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全)8 / 7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诗三百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2、 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故又称诗三百。3、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雅分大雅小雅,颂分周颂、鲁颂、商颂。4、当时传授诗经的有四家:齐之辕固、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苌。简称齐鲁韩毛四家。东汉末年,儒学大师郑 玄为毛诗做笺,学习毛诗的人渐多,其后三家诗亡,独毛诗得大行于世。赋比兴诗经中的三种表现手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比就是譬喻,兴的意思是借助于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主要是为了引起下文,使诗 歌曲折婉转,而不给人突兀
2、的感觉,有时也起比喻的作用。周代民歌的比兴手法的运用,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他可以在极短的篇章里造成动人的境界和形象。比兴手法 在我国诗歌中一直继承发展,是周代民歌对后代文学有重大影响的一面。1、2、3、周易盘庚是尚书中商书里的一篇。尚书是记言的古史,盘庚是殷王盘庚迁都前后对世族百官、百姓、庶民的讲话,古奥难懂。盘庚中从现实生活经验出发的譬喻都鲜明生动,如因臣民反对迁徙, 盘庚对其进行说服, 将旧都比作“颠木”,新都比作颠木新生的“由蘖”。1、2、3、金文古代铜器特别是钟鼎彝器上的文字。一般称为铜器铭文或金文。 殷商已有简单铭文,周代日益发展。这些铭文多关于贵族的事功、讼断和赏赐。因器物的限制
3、,一般不长。如散氏盘铭等。 铭文一般为散文,也有韵文。如季子白盘铭。1、2、3、4、春秋1、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2、 现今流传的鲁 春秋是经过孔子修订的。 它极其简括的记载了周王朝、 鲁国及其他各国的事件, 起于鲁隐公元年, 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凡 240年。3、孔子为维护周王朝奴隶制的统治,主张尊王攘夷,正命定分,巩固王朝最高奴隶统治政权,恢复大一统局面。4、孔子的政治主张通过春秋的谨严书法,表现出来。但春秋记事,语言过于简单,类似于后世的新闻标题, 只是片断记录。春秋内传1、即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记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2、左传鬼神、灾祥、书,丰富多彩。主要
4、内容不外春秋列国的政治、外交、军事各方面的活动和有关言论。其次则天道、 占筮、占梦之事。春秋外传1、即国语,2、起于周穆王。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分别记载周王朝及诸侯各国之事,而主要在记言,故名国语 终于鲁悼公。战国策1、2、3、4、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240年。书名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后来刘向重加整理,定名为战国 策,沿用至今。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极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论语论语是记孔子言行的书,主要是其弟子所记。孔子在汉代有三种不同的本子,即古论语、齐论语、鲁
5、论语。今通行的论语是鲁论语 ,是鲁国学者所传,凡二十篇。论语所记的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是从家庭出发的尊卑长幼、贵贱亲疏的差别的爱。论语是语录体散文,主要是记言。多半是简短的谈话和问答,其主要的特点则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 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1、2、3、4、1、2、3、“兼爱”和“非攻”是战国时代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中心思想和主张。 墨子的“兼爱”、“非攻”墨子一书中有兼爱 语言质而不华,明白易懂。的主张,在“强劫弱”、“众暴寡”的春秋战国时期,反应了人民的要求和渴望。非攻篇,逻辑性强,运用具体的事物进行说理,层层推演,有小及大,由此及彼,孟子1、孟子是记孟子言行的书。2
