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2_第1页
煤矿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2_第2页
煤矿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2_第3页
煤矿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2_第4页
煤矿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石槽村煤矿2013年度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附 件:神 宁 集 团 石 槽 村 煤 矿2013年度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二一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目 录总 则6第一章 矿井情况简介7第一节 井田概况7一、交通位置7二、地势、地貌7三、井田范围7四、煤层及煤质8五、水系及水文地质8六、气 象9七、矿井瓦斯9八、煤 尘9九、煤的自燃9十、地 温9十一、地震烈度10十二、矿山救护10十三、医疗救护10第二节 矿井各大系统概况10一、开拓系统10二、通风系统10三、安全监测系统11四、束管监测系统11五、井下人员定位及胶轮车运输监控系统12六、防灭火系统12七、运输系统14八、供电系统14九、供水系统15

2、十、排水系统15十一、消防洒水系统16十二、矿山救护(应急救援系统)16第三节 2013年矿井建设情况17第四节 矿井可能发生的灾害17一、水灾事故17二、火灾事故17三、瓦斯事故17四、煤尘事故18五、顶板事故18六、爆破事故18七、机电运输事故18八、重大交通运输事故19九、各类事故分析图19第二章 矿井灾害事故预防措施20第一节 预防瓦斯事故的措施20一、矿井瓦斯的性质20二、瓦斯爆炸的条件20三、易发生瓦斯积聚或爆炸的地点20四、矿井瓦斯的危害20五、各种气体对人体的危害程度21六、预防瓦斯积聚的措施23七、防止瓦斯引燃的措施24八、防止瓦斯事故扩大的措施25第二节 预防煤尘事故的措施

3、26一、可能发生煤尘爆炸的地点26二、煤尘爆炸的条件26三、矿井粉尘的危害及尘肺病的预兆26四、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标准26五、防止煤尘堆积、飞扬的措施27六、防止煤尘引燃的措施27七、防止煤尘爆炸事故扩大的措施27第三节 预防火灾事故的措施28一、煤炭自燃必须同时具备的四个条件28二、矿井煤炭自燃发火预兆28三、地面火灾的预防28四、预防外因火灾的措施29五、预防内因火灾的措施30第四节 预防水灾事故的措施30二、水灾事故预防措施32第五节 预防顶板事故的措施32一、顶板事故的征兆32二、顶板事故的危害33三、预防掘进工作面顶板事故的措施33四、预防回采工作面(综采面)顶板事故的措施34第

4、六节 预防机电事故的措施35一、采煤机械事故的预防35二、综掘机事故的预防37三、锅炉、压风机(压力容器)事故的预防38四、井下排水泵事故的预防38五、钢丝绳事故的预防38第七节 预防电器事故的措施41一、预防矿井大面积停电事故的措施41二、预防井下电网触电事故的措施42三、预防雷电事故的措施43四、预防井下电缆事故的措施43第八节 预防运输事故的措施43一、斜坡轨道运输事故的预防43二、刮板输送机运输事故的预防45三、带式输送机运输事故的预防45四、皮带防断带事故的预防46五、无轨胶轮车运输事故的预防47六、副立井运输事故的预防48七、预防其它机械伤害事故措施49第九节 预防爆破事故的措施4

5、9一、预防爆破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措施50二、预防爆破崩人事故的措施51第十节 预防氮气泄露事故的措施52一、制氮机开、停安全技术措施52二、输氮管路检查、维护安全技术措施52三、注氮时通风管理安全措施53第十一节 预防重大交通运输事故的措施54第十二节 预防建筑物垮落压人和高空坠落事故的措施54第三章 矿井灾害事故处理计划56第一节 处理重大灾害的组织56一、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56二、灾害发生后人员的通知方法顺序56三、处理事故中相关人员的职责56四、发生事故时的汇报要求59五、发生重大事故后值班人员事故汇报及人员召集要求59六、急救准备59七、救灾的方法和原则59八、井下受灾人员避灾自救

6、的要求60九、灾区人员撤离和自救的措施60十、组织救灾时应注意的问题60十一、矿井重大灾害应变要点61第二节 主通风机突然停电停风安全技术措施62第三节 处理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措施62一、处理瓦斯爆炸事故的措施62二、处理煤尘爆炸事故的措施63第四节 处理火灾事故的措施64一、处理火灾时的通风方法及其选择64二、火风压的产生及其控制65三、处理掘进巷道火灾的措施65四、处理采煤工作面co气体超限及火灾的措施66五、处理井下机电硐室火灾事故的措施68六、处理洗煤厂及地面其他场所火灾事故的措施68第五节 处理水灾事故的措施69一、抢救原则69二、现场处理70三、处理水灾事故的措施70第六节 处理

7、顶板事故的措施71一、处理掘进工作面顶板事故的措施71二、处理综采工作面顶板事故的措施72三、抢救人员恢复通风的措施73第七节 处理机电运输事故的措施74一、处理矿井大面积停电及供电系统事故的措施74二、处理运输事故的措施76三、处理压力容器及机械事故的措施76第八节 处理洗煤厂电气事故的措施77一、一般事故处理措施77二、10kv配电室因故突然全面停电处理措施78第九节 自救与互救78一、自救时应遵守“灭、护、撤、躲、报”五原则78二、矿工互救时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78三、瓦斯、煤尘爆炸时的自救、互救78四、井下发生火灾时的自救、互救79五、发生冒顶事故时的自救、互救79六、井下透水时

