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亿疑难大案!——精达股份重组,花式股权转让闪瞎双眼(研究笔记_第1页
60亿疑难大案!——精达股份重组,花式股权转让闪瞎双眼(研究笔记_第2页
60亿疑难大案!——精达股份重组,花式股权转让闪瞎双眼(研究笔记_第3页
60亿疑难大案!——精达股份重组,花式股权转让闪瞎双眼(研究笔记_第4页
60亿疑难大案!——精达股份重组,花式股权转让闪瞎双眼(研究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0 亿疑难大案! 精达股份重组, 花式股权转让闪瞎双眼 (研究笔记)11月 4日,精达股份发布公告, 拟以发行股份和支付现 金方式购买高锐视讯 100%股权,预估值 60 亿。发行股份购 买 Enablence5.89% 的股权,预估值 900.00 万。同时,拟配 套融资不超过 22.5 亿元。这个案例,是新规之后又一个极为复杂的案例。 早前,本案被媒体重重质疑:公司停牌期间,短短 2 个月之 内,标的资产进行眼花缭乱的多次股权转让,大股东持股比 例由将 99%暴减至 30%。 不单如此,转让价格在短时间内价差巨大,受让方中还包括 本案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短短 18 天内估值翻了接近 3

2、倍。 本案买方精达股份,总资产不到 45 亿;本案卖方高锐视讯, 总作价 60 亿,且大股东控盘比例极高,一系列操作让人不 禁质疑“规避借壳” 。然而,在媒体说明会后,一切一团层层揭开,大家才知道, 原来本案中还藏匿着“境外架构拆除、境内股份承接”的安 排。就像福尔摩斯探案集 ,当你按照线索无限深挖,却挖出 了完全颠覆之前线索的东西,而到此时,究竟谁对谁错已无 从解释。究竟本案算不算“规避借壳”?真的很难回答,只能等待最 后答案揭晓的一刻。本案能否通关,我们不做预测、不戴有色眼镜,仅从案例分 析角度,再来开一次脑洞。文:优劣汇团队 本文谢绝一切形式转载 1方案尽管收购资产两者合计预估值60.0

3、9 亿元,占 2015 末精达股份资产总额 (44.63 亿元 )的比例 为 134.64% ,但是精达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并不因此而改变。本案如何完成以上“不可能的任务” ,我们来分析一下: 梳理本次交易方案,分为两块:1)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 2)募集配套资金 具体来看:1)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本次交易中,精达股份以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 购买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高锐视讯100%的股权和Enablence5.89%的股权,总交易价格约为 60.09 亿元。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高锐视讯100%股权发行价格: 4.02 元/ 股 交易作价: 60 亿元标的公司:高锐视讯标的资产

4、:高锐视讯 100%股权 支付方式:股份支付( 56 亿元) +现金支付( 4 亿元) 交易对方:香港高锐、鼎昭投资、积臣贸易、特华投资、重 庆业如、汉富融汇、前海钥石、爱建集团、鼎彝投资、子沐 创富、渤灏资产、兰花产业、聚银资产、君锐投资、盛唐天 成、汇盛鑫投资。 (发行对象列表)发行股份购买 Enablence5.89%股权 发行价格: 4.02 元/ 股 交易作价: 0.09 亿元 标的公司: Enablence 标的资产: Enablence5.89%股权交易对方:香港高锐 2)募集配套资金 发行规模: 22.5 亿元 发行方式:非公开发行,证监会核准后 12 个月内向特定对 象发行股

5、票 认购对象:向符合证监会规定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 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保险机构投资者、合格 境外机构投资者、其它境内法人投资者和自然人等不超过10 名的其他特定投资者。 募资用途:用于河北承德智慧城市项目、本次并购交易中的 现金对价以及支付中介机构费用。 (募集对象列表)本次发 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不以募集配套资金的成功实施 为前提,最终募集配套资金发行成功与否不影响本次发行股 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行为的实施。此次交易完成后,精达 股份将由单一的漆包线制造企业转变为漆包线制造业与物 联网及网络运营平台整体解决方案业务并行的双主业上市 公司。 2 背景买方:精达股份精达股