6、、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孟子是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 主张行“仁政”而王天下。3、民本思想是孟子的主要政治思想。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庄周所作。汉书艺文志载庄子书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后人以逍遥游至应帝王七篇为内篇, 至知北游十五篇为外篇,庚桑楚至天下篇为杂篇。庄子是一个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哲学家。他不满现实,但又无力反抗,因此不得不走隐居遗世的道路。他一方面议 君相,讥儒墨,甘贫贱而肆其志;另一方面追求内心的调和、精神的胜利而自我麻醉。这一思想对后世文人产生 深远影响。1、2、3、骈拇荀卿1、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大的一个代表人物。2、荀子的政治主张与孟子有同有不同,尊王道举贤能,与孟子
7、同;兼称霸力,法后王与孟子异。3、荀子著有议兵篇、劝学篇成相等。劝学篇比喻层出不穷,前半篇几乎全用譬喻重叠构成,通篇用排偶句法,具有荀子散文的特点。成相篇是韵文,以六句为一章,头二句三言,第三句七言,第四、五句四言,第六句三言。采用民间说唱的形式。韩非子1、2、3、是战国后期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主张任法术而尚功利,信赏必罚,排斥仁爱。法家为了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权,所以提倡君权神圣,连尧舜汤武一起反对。自秦以后,历代封建专制主义集 权统治的建立,韩非的学说颇有影响。、“楚辞”、楚辞1、“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是诗经三百篇以后的一种新诗体。2、 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籍,
8、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从此以后,“楚辞”称为一部总集 的名称。汉代,辞和赋的概念混淆。3、楚辞的主要形式是楚国民间的巫歌。骚体,如文心雕汉代辞与赋的概念混淆,后人为了把楚辞和汉赋区别开来,以离骚代表楚辞而称之为“骚” 龙有辨骚篇,文选有“骚”类等。这和后人称诗经为“风” 一样。九歌1、九歌本来是古代乐歌,楚辞中的九歌是屈原在民间祀神乐歌的基础上,为朝廷举行大规模祀典所创作的 祭歌,并取古代乐歌为名。2、九歌共十一篇,最后一篇礼魂是送神之曲,为各篇所通用,其余每篇各主祀一神。其中有写祭祀中歌舞娱神的热闹场面和人们对神的礼赞,如东皇太一、云中君、东君;有写神与神、神与人相爱的
9、描写,如湘君、湘夫人、山鬼;大司命、少司命、河伯或写离愁别绪或写同游九河的快乐,是很好的抒情诗;国殇是追悼为国牺牲的将士的挽歌,充满爱国主义精神,风格独特。3、九歌充满浪漫气息,想象优美而丰富,和民歌有血缘的关系。(补:山鬼写神女去同爱人相会,但爱人没有来。诗中极写女主人公相思、怨恨、怀疑、忧伤的情绪。九章1、九章是包括九篇诗歌的总题,主要是屈原两次放逐中的经历、处境和苦闷悲愤心情的反映,表现诗人对祖国的 无限热爱和对群小的无比痛恨。2、 九章中包括惜诵 抽思哀郢涉江橘颂怀沙惜往日思美人悲回风。(橘颂表面咏物, 实际是诗人的自赞。哀郢是顷襄王二十一年,郢都被攻破后作,诗人久放的痛苦和对祖国危亡
10、的忧虑,在诗中有深刻反映。)九章的主要特色。天问1、2、3、4、3、九章具有强烈的政治抒情性,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浓厚的抒情成分完美的结合,是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奇文。是对自然、社会的现象和事物所发生的疑问,从中可以看到诗人思想的博大和探索真理的精神。 天问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保存了不少神话传说和古史材料。基本上是四言诗,通篇用诘问的语气,灵活多变。招魂1、2、3、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奇文。是屈原放于江南时根据民间招魂词的写法而创作的。招魂词最突出的特点是每隔一句用一个“些”字作语尾。屈原采用民间招魂的形式,激励描写四方上下的险恶和故乡居室、饮食、音乐之美,不仅赖以坚定自己不肯离开 祖国的
11、意志,寄托他对故乡的热爱,甚至流露了重返故都再得进用的愿望。4、招魂在艺术上的特色是铺叙丰富,想象奇特,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它的铺写方法对后来汉赋的创作有直接影 响。“香草美人”1、2、3、屈原在创作时对比兴手法的运用。他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花鸟鱼虫都赋予生命,让他们活动,甚至有人的意志,以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 这种“寄情于物”、“托物以讽”的表现手法,对我国古代文学,特别是诗歌有极大影响。如曹植美女篇杜甫 佳人等。宋玉是屈原以后著名的楚辞作家。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只有九辩一篇,主要是作者抒发自己落拓不遇的悲愁和不平,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和批判了 当时社会的黑暗。九辩是一首抒情长诗,作者借自然景物抒发