8、的自救、互救80七、在有烟雾的巷道里撤退脱险81第十节 矿井发生灾害事故时的避灾路线81一、发生火灾和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的避灾路线81二、发生水灾时的避灾路线82第四章 计划的贯彻执行及安全培训计划84第一节 计划的贯彻执行84第二节 2013年安全培训计划84一、现状分析84二、员工培训目标84三、培训措施84第三节 矿井救灾演习计划8791总 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党和国家在生产建设中一贯坚持的安全生产方针。煤矿生产建设过程中,经常受到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和机电运输等各类灾害的威胁,各级管理部门和领导干部在生产、经营等的各项工作中,必须把安全工作摆在首位,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

9、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以及“三大规程”,把预防矿井各类灾害事故做为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的关系,坚持“综合治理、总体推进”和“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认真落实各级干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现场管理和技术管理,强化干部职工的安全教育和技术业务培训,认真抓好质量标准化工作,以质量保安全,以安全促生产,不断夯实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要重点突出“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煤矿瓦斯治理要求,坚持“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方针,构建 “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治理工作体系,努力提高矿井抗灾、防灾能力,

10、切实做好瓦斯、火灾和煤尘事故的预防工作,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九条规定的要求和石槽村煤矿2013年生产接续安排,并根据我矿各种灾害的主要特点提出预防措施,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特制定石槽村煤矿2013年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第一章 矿井情况简介第一节 井田概况一、交通位置石槽村煤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宁东煤田河东规划区的鸳鸯湖矿区内,西北距银川市约70km,西距灵武市约43km,行政区划属灵武市宁东镇管辖。矿区经过多年建设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公路网。国家主干高速公路银(川)青(岛)高速公路及国道307线沿矿区北部东西向穿过,井田西侧有磁窑堡到马家滩三级公路,磁窑堡向北

11、8km与国道307线相接,狼白公路横穿井田北部,鸳冯二级公路贯穿井田西部。向西经灵武市、吴忠市及青铜峡市可接国道109线和包兰铁路,向东经盐池县、定边县可达榆林、延安、太原等地。由银青高速公路向北西可直达银川市,该公路紧靠矿区黎家新庄中心区。另外,矿区内还有黎家新庄中心区至古窑子辅助区二级公路。包兰国铁干线于矿区西部约70km处南北向通过,灵武铁路支线(大古线)在包兰铁路的大坝站接轨,延至矿区古窑子车站。太中银铁路正在进行建设,新建铁路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鸳鸯湖矿区铁路专用线正在建设中;井田距离银川河东机场大约40km,可通过银青高速公路直达机场,本区交通运输十分方便。二、地势、地貌石槽村井田西为

12、牛布郎山和长梁山,其最高海拔分别为1451.9m和1436.5m;东、南、北三面均较开阔。纵观全区地势为东、南、西高,中部、北部较低。井田内为沙丘掩盖,多系风成垄状及新月形流动的沙丘,其间有被植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地形低缓平坦,东西向起伏不大。井田内海拔标高为+1357m+1464m,最大高差约107m左右。地形东西相对复杂,中部相对平缓。三、井田范围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专题会议纪要200518号文件调整后的井田范围:北以梅花井南界向西延长至长梁山马家滩向斜轴为界,东以马柳断层为界,南以杨家窑正断层、新碱沟北正断层为界,西以长梁山马家滩向斜轴为界。地理坐标:东经10640061064536;

13、北纬375421375825。南北长约4.5km,东西宽约7km,勘查区面积约31.4km2。与文件规定对应的井田地面边界拐点坐标见表1。表1 宁煤集发2005146号调整后的井田边界拐点坐标 序号坐 标序号坐 标xyxyst14205441.6836382871.43st64200749.9836387483.43st24205380.8236390891.64st74200377.0336386837.94st34203028.1236389174.98st84198910.2036386335.19st44202643.0336389121.17st94197788.4236384914

14、.90st54201144.4536387390.19井田先期开采地段位于井田中部,东部以李家圈向斜为界,西部以鸳鸯湖背斜轴为界,南北均以井田边界为界,面积约10.92 km2。四、煤层及煤质1煤层井田内延安组含煤地层平均总厚335.37m,含煤27层,平均总厚31.41m,含煤系数为9.4%。其中:编号煤层20层,自上而下编号为:1、2-1、2-2、3、 3下、4-1、4-2、5、5下、6、10、12、14、15、16、16-1、16-2、17、17-1、17-2、18、18-1、18-2煤。全区可采煤层3层(6、10、12),基本全区可采煤层2层(2-2、3),全区大部可采煤层5层(2-1