6、份于 2002 年 9 月在上海证交所上市,总股本为 195,532.42 万股,主营 业务为漆包电磁线制造和销售。近年来公司所处电磁线行业 发展缓慢,面临产业规模扩张空间缩小,产能过剩的压力。据 2016 年最新三季报显示, 公司实现营收 58.97 亿元, 同增 -7.45%,实现净利润 1.72 亿元,同比增 42.07%。 2014 年、 2015年、 2016年 1-6月,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 1.3 亿元、 1.2 亿元、 1.1 亿元。(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公司的控股股东为特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李光荣。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标的资产 1:高锐视讯高锐视讯成立于 2

7、009 年 3 月,主营业务为提供物联网及网 络运营平台整体解决方案。高锐视讯是一家面向数字电视网络运营商、互联网运营商、 通信运营商等,以创新的“产品 +平台 +内容 +服务”生态圈 商业模式及服务理念推进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助力三网融合 的企业。高锐视讯 2014 年、2015 年及 2016 年 1-8 月实现的归属母公 司的净利润分别为: 6.4 亿元、 5.7 亿元和 4.4 亿元。(高锐视 讯财务数据)公司控股股东为“香港高锐” ,实际控制人为 高志平、高志寅兄弟。 (高锐视讯股权结构)标的资产 2: Enablence Technologies IncEnablence Techn

8、ologies Inc.原名为 Pacific Northwest Partners Ltd., 设立于 1995 年 11 月 17 日。 ENA 于 1996年 10 月 31日在加拿大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 公司主营业务是设计、生产和销售集成光学产品,包括 PLC 光分路器等无源器件,主要用于通信、航空和生化传感等行 业。ENA 在 2013-2016 年的财务报告期内, 实现的归属母公 司的净利润分别为: -1617 万美元、 -1042 万美元和 -618 万美元。 3 看点 1)标的资产实控人为何成为“散 财童子”?方案显示,截至 2016 年 6月 6 日,高锐视讯注 册资本为

9、2.87 亿,公司股东香港高锐出资额 2.84 亿,占注 册资本比例为 98.95% ,公司股东积臣贸易则为 1.05%。而在 本案中,买方精达股份总资产不到45 亿,卖方高锐视讯作价 60 亿。从财务数据来看,买方是没有能力直接以大比例 现金或全额现金对价收购的,只能以“少量现金+发行股份”方式支付对价。 蛇吞象 + 现金不够 +标的实控人占股比例极高 在以上三个条件约束下,也就是说,如果不将标的股权 “化整为零”,那么以这样的控盘比例,大比例发行股份后 将造成实际控制人变更,必然撞上“借壳新规”的枪口。于 是,本案的安排是这样的:停牌之后,在 6月至 8 月期间, 短短两个月,高锐视讯的股

10、权进行了数次转让。较大宗的转 让发生在 6月 16 日,香港高锐将其出资转让给了鼎昭投资 及其一致行动人鼎彝投资, 上述新进投资者分别获得 13.33% 和 3.33% 的出资。8 月 12日,香港高锐又将其剩余 82.29%出资中的部分转让 给 11 名对象, 其中单笔转让出资份额在 0.22%至 6.4% 不等。 这 11 名对象中,有“特华投资”的名字。注意特华投资这 个名字,它是上市公司精达股份的控股股东。这几个步骤完 成后,标的公司股东由 4名一下子扩到了 15 名,香港高锐 占出资比例亦由 82.29%下降至 38.04%。8 月 31日,香港高 锐又进行了股权转让,在标的资产中的

