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创新思维和行为造就创新团队 创新思维和行为造就创新团队 访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高永涛 一个优秀的团队首先要有一个核心带头人 一个优秀的团队一定是 个团结、志同道合的集体 一个优秀的团队不必个个都是能人 一个 优秀的团队一定是耐得住寂寞的集体 3月 26日下午,一个春光明媚的 日子,记者踏进了北京科技大学科技楼二层的阳光沙龙咖啡厅。在这 里,科技处的孙冬柏处长、 李林同志, 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入选者、 北京市优秀教师高永涛教授与记者围坐一桌。一壶清淡的绿茶, “创新 团队 ”这个时下流行的话题在清雅、平和中缓缓道出。 创新团队的形 成是一个科研思维和行为创新的过程 1990 年初
2、,原采矿系 (现土木与 环境工程学院 )签订了一项经费为 30 万元的科研项目,成立了一个由三 个年轻人组成的课题组, 并任命当时尚是讲师的高永涛为课题组组长。 对于年轻的高永涛而言,这是一个机遇,一个可以说是他一生中最重 要的机遇,此后,高永涛带领这个年轻的课题组在矿山踏踏实实地做 了三年科研。 三年后课题组的生存首次面临着危机:一是当时所从事 的课题已接近结束,没有进一步的接续项目;二是由于没有掌握真正 的实用前沿技术,缺乏进一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技能。如果继续通过 关系到处 “跑”课题,按照传统思路 “搞”科研,课题组注定不会有更大的 发展。恰在此时,高永涛萌生了一个想法,一个在当时看来是
3、奇异的 想法:能否打破以往纯搞科研的固有模式,创造出一个将科研、设计 和工程承包为一体的新的科研模式。他认为,工科类的科研不能仅限 于写论文、做文章,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经由 理论上的总结和归纳,将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只有这样,才 能在科研市场上立足,而直接参与工程项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 路。但这种想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一无经验、二无队伍、三 无设备,只凭几名年轻人的热情如何能切入工程领地?一次偶然的机 会,他们朝着这个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992 年,他们工作所在矿 山的一条风井在掘进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淹井事故,矿山先后请了三 家队伍,用了近一年的时间,
4、 花了数百万元,也未能将水堵住, 到 1993 年初整个风井濒临完全报废的边缘。高永涛以自己所特有的敏感性, 意识到这是一个机遇,一个可以让他们实现理想的机遇。怀着初生牛 犊不怕虎的精神,抱着试试看的心理,高永涛同课题组一商量,决定 把工程作为科研项目承包下来。没有钱买设备,怎么办?把剩余的课 题费拿来买设备。没有技术储备,怎么办?自己查资料、拜老师、画 图纸。没有钱雇工人,怎么办?高永涛带领课题组成员亲自打钻、注 浆,一切几乎都是从零开始。就这样,他们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了工 作。但是做任何工作仅靠热情是不够的,由于没有经验,他们一连干 了 20 多天,消耗了 20 多吨水泥,却一滴水都没堵住
5、,课题组笼罩在 沉重的气氛中。高教授形容那时的自己是 “经常是两眼发直,看不到前 途,但却没有回头路”。在一次吃饭时,矿上的一名管理人员近似嘲笑 的开玩笑说:“高教授技术真高,水没堵住却把水沟给加固了。 ”心力交 瘁的高永涛一怒之下竟掀翻了饭桌。 饭桌不能白掀,怒气不能白发, 高永涛和课题组成员开始认真思考失败的原因。最后,他们终于发现 问题出在浆液流量不够上,必须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于是他们便现 场设计、现场加工,苦战了几个昼夜后,制造出了一台后来获得国家 专利被称为“双泵双液多功能混合器”的装置。1993年 4月 30日凌晨一 点,一个让高永涛终生难以忘怀的时刻,当这套装置投入使用十分钟
6、后,咆哮的涌水瞬间鸦雀无声。成功了!成功了!高永涛激动地泪流 满面,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 此后,他们又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奋战, 克服了种种困难,使用在实践中发明的“反向注浆法”成功地完成了该风 井的全部注浆堵水任务,在国内外创造了运用普通注浆法通过黄黏土 含水层的成功范例。有关专家在总结他们的经验时,意味深长地说:“你 们能成功就是因为你们不会,会的人是不会这样干的。 ”谈到这件事, 高教授眼里始终闪烁着泪花,看的出他内心的激动和不平静,他说:“如 果说今天可称为成功的话,那么西风井就是我们的井冈山,一个知识 分子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成功的那一刹那! ”一连串的成功,造就了一 个创新团队的雏形,使高