12、自己浓厚的感情,造成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首创了诗歌中常用 的“悲秋”的主题。1、2、3、吕览即秦统一前由吕不韦门客集体著作的吕氏春秋。它包括八览、六论、十二纪,故后世又称“吕览”。它兼有儒道墨法农诸家学说,故汉书艺文志列为“杂家”保存了大量的先秦时代的文献和逸闻轶事,是系统化、集合许多单篇的说理文。往往以寓言故事为譬喻,增加文 章的说理性。1、2、3、七发汉初辞赋家枚乘所作。七发假设楚太子有疾,吴客往问的谈话。作者借此表达安逸享乐的病最好是从思想上来治疗的观点,有深刻 的意义。七发艺术上的特色是铺张。标志着新体赋一一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在赋得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七发奠定了新体赋的形式,促
13、进了汉赋的发展。引起了后人的模仿,在赋中形成了一种定型的主客问答形式 的文体,号“七林”。如张衡七辩曹植七启等。(新体赋:1、是由骚体的楚辞演化而来。2、在内容上改变为对帝王的歌功颂德,劝百讽一;形式上改变楚辞句中多用虚词、句末多用语气词的句式,进一步散体化,成为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3、其根本特色是以铺张为能事,以适应统一帝国的需要。)1、2、3、4、淮南子1、2、今存淮南子二十一篇是刘安群臣和宾客的集体著作。它包含各派思想,被列为“杂家”。主要是道家和阴阳家的思想。3、惯用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说理,因而保存了许多古代历史和文学的片断。文章铺排,受辞赋的影响。互见法司马迁在史记中开创的一种写
14、作方法。即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本传为主;或将同一件事分散在不同地方,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 互见法分人物互见法和事件互见法。史记注意人物和事件的统一性,为了不伤害这种统一性, 的别的篇章中。通过互见法,使史记有了史学的可信性,1、2、3、又能忠于史实,常把一些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 又有文学材料的可读性。汉书229年的历史。1、2、3、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记载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先后经四人之手完成,分别是班彪、班固、班昭、马续,主要作者是班固。体制上承袭史记,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分本纪十二、表八、志十、传十七, 共一百篇。乐府1、两汉所谓乐府
15、是指的音乐机关。(魏晋六朝将乐府所唱的诗,汉人原叫“歌诗”的也叫“乐府”。乐府便由机关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六朝人虽把乐府看成诗体,但还是着眼于音乐上。,白居易新乐府等,所以乐府变成一种批判现实的讽刺诗。至唐,则撇开音乐,注重其社会内容,如元结系乐府宋元以后,也有称词、曲为乐府的,这是单从入乐这一点出发的。)2、乐府一名,最早见于汉初,武帝时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作为一个供统治者点缀生平、纵情声色的音乐机关,汉 乐府的任务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演奏新的歌舞外,它不同于后代的一个最大的特点便是采集 民歌。五言诗1、2、3、3、 乐府民歌最早见于记录的是沈约宋书乐志,郭
16、茂倩编乐府诗集有所增广,将自汗至唐的乐府诗分为十二 类。五言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和其他诗歌一样是从民间产生的。汉武帝后,五言歌谣被大量采入乐府,称为乐府歌辞。由于四言诗不能表达日益丰富的社会内容,文人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试行模仿起来,于是就有了文人创作的五言 诗,代表作是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1、最早见于梁萧统编的昭明文选。他收集了东汉末年的一些内容风格相近,有没有题目的无名氏的五言诗,编在 一起,起名古诗十九首。2、内容大致分为四类:一是游子思乡、怀人;二是男女恋情;三是文人士大夫的怀才不遇;四是反映一种颓废心理 和及时行乐的情绪。建安风骨东汉末年,建安诗人继承汉乐府民歌的时代精神。反
