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孔子的交友之道_第1页
9A文孔子的交友之道_第2页
9A文孔子的交友之道_第3页
9A文孔子的交友之道_第4页
9A文孔子的交友之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MeiWei 81 重点借鉴文档】孔子的交友之道一、朋友间的交往“缘” 说到朋友, 每个人都会觉得很温暖, 朋友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 罗马一位作家西塞罗说 过,朋友就像阳光一样,从生活中取消阳光,不堪设想,它有温暖也有光明。人和人相处的 缘,可以从三方面来考虑:一方面,缘有长短,有的人缘很长,一辈子的朋友,有些人可能 说不定就是一时之间;第二个是缘有深浅,有的缘很深,有的缘很浅;第三个是缘有好坏, 叫善缘和恶缘。 我们谈到交友从缘来看, 是因为命中注定的事通常是在家庭范围内, 父母和 子女, 这些都是命中注定的关系;在社会上, 朋友往往是自己的选择, 这种选择通常需要各 种条件的配合, 缘就是

2、指条件而言, 后面的发展就可以从缘有长短,缘有深浅,缘有好坏来 看。二、孔子的交友之道 从论语季氏的几段材料可以看出来:首先孔子的朋友很多,但是他和朋友来往的 时候价值观好像有点特别, 有这么一句话: “ 朋友之馈, 虽车马, 非祭肉不拜 ”(论语 乡 党)朋友送给我礼物,虽然是车马,古代车马很贵重,只要不是祭祀祖先的肉,我是不会 作揖拜谢的,作揖拜谢代表内心和外表是一样的,非常诚恳,送车跟马,我就不拜谢,但是 你送我一块祭祀祖先的肉, 虽然只有几块钱, 但是祭拜过祖先之后, 代表你把我当成你家族 的朋友,祭拜祖先的时候还想到我这个朋友,就是情意深重,要拜谢。古人有一句话,朋友 有通财之谊,从

3、这个情况看孔子交朋友是一种很高贵的情操。另外一句话说,“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病 ”。(论语乡党)朋友死了,没有人料理丧事,通常这种情况有两 个理由,一是家道中落,另外一个是子孙不孝,朋友过世这没有人管,这是很难过的,孔子 就说我来负责丧葬, 一死一生乃见交情, 他不会说太麻烦了, 让我来管,不是要花钱花时间 力气吗?孔子听到后说, 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一个自己的目标, 你找到和你自己目标相近或 相似的人和你相处, 就会感到充实, 充满无尽的能量,到任何地方去都不会觉得孤独, 所以 孔子对于朋友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孔子交朋友, 不是每一个都有很深的交情, 交朋友第一个要考虑道义, 第

4、二个考虑礼仪, 要有规范。如果讲道义的话,交朋友还是要考虑志趣的,道义作为我们的目标,志同道合; 那么礼仪的话就被规范出来了, 比如孔子有一个好朋友, 他到卫国就住在蘧伯玉家中, 蘧伯 玉是卫国的大夫, 所以有一次蘧伯玉派一个朋友到鲁国看望孔子, 孔子和他见了面就问这位 来宾,我那位老朋友如何?这位来宾就用了一句话来回答,蘧老先生想要改善自己的过错, 没有办法,怎么办?这个使者走了之后,孔子说,真是一个好的使者,替别人传话的使者。 所以他跟蘧伯玉做朋友, 两个人通消息的时候说我想改善自己的过错, 还没有做到。 他的这 个朋友每天都在进步,人们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个刮目相看是说感觉到,

5、不断 在成长,还有一句类似的话是,三日不读书,便觉得面目可憎,言语乏味。可以看出人只有 在不断的求知, 不断的修德这两方面改进才能不断的改进生命, 而孔子和他的朋友也都可以 说是志趣相近。三、孔子的交友原则1.志趣相近,理想相同 说到志趣,就是志向跟兴趣,孔子说:“ 毋友不如己者 ”(论语学而第一),这 个“如”不是比较的意思而是相似的意思,不要交和自己志趣不相似的人, 你们的志趣不相 似的话,根本不可能来往,比如今天放假我要爬山你要游泳, 我要打球你要下棋, 不能结合 到一起,志趣如果差别远的话。 我们都希望交到好朋友, 但是老师希望交到好朋友,你自己 不能成为好朋友这不是办法, 所以我们这

