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语境下祭祀仪式舞蹈文化的保护_第1页
“非遗”语境下祭祀仪式舞蹈文化的保护_第2页
“非遗”语境下祭祀仪式舞蹈文化的保护_第3页
“非遗”语境下祭祀仪式舞蹈文化的保护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非遗”语境下祭祀仪式舞蹈文化的保护 摘 要祭祀仪式舞蹈是祭祀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记 载历史文化、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在“非遗”语境 下,对祭祀仪式的整体保护,以及对祭祀舞蹈的发展、创新、推广和 传承,都是对祭祀仪式舞蹈文化的最好保护。 关键词祭祀舞蹈;耍歌堂;保护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保护公约中明确指出保护“非遗”是由 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一些有效措施, 保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 体和生命力,包括对“非遗”的评审确认、立档管理、研究保护、宣 传弘扬以及通过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手段的承传和发展。 粤北瑶族 的“耍歌堂”是2006年5月 20日经国家批准列入第

2、一批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瑶族文化和精神的非物质生活方式, 这种少数 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不可再生性、 脆弱性和原生态的特点, 需 要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去保护和发展。 一、瑶族“耍歌堂”中祭祀舞蹈呈现过程 (一)瑶族的“耍歌堂”?在中国的南方辽阔的土地上,连绵起 伏的大山间,有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那就是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 这里居住着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瑶族, 瑶族的分支众多, 分布广 泛,迁徙繁复。从瑶族“莫瑶”族称在隋唐时期出现起,千百年来游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耕迁徙,广东粤北成为瑶族的重要居住地。 “耍歌堂”就在这片瑶族 人民世代居住的高山密林神圣土地上流传。 在粤北连南瑶族自

3、治县境内居住的又称八排瑶的瑶族排瑶支系, “耍歌堂”得以源远流长。 “耍歌堂”在瑶族中又叫 “盘王节”“盘 古王节”“还盘王愿”“跳盘王”和“调盘王”等,而八排瑶人民一直 沿用“耍歌堂”这一名称。三到五年举行一次,日期一般选在秋收后 的夏历十月十六日,也就是农历的十月十六日,历时三至五天不等, 据广东新语载:岁仲冬十六日,盖田野功毕也,诸瑶至庙为会, 名曰 “耍歌堂”。粤北连南排瑶的 “耍歌堂” 是集宗教、祭祀、文学、 舞蹈、音乐等多种特质的综合,是排瑶最大、最隆重的传统文化。整 个活动包括择日、抢公、祭祖、游神、过九州、纪念法真、追打三面 公、对歌跳舞和送神等流程。 (二)祭祀舞蹈在“耍歌堂

4、”中的呈现过程?耍歌堂的第一项内 容是“抢公”,在规定的时间内(凌晨到早上八点) ,每家每户的人, 把自己祖先牌位, 从庙里抬回自家祠堂内, 同时也可抬回别人家的祖 先牌位,是沾喜气的方式,诙谐有趣。 第二项活动是祭祖,是“耍歌堂”主要的仪式,由先生公、掌庙 公主持的祭祀仪式,祭品供奉祖先,跳长鼓舞,以告慰先人耍歌堂开 始诵经、祭幡等,祷告先祖,祈求平安,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四位 地位崇高的先生公在神龛前诵经歌堂书 ,数名长鼓手在大庙内击 鼓舞蹈。长鼓舞是靠腿部发力而形成的外在动态特征,有三十六套, 七十二路,上高山、过小溪、烧水、砍木、狩猎等表现排瑶祖先迁徙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不定的刀耕火种

5、生活。 盘古庙内祭祀仪式完毕, 就开始游神。 主祭开路先生公带领有神 队伍走出庙堂,他摇起铜铃、手执法杖手舞足蹈( 师爷舞),队伍 里有长鼓队、牛角队、铜锣队,有男歌队、女歌队和小孩队,还有扛 着钢刀和长矛的猎手队,队伍浩大,锣鼓喧天。 接下来过九州(九州舞),是耍歌堂的中心环节,再现祖先迁 徙到瑶山时,漂洋过海的艰苦历程。过九州仪式用九根竹竿(代表九 个州),树立在歌堂坪上,形成之字形,众人沿之字形游行、表演, 接受宗教的洗礼。 下一个环节, 纪念法真是一个壮观的仪式, 仪式中由一个青年才 俊去扮演法真,被两个人抬着,左手抓鸡,右手持剑,示威游行,再 由几位枪手向天鸣枪。 “追打三面公”是不

6、带面具画脸谱演舞表象的 傩舞,由三人用黑、黄、白三种颜色扮成黑脸公、黄脸公、白脸公, 代表妖魔邪恶,身上挂着三斤猪肉向前跑,后面一群人在追打,抢他 们身上的猪肉。追打三面怪的仪式,直到大家感到筋疲力尽才结束。 对歌跳舞, 是耍歌堂接近尾声的部分, 对歌的开始是由先生公领 唱“盘古歌”的引子“优嗨歌” ,他们唱、走、跳和弹手指结合起来, 一气呵成 “弹指歌”舞。“弹指歌”是老人向后辈们讲述先人历史、 民族来源的叙事歌。 打响指也是给舞蹈加上音乐的节拍的成分, 更有 节奏感。随后先生公们带领大家继续跳起长鼓舞。 伴随着长鼓的节奏, 那深沉的蹲,矫健的跳跃,快速的旋转,粗狂彪悍、刚强雄劲的翻扑 等舞

7、蹈律动, 都源自瑶族同胞长期斗争生活, 再次充分体现瑶族人民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深沉的气质,坦荡的胸怀,坚强勇敢的性格。 最后一个环节送神, 就是要把祖先的雕像送回原来的庙里, 当夕 阳西下时, 瑶家的长辈边开始边唱边饮, 跟瑶族的孩子们讲述瑶族的 历史和神话故事,在耍歌堂的最后一天,大家载歌载舞,欢度在这美 好的时光里。于此同时, “赛歌赛舞”也在青年小伙子们中展开来, 歌堂坪上,燃起熊熊篝火, 唱歌求偶活动悄悄进行着。最有名望的先 生公宣布本届耍歌堂圆满结束,并告知下一届耍歌堂举行的年份。 二、祭祀仪式“耍歌堂”舞蹈保护的意义 (一)加强文化记忆?一个民族的祭祀文化,承载着该民族文化 的点

8、点滴滴, 各民族祭祀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一定共性, 但个性鲜 明,具有很强的得以生存发展的民族文化基础。 祭祀文化是瑶族文化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运用舞蹈表演形式进行祭祀也是瑶族区别于壮 族、回族、土家族、水族等许多“以丧悼丧” 的民族的重要标志。“耍 歌堂”仪式集瑶族传统文化之大成,是瑶族文化主要表现形式,是瑶 族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 其中祭祀舞蹈又是承接瑶族文化的载体, 在 “耍歌堂”祭祀仪式中过九州舞再现了祖先迁徙到瑶山时,漂洋 过海的艰苦历程。长鼓舞有三十六套,七十二路,上高山、过小 溪、烧水、砍木、狩猎等表现排瑶祖先迁徙不定的刀耕火种生活,以 及生活劳动的过程等。在稻田里表演的弹指歌舞再次展现了瑶族 的农耕文化等等。 (二)促进社会稳定?祭祀盘王是瑶族人民对始祖的神圣敬仰和 崇拜,是瑶族人民精神生活核心部分, 也是瑶族人民民族精神的渊源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和凝聚力,“耍歌堂”是一种增强民族团结、维系社会的人文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