15、、15、16、16-1、17、17-1、18、18-1),局部可采2层(4-1、18-2),零星可采6层(1、3下、4-2、14、16-2、17-2),不可采煤层2层(5、5下)。可采煤层平均总厚28.18m。2煤质本区煤属变质程度低的不粘煤,煤质主要特征及煤的性能如下:(1)水分较低、特低灰低灰、低硫为主、特低磷低磷,中高挥发分,高热值、不具粘结性。(2)煤灰成分中硅铝氧化物所占比例相对不大,煤灰软化温度较低,易磨中等可磨性煤,抗碎强度高,较高高热稳定性,煤对二氧化碳的反应性好,弱结渣性。焦油产率低。(3)显微组分中惰质组大于镜质组,二者占92左右,壳质组占2左右,无机组分占6左右,并以粘土

16、矿物为主。(4)煤的可选性为易选中等可选。五、水系及水文地质井田内地形为缓坡丘陵,西高东低,间有植被,基岩出露于张家庙及牛布朗山。井田最高标高点位于牛布朗山,海拔高度为+1473m,最低标高点位于井田东侧碱沟,海拔高度为+1357m,相对高差约116m。地表流水有碱沟子沟(见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图)。井田内含水层按岩性组合及含水层水力性质埋藏条件等,由上而下主要划分为:赋存于风积沙、小型洼地及沟谷冲洪积层中,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排泄以蒸发消耗为主,部分以人工开采排泄或沿地层裂隙及风化破碎带补给基岩含水层的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由不同粒级的砂岩、泥岩和煤层组成,以浅湖三角洲体系的三角洲前缘相和三角

17、洲平原相及河流冲积相为主要沉积相的侏罗纪煤系含水层,对井田影响较大的煤系含水层段为直罗组底部砂岩含水层段,其它各段含水层结构较致密,裂隙不发育,富水性差,属富水性弱的含水层。结合本井田实际情况,首采煤层为2-2煤, 2-2煤冒落带最大高度27.92m,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56.05m ,在开采2-2煤时,冒落带进入直罗组底部粗砂岩,导水裂隙带高度超过直罗组底部粗砂岩,使得直罗组底部砂岩含水层成为直接充水含水层,也是影响本井田的主要含水层。六、气 象本区属半干旱半沙漠大陆性气候,多风沙,少降雨。据灵武市气象资料,季风从当年10月至来年5月,长达7个多月。多为北风、西北风,最大风力达8级,一般为45

18、级,春季时有沙暴;气候干热,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为8.8,年最高气温为41.4(1953年),年最低气温为-28.0(1954年);降水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年最大降水量为299.1mm,而年最大蒸发量高达2771mm,蒸发量为降雨量的十倍。最大冻土深度为1.09 m(1968年),最小冻土深度为0.50 m,一般为0.51 m。本区无霜期短,约为5月中旬至9月底。七、矿井瓦斯本井田瓦斯含量测试最大值为0.72m3/t,瓦斯含量较低,另经2010年、2011年瓦斯等级与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我矿为低瓦斯矿井。八、煤 尘各煤层均属有爆炸性危险的煤层。针对我矿112201首采工作面煤样煤尘爆炸性

19、试验得知,该煤层中水分mad为4.51%,灰分ad为8.68%,挥发份vd为32.20%、vdaf为35.26%,火焰长度400mm,最低岩粉添加量为90%。九、煤的自燃各煤层均属自燃煤层。2-2煤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类,属自燃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为53天。十、地 温本井田为地温异常区,深部+700m水平以下有一、二级热害区存在。十一、地震烈度本区地处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断褶带中部,属吴忠地震活动带,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地震震中多分布在黄河沿岸,19101991年间发生4.95.5级地震11次,地震活动空间上以吴忠、灵武两地相互转移,呈密集的地震分布形式。近期与历史上的地震活动位置比较接近,反映了构

20、造活动至今仍在持续进行。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十二、矿山救护矿井距宁煤集团宁东矿区救护中队(灵新矿)相距23km,20min内可到达石槽村煤矿。十三、医疗救护石槽村煤矿与宁东中心区医院及宁东医疗急救中心相距35km,30min可到达石槽村煤矿,并在矿区内设有医疗救护站。第二节 矿井各大系统概况一、开拓系统矿井采用主斜井、副立井和回风井混合开拓方式,主斜井井筒斜长1497m,倾角20,断面18.4m2,净宽5.4m,锚网喷支护(布置1.6m大倾角皮带);副立井井筒净直径9.0 m,净断面63.6m2,倾角90,深度545m,人工混凝土支护(布置落地式多绳摩擦

21、轮提升机);回风斜井井筒净宽5.0m,净断面17.8m2,倾角为23,长度为864m,锚网喷支护。下段暗斜井(上山)沿2-2煤层布置,长度为532m;采用单水平布置,上下山开采;采区巷道有回风上下山、运输下山、辅助运输上山(5.5缓坡,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工作面有回风巷、主运输巷、辅助运输巷;支护主要为锚喷或锚网喷支护。矿井开采煤层上部最高标高为+1075m左右,煤层埋深为330m以上。二、通风系统我矿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通风,主要通风机采用抽出式通风方法,在斜风井井口装设两台bd-ii-30型轴流式对旋风机,一套运转,一套备用,电机功率为2400kw。扇风机额定风量为130230m3/s

