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十章 癌基因、抑癌基因与生长因子测试题】、名词解释1.癌基因 2 .病毒癌基因 3 .细胞癌基因 4 .抑癌基因 三、选择题A型题12细胞原癌基因A.正常人细胞也检测到癌基因B 只在肿瘤细胞中出现C. 加入化学致癌物在正常细胞后才出现D .是细胞经过转化才出现E.感染致癌病毒才出现13. 关于细胞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存在于 RNA病毒中B 存在于 DNA病毒中C. 存在于正常人基因组中D .正常细胞出现可导致肿瘤E.只存在于肿瘤细胞14. 致癌病毒A使人体直接致癌 B 使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C.均为 DNA病毒D .均为 RNA病毒E.含转化酶15. 不属于癌基因产物的是A.化学致癌
2、物 B .生长因子类似物 C .结合GTP的蛋白质D. 结合DNA的蛋白质E .酪氨酸蛋白激酶16. 癌基因 src 家族的编码产物是A酪氨酸蛋白激酶 B . DNA结合蛋白CGTP结合蛋白类D.生长因子类 E . Ser/Thr蛋白激酶17癌基因 ras 家族的编码产物是A酪氨酸蛋白激酶 B . DNA结合蛋白CGTP结合蛋白类D. 生长因子类 E 生长因子受体类18.癌基因myc家族的编码产物是A酪氨酸蛋白激酶 B . DNA结合蛋白CGTP结合蛋白类D.生长因子类 E .生长因子受体类19能编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癌基因是Asrc B ras C myc Dsis E erb-B20.能编
3、码GTP结合蛋白的癌基因是Asrc B ras C myc Dsis E myb21 .能编码具有TPK活性的癌基因是Asrc B ras C myc Dsis E myb22有关抑癌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抑制细胞的分化 B .能抑制细胞过度生长C. 突变后可导致肿瘤形成D .可诱导细胞凋亡E. 最早发现的是 Rb基因 23.有关P53蛋白的描述,错误的是A其基因位于17P13,突变后可致癌 B .能引发修复失败的细胞程序自杀C. 有“基因卫士”的称号 D .有转录因子作用 E .能激活解链酶24有关 Rb 基因的描述,错误的是A.位于13q14 B .是一种抑癌基因 C .其作用与E-2F
4、有关D. 其编码蛋白为 P21 E.突变后可导致肿瘤发生 25.原癌基因被激活的方式不包括A获得增强子B .基因易位或重排 C. DNA甲基化程度增高D点突变E .原癌基因数量增加26不属于抑癌基因的是AP16 BP53 CRb DWT1 EH-ras27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病理过程 B 是细胞坏死C由意外事件引起的细胞损伤造成D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我消亡的过程E与癌基因的表达调控无关28生殖细胞抑癌基因的突变可引起A.生殖功能障碍B 各种先天性的肿瘤C 家族性的肿瘤易感性D .后代的发育正常E. 家族性癌症发病率下降 29使癌基因活化的因素有A.正常基因表达增强 B .正常基因
5、表达减少C. 抑癌基因表达增强 D .细胞增殖、分化加强E.点突变B 型题(3034)A.酪氨酸蛋白激酶 B . GTP结合蛋白C. DNA吉合蛋白D. 生长因子E .细胞骨架蛋白30src 家族的编码产物31ras 家族的编码产物32myc 家族的编码产物33sis 家族的编码产物34erb 家族的编码产物(3540)ARb BP53 Cras Dsrc EP16 35.位于9P21,与黑色素瘤相关36其作用与转录因子E-2F 有关37其产物能启动程序性细胞死亡 38其产物有 TPK 作用39.其产物有G蛋白作用 40有“基因卫士”的称号41 45)A. Rb基因B . P16基因C . N
6、F1基因D. WT1基因E .突变的Rb基因41最早被克隆和完成测序的抑癌基因是42与细胞黑色素瘤相关的抑癌基因是43与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相关的抑癌基因是44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是45与肾母细胞瘤相关的抑癌基因是X型题 46正常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致:A.细胞形态改变 B .细胞癌变C.异常表型D .细胞结构与生物活性改变E.细胞凋亡47.属于癌基因表达产物的是A. GTP结合蛋白B . DNA结合蛋白C酪氨酸蛋白激酶D 生长因子类E. 细胞骨架蛋白类48原癌基因激活方式有A.点突变B.基因易位C 基因扩增D. 蛋白质磷酸化E 获得启动子49细胞癌基因可在下列情况下激活A基因发生突变 B 有化学致
