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连续刚构桥中跨合龙段顶推施工技术_第1页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中跨合龙段顶推施工技术_第2页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中跨合龙段顶推施工技术_第3页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中跨合龙段顶推施工技术_第4页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中跨合龙段顶推施工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跨度连续刚构桥中跨合龙段顶推施工技术 : The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 of the Shenyang-Haikou expressway of Putian Bridge in Xiangpu Railwa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span, small radius , much construction interference, large safety hazard and complicated technology.Through the summary of the incremental la

2、unch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mid-span closure section, the author hopes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of similar bridge.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 the dual control principle of pier top offset control at first and supplemented by

3、the top thrust control is got to guide construction , and this control principle can be more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deformation of the main beamand pier ,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force in bottom of the pier and the top of the pile beam consolidation. ?P键词:大跨度;连续刚构;中跨合龙;顶推 0 引言 连续刚刚构桥具有跨越

4、能力强、 结构稳定性好、 施工技术成 熟、行车舒适性好等优点,特别是在主跨100350m具有较强的 竞争优势。 连续刚构桥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会引起预应力损失、 主 梁下挠、主梁及桥墩水平偏位。温度变化也会影响主梁变形。在 桥梁结构设计规范中, 对均匀温度作用有着明确的规定。 计算表 明,过大的温差会显著增大主梁和桥墩的附加内力, 尤其是桥墩 底部,附加内力更大。合龙前在悬臂端进行适当的顶推,是改善 长期作用效应和温差效应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施工措施 1 。 1 工程概况 向莆铁路莆田特大桥左、 右线跨沈海高速公路 (80+132+80) m ( 88+146+88) m为挂篮悬臂施工的连续刚构桥。线

5、路位于 R=1600m勺小半径曲线上,该桥梁部结构小半径、大跨度、线性 控制、中跨合拢顶推控制技术等为该桥的关键控制技术。 文章重 在对中跨合龙段顶推施工技术进行总结。 在大跨度刚构连续梁悬臂施工过程中, 因梁段自重, 混凝土 收缩、徐变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较大的位移和挠度。 这就需要在 中跨合龙时, 对两端梁体施加一个水平顶推力, 使主墩产生反向 水平位移, 以抵消温差和后期混凝土收缩徐变产生的位移, 改善 墩身和主梁受力结构和挠度。 在平常施工过程中设计只要求了顶 推力的大小, 未明确顶推力施加后各主墩的位移量和合龙段的变 化量。为了顶推施工的精确和安全,避免盲目顶推施工,通过查 询规范资料

6、、运用Madas软件对结构进行建模模拟分析, 得出初 步结论,指导现场施工。 2 技术原理及思路 运用Madas软件建立了理论模型,模拟出顶推各主墩施加顶 推力后的理论预偏量。 顶推时遵循“墩顶偏移控制为主, 顶推力 控制为辅”的双控原则, 通过预埋的钢板和传力型钢构件, 四台 千斤顶同时、同步顶推,实时测量发生的预偏量。比较分析顶推 的效果, 最终使实际发生的预偏量值接近模拟得出的理论值, 使 结构受力趋于更合理,顺利实现设计顶推效果。 3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1 合龙段顶推施工工艺流程 合龙段预埋件的预埋-顶推传力杆件焊接-油压千斤顶安 装固定(各观测点测量初始数据的记录、焊缝检查

7、验收)-顺序 施加20% 50% 80%顶推力(分别测量记录观测点位移变化)- 施加 100%顶推力(测量记录观测点位移变化)-分析比较顶推 效果(提前模拟得出理论顶推数据) -体外劲性骨架的安装-油 压千斤顶卸载、 拆除-传力杆件的割除-传力杆件的割除-合龙 段后续工序施工。 3.2 操作要点 3.2.1 理论计算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 需要在中跨合龙前, 在两侧悬臂端的四 个角点均匀施加一对 3000kN的水平对顶力,但设计中未给出顶 推之后主墩的预偏量。 为了更好地控制顶推过程, 分析顶推的效 果,我们在顶推前,运用 Madas软件建立了理论模型,即模拟出 顶推后主墩的预偏量, 通过实际顶

