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孔子的事迹孔子的事迹 篇一:史上最全的孔子故事 史上最全的孔子故事 1、孔子到庙堂参瞧,瞧到一种倾斜易覆的器皿,守庙的人说是宥坐之器。孔子说:“我听说宥坐之器,虚则欹(倾斜),中则正,满则覆。明君常将它放在自己的座右。”孔子让弟子注水,果然如此。孔子叹道:一切事物哪有满而不覆的道理呢?”弟子问:“敢问有保持满而不覆的办法吗?”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 2、晏婴是与孔子同时代的政治家,为孔子所敬重。一天,晏婴的车夫回家后,他的妻子要求离婚,车夫不解,其妻说,我今天在门缝中瞧到你驾车经过门口,晏婴那么矮,做了宰
2、相,名震诸侯,还是那么朴实无华、自居人下,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仆役,却意气扬扬、傲气冲天,你这样没有出息,所以我要离婚。车夫听了这番话,就谦虚谨慎、发奋图强。晏婴知道后,也努力培养他,后来车夫官拜大夫。孔子尤其佩服晏子的交友之道,晏子交友,交情越久,他就越恭敬有礼,别人也越尊重他,从而能做到全始全终,所以孔子由衷地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3、孔子弟子公孙赤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冉求认为太少,给了公孙赤母亲更多。孔子说:“公孙赤到齐国往,肥马轻裘,威风凛凛。我听说过,君子只是雪中送炭
3、,而不是锦上添花。”帮助他人周急不济富,对年轻人救急不救穷,这是君子的态度。 4、孔子说,可以和他人说的事但不说,这是失人;不可和他人说的事,却和他说了,这是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在乡里间,貌温恭谦,表现得像个不善言辞的人;当他在祭奠宗庙和议论朝政时很善于明辨,对答如流;与上大夫谈话时,中正而有诤辩,敢于说实话;与下大夫交谈时,侃侃而谈,和气而又欢乐;君视朝时,恭恭敬敬,但又威仪中适,不张不弛。根据人的性格特征和场合说话,这需要仁德、聪明和勇气。 5、孔子离开曹国到宋国后,就和弟子们在大树下练习礼仪。宋国的司马桓魋想要杀掉孔子,就把大树给砍了。有位弟子催促孔子说:“咱们快点走吧。”孔
4、子说:“上天既然使我具备圣德之性,桓魋又能把我怎样呢?”顺境不贪,逆境反喜,一切都是磨练自己的机会,心存正义、自强不息,感恩桓魋,感恩对手。 6、孔子问礼老子,辞行时,老子对他说:“富贵之人送人以财,仁义之人送人以言,我不富贵,就窃用仁人的名义送你一句话吧:头脑聪慧、洞察一切反而濒临尽境,是因为喜好议论他人的缘故;博洽善辩、宽广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为揭发别人丑恶的缘故。做人子女的就不要有自己,做人臣子的也不要有自己。”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宽则得众,苛则失人。胸无渣滓自会处世圆明,眼无成见才会学富五车。 7、孔子向襄子学琴艺,一连十天都弹同一首曲子。襄子让他换首曲子,孔子说:“我还没有
5、把握弹琴的技法。”一连三番,孔子都以“没有弄懂曲子的情志、不知道作曲者的为人”为由继续弹奏同一首曲子。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终于说“我知道作曲者的为人了,他皮肤黝黑,个头高挑, 目光远大,像个统治四方的王者,除了文王还有谁能这样呢!”襄子深拜孔子说:“我老师曾说过这首琴曲是文王操。”世间一切事业、学问、技能、德行,假如不能专一坚持,就不会有所作为,所以孔子说“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8、颜渊做人,大智若愚。孔子说:“我跟颜渊说一天的话,他也没有问难的话,好象很傻的样子。等我回头暗暗瞧察他的行为举止,发现他足以发挥我所教诲的道理,这才发现他一点儿也不傻。”人往往被小聪明限制住了视野,一个有远大
6、理想的人总将目光投向他的事业,沉默着奋斗,而不在乎身边的一些小争执。 9、宰我问道孔子。他说:“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面掉下往一位仁人,他会跟着下往吗?”孔子说:“为什么要下往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往救人,却不可以陷进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君子做事情的时候,要从符合理性精神的现实逻辑出发,即便追求精神上的更高境界和仁德,也要保持充分的理智,可以被利用,但决不能被糊弄。要用充分理性的精神往生活,成全自己也成全别人。 10、孔子在路上听到有人哭,上前打探,那人说:“我喊丘吾子,我有三个过失,晚年而自觉,追悔莫及:我少时好学,周遍天下,回到家里,父母都往世了,是一失也;长事齐君