7、癌剂存在C有病毒感染 D .生长因子与 DNA互相结合E 受体激活50.野生型P53基因的产物A其基因是抑制基因B 一定情况下,能启动细胞自杀C有转录因子作用 D 能抑制解链酶活性E. 与复制因子 A相互作用参与DNA的复制与修复 51. Rb基因的特点包括A.位于13q14 B .含27个外显子C.编码产物 105Kd D .转录产物 4.7kbE. 全长20kb四、问答题53简述癌基因激活的方式。54何谓抑癌基因?举一例说明抑癌基因的作用机制。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 最初是指在体外引起细胞转化、在体内诱发肿瘤的基因,实际上它们是一类编码重要调 控蛋白的正常细胞基因。 目前认为凡能编码生长因
8、子、 生长因子受体、 细胞内生长信息传递 分子,以及与生长有关的转录调节因子的基因均属癌基因。2存在于肿瘤病毒中的、能使靶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基因称病毒癌基因。3存在于正常细胞基因组中的癌基因称细胞癌基因。4 是一类抑制细胞过度生长、增殖,从而遏制肿瘤形成的基因。这类基因的丢失或失活可 导致肿瘤发生。如 Rb P53、P16等。5是一类调节细胞生长与增殖的多肽类物质。三、选择题A型题12 A 13 15. A 16 . A 17 .C18B24 . D19 . E 20 . B 21 . A 22 . A 23 . E25 C 26 E 27 D 28 C 29 EB型题30A 31B 32C
9、33D 34E 35E36A 37B 38D 39C 40B 41A42B 43C 44E 45DX型题46A B C D 47A B C D E 48A B C E 49 A B C E50A B C D E 51 A B C D四、问答题53有以下几种: a)启动子或增强子的插入:可以引起原癌基因过度表达或由不表达变为表达,导致细胞恶 性转变。b)基因易位和重排:由于原癌基因的位置改变,调控环境改变,可能使原来无活性的原癌 基因移至强的启动子或增强子附近而被活化, 而使基因表达增强, 恶性变。C)原癌基因扩增:使原癌基因拷贝数增加或表达活性增强,产生过量的表达蛋白,导致肿 瘤。d) 点突变
10、: 原癌基因中某一碱基突变, 导致其蛋白产物的氨基酸残基改变。54抑癌基因是一类抑制细胞过度生长、增殖,从而遏制肿瘤形成的基因。 这类基因的丢失或失活可导致肿瘤发生。如野生型P53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其表达产物 P53蛋白来实现。P53蛋白在维持细胞正常生长、抑制恶性增殖中起重要作用,因而被称为“基因卫士”。P53基因时刻监控着基因的完整性,一旦细胞DNA遭到损害,P53蛋白与基因的DNA相应部位结合,起特殊转录因子作用,活化P21基因转录,使细胞停滞于 G1期;抑制解链酶活性;与复制因子A相互作用参与 DNA勺复制与修复;如果修复失败,P53蛋白即启动程序性死亡过程诱导细胞自
11、杀, 阻止有癌变倾向突变细胞的生成, 从而防止细胞恶变。测试题】、名词解释1. 生物转化2. 结合胆红素3. 未结合胆红素4. 胆汁酸的肠肝循环5. 胆色素的肠肝循环6. 胆色素7. 初级胆汁酸8. 次级胆汁酸9. 黄疸10. 胆汁酸盐11. 加单氧酶系12. 胆素原13. 胆汁14. 游离胆汁酸15. 结合胆汁酸16. 溶血性黄疸17. 肝细胞性黄疸18. 阻塞性黄疸19. 隐性黄疸20. 单胺氧化酶 三、选择题A型题41. 下列那种物质仅有肝脏合成A.胆固醇 B .糖原C .血浆清蛋白D .尿素E .脂肪酸42. 血氨升高的主要原因是A .肾功能衰竭 B .肠道内产氨或吸收氨过多C.体内合
12、成的非必须氨基酸过多D .肝功能障碍 E .组织蛋白质分解过多43. 短期饥饿 ,血糖浓度的维持主要靠A.肌糖原的分解B . 肝糖原的分解 C . 糖的异生作用D .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 E .酮体的利用率升高44. 加单氧酶体系主要存在于A .线粒体 B .微粒体 C .细胞膜 D.细胞浆 E .细胞核45. 有关加单氧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 .此酶系存在于微粒体中B.通过羟化参与生物转化作用C .过氧化氢是其产物之一D .细胞色素P450是此酶系的组分E . 又叫混合功能氧化酶46. 生物转化时 , 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为结合反应的供体A .PAPS B .CH3COSCoAC .UDPGAD .
