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华为的北国之春2003年5月,北京SARS疫情紧张,摩托罗拉集团总裁迈克扌菲罗夫斯基(Mike Zafirovski )却准备不走寻常路,决定冒险访问中飞机降落在弥漫着消毒水气味的首都国际机场,在穿过了无数由测 温计、白口罩和铁栏杆组成的防线后,扎菲罗夫斯基抵达了东道主 为他安排的钓鱼台国宾馆。第二天,他在这里代表摩托罗拉向中国 捐赠了价值1180万人民币的设备物资,并对发改委主任马凯说: 我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碳难。无独有偶,在他抵达北京20天后,高 盛集团CEO亨利保尔森的专机也降落首都机场,人民日报海 外版在头版头条称赞“患难之中见英雄”。这些长期耕耘中国市场 的跨国公
2、司高管们心里清楚,“患难之交”的身份在东方的文化和 生意里,是一笔无形的资产。这笔无形资产是扎菲罗夫斯基急需的,在他访华的同时,一场秘密 谈判正在南方的深圳进行。谈判的对象,是日后横扫全球的华为。到扎菲罗夫斯基访华的2003 年5月,两家公司的谈判已经进行了接近一年。二者彼时体量悬殊, 摩托罗拉2002年收入高达267亿美金,华为勉强超过100亿人民 币。但另一方面,他们的互补性又很强:摩托罗拉电信部门的短板 是核心网,这正是华为的强项。扎菲罗夫斯基很清楚华为的价值,因此极力推动此事。结束了北京 的访问后,他旋即飞往深圳,督促项目组继续谈判。又经过了 6个多月的反复拉锯,收购条款才最终敲定:摩
3、托罗拉出资75亿美金 收购华为100%股权,华为的6个业务部门3个独立发展,3个合 并吸收进摩托罗拉1 02003年12月底,扎菲罗夫斯基再次回到中国,入驻海南亚龙湾的喜来登酒店。这座刚开业不久的五星级度假村,被谈判双方包下了半房间。后来任正非回忆道2:“合同签订了,所有手续都 办完了,就等对方董事会批准。所有谈判人员都在酒店买了花衣服, 在沙滩上比赛跑步、打乒乓球,等待批准。”张内部照片被拍了下来,运动员身材的扎菲罗夫斯基和一脸轻松 的任正非在沙滩上散步,直到谈判的15年后,这张照片才公布与扎菲罗夫斯基对此胸有成竹。事实上,摩托罗拉CEO小高尔文(Christo pher J. Galvi
4、n)由于跟董事会严重分歧,在2003年9月被迫退休,留任岗位直到董事会决定继任人选。出身通用电气的扎 菲罗夫斯基业绩突出作风强悍,被小高尔文连续火箭提拔,在公司 内部呼声极高,是接任CEO的完美人选。天雷滚滚的是,2004年1月5 日,摩托罗拉董事会突然公布了人 事任命,银湖资本(Silver Lake )董事总经理爱德华詹德出任CEO, 扎菲罗夫斯基被判出局。詹德既不了解华为,也不重视中国,直截 了当地否决了收购,正在等待消息的华为和任正非被兜头浇了一盆 冷水。历史的必然往往通过大量的历史偶然去实现,在那个星期,两家公 司的命运都被改变了。扎菲罗夫斯基心灰意冷,更是跟新领导水火不容,这是个“
5、空降老 大”和“强势老二”之间的经典博弈,但拥有董事会支持的詹德逐 渐占了上风。知道大势已去的扎菲罗夫斯基选择离职,加入了另 家科技巨头担任CEO,这家公司就是加拿大最大的科技公司北电网 络(Nortel Network并购华为的交易无疾而终,但无论是执掌摩托罗拉的爱德华德, 还是执掌北电的扎菲罗夫斯基,他们跟华为的纠缠和故事远远没有 结束。海南亚龙湾,2003年12月,图片来源:FT3济:工5騎出嵋ffe矣01.余晖:首席执行官的6辆跑车扎菲罗夫斯基的新东家北电网络血统高贵,其诞生可以追溯到电话 的发明者亚历山大贝尔。贝尔早年跟父母住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个农场里,1876年他在 美国发明了世
