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BSHIJIAZHUANG UNIVERSITY设计(论文)题目: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院系:历史文化系专业:文化产业管理班级:2008级2班姓名:张盼学号:20080401044指导教师:付金才2012 年 5 月 12 日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摘要】 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经济出 现不景气的农村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已经 初具规模,并且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旅游从乡村自发发展逐渐规范化发展 开发主体多元化发展。我国的乡村旅游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呈现出新趋势。乡村 旅游的需求总量不断扩大,外部环境日益宽松。乡村旅游的经
2、济收益显著,农民得 到真正的优惠。但是在肯定取得的成就的同时,应该看到宏观管理方面和企业经营 管理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宏观管理方面的问题表现为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缺乏 科学的发展规划、经营秩序较为混乱、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及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 题。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经营理念陈旧、营销渠道单一、市场竞争意识不强、服 务水平低及产业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针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从政府宏观 管理和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角度分别提出相应的对策, 提出当前乡村旅游发展应该政 府主导、科学策划、挖掘内涵、扩大影响、树立品牌、集聚人才、加大投入、提高 产业集中度和组织化程度,发展产业集群等,以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
3、产业化,促进 我国乡村旅游健康蓬勃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关键词】 乡村旅游 产业化发展 宏观管理政策 微观管理对策3Rural tourism devel op ment and strategy【Abstract】 In rece nt years, rural tourism devel ops rap idly in our country 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ourism,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economy in recession in the rur
4、al areas. At present, our country rural tourism has developed a certain scale, and presented a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trend. From the coun tryside tourism spontan eousdevel ops gradually by sta ndarda nd diversely. Chin as rural tourism has en teredthe fast devel oping p eriod, and hastake n on a n
5、ew trend. Total dema nd of rural tourism is expanding con sta ntly, exter nal en vir onment is loose. Rural tourism econo mic p rofits of the sig nifica nt, farmers get real ben efits. But in certa in achievements made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see the macro-management and enterprise management wi
6、th a series of problems. Macro-management of aspects of p erforma nee is in adequate plann ed,lack of scie ntific devel opment p olicy supp ort, order more chaos, in frastructure con structi on and man ageme nt system is n ot p erfect, and so on. Outdated bus in ess p hilos op hy, bus in ess man age
7、me ntmarket ing cha nnel with a sin gle, strong sense of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low levels of service and industry market-orie nted issues. For rural tourism of devel opment status, from Gover nment macro man ageme nt and op erators of bus in ess man ageme nt an gle res pectively made correspond
8、ing of countermeasures, made current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should Gover nment led, and scie nee planning, and mining conno tati on, and expand effect, and set brand, and gather tale nt, and in crease input, and improve in dustry set of and orga ni zati on of degree, and in dustrial devel opment,
9、 to imp leme nt village tourism devel opment of in dustrializati on, p romote the rural tourism health flourish, for in Chi na econo mic devel opment made con tributi on.【Key Words! Rural tourism In dustrial devel opment Policy of macro man ageme ntCoun termeasures of microcosmic man ageme nt目录引言 .