13、SAM E .Ala47. 下列哪种物质是次级胆汁酸A .脱氧胆酸 B .鹅脱氧胆酸 C .甘氨鹅脱氧胆酸D .牛磺鹅脱氧胆酸 E .甘氨胆酸 48. 胆汁酸对自身合成的调空是A .激活3a -羟化酶B .抑制3 a -羟化酶C . 激活 7a - 羟化酶D .抑制7a -羟化酶E . 激活 12a - 羟化酶49. 血液中哪种胆红素增加, 尿中会出现胆红素A .结合胆红素 B .未结合胆红素 C .间接胆红素D .游离胆红素 E .血胆红素50. 肝脏不具备下列哪种功能A .贮存糖原和维生素B.合成尿素 C .进行生物氧化D .合成消化酶 E .合成清蛋白51. 人体合成胆固醇速度最快和合成
14、量最多的器官是A. 肝脏 B .脾脏 C .肾脏 D 心脏 E .肺脏52. 肝中储存最多的维生素是A. 维生素D B .维生素PP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B E .维生素A53. 胆汁酸合成的限速步骤是A .胆固醇12a -羟化作用B . 胆固醇 5 位双键的还原作用59. 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和解毒作用是C.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的结合反应D .侧链的氧化E. 胆固醇 7a -羟化酶54.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初级结合型胆汁酸A .甘氨鹅脱氧胆酸B.牛磺脱氧胆酸C.鹅脱氧胆酸 D.胆酸E . 石胆酸55. 初级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的区别是前者有A. C-3 羟基 B .C-7 羟基 C.C-12
15、羟基 D .C-16 羟基 E .C-21 羟基56.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初级胆汁酸A胆酸 B.脱氧胆酸 C.甘氨胆酸 D.鹅脱氧胆酸 E.牛磺胆酸57. 有关胆汁酸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 .脂类吸收中的乳化剂 B .在肝脏由胆固醇转变生成C.抑制胆固醇结石的形成D.胆色素代谢的产物E . 经过肠肝循环被重吸收58. 不参与肝脏生物转化反应的是A .结合反应 B.氧化反应 C.水解反应 D.还原反应 E.脱羧反应A .相同的B .不同的C .相反的 D .相关的 E .无关的60. 第一相反应中最重要的酶是微粒体中的A.加单氧酶 B.水解酶 C.加双氧酶 D .还原酶 E .胺氧化酶61. 所有的非
16、营养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后A. 毒性降低 B . 毒性增强 C. 水溶性降低D. 水溶性增强 E .脂溶性增强62. 下列有关胆红素的说法哪一种是错误的A. 在肝细胞内主要与葡萄糖醛酸结合B . 在血中主要以清蛋白 - 胆红素复合体形式运输C . 由肝内排出是复杂的耗能过程D. 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合成是在肝细胞溶酶体内进行的E . 它具有亲脂疏水的的特性63. 哪种物质不能从尿中排出A .结合胆红素 B .未结合胆红素C .游离胆红素D. 尿胆素原 E. 粪胆素原64. 与胆红素发生结合反应的主要物质是A. 甲基 B. 乙酰基 C. 甘氨酸 D . 谷胱甘肽 E. 葡萄糖醛酸65. 催化葡萄糖醛
17、酸胆红素生成的酶是A. 葡萄糖醛酸基合成酶 B . 葡萄糖醛酸基氧化酶 C .葡萄糖醛酸基还原酶D. 葡萄糖醛酸基结合酶 E. 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66. 胆红素在小肠被还原成A .粪胆素 B .胆素原 C .胆绿素 D .血红素 E .胆汁酸67. 阻塞性黄疸的原因是A .大量红细胞被破坏B.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大C .肝细胞内胆红素代谢障碍D.肝内外胆道阻塞 E . 以上都不对68. 正常人粪便中主要色素是A.粪胆素原 B .胆红素 C .胆绿素 D.胆素原 E .粪胆素69. 肝细胞非特有的代谢过程是A .脂肪酸的3 -氧化B .酮体的生成 C .胆汁酸的生成D. 合成清蛋白 E .合成卵磷脂
18、胆固醇脂酰转移酶70. 正常人血清重氮试剂反应实验的结果是A. 直接反应阳性 B .双相反应阳性 C .间接反应强阳性D. 间接反应弱阳性或阴性 E. 以上都不是71. 有关血浆胆固醇酯含量下降的叙述 , 哪项是正确的A. 胆固醇分解过多 B .胆固醇转变成脂蛋白增多C . 胆固醇转变成胆汁酸增多 D . 胆固醇由胆道排出增多E . 肝细胞合成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减少72. 有关生物转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 进行生物转化最重要的器官是肝脏B . 可以使脂溶性强的物质增加水溶性C . 有些物质经过氧化 , 还原和水解反应即可以排出体外D. 有些必须和极性更强的物质结合才能排出体外E . 经过生物
