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7-2018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1-8单选,9-12多选,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 学习物理除了知识的学习外,更重要的是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下列关于思想与方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根据速度定义式v二律,当At非常小时,労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 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B.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C.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D.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 匀速直线运动,然

2、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答案】B【解析】A、速度的定义v二詈,表示平均速度,当()时,表示物体在方时刻的瞬时速度, 是采用数学上极限思想方法,故A正确.B、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等效思想方法.故B 错误.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无数小段,采用的是数学中 的微元法.故D正确.C、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 等效替代的思想.故C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常用的思维方法.中学物理常用的思想方法有极限法、控制变量法、 等效法、假设法等等.2. 一质点在连续的6s内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2s內位移为12

3、m,最后一个2s内位移为36m,下而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3m/s2 B.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2m/s2C.第2s末的速度大小是12 m/s 0.第Is内的位移大小是6m【答案】A【解析】A、B项:设第一个2s内的位移为X】,第三个2s内,即最后1个2s内的位移为X3, 根据x厂X1=2aT2得:a = = m/2 = 3m/2 .故A正确,B错误.2T 2x27 S/ SC项:第Is末的速度等于第一个2s内的平均速度,贝Ih V二辛二乎口人二,则第2s末 速度为v = vx + at = (6 + 3 x l)m/s 二 9m/s,故 C 错误.D项:在第Is内反向看为匀减速运

4、动则s二v2t + |at2 = (6 x丄-扌x 3 x l2)m二4.5m,故D错误; 点晴: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Z差是一恒量,即x=aT?求出质点的加速度.根据某段时 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屮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第Is末的速度再有运动学公式求的速度和位 移.3. 某同学欲估算飞机着陆的速度,他假设飞机停止运动在平直跑道上做减速运动,飞机在跑 道上滑行的距离为s,着陆到停下来所用的吋间为t实际上,飞机的速度越大,所受的阻力越 大,则飞机着陆的速度应是()A. v = y B. v = y C. v y D. y v s,可知三二丫旦t .t t 2 t t 2 t点晴:若飞机做匀减速直线运

5、动,结合平均速度的推论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实际上速度在 减小,阻力在减小,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通过速度时间图线比较着陆的速度.4. 如图所示,甲从A地由静止匀加速跑向B地,当甲前进距离为&时,乙从距A地X2处的C点由静止出发,加速度与甲相同,最后二人同吋到达B地,则AB两地距离为()A. x1 + x2r (Xi + X2)2D(X】 + X2)24xlXi(xrx2)【答案】C2 【解析】乙开始运动时,甲有X二矣,甲的速度为V二农ax】,此后两者以相同加速度一起 运动,以此吋为计时点,设经过时间t两者达到B点,故(vt + latyjatxXi,ABIn的距离为X 7 +就,联立解得x

6、=C正确.5. 如图所示,物块a, b质量分别为2m, m,水平地面和竖直墙面均光滑,在水平推力F作用 下,两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则()B. 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加gC. 物块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mgD. 物块3受到物块b的作用力水平向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对a分析,a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墙壁给的支持力,匕给的弹力,要想保持静 止,必须在竖直方向上受到b给的向上的静摩擦力,故fba二Ga二2mg , B正确;对b分析,受到竖直 向下的重力,地面给的竖直向上的支持力,a给的竖宜向下的静摩擦力,a给的水平向左的弹力,以及 推力F ,共5个力作用,在竖直方向上有Gb +尙二N ,故N

7、二3mq ,即物块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 3mq , AC错误;物块a受到物块b的水平方向上的弹力,和竖直方向上的摩擦力,合力不沿水平向 右,D错误;考点:考查了受力分析【名师点睛】受力分析: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物理情景屮所受外力找出来,并画岀受力图,这就是受力分析.受力分析通常要按照确定的顺序,以防止漏力、多力.第一步,锁定目标;第二步,列表:看看被分析物体周围有哪些物体;第三步,画出重力;第四步,考虑直接接触力,包括弹力和摩擦力;笫五步,分析I可接接触的力.如电场力、磁场力等6. 如图,两个轻环a和b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