22、,额定风压为10003700pa。矿井主通风机于2009年8月5日顺利启用。矿井已形成主斜井、副立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的“二进一回”的机械全负压矿井通风布局,现矿井主通风机为双级运转,矿井总进风量10951m3/min,回风斜井总排为11015m3/min(其中外部漏风量124m3/min,外部漏风率为1.13%),目前通风系统较为完善、稳定,能满足矿井安全生产要求。三、安全监测系统我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kj90nb)安装时间开始于2010年7月,于2011年8月验收完毕。主要由地面中心站、ups电源、语音报警装置、传输通讯设备、井下光端机、监控设备及应用软件构成。通讯协议为modbus协议,

23、传输速率为4800波特率,网络结构为环网式传输。主要设备有:井下光端机、监测大分站、监测中分站、甲烷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负压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设备开停传感器、风门开关传感器、风筒传感器、馈电断电仪。监测系统覆盖所有采掘工作面、机电硐室、回风斜井、采区回风巷等各作业地点,对掘进工作面迎头、回风流、皮带运输巷等处的ch4、co、风速、温度、烟雾等环境参数进行监测,实现了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控制、风机开停、风门开关、井下主要运转设备的运转状况、馈电状态和主通风机负压实时监测、数据处理,并将所接收的监测信息24小时不间断地传送至井下各监测分站,再传送至井下光端机(+101

24、0变电所处),通过光缆将数据传送到地面中心站经局域网将监测数据上传至集团公司,在局域网内的任何一个接口终端都能调出所有监测信息及监测参数曲线图。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传输速率快,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比较高。系统主要具备功能有:1故障闭锁、瓦斯电闭锁、风电闭锁; 2异地断电/复电功能、手动断电/复电功能;3实时存盘功能;4列表及柱状图显示功能;5报表、曲线、模拟图打印功能。传感器设置情况:井下共设有10个风门状态监测点,3个风速监测点,24个瓦斯监测点,12个一氧化碳监测点,7个温度监测点,20个风机状态监测点、6个馈电开关状态监测点、1个负压监测点。各类传感器设置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25、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及煤矿安全规程等标准的规定,达到了“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的要求,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四、束管监测系统使用北京三雄公司的束管监测系统(sg-2003),主要由计算机、气体采样控制柜、空气发生器、氢气发生器、色谱分析仪、24位a/d转换器、抽气泵和通气束管组成。系统覆盖综采工作面和回风斜井,实现对工作面的辅运顺槽、采空区、工作面上隅角、工作面及回风顺槽回风流和回风斜井回风流等监测点的各气体浓度的监测分析。布置路线:地面中心站主斜井主风井第二联络巷16路分路箱和8路分路箱+1075m水平车场112201回风顺槽束管监测点地面中心站主斜井北侧联

26、络巷1010水平变电所112201/112202辅运顺槽束管监测点。束管监测系统每天全面检查维护一次,保证系统畅通,运行正常,监测准确,无堵塞和漏气现象,并于每天进行二次采样分析(人工采样和束管采样各一次)。五、井下人员定位及胶轮车运输监控系统我矿井下人员定位及胶轮车运输监测系统已经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调度控制系统采用分布式管理,由矿用读卡器收集人员、车辆运行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控制信号灯输出信号,实现控制功能。入井车辆装有自动保护装置,可实时检测排气温度、冷却水位和温度、沿途瓦斯浓度等参数,在参数出现异常情况时,可及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可以显示车辆行驶速度、转速、油位。车辆实时信息可以通过r

27、fid通道实时传输到地面监控主机,实现井下车辆运行状态在线监控。六、防灭火系统我矿采用以黄泥灌浆、注浆凝胶防灭火方法为主,注氮防灭火为辅的综合防灭火系统。并在井上、下设置消防材料库,按规定配备了消防器材。我矿采用地面集中灌浆、注胶防灭火系统和注氮防灭火系统,对采空区进行灌浆、注胶、注氮。在地面安装了2套制氮设备和灌浆注胶设备。1注氮系统(1)注氮设备性能指标为制氮装置型号:cj-98-1200型 制氮量:q=1200 m3/h 输出压力:p=0.7mpa 氮气纯度:98% 装机容量:n 约32kw 额定电压:v = 380 v 所需空气源流量:54m3/min 压力:0.8mpa 冷却方式:风

28、冷(2)注氮工艺根据本矿井的开拓布置、煤层自燃倾向性、发火周期和工作面开采情况,在采空区深部预埋注氮管道,在自然发火期之前或有发火预兆时,进行连续注氮,使采空区深部的氧含量降到防火惰化指标以下,然后根据工作面推进等情况,对预埋管道进行拖移。(3)注氮管路系统干管由制氮站地面管路副立井井筒下到+1075m水平车场支管由+1075m水平车场缓坡上山斜风井112201/112202主运顺槽112201/112202工作面采空区2灌浆系统(1)地面灌浆系统性能指标为定量送料机 型号:zsl-30;数量:1台最大送料量:30m3/h;功率:15kw。带式输送机 型号:带宽500mm;长度17303 mm