8、推位移值及时和理论预偏量比 较分析, 从而可准确判断顶推的效果和质量, 以及保证了顶推施 工的安全,避免盲目施工。 其中,计算机模拟试验数据 如下: MIDAS/Civil POST-PROCESSOR DEFORMED SHAPE X-方向 X- DIR=1.735E+001 N00D=1 Y-方向 Y-DIR=O.OOOE+OOO N00D=1 Z-方向 Z-DIR=O.OOOE+OOO N00D=1 C0MB=6.212E+001 N00D=129 系数=8.496E+002 STAGE对定力CS:合计最后 MAX: 105 MIN: 79 文件:DK537+347 单位:mm日期:08

9、/24/2010 表示方向: X: 0.000 Y : 0.000 Z : 0.000 通过MIDAS桥梁分析软件模拟,我们按照设计图的要求, 在 两悬臂端,均匀地施加一对顶推力,见图 1 施加对顶力,通过图 2 施加对顶力后整体位移图,可以看出顶推后的理论模型,图 3 可以看出悬臂端的位移量, 最大悬臂端施加对顶力后,450#主墩 悬臂端位移为11.73mm,451#主墩悬臂端位移为:13.48mm,共 发生位移为25.21mm通过图4可以看出,双薄臂墩在 3000kN 的对顶力作用下, 450#主墩发生的位移为 6.66mm, 451#主墩发 生的位移为 8.59mm。 推过程的千斤顶对应

10、的压力表进程示值。 顶推过程所使用的千斤 顶为YCW250型液压千斤顶,测量范围:(250-2500 ) kN,图纸 设计要求施加一对 3000kN 的对顶力,即每一个角点处施加一对 750kN 的对顶力,根据校准方程进行计算。 3.2.2 预埋件的预埋 劲性骨架固定螺栓预埋。 按照图纸要求在箱梁悬臂最后节段 箱梁底板、顶板四个位置分别预埋 4根M30地脚螺栓,相对位置 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设置限位板进行临时固定。 顶推传力杆件固定钢板预埋。 在箱梁悬臂浇筑最后一节段梁 端四个四个角点位置预埋 10mm厚钢板,钢板背面焊接 8根16 螺纹钢,单根长度不小于 0.5m 作为锚固钢筋。注意顶推位置和

11、图纸要求设置体外劲性骨架位置尽量错开设置, 避免后续交叉施 工的影响。 顶推传力杆件的焊接安装。 由于千斤顶的长度有限, 合龙段 的长度为2m因此必须加工型钢做传力杆件,考虑千斤顶长度 0.4m,标准最大行程0.2m,合龙段长度2m根据计算传力杆件 长度选为1.55m。根据计算,型钢用136双拼焊接即可,焊缝 Hf 8mm焊缝确保饱满,并在接触面每一面加焊两块三角加筋 板,安装时,注意型钢的轴线和梁体轴线要保持一致,在相应位 置焊接好四个传力杆件。 油压千斤顶安装固定。用塔吊分别将4个250T油压千斤顶 固定在提前搭设好的脚手架上, 注意千斤顶的轴心要和传力杆件 一致, 将千斤顶编号和对应的油

12、表编号连接好油泵, 四个油泵同 时启动,待千斤顶顶住梁体和传力杆件刚受力停止油泵。 3.2.3 测点布置和数据记录 提前在刚构连续梁 0#块对应墩顶中心位置设置观测点 A、 B。在合龙段梁端粱面设置 4个观测点、。 测量班用全站仪测量 450#、451#墩 0#块中心的观测点 A、 B,得出初始坐标值并记录。 A: X=808941.637, Y=507204.560; B: X=808809.589,Y=507208.648。?y 量观测点-,-的 间距,分别为 2200mm, 2200mm。 3.2.4 施加顶推力 施加 20%顶推力:现按照设计要求,同时开启 4台油泵,开 始顶推,第一次