6、界上第一部电话机后,很快就成立了贝尔电话公司, 并在加拿大设立分公司来制造电话机。后来这家分公司的机械制造 部门于1895年逐渐独立,并于1914年成立了北电网络的前身“北 方电子”。丐睹1程5亠 s匪Yu- L_HR -ni廿 rrP01-1-Norther n Electric成立仪式,加拿大,1914年中心 BNR ( Bell-Northern Research)的总裁,并在1995年担任这家公司自成立以来,就是加拿大“国宝级”科技公司,其在二战 时为军队源源不断地提供军用电话、微波雷达和无线电设备,战功 彪炳。后面几经重组,公司在1995年100周岁生日时更名北电(Nortel ),
7、并迎来了其诞生以来最强势的CEO : Joh n Roth(中 文名罗世杰)。罗世杰1969年就加入北电,从工程师做起,一路做到北电的研发集团CEO。他上台时对媒体说了一句经典的话:“很多人喜欢防御, 而我却喜欢进攻。而时代也给了他也一个豪赌进攻的机会:90年 开启的光纤革命。:wn -* * .1.1 r*r*,Aptis 、 Qtera 、Cambrian等公司纳入麾下,用以完善公司的产品当时光纤通信已经大规模应用,但人们普遍认为2.5G的带宽就是 极限,再高的速度也不会有人用。罗世杰对此有不同看法,上任伊 始就豪赌研发,带领北电开发出10G的光通信产品,在市场上供 不应求,彻底甩开最大的
8、竞争对手朗讯,市占有率高达90%,罗世 杰一战成名。在豪赌研发的同时,罗世杰大手笔并购,先后将Bay Network线。而随着90年代科技股和互联网热潮的升温,罗世杰发现一个 秘密:并购可以大幅度提升股价,而资本市场似乎并不在乎你到底 买的是什么。IA,1986 年罗世杰,Bell-Northern Research,11哪制jlHlIllllllNjlHlIllllllNpt股价跟罗世杰的奖金激励息息相关。工程师出身的罗世杰此时已经 完全是一副跨国公司CEO派头:热衷豪宅、赛车和高尔夫,他需 要高额的奖金来满足自己的生活。而90年代末的科技股狂热为他 提供了便利,他利用泡沫化的股价进行增发并
9、购,又进一步推高股 价,形成“良性循环”。从1997年底到2001年10月,北电花了 321亿美元进行并购,但所收购公司的净资产总额全部加起来,只有11亿美元4。除此之外,北电向员工,高管和董事会成员发放了十几亿美金的股票期权,甚至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竖立在了位于Brampton总部的 大堂里,上面滚动着公司股价,每个员工在路过时都在暗自计算自 己的身价,而伴随着公司股价的节节高涨,公司每天都洋溢着狂热和兴奋的情绪。缔造这一切的罗世杰更是获益丰厚:仅在2000年就兑现了 1.35亿美元的股票期权。凭借着抛售股票所得,他在风景秀丽的Caledon Hills 建造了华丽的豪宅,为求安静甚至把周围邻
10、居的房 北电员工参加公司组织的高尔夫球培训课,1999年招聘活动的人群,2000年参力卩Nortel4L4L产全部买下,把昂贵精致的模型火车摆在翻新的谷仓里,还在车库 里塞了 6辆顶级跑车。2000年,北电的收入和股价达到了顶峰:2000年收入高达303亿美元,占据全球光纤设备市场的43 %,几乎是第二名朗讯的3 倍;同时总市值飙涨到2670亿美元,占据了整个多伦多交易所总 市值的37%,并催发出惊人的财富效应:总部所在地渥太华的房价年涨了 60%。司 Alteon Websystem,等到9年之后将其卖掉,价格只有1800这一切全部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结束:科技股大幅度下跌, 电信运
11、营商纷纷破产,北电的客户数量从4000家缩水到400家, 昔日的订单全部化为乌有,残存的客户宁肯支付违约金也不愿提 货,超过65亿美元的产品被积压在北电的仓库中,其业绩和股价 遭遇重创。人们在回过头来复盘时,才会发现泡沫对企业的伤害:例如北电花10亿美元收购了一家叫做P romatory的公司,17个月后就把公司关掉人员裁光;再比如,北电2000年花了 78亿美元收购美国公万美兀,缩水98% 0于此同时,公司最重要的中央研发部门BNR却被随意拆解,研发 能力逐渐掉队,自2000年起,北电就再也没能推出革命性的产品。但这一切都跟罗世杰无关了,他在2001年2月向董事会提出辞职。啼笑皆非地是,其指
