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代移动通信复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3G)2、扩频通信3、HSPA4、远近效应5、切换6、N 频点技术7、加性白高斯噪声信道8、分集技术9、操作维护系统( OMS , Operation and Maintennce System )10、直射波11、硬切换12、智能天线( Smart Antenna )13、软件无线电 (SDR , Software Defined Radio)14、CDMA200015、扩频通信16、分集技术17、路径传播损耗18、慢衰落损耗19、快衰落损耗20、系统间切换21、多径干扰22、加性白高斯噪声信道23、空间选择性衰落24、频率选择性
2、衰落25、代做电大对外经贸,奥鹏教育作业: 467270267 反射波26、绕射波27、散射波28、阴影效应29、多径效应二、选择题1、在移动通信中,无线电波主要以直射、反射和绕射传播,而()随着频率升高衰减增大、传播距离有限。( A )直射波 ( B )反射波 (C)绕射波( D)散射波2、WCDMA 支持( )工作方式。( A)空分双工 (SDD) (B)时分双工 (TDD) (C)码分双工 (CDD) (D )时频分双工 (TFDD)3、WCDMA 中的声码器采用自适应多速率 (AMR ,Adaptive Multi-Rate) 技术。 多速率声码器 是一个带有 ( )种信源速率的集成声
3、码器。( A ) 2 ( B ) 4 ( C ) 8 ( D ) 164、WCDMA 系统中使用的信道编码类型为()和 Turbo 编码。( A )卷积编码 ( B)波形编码 ( C)参量编码 ( D)混合编码5、WCDMA 系统支持同频小区间的软切换、同频小区内扇区间的更软切换、 ()和不同无线接入系统间的切换。( A )软切换 (B)更软切换 (C)硬切换 (D )无线接入系统间切换6、WCDMA 不同基站间可选择同步和异步两种方式, ( )方式可以不采用 GPS 精确定 时,室内小区和微小区基站的布站就变得简单了,使组网实现方便、灵活。( A)同步 (B)准同步 (C)异步 ( D)准异
4、步7、在 WCDMA 系统中,信道化码为 ( ),在上行链路区分同一终端( UE )的物理数据 (DPDCH )和 控制信道( DPCCH );在下行链路区分同一小(扇)区中不同用户的下行连 接。A)Wlash 码 (B) Turbo 码C)OVSF 码 (D )Gold 码8、在 WCDMA 系统中,扰码为 ( ( A)Wlash 码 (B) Gold 码) ,在上行链路区分 UE ,在下行链路区分小(扇)区。 C)Turbo 码 (D) M 码9、对于 FDMA 系统来说,系统容量的计算比较简单。 FDMA 方式是把通信系统的总频段W 划分为若干个等间隔、互不交叠的频道 B 分配给不同的用
5、户使用,在相邻频道间无明显), N 为区群小区数。的串扰,因此 FDMA 系统容量 m 的计算公式为( A ) m=W/B ( B) m=W/(BN) (C) m=W/BN ( D) m=B/W10、所谓干扰容限是指在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条件下,接收机能够承受的干扰信号 ( )有用信号的 dB 数。( A)小于 (B)大于 (C)高出 (D)等于11、有线信道包括 ()等。( A)明线 (B)对称电缆(C)同轴电缆波( D)光缆12、UMTS 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在逻辑结构上基本相同。如果按功能划分,UMTS 系统由()等组成。( A)核心网 (CN)(B)无线接入网( UTRAN)(C)用户设
6、备 (UE)( D)操作维护中心 (OMC) 13、控制无线网络控制器 (CRNC)控制 Node B的操作与维护、 接入控制等功能, 并与 Node B 直接存在物理连接的 RNC 称为 Node B 的控制无线网络控制器 (CRNC) 。CRNC 的功能为 ( )。(A)负责管理整个小区的资源(B)命令 Node B 配置(C)重配置或删除对小区资源的使用(D )刷新小区资源14、根据切换发生时移动台与源基站和目标基站连接方式的不同,WCDMA 系统采用切换方式有 () 。(A)软切换 (B)接力切换 ( C)更软切换 (D)硬切换15、WCDMA 系统中硬切换包括 ()切换。( A )同
