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的人教案 黄冈中学高级教师 广德鸿 一、教学目的 1、体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哲理性思考。 2、把握这首诗运用对比抒发感受的写法,体会哲理性议 论的作用。 二、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三、导入新课 1936年10月22日,鲁迅先生病逝于上海,数万人自发 去悼念他,并尊其为“民族魂”。他生前“为人民奋斗牺牲 而不想到个人”,他死后多年,人民依然“热烈纪念他”,著 名诗人臧克家有感于此,在鲁迅逝世十三周年之际,写下了 有的人一诗,抒发了自己纪念鲁迅的感受。 臧克家是继郭沫若之后,我国诗坛上最杰出的大诗人之 一。他早在30年代初相继出版了 烙印和罪恶的黑手, 以鲜活的生活感受和崭新的艺术风貌,引起诗坛的瞩目
2、。他 曾以不可遏制的激情,投身于抗日战争,他的作品像火焰一 样点燃了人们的爱国热情;解放战争时期,他创作了大量政 治讽刺诗,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新中国诞生后,臧克 家多作政治抒情诗,有的人是他这类诗中的代表作。这 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 13周年而作,它的独特之处,在于 表现具有哲理意义的主题。 四、初读诗歌,品讲诗句 1、这首诗的小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请大家快速默读 全诗,看一看诗中哪些句子写出了诗人对鲁迅的纪念?联系 鲁迅的创作说明根据。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自 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 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
3、成一统,管他 冬夏与春秋。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 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 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 以及一切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鲁迅散文诗集野草题辞 ) 小结:朱自清对臧克家有过这样的评价:“他知道节省文 字,运用比喻,以暗示代替说明。 ”在有的人中这一特 色有相当的显示。 2、听录音。注意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爱
4、憎情感。 3、 朗读第1节,思考:“有的人”指哪些人?说说这两 句诗中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的不同含义。 明确:死生乃是自然规律,不可逾越,也无法逃避。古往 今来,多少哲人和诗人对此惆怅过,悲叹过,思考过,议论 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种生死观,“生 死有命,富贵在天”是一种生死观,“好死不如赖活”又是 一种生死观。而诗人则彻底抛开生死的自然状态,把它幻化 为意识形态。 每节诗的前两句都指反动统治者,他们虽然“活着”,却 如行尸走肉,徒具形骸,虽生犹死。他们欺压百姓,下场可 耻。每节诗后两句都是指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的人。他们鞠 躬尽瘁,虽死犹生,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
5、赢得人民 的尊敬和歌颂。诗作的侧重点是歌颂鲁迅及像鲁迅一样的 人。 第一个“活”字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一个“死” 宇却表达了作者的惋惜的怀念之情,第二个“死”字充满了 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活”宇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 的充分肯定和赞美。 4、朗读第2节,试说体会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有的人/骑 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俯 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明确:一个“骑”宇,深刻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骄横的形 象,凶暴的本质;“啊,我多伟大! ”刻画了反动统治者的外 强中干、自我吹嘘的丑态,对反动派迸行有力的讽刺;对于 鲁迅先生,则用“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俯下身子”把
6、 鲁迅精神表达得多么充分,把鲁迅的形象写得多么崇高,多 么感人,多么形象! 5、“有的人/把名字刻入 石头,想不朽;/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明确: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刻入”一词,真是入木三 分。反动统治者硬想留名“不朽”,认为“刻入石头”是万 全之法,但事实上,他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这里的 一个“烂”字,既道出了反动派恶贯满盈,又显示了人民的 心愿和力量。“青青的野草”则给人以无限生机、无限活力、 无限希望的感受和联想。“抬举得很高,很高”,表现了广大 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限崇拜、无比爱戴的深厚感情 6、“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 多数人更好的
7、活。”这一节在朗读时哪些字该重读?为什 么? 明确:“不能活” “更好的活”应该重读,从而突出了两种 人不同的人生意义。 7、“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诗句中的“骑”、“摔”、“垮”字分别 说明什么? 明确:“骑”生动地表现了反动派欺压人民,作威作福的 神态。而人民要推翻他们,打倒他们,便把仇恨和力量凝聚 在一个“摔”字上,“垮”作为结果又形象地表现了反动派 的可耻而又必然的下场。 8、为什么说“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 早”?又为什么说“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 早 ? 明确: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是想流芳百世。实际上这种 人
8、活在世上,灵魂早已死去,名字早已臭名昭著。“熔岩一 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鲁迅以野草自比,为了荡涤旧社会的黑暗、腐朽,宁可牺牲 自己的一切。一旦革命蓬勃发展起来,野草就会萌生,到处 是一片青绿。“刻入”和“烂”是讥讽、嘲笑,是对一心想 流芳百世的反动派的鞭挞、讨伐。“春风”、“到处”、“青青” 这些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是作者对为人民奋斗一生的革命 战士蓬勃生命力和不朽精神的热烈歌颂。 9、“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 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 高。”这一节抒发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抒写了对反动派的蔑视、 鞭挞,对鲁