19、转化 , 有毒物都可以变成无毒物73. 溶血性黄疸的原因是A. 大量红细胞被破坏 B . 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大 C .肝功能下降D. 肝内外胆道阻塞 E .以上都不对74. 肝细胞性黄疸的原因是A. 大量红细胞被破坏 B . 肝细胞被破坏 C. 排泄胆红素的能力增强D. 摄取胆红素的能力增强 E. 以上都不对75. 肝病严重时 ,男性乳房女性化的主要原因是A. 雄性激素分泌过多 B . 雄性激素分泌过少 C. 雌性激素分泌过多D. 雌性激素分泌过少 E. 雌性激素灭火不好, 增加其水溶性76. 胆红素进行生物转化的实质是于下列哪种物质结合A .Z蛋白结合 B .Y蛋白结合 C .葡萄糖醛酸结合D
20、 .葡萄糖结合E .清蛋白结合77. 胆汁酸生成的限速酶是A. 1 a -羟化酶 B .24- 羟化酶 C .25- 羟化酶D .7 a -羟化酶 E .HMG-CoA还原酶78. 下列与胆固醇结石形成无关的是A. 肝脏合成胆汁酸的能力下降 B .胆道内异物 C .胆汁中胆固醇浓度过低D. 消化道丢失的胆汁酸过多 E. 肠肝循环中肝摄取的胆汁酸过少79. 对胆汁酸描述错误的是A. 能使脂类在水中乳化 B . 羟基和羧基之间的配位全是 a 型C . 疏水基团位于分子内部 , 表现出亲水性 D . 能降低油水之间的表面张力E . 疏水基团是甲基与烃核80. 有关肝小叶不同区域糖代谢酶的分布正确的是
21、A. 小叶中心带丙酮酸激酶活性较高 B .小叶中心带丙酮酸脱氢酶活性较高C . 小叶中心带糖原更新快 D . 门管周带葡萄糖激酶活性较高E . 小叶中心带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活性较高A. 灭活反应是乙酰化反应 B. 灭活生成物溶解度升高81. 磺胺类药物在肝脏的灭活哪项是正确的c.灭活生成物易在碱性尿中析出D.通过硫酸结合反应而灭活E .服用磺胺类药物应避免与碱性药物共用 82. 对混合功能氧化酶描述不正确的是A .催化底物从分子氧中接受一个氧原B.存在于线粒体内C.催化大多数外来化合物的氧化D .使多环芳烃生成致癌的环氧化物E . 依赖细胞色素 P450 83. 对甲基化反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22、A .胺类药物可经过此反应灭活B .在肝细胞液和微粒体中进行C .反应由甲基转移酶催化D .SAM是甲基的供体E . 以上都不是84. 胆色素不包括A.胆红素 B .胆绿素 C .细胞色素 D .胆素原 E .胆素 85. 对有黄疸倾向的病人或新生儿 , 应慎用的药物不包括A.镇痛药B .笨巴比妥 C .抗炎药 D .磺胺类药 E .某些利尿药86. 有关胆红素的描述 , 哪项是错误的A .血中的主要运输形式是胆红素-清蛋白复合体B . 在肝细胞的胞浆与 Y 蛋白形成复合物C .Z 蛋白具有谷胱甘肽 S- 转移酶的活性D .胆固醇类物质,BSP影响胆红素的转运E . 葡萄糖醛酸胆红素在滑面内质
23、网生成87. 有关胆红素的描述 , 哪项是错误的A .具有抗氧化功能B .抑制亚油酸和磷脂的氧化C .主要在肝中代谢D .可转化为胆绿素E .巴比妥类药物可消除其毒性88. 关于胆素原描述错误的是A .可以被肠粘膜重吸收B.没有颜色 C .氧化后生成胆素D .在肝脏由胆红素还原生成E.包括中胆素原、粪胆素原和尿胆素原89.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铁卟啉化合物A .血红蛋白B.肌红蛋白C .清蛋白D .细胞色素 E.过氧化氢酶90. 关于血浆胆红素描述不正确的是A .脂溶性有毒物B .多为结合胆红素C.多为游离胆红素D .正常人血浆胆红素甚微E .游离的胆红素与清蛋白结合91. 关于胆素描述错误的是A
24、 .新生儿肠道细菌少,粪便呈现桔黄色 B .尿胆素是尿的主要色素C . 粪胆素原是粪便的主要色素 D . 在肠道下段生成E . 胆道完全梗阻时,粪便呈灰白色92. 对游离胆红素的错误描述是A .与清蛋白结合 B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C .不能随尿排出D .间接反应胆红素E .与重氮试剂反应缓慢93. 对结合胆红素的错误描述是A .直接胆红素B .肝胆红素 C.重氮试剂反应直接阳性D .能通过细胞膜对其有毒性作用E . 能随尿排出95. 结合胆红素是94. 导致尿胆素原排泄减少的原因是A.胆道梗阻 B .溶血C .肠梗阻D . 肝细胞性黄疸E . 以上都不是A .胆红素-BSP B .胆红素-Y蛋
25、白C . 胆红素 -Z 蛋白D .葡萄糖醛酸胆红素E .胆素原96. 肝细胞内胆红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胆红素-Y蛋白B .胆红素-Z蛋白C .胆红素-阴离子D .胆红素-清蛋白E .游离胆红素97. 肠内细菌作用的产物是A.胆酸 B .鹅脱氧胆酸 C .胆红素D . 胆绿素 E . 胆素原98. 阻塞性黄疸患者 , 范登堡实验为A .直接反应阳性 B .直接反应阴性C . 双向反应阳性D .双向反应阴性 E .直接反应阳性 ,间接反应强阳性99. 血液中胆红素的主要运输形式是A .胆红素-Y蛋白B .胆红素-Z蛋白C .胆红素-阴离子 D .胆红素-清蛋白E .游离胆红 素100. 阻塞性黄
26、疸患者 , 尿中主要的胆红素是A.胆红素-Y蛋白B .胆红素-Z蛋白C .葡萄糖醛酸胆红素D .胆红素-清蛋白E .游离胆红素101. 肝脏受损 , 血中蛋白质的主要改变是A .清蛋白含量升高B .球蛋白含量下降C .清蛋白含量下降,球蛋白含量升高D .清蛋白含量升高 , 球蛋白含量下降 E .清蛋白含量球蛋白含量均正常102. 肝功能障碍的患者 , 血浆胆固醇的主要改变是A .总量正常 B .总量增加 C .总量减少D .胆固醇酯/胆固醇比值升高E .胆固醇酯/胆固醇比值下降A .胆汁酸盐B .脂类C .磷脂D .胆色素E .胆固醇A. 胆素原 B . 次级胆汁酸 C . 胆素 D. 胆红素