29、;数量:1台。输送量:36m3/h;功率:5.5kw。胶体制备机 型号:zlj-60;数量:1台。制胶量:50m3/h;功率:18.5kw。滤浆机 型号:lj-60c;数量:1台。最大滤浆量:60m3/h;功率:7.5kw。煤矿用注浆机(电机、电控防爆型)型号:zm-5/1.8g;数量:1台。流量:5m3/h;功率:7.5kw;压力:1.8mpa。渣浆泵 型号:4/3c-ah型;数量:1台。流量:80m3/h;功率:22kw;扬程:30m。悬浮剂添加机型号:ct20/60;数量:1台。悬浮剂添加量:20100kg/h可调。化工泵 型号:zm-0.5/h;数量:1台。水玻璃输送量:1300650

30、0kg/h可调。清水泵 型号:is80-50-200;数量:1台。流量:60m3/h;功率:15kw;扬程:50m。排污泵 型号:wq15-20-2.2;数量:1台。流量: 15m3/h;功率:2.2kw;扬程:20m。一次成孔钻具(电机、电控防爆型)型号:khy-50/38;数量:1套钻杆直径(外/内):50/38mm;功率:3kw。钻进深度(破碎煤体):40m。(2)灌浆量计算及选择灌浆工艺:根据本矿井的开拓布置、煤层自燃倾向性、发火周期和工作面开采情况,在采空区深部预埋灌浆管道,在自然发火期之前或有发火预兆时,进行连续灌浆,使采空区深部的氧含量降到防火惰化指标以下,然后根据工作面推进等情

31、况,对预埋管道进行拖移。日灌浆所需土量: 本矿主要有二个机械化开采工作面,根据采煤工作面参数,计算需土量2102m3/d。土水比:确定泥水比为2:3。每日制泥浆用水量:就近引用矿井排水制备泥浆,用水量为306m3/d。每日灌浆用水量367.2m3/d。灌浆量:每日灌浆量485m3/d;小时灌浆量48.5m3/h;泥浆密度:j=1.43t/m3;(3)灌浆管路在地面设注浆、注胶合用站,泥浆、胶体经副立井井筒下到+1075m水平车场:+1075m水平车场缓坡上山斜风井11采区回风上山112201/112202工作面回风顺槽112201/112202工作面采空区井下干管选用d1406型无缝钢管,支管

32、采用d1086型无缝钢管,管路之间采用法兰连接。七、运输系统目前我矿矿井运输系统主要为运煤系统、排渣系统、辅助运输系统,各系统如下所示:1.112201工作面胶带输送机转载煤仓 主井胶带输送机洗煤厂2.112202作面胶带输送机转载煤仓主井胶带输送机洗煤厂3.1102205主运顺槽2#胶带输送机1102205主运顺槽1#胶带输送机井底煤仓主井胶带输送机洗煤厂4.1102205辅运顺槽胶带输送机40t刮板输送机1102205主运顺槽1#胶带输送机井底煤仓主井胶带输送机洗煤厂5.1102206主运顺槽2#胶带输送机1102206主运顺槽1#胶带输送机区段煤仓主井胶带输送机洗煤厂6.1102206辅

33、运顺槽胶带输送机40t刮板输送机1102206主运顺槽1#胶带输送机区段煤仓主井胶带输送机洗煤厂7.副立井现担负全矿井提人、设备及升降材料等主要任务8.矿井各炮掘工作面出渣由防爆胶轮车运至井底经副立井运至地面。八、供电系统1变电站供配电系统工业场地35kv变电站设2台31500kva主变(一用一备),以10kv向井下(5回)、主井驱动机房(2回)、主通风机(2回)、工业场地东部变电所(2回)、办公区箱变(1回)、洗煤厂主厂房变电所(2回)、洗煤厂装车站变电所(2回)、综采安装公司基地(1回)、高压电容补偿(2回)、接地变压器(2回)、动力变压器(2回)供电。2井下高、低压配电系统矿井中央变电所

34、(主排水泵房)以10kv向中央泵房4台主水泵供电、动力变压器(2回)等高压供电;设风机专用变压器一台,同时以660v向排水泵加热器、电动闸阀、清仓设备低压负荷供电,并预留一个工作面负荷。+1010m水平10kv变电所10kv母线为单母线分三段的接线方式, 正常时分列运行,以10kv电源向动力变压器(2回)、煤巷综掘工作面、112201综采工作面(1回)、112202综采工作面(1回)、辅运东翼临时配电点(2回)、112201运输顺槽带式输送机(1回)、112202运输顺槽带式输送机(1回)、风机专用变压器(1回)供电。以低压660v电源向井下主斜井皮带拉紧、综掘面局部通风机等低压负荷供电。采区

35、10kv变电所(计划2013年6月底安装投入使用)10kv母线为单母线分二段的接线方式, 正常时分列运行,以10kv电源向下部综掘工作面 (3回)、动力变压器(2回);以低压660v电源向普掘面、运输顺槽带式输送机低压、综掘面局部通风机、普掘面局部通风机等低压负荷供电。巷道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采用“三专两闭锁”方式供电。并能实现风电、瓦斯电闭锁。九、供水系统我矿供水系统采用多水源分质供水系统,优先利用净化处理后的矿井排水作为井下消防洒水水源,地面生活用水水源来自石槽村黄河泵站经日用消防泵房供至各建筑物。1、井下供水系统由1000m3高位水池,从副立井至井下工作面,主管为:1596型的内外涂环