17、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的苦难,展示广阔的生活画面;抒发作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壮志和积极进取精神;也流露出人 生短促、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作品反映了丰富的生活,表现了新的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并且形成了 “建安风骨”这一优 良传统。“建安风骨”对后世影响巨大,如唐陈子昂进行诗歌革新时,高举“汉魏风骨”的旗帜。代表作家有“三曹”、“建安七子”、蔡琰等。1、2、3、4、正始文学1、 正始时期,玄学兴起,对魏晋时期的文人及文学都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代表作家“竹林七贤”。2、竹林七贤是正始时期的隐士,指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七人的政治态度和处世方式各有 不同,其中阮籍、嵇
18、康的文学成就最高。太康文学1、晋太康时期,士族文人原远离社会和人民,他们的创作缺乏现实的内容,只能追求形式的华美。2、以潘岳、陆机、陆云、张载、张协、张亢为代表。左思风力1、2、3、西晋太康时期诗人左思诗歌风格的形象概括。左思是西晋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代表作咏史诗八首,与当时华丽的诗风迥然不同。左思志高才雄,胸怀旷迈,富有反抗精神,所以他的咏史诗笔力矫健,情调高昂,气势充沛,具有浪漫主义的特 色。诗品称之为“左思风力”,是“建安风骨”的继承和发扬。游仙诗1、是西晋诗人郭璞的代表作游仙诗十四首。2、游仙诗一般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正格的游仙诗,一种是借游仙以表示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郭璞的游仙诗借游仙以
19、咏怀,有一定的现实内容。其游仙诗的另一特色是富于形象性。诗品说他的诗“彪炳可玩”。永明体1、2、齐永明年间形成的诗体,又叫新体诗。这种诗将诗歌韵律与晋宋以来诗歌中的对偶形式相结合,注重四声、八病之说。其特点是力求平仄协调,音韵铿 锵,词采华丽,对仗工整。3、4、是我国格律诗产生的开端。它的出现,反映了诗歌从比较自由发展到讲究格律的必然趋势。代表作家有沈约、谢朓、王融、江淹等。1、宫体诗是南朝梁代为宫廷创作形成的一种诗风。2、内容上大多描绘闺情声色,满足君主贵族荒淫享乐的要求。风格流丽轻艳。3、梁简文帝萧纲是倡导者,徐陵、庾信父子是代表作家。徐陵编有玉台新咏可以说是宫体诗的合集。吴歌1、2、指乐府诗集清商曲辞所收的主要产生于长江下游以建业为中心一带地区的南朝民歌,今存326首。现存吴歌多为女子的吟唱,生动集中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渴望与坚贞,相思的欢乐和痛苦,婚姻不自由的苦闷, 以及对男子负心的怨恨等种种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感情和复杂的心态。3、代表作孔雀东南飞西曲1、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8000.1-2025标准数字化第1部分:通用指南
- 公司电脑运输合同范本
- 冰粉摊位出售合同范本
- 农村换工雇工合同范本
- 养老农庄出租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转签工龄协议
- 新能源开发项目计划
- 合同回扣协议模板模板
- 农田抽水灌溉合同范本
- 农村厂房租聘合同范本
- 艺人独家经纪合同(标准版)
- 福建省银行业专业人员初级职业资格考试(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试题及答案(2025年)
- 商业银行统一报表平台:设计理念、技术实现与实践成效
- 《守望成长法治护航》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 (正式版)DB1501∕T 0021-2021 《园林绿地分级养护技术规程》
- 乌鲁木齐市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与审查指南
- 2025小红书S+级项目《宝藏目的地》招商方案
- IMPA船舶物料指南(电子版)
- 2025年国庆节(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全文课件
- 光伏冬季防火安全培训课件
- 甘肃跟踪审计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