27、 E . 石胆酸105. 巴比妥对胆红素代谢的影响是A .诱导合成丫蛋白,加强胆红素的转运B .诱导合成Z蛋白,加强胆红素的转运C .诱导合成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D. 直接促进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生成 E . 以上都不是B型题(106112)A.初级胆汁酸B .次级胆汁酸C .直接胆红素D .间接胆红素E .胆固醇 106. 不与重氮试剂直接反应的是107. 由尿排出的是108. 参与结石形成的是109. 与清蛋白结合运输的是110. 对脑组织有毒害的是111. 由肠道细菌作用生成的是112.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是113116)A. 胆红素B . 胆绿素C . 胆素原D. 胆素E .血红素 113
28、. 含铁卟啉结构的是114. 如果血中含量过高可以引起黄疸的是115. 合成胆色素的原料是116. 粪尿中的主要色素是(117121)A.甘氨胆酸B .鹅脱氧胆酸C .牛磺鹅脱氧胆酸D .石胆酸E . 牛磺酸117. 初级游离胆汁酸是118. 初级结合胆汁酸是119. 次级游离胆汁酸是120. 次级结合胆汁酸是121. 与胆汁酸结合生成结合型胆汁酸的是122126)A .还原反应B . 结合反应C . 氧化反应D .裂解反应E . 水解反应122. 生物转化中硝基化合物生成胺类化合物的反应属于123. 生物转化中甲基化反应属于124. 生物转化中酰基化反应属于125. 生物转化中醇类生成醛类的
29、反应属于126. 生物转化中醛类生成酸类的反应属于(127129)A. PAPSB .GSHC .SAMD .UDPGAE .CH3COSCoA 127. 提供甲基的是128. 提供硫酸基的是129. 提供葡萄糖醛酸基的是130 134)A .7 a -羟化酶B . 血红素加氧酶C . 胆绿素还原酶D. 加单氧酶E . 单胺氧化酶130. 催化胺类氧化脱氨的酶131. 催化胆绿素变为胆红素的酶132. 催化血红素变为胆绿素的酶133. 催化胆固醇变为胆汁酸的酶135 139)134. 胆汁酸生成的限速酶A.碱性磷酸酶B. 范登堡实验C .甲胎蛋白测定D .溴磺酚酞实验E .谷丙转氨酶135.
30、检查血清胆红素的定性实验方法的是136. 检查肝脏的生物转化和排泄功能的是137. 反映肝细胞损伤的化验指标是138. 反映肝癌早期诊断的指标是139. 反映胆道阻塞的化验指标是X型题 140. 可以进行肝肠循环的物质有A .胆固醇 B .胆绿素 C .胆红素 D .胆汁酸 E .胆素原 141. 肝胆汁与胆囊胆汁的区别是A. 胆囊胆汁胆固醇含量低 B. 胆囊胆汁无机盐含量较高 C. 肝胆汁不含色素D. 肝胆汁含胆汁酸盐较低 E. 胆囊胆汁含水量少142. 胆素原族化合物包括A .粪胆素 B .尿胆素 C .中胆素原 D .粪胆素原 E .尿胆素原 143. 下列哪些物质可竞争胆红素与清蛋白结
31、合A.脂肪酸 B .磺胺药 C .水杨酸 D.固醇类物质 E .胆汁酸 144. 不能进行肠肝循环的物质有A.胆固醇 B .胆红素 C .胆素原 D .胆素 E .胆汁酸A .生成胆汁酸 B .分解胆汁酸 C .分泌LCAT D .合成酮体 E .氧化酮体146. 肝脏在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A .分泌胆汁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B.储存脂溶性维生素C.分解维生素D .将维生素转变成辅酶E . 参与维生素的转化147. 激素在肝内的代谢包括A. 合成B .分解C .转化D .储存E .灭活 148. 加单氧酶参与A .维生素D3的活化 B .胆色素的代谢 C .糖异生作用 D .胆汁酸的合成E .
32、尿素生成149. 肝脏在糖代谢中的作用是A .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B.使脂肪酸转变成葡萄糖C .使糖转化为脂肪D .氧化产能 E .产生磷酸戊糖和 NAD PH 150. 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A .受年龄性别的影响B.肝功能受损 C .不受年龄性别的影响D.药物和毒物的抑制作用E.药物和毒物的诱导作用 四、问答题151. 简述肝脏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152. 何谓生物转化作用?有哪些反应类型?有哪些因素影?有何生理意义?153. 生物转化中常见的结合反应有几种?其中最重要的是哪几种?以哪一种结合反应最常 见?154. 胆汁酸有哪些生理功能?155. 叙述胆色素正常的代谢过程。156. 严重肝病患者
33、为何会出现黄疸?157. 加单氧酶系如何组成?在生物转化中的作用如何?158. 甲亢病人血清胆固醇降低的原因。159. 何谓胆汁酸的肠肝循环,有何生理意义?160. 结合胆红素与未结合胆红素的区别,对临床诊断有何用途?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 生物转化 机体将一些内源性或外源性的非营养物质进行化学转变,增加其极性(水溶性),使其易随胆汁或尿液排出,这种体内转化过程为生物转化。2. 结合胆红素 胆红素在肝微粒体中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生成的葡萄醛酸胆红素称为结合胆 红素,它水溶性大,易从尿中排出。3. 未结合胆红素 在网状内皮系统中血红蛋白分解产生的胆红素在血浆中主要与清蛋白结 合而运输, 这部分胆红