12、定的继任者,北电首席运营官Clare neeChandran 不想接这个烂摊子,借口旧伤复发拒绝接班,董事会敦 促罗世杰继续留任直到找到继任者,这让罗世杰非常生气,但也只 好勉强同意。最终,公司首席财务官Frank Dunn (中文名邓富康)接任北电CEO, 只比任正非大两岁的罗世杰“功成身退”,拿着股票套现的巨款去 过逍遥日子了。这家百年历史的公司,尽管还拥有4万名员工8000互联网泡沫破灭对北电影响极大,2001 年二季度亏损高达192亿美元,股价从120美元暴跌到10美元,影响了所有高管的奖金。因此,董事会要求邓富康在2002年之前结束亏损状态,但这在互项专利和百亿美金的营收,但已经露出
13、了颓势,无可救药地向深渊 滑去。02.垂危:棺材板上密集的钉子邓富康搞财务出身,擅长控制成本,这对陷入亏损泥潭的北电来说似乎很对路,但也正是他,用“娴熟”的财务技巧又给北电捅了联网寒冬的背景下谈何容易,无米之炊的邓富康只好在自己擅长的 财务领域做起了文章。当然,邓富康对于搞好业绩有很强的个人动机:他劝说董事会通过 了一项议案,规定只要北电扭亏为盈,就要向管理层发放“盈利回 归”奖金。二到了 2004年1月,在邓富康的妙手腾挪下,北电终于回春,公布了一份靓丽的年报:盈利7.32亿美元,股价随即大 涨。Frank Dunn 在北电业绩发布会,2004 年根据之前的议案,北电要向43位经理人发放总计
14、7,000 万美元的“盈利回转”奖金,其中780万美元的奖金发给了邓富康。但靓丽 的业绩引起了北电独立审计师德勤和公司一位董事的怀疑,他们秘 密聘请了 Wilmer&Hale 律师事务所对财报进行审查,发现了邓富 康造假的痕迹。董事会痛定思痛,决定清理门户。2004年3月10日,北电表示要 重新审计年报,推迟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2003年 度报告,这引起舆论大哗;3月15 日,邓富康以及相关财务人员 被强制休假。4月5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启动对北电的调查。4月28 日,北电解雇了邓富康。财务丑闻给北电的棺材上又钉上了一颗钉子,不仅让股价暴跌名誉 扫地,更把北电拖入了集体诉讼和巨
15、额罚款的泥潭,最终向股东赔 偿了 24.5亿美元。邓富康被解雇后,退休的美国海军上将比尔欧文斯(当时是董事会 成员)被任命为临时CEO,但很显然,北电急需一个“救世主”来 拯救公司,正在这时,北电向担任摩托罗拉总裁的扎菲罗夫斯基伸 出了橄榄枝,郁郁不得志的扎菲罗夫斯基正想跳槽,于是两者一拍 即合。扎菲罗夫斯基是那种标准的西方公司白人CEO :精力充沛、热爱运 动、毫不疲倦。他出生于南斯拉夫,15岁时随父母移民美国俄亥 俄州,一点儿英语都不会说,但两年后却能考入大学。他热衷游泳 和铁人三项,在摩托罗拉担任总裁时,他经常冒着30度的高温跑步,让同事瞠目结舌。困境中北电对扎菲罗夫斯基寄予厚望,不仅代
16、他向摩托罗拉赔偿了1150万美元的跳槽违约金,但交给扎菲罗夫斯基的摊子确是一笔烂账。更重要的是,公司连年亏损和巨额罚款,已经无法承受巨额 的研发投入,北电必须选择性放弃一些业务,节省资金来做重点突北电的新CEO扎菲罗夫斯基,2006年在扎菲罗夫斯基接任北电CEO的当天,北电的股价大涨5个百分 点,这位差点儿买下华为的人,能让北电起死回生吗?03.崩溃:大象如何被冲进马桶2006年11月,扎菲罗夫斯基再次访问北京,他的身份已经变成了北电网络的CEO。跟摩托罗拉一样,北电跟中国渊源很深,早在1972年,其就为尼 克松和毛主席的握手提供卫星转播设备;1988年4月,北电和电 子工业部成立了中国第一家
17、电信合资公司;1990年北京亚运会前 夕,北电捐了一台当时最先进的8000门程控交换机,号称价值400 万美金,很会来事儿。扎菲罗夫斯基此次访华的目的,一是为了维护北电在中国的市场关 系,二是出席中国区总部大楼的落成典礼。大楼位于北京望京,投 资3200万人民币,占地5.5万平方米,气派非凡。但时隔三年重:-f :丄*;二厂士能訣s丄:- -没有卖身成功的华为,内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任正非后来回忆道返中国,无论是华为,还是中国的发展的速度,都让扎菲罗夫斯基感到惊叹。7:“这个想法(卖掉华为)没能实现之后,高层领导表决还卖不卖?少壮派一致表决不卖,我也不能违背。我告诉他们,迟早我们 要与美国相遇