36、氧树脂复合钢管。2工业场地供水工程工业场地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水源来自石槽村黄河泵站。发生火灾时,启动消防水泵加压供水灭火。矿井消防储水量按消防流量45 l/s、火灾延续时间3h计算,消防储水量为486 m3。工业场地给水管网为生活、消防合用的环状管网,给水管采用内外涂环氧树脂复合钢管。管道采用沟槽式快速连接,在适当位置设置地下式室外消火栓。 十、排水系统依据石槽村井田勘探报告(供审稿)2005年10月,矿井正常涌水量420.8m3/h,最大涌水量545m3/h。首采工作面三条顺槽正常涌水量共约90 m3/h,112202工作面正常涌水量为40 m3/h。矿井排水系统:各开拓巷道、工作面顺

37、槽涌水均通过+900+1075m缓坡上山排至井底水仓,再由主排水泵房dm580水泵经副立井dn377主排水管路排至地面,由地面污水处理后经外排水系统排至南湖。目前井下永久排水系统已经,排水能力达到1109 m3/h。十一、消防洒水系统井下永久消防与防尘用水系统用水取自矿井排水处理站清水池,供水干管管径为dn200。供水管从副立井下井,敷设至井下各用水点。1井下消防井下消防流量为7.5 l/s。在井底车场、倾斜巷道每隔100m;机电硐室、爆炸材料库硐室、材料库硐室入口、掘进巷道入口、回采工作面进、回风巷口、胶带输送机机头等附近设置sn50型消火栓,另在机电硐室、变电硐室、爆炸材料库硐室、检修硐室

38、等附近设置泡沫灭火器消防。2防尘洒水掘进工作面防尘采用冲洗岩帮、净化风流等综合措施,使岩、煤尘浓度降低到2mg/m3以下。回采工作面采煤机械配备内外双喷雾,减少工作面煤尘的飞扬;在运输大巷、胶带运输大巷、回风大巷和工作面顺槽内设置净化水幕;在煤流的转载、装载处设置转载点喷雾进行洒水降尘,使采煤工作面的含尘量降低到10 mg/m3以下。3供水管网根据用水点的水量及水压情况,局部管段设置减压阀减压。井下消防洒水管道采用热轧无缝钢管,供水管路采用法兰或快速接头连接;巷道内的供水管路每隔50100 m设置一个dn50的支管以备安装消火栓,另设一个dn25的支管供安装灭火喉或供取水防尘用,支管上装设截止

39、阀和减压阀。消防洒水管沿巷道侧壁敷设。十二、矿山救护(应急救援系统)我矿即将成立矿山辅助救护队,按救护中队的编制进行设置,将有兼职救护队员33人,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和实操培训合格,取得矿山救护特种作业资格证。成立后矿井将配齐辅助救护装备,坚持兼职救护队员定期操作演练,矿井抢险救灾及应急救援能力将逐步加强。辅助救护队将与宁东救护中队签订救护协议,一旦矿井发生重大灾害,由宁东救护中队承担主要救护任务,矿辅助救护队协助。我矿修订完善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提高了预案的覆盖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健全了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矿井设有地面消防材料库、井下消防材料库,消防器材按规定配备齐全。井下巷道

40、路标和警示牌设置齐全,主要工作场所悬挂有避灾路线图。机电设备综合保护装置齐全,矿井实现了风电、瓦斯电闭锁。所有入井人员全部配备并使用了隔离式自救器,井下安装有一套无线通讯系统及入井人员定位系统,矿井生产调度通讯系统通过行政总机与全集团联网,井上下、矿内外通讯联系畅通便利。第三节 2013年矿井建设情况2013年我矿计划掘进工作面有:+900m+945m辅运运输上山、第五中车场回风联络巷、第六中车场、+1010m南翼回风大巷、+1010m南翼辅运大巷、+1010m南翼运输大巷、第五中车场、11采区运输上山及延伸段、回风上山及延伸段、11采区变电所、21采区缓坡下山、21采区运输斜巷、21采区回风

41、上山、1102206辅运顺槽、1102206主运顺槽、1102205辅运顺槽、1102101回风顺槽、1102101主运顺槽、1102101辅运顺槽、1102101开切眼、1102206开切眼、1102101面1#联络巷、1102103面1#联络巷;采煤工作面有112202综采工作面、1102206综采工作面、1102203综采工作面、1102205综采工作面。第四节 矿井可能发生的灾害一、水灾事故根据石槽村煤矿井田勘探报告和2013年矿井生产接续,2013年岩巷掘进过程中1010南翼回风大巷、运输大巷、辅助运输大巷分别揭露df7和df8正断层,该断层有可能导水,其它岩巷不揭露较大含水层和断裂

42、构造,造成水灾害可能小。112202工作面、1102203工作面、1102206工作面、1102205工作面均在2013年回采,回采过程中1102203和1102205工作面将通过df17正断层,断层不导水,破碎带不发育,落差在05.6m;1102206 工作面将通过df23正断层,断层不导水,破碎带00.6m,预计落差在4.58m。工作面受水害威胁主要来是其顶板直罗组下段“七里镇”砂岩含水层通过导水裂隙带进入工作面,是矿井防治水的重点方向。二、火灾事故1井下可能因机电设备、电缆使用管理不当引起电器火灾。2井上、下润滑油脂、化学品管理不到位,可能发生着火事故,如井下消防材料库及油脂库。3井下主