34、素称为未结合胆红素或称游离胆红素, 它分子量大, 水溶性好, 透过细胞膜和随尿排出。不能4. 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在肝细胞合成的初级胆汁酸,随胆汁进入肠道,转变为次级胆汁酸。肠道中约 95%胆汁酸经门静脉被重吸收入肝,并同新合成的胆汁酸一起再次被排 道,此循环过程称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入肠5. 胆色素的肠肝循环 在肠道的胆素原,部分被肠粘膜细胞吸收后经门静脉回到肝脏,其中大部分仍以原形再排至肠道或在肝内转变成结合胆红素排入肠腔。 肠肝循环。此过程称胆色素的6. 胆色素 是含铁卟啉化合物在体内分解代谢的产物,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和胆素。除胆素原外都有颜色,故统称为胆色素。7. 初级胆汁酸 初级
35、胆汁酸是胆固醇在肝细胞内分解生成的具有 和鹅脱氧酸及其与甘氨酸和牛磺酸的结合产物。24 碳的胆汁酸,包括胆酸8.次级胆汁酸 由初级胆汁酸在肠道中经细菌作用,脱去 C-7 上的羟基而生成的胆汁酸。包括脱氧胆酸和石胆酸及其与甘氨酸和牛磺酸的结合产物。9.黄疸当血清总胆红素 O.OIg / L时,胆红素扩散入组织,因其与弹性蛋白质有较高亲和力,可将巩膜、皮肤染黄,该现象称为黄疸。10.胆汁酸盐是结合型胆汁酸与 Na+或K+结合和化合物。它在脂类的消化吸收中起乳化脂类、促进脂肪酶催化的作用。11. 加单氧酶系 此酶存在于细胞微粒体内,是含细胞色素 P450的酶。它催化的反应 是:RH+NADPH+H+
36、OROH+NADP+H2它与体内很多重要活性物质的合成以及药物、毒物 的代谢有密切关系。在肠菌的作用下大部分12. 胆素原 经肝转化生成的葡糖醛酸胆红素随胆汁进入肠道,脱去葡糖醛酸基, 并被逐步还原生成中胆素原、 粪胆素原和尿胆素原, 这些物质统 称为胆 素原。13. 胆汁 胆汁是肝细胞分泌的液体, 储于胆囊, 主要成分是胆汁酸盐, 其它还有胆色素、胆固醇、磷脂等。14. 游离胆汁酸胆汁酸单独存在时的形式。15. 结合胆汁酸胆汁酸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存在时的形式。16. 溶血性黄疸由于大量红细胞破坏引起胆红素剧增而引起的黄疸。17. 肝细胞性黄疸 胆红素增加而引起的黄疸。由于肝细胞破坏,其摄取
37、、转化和排泄胆红素的能力降低,导致血18. 阻塞性黄疸 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排泄通道受阻, 使胆小管和毛细胆管内压力增大破裂,致使结合胆红素逆流入血, 造成血清胆红素升高而引起的黄疸。19.隐性黄疸 血清胆红素虽然高于正常,但不超过0.02g / L时,肉眼看不到巩膜与皮黄染,这称为隐性黄疸。20. 单胺氧化酶 单胺氧化酶存在于线粒体中, 从肠道吸收来得腐败产物胺类可由此酶氧化脱氨,生成醛与过氧化氢。三、选择题A题型41.C42.D43.B44.B45.C46.E47.A48.D49.A50.D51.A52.E53.E54.A55.B56.B57.D58.E59.D60.A61.D62.D63.
38、B64.E65.E66.B67.D68.E69.A70.D71.E72.E73.A74.B75.E76.C77.D78.C79.C80.A81.A82.B83.E84.C85.B86.C87.D88.D89.C90.B91.C92.B93.D94.A95.D96.A97.E98.A99.D100.C 101.C102.E103.A104.D105.AB型题106.D107.C108.E109.D110.D111.B112.C113.E114.A115.E116.D117.B118.A119.D120.B121.E122.A123.B124.B125.A126.A127.C128.A129.D1
39、30.E131.C132.B133.A 134.A 135.B136.D137.E138. C139.AX型题140.DE141.BDE142.CDE143.ABCDE144.ABD145.ACD 146.ABDE 147.CE148.ABD 149.ACDE 150.ABDE四、问答题151. 简述肝脏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肝脏在糖代谢中作用 通过肝糖原的合成、分解与糖异生作用对血糖进行调节, 并维持血糖浓度稳定。肝脏在脂类的消化、 吸收、分解、合成和运输中均起重要作用。肝脏能合成多种血浆蛋白, 同时又是氨基酸分解和转变的场所。肝脏在维生素吸收、贮存和转化等方面起作用。肝脏参与激素的灭活, 毒物
40、药物等通过肝的生物转化, 利于排泄。152. 何谓生物转化作用?有哪些反应类型?有哪些因素影响?有何生理意义?生物转化作用是指机体将一些内源性或外源性的非营养物质进行化学转变,增加其极性(水溶性),使其易随胆汁或尿液排出,这种体内转化过程为生物转化。生物转化的主要反应类型分为第一相反应和第二相反应,第一相反应包括氧化、 还原 和水解反应,第二相反应为结合反应。并且受年龄、性同时增强其有时反而会出现致毒生物转化反应具有连续性、类型多样性、解毒和致毒双重性的特点, 别及身体状况等因素影响,亦受到药物或毒物的诱导。生物转化作用的生理意义在于对生物活性物质进行生理解毒或灭活, 溶解度有利于排出, 从而
