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胡适对中国白话文学的贡献_第1页
略论胡适对中国白话文学的贡献_第2页
略论胡适对中国白话文学的贡献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略论胡适对中国白话文学的贡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有一位对新文学的成长投入了满腔 热情,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地积极开拓的元勋,这就是“五四”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作家胡适先生。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我 们由于受极左思想的影响, 关于胡适对白话文学的贡献, 常戴着 有色眼镜来评价这位为新文学的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历史人 物,也很少对其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这既违背了史家“不掩恶, 不溢美”的作史道德,也不符合唯物主义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因此,我们应当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作一个全面的回顾, 对在这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文学运动中立下汗马功劳的胡适 先生重新认识和评价。胡适对白话文学的贡献主要在诗歌和文

2、学主张方面。早在 1915 年,二十四岁的胡适在留学美国时, 就破天荒地提出了“文 学革命”的口号。 当时与胡适一同去美国的青年, 支持胡适的人 寥寥无几,但胡适文学改革的意志异常坚定, 可以说是义无反顾。 当他的好友梅光迪反对他时, 胡适写了一首诗进行反驳并自我鼓 励:梅生梅生毋自鄙!神州文学久枯馁,百年未有健者起。新潮 之来不可止,文学革命其时矣。吾辈誓不容坐视,且复号召二三 子。革命军前杖马褂,鞭笞驱除一车鬼,再拜迎入新世纪!作歌 今送梅生行,狂言人道臣当烹。我自不吐定不快,人言未足为重轻。胡适在这首如同大白话的诗中,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文学革 命”的口号。这一主张早于新青年三年,可以说

3、,文学革命 发轫于胡适一点都不夸张。 与此同时, 胡适更不顾在美国留学的 同仁们的反对,自己尝试着用白话作文写诗、写剧本。他的尝 试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 尽管其诗歌写得幼 稚且缺乏情趣,但诗集的开拓之功是不容磨灭的。他在 1916 年 8 月 4 日寄给好朋友任叔永的信中说:“我自信颇能用白话作散 文,但尚未能用之于韵文,私心颇欲以数年之力,实地练习之。 倘数年之后,竟能用白话作文作诗,无不随心所欲,岂非一大快 事?”胡适极力主张废除文言文,改用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作 诗、作文,他说:“今日所需,乃是一种可读,可听,可歌,可 讲,可记的言语。要读书不须口译,演说不须笔译;要施诸讲

4、台 舞台而皆可, 诵之村妪妇孺皆可懂。 ”当他的好朋友都竭力劝他 莫冒险提倡白话文学时,胡适的决心更大,他说:“吾志决矣。 吾自此以后, 不更作文言诗词。 ”可见他在思想上做好了失败的 打算,抱定了百折不回的决心。这些对文言痛加排斥,全盘否定 而又不遗余力地实践新文学的观点为白话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奠 定了理论基础。不仅如此,胡适还在报纸上和给朋友的信中大肆宣传白话文 学,主张人们都摒弃文言文,改用白话文。他从中国文学史中梳 理出白话文学的传统, 指出了文学发展的趋势, 更从欧洲文学革 命取得的经验中获得启发, 断定以口语代替远离口语的毫无生气 的古文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虽然他的文学革命主张受

5、到了复 古派的围攻和喧嚣鼓噪, 尽管他只有单枪匹马一个人, 但他始终 毫不懈怠地为白话文学呐喊,文学革命的信念从来不曾动摇过。1917年 1 月,胡适在新青年 上发表了他著名的论文 文 学改良刍议。这篇在复古派看来非常荒唐而又离经叛道的文章, 却为白话文学注入了一支强心剂,是一篇讨伐文言文的战斗檄 文。在这篇文章中,他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八项主张: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 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 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今天看来这八项主张并不算多么新颖惊人, 可那时却是惊世 骇俗之语。 这八项主张实是对空洞无物的文言文彻底铲除, 虽然 有些观点并不是很完美, 但它对僵死的文言文已构成摧枯拉朽的 扫荡之势。这些文学主张的抛出奠定了胡适作为文学革命大旗手 的历史地位。当然,胡适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的学者、诗人、文学理论家, 他的思想感情同劳苦大众的思想感情还有不小的距离。因此, 他的文学革命主张也只能是在推翻古文学, 提倡白话文学方面产生 积极的作用。它不可能构建一种内容充实,生动活泼,带有劳动 人民感情, 为广大的劳动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崭新的文学形式。 但 是胡适在新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