10、一、乡村旅游的背景 (一)乡村旅游的起源 (二)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必要性 (三)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规模 (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新趋势 (三)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一)政府的宏观管理政策 (二)经营者的经营管理对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891011石家庄学院毕业论文引言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中的一项新事物,是现代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需求不断提升的结果。现在乡村旅游在欧美的一些 发达国家已具有相当规模,并且已走上规模化发展的道路。而在我国乡村旅游起步 较晚
11、,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国外的乡村旅游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的概 念研究和管理研究方面。国外文献的研究时间主要集中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有关乡村旅游的文章、著作、会议资料等已近200篇次。国外的许多学者主要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内容、范围等领域表现为对现象的归纳和总结,随着乡村 旅游发展范围和影响的扩大,研究领域也随之扩大,研究深度也逐渐深化。我国研 究方面主要是乡村旅游的概念及类型,开发意义与发展趋势。在国内,有关乡村旅 游的研究是伴随着乡村旅游在我国的逐步开展而发展起来。19902007年间,在中国期刊网上出现的与乡村旅游有关的文章共有1000多篇。乡村旅游文献急剧增加,内容
12、涉及乡村旅游的各个侧面,刊载刊物类型广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乡 村旅游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拉动农民增收、推动旅游业发展等方面起到 了重要作用,但我国乡村旅游业起步较晚,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通过对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研究,发现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 合理的对策与建议,促进我国乡村旅游健康和谐发展。在我国,乡村旅游的研究具 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乡村旅游的发展背景(一)乡村旅游的起源乡村旅游起源于西方,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855年,法国巴黎的贵族就 组织到郊区乡村度假旅游。到了 20世纪60年代初,西班牙积极发展旅游,成为当 时的旅游
13、大国,开创了乡村旅游的先河。此后,乡村旅游在德国、荷兰、波兰、澳 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得到倡导和大力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旅游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推动下,乡村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 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推广。目前,乡村旅游己成为现代世界旅游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并且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必要性乡村旅游能使生态效益转化成经济效益 ,成为利用资源,对乡村旅游地的农民 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利于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就业机会。缩小城乡差 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乡村风貌,提高环 境质量和人的生活质量。乡村旅游的收
14、入为文物古迹及自然环境的保护提供资金,可以用来更好地保护民俗传统文化、文物古迹及自然环境,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 发展。在发展乡村旅游的活动过程中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乡村旅游本身存在的传 统文化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乡村旅游使人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有助于保护乡村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同时还可以吸收现代文化,形成新的文明乡村风气; 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促进乡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可以使农村培养自己的经营人才, 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三)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1. 乡村旅游发展的经济环境(1)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市场客 源。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由于受到城市环境、生活和
15、工作的压力,很希望到农村观 光旅游,欣赏大自然。(2)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可靠的经济基础。城市居民的收 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这些城市居民在满足吃穿住基本需求以后,其消费倾向将 转向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多样化、高级化和个性化,而且这一消费群体会越来越 大,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游客。1995年就开、春(3)休闲时间的增加,为乡村旅游提高了时间保证。我国大陆在始实施每周5天工作制,1999年9月开始实行3个“长假”制度(五一、十一 节),这样城市居民普遍享有国家法定假日和双休日。这些休闲时间就为发展乡村 旅游提供了保证。(4)交通条件有了改善,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方便。乡村旅游大多是
16、短途旅游, 以自驾车为主。目前城市私人汽车迅速增加,为城市居民外出旅游提供了条件。目 前中国大陆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日渐成熟,发展的新时期已经到来。2. 乡村旅游发展的政治环境(1)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它是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推动与发达国家的影响 下,在我国特殊的旅游扶贫政策指导下产生的。乡村旅游自发展之后,各级政府表 现出积极的态度,将其作为新兴的旅游形式加以推广,特别是国家旅游局多次站在 国家的立场上,通过各种政策手段给予极大支持。在乡村旅游的政策方面,政府制 定了很多的优惠政策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拉动地方经济,解决农民的脱贫问题。 例如减免税收、服务的培训等。我国乡村旅游基础薄弱,政府