7、频 ( B 异频 ( C)同频系统之间( D)异系统之间三、简答题1、简述 3G标准 R6版本的主要特征2、简述扩频通信系统主要优缺点3、简述信道化码和扰码在 CDMA2000系统中的应用4、简述信道化码和扰码在 WCDM系A 统中的应用5、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特征6、以表格形式回答 UTRAN 接口与协议7、WCDMA 系统的接入安全8、简答合并时采用的准则与方式9、简答相比 IS-95 系统, CDMA2000 1X 系统在空中接口部分的新技术10、简答 OFDM缺点11、简答无线链路控制层 (RLC) 的主要功能12、简答切换的原因13、简答 WCDM鉴A 权过程的功能14、简答 3G标准
8、R5 版本的主要特征15、简答多用户检测技术的类型代做电大对外经贸,奥鹏教育作业: 46727026716、简答 3G标准 R7 版本的主要特征17、简答 3G标准 R8 版本的主要特征18、简答 3G标准 R9 版本的主要特征19、简答 3G业务按照应用层 QoS的业务分类20、简答 3G业务根据用户的体验来分类21、简答 时分多址和频分多址比较,时分多址具有的特点22、简答由于 CDMA系统采用扩频技术, 与 FDMA和 TDMA相比, CDMA具有的优点23、简答扩频通信系统分类24、简答信源编码的目的25、简答 LTE系统物理层的上行传输信道26、简答目前常用的、较为理想的扩频码和地址
9、码27、简答伪随机( PN)码具有的性质28、简答在 3G 系统中,扩频码和地址码的主要类型29、简答对于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用哪些指标度量每个小区的可用信道数30、简答图像的一般分类33、智能天线技术的优点一、名词解释1、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3G)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简称 3G ,又被国际电联 (ITU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称为 IMT-2000 ,意指在 2000 年左右开始商用并工作在 2000MHz 频段上的国际移动通信系 统。2、扩频通信 扩频通信,顾名思义是在发送端用某个特定的扩频函数(如伪随机编码序列)将待传输 的信号频
10、谱扩展至很宽的频带, 变为宽带信号, 送入信道中传输, 在接收端再利用相应的技 术或手段将扩展了的频谱进行压缩, 恢复到基带信号的频谱, 从而达到传输信息、 抑制传输 过程中噪声和干扰的目的。3、HSPAWCDMA 和 TD-SCDMA 系统增强数据速率技术为 HSDPA/HSUPA , HSDPA/HSUPA 统 称 HSPA 。4、远近效应 远近效应是由于移动台在蜂窝小区内随机移动,各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不同,若各 移动台发射信号的功率相同, 那么到达基站时各接收信号的强弱将有所不同, 离基站近者信 号强,离基站远者信号弱。 这种由于各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距离远近不同导致的在基站接收 端,
11、信号以强压弱,并使弱者即离基站较远的移动台产生通信中断的现象称为远近效应。5、切换切换通常指越区切换, 移动台从一个基站覆盖的小区进入到另一个基站覆盖的小区的情 况下,为了保持通信的连续性, 将移动台与当前基站之间的通信链路转移到移动台与新基站 之间的通信链路的过程称为切换。根据切换方式不同,通常分为硬切换和软切换两种情况。6、N 频点技术通常多载频系统将相同地理覆盖区域的多个小区 (假设每个载频为一个小区) 合并到一 起,共享同一套公共信道资源,从而构成一个多载频小区,称这种技术为 N 频点技术。7、加性白高斯噪声信道加性是指噪声与传送的信号遵从简单的线性叠加关系,白噪声是指噪声的频谱是平坦
12、 的,高斯噪声是指噪声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 仅含有这类噪声的信道称为加性白高斯噪声信 道( Additional White Gauss Noise ,AWGN )信道。8、分集技术 分集技术是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传输中的多径信号能量,以改善传输的可靠性,它也是研 究利用信号的基本参量在时间、频率与空间中,如何分散如何收集的技术。9、操作维护系统( OMS , Operation and Maintennce System )操作维护系统 ( OMS ,Operation and Maintennce System ),提供在远端操作、 管理和维护 CDMA 网络的能力,包括有网络管理中心( NM