7、,君骄奢而失往人心,是二失也;吾平生厚交,而今皆离尽,是三失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遂投水而死。孔子感慨地对弟子们说:“你们应引以为戒啊!”听了孔夫子的教导,学生们告辞 孔子而回家奉养父母的有十三个之多。论语有云: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丘吾子的遗憾警示我们:行孝不能等! 11、子贡往见孔子。孔子说:“我们的学说难道有错误的地方吗?为什么我们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子贡说:“夫子之道至大也,所以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是否可以降低一点标准呢?”孔子说:“优秀的农民耕耘却不能保证获得好的收成,优良的工匠擅长技艺却不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
8、君子能够修明道业,用法度来规范,用道统来治理,但不能保证你的学说会被世道所容”人当尽人事而听天命,居一求缺,当下不就是自得其乐吗?今人普遍求全、求满,古人却懂得求残、求缺,天地尚不能久,何况人乎? 12、子路有一次问孔子:“君子也有忧愁吗?”孔子回答说:“没有。君子追求道义,有终生的快乐,无一朝之忧。小人汲汲于功利,患得患失,一生都生活在忧虑之中。”仁者不忧,是一门大学问。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在于他的所作所为里,承载了他的人生追求。兼济天下的人海阔天空,胸怀广大。小人关注眼前得失,稍有挫折便怨天尤人,长久以往便“长戚戚”。 13、孔子登上东山感觉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俯览天下,感觉天下也小了。孟
9、子也曾讲“瞧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这都是说立志高远,胸襟开阔,才能提升境界。孔子起于累土,最终居高临下,有着非凡的气质和自信,其思想境界,超越了芸芸众生,故能拥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势。 14、孔子困于陈国和蔡国之间,还断尽了粮食,弟子们都饿得浑身无力,站不起来。但是孔子仍然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很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厄吗?”孔子说:“君子能固守困厄而不动摇,小人困厄就胡作非为了。”失意忘形和自得忘形都是人的弊病,古人讲“饱热思.欲,饥冷生盗心”,无论面对顺境还是逆境,能不失所守,这就是一种修养,就是一种高贵的心。 15、齐景公和晏婴到鲁国,景公
10、问孔子:“过往秦国很小,位置偏僻,穆公为什么能称霸呢?”孔子回答说:“秦国虽小,志向远大,地方偏僻,行为端正,又能重用五张羊皮赎回百里奚。从此来瞧,称王是可以的。”在这里,孔子解释了秦国得以称霸一方的原因。成就一番宏伟的事业,有两个因素必不可少:志向与人才。但凡有志于成功者,必当会在这两个方面下功夫。 16、孔子到宋国往,匡人派士兵围住了他们。子路大怒,举起戟来便要与匡人格斗。孔子止住了他,说道:“哪里有修治仁义而不原谅世俗之人的不良行为的呢?不研究诗书,不学习礼乐,这是我的过错!若把宣扬先王美德、爱好古法作为一重罪责,那就不是我的罪过了,这大概就是命!子路,你来唱歌,我应和你。”唱完几首歌之
11、后,匡人竟自己卸甲而往。面对逆境,却依旧可以矢志不移,坚持自己的人生追求,真可谓诚心至极了,这种感染力是能征服人的。待人需要真诚,对待自己的理想,更需要有一种正心诚意的心灵支柱。只有如此,方可成就自我。 篇二:孔子的故事 两小儿辩日 故事发生在2021多年前的鲁国。一天,孔子在路上碰到两个孩子正争得面红耳赤。孔子上前问他们说:“你们为什么事争得不可开交呀?” 两个孩子争先恐后地告诉孔子,他们正在争论早晨和中午的太阳哪一个离我们近。 一个孩子说:“我认为早晨太阳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的时候离人远。因为早晨的太阳瞧起来有车盖那么大,中午的太阳瞧起来只有菜盘子那么小。这不就说明早晨的太阳离我们近才显得大