43、要运输系统的多条皮带运输,为矿井火灾的主要根源,如112201主运顺槽、主斜井、斜风井和112202主运顺槽、辅运顺槽、回风顺槽皮带运输。4.井下可能出现火灾的地点有112201综采工作面、112202综采工作面采空区。三、瓦斯事故一是主要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无计划停电、停风,在掘进工作面或相关巷道中出现瓦斯事故;二是通风系统不合理,局部通风机吸入循环风,盲巷没有及时封闭,未按规定进行排放瓦斯引起瓦斯事故;三是入井轨道等在井口没有安装绝缘轨道,违章在井下进行切割,焊接金属件等引发瓦斯爆炸事故。针对目前我矿实际情况,井下较为容易出现瓦斯事故的地点有综采工作面、各煤巷掘进工作面、倒车硐室、高冒区,主

44、斜井、斜风井和皮带运输巷内。四、煤尘事故石槽村煤矿井田范围内的所有煤层煤尘有爆炸危险性。可能造成煤尘事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宁东洗煤厂石槽村分厂或井下使用的风流净化设施、喷雾降尘设施不完好或不正常,定期冲洗清扫制度执行不好,造成煤尘堆积或飞扬,遇到高温热源或明火有可能发生煤尘爆炸事故。2.工人长期在采掘工作面作业,易造成现场作业人员患矽肺、煤肺和硅肺等职业病,危害员工健康。3.由于地面运煤通道内长期煤尘积聚,遇到火源,可能发生煤尘爆炸事故,所以要定期冲洗煤流线巷道。在2013年,必须在112202、112203和112204综采工作面煤流线上安装完善的净化水幕、防尘水罩和转载点喷雾,在

45、综采工作面回风巷安装捕尘风门,并安排专人检查、维护,确保设施完好,防止粉尘超标。五、顶板事故1巷道岩性差,强度低,支护设计不合理,巷道跨度大,断面形状不抗压,易引发冒顶事故。2掘进工作面支护强度低、支护质量差、支护不及时、空顶面积大等原因,引发冒顶事故。3在用巷道维修不及时或维修不当引发局部冒顶或掉矸伤人事故。六、爆破事故使用不合格爆破材料或违章爆破作业会引发爆破事故。七、机电运输事故1违章带电检修电器设备或电器设备安全保护不完好导致触电伤人事故。2112202工作面安装、调试、试生产期间,工作难度大、强度高,若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可能发生机械设备伤人事故。3井筒提升运输量大,特别是大型设备的

46、起吊、提升、运输等环节,可能因管理不善、保护失效发生断绳跑车、皮带断裂等提升、运输事故。4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可能发生事故的地点主要有:地面锅炉房、空气压缩机、制氮机、氧气瓶、乙炔瓶、无轨胶轮车轮胎等其他的压力管道。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有设备运行状况不正常、设备保护功能失灵,设备损坏;一般情况下事故发生比较突然,而且容易引起其他事故。5运输事故(1)1102206胶带输送机机头大件运输时需安装临时绞车、铺设临时轨道,设备、设施自身存在质量问题,诸如轨道、安全保护设施、钢丝绳、“一坡四挡”信号不完好、不可靠等均可能造成运输事故。(2)主斜井安装永久性大倾角胶带输送机,皮带输送机保护功能失灵、防护设施

47、不完善可能造成的人身伤亡及机械事故(3)副立井绞车将出现过卷过载事故、突然停电造成蹾罐事故及保护失灵其他机械事故。 八、重大交通运输事故职工上下班以乘坐大客车和私家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矿区距生活居住区远,道路状况差,车辆保养不好或行车时判断、操作失误、雪天,都会造成群体性重大伤亡交通事故。九、各类事故分析图当矿井各类事故发生后,为保证更好的处理各类事故,尽可能减少各类事故造成的损失,必须按照各类事故分析图进行事故分析、处理。各类事故分析图第二章 矿井灾害事故预防措施第一节 预防瓦斯事故的措施一、矿井瓦斯的性质矿井瓦斯是由ch4组成的有害气体的总称,由于ch4占矿井有毒有害气体的90%以上,因此通

48、常把ch4称为矿井瓦斯。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相对空气密度为0.554,不供呼吸,难溶于水,有很强的扩散性和渗透性,有燃烧性和爆炸性。二、瓦斯爆炸的条件瓦斯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瓦斯浓度在5%16%的爆炸范围内、引爆火源温度达到650 750、空气中氧气浓度大于12%。三、易发生瓦斯积聚或爆炸的地点1掘进工作面遇断层、地质破碎带、冒顶区,如112201回风顺槽、主运顺槽、辅运顺槽断层处和112202回风顺槽各构造处,即112201主运顺槽、辅运顺槽内冒顶处;2通风不良的掘进巷道、机电设备硐室,如112201回风顺槽、主运顺槽、辅运顺槽内倒车硐室和112202回风顺槽、主运顺