13、C , Network Management Centre )和操作维 护中心( OMC,Operation and Maintaenance Centre )两部分。10、直射波 直射波是指在视距覆盖区内无遮拦的传播,它是超短波、微波的主要传播方式。经直射 波传播的信号最强,主要用于卫星和外空间通信,以及视距通信。11、硬切换 硬切换过程中,移动台先中断与旧基站的连接,然后再进行与新基站的连接,通信链路 有短暂的中断时间。 硬切换在空中接口过程中是先断后通, 当切换时间较长时, 将影响用户 通话。12、智能天线( Smart Antenna )智能天线( Smart Antenna )是基于
14、自适应天线阵原理,利用天线阵的波束赋形产生多个 独立的波束, 并自适应地调整波束方向来跟踪每一个用户, 减小甚至抵消干扰信号, 达到提 高信号干扰噪声比(信干比) ,增加系统容量、频谱利用率和降低发射信号功率的目的。13、软件无线电 (SDR , Software Defined Radio)软件无线电 (SDR ,Software Defined Radio) ,就是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可编程控制 的通用硬件平台上, 利用软件来定义实现无线终端的各部分功能: 包括前端接收、 中频处理 以及信号的基带处理等。 即整个无线终端从高频、 中频、 基带直到控制协议部分全部由软件 编程来完成。14
15、、CDMA2000CDMA2000 是美国电信工业协会 (TIA )标准组织提出的第三代 CDMA 移动通信系统的 技术建议,是 IMT2000 系统的三大主流技术标准之一,也是 IS-95 标准向第三代移动通信 系统演进的技术体制方案。15、扩频通信 代做电大对外经贸,奥鹏教育作业: 467270267扩频通信,顾名思义是在发送端用某个特定的扩频函数(如伪随机编码序列)将待传输 的信号频谱扩展至很宽的频带, 变为宽带信号, 送入信道中传输, 在接收端再利用相应的技 术或手段将扩展了的频谱进行压缩, 恢复到基带信号的频谱, 从而达到传输信息、 抑制传输 过程中噪声和干扰的目的。16、分集技术
16、分集技术是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传输中的多径信号能量,以改善传输的可靠性,它也是研 究利用信号的基本参量在时间、频率与空间中,如何分散如何收集的技术。17、路径传播损耗 路径传播损耗是指电波在空中传播所产生的损耗。它主要反映接收信号的平均电平随空 间距离变化的趋势。18、慢衰落损耗 慢衰落损耗主要是指由于阴影效应而产生的损耗,它反映了接收信号电平的平均值随机 起伏变化的趋势。 这类损耗一般为无线通信所特有的, 从统计规律看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因 其变化速率比传送信息速率慢又称为慢衰落或大尺度衰落。19、快衰落损耗 快衰落损耗它也反映接收信号电平的平均值随机起伏变化的趋势,与慢衰落损耗不同在 于产生的
17、原因不同, 快衰落损耗是由于多径效应和多普勒效应所引起, 因其变化速率比慢衰 落快,又称快衰落或小尺度衰落。20、系统间切换系统间切换是指将 UE 与 UTRAN 的连接转到另一种无线接入技术 (如 WCDMA 系统和 CDMA2000 、TD-SCDMA 、GSM 等系统之间的切换 ),或者将 UE 与其他无线技术之间的连 接转到 UTRAN 上。21、多径干扰 多径干扰是指由于多径传播造成的干扰,它实质是一类自干扰。主要表现为码间干扰和 符号间干扰,在码分多址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CDMA )系统中尤为严重。22、加性白高斯噪声信道加性是指噪声
18、与传送的信号遵从简单的线性叠加关系, 白噪声是指噪声的频谱是平坦的, 高斯噪声是指噪声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仅含有这类噪声的信道称为加性白高斯噪声信道 ( Additional White Gauss Noise , AWGN )信道。23、空间选择性衰落 空间选择性衰落是指不同的地点与空间位置衰落特性不同。24、频率选择性衰落 频率选择性衰落是指在不同的频段上衰落特性不一样。25、反射波 反射波是指从不同建筑物或其他反射体反射后到达接收点的传播信号, 其信号强度次之 。中波和短波等靠围绕地球的电离层与地面的反射而传播。26、绕射波 绕射波是指从较大的建筑物或山丘绕射后到达接收点的传播信号, 其