17、给予很多的优惠政策扶持一个地方的乡村旅游在很大程度上是想拉动地方经济,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2)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生产伴随 着环境的恶化和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也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化下自然经济和社会关 系,发展经济成为整个中国的主旋律。沿海地区和大的都市的工业发展带动了服务 行业的发展,乡村旅游也应运而生,满足旅游者不同层次的需求。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政府发展旅游的主导战略指导下和国内旅游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乡村 旅游迅速发展了起来。(3)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华夏城乡游和
18、1999年生态旅游年,全国各地纷纷抓住机遇,掀起了一股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热潮,出现了各种形式的乡村旅游。21世纪初,国家旅游局又推出主题年活动,乡村旅游也得到巨大发展,出现了一批具有鲜明乡土特色和时代特色的乡村旅游地和乡村旅游区。2004年我国推出“中国百姓生活游”的旅游主题,目的是通过游客走进百姓生活,体验百姓生活,百姓参与 旅游活动,在城乡游客互动中带动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006年中国乡村旅游的主题口号是“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2007年的口号是“和谐城乡游”,这些都极大地推进了乡村游,己经逐渐成为旅游业的新亮点。(4) 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将共同推进乡村旅游 “百千万工程
19、”,“十一五”期间, 建成具有乡村旅游示范意义的100个县、1000个乡、10000个村,使已有的乡村旅 游项目得到明显提升和完善,基本形成种类丰富、档次适中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和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乡村旅游格局,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旅游消费的需求。 我国乡村旅游市场空间和需求潜力较大,发展前景良好。、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规模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已经初具规模, 并且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自20 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乡村旅游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进入21世纪后,乡村旅游进入全面发展时期,旅游景点增多,规模扩大,分布扩展,功能增加,呈现出 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态势。据测
20、算,全国乡村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大约3亿人次,而旅游收入超过400亿人民币;“五一”、“十一”、“春节” 3个旅游黄金周假日期间, 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的占 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的乡村旅 游市场。乡村旅游悄然崛起,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乡土特 色的乡村旅游区,乡村旅游成为我国国内旅游脱贫致富的一支重要力量。(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新趋势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因地制 宜地发展乡村旅游,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宽 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升农村精神文明程度、丰富旅游产品、增强
21、 旅游业发展的活力、满足国内外游客的旅游文化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根据我国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其自身的特点,我国的乡村 旅游发展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 乡村旅游的需求总量不断扩大,外部环境日益宽松乡村旅游数量多、类型广,发展模式丰富。乡村旅游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以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创造了大 量的就业机会。2. 乡村旅游的经济收益显著,农民得到真正的优惠发展乡村旅游,最直接也是最显著的效益就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带动了当地 经济甚至是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有效地挖掘了农业增收潜力和开拓 了非农业增收渠道,
22、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元化。3. 乡村旅游分布发生变化乡村旅游最初大多分布在大城市周边地区, 而现在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发展。在大城市中,从近郊区向中、远郊区发展,从而形成了乡村旅游分布的新格局。4. 旅游从乡村自发发展逐渐规范化发展过去的乡村旅游大多是自发发展的,由于没有经过规划论证,经营管理不够规 范。现在各地的旅游部门和农业部门都重视规范化管理,制订了乡村旅游的评定 标准,使乡村旅游逐步专业化、规范化。5. 开发主体多元化发展初期的乡村旅游大多靠农民自己开发和经营, 但当乡村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之 后,就不一定必须由农民自己开发, 而可能是企业或城里人来投资、 开发、经营。(三)我国乡村旅
23、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乡村旅游在我国的发展尽管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但是其发展时间毕竟只有 20多年,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有很多地方 不够完善,很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尽快解决。1. 旅游产品方面的问题(1)产品初级化。我国乡村旅游产品处于卖方市场,导致经营者竞争意识淡薄, 在经营和管理过于随意和混乱。景区整体接待水平较低,游客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使游客享受不到完善的服务,从而影响市民的出游热情。各级政府、各部门发展旅 游业只重视规模,不重视质量,片面追求利润,忽视市场需求和游客的满意度。这些出现的问题反映出了乡村旅游产品经营水平较低,破坏了潜在的市场需求,使乡 村旅游产品