49、槽、辅运顺槽内倒车硐室;3实行串联通风的采掘工作面;4临时停风的掘进巷道、盲巷;5排放瓦斯时回风流经过的巷道;6井下从事电焊、气焊或喷灯焊接的工作地段。四、矿井瓦斯的危害矿井瓦斯爆炸是煤矿各类事故中最为重大的事故之一,瓦斯的主要危害有:高浓度的瓦斯会导致人员缺氧窒息死亡;局部聚集的瓦斯在爆炸范围内遇到高温火源时,会发生局部瓦斯燃烧或瓦斯爆炸;瓦斯爆炸的主要危害有:1.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使氧气含量减少,特别是co含量大量增加,造成大量人员中毒死亡。2.产生高温火焰,温度可达18502650,将人烧伤、引起煤尘爆炸、火灾事故。3.产生的高压冲击波高速向外传播,造成井巷、设备破坏,人员伤亡;瓦

50、斯爆炸引起飞扬的煤尘爆炸,扩大事故范围和损坏程度。五、各种气体对人体的危害程度1空气中含氧量减少对人体的危害程度表2 不同氧气含量对人体危害程度表o2%人 体 的 反 应17%静止时无影响,工作时喘息,呼吸困难。15%呼吸急促,脉搏跳动加速,判断和意识能力减弱。10-12%失去劳动能力,失去理智, 时间稍长将有生命危险。6-9%失去知觉,呼吸停止,几分钟内心脏尚跳动,急救不及时会导致死亡备 注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空气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2二氧化碳增加对人体的危害程度表3 二氧化碳对人体危害程度表co2%人 体 的 反 应1%呼吸次数和深度略有增加。3%呼吸量增加两倍,很快产生疲劳现象。5%呼

51、吸次数增加三倍,感到憋气和耳鸣,太阳穴跳动快。 6%严重的喘息,头痛,极度虚弱无力10%头晕,处于昏迷状态10%以上 呼吸处于停顿状态,失去知觉,窒息死亡备 注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进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得大于0.5。3一氧化碳增加对人体的危害程度表4 一氧化碳对人体危害程度表co(%)中毒时间人体的反应中毒程度0.0024%无无害无0.016%23h无征兆或轻微头痛。无0.048%12h耳鸣、头痛、眩晕、心跳。轻微0.128%0.5h肌肉酸痛、四肢无力、呕吐、感觉迟钝。严重0.4%0.2h丧失知觉、痉挛、呼吸停顿,以至死亡。致命1.26%13min停止呼吸,死亡。致命备 注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52、井下风流中一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0024。 4硫化氢增加对人体的危害程度表5 硫化氢对人体危害程度表h2s%人 体 的 反 应0.002以下对人体无危害。0.01%数小时后轻度中毒。0.02%流唾、清鼻涕,呼吸困难,头晕。0.05%1h后昏迷头痛,呕吐,四肢无力。0.10%神智不清。30min以后失去知觉,脸色发白,窒息死亡。0.1%以上致命中毒,几分钟即死亡。备 注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风流中硫化氢浓度不得大于0.00066。5二氧化氮增加对人体的危害程度表6 二氧化氮对人体危害程度表no2(%)人体的反应0.0034%呼吸困难,6h出现咳嗽等中毒症状。0.006%呼吸道感到刺激、咳嗽、肺

53、部疼痛。0.01%剧烈咳嗽,恶心、呕吐、神经系统麻木。0.025%短时间内死亡。备注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中最高允许浓度为0.00025。6二氧化硫增加对人体的危害程度表7 二氧化硫对人体危害表so2%人 体 的 反 应0.0005%嗅觉器官感到有刺激味0.002%强烈的刺激眼睛和呼吸器官、流泪、咳嗽、头痛、呕吐0.05%引起急性支气管炎、肺水肿、短期内中毒死亡备 注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风流中二氧化硫浓度不得大于0.0005。7氨气对人体的危害属无色、浓烈臭味气体,刺激人体皮肤和粘膜,引起喉头水肿,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风流氨气浓度不得大于0.004。六、预防瓦斯积聚的措施1在各倒车硐室内安

54、装导风筒,在高冒区内安装导风板,增强通风。2矿井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集团公司矿井风量计算细则规定,设计、供给用风地点风量,及时按实际需要调节风量,利用新鲜空气稀释瓦斯浓度,严禁微风作业或超通风能力生产。3矿井必须严格执行测风制度,每10天进行1次全面测风。对采掘工作面和其他用风地点,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测风,将测风结果记录并写在测风地点的记录牌上;根据测风结果采取措施,进行风量调节。4掘进工作面实行独立通风,布置独立通风确有困难时,在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后可采用串联通风,但串联通风的次数不得超过1次。必须在被串联工作面进风流中装设甲烷传感器,断电、报警、复电的甲烷浓度均不得超过0.5。5巷道贯通前,综合机械化掘进巷道在相距50m前、炮掘巷道在相距20m前必须停止一个工作面,施工调风构筑物,做好调整通风系统的准备。贯通时必须由施工单位和通风队同时派专人统一指挥,停掘的工作面,必须保持正常通风,设置栅栏及揭示警标,经常检查风筒的完好状况和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掘进的工作面每次爆破前,派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