12、,中午的太阳离我们远才显得小吗?” 孔子听了觉得有道理。但还没等他点头称是,另一个孩子马上反驳说:“早晨太阳出来时,到处凉气袭人,中午却热得像站在沸水边一样难受,这不是因为早晨太阳离我们远才觉得凉,中午太阳离我们近才觉得热吗?” 孔子一听也觉得有道理。可这样一来他就无法断定两个孩子谁说的真有道理了。 两个孩子瞧到孔子似是而非的样子,急得直跺脚,一个拉着孔子一只手说:“孔大人,您可得给我们评个准理,瞧到底谁说得对呀!” 两个小孩子给满腹经纶的孔子出了个难题,大学问家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搞不清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十分失瞧,瞧着孔子远往的背影取笑说:“还说他学问大得很呢!原来也不过如
13、此而已!” 虽然当时的孔子已经是声名赫赫,可是依就敢于在两个小孩子面前承认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无知,可以说是谦虚、老实的表现,为后人感动。正如他自己所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欲速则不达 子夏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现在的山东省莒县境内)往做地方官。临走之前,他专门往拜瞧老师,向孔子请教说: 请问,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呢? 孔子十分热情地对子夏说: 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简单了。 孔子向子夏交代了应注重的一些事后,又再三嘱咐说: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意思是,做事不要
14、单纯追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单纯追求速度,不讲效果,反而达不到目的;只顾眼前小利,不讲长远利益,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子夏表示一定要按照老师的教导往做,就离别孔子上任往了.后来,欲速则不达作为谚语流传下来,被人们经常用来说明过于性急图快,反而适得其反,不能达到目的。 篇三:孔子的事迹 孔子的事迹 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夏历八月廿七日,孔子生于鲁国陬(zu)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城东南尼山四周;今尼山下有“坤灵洞”,传说为孔子诞生地)。因父母祷于尼丘山而生,故名丘,字仲尼。 二岁 公元前550年,周灵王二十二年,鲁襄公二十三年,孔子在鲁。 三岁 公元前549年,周灵王二十
15、三年,鲁襄公二十四年,孔子的父亲叔梁纥(h)往世,葬于防(今曲阜县东二十五里处之防山,今称梁公林)。孔子的母亲颜征在携孔子移居鲁国的首都曲阜阙里定居,孤儿寡母,家境贫冷。 四岁 公元前548年,周灵王二十四年,鲁襄公二十五年,孔子在鲁。 五岁 公元前547年,周灵王二十五年,鲁襄公二十六年,孔子在鲁。 六岁 公元前546年,周灵王二十六年,鲁襄公二十七年。孔子在母亲颜征在的教育下,自幼好礼,“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史记孔子世家),演习礼仪。 七岁 公元前545年,周灵王二十七年,鲁襄公二十八年,孔子在鲁。 周灵王死,其子贵立,是为周景王。 八岁 公元前544年,周景王元年,鲁襄公二十九
16、年,孔子在鲁。 吴公子季札赴鲁瞧周礼鲁系周公封地,可用 天子礼乐,所以保存周礼较完备。 九岁 公元前543年,周景王二年,鲁襄公三十年,孔子在鲁。 这一年郑国子产执政,“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 田有封洫,庐井有伍。”(左传襄公三十年)郑国大治。后来孔子对子产的政绩评价很高。 十岁 公元前542年,周景王三年,鲁襄公三十一年,孔子在鲁。 鲁襄公死,其子裯(chu)继位,是为鲁昭公。郑人游于乡校,议执政善否。然朋劝子产毁乡校,子产不听,曰:“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 何毁之?”孔子后来评价子产这些话时说:“以是瞧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均见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可