24、处于低质量、低收入的经营状态之中。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强的行业, 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方面,涉及面广泛。除必备的基础设施外,还需要很多其它支撑设施。而发展乡村旅游的广大城市的近郊和远郊地区的设施都不够 完善。因此,乡村旅游产品必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只能以初级产品为主。发展乡 村旅游的主要方式是观光旅游,但是游客可参与的农业娱乐活动很少,并且整个观 光过程中缺乏趣味性和知识性。(2)产品同质化。开发同质化是发展初级阶段的一种表现,主要指对现有旅游 资源的简单利用和产品的重复性建设。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开发不够 成熟,因此只能利用有形的东西,如农业景观、自然景观等,还不能把无形的、
25、精 神层面的能表现地区差异的文化内涵通过乡村旅游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同时,当 地的民俗、传统文化内涵开发不充分,使人感觉乡村旅游中观光活动形式单一,内 容相似。旅游产品雷同,旅游项目缺乏特色,没能就地取材、充分发掘本地区的民 俗文化资源,从而失去本身的吸引力。另外,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季节性非常强, 旅游观光旺季短,形成游客比较少,收入也相应较少的局面。2. 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1)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乡村 旅游的经营者素质普遍不高,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和能力,造成管理工作混乱,服 务不到位,落后于市场的要求,因此制约了乡村旅游不到发展,影响了旅游效益的
26、 提高。(2)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经营者的经营理念与游客需求之间存在着差距,市 场竞争意识不强,需要专业的培训和政府的支持、引导 。(3)营销渠道单一,旅游乡村宣传促销力度不够,主动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 的意识不强,客源市场开发缺乏广度和深度,乡村旅游市场开发不足且市场开发 难度加大,这很难适应旅游市场竞争的形式 。(4)服务水平较低,在许多乡村旅游地区,从事旅游服务人员主要以当地的 农民为主,而他们大多文化素质不高,也没有受到正规规范的培训,导致整体服 务水平较低,影响游客的出游热情。(5)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村的交通、通信、供电、供水、医疗卫生等基础 设施严重不足,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
27、展比较滞后,饮食设施、住宿设 施、安全设施、卫生设施等基础设施的不足严重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6)产业的市场化、规模化程度低,乡村旅游的组织化程度较低,规模效益 不明显,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影响了乡村旅游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3. 宏观管理方面的问题(1)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地方政府相关的配套措施不够完善,如没有出台乡村旅游投资的优惠政策、税收政策、保护政策等,或者没有这些相关政策的实施细则。 乡镇政府在相关政策的落实和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多,使乡村旅游在发展中面临很多困难,如没有设立专项扶持基金,资金短缺;宣传力度不够,尚未引起社会的 广泛关注。(2)缺乏科学的发展规划,大多数乡村企业对乡
28、村旅游缺乏总体认识,导致乡 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无序和低效,布局不合理,粗放经营,盲目发展。规划的落实不 到位,没有把投入建设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计划,没有积极招 商引资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以促进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3)经营秩序较为混乱,旅游区内出现很多当地居民违规经营乡村旅游市场的 情况,如制假售假、强买强卖、宰客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等,导致经营秩序较为混乱, 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对经营无序的规范作用,完善对乡村旅游经营者、行业组织和经 营秩序的监督作用。(4)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乡村旅游区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医疗卫生 等基础设施不足,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建设水平落后,饮食设
29、施、住宿设施、 安全设施、卫生设施等基础设施的不足严重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5)管理体制不完善,乡村旅游的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乡村旅游的政府机构 效率不高,行政不透明,协调不够,政府无法发挥主导作用,宏观管理失控,难以 实现对各部门的统一管理。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一)政府的宏观管理对策1. 政府提供资金、信息与政策支持明确乡村旅游是带有扶贫性质的产业,执行有关涉农优惠政策。利用节庆和事 件开展对民俗旅游的宣传促销,加强乡村旅游的培训工作。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 特别是把基础设施作为投资的重点。推行小额贷款,鼓励民间资金投入乡村旅游产 品开发和经营领域。2. 进行科学规划科学规划的制定是乡
30、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要特别注重乡 村旅游规划的整体性,做到因地制宜,突出当地特色,抓住特点,发挥优势。要做 到精心规划,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特征,旅游的市场需求、规模,乡村旅游 的布局特征等方面的问题,有序推进、逐步完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重视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对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进行破坏性开发。3. 规范市场秩序政府制定关于市场进入和退出的政策,同时制定乡村旅游分级分类管理标准。 通过分类来突出各地特色,防止标准化产生的旅游产品雷同。建立和完善领导体制, 充分发挥旅游、土地、农业、文化、交通等各部门的作用,分工明确,协调管理。 制定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标准,从环境
31、、资源、服务、市场、交通等多方面进行规 范化管理。强化行业自律,共享旅游客源,避免出现恶性竞争。4. 改造和完善基础设施政府应该积极整治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推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推广垃圾无 害化处理技术,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定期集中进行处理;推广太阳能、地热能、风 能在农村的使用;每个发展乡村旅游的乡村建设急救中心、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建 设和扩建停车场,修善村内公路,配备路灯、户外广告灯牌等。搞好乡村旅游区交 通、通信、供电、供水、排水、安全保证、环境治理等,并规范饮食设施、住宿设 施、安全设施、卫生设施等建设标准要求,把乡村建设为各方面基础设施完善的旅 游区,保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5. 加强
