阐明维新变法道理,是系统将西学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4.影响:(最重要的影响在于思想解放)A. 积极影响:政治
5、上,维新思想极大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推动了的开展;思想上,作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起了 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经济上,使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 消极影响:维新思想既反对封建制度,又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找依据,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儒 家思想,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重难点探究】1.维新派与洋务派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的异同不同洋务派维新派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 患;西学的传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中国资本主义 的初步发展。核心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变法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
6、立宪。学习层次学习西方器物学习西方制度影响推动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培养 人才,启动近代化;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 之路。推动维新变法运动,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 起了思想启蒙作用。相同都发生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最终结果都失败。2.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原因(1)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思想。(2)原因: 康有为出身官宦世家,自幼接受传统的儒学教育,儒家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 封建顽固派势力强大,反对变法,借助孔子和儒家权威,可减少变法的阻力。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软弱性、妥协性。【自我检测】1.18
7、39年,林则徐组织编译了 滑达尔各国律例,并运用其条款“各国有禁止外国货物不准进口的道理(权利)”来证明禁烟的合法性,从而要求外商出具保证书。这说明林则徐A. 强调建立近代外交制度B.运用西方法律维护国家利益C. 主张采用西方政治体制D.系统实践“师夷长技以自强”2 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A.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 “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 “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 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 “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3. 1875年,郭嵩焘奏称
8、:“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 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 此理。这一认识A. 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B.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C. 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4. 1900年张之洞劝学篇出版英译本。美国媒体称,这标志着“长时期以来习惯于孔夫子的陈词滥调下变得死气沉沉的中国人,终于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评论认为劝学篇A.顺应时代潮流B.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C.指出中国未来之路D主张抛弃孔夫子中国才能觉醒5. 梁启超曾这样评价洋务派:“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
9、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 国民,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据此,可判断出他A.已认识到洋务运动的缺陷B 主张发动民众来抵抗外来侵略C. 反对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D.要求同西方建立平等外交关系6. 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睁眼看世界”思想萌发并进一步成为一股社会思潮。这一 思潮的主要目的是A.重新认识世界,寻求强国御辱之道B.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发展资本主义C. 保持与各国的“友好关系”,维护统治D.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改革中国的制度7. 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理纲常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主张。1894年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指出:“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
10、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下列对两人观点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两者都认同向西方学习B.前者没有进步意义,后者进步意义显著C.两者都与洋务运动有关D.后者突破前者局限,探索近代化的新路& 19世纪90年代,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道:“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这体现出张之洞主张A.全面向西方学习以应付清政府面临的危机B.倡导西学,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C.加强个人修养以适应时代的发展D.极力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和纲常名教9“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
11、评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10. 陈旭麓:“把西用放在中体的轨道上,使它有个晋身之阶,有个用武之地,这就是一3个进步。而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之内,是很难 完全如愿的。”这表明作者强调A. “西用”与“中体”本身就相互矛盾B. “中体西用”思想推动了向西方学习进程C. “中体西用”就是只强调经济改革D 用西方的技术维护中国体制是难以做到的11. “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 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 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
12、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 色彩。”由此可见,康有为的主要意图是A.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度B假托先贤外衣,铲除封建统治基础C.抨击顽固势力,采用西方先进技术D借助儒家思想,推行资产阶级改革12. 当代史学家喻大华认为,“维新变法的理论主要来自于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前者以繁琐考据的方法把维护封建制度的经学论证为伪经,后者把孔子塑造成托古改制的形 象,以作为维新变法的护符, 并把今文经学的三世说和西方进化论结合起来,说明历史的进化。以下关于康有为变法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形式上是新颖的B. 方法上是激进的C.学术上是科学的D思想上是落后
13、的13.中国某时期报刊上充斥着“天演” 为作文题目,有些青少年以“竞存” A.社会普遍要求挽救民族危亡C.达尔文进化论在中国广泛传播“天择”“物竞” “天择”“适者生存”等新名词,有教师以“物竞” “适之”等作为自己的字号。这些现象最能反映B. 民族危机促使国人逐渐警醒D. 清政府允许西方思想自由传播14.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提出这一观点的最有可能 A.林则徐B. 李鸿章C.孙中山D.康有为15. 郑观应曾说:“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 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下列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正确揭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B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政体C. 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体制D指出中国无法赶超西方16 近代某思想家曾说:“余闻东西之人,盛称泰西者,莫不曰其国大政事大征伐皆举国会议,询谋佥同而后行。其荐贤授能,拜爵叙官,皆以公选。其君臣上下,无疾苦不达之隐,无壅遏不宜之情。从中可见,该思想家A.主张全面学习西方B坚持“中体西用”思想C. 赞赏君主立宪政体D认同革命派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考试题
- 三基医院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潮州生物联考真题及答案
- 2025年音乐大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监理常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安平教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4年贵阳市检察系统考试真题
- 2025年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 毛中东校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服装品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九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广东卷)(原卷版)
- 2025年平安网格测试题库及答案
- 码头生产调度管理办法
- 重症胰腺炎课件教学
- 智能巡查机器人系统设计
- 3.2营造清朗空间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光的反射定律》听评课记录2
- (2025年标准)学生癫痫免责协议书
- 电商企业客服流失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 血常规及凝血功能解读
- 2025年华为自动化控制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