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例门急诊药物不良反应分析_第1页
110例门急诊药物不良反应分析_第2页
110例门急诊药物不良反应分析_第3页
110例门急诊药物不良反应分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0例门急诊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07-1077-03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是在药物正常用法、用量下产生的与药物治疗作用无关的反应。adr的发生常会影响原疾病的治疗进程,并可能带来更多的、与治疗无关的花费。因此adr正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医院门急诊的用药量占全院总用药量的50%左右,门急诊病人用药具有不确定性,难以跟踪监测,发生adr的风险比住院病人大。为了解门急诊adr的情况,对本院2006年112月门急诊监测到的adr作探讨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收集2006年112月

2、门急诊自动呈报的adr报告共110例(占全年门急诊诊疗人次的0.03%),记录科室、病人年龄、性别、体重、民族、原发疾病、用药情况(包括药品名称、剂型、用药总量、用药天数、联合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名称、采取措施、疾病的转归等。方法:各年龄组adr发生率是以该年龄段发生adr的例数除以该年龄段的处方数。将数据输入microsoft excel进行分析整理。 2 结果 2.1 病人基本情况及adr发生率:110例发生adr的病人中, 男性50例(45.46%),女性60例(54.54%),男性与女性发生adr的比例约为11.2。病人年龄分布很广(292)岁。 2.2 adr因果关系判断:根据我国药

3、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adr判断标准1,评定为肯定7例,很可能31例,可能72例。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中,判断为“肯定”的标准必须是“再次用药不良反应再次出现”,而在临床上一旦怀疑发生了adr,医生往往不会再选用该药,所以“可能”的结果较多。 2.3 adr程度分级:110例adr中重度23例(20.91%);中度85例(77.27%);轻度2例(1.82%)。由于门急诊病人的特殊性,除留观和急诊病人外,多在院外用药,故轻度、可耐受的adr因未被意识到或未引起重视,不易被监测到,而病人因为用药后不适返回医院就诊的,adr程度均较重,所以重、中度adr占绝大多数。 2.4 用药基本情况及ad

4、r的临床表现:110例adr中,单一用药65例(59.09%),联合用药45例(40.91%),联合用药可增加adr的发生率2。引起adr的药物共计27种,其中抗菌药物15种,发生adr 85例(77.27%),占adr发生率的第一位。头孢菌素类adr发生率较其他类抗菌素高。中成药7种,发生adr 16例(14.55%),占第二位。药物基本分类及adr发生例次见表1。 adr 涉及的器官分布及临床表现见表2。由于有19例涉及多器官的损害,故adr的分器官统计结果实际是129例。从表2可见皮肤及其附件损害63例,其中药源性皮疹57例(包括6例荨麻疹),占皮肤adr的90.48%,提示皮疹是临床最

5、常见的adr;泌尿系统7例,其中血尿5例,均由头孢拉定引起,占3.88%;血液系统4例,虽然血液系统的adr所占比例较低,但其严重程度却是最高的。 引起严重adr的药品及其临床表现见表3。由表3可见,严重的23 例adr中20例由抗菌药物引起,值得注意的是头孢曲松钠的不良反应涉及了血液系统,白细胞降低和血小板数减少,提醒今后用药要注意监测血象。头孢拉定针引起一过性血尿5例,说明其对肾脏毒性较大,提示对肾功能异常的病人禁用头孢拉定针。 2.5 adr的转归:多数病人经停药并对症治疗,110例adr中对症治疗58例,停药而未进行特殊处理的52例。痊愈93例(84.54%),好转17例(15.46%

6、),治愈好转率为100%,其中使原患疾病病程延长5例(4.54%)。 3 讨论 在110例adr中,发生率最高的药源性皮疹,男女分别是25 例和32例,比例约为11.3。年龄小于7岁的幼儿发生adr的比例是0.19%,大于65岁的老年病人是0.05%,这两组年龄段的adr发生率最高。幼儿由于药物排泄速度较成人慢,肾脏排泄率较差,作用位点上的敏感性高,易发生adr,另外可能由于门急诊用药的剂量掌握不够准确,也使得幼儿的adr高于其他年龄组。老年人adr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影响体内药物的排泄,肝血流量降低,肝药酶活性减弱而致解毒能力下降,而且,老年人组织器官功能减退,靶

7、器官对某些药物作用的敏感性增高,由于老人患有多种慢性疾病,联合用药也增加了老年人adr的发生率。同时,routledge等3发现,尽管许多研究均表明了adr与年龄的相关性,但在对adr的分类研究中,80%的adr属于a型(剂量相关型) ,故多数adr是可以避免的。临床上应特别注重合理用药,并密切监测adr的发生,做到用药的安全、合理。 门急诊病人的疾病有其特殊性,110例adr中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及各种炎症而就诊的有85例,占总例数的77.27%。炎症在国内目前的治疗方案中普遍使用抗菌药物,因此在表1的统计结果中,引起adr的抗菌药物的品种占所有药物的55.55%,在adr构成比中,抗菌药物所致

8、的adr占到77.27%。中药制剂以往被认为安全、无毒,但在龙胆泻肝丸、葛根素注射液等被通报有严重adr后,中药制剂的adr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此次adr监测报告涉及中药制剂共7种,adr的构成比是14.55%,排在抗菌药物之后,占第二位。 本次调查中,联合用药占40.91%。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可能产生协同作用,也可能产生拮抗作用,甚至引发adr,对病人造成损害。临床用药多多益善,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但潜伏巨大安全隐患。adr的发生率常随着联合用药种类的增加而增高,当联合用药超过4种时,adr的发生率呈直线上升4。raschetti等5研究表明,虽然由于药物相互作用所致的adr发生率较低(3.

9、8%),但严重程度却是最高的,多数病人均住院治疗。提醒临床医师给病人开处方时,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并加强宣教,切忌菜单式处方。 尽管一些adr具有不可预测性(b型adr),但是多数的adr是可以避免的,要求用药前问清病人的adr史,家族史,注意药物配伍禁忌等,把安全用药放在合理用药的第一位。 参考文献: 1 周元瑶.药物流行病学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218. 2 蒋宇利,冯琳,欧宁,等.2002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3,14(10):614. 3 routledge pa,omahony ms,woodhouse kw.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elderly patientsj . br j clin pharmacol,2003, 57(2):121. 4 jacubeit t,drisch d,weber e. risk factors as reflected by an inten-sive drug monitoring systemj. agents actions suppl, 1990,29:117. 5 raschetti r,morgutti m,menniti2ippolito f,et al. sus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