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四重点句子翻译00_第1页
必修三四重点句子翻译00_第2页
必修三四重点句子翻译00_第3页
必修三四重点句子翻译00_第4页
必修三四重点句子翻译0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修三、四重点 烛之武退秦师 1.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2.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 之薄也。 3.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4.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 肆其西封,若不阙秦, 将焉取之? 5.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 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参考译文: 1. 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 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情来 麻烦您。 2.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 ,您知道 这是困难的,(您)哪里要用灭掉郑国而 给邻邦晋国增加十地 呢?邻国的势力变雄厚了,您秦

2、国的势力也就相对 削弱了。 3. 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 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 西,对您秦国也没有什么害处。 4.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 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将 从哪里得到(他所求的土地)呢? 5. 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依靠别人的力量却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 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 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 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 廉颇蔺相如列传 1.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

3、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 矣。 3. 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4.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 秦之欢,不可。 5何者?严大国之威以(来)修敬也。 6.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 间至赵矣。 7.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 叱之,左右皆靡。 8.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9.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参考译文: 1. 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 ,又找不到。 2. 现在您竟然从赵国逃到燕国,燕王害怕赵国,那种形势下 燕王一定不敢收留您,反而会把您捆绑起来 送回赵国。 3.

4、 赵国给秦璧如果秦国不给赵国城, 理亏的是秦国。比较这 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让它承担理亏的责任。 4. 但是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是大 国之间的交往呢!而且因为一块璧的缘故拂逆强大的秦国,使 其不高兴,不应该。 5. 这是为什么?为的是 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 6. 我实在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璧回去, 已经从小路到达赵国了。 7. 秦王的侍从们想要杀蔺相如,蔺相如睁圆双眼大声斥骂他 们,侍从们都被吓得倒退了 。 8. 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的原因,不过是仰慕您的高 尚品德。 9. 我这样做的原因,是以国家的急难为先,而以个人的恩仇 为后啊!

5、指南录后序 1.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2.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3.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 国事遂不可收拾。 4.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 逅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5.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 长淮间。 6.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7. 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 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8. 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溃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9.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

6、 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10. 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 憾哉! 指南录后序参考译文: 1. 适逢双方使者的车辆往来频繁,元军邀请主持朝政的人前 去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 2. 国事到了这种地步,我不能 顾惜自己;估辻元人也许还可 以用言语打动的。 3. 可不幸的是,吕师孟先在元人面前说我坏话(陷害我),贾 余庆后又向敌人献媚讨好。于是我被软禁不能返回,国事就 不可收拾了。 4. 我自己估辻不能脱身,就径直上前责骂敌军统帅不讲信用, 列举吕师孟叔侄叛国投敌的罪状。我只想求死,不再考虑 个 人安危。 5. 迫不得已,我改变姓名, 隐蔽行踪,在草野中行走,在

7、露 天下歇宿,每天同元军骑兵在长淮一带互相出没。 6. 困窘饥饿,没有依靠,元军的悬赏追捕又很紧急 ,天高地 远,呼天不应,叫地不灵。 7. 唉!死生,是早晚间会发生的事情,死就死吧;可是境地那 样危急险恶,(而且)不断地交错出现,真不是人间所能忍受 的。痛苦平定下来以后,再追想当初的痛苦,这是怎样的痛 苦啊! 8. 要求做一个孝子,如果用父母赐予自己的身体去冒险,即 使死了也有罪责 9. 以前,假使我把尸骨抛在荒野里,我虽然正大光明问心无 愧,但也不能掩饰自己对国君、父母的过错,国君和父母又 将会认为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10. 实在料不到我终于返回本朝,重整衣冠 ,又见到皇帝和 皇后,即使

8、早晚死在故国的土地上,我还有什么遗憾呢! 五人墓碑记 1.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 2.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3.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 震动天地。 4.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5.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 死不顾,亦曷故哉? 6. 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不敢复有株治。 7.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 投缳 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8. 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 人之死,轻重固

9、何如哉? 9. 故予与同社诸君子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 明死牛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0.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参考译文: 1. 五个人的死,距现在修墓安葬在这里,时间不过十一个月 罢了。 2. (墓中的)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被正 义所激励而死在这件事上的人。 3. 我们复社里那些道德品行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 正义,募集钱财来送他起行,哭声震天动地。 4. 在魏阉作乱的时候,去卩能够不改变自己的志节的 官员(或 士大夫),这么大的全国,有几个人呢? 5. 而这五个人生在民间,平时没有受到过诗书的教诲, 却能被大义所激励