11、持股比例进一步下降 至 30.04%。目前,高锐视讯 16 名股东中,除香港高锐、积 臣贸易外,全部是在 2016 年 6 月份以后方才入股。截至预 案发布, GAO ZHIYIN 和 GAO ZHIPING 兄弟作为一致行 动人,通过香港高锐合计持有高锐视讯 30.04%的股权, 为高 锐视讯的实际控制人。 控股股东比例从 98.95% 下降至 30.04% 如此短时间, 如此大比例的股权分散, 在 A 股之前的并 购重组案例中,极为罕见。这样操作的结果是:实际控制人 未变更。本次交易完成前,特华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直接持 有上市公司股份比例为 24.62%,特华投资直接持有上市公司 股份比例

12、为 21.80% ,为控股股东, 自然人李光荣为实际控制 人。本次重组完成后,特华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直接持有上 市公司股份比例为 18.82% ,特华投资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 比例为 17.17%(不考虑配套募集资金) ,仍为公司控股股东, 自然人李光荣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本次重组前后股权变 化) 2)几笔转让价格差距巨大,是什么原因?本案中有几 笔股权转让值得重点关注: 第一个差异 8 月 12 日,香港 高锐将其所持 4% 的股权以 8,880 万元的价格转让给智孝投 资,而此后的 8 月 25 日(仅仅 13 天之差),智孝投资将其 所持 4%的股权以 24,000 万元的价格转让给

13、重庆业如, 短短 13 天,一买一卖,智孝投资赚了 1.7 倍。第二个差异 8 月 12 日,在高锐视讯第五次股权转让过程中,前海钥石、 发谦科技、春仁投资、智孝投资、特华投资等受让价格对应 标的资产每出资份额约 7.74 元,而汉富融汇的受让价格对应 每出资份额约 20.92 元。同一轮转让,价格差距接近 3 倍。 第三个差异在 9 月 30 日最初发布的本次交易中,高锐 视讯 60 亿元交易价格对应的每出资份额约为 20.91 元,比一 个月之前的 8 月 12 日,短短 18 天,价格高出接近 3 倍。短 短一个月,几笔交易价格差距为何如此之大,其原因和合理 性是本案关注焦点之一。 上市

14、公司回复交易所问询函, 如下: 2016 年 6-9 月,高锐视讯股权转让价格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这是因为部分受让者系作为境外小股东在境内的股权承接 方,该境外小股东于 2014 年已间接投资持股高锐视讯,此 次受让行为系为重组之要求落回境内直接持股高锐视讯,该 部分股权转让价格以高锐视讯每股净资产为定价依据确定。 上市公司称,两种不同股权转让行为,分别以适用于各自的 价格来确定,具有合理性,不存在潜在的利益输送行为。这 样一来才弄明白,原来眼花缭乱的股权转让,背后是一系列 境外架构的股权安排。 3)控股股东提前入局标的,猛赚一 笔?在 9 月 30 日发布第一份重组预案前,并购标的股权转 让

15、名单中,出现了本案买方控股股东华特投资“突击入股” 的身影。 8 月 12 日,特华投资以 2.22 亿元占标的方 10.00% 股权,即以此笔交易来算,当时标的估价为 22.2 亿;而同一 轮转让中,汉富融汇受让 5.83%的股权,却花了 3.5 亿。(同 样的股权比例,汉富融汇花了高达 3 倍的价格,这估值不知 是怎么算的?)仅仅 18 天后, 9 月 30 日本案最早发布时, 标的估价已摇身一变为 60 亿。通过这一安排,短短 18 天, 特华投资提前杀入标的资产,中间“赚”了多少,大家可以 提笔算算。对于这笔交易,上市公司的回复是: Yi Run Xuan Investment Co.