18、的,那我们就要准备和美国在山顶上交锋,做好一切 准备。”走出冬天的华为,开始展露出狼性的獠牙,无论是摩托罗拉还是北 电网络,很快就感受到了这种强大的冲击。为了节省研发费用,扎菲罗夫斯基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在3G技 术路线 上押注CDMA2000 ,并将UMTS (即 WCDMA 技术,也是 当年中国联通的3G路线)部门以3.6亿美元卖给了阿尔卡特。后来结局证明:WCDMA 大获全胜,CDMA2000则被边缘化,北电 在3G时代彻底沦为看客。北电中国区总部大楼,望京,北京,2006年0、. 一A L - 亠;:詡Sr 芝盂潺恳心h孑3,1江声-7对此评论道7: “欧洲永与此同时,华为却在重点开发
19、WCDMA 技术,国内卖不出去(3G 牌照2009年才发),就出海远征,结果势如破竹,2005年的海外 收入就超过了 50亿美金,后来更是开发出了明星级的Single-RAN产品,横扫欧洲几乎所有运营商,让无线产品收入跃居世界第二, 逼近爱立信。除了错失WCDMA 之外,扎菲罗夫斯基还将押错了 WiMAX 。这门 技术表面上是In tel、IBM和摩托罗拉等一众美国公司推动,背后推手是美国政府,后者用政治手段在3G标准提交截止9年之后, 将WiMAX 强行纳入成第四个3G国际电信标准。加拿大的北电紧 跟美国,并不令人意外。后来的结局令人意外:WiMAX 路线被欧洲和中国合谋做掉,北电 大量投资
20、打了水漂,无法转化成收入,2008年金融危机又让财务 问题进一步放大。危急时刻,扎维罗夫斯基向加拿大政府求助,但哈珀政府拒绝了北 电10亿美元援助申请,他们认为糟糕的局面是北电自己一手制造 的,因此拒绝援助。但讽刺的是,2009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和安大 略省政府毫不犹豫掏出137亿美元,来购买美国通用和克莱斯勒汽 车公司的股票。终于,在2009年1月14日,北电无法偿还一笔1.07亿美元的债 务利息,不得不向法院申请了破产,百年科技巨头就此终结。破产后的北电被巨头分食:爱立信11.3亿美元买下CDMA 和LTE资产,Avaya4.75 亿美元收购了企业网 业务,Ciena 花5.21 亿美 元收
21、购了光纤城域网部门,GenBand1.82 亿美元收购网络电话部 门。而在2011年7月,苹果、微软、爱立信等组成的财团以45 亿美元收购了北电的6000项专禾I。加拿大自由党领导人 Michael Ign atieff远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在诺基亚和爱立信身上,但加拿大却允许 北电资产落入外国手中。在他们拯救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的时候, 他们并未想过我们能否重组北电,以保留加拿大的知识产权和研发 能力。” . . .E二艸上-活i;盛甜、 4工/ u“宀、#La 弋0珥;-V-V心屋*4汁 1 *垃 IS R-t=TTrfe-er第m北电总部,2000年,现为加拿大国防部所在地北电破产对加拿大
22、科技行业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2008年,北电所在的渥太华和加蒂诺地区高科技行业就业人数为5.8万人,十年后这个数字下降到4.4万人。渥太华当地媒体的一名记者伤感地写道:北电就像一头被肢解的大象,尸体被冲进下水道,什么都没有剩下。排队领取养老金和补偿金的北电员工,2009年除了北电之外,加拿大其他科技企业也后劲不足:昔日风光无限的 黑莓(RIM 公司)追随诺基亚后尘,最大的芯片公司ATI被并购,最大的医药公司Valeant被曝光为“制药业的安然”。在2018年 世界500强加拿大上榜的11家企业中,绝大多数都是银行等金融 类公司。尹itit1 120 - - J J在破产10年之后,昔日北电所