8、a和b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平衡时,a、b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不计所有摩擦,小物块的质量为()7WA.弓 B. C. m D. 2m2 2【答案】c【解析】设悬挂小物块的点为O,圆弧的圆心为0,由于ab二R,所以三角形Oab为等边三角 形.根据几何知识可得ZaOJ b=120 ,而在一条绳子上的张力大小相等,故有T二mg,小物块受到 两条绳子的拉力作用大小相等,夹角为120。,故受到的合力等于mg,因为小物块受到绳子 的拉力和重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故拉力的合力等于小物块的重力为mg,所以小物块的 质量为in,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睛:解决本题关键是能根据题冃给出的几何

9、关系确认拉小物块的两绳夹角为120,再根据 两个大小相等互成120两力的合成结论求解即可.7. 如图所示,置于地面的矩形框架中用两细绳拴住质量为ni的小球,绳B水平.设绳A、B 对球的拉力大小分别为R、F2,它们的合力大小为F.现将框架在竖直平面内绕左下端缓慢旋 转90 ,在此过程屮()A. Fi先增大后减小B. F2先增大后减小C. F先增大后减小D. F先减小后增大【答案】B【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IG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两绳的拉力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F不变,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将框架在竖直平面内绕左下端缓慢旋转90的过程屮,H逐渐减小,F2先增大后减小,当

10、绳A处于水平方向时,F2最大,故B正确.点晴:小球受重力、两绳的拉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 则作图分析即可.8. 建筑工人安装搭手架进行高空作业,有一名建筑工人由于不慎将抓住手中的一根长5m的 铁杆在竖直状态下脱落了,使其做自市落体运动,铁杆在下落过程屮经过某一楼层面的时间 为0.2s.己知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楼层面的厚度.则铁杆刚下落时其下端到该楼层的 高度为()A. 25. 5 m B. 2& 8 m C. 30 m D. 29. 5 m【答案】B1 2 124m/s【解析】设铁杆下端到达楼层面时的速度为V 根据L二vt +扌gf,得V二甲二r0.

11、04则铁杆下落时其下端到该楼层的高度为:2h=*瞬m = 28.8m,故 B 正确.9. t二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彖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B. 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加C. 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答案】BC【解析】A项:在第1小时末,乙车的速度仍然为负值,说明运动方向并未改变.故A错误.B项:在第2小时末,甲的位移大小x手扌x 30 x 2km二30km,乙的位移大小 xzj=5x30x2km = 30kmx,此时两车相距Ax = (70-30-

12、30)km = 10km ,故13正确.C项:在前4小时内,乙图线的斜率绝对值始终大于甲图线的斜率绝对值,则乙车的加速度大 小总比甲车大.故C正确.D项:在笫4小时末,甲车的位移x= x 60 x 4km = 120km乙车的位移扌x 30 x 2km二30km,因x x+ 70km,可知甲乙两车未相遇.故D错误.点晴:速度-时I可图线屮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 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的方向.10. 在离地面h=15m髙处,以v二10m/s的速度同时竖直向上与向下抛出甲、乙两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小球落地后就不再弹起,重力加速度g=10m/s2,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小球落地时的速度相等B. 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为3s0.乙球落地时甲球恰好运动到最高位置D. t=2s时,两小球相距15m【答案】ACD【解析】A项:甲、乙两小球抛出时速率相等,机械能相等.由于不计空气阻力,所以两球运 动过程中机械能都守恒,则落地吋机械能也相等,落地吋的速度必定相等,故A正确.B项:落地时,对于甲球,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有:-h二vt詁g诒解得:t歹3s对于乙球:h二vt才刼?解得:丘is,所以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为2s,故B错误.C项:甲球上升的时间为:t = - = s = ls = t-所以乙球落地时甲球恰好运动到最高点,故C g 10正确.D项