16、, Ltd 作为境外小股东之一, 其实际控制人为王 梓懿,特华投资实际控制人为李光荣,李光荣与王梓懿为夫 妻关系,系一致行动人。因此,为本次重组之要求,特华投 资作为境外小股东 Yi Run Xuan Investment Co., Ltd 的境内股 权承接方从香港高锐处受让了与境外股权比例对应的境内 标的高锐视讯 10% 的股权。 其转让价格的定价依据与其他境 外小股东一致,即经双方协商以转让当时的境内标的高锐视 讯每股净资产为定价依据确定。原来,在媒体眼中上市公司 控股股东“突击入股”的,也是境外架构拆除、原股东在境 内的承接方。不得不说,以上一系列解释均有理有据,拨云 见日,解释了之前眼

17、花缭乱的股权转让疑团,如果早一些公 布个中细节,或许误解会小很多。从新公布的境外架构拆除 方案来看,这其中涉及多达十多位原股东、外部投资人,短 短两个月安排完所有的股权架构,可以想见背后过程之艰 辛。此外,还有一个关于时间点的小问题:为何境外架构的拆除、承接,必须发生在停牌后的 2 个月内,为什么所有的 承接安排,全部密集安排在这个时间点?同时,为什么这样 重要和核心的安排,在最早的重组预案中没有详细描述?4)是否规避借壳?梳理过往案例,在“规避借壳”方面,降低 标的公司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减少对其发行股份,用来避免重 组带来的控制权变更,是常用手法。那么,本案以上的股权 转让操作,是否为了规避借

18、壳?上市公司的解释是:境外架 构的拆除导致股权变动,不算规避借壳。精达股份称,本案 分两个步骤完成,包括高锐视讯境外架构的拆除,香港高锐 转让股权给第三方。本次重组前,高锐视讯曾搭建过境外架 构,并计划以其境外主体凯曼公司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整个架构搭建完成后,在筹划香港上市过程中,由于发行环 境比较低迷, 高志寅、 高志平和其他相关各方通过沟通协商, 决定取消香港上市计划。 2016 年 5 月,精达股份停牌筹划发 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购买高锐视讯 100%股权,高锐视 讯需要拆除境外架构,将凯曼公司变更为高志寅和高志平全 资持股公司,以境内高锐视讯作为主体进行重组。高锐视讯 境外架构

19、拆除后, 香港高锐持有高锐视讯股权比例从 98.95% 下降至 60.53%。根据重大资产重组的合规合法性要求, 高锐 视讯境外架构拆除后,小股东落回境内是本次重组第一步, 也是关键的一步。经过相关各方协商,最终选择股权转让的 方式。这是在满足重组管理办法规定情况下,做出的最合理也是最优的方案。上市公司称,本次重组停牌期间,香港高 锐股权转让行为是基于本次重组交易标的的实际情况,有助 于本次交易的成功,推动重组顺利实施,不存在规避重组上 市的情形。 5)停牌之后并购标的股权变更,这游戏还能玩 多久?在以往的并购重组案例中,突击入股并不少见。停牌 后,相关各方的利益想在买方(上市公司)身上体现,

20、已由 于停牌而无法实现;而如果在停牌前提前介入上市公司股 票,则又存在内幕交易、利益输送问题,所以,诸多案例都 在并购标的的股权变动上做手脚。小规模并购案往往以这种 手段安排相关利益方,而重组案往往以这种手段规避借壳。 停牌之后并购标的的股权变动,如今已经演化得越来越复 杂。尽管很多案例有其合理之处、解释得通(比如本案) , 但如果一些案例在停牌期的股权变动太过复杂而解释缺位, 会给投资人、媒体带来巨大误解,同时,也会给监管带来难 题。而本案过后,也许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在停牌 期,并购重组标的资产眼花缭乱的股权变动,变动多大范围 算是合理、合理范围如何界定、未来会否遭遇政策风险。6)本案交易估值如何计算?标的资产经营比较稳健,其未来年 度收益可以合理估计,本次预估选择收益法进行估值。 (可 比上市公司) A 股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 ( PE)为 81.38 倍,高锐视讯为 11.15 倍,显著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水平; 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市净率( PB) 为 5.14 倍,高锐视讯为2.68 倍,显著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水平; 可比上市公司平均 市销率( PS) 为 9 倍,高锐视讯为 1.99 倍,显著低于可 比上市公司水平。整体来看,本次交易的估值 11 倍,在行 业内属于合理估值。 4 产业 作为本案并购标的,高锐视讯业务 领域集中在网络基础设施和智慧社区解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