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章多一些真情实感_第1页
让文章多一些真情实感_第2页
让文章多一些真情实感_第3页
让文章多一些真情实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让文章多一些真情实感好文章有若干标准, 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真情实感。 这方面, 前人有很多 精要的论述。周易上说“修辞立其诚”,这里说的“修辞”是指讲话和写文 章;“诚”是指说写者在讲话和文章中表露的真情实感。 刘向、杨雄称赞史记 “其文直, 其事核(核:翔实正确),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 王充把“疾 虚妄”定为自己写作的原则。 这都说明了前人对包括真情实感在内的文章的真实 性问题非常重视。他们认为,文章应该事真,情真,理真,否则,就犹如剪彩为 花,刻纸为叶,不可能有生命活力。基于这样的认识,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一 直把培养学生能写、 会写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作为追求的重要目标。 素

2、质教育开 展以来,这一点更是前所未有地受到各个方面的重视,最能说明其重视程度的, 就是它已成为最近连续两年高考作文评分的重要标准。 不仅如此,新近颁布的全 日制语文课程标准也多处强调中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感受独特,体会真切。 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学生人文素质 , 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具有很强的 指导意义。然而,中学生作文的现状大不如人意,令人忧虑。就拿高考作文来说 吧,有些考生不顾题意,一个劲在那里表决心、谈志愿,用假话、大话、空话替 代谈“选择”; 有的文中并无一丁点能引起“触动”的因由, 却“为赋新词强说 愁”,(辛弃疾词) 满纸苦闷、彷徨、伤感,十足的恨男怨女的派头, 十分矫情;

3、有的调侃一切, 玩世不恭, 表现出极端的自私和对社会的冷漠; 还有的胡编乱造 随意拼凑一些离奇古怪的东西, 以博取阅卷人的好感。 这些作文表现出多方面的 不足,但最突出的是作者缺乏真情实感的投入, 也根本没有考虑到要以一种诚实、 信任、恳切的态度与读者沟通交流。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白居易:与元九书), 情感“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笑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庄子: 渔父)这些文章中要么“无情”,要么是一些“不精不诚”之情,因而,不可避 免的引起读者心理的拒绝与排斥。 高考作文较集中地反映了中学生作文的普遍倾 向。这种倾向制约着中学生中学语文素质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因为缺“真”少 “

4、实”的主体不能承载素质教育的科学之舟。 怎样才能使学生的文章多一些真情 实感呢?我们可以从多方面探讨、 总结,有很多话可说, 下面结合实际谈谈为达 到这一目的写作时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把个性发展、 创造性发挥和良好思 想道德素质水平的提高统一起来。 写作中发展个性, 展示其创造性, 这是素质教 育的需要,应充分肯定。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有的学生片面理解“个性化”和“创 造性”,以为想到什么就可以写什么, 想怎么写就可以怎么写, 以致一些学生的 文章的思想感情与自己受到的思想道德教育相去甚远, 可他们还自以为是“个性 化”“创造性”的表现。 比如一篇以“心灵的选择”为题的文章, 满篇激愤,

5、声 言要选择恐怖手段去刺杀贪官。 另一篇同题文章则写自己在几个靓丽“美媚”间 艰难选择,莫衷一是的矛盾和痛苦。这样的思想感情很难说不真、不实,但这显 然和素质教育是不搭边的。 类似情况在中学生中还不是个别。 事实告诉我们,“个 性化”“创造性”离不开科学的轨道, 离不开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的提高。 举例说, 如果我们价值观、道德观、是非观存在误区,那么,就会出现前例那样的问题; 如果我们缺乏真挚坦诚、 实事求是的思想品质, 那么,写作就可能习惯于以假示 人;如果我们思想方法简单片面,那么,文章就常常表现出狭隘偏激;如果我们 自私,缺乏责任感,那么,文章就难免流露出冷漠和消极。“从水管理流出来的 都