17、见孔子对子产尊重民意评价很高。 十一岁 公元前541年,周景王四年,鲁昭公元年,孔子在鲁。 十二岁 公元前540年,周景王五年,鲁昭公二年,孔子在鲁。 春,晋侯使韩宣子聘鲁,瞧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春秋,说:“周礼尽在鲁矣。吾乃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左传昭公二年)此类文献大概为鲁国所专躲,这是孔子成长为中国封建.的圣人的土壤。 十三岁 公元前539年,周景王六年,鲁昭公三年,孔子在鲁。 齐国晏婴使晋,与晋卿叔向谈及齐政回陈(田)氏,因齐君加重赋税,滥取于民,而陈氏则采用施恩人民,收为己助的办法,以弱公室。叔向认为晋国公室也到了末世,人们听到国君的命令,“如逃寇仇”(左传昭公三年)。可见这
18、时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已经很尖锐了。 十四岁 公元前538年,周景王七年,鲁昭公四年,孔子在鲁。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说明孔子少年时代曾从事过各种劳动。 冬,郑国子产制定丘赋制度。 十五岁 公元前537年,周景王八年,鲁昭公五年,孔子在鲁。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这时孔子在童年艰苦学习的基础上,更自觉地在学业和品德上不断提高完善自己。 鲁国改三军为四军,叔孙、孟孙各领一军,季孙 领二军。当时军、赋统一,分军即分赋,所以当时称此举为“四分公室”(左传昭公五年)。 十六岁 公元前536年,周景王九年,鲁昭公六年,孔子在鲁。 三月,郑国铸刑书。“
19、礼治”衰替,法治渐起。 十七岁 公元前535年,周景王十年,鲁昭公七年,孔母颜征在卒,此后不久,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十一月,鲁国的执政者季武子卒。 十八岁 公元前534年,周景王十一年,鲁昭公八年。传说孔子身长九尺六寸,被世人称为“长人”。 十九岁 公元前533年,周景王十二年,鲁昭公九年,孔子娶宋女亓(q)官氏为妻。 二十岁 公元前532年,周景王十三年,鲁昭公十年,孔子生子,因鲁昭公以鲤鱼赐孔子,所以取名鲤,字伯鱼。 这一年孔子开始任委吏(管仓库的小吏)。 二十一岁 公元前531年,周景王十四年,鲁昭公十一年,孔子改做乘田吏(治理牛羊畜牧的小吏)。孟子说
20、:“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 ?牛羊茁壮长而已矣。?”(孟子万章下) 二十二岁 公元前530年,周景王十五年,鲁昭公十二年,孔子在鲁。 二十三岁 公元前529年,周景王十六年,鲁昭公十三年,孔子在鲁。 晋会诸侯于平丘,子产、子太叔相郑伯以会。 及盟,子产争承(争取使郑国少贡),自日中以争,至于昏,晋人许之。孔子认为“子产于是行也,足以为国基矣”(左传昭公十三年)。 二十四岁 公元前528年,周景王十七年,鲁昭公十四年,孔子在鲁。 春,季孙氏家臣南蒯(kui)在费地叛,费人逐之,奔齐。 二十五岁 公元前527年,周景王十八年,鲁昭公十五年,孔子在鲁。 二十六岁 公元
21、前526年,周景王十九年,鲁昭公十六年,孔子在鲁。 二十七岁 公元前525年,周景王二十年,鲁昭公十七年,郯(tn)子朝鲁,在宴会上,他回答叔孙昭子之问,谈起其祖先少皞(ho)氏的官制。据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 二十八岁 公元前524年,周景王二十一年,鲁昭公十八年,孔子在鲁。 宋、卫、陈、郑皆有火灾。郑国裨灶认为,如不 祭天禳灾,郑国还要再次发生火灾。子产不同意这种意见,认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左传昭公十八年)这种瞧点对孔子重人道轻天道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二十九岁 公元前523年,周景王二