19、强度与反射波相当 。当波长与障碍物的高度可比时, 电磁波具有绕射的能力。 实际中, 只有长波、 中波以及短波 的部分波段能绕过地球表面大部分的障碍,到达 300Km 内较远的地方。27、散射波 散射波是指由空气中离子受激后二次发射所引起的漫反射后到达接收点的传播信号,其 信号强度最弱。28、阴影效应 指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移动台在运动的情况下,由于大型建筑物和其他物体对电波的传 输路径的阻挡而在传播接收区域内形成半盲区, 称为电磁场阴影。 这种随移动台位置的不断 变化而引起的接收点场强平均值的起伏变化叫做阴影效应。 阴影效应是产生慢衰落的主要原 因。29、多径效应无线电波有三种主要传播类型: 直
20、射、反射和绕射。 由于移动台所处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使得接收端的信号不仅含有直射波的主径信号, 还有从不同建筑物反射及绕射过来的多条不 同路径的信号, 而且它们到达时的信号强度、 时间及载波相位都不同。 在接收端收到的信号 是上述各路径信号的矢量和, 而各路径之间可能产生自干扰, 称这类干扰为多径干扰或多径 效应。二、选择题1、在移动通信中,无线电波主要以直射、反射和绕射传播,而(C )随着频率升高衰减增大、传播距离有限。2、WCDMA 支持( B )工作方式。3、WCDMA 中的声码器采用自适应多速率 (AMR ,Adaptive Multi-Rate) 技术。 多速率声码器 是一个带有 (
21、 C )种信源速率的集成声码器。4、WCDMA 系统中使用的信道编码类型为( A )和 Turbo 编码。5、WCDMA 系统支持同频小区间的软切换、 同频小区内扇区间的更软切换、 ( C )和不同 无线接入系统间的切换。6、WCDMA 不同基站间可选择同步和异步两种方式, ( C )方式可以不采用 GPS 精确 定时,室内小区和微小区基站的布站就变得简单了,使组网实现方便、灵活。7、在 WCDMA 系统中,信道化码为 ( C ),在上行链路区分同一终端( UE )的物理数 据( DPDCH )和 控制信道( DPCCH );在下行链路区分同一小(扇)区中不同用户的下行 连接。8、在 WCDM
22、A 系统中, 扰码为 ( B ),在上行链路区分 UE ,在下行链路区分小 (扇) 区。9、对于 FDMA 系统来说,系统容量的计算比较简单。 FDMA 方式是把通信系统的总频段 W 划分为若干个等间隔、互不交叠的频道 B 分配给不同的用户使用,在相邻频道间无明显 的串扰,因此 FDMA 系统容量 m的计算公式为( B ),N 为区群小区数。10、所谓干扰容限是指在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条件下,接收机能够承受的干扰信号 ( C )有用信号的 dB 数。11、有线信道包括 (ABCD)等。12、UMTS 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在逻辑结构上基本相同。如果按功能划分,UMTS 系统由( ABCD )等组成
23、。13、控制无线网络控制器 (CRNC)控制 Node B的操作与维护、 接入控制等功能, 并与 Node B 直接存在物理连接的 RNC 称为 Node B 的控制无线网络控制器 (CRNC) 。CRNC 的功能为 ( ABC )。14、根据切换发生时移动台与源基站和目标基站连接方式的不同,WCDMA 系统采用切换方式有 ( ACD )。15、WCDMA 系统中硬切换包括 ( ABD )切换。三、简答题1、简述 3G标准 R6版本的主要特征R6 版本功能于 2004 年 12 月确定。与 R5版本相比,网络结构没有太大的变动,主要是 对已有功能的增强,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特性。R6 研究的主要
24、内容如下。 PS域与承载无关的网络框架,研究是否在分组域也实行控制和承载的分离,将SGSN和 GGSN分为 GSN Server 和媒体网关的形式。 在网络互操作方面,研究 IMS与 PLMN/PSTN/ISDN等网络的互操作,以实现 IMS与其 他网络的互联互通; 研究 WLAN-UMT网S 络互通, 保证用户使用不同的接入方式时切换不中断 业务。 在业务方面,研究包括多媒体广播 / 多播业务( MBM)S、 Push 业务、 Presence 、 PoC ( Push-To-Talk over Cellular)业务、网上聊天业务及数字权限管理等。 无线接入方面采用的新技术有正交频分复用调