9、迅先生的赞美、 歌颂之情。 五、再读诗歌,分析构思 1、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而作的,为什么以“有的人”为 题? 明确:因为诗人是“借着纪念鲁迅这样一个机会,用诗作 为出口,抒发心中的积愤”(臧克家语)。诗中不仅歌颂了伟 大的战士鲁迅,而且热情地赞颂了以鲁迅为代表的千千万万 向着恶势力冲锋陷阵的革命战士的崇高精神。同时,也无情 地揭露和批判了鲁迅的对立面一一官僚地主阶级和一切骑 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派。诗中写的两种人,代表了两 个阶级的斗争,从而深切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恶势力的无比 憎恨,对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先驱的崇敬和热爱。 以有的人为题更含蓄,更为重要的是以有的人为 题,大大扩大的诗歌的思想
10、内涵,使诗歌具有了更为普遍的 意义。 2、朗诵全诗,思考:这首诗分三个部分?每一部分的主 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1节):作者开门见山,以两种对立阶级的人 为代表,紧紧抓住参加鲁迅纪念活动感触最深的两点,即: 鲁迅生为人民鞠躬尽瘁,死后人民怀念他,从对鲁迅虽死犹 生的感受入手,提出了生与死的辩证观点。 第二部分(第24节):从两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的 对比中,热情赞颂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 第三部分(第57节):从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的对 比中,抒发了作者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的深厚感情。 3、这三个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 明确:第一部分是全诗的总纲,二、三部分就第一部分提 出的感触
11、最深的两点分别进行解说和深入开掘,形成了以赞 颂鲁迅鞠躬尽瘁为人民的伟大精神的抒情主线。 诗的第一节写了两种“生”和“死” ,是全诗的总纲;第 二、三、四节写了两种人对人民的两种态度,它们之间是并 列关系;第五、六、七诗节分别与上面三个诗节对应,写出 了两种人的两种不同结局。 六、朗诵诗歌,推敲写法 1、听录音,思考:这首诗在写法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首诗的每一节一反一正对比,使正反面人物对立 得更为鲜明,从而达到突出主题的作用。 生死价值的对比。 第I小节中,前一个“活着”指人还在社会上生活,“死 了”是指其精神已死。后一个“死了”是指人已离开人世, “活着”是指其精神
12、不死。反动统治者“活着”,不过是行 尸走肉,毫无价值;革命者“死了”,却虽死犹生,精神永 存。 对待人民群众态度的对比。 第24小节的前两句都写反动统治者对待人民群众的态 度:A、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B、不知羞耻地为自己歌 功颂德,妄想“流芳万世” ;C、残害人民,养肥自己。 诗的后两句都写像鲁迅这样的人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A、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B、“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 火烧”,意思是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C、他活着 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人民群众对两种人态度的对比。 第57小节的前两句都写人民群众对反动统治者的态度: A、“把他摔垮”,即打倒、推翻之。 B、“名字
13、比尸首烂得更 早”,即被人民忘记,被人民唾弃。 C、“他们的下场可以看 到”,即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诗的后两句都写人民群众对鲁迅这样人的称颂:A、“永远 记住他” ;B、“到处是青青的野草”,即鲁迅精神到处被传颂, 被延续;C、“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表现了广大人民群 众对鲁迅先生无比崇拜,无限爱戴的深厚感情。 通过以上3种对比,反映了两个对立阶级不同的人生观, 显示了人民群众强烈的爱与憎,从而很好地突出了诗的主 题。 2、诗歌注意锤字炼句。请说说下列改句为什么比原句好? 原句: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头上想不朽。 改句: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明确:这样改不仅笔墨精练了, 更重
14、要的是改后愈加准确、 形象、深刻。试想,“刻在”和“刻入”,深度不同,“刻入 石头”,形象地表现了这些人妄图“不朽”的痴心梦想.“不 朽”加引号,更显讽刺意味。修改后的“石头”之后,以逗 号点开,句末的“头” (t o u)与“朽” (xi u )押韵,使语句 具有音乐美。 原句: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倒 改句: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明确:“倒”和“垮”,两个动词在程度上有差别:“倒” 者未必垮;“垮”者必倒。“垮”比“倒”在程度上更进一层, 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的满腔愤 恨之情。此外,这样一改,“垮”(ku a )与下句的“人 民永 远纪住他”中的“他” (t a )字也同韵。 原句:给人民当牛马的人民永远纪念他 改句: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明确:“当”与“作”,属同义词。这里之所以修改,主要 可能是从平仄角度考虑的。原句中的“当”(d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建筑规划设计合同协议
- 宅基地房屋转让合同(标准版)
- 雇佣薪资合同(标准版)
- 河南电力医院社会化招聘考试真题2024
- 上海电机学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质量章节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课件 项目4-6 零件的形位公差、零件表面粗糙度、特殊零件的检测
- 浙江省2025金属非金属矿山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成管理人员考试冲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勘察设计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物理污染控制专业案例)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徽省建筑施工企业“安管人员”培训考试建筑施工企业自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判别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课件(人大何晓群)
- 作文方格纸400字
- 吉林大学 人工智能原理 下
-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 身份证地区对应码表
- 鲜食玉米产业园建设项目建议书
- 2023年北京高考作文备考:二元话题作文赏析“品德与文化”
- 汽车4S店维修结算清单
- 《LNG操作手册》(完整版)资料
- LY/T 2459-2015枫香培育技术规程
- 法布雷病诊治最新进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