32、对乡村旅游的理论方面的研究,提高管理水平政府应加强对专业研究队伍的支持,同时鼓励研究部门对乡村旅游的研究,为 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理论、技术方面的支持,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提供科学的决 策依据。乡村旅游对于专业管理、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因此,各地政府必 须重视行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制。例如,在高校中设置与乡 村旅游相关的专业,培养乡村旅游的科技开发、管理、园艺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同 时,要对现有的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和相关从业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提高管理水平。6. 开展文化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政府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参观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等方式,对乡村旅游经营管 理者和相
33、关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引进管理人才,壮大乡村旅游 业的管理队伍,提高管理水平。同时,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当地的农民的科学文化 素质和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 保障,促进农村文明建设,营造文明、有序、和谐的旅游环境。7. 以实现农业的产业化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农业产业化为乡村旅游提供景观背景和产业基础。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农业产业的支撑,农业没形成产业规模,乡村旅游就没有发展的基础。农业产业化便于形 成乡村旅游的规模化,发挥集聚效应,能够为乡村旅游就近提供新鲜原料,为乡村 旅游规模化开发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为乡村旅游规模化开发所需的商业、餐饮、
34、 住宿等配套服务奠定了基础,并促进乡村旅游产业链六大要素的产业聚集, 形成“食 住行游娱购” 一条龙的产业体系。(二)经营者的经营管理对策1.加强宣传,不断提高乡村旅游区的知名度根据客源市场及旅游活动的变化情况,找准目标市场,及时制定和实施乡村旅 游宣传促销方案。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现代高科技信息技术, 加大宣传促销的力度。充分发挥“口碑效应”,利用当地城乡居民对乡村旅游区的 认同感,自觉地宣传,从而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份额。2.选择适当的开发模式,设计出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乡村旅游产品在设计时要注重度假、休闲、体验等元素的加入,采用新思路、 新方法,突出乡村特色
35、,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活力。3. 选择网络营销模式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的网络化, 使旅游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实现了乡村旅游 网络营销。营销人员通过建设地方性的乡村旅游网站, 充分利用网络发展乡村旅游。4. 强化特色意识,发挥优势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要深入研究特色,发掘、突出特色,用特色打造乡村 旅游精品,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生命力。要突出乡村的传统文化优势, 开展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引导游客欣赏独特的乡村自然景观,满足游客旅游审 美的需求。突出体现地方民族特色,在饮食、服饰、建筑、歌舞等方面,满足游 客对文化差异的了解、感受及体验,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5. 完善服务功能,提高
36、服务质量和水平为了更好地发展乡村旅游,不但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如饮食设施、住宿设 施、安全设施、卫生设施等,还要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建立健全规范的 乡村旅游接待服务体系。加强乡村环境的整治和治安管理工作,努力营造整洁的 村容,良好、文明的乡村风气,为旅游者提供舒适、愉悦、安全的旅游环境。6. 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组织化程度,发展产业集群以实现乡村旅游的产业化为目标,乡村载体为重点,推进产业集群。以培养 品牌和结构调整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和加快产业升级。乡村旅游只有向 产业化方向发展才是根本出路,而这必然会形成新型的产业集群。一个乡村相当 于一个企业,若干乡村相连,就形成一个企业群体,在这一群体之中,都开展乡 村旅游,就形成了乡村旅游的产业集群。将乡村旅游发展提升到产业集群化高度, 可使乡村旅游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结论我国的乡村旅游在拉动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复习试题【培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押题练习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达标题)
- 2025呼伦贝尔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第一中学校园引才笔试备考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东广州银行人才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汽车轻量化材料在汽车轻量化车身制造中的产业布局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棚户区改造项目房屋产权分割及购房合同模板-@-3
- 2025年乳腺病学乳房超声影像解读练习答案及解析
- 南阳党建面试题库及答案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综合提升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九一八《勿忘国耻吾辈当自强》班会课件
- 关于卫生院“十五五”发展规划(完整本)
- JG/T 127-2007建筑门窗五金件滑撑
- 国防预算优化路径-洞察阐释
- 2025福建厦门水务集团限公司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污水排污协议书
- 饲料采购工作总结
- 能源管理培训课件
-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英语试题(解析版)
- 体育赛事直播技术服务合同
- 护理礼仪(第3版) 课件 第四章 护士仪态礼仪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