25、制( OFDM)技术、多天线技术 ( MIMO)、高阶调制技术和新的信道编码方案等等,OFDM和 MIMO也是后 3G 的重点技术。 入用于提高上行分组域的数据速率的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技术。2、简述扩频通信系统主要优缺点扩频通信系统是采用扩频技术的系统,它的主要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多址能力强;保密性强,抗截获、抗检测能力强;抗衰落能力强;抗多径能力强;高分辨率测距。 扩频通信系统的最大缺点在于设备复杂,实现困难。3、简述信道化码和扰码在 CDMA2000系统中的应用在 CDMA2000系统中,信道化码为 Wlash 码,在下行链路区别同一小(扇)区的不同下 行信道,在上行链路区分
26、同一终端下的不同上行信道。对于 CDMA前向链路,采用 64 个码长为 64 位的 Walsh 序列进行扩频,每个 W序列用于 一种前向物理信道, 实现码分多址功能。 信道数记为 W0-W63,码片速率: 1.2288Mc/S 。Walsh 序列可以消除或抑制多址干扰 (MAI) 。理论上,如果在多址信道中信号是相互正交的,那么 多址干扰可以减少至零。 然而实际上, 由于多径信号和来自其他小区的信号与接收的信号不 完全同步,共信道干扰不会为零。在 CDMA2000中,扰码采用 PN 序列,可以分为长 PN码(长码)和短 PN码(短码),长 PN码在上行链路可用于区分不同的用户,短PN码在下行链
27、路用于区分不同的基站。4、简述信道化码和扰码在 WCDM系A 统中的应用在 WCDM系A统中,信道化码为 OVSF码,在上行链路区分同一终端 ( UE)的物理数据( DPDC)H 和 控制信道( DPCCH);在下行链路区分同一小(扇)区中不同用户的下行连接。在WCDMA系统中,扰码为 Gold 码,在上行链路区分 UE,在下行链路区分小(扇)区。5、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特征(1)3G 系统具有大容量语音、高速数据和图像传输的能力。(2)3G 系统可以基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平滑过渡和演进。(3)3G 系统采用了新的通信技术。6、以表格形式回答 UTRAN 接口与协议 UTRAN 接口和协议如表所示
28、。接口名称接口位置协议IuCN-UTRANRANAPIurRNC-RNCRNSAPIubRNC-Node BNBAPUuNode B-UEWCDMA7、 WCDMA 系统的接入安全WCDMA 系统的接入安全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临时身份标识( TMSI )的使用;(2) 系统中用户与网络的相互鉴权;(3) 空中接口信令数据的完整性保护;(4) 空中接口数据的加密。8、简答合并时采用的准则与方式(1) 最大比值合并( Maximal Ratio Combining, MRC);(2) 等增益合并 (Equal Gain Combining , EGC);(3) 选择式合并 (Select
29、ion Combining, SC);( 4)切换合并( Switching Combining )。9、简答相比 IS-95 系统, CDMA2000 1X 系统在空中接口部分的新技术(1) 前向链路采用快速功率控制(2) 增加了反向导频信道(3) 前向链路采用发射分集技术(4) 前向链路引入快速寻呼信道(5) 编码采用 Turbo 码(6) 灵活的帧长(7) 定义了新的接入方式10、简答 OFDM 缺点 代做电大对外经贸,奥鹏教育作业: 467270267 峰均比较高。 随着子载波数量的增加, 峰均比也较高 ( 峰值功率平均功率 ) 。峰均比 越高导致功率放大器成本、体积和功耗增加,尤其是
30、在终端更不现实。 另一个缺点就是子载波的间隔引起的问题, 如为了减少循环前缀带来的开销, 有效的 方式就是增加符号的周期,即更小的子载波间隔,除了需要增加 FFT 的处理能力外,子载 波间的正交性也会由于频率偏移导致正交性的丢失,同时峰均比还会增加。11、简答无线链路控制层 (RLC) 的主要功能 数据分段和重组 级联和填充 用户数据传输和纠错 高层 PDU顺序传输和复制检测 流量控制:接收 RLC 实体可以控制对端信息发送的速率。 序列检查 协议错误检测与恢复 加密12、简答切换的原因 切换的原因很多,常见的原因有上下行链路质量的变化、用户位置或应用业务的变化、 出现更好的基站覆盖小区、系统