23、在的安大略省也迎来新的明星企业Canopy Growth , 一家全世界最大的大麻公司。04.抹黑:谁杀死了北电?在北电破产的2009 年,渥太华大学(University of Ottawa)的和 100 Days:。在这两本研究北电群研究人员就行动起来,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研究北电到底因 何衰落?这项研究的工作做得非常扎实:他们采访了从1997年至2009年1 月期间所有北电高管人员的48 %,还采访了 53位北电的客户,以及若干竞争对手、记者、学者、行业观察员、产业顾问和政府官员, 做了 133次直接采访,收集到了 343项调查报告,素材笔记多达 2,500 多页8。报告给出了三个结论:
24、1.外部环境变化:北电误读市场,无法应 对竞争和技术的快速迭代;2.客户质疑:丑闻导致主要客户不再 相信北电长期服务客户的能力;3.缺乏弹性:北电糟糕的战略、架 构、财务、人员和文化降低了公司适应全球经济衰退和竞争加剧等 环境的能力。结论相对枯燥,但值得一提的是,在长达35页的报告概述中,华 为被提到了 0次。2009 年之后,两本研究北电衰落的出版物相继面世:Adve nturesin Inno vati on: In side the Rise and Fall of NortelThe rush to judgeme nt that killed Nortel破产的专著中,华为仅被提到了
25、 2次,且被纯粹称作“来自亚洲的低成本电竞争对手”。添油加火了把。事实上,基本上所有的北电研究者,都 会把北电破产归咎在公司自 己身上。但从2012年起,事情开始起了变化,一位叫做BrianShields 的前北电员工,开始四处散播关于华为黑客攻击北电的谣 言,并将北电破产的原因直接扣给了华为:华为黑进了北电系统,所以北电破产了。这种“要证据没有,但我偏要这么说”的态势,在2018年之前并 没有多少市场,媒体也懒得理他。但在2018年之后,形势突然变 化,北美媒体纷纷开始采访这位Brian Shields ,CBS甚至在著名节目60 Min utes也采用了这种说法,这显然为“华为恐惧症”北电
26、的失败,是由草率并购、财务丑闻、研发失误等一系列因素造 成的。其真正衰落是在2000年之后,此时北电技术上跟华为基本 上是两条路,“华为偷走北电技术导致北电破产”的说法纯属无稽 副神秘打扮的Brian Shields ,2016 年之谈。但这种阴谋论在一个“恰当”的时间点,就有人那么轻易地 信了 0位前北电员工在Hacker News 上这样评论道:“北电消失并非 因为华为,如今,中国人在所有的事情上都被当做替罪羊。”如果说华为跟北电的破产有什么关系的话,那就是在北电破产后吸 纳了不少人才,例如在北电做到了全球网络技术实验室主管的童文 博士,其于2009年北电破产后加入了华为渥太华研究所,成为
27、华 为无线通信首席科学家。他现在的身份则更加知名:华为5G首席 科学家。中间捧奖牌者为童文博士,2019年当然,北电作为一个大型企业失败标本,完完整整地展现在任正非 面前,这是千金难买的商学院案例。华为从中得到的,远远不止几 个顶级人才那么多。05.教训:科技企业的九死一生任正非从北电身上学到的第一条就是:永不上市。北电一名叫做Tom McKinney的前研发经理在接受某家媒体采访 时,指出了北电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现任和前任北电员工都有种强烈的观点一一公 司高管的所有薪酬都与股票激励相关联,这 种只关心股票价格,不关注真相和长期的机制,最终决定了公司的 存亡。”北电的管理层在2001年互联