22、十二年,鲁昭公十九年。 孔子学琴于师襄子(一说此为鲁昭公十七年事,今从阙里志)。襄子曰:“吾虽以击磬为官,然能于琴。今子于琴已习,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数也。” 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 “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孔子有所缪(穆)然思焉,有所睪(怡)然高瞧而远眺,曰:“丘殆得其为人矣。 近黮(dn)而黑,颀然长,旷(史记作眼)如瞧羊,奄有四方,非文王其孰能为此?”师襄子避席叶拱(史记“叶拱”作“再拜”)而对曰:“君子圣人也,其传曰文王操。”(孔子家语辨乐解) 三十岁 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鲁昭公二十
23、年。 孔子自称“三十而立”(论语为政),即从此开始,他已奠定了治学、作人、为政等坚实的学问德业基础。根据史记记载,这年前后,他开始创办平民教育,收徒讲学,在最早的弟子中,比较知名的有颜路(颜回的父亲)、曾点(曾参的父亲)、子路等人。 郑国子产卒,仲尼闻之,为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他认为子产有君子之德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 齐景公与晏婴来鲁。景公问孔子,秦穆公何以能称霸,孔子回答说他善于用人(史记孔子世家)。 三十一岁 公元前521年,周景王二十四年,鲁昭公二十一年,孔子在鲁。 三十二岁 公元前520年,周景王二十五年,鲁
24、昭公二十二年,孔子在鲁。 四月,周景王卒,其子猛立,即周悼王。王子朝 联络旧官、百工与灵、景之族造反,杀悼王而自立。晋人攻之,立景王另一子匄(gi),是为周敬王。 三十三岁 公元前519年,周敬王元年,鲁昭公二十三年,孔子在鲁。 三十四岁 公元前518年,周敬王二年,鲁昭公二十四年。 孟僖子将死,嘱其二子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向孔子学礼。孟僖于卒,孟懿子与南宫敬叔拜孔子为师。不久,孔子得到鲁昭公的支持,与南宫敬叔适周都洛阳,瞧周朝文物制度,拜见了老聃与苌弘,学礼,学乐,收获极大,说:“周监于二代(夏、商),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此时南宫敬叔仅十二岁,似不可能随同孔子适周。适周之事,时间上可能后些。) 三十五岁 公元前517年,周敬王三年,鲁昭公二十五年。 鲁昭公帅师攻伐季孙氏,季孙、孟孙、叔孙三家联合反抗昭公,昭公兵败奔齐。孔子因鲁乱带弟子适齐,路经泰山,遇一妇人哭诉亲人被虎咬死仍不愿离开此地时,不由发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肾脏损伤早期检测仪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油烟机维修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液体陶瓷贮藏罐包装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部编版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试卷
- 房地产销售团队岗位职责与激励机制
- 小学生语文词汇积累与复习手册
- 医院药品管理流程及操作规范
- 建筑艺术期中考试A卷及答案
- 建筑力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反应釜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技巧
- 河南省重点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 农业遥感耕地资源调查方案
- 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经济增长趋势研究报告
- 充电桩维修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财富管理市场客户需求与服务升级下的行业品牌建设报告
- 保险新员工考试题及答案
- 网格人员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智能无人船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态势与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可靠的出租吊篮施工方案
- 索尼微单相机A7 II(ILCE-7M2)使用说明书
- 土地租赁合同范本模板6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