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章节考点:解表剂_第1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章节考点:解表剂_第2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章节考点:解表剂_第3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章节考点:解表剂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章节考点:解表剂细目一:概述1. 适用范围适用于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疟疾、痢疾等初起。2. 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辛温解表麻黄汤 ( 伤寒论 )【组成药物】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证候】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 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配伍意义】麻黄得桂枝,一发卫分之郁,一除营分之涩,合而为发汗峻剂,开表逐邪,散风寒而除身疼。杏仁与麻黄相配,宣降并用,以增强解郁平喘之功为佐。炙甘草既调麻、杏之宣降,又缓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伤耗正气为使。【化裁运用】1. 麻黄加术汤:素体 多湿,又感风寒

2、,症见身体烦疼、恶寒无汗者,加白术,以发汗解表,散寒祛湿。2. 大青龙汤:若风寒束表,里有郁热,症见恶寒发热、身疼痛、脉浮紧、不汗出而 烦躁者,倍麻黄,加石膏及生姜、大枣,以发汗解表,清热除烦。3. 三拗汤:若风寒伤肺, 鼻塞声重,咳嗽胸闷者,去桂枝,加生姜,以宣散肺中风寒。4. 华盖散:素体 痰多者,再加苏子、陈皮、桑白皮、赤茯苓,以宣肺解表,祛痰止咳。桂枝汤 ( 伤寒论 )【组成药物】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证候】外感风寒表 虚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配伍意义】病机: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扶营弱,合则

3、调和营卫。姜、枣同用,还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炙甘草益气和中, 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助卫, 合芍药酸甘化阴以益营,兼调和诸药为使。服法:温服、温覆。【化裁运用】1. 桂枝加葛根汤: 若外感风寒, 项背强而不舒,反汗出恶风者,是太阳经气不舒, 津液不能敷布, 经脉失于濡养,可酌减桂、芍用量,加葛根,以解肌发表,生津舒筋。2.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若宿有 喘病,又感风寒而见桂枝汤证 ;或风寒在表误用下剂后,表证未解而微喘者,加厚朴、杏仁,以下气平喘。3. 桂枝加桂汤:若表证发汗太过而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胸者,可加大桂枝用量,以温通心阳,降逆平冲。4. 桂枝加芍药汤: 若太阳病误下,邪陷太阴,

4、症见 腹满时痛者,则当倍用芍药,以调和气血,缓急止痛。九味羌活汤 ( 录自此事难知 )【组成药物】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主治证候】外感风寒 湿邪,内有蕴热证。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而渴,舌苔白,脉浮。【配伍意义】黄芩清气,生地凉血,既除兼证之热,又制诸药之燥,共为佐。分经论治:羌活太阳、防风太阴、白芷阳明、细辛少阴、川芎厥阴、黄芩少阳香苏散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药物】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炙甘草【功用】疏散风寒,理气和中。【主治证候】外感风寒, 气郁不舒证。恶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浮。小青龙汤

5、 ( 伤寒论 )【组成药物】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证候】 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咳喘,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配伍意义】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敛阴益营。温化寒饮的固定配伍:姜辛五味法【化裁运用】小青龙加石膏汤:若外邪与内饮相搏,兼有 郁热,症见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酌加石膏,以清邪热祈除烦躁。止嗽散 ( 医学心悟 )【组成药物】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陈皮【功用】宣肺利气,疏风止咳。【主治证候】风邪犯肺证。 咳嗽咽痒,或微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外感风寒经服宣肺药后,而

6、咳仍不止者,亦颇适宜。辛温解表剂证候辨识外感风寒:恶寒发热,脉浮无汗而喘 ( 表实 )-麻黄汤头痛恶风汗出 ( 表虚 )-桂枝汤肢体酸痛、口微渴 ( 兼湿、兼里热 )- 九味羌活汤痰多而稀,或兼水肿 ( 兼水饮 )- 小青龙汤胸脘痞闷 ( 兼气滞 )- 香苏散咳嗽咽痒 ( 风邪为主 )-止嗽散细目三:辛凉解表银翘散 ( 温病条辨 )【组成药物】连翘银花桔梗薄荷牛蒡子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鲜苇根【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证候】温病初起。 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配伍意义】剂芥穗、淡豆豉辛温发散,以助逐邪解表之功共为臣。 属“去性

7、存用”之法,也称“制性取用”。本方重在透表。桑菊饮 ( 温病条辨 )【组成药物】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杏仁桔梗生甘草苇根【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主治证候】风温初起。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伤寒论 )【功用】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主治证候】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身热汗出,喘咳气急,口渴,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滑数。柴葛解肌汤 ( 伤寒六书 )【组成药物】柴胡葛根羌活白芷芍药桔梗生姜大枣甘草黄芩石膏【功用】解肌清热。【主治证候】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 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升麻葛根汤 ( 太平惠民和剂局

8、方 )【组成药物】升麻葛根芍药甘草【功用】解肌透疹。【主治证候】麻疹初起。 疹发不出,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口渴,舌红,苔薄而干,脉浮数。辛凉解表剂证候辨识风热壅肺、风寒化热:发热重,恶寒轻,口渴脉浮 但咳,身热不甚 -桑菊饮 无汗或有汗不畅,咽痛 -银翘散 发热重,喘咳,苔薄黄,脉滑数-麻杏甘石汤 恶寒渐轻,身热增盛,目疼鼻干,眼眶痛-柴葛解肌汤 麻疹初起,疹发不出,目赤流泪- 升麻葛根汤细目四:扶正解表败毒散 (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药物】 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桔梗茯苓人参甘草 ( 生姜薄荷 )【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主治证候】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 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

9、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重取无力。【配伍意义】正气素虚. 复感风寒湿邪。人参,既扶正以助祛邪,又使祛邪不伤正。参苏饮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药物】人参紫苏叶干葛橘红半夏前胡茯苓桔梗枳壳木香甘草【功用】 益气解表,理气化痰。【主治证候】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 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苔白脉弱。麻黄细辛附子汤 ( 伤寒论 )【功用】助阳解表。【主治证候】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 发热,恶寒甚剧,神疲欲寐,脉沉微。加减葳蕤汤 ( 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药物】生葳蕤生葱白淡豆豉苏薄荷桔梗东白薇炙甘草大枣【功用】滋阴解表。【主治证候】 阴虚外感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