31、操作、运营商管理以及业务流量出现突变等等。13、简答 WCDM鉴A 权过程的功能WCDM的A鉴权过程具有如下功能: 网络方检查移动台发送的身份标识是否合法; 提供鉴权参数五元组中的随机数数组; 向移动台提供新的加密键( CK); 向移动台提供新的完整性保护键( IK ); 允许移动台验证网络方的合法性。14、简答 3G标准 R5 版本的主要特征R5版本功能于 2002年 6月份确定。 R5版本在无线接入网方面做了如下改进。 提出高速下行分组接入( HSDPA)技术,使下行数据理论峰值速率可达144Mbit/s 。 Iu 、Iur 、Iub 接口增加了基于 IP 的可选择传输方式,保证无线接入网
32、能实现全 IP 化。 R5版本在核心网( CN, Core Network )方面,在 R4基础上增加了 IP 多媒体子系统 (IMS) ,完成了 IMS 子系统基本功能的描述。15、简答多用户检测技术的类型 多用户检测技术可分为线性检测和干扰消除两大类。16、简答 3G标准 R7 版本的主要特征 无线接入方面新技术的研究 与 IMS应用相关的研究 。 业务的增强。 LTE的可行性研究。 FDD HSPA演进工作范围研究。 引入了先进全球导航卫星系统(AGNSS , Advanced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System) 的概念。17、简答 3G标准 R8 版本
33、的主要特征3G长期演进 (LTE)和 3G系统架构演进 (SAE)。 3G家庭节点 B(Home Node B)与家庭演进型节点 B(Home eNode B)。 网络互通方面。 业务方面包括基于 SMS的增值业务; 地震与海啸报警系统; IMS 多媒体电话与补充业 务等。18、简答 3G标准 R9 版本的主要特征R9研究和标准化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网络互通方面业务方面 Home Node B 和 Home eNode B 安全性的研究。 LTE-advanced 的研究等。19、简答 3G业务按照应用层 QoS的业务分类3G业务按照应用层 QoS的业务分类, 3GPP定义了会话类业务、流媒
34、体业务、交互类业 务和背景类业务四种基本业务类型,各种业务类型的区别主要是对时延灵敏度有不同要求。20、简答 3G业务根据用户的体验来分类(1)通信类业务( 2)娱乐类业务(3)资讯类业务( 4)互联网业务(5)金融业务(6)位置服务(7)监控服务21、简答 时分多址和频分多址比较,时分多址具有的特点(1)抗干扰能力强,频带利用率高,系统容量大;(2)基站复杂度降低,互调干扰小;(3)越区切换简单;(4)系统需要精确地定时和同步;(5)TDMA系统提供业务的能力有所提高,可以承载语音业务和低速的数据业务。22、简答由于 CDMA系统采用扩频技术, 与 FDMA和 TDMA相比, CDMA具有的优点CDMA具有的优点 主要体现在:(1)系统容量大且有软容量的特性(2)可采用语音激活技术(3)抗干扰、抗多径能力强(4)软切换(5)可采用多种分集技术(6)低信号功率谱(7)频率规划简单,可同频组网(8)保密性好23、简答扩频通信系统分类 根据通信系统产生扩频信号的方式,扩频通信系统可以分为以下五种: (1)(2)(3)(4)(5)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通常记为跳频系统,通常记为 跳时系统,通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消防知识培训心得
- 校园应急知识培训课件图片
- 心脏介入试题及答案
- 氧化工艺考试试题及答案
- 环境监理考试题及答案
- 校园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活动
- 宠物寄养面试题及答案
- 史前文明考试试题及答案
- 政务中心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新乡酒驾考试试题及答案
- “AI+知识图谱”赋能高职院校金课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含氰废水破氰工艺及操作详解
- 2025年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报告(业主版)
- 借车给他人免责协议书
- 设计总监协议书
- 物业公司各岗位制度
- 冷库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简述
- 2025软科学计划研究项目申报书
- 2024年河南省鄢陵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笔试题带答案
- 社保补助协议书范本
- 内分泌性高血压筛查专家共识(2025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