7、永涛及课题组的全体成员更加坚信自己所选 择的科研道路是正确的,他们深刻地领悟到:从事科研工作不但需要 思维创新更需要行为创新,创新是一个科研团队形成和发展的灵魂。 创新团队的成长是一个不畏艰辛长期磨练的过程 1997 年,高永涛教授 率领他的团队完成了科研方向的又一次转折,他们开始将采矿学科的 技术成果创造性地应用于交通与土建领域的工程建设并获得了成功: 他们发明了一项 “钻孔桩挡土隔水连续墙 ”技术对广州新宝利大厦深基 坑进行了成功加固, 1997 年被中央电视台 “科技博览 ”节目拍成专题片。 从 1998 年开始,先后完成了京沪高速、同三高速栖莱段、洛三高速等 12 条高速公路的路堑边坡
8、、古滑坡、高填路基及桥涵加固的科研与设 计项目;完成了滨洲黄河大桥、界河立交桥、高峪铺公铁立交桥等 9 座桥梁失稳挡土墙加固的科研与设计项目等。 在谈到 10 年间的科研 成果时,高教授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如数家珍:从 1993 年至今,他 们在山东、山西、广东、河南等 6 省市取得推广应用性成果 38 项,获 得直接经济效益 17.19 亿元。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省部 级一等奖四项,二等奖二项,局级特等奖一项,并发表了大量学术论 文,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当被问及取得这些成 果的过程时,高教授的眼睛再次湿润了: “现在许多荣誉都集中到了我 的身上,这很不公平,
9、如果没有课题组全体成员的长期艰苦努力我将 一事无成! ”他向记者屈指回顾了在这 10 年间课题组同志所付出的巨 大的代价:由于科研与工程结合在一起,在每个科研现场,都要在野 外建立生活基地,需要搭帐篷,需要自己担水、劈柴、做饭;课题组 每位成员都要长期出差,最繁忙的 2000 年到 2003 年,平均每人年均 出差达 200 天以上,个别同志甚至达到了创记录的 320 多天;由于所 研究的对象都是塌方类的岩土工程,工作环境十分危险, 1996 年,在 完成本钢南芬露天矿导水洞特大塌方加固工程时, 由于一次意外事故, 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孙金海同志右手断了三根手指, 当时正是严冬季节, 气温在零下
10、20 摄氏度以下,孙金海同志的右手打着石膏,扎着绷带, 忍受着巨大的痛苦,硬是坚持了三个多月,指挥完成了全部试验和施 工任务。高教授特别强调地说: “一个科研团队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 就,它必须经过一个艰苦漫长的磨合磨练过程,是没有捷径可走的! 创新团队一定是一个团结的、民主的、向上的集体 历时 10 年磨合, 一个由高永涛教授为中心、以孙金海、吴顺川、马飞、金爱兵等为骨 干的科研集体形成了,由一个普通课题组逐渐发展成一个以岩土工程 灾害预防与治理为主攻目标的科研创新团队。在谈到自己的创新团队 时,高教授认真地说: “我这个科研集体是自然形成的,经过了大浪淘 沙,大家能够同甘共苦,志同道合,从成
11、立至今,成员间几乎没有红 过一次脸,吵过一次架,大家的精力完全投入到了科研上。 ”最后,高 教授颇有感触地总结了几条创新团队形成的经验: 一个优秀的科 研团队需要有一个能服众、能够把握科研方向、能够抓住科研机会的 核心,也即团队负责人,他应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良好的人际关系、 民主的工作作风、公平公正的处事风格和较高的科研组织能力。 一个优秀的科研团队一定是一个团结的、志同道合的集体。科研成果 的取得需要团队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 一一创新团队人员搭配要合理, 不必所有成员都是高层次、高水平,个个都是能人。关键是能够彼此 互补,在整体上形成强势,反之,容易造成团队结构的不稳定,发生 内耗。一一一个优秀的科研团队的成员一定是能够耐得住寂寞,经得 住困苦并具有顽强拼搏的精神。创新团队的形成离不开领导关心 和帮助。在谈到这一点时,高教授再三诚恳地强调着,这并非是官话 和套话。高永涛认为自己和整个团队的成功与现任院长蔡美峰同志和 分党委书记张文明同志的支持有着重大的关系。当初自己在选择将科 研同工程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矿石品质智能化检测装备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2030口腔种植体表面处理技术演进与临床数据追踪
- 2025-2030口腔数字化诊疗设备临床接受度分析与椅旁系统集成报告
- 2025-2030口腔医疗大数据平台建设与临床决策支持应用前景报告
- 2025-2030南亚纺织业智能化升级需求与自动化设备供应商机会评估
- 2025-2030医院感染监测系统效能评估与行业增长预测报告
- 2025-2030医疗美容行业监管政策演变与市场规范化研究
- 2025-2030医疗无人机运输可靠性检测标准建立预测
- 2025-2030医疗大数据隐私保护机制及商业化应用合规性报告
- 2025-2030医疗养老机构抗菌实木家具表面处理技术突破
- 大飞机C919:追梦五十载,“破茧化蝶”
- 某培训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 YY/T 1617-2018血袋用聚氯乙烯压延薄膜
- GB/T 4339-2008金属材料热膨胀特征参数的测定
- GB/T 39965-2021节能量前评估计算方法
- GB/T 3934-2003普通螺纹量规技术条件
- 尿动力学检查操作指南2023版
- 五星领导人课件
- GB/T 22560-2008钢铁件的气体氮碳共渗
- 《大体积混凝土》课件
- 标准法兰、阀门螺栓对照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