6、样解释是想把它的范围应用的更广一点, 志趣相近。2.真诚相待交朋友一定要真诚,所谓的“ 忠告而善导之 ”,忠告就是忠言逆耳,你有毛病,别人都 不好去讲, 我作为你的朋友要像镜子一样来照鉴你, 善导就是好好的引导你, 用好话设法好 好的劝你,又能够用些方法来引导你。那么后面还有话要说, “不可辄止,毋自辱焉 ”。如 果劝你你不听, 那就算了,朋友之间是平等的,如果不平等就成了老师和学生,老师一说学 生就要听,不然考试过不了关,朋友的话大家如果不平等,志趣不相投,那么改变的越多,MeiWei_81 重点借鉴文档】MeiWei 81 重点借鉴文档】可能越走越远。有些人年轻的时候是生死之交,一起干过许

7、多伟大的事业,后来就不同了, 老年了根本就不能讲一句话。所以人生充满了各种改变的机会。3.中行中行代表言行都很恰当,他说“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 不为 。”(论语子路 ) ,我们上次提到狂者,代表之一就是曾参的父亲曾点,他就是狂 者,张口就说古代人怎么样, 好像是有高规格的要求, 交朋友交到狂者, 一起奋斗进取向上, 但是这不容易找得到, 至少可以交到狷者。 所以我们交朋友为什么以这三个为标准, 因为大 家都在受教育。 我长期在学校教书, 很清楚地知道, 一个人受教育后的第一个表现就是狷者, 有所不为。 受教育的结果就是你不屑于做某些不够水准的事,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

8、情可以得 到某些利益但是我不想做,不是不敢做,而是不屑于做。太没有水平了,受过教育之后,这 些都是下三烂的水平了, 在背后对付别人的事情不做, 有所不为, 所以狷者以非常高的标准 要求自己, 不要做到某些不好的事情,但是还没有积极的做到某些好的事情,要分开。 狂者 要进取,孟子把它合在一起,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人生不能什么都要,你要选择,你选择 这些你就要放弃那些,你什么都要, 你什么都得不到,如果说有狷者这样的朋友, 再有走向 狂者这样的目标,最高的理想是中行,中行就是后面说的中庸,言行适当, 中庸这两个字容 易引起误解, 它要一个人不偏不倚, 最后变成墙头草了, 所以我对中行的理解可以用一

9、句话 来理解:当狂则狂,当狷则狷,叫做中行。有些人的性格偏于狂者, 总是进取, 不知道收敛, 像曾参的父亲就是一位, 曾参的父亲 很了不起,孔子称赞的学生除了颜渊外,他是有所保留的,他对于曾点,曾参的父亲,他的 志向,孔子是非常敬仰的。【案例 1】 有一次孔子有四个学生在身边: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点。孔子先说,我比你们大一点,你们常常 说没有人了解你们,孔子也没有人了解,但是孔子不希望学生知道没有人了解他们,今天给大家一个机会 说说你们将来要做什么。子路立刻就说,子路性格比较豪爽,他不说别人也不敢说让我来治理一个国家, 旁边有大国要欺负它,我照样可以把国家振兴起来不怕别人的欺负。孔子笑了笑,

10、接着问冉有,冉有比较 内向,说,我做的话,一个小国家勉强可以,至于礼乐我还要请专家来做,我只能把国家的内政做好,文 化方面还得请专人。到公西华的时候,他说我希望当礼仪官,也就是外交官,国际上外宾来的时候,我可 以招呼一下,接待一下,担任所谓的司仪这样的位置。这三个人都讲完了,一个当政治家,一个当军事家, 一个当外交家。都是各自的志向,这时候孔子问曾点说:点,你的志向是什么,回答说:“ 鼓瑟希,铿尔, 舍瑟而作 ”(论语先进第十一)这就代表在别人谈话的时候,曾点负责背景音乐,他弹瑟,让大家说 的时候心情愉快,这个时候他就把瑟停下来,铿的一声,把瑟推开,站了起来说,我和各位同学不一样。 孔子说没关

11、系,各自说说各自的志向。他就说了,这段话是最令人向往的:“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 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孔子听后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说我欣赏曾点的志向! 为什么欣赏曾点的志向,这在一般的考试中是不及格,别人当外交家、军事家之类的,为国家服务。他那 个志向呢?说春天快结束了,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在身上了,我和五六个大人,六七个小孩,到沂水边洗洗 澡,到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边唱歌一边回家,这怎么算志向?这是生活的情调,但是孔子说我欣赏曾点的 志向,为什么?因为他的志向配合:第一个,天时,春天快结束了,就不要想夏天、冬天的事情了;第二 个,地利,靠近沂水,就去沂水游泳,不要说我