13、加载施加设计水平推力的20%,持荷 20min; 施加 50%顶推力:施加 20%顶推力持荷 20min 后,待合龙段 长度及墩顶位移值稳定后, 分析测量数据没有什么异常情况, 继 续施加 50%力顶推; 施加 80%顶推力:施加 50%顶推力持荷 20min 后,待合龙段 长度及墩顶位移值稳定后, 分析测量数据没有什么异常情况,继 续施加 80%力顶推。 以上三次顶推结束后, 需要并记录各观测点位移变化值,和 理论位移值相比较,没有出现异常位移变化,认为结构安全,可 继续顶推,并记录观测点顶推后标高抬高值。 施加 100%顶推力: 施加 80%顶推力持荷 20min 后,待合龙段 长度及墩顶

14、位移值稳定后, 分析测量数据没有什么异常情况, 继 续施加 100%力顶推,在顶推过程中,注意实时测量观测点之间 的位移,防止出现异常情况。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 立即停止顶推, 直至分析找出异常情况的原因所在后, 解决出现的问题后方可继 续顶推,并记录各观测点的位移变化数据和观测点顶推后标高抬 高值。 3.2.5 数据分析 各项数据测量完毕后, 立即进行分析, 和理论模型的数据进 行比对,若有大的误差则要找明原因进行分析,再进行处理。通 过观测数据分析, 实际顶推后的线型、 受力状态和理论模型基本 吻合,说明顶推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效果,不需要校正二次顶推。 由于本方法采用的顶推技术较好的保证了同

15、步对称顶推, 通过测 量发现桥梁的轴线没有发生偏移, 较好地保证了连续刚构的合龙 线性和顶推安全质量和效果。 通过测量发现, 合龙段最前端的高 程变化最大为8mm高程变化很小,说明本次顶推过程中结构是 安全的。(表 1) 3.2.6 劲性骨架锁定 顶推结束后,保持千斤顶油泵不回油,保持稳压状态,立即 安装合龙段的劲性骨架。 劲性骨架的安装严格按照交底及规范要 求进行, 保证每一个螺帽必须按要求拧紧。 劲性骨架安装焊接完 毕后,安排技术人员对螺栓和焊缝进行检查, 保证劲性骨架的临 时锁定的质量和效果。3.2.7 拆除千斤顶和传力杆件及 后续施工 劲性骨架安装完毕后,先将千斤顶同时缓慢卸压、回油,

16、先 拆除千斤顶,再拆除顶推传力型钢构件。拆除完顶推的设备后, 进行中跨合龙段钢筋的绑扎安装, 再进行砼的浇筑, 预应力张拉、 劲性骨架拆除等工作。 4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在顶推施工中应遵循“墩顶偏移控制为主,顶推力控制为 辅”的双控原则, 这样才能达到顶推的理想效果, 以保证成桥后 运行阶段的安全; 顶推过程必须保证过程控制, 并注意及时把实 测观测点的数据和理论模拟值相比较, 确保顶推过程的安全和质 量;顶推工序的检验、测量、试验和吊装设备都要在实施前进行 鉴定和检查, 符合要求后才能使用; 连续刚构中跨合龙段顶推施 工工序必须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及施工作业指导书, 绘制详细的 施工结构图纸及细部图纸, 预埋件的安装方面要严格施工现场管 理;加强对工序的监测工作, 利用监测数据分析研究顶推出现异 常的原因, 利用统计技术方法找出影响工序正常的主要原因, 采 取对策,消除产生影响工序异常的不确定因素;深入、细致地做 好线性监控、监测工作,加强测量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5 结语 莆田特大桥跨沈海高速公路刚构连续梁中跨合龙段顶推施 工,实际位移和模拟理论位移值相差 3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