14、:t二2s时,甲球的位移为:x=vot-|gt2=O,乙球已落地并不再弹起,所以t=2s时,两 小球相距15m,故D正确.点晴:甲球做竖直上抛运动,乙球做竖直下抛运动,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落地时速率关系.由 位移公式求落地时间.根据乙球的运动时间,分析甲球的位置.并由位移公式求出t二2s时两 者间的距离.11. 如图所示,司机通过液压装置缓慢抬起货车车厢的一端卸货.当车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增大到一定角度后,货物从车厢内滑下.若卸货过程中货车始终静止,则()A. 货物相对车厢静止时,货物对车厢的压力随0角增大而减小B. 货物相对车厢静止时,货物受到的摩擦力随B角增大而减小C. 货物加速下滑吋,

15、地面对货车有向右的摩擦力D. 货物加速下滑时,货车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比货车与货物的总重力大【答案】AC【解析】A、B项:货物相对车厢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则有:mgsinO = f N二mqcoB ,()增 大时,f增大,N减小,故A正确,B错误;C项:当货物加速下滑吋,对货物进行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支持力,滑动摩擦力,因为加速 度沿斜面向下,所以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偏向右上方,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 物体对车厢的压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偏向左下方,对车厢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地而对汽车 有向右的摩擦力,故C正确;D项:当货物相对车厢加速下滑时,物体对车厢的压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小于货物的重力,所

16、以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货物和汽车的总重力,故D错误.点晴:货物处于平衡状态,对货物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判断货物与车厢间的摩擦力 和支持力的变化情况;当货物加速下滑时,对货物和车厢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第 三定律分析即可.12.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直线开出,然后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直到停止,表给出了不同时刻汽车的速度,根据表格可知()时刻/s1235679. 510. 5速度/ (ms1)36912121293A. 汽车在t二5s时刻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B. 汽车匀速运动的时间为5sC. 汽车加速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减速段的平均速度D. 汽车从开始运动直到停止

17、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约8. 73m/s【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已知汽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Is末的速度可以求出加速度;市表格数据可得汽车在5s末的速度达到最大值12m/s,由速度时间关系得岀加速运动的 时间;分别求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相加;平均 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根据3s内做加速运动可知加速度 = m/s2 = 3m/s2,而从表格中可知汽车做匀速直线运 动的速度为12m/s,也就是加速阶段最大速度为12m/s,故根据V二v + aMJ知加速时间为t二4s, 故汽车在t二4s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A错误;从表格中可知减速运动时的加

18、速度为 a2 = pm/s2 = -6m/s2,在t=9. 5s吋速度为9m/s,故已经减速了N二二0.5s,所以在 t二9s开始减速运动,故匀速运动时间为5s, B正确;加速阶段的平均速度J二专m/s二6m/s, 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J二 m/s二6m/s,故C错误;0-4s做匀加速度为a=3m/s2的匀加速运 动,产生的位移:X1 = |at2 = 5x3x42m = 24m; 4-9s做匀速度v=12m/s的匀速直线运动, 产生的位移:x2 = 12x5m = 60m; 9-lls做初速度为12m/s,加速度a =-6m/s2的匀减速运 动,减速时间t二*s = 2s,产生的位移:x3 =

19、 12 x 2 + x (-6) x 22m = 12m所以汽车产生 的总位移:x = X! + x2 + x3 = 24 + 60 + 12m = 96m,故全程的平均速度:G 二 二整=8.73m/s,故 D 正确.二、实验题(共1小题,满分10分)13.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并且每隔四 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为s,且sfO. 96cm, s2=2. 88cin, s;i=4. 80cm, s.i二6. 72cm, s5=8. 64cm, s6=10. 56cm,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 50Hz.丄卜$】4-S2 十

20、F T$4* * S6 二i G 0123456(1) 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所对应的时间T二 s,根据 确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计算此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二m/s2,打第4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二m/s.请你依据本实验推断第6记数点和第7记数点之间的距离是 cm;(3) 如果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49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 (1).(1)0.1,(2).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 (3).(2)1.92,(4). 0.768,(5). 12.48;(6).(3)偏大.【解析】(1)相邻两