12、要游长江,这边有舞雩台,就到这里吹吹风,不要说别的; 再加上人和,五六个大人,六七个小孩,不要说只有一百个人你才出门,这就是天时、地利、人和。那三个同学一看老师欣赏曾点的志向,就知道自己不及格了,就离开了教室,这时候曾点发现他自己 被老师肯定了, 就有点得意忘形, 露出马脚了,为什么呢?曾点真的做得到吗?你看看他问的问题就知道, 他也有自己的限制,比如他说 ,老师在子路说完志向以后,你为什么微笑了一下?你看,他在弹琴,他还观 察那么细!孔子就说了,治理国家要以礼让为主,他一点都不谦虚,立刻说我要治理国家,太骄傲了,所 以故意笑了他一下。 他第二个再问, 冉有只能治理小国吗?冉有治理小国, 谁能

13、治理大国?孔子这么回答, 冉有是谦虚,你不要以为冉有只能治理小国。第三个,公西华只能当一个小小的司仪吗?孔子说他怎么是 司仪呢,他是外交官。从这里可以看出,曾点一得意,就又开始比较了,你既然要自得其乐,就要化解与MeiWei_81 重点借鉴文档】MeiWei 81 重点借鉴文档】别人比较的心,另外三个同学已经不及格出去了,你就放人家一马,你还要乘胜追击,他怎么样,他怎么 样,念书的地方就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四、“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友损友都是友, 我们交朋友很多时候是缘分成熟而成的, 朋友也会慢慢改变, 改变到 什么程度不能成为朋友了,没有人可以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1.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

14、多闻直代表真诚而正直,这是交朋友第一种。真诚正直的朋友一般也称为畏友,敬畏的朋 友,他在场你就必须收敛,他的要求都比较高,如果你做了一些事,别人知道了都无所谓, 让他知道了,就会跑来告诉你,你再这么做就不是我的朋友,要划清界限,叫做友直。如果 朋友真的都这么正直的话,那真的很累,严重的时候不能开玩笑。友谅。这个谅有两个含义:守信用和体谅。谅这个字,作为守信用有它的意思,儒家 对于守信用有非常精彩的看法。【案例 2】 在春秋时代,齐国出现内乱,两个公子逃到国外看谁先回来就可以当国君,另外一个就完了,一个国 家不能有两个国君,所以产生了激烈的竞争。这个时候就有两个好朋友,管仲和鲍叔牙,他们那个时候

15、就 有投资概念,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既然有两个公子,我们就一分为二,一人跟随一个,将来一定 有一个成功的,讲好,将来一定要救另外一个,结果管仲选错了,鲍叔牙选对了。公子小白回国,成为国 君,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齐桓公问鲍叔牙说,你当宰相吧,鲍叔牙说不行不行。他说你要成就霸业 只有一个人可以帮助你,这个人是谁呢?管仲。齐桓公说,别人还可以考虑,管仲坚决不行,因为两军对 战的时候,管仲曾经一箭射中齐桓公的带钩,高一点,低一点,齐桓公都没命了。所以齐桓公说,管仲是 我的仇人,管仲坚决不行,我还要杀他,鲍叔牙说你想成就霸业还要再考虑一下。齐桓公这时收到一些情报,他对鲍叔牙说,你知不知道管仲当

16、官的时候贪污过?鲍叔牙说,管仲家里 有老母亲。他为了赡养他的老母亲。齐桓公又说,管仲打仗的时候有时候临阵脱逃你知道吗?鲍叔牙说, 他家里有老母亲。这么好的朋友都为你辩护了,齐桓公没办法,说好吧,既然你这么推荐,我就接受吧。 齐桓公就称管仲为仲父,拜他为相,所以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就靠了管仲。好了,这是管仲和鲍叔牙 的交情。过了几十年,管仲快死了,接着我要说的是庄子里面说的故事,齐桓公说,仲父万一你不幸 走了,谁可以当宰相?管仲就说, 大王以为如何?齐桓公说, 鲍叔牙如何?管仲说不行。 齐桓公问为什么? 管仲说,他这个人太清高,记忆力不错,专门记得别人的过错,当宰相就要心胸宽广,不然你很快就会

17、和 国君处不好,和大臣也处不好。到最后变成上下不能沟通了,这段故事很生动,说明了朋友之间了解很深 刻,鲍叔牙推荐管仲当宰相,管仲反而不赞同他接自己的位置。你说到哪里去找这样的朋友,历史上被称 为管鲍之交。友多闻。现在很多朋友见面了就互相倾诉,心里面的苦恼,你讲完了该他讲,所以我 建议朋友说,你说,你有什么苦难,在家里面 cd 先录好,见面交换 cd 就好了,回家自己慢 慢听, 所以友多闻的话, 就是要强调平常各自博学多闻, 见面就是要互相交换观念,这才是 我们成长的办法,后面曾参说, 君子以文会友,就是这个意思。博学多闻以后你才有文化素 养,才有艺文的能力,你跟朋友交往才能丰富精彩。2. 损者