28、网泡沫暴跌之后,就陷入维护股价的 疲于奔命之中,却意外地造成了财务丑闻,进而大幅影响了公司对 研发的投入,只能螺狮壳里做道场,在技术路线之中做“选择题” 最后却赌错了方向,丧失了所有东山再起的机会,终于被债务拖进 破产的漩涡。任正非从北电身上学到的第二条就是:死贴客户。在早期(1970年代和1980年代),北电通过为大客户提供技术服 务,与客户建立了牢固的关系。但在90年代后期,傲慢的研发部 门不再倾听客户需求,而是想当然的认为“我研发什么,你就应该 用什么”。事实上,北电之所以赌错了 WCDMA 和WiMAX ,主要 原因就是离客户太远。而反观华为,摩根斯坦利斯蒂芬罗奇曾带队去华为考察,任正
29、非安 排同事接待,没有亲自出面。事后罗奇有些失望:“他拒绝的可是个3000亿美元的团队。”任正非对此事的回应则是:“他罗奇 又不是客户,我为什么要见他?如果是客户的话,最小的我都会 见。”毛选中第一篇文章的第一句话是:“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 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的 任正非,深谙这句话的意义。任正非从北电身上学到的第三条就是:居安思危。北电在鼎盛的90年代末期,挥金如土并购如麻,却再也没有为下代技术做提前准备,结果2000年后技术储备严重不足,没能推 出过任何新的重磅产品,基本上以升级为主。导致到了 2005年至 2006年,大多数客户担心北电无法在未来五年
30、内生存,不愿意做出长期销售承诺。相反,华为居安思危的案例很多,这里讲一个小案例:研发中心 线化。1995年至2008年间,华为在深圳一共拿到了 160万平方米土地,共才花了 6个亿,均价只有375/平,当然那个时候地便宜,地方政府自然也愿意给低价土地,在2010年之后,华为在一线城市 拿地成本也极少超过2000元/平。不过即使这样,华为仍然不停地 将研发中心向二线城市迁移。华为的一位高管给我算了这样一笔账:公司在北上广深核心地段搞 快地不难,但假设员工坐公共交通上班,单程30分钟内最低房价7万,单程1小时内最低房价4万,按照平均每天加班2小时左右的强度,年轻员工要么买贵的房子背不起房贷,要么买便宜房子每 天通勤累死,如何奋斗?因此,在其他公司还在为自己物业升值而沾沾自喜时,华为已经意 识到了房价会削弱年轻人的战斗力,开始把研发中心向东莞、南京、 武汉、成都、西安等地迁移。百年北电的破产,对电信业界和华为最大的震撼,就是让他们认识 到了科技行业的九死一生。从C&C08 万门机研发的豪赌,到差点 儿被摩托罗拉收购,华为其实是由无数偶然铸就的。从某种程度上 讲,中国有华为这样的企业是非常幸运的,而非历史后视镜里呈现 出的必然。06.尾声: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管理学原理中级自考试题及答案
- 了解中医考试题及答案
- 广东法律自考试题及答案
- 控制原理考试题及答案
- 客舱清洁考试题及答案
- 铝电解综合工主管竞选考核试卷及答案
- 带式球团焙烧工入职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中药合剂工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考试题库1套附答案详解
- 钽钠还原火法冶炼工理论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4年设备监理师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基础题】
- 医院医用耗材SPD服务项目投标方案
- 债务重组合同协议书样本
- 杜绝“死亡游戏”(梦回大唐)学生安全主题班会课件
- 人教版七上《峥嵘岁月-美术中的历史》教案
- 《妇产科学》课件-9.2产力异常
- 职工食堂服务(技术方案)
- 金融领域反腐
- 《机械制图(多学时)》中职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教案
- 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