10、,踏上死地而不顾惜,又是什么缘故呢? 6. 况且当时假传的圣旨 纷纷发出,逮捕有牵连的东林党人 遍 于天下,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 愤怒的一击,魏忠贤不敢 再有牵连治罪。 7. 魏阉也犹疑不决,畏惧正义,篡位的阴谋 难于突然发动, 等到当今皇帝即位,就畏罪 吊死在路上,这不能说不是这五 个人的功劳呀! 8. 又有人剪发为僧,闭门不岀,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什么 地方去了。他们 可耻的人格,卑贱的品行,跟这五个人的死 比较,意义轻重到底怎样呢? 9. 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空有那块石碑, 就替它写了这篇 碑记,也借以说明 死生的重大意义,一个平 民的死对国家也有重要作用。 10.

11、怎么能够使英雄豪杰们屈身拜倒,在他们的墓道上紧握 手腕,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叹呢! 谏太宗十思疏 1. 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2.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3.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4.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 貌恭而不 心服。 5.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6.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 自戒。 7.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 下百川。 8.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9.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10. 何必劳神苦思,代

12、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 道哉? 谏太宗十思疏参考译文: 1. 我虽然是最愚昧无知的人,(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更 何况对于(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 2. 国君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 3. 竭尽诚心;就会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成一体,傲视别 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 4虽然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 们),(臣民)最终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 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 5. (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 可怕的只是百姓:(他 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 ,这是应当深切 谨慎的。 6. 用腐烂的绳

13、索驾驭疾驰的马车,难道可以轻视吗?统治 天 下的人,如果真的能够见到自己喜好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 足来自我克制。 7. 想到帝位 高高在上充满危机,就想到要不忘 谦虚来加强自 我约束: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 像江海那样能够容纳千百 条河流。 8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 奖赏不当:动 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 9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 发扬光大这九种美德,选 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 10为什么一定要使(自己)劳神费思,代替臣下管理职事, 劳损自己的耳目,毁坏无为而治的大方针呢? 鸿门宴 1.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 距关,毋

14、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3. 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 出入与非常也。 4.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5.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6.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 下皆叛之。 7.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8. 如今人方为刀俎(z u )我为鱼肉,何辞为? 9. 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吾属今为之 虏矣! 鸿门宴参考译文: 1. 明天早晨犒劳士兵,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 2. 拒守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 全部占领 而称王。 3. 我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

15、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 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 的原 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出入和意外的变故。 4. 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 道歉。 5. 范增多次向项羽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来暗示项 羽,项羽沉默着没有反应。 6. 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 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处罚人惟恐 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反叛了他。 7. (做)大事情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节不必计较小的礼 让。 8. 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告 辞干什么? 9. (项羽)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夺项王天下的人一 定是刘邦。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 季氏将伐颛臾 1、无

16、乃尔是过与? 2、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 之臣也。何以伐为? 3、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 4、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命玉毁于犊中,是谁之过与? 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6、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7、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参考译文: 1、恐怕应该责备你吧! 2、那个颛臾,从前先王把他当作主管祭祀蒙山的人。况且它在鲁 国境内,这是鲁国的藩属国,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3、展现才能担任职务,不能这样做的人就停止职务,(盲人)遇 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 人

17、呢? 4、 况且你的话错了, 匣子里毁坏,这应该责备谁呢? 5、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却偏要找借口的人 6、因为(财物)平均分配就不会贫困,(人与人)和睦相处就不 会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7、如果像这样,远方的人仍然不归服,就修治文教徳政而使他来 归服;使他们来了以后,就要使他们 安定下来。 寡人之于国也 1、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3、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 胜用也。 4、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 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干道路矣。 7、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_ 9、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 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参考译文 1、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咚咚地击鼓 进军_,两军已经交战,(士兵)抛弃盔甲、拖 2、(那些人)只丕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一这也是逃跑啊。 3、细密的渔网不进池塘,鱼鳖等水产就会吃不完。按照季节 入山伐木,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