18、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友便辟:装腔作势,有些朋友会装腔作势,喜欢充老大,充门面,在任何地方发号施 令,和这种朋友交往没什么意思,因为他不够真诚。友善柔,善柔就是专门去顺从你的意思,我们把他翻译成刻意讨好,你说什么他都赞 成,见面之后他就称赞你,说实在,这些朋友我们也很喜欢,这边就是称赞,老师你讲得真 好,你说的都对,人都有这种别人认同的心,这种朋友他会带来的害处,以为自己很好了, 就没有进步了,对我来说,我必须经常抵抗来自这样的诱惑。友便佞, 叫做巧言善辩, 有些人学问不好, 但是口才很好, 什么话都可以说得很有趣, 碰到这样的朋友,我们也要小心。五、“益者三乐损者三乐”MeiWei_

19、81 重点借鉴文档】你要怎样才能把这一生, 从小时候如果你用礼乐来调节就很好。 礼让 情感的调和, 可以让你和别人打成MeiWei 81 重点借鉴文档】在论语里面有一段话,叫做:“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论语季氏)。有 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1. 益者三乐第一种叫做“乐节礼乐”,是指用礼乐来调节生活的快乐。用礼乐来调节生活,虽然是一板一眼的样子,但是不要忘记,生活是细水长流。到年老,一路发展下去都很顺畅,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你跟别人之间, 有适当的关系, 乐可以让你和别人之间, 一片。可以分,可以合,生命才有秩序。如果你用礼乐跟别人互动的话,可大可久,所以乐 节礼乐。第二个,

20、“乐道人之善”,我把称赞别人的优点,以此为乐,通常我们都是说别人 的缺点,以此为乐。在背后批评别人,说实在,真的有种乐趣。因为人类喜欢比较,在这讲 讲别人,这是大家常讲的一句话,哪个背后不说人,哪个人前没人说。所以,到最后,变成 互相在挑毛病了。所以如果你养成一个习惯, 乐于称赞别人的优点,以此为乐,就是有益的 快乐。 因为好事不出门, 坏事传千里, 事实上, 好坏也会传下去的。 我自己就有好多次经验, 在背后,替别人讲几句公道话, 你帮他讲话那个人,几年之后碰到你还是感谢你。 这点我完 全同意。我对朋友的定义,有两个简单的描写,第一个,朋友就是一起制造回忆的人。比如 说我们是同学, 一起学习

21、,后来就有了很好的回忆。很多人常和同学一起拍照。你打开相簿 一看, 跟你拍照的人, 都曾经在生命的某一个阶段发出一种交汇的亮光。所以朋友就是一起制造回忆的。生命一个个阶段合成的,很多老朋友,你会期望长期和他们在一起。 但是每一 个人都有他的遭遇。 有时候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第二句话就是,所谓朋友就是在背 后替你辩护的人,如果有人在背后批评,他听到了,就替你辩护,这才是真的朋友,如果你 沉默, 也代表认同。 交朋友就是要在背后替朋友辩护,当然不是盲目的辩护了,至少你听到 别人说得夸张,你就要说并非你所知如此,我跟他有直接的来往。第三个就是“乐多贤友”。“贤”这个字,要把他理解为杰出,乐于

22、有很多杰出的 朋友。 因为你有杰出的朋友, 代表你自己也有相当的水平, 不然你说我有十个好朋友都非常 杰出, 只有我不杰出, 那那十个好朋友不是很累吗?跟他们站在一起的时候,怎么忽然矮了半截,所以交朋友是一种。 西方有些观念非常好, 他说两个人相爱的话是以裸露的身体见面, 真正的朋友是以裸露的性格互相见面,你跟朋友交往的时候,性格非常的清楚,毫无保留。 这种性格上毫无保留只有对朋友,他们相知相惜。2. 损者三乐 第一个“乐骄乐”,以骄傲的快乐为乐,骄傲就是被别人吹捧,或者自己达成什么 目标了, 其实有些人就是喜欢胜过别人。 有个人有天回家, 跟他太太说, 今天是我的好日子, todaRismR