41、保护机体。 同时机体对外源物质的生物转化, 或致癌等作用,因此不能笼统的视其为“解毒作用”153. 生物转化中常见的结合反应有几种?其中最重要的是哪几种?以哪一种结合反应最常 见?在生物转化中常见的结合反应有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硫酸结合反应、酰基化反 应、谷胱甘肽结合反应、 甘氨酸结合反应和甲基化反应。 其中与葡萄糖醛酸、硫酸和酰基的 结合反应最为重要,以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反应最常见。154. 胆汁酸有哪些生理功能?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由于胆汁酸分子含有亲水和疏水基团,可作为较强的乳化 剂,使脂类在水中乳化成细小的微团,同时还可与磷脂酰胆碱、胆固醇、脂肪酸等形成混合 微团,利于消化酶作用并容易透
42、过肠粘膜表面水层, 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抑制胆固醇结石的形成。胆固醇难溶于水,在胆汁中需与胆汁酸盐等结合成为可溶性微团, 才能通过胆道转运至肠道排出体外而不致结晶析出, 形成结石。对胆固醇代谢具有调控作用。胆汁酸由胆固醇转变而来,胆汁酸浓度对该过程的 限速酶7 a -羟化酶和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均有抑制作用,而且半数的胆固醇在肝脏被转变成胆汁酸而被排泄, 另一半胆固醇在胆汁酸的作用下随胆汁分泌由肠道排出,可见胆汁酸对胆固醇代谢有重要调控作用。155. 叙述胆色素正常的代谢过程。衰老的红细胞被网状内皮系统破坏后释放出的血红素 , 在血红素加氧酶的催化下 生成胆绿素 , 再在胆绿
43、素还原酶的催化下生成脂溶性的胆红素 .胆红素入血与清蛋白结合为血胆红素而被运输胆红素被运送到肝脏,被肝细胞摄取后,与丫蛋白或Z蛋白结合,再被运到内质网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催化下生成肝胆红素。肝胆红素随胆汁进入肠道,在肠菌作用下生成无色的胆素原,大部分胆素原随粪便排出, 被空气氧化成黄褐色的粪胆素; 小部分经门静脉被重吸收, 后大部分又再分泌入肠 道,进行胆素原的肠肝循环。重吸收的胆素原小部分进入体循环,经肾由尿排出,尿胆素原被空气氧化成黄色的 尿胆素。156. 严重肝病患者为何会出现黄疸?严重肝病患者肝细胞坏死, 对胆红素的摄取、 结合、排泄发生障碍; 另外由于纤维 生,肝组织结构改变,毛细胆管
44、等发生阻塞, 由于压力过高造成毛细胆管破裂,直接胆红素 逆流回血, 因此造成血清总胆红素高,范登堡实验双向阳性, 尿中出现胆红素等异常, 并出 现黄疸。157. 加单氧酶系如何组成?在生物转化中的作用如何?加单氧酶是一个复合物至少包括两种组分:一种是细胞色素P450;另一种是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其辅基为FAD催化NAD PH和P450之间的电子传递。此酶可催化多种物质的羟化,与体内很多重要物质的合成,激素的灭活以及外源 性药物的生物转化有密切关系。158. 甲亢病人血清胆固醇降低的原因?因甲状腺素可使7a-羟化酶的mRNA合成迅速增加,因此促进胆固醇转变成胆汁 酸,所以甲亢病人
45、血清胆固醇浓度偏低。159. 何谓胆汁酸的肠肝循环,有何生理意义肠道中 95%的胆汁酸经门静脉被重吸收入肝,并同新合成的胆汁酸一起再次被排 入肠道,此循环过程称胆色素的肠肝循环。意义:胆汁酸的循环使用,可以补充肝合成胆汁酸能力的不足和人体对胆汁酸的 生理需要。160. 结合胆红素与未结合胆红素的区别,对临床诊断有何用途?区别: 未结合胆红素是指血清中的胆红素与清蛋白形成的复合物。它分子量大,能随尿排出;未与清蛋白结合的胆红素是脂溶性,易透过生物膜进入脑产生毒害作用。所以血中当其浓度增加时可导致胆红素脑病。结合胆红素主要指葡萄糖醛酸胆红素,它分子量小,水溶性好,可随尿排出。临床诊断用途:血浆未结
46、合胆红素增高主要见于胆红素的来源过多,如溶血性黄疸;其次见于为结合胆红素处理受阻,如肝细胞性黄疸血浆结合胆红素增高主要见于阻塞性黄疸,其次见于肝细胞性黄疸。血浆未结合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均轻度升高见于肝细胞性黄疸。三、选择题A型题 28正常人体的血液总量占体重的A5% B8% C10%D15% E20% 29血浆与血清的不同主要是前者含A.红细胞B .白细胞C.无机离子D. NPNE纤维蛋白原30非蛋白氮主要来源于A.尿素氮 B.肌酸氮C.肌酐氮 D.尿酸氮E.胆红素氮31pH8.6 的缓冲液中,将血清蛋白质进行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泳动最快的是A球蛋白B.清蛋白C球蛋白D. a 1球蛋白Ea 2
47、球蛋白32在血浆蛋白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是A. 丫球蛋白B . 3球蛋白C.清蛋白D . a 1球蛋白E. a 2球蛋白 33在肝脏中合成最多的血浆蛋白是A. a球蛋白B . 3球蛋白C纤维蛋白原D .清蛋白E.凝血酶原34正常清蛋白(A /球蛋白(G)的比值是A. 0.5 1.0 B .1.0 2.0C. 1.5 2.5 D .2.0 3.0E. 2.5 3.5 35下列关于血浆清蛋白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是均一的蛋白质,只含少量二硫键B. 在生理pH条件下带负电C. 在碱性介质中电泳时比球蛋白泳动慢D. 半饱和硫酸铵可沉淀该蛋白E. 分子量小,在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中不起作用36除哪种外