6、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鲁迅语)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决定文章的 思想情感, 这已是用不着多加证明的道理, 因此我们在学习中决不能以一方面来 抵消另一方面,去谋求本已残缺灰暗的完美。事实上,“个性化”的表现,“创 造性”的发挥和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的提高, 二者相互统一, 才是提高我们的文章 “真情实感”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明确写作目的,增强角色意识。“文章合 为时而著,诗歌和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写文章总要有一定的动机 和目的,即实现某种特定需要。为实现这种需要,作者必须根据具体交际对象、 环境和条件, 借助构成文章的各种要素的完美组合, 恰如其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和抒发自己的情

7、感, 从而实现交际目的。 这一过程表明, 写作目的和具体交际对 象、环境和条件对文章思想的表达, 情感的抒发起着客观制约作用。 而作者对以 上各方面及其关系的综合考量把握 (姑且称之为“角色意识”) 正确与否, 决定 着文章思想表达,情感抒发质量的高下。在写作中,不少同学缺乏角色意识,只 追求老师给个好分数,因而他们的作文或矫情做作,或寡情少感,或情感泛滥, 或情无寄托、 浪费情感。何以如此?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者在动笔之时对为 什么要写这篇文章,针对什么而写,要解决什么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自己以 什么身份说话, 对谁说话, 说些什么,怎样说才能达到目的等等问题没有考虑或 考虑甚少。让人感

8、兴趣的是, 有些学生的非习作、 非应试文章,如发言稿、 书信、 日记等等,却内容充实,情感真挚,非常具有可读性、感染力。要探讨其成功的 道理,自然不能忽略作者全心投入写作时明确的目的性和角色意识。 有了明确的 写作目的和角色意识, 就有了激活思维, 激发情感的内驱力, 因而文章也就有了 真情实感。三,利用好生活积累,从自己的生活写起。学生作文缺少真情实感还 有一个原因, 就是作者对所写的人和事, 所反映的问题缺少深切的感受和深刻的 认识。从客观上说, 中学生“三点一线”的生活圈子, 紧张繁忙的生活节奏确实 不利于我们去直接观察、感受、认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但“不利”不是不能。 我们每一个学

9、生自身的生活都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大书。 十几年的所见所闻、 所感 所历,家庭、学校、社会的万千气象,那一处不是丰富多彩?即令是“三点一线”, 又何处无故事, 何处无图画,何处无精神?其间该有多少让我们感兴趣的的东西? 毫无疑问, 这些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 也为我们在文中表达真情实 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这方面道理可从曹雪芹、 鲁迅等大作家身上得到印证。 然 而不少学生身在宝山不识宝,对生活,对身边的人、事、物不加留意,每至作文 就搜索枯肠,舍近求远,把那些自己不感兴趣,不熟悉,也无感受,又缺少认识 的材料搬运过来塞进文章。 这样的文章缺少真情实感当然再自然不过。 由此可知, 利用好自

10、己的生活积累, 首先写好自己最感兴趣、 感受最深的人和事, 写好自己 或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反映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认识、看法,对初学写作者来说 是一条很重要,也很管用的经验。 如此下去,再逐步扩大表现生活的范围, 那么, 我们文章的真情实感就不再会是可望不可求的了。 四,敞开心扉和读者交流。 文 章是否有真情实感还取决于作者的心理状态。 如果作者能平等的看待读者, 把写 作看成是和忠实的朋友的思想情感交流, 不设心理防线,大胆坦诚的向对方讲述、 议论、倾诉,那么,文章就会情真意切,就有感染人的力量。读者在情感上接受 了你,信任你,那么就能很容易地认同并接受你所表达的一切。值得指出的是, 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有一定的勇气, 有鲁迅先生那样敢于自我暴露、 自我解剖的 勇气;其中包括暴露解剖自己的弱点、缺点、自私、萎琐、卑下、甚至可耻的那 一面。能做到这样,那么,文章的“情”之真 , “感”之实,谁会怀疑呢?如果 面对与坚韧 - 我追求的品格心灵的选择类似的作文题,能从这方面考虑 一下,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