23、daR, 太太说,怎么是你好日子呢?他说我今天胜过了两个奥运冠军,奥运金牌。 太太说你也没有哪一方面特别擅长, 你怎么会胜过两枚金牌呢。 他说我跟奥运游泳冠军比赛 打网球,跟网球冠军比赛游泳, 两个都赢了。 所以我胜过了两个金牌。 你自己要设法想一些 快乐的事情。所以乐骄乐是很普遍的现象。这个会有害处,你跟别人比较总希望胜过别人, 我们被别人胜过的时候,我们心里不好受。我们胜过别人不是一样吗?第二个,叫作“乐逸游”。佚游就是说每天到处游玩,游手好闲。游手好闲是有条 件的, 你口袋有钱你才能游手好闲, 如果你口袋空空,你游手好闲那是毫无乐趣的。所以如 果你家里面, 条件很好, 或者是朋友, 有些

24、人, 有资源, 那你每天这样游手好闲是有损害的。第三种,是“乐宴乐”。宴就是每天吃饭喝酒。所以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是 损者三乐。 里面跟朋友都有关系, 交朋友就要从生命里联想到生命里有苦乐。 通常我们跟朋 友在一起的时候,苦跟乐怎么分辨, 你个人怎么选择。有时候分道扬镳,最后出现很多复杂 的问题。【案例 3】庄子有一次特别提到子贡,孔子有两个学生,一个是子贡大家都很熟悉,另外一个比较少谈到的, 叫做原宪。我们讲论语的十四篇,叫做宪问篇,就用“宪”这个字作为篇名。他请教什么是羞耻, 叫做宪问。那么在庄子里就说了,原宪很穷很穷,恐怕比颜渊还穷。他住的地方看起来惨不忍睹,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

25、那个门,也没有门闩,因为里面没有东西可以偷。他在家里面,也过得蛮自在的子贡来拜访他,子贡这个同学,特别有钱。他做生意成功,发了大财,子贡坐着高大的马所拉的马车,身MeiWei_81 重点借鉴文档】MeiWei 81 重点借鉴文档】上穿着名牌的服饰,去看原宪。但是马车太大,巷子太小,进不去,子贡只好走下来,按照门牌号码,找 到之后。他说:老兄,你怎么落魄到这种地步呢,他跟原宪这样说。原宪脸色一板,我这是穷困,不是落 魄。真正的落魄是念书人,有道德,有理想不能实践。子贡立刻满脸羞惭,因为,他们以前受孔子的教育, 就是这个原则,君子固穷,我今天正好在固穷。你子贡从来没穷过,你还不能当君子。子贡一听,

26、就很惭 愧,因为他自己乘坐高大的马车,很漂亮的马车,穿着漂亮的衣服,就以为是成就。但是原宪就跟他说, 老师讲的不是这个。所以这个说明,你交朋友,相原宪就是友直,我非常清楚的告诉你话,我毫不妥协, 你这样做是违背老师的教导。有这样的朋友。子贡立刻惭愧了,代表什么,子贡还不错。如果子贡翻脸说 为什么要惭愧呢,我就是喜欢这样子。那就不能称子贡了。六、“四海之内皆兄弟”孔子有个学生叫司马牛,牛就是牛,牛马的牛,司马牛,司马牛这个学生,个性很急 躁,没有什么耐心, 他有一次听到孔子回答学生的问题, 他很羡慕,我们念书有时候发现孔 子因材施教之后,有一些负面的效果。因为好学生提问题,老师回答很精彩,都可以

27、写成对 联的,比如,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颜渊说能不能讲详细一点,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 颜渊请教完毕之后,别的学生也想知道什么是仁, “仁”这个字在翻译上,最好理解成人生 正途, 所以颜渊请教什么是人生的正路, 孔子的回答克己复礼。孔子回答之后,司马牛终于 上场了,他等了好久,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他吓一跳,怎么老师回答 我那么短呢,别人回答都怎么好听,解释了半天,还给写对联的,回答我的只有四个字,行 仁者,其言也讱(论语颜渊)。他说话吞吞吐吐,其言也讱,说话慢一点不要紧,要 谨慎

28、一点,司马牛再问他,这样就算是仁吗?孔子说是,这个很难做得到。司马牛有时候很难过,他就抱怨,人皆有兄弟,我独无,别人都有好兄弟,只有我没 有,孤单。书念得不错的子夏就说, 我曾经听老师说过, “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 ”(论语颜 渊)。接着他说了一句话说得很好,“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 弟也 ”(论语颜渊)。他说,你作为一个君子,敬就是我非常得谨慎,非常得慎重认 真,没有任何闪失,跟别人来往,能够自我约束,能够恭,能够合乎礼的要求。敬而无失, 与人恭而有礼, 这个时候,就可以做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说道四海之内皆兄弟, 当然是包 括各个地区的人,因为古时侯的人, 他也有没有开化的边疆地带, 现代来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