21、个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0. Is,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 确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在连续相等吋间内的位移之差Ax = 1.92cm,根据z = aT2 2W:a = = 1 o.qi 2m/ 2=l-92m/ 2.计数点4的瞬时速度为:SSS =晋=凹邀直m/s = 0.768m/s m/s.第6记数点和第7记数点之间的距离为:s7=s6+Ax=10. 56+1. 92cm=12. 48cm.(3)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是仁49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可知周期的测量值偏小,根 Ax据a二7知,加速度测量值偏大.点晴: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得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岀加速度,以及求岀

22、第6记数点和第7记 数点之间的距离,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计数点4的瞬时 速度.根据加速度的表达式,通过测量的误差得出加速度的测量误差.三、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42分)14. 如图,在两条靠近的平行直线轨道上有两辆小车甲、乙.当乙车以速度v0=6m/s运动到坐 标原点0时,甲车在原点从静止开始沿ox方向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加速运动,乙车沿同一 方向做加速度大小为岂的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己知当甲车位移x二6m时,两车速度相同;当 甲车速度为8m/s,乙车速度为2ni/s吋,两车的位置相同.求:(1)甲车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2)甲车运动8s后,两车之间的距离Ax .甲

23、【答案】(1) a铲 2 / 2 :(2) &二 46m.【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以及位移与速度 关系列出方程,求出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计算甲车运动8s后的位移,再判断乙车何时停下, 再计算乙车的位移,最后算出两车之间的距离Ax.(1)设经过时间t】甲车的位移x=6m此时甲车的速度v产甲1二;此时乙车速度73 =此时两车速度相同即v于冬,设经过时间t2甲车速度为8m/s,对甲车有8 = axt2,对乙车有2 = 6 + a2t2 ,此时两车的位置相同,即竽二弓篦,解方程得二2号2,t1= v6s ,a2 = -lm/ 2,t2 = 4s;1ss(2)甲

24、车运动8s后,甲车的位移x= |axt2 = x 2 x 82m = 64m,设乙车S时刻停下则 0二Vo + 咲,解得t3 = 6s,说明乙车6s就停下了,x于九样x6m二伽1,两车之间的距 离Ax 二 x 科 X2= 46m.点晴:求岀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计算甲车运动8s后的位移,再判断乙车何时停下,再计算 乙车的位移,最后算出两车之间的距离Ax.15. 翼型降落伞有很好的飞行性能.它被看作飞机的机翼,跳伞运动员可方便地控制转弯等 动作.其原理是通过对降落伞的调节,使空气升力和空气摩擦力都受到影响.已知:空气升 力F与飞行方向垂直,大小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F2 = C2V2;空气摩擦力F?

25、与飞行方向相反,大小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f2 = c2v2.其中C、C?相互彫响,可由运动员调节,C、C?满足如图b所示的关系.试求:(1)图a中画出了运动员携带翼型伞跳伞后的两条大致运动轨迹.试对两位置的运动员画出受力示意图并判断,、两轨迹中哪条是不可能的,并简要说明理由;(2)若降落伞最终匀速飞行的速度v与地平线的夹角为a ,试从力平衡的角度证明:tana = |(3)某运动员和装备的总质量为70kg,匀速飞行的速度v与地平线的夹角a约37 (取tan37二0.75),匀速飞行的速度v多大? (g取lO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1)轨迹是不可能的;(2)以上已经证明;(3) v = 13.3m/Q .卩S【解析】试题分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的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根据运动员和翼型伞的受力情况进行判断;由位置的受力分析,匀速运动时对重力进行分解,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在图b中过原点作直线C2二0.75G,正确得到直线与曲线的交点后求解.(1)轨迹不可能存在.轨迹三力可能平衡或三力的合力可能与速度在一直线,可做直线运动轨迹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可能在一直线,所以不会做直线运动位It(2)由位置的受力分析可知,匀速运动时,对重力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