48、均属急性时相蛋白质A. C-反应蛋白(CRP B. a 1抗胰蛋白酶C.纤维蛋白原 D.转铁蛋白E a 1 酸性蛋白37.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A.无机盐 B.有机酸C. 葡萄糖 D.球蛋白E.清蛋白38除哪一种外,血浆清蛋白均可与其结合起运输作用?A.脂肪酸 B.结合珠蛋白C. Ca2+ D.胆红素E.青霉素G39. 血浆清蛋白的功能不包括A.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B.运输作用C.免疫作用 D.营养作用E. 缓冲作用40. 有关清蛋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只有肝细胞合成 B.属于糖蛋白C.能作为载体蛋白 D.与球蛋白相比,分子量小,呈椭圆形E.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41. 血浆功能酶不
49、包括A.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B.脂蛋白脂肪酶C. 肾素D.胰脂肪酶E.前激肽释放酶42. 不存在于正常人血浆中的凝血因子是A. 凝血因子I B.凝血因子nC. 凝血因子川 D.凝血因子WE.凝血因子V43. 不属于糖蛋白的凝血因子是A.凝血因子I B.凝血因子川C.凝血因子V D.凝血因子忸E.凝血因子X44不依赖维生素 K 的凝血因子是A.凝血因子V B.凝血因子nC. 凝血因子四 D.凝血因子XE.凝血因子K45. 正常时不能检出,而组织受创、血凝启动时才出现的凝血因子是A.纤维蛋白原 B.凝血酶C. 凝血因子忸 D.凝血因子XffiE.凝血因子刘46. 网织红细胞不能进行A. RNA的
50、合成B.蛋白质的合成C.血红素的合成 D.脂类的合成E. 氧化磷酸化47. 成熟红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A.脂肪酸 B.糖原C.葡萄糖 D.酮体E. 氨基酸48. 2, 3-BPG的功能是使A.在组织中Hb与氧的亲和力降低B. 在组织中Hb与氧的亲和力增加C. Hb与C02吉合D. 在肺中Hb与氧的亲和力增加E. 在肺中Hb与氧的亲和力降低49.关于红细胞成熟过程中的代谢变化, 下列哪一项叙述是不正确的?A.有核红细胞能合成 RNA而网织红细胞不能B. 有核红细胞能合成蛋白质,网织红细胞亦可C. 网织红细胞能进行氧化磷酸化,而成熟红细胞不能D. 糖酵解是成熟红细胞获得能量的唯一途径E. 网织红细
51、胞能进行磷酸戊糖途径,而成熟红细胞不能50. 成熟红细胞产生的 ATP的生理作用除外A.维持钠泵的正常运转B. 维持钙泵的正常运转C. 维持红细胞膜上脂质与血浆脂蛋白中的脂质进行交换D. 用于胆固醇的合成E. 用于葡萄糖的活化51. 血红素不是下列哪种物质的辅基?A.过氧化物酶 B.胆红素C.细胞色素 D.肌红蛋白E. 过氧化氢酶52. 合成血红素的部位在A.胞液和微粒体 B.胞液和线粒体C.胞液和内质网 D.线粒体和微粒体E. 线粒体和内质网53. 血红素合成的原料是A.甘氨酸、琥珀酸、Fe2+ B.天冬氨酸、琥珀酰 CoA Fe2+C. 甘氨酸、琥珀酰 CoA Fe2+ D.天冬氨酸、乙酰 CoA Fe2+E.琥珀酸、乙酰 CoA Fe2+ 54合成血红素的限速酶是A.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兵器工业集团激光公司总经理公开招聘1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电信数政科技有限公司招聘50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版
- 2025年儿科常见疾病护理综合评估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健康管理行业健康管理服务创新研究报告
- 2025年美容化妆行业智能美妆解决方案研究报告
- 2025年物联网行业物联网应用与智慧生活研究报告
- 2025年航空航天行业创新技术与未来发展研究报告
- 谁被谁吃掉了课件
- 2025年农业科技行业数字化农业发展路径研究报告
- 2025年热水器行业智能家电与绿色生活研究报告
- 四川省土地开发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申报汇报
- 农村自用光伏安装合同范本
- 学校校友工作汇报
- 汽车工厂培训课件
- 拔牙后健康教育与护理指南
- 环卫车辆安全培训课件
- 丝织品微生物防治-洞察及研究
- (2025)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石化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
- 以桂为墨:高中桂花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探索
- 游戏俱乐部投资合同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