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作业答案1-4_第1页
成本管理作业答案1-4_第2页
成本管理作业答案1-4_第3页
成本管理作业答案1-4_第4页
成本管理作业答案1-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成本管理作业1答案第一章至第四章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分,共24分)1.成本管理:是指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种发生的费用,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进行预测、决 策、核算、分析、控制、考核等的科学管理工作,其主要的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 经济效益。2.成本决策:是指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案的比较、分析、判断后,从多种方 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的过程。3.成本分析:是根据成本核算所提供的资料及其他有关的资料,对实际成本的水平、构成 情况,采用一定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计算其完成情况、差异额,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的过 程。4.成本控制:是以预先制定的成本标准作为各项费用消耗的限额,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实 际发

2、生的费用进行控制,及时揭示实际与标准的差异额并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提 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消除差异,保证目标成本实现的过程。5.成本项目:是指将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按照其经济用途分类的项目。工业企业,一般设四个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工资、制造费用。6.一次交互分配法:简称交互分配法,它是将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分两步进行分配的方法。 第一步,根据各辅助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在辅助生产部门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第二步,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费用再按提供产品 或劳务数量在辅助生产以外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7.约当产量:本月完工产品加按在产品完工

3、程度折合为完工产品产量(即在产品约当产量),称为约当总产量,简称为约当产量。8.期间费用:是指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一特定产品成本,但容易确定其发生期间而应直接计 入当期损益的费用。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二、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B2.C3.B4.D5.A6.B7.B8.C9.D 10.D三、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8分)1.ABDE 2.BCDE 3.AB 4.ABCE 5.BCD 6.ABC 7.ABC 8.BD四、简答题(每小题 4分,共20分)1.( 1)正确划分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与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

4、(3)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2.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做好的基础工作:(1)定额的制定和修订;(2)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3)建立健全原始记录;(4)做好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工作。3.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1) 对发生的费用进行审核和控制,确定费用应否开支, 应开支的费用是否符合规定的开 支标准,符合开支范围和标准的费用是否都记入本期,在此基础上确定应计入本月损益的期间费用数额。(2) 将应计本月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按照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并按成本项目分 别反映,计算出按成本项

5、目反映的各种产品的成本。(3) 对于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月初在产品费用与本月费用之河,在本月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4.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有:(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2)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法;(3)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4)约当产量法;(5)按定额成本计价法;(6)定额比例法;(7)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5.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及各自适用的条件:(1) 品种法。品种法一般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类型的企业,例如发电、采掘等企业。对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类型的企业或车间,如果生产规模较小,或者按流水线组

6、织生产,或者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品产出的全过程是集中封闭式生产,管理上不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 算产品成本,也可以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例如砖瓦厂、造纸厂和中小型水泥厂等。(2)分批法。一般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企业,例如船舶制造、重型机械制造以及精密仪器、专用设备生产企业,对于新产品的试制、工业性修理作业和辅助生产的工具模具 制造等也可以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3)分步法。分步法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复杂生产的企业,如纺织、冶金、造纸等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类型的企业。五、计算分析题(共 38分)1.A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 =600 8=4 800B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800 4=3 200甲材料费用分配率 =

7、10 000-(4 800+3 200) =1.25A产品应分配负担甲材料费用 =4 800 .25=6 000 (元)B产品应分配负担甲材料费用 =3 200 .25=4 000 (元)2具体计算见表格后面的计算步骤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项目交互分配对夕卜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名称修理车运输车合计修理车间运输车间合计间间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18 00022 00040 00018 20021 80040 000供应劳务数量30 00040 00028 50038 000费用分配率0.600.550.63860.5737辅助耗用数2 000生产修理车量车间间分配金1 100内部额的分配耗用数1 500运输

8、车量间分配金900额分配金额小计9001 100辅助生基本生耗用数24 00032 000产车间产车间量以外的分配金15326.4018358.4033分配额684.80耗用数量4 5006 000管理费用分配金额2 873.603 441.606 315.20合计9001 10018 20021 80040 000交互分配时费用分配率(修理车间)=18 000+30 000=0.60 费用分配率(运输车间)=22 000T0 000=0.55修理车间应负担运输车间的费用=2 000X0.55=1 100 (元)运输车间应负担修理车间的费用=1 500X0.60=900 (元)在辅助生产车间以

9、外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修理车间的费用总额 =18 000+1 100- 900=18 200 (元)运输车间的费用总额 =22 000+900 1 100=21 800 (元)费用分配率(修理车间)=18 200+ (30 000 1 500) =18 200+28 500=0.6386费用分配率(运输车间)=21 800+ (40 000 2 000) =21 800+38 000=0.5737基本生产车间应负担修理车间的费用=24 000X0.6386=15 326.40 (元)行政管理部门(管理费用)应负担修理车间的费用 =18 200 15 326.40=2 873.60 (元)(或 =

10、4 500 0.6386=2873.60小数点后可能会有点差异,但基本生产车间与行政管理部门分配费 用之和应等于18 200元)基本生产车间应负担运输车间的费用=32 000X0.5737=18 358.40 (元)行政管理部门(管理费用)应负担运输车间的费用 =21 800 18 358.40=3 441.60 (元)(或 =6 000 .5737=3441.60小数点后可能会有点差异,但基本生产车间与行政管理部门分配费用之和应等于21 800元)3. ( 1)第一道工序完工率=70%X50% = 35%第二道工序完工率=70% + 30%4.50 X0=-225(元)直接工资定额变动差异

11、=(130-140) X.37 0=-37(元)制造费用定额变动差异 =(130-140) X.28 0=-28(元)本月投产产品定额成本的计算:直接材料定额成本 =115X50X4.50=25 875(元)直接工资定额成本 =130X50X0.37=2 405(元)制造费用定额成本=130X50X0.28=1 820(元)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 =24 050-25 875=-1 825(元)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差异 =(25 875-1 825) X-1%)=-240.50(元)脱离定额差异合计-2 065.50(元)直接工资定额差异 =2 350-2 405=-55(元)制

12、造费用定额差异=1 700-1 820=-120(元)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编制如下产品成本计算单”月初在产品 成本月初在 产品定 额变动本月费用费用合计分配率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成 本 项 目疋 额 成 本疋 额 差 异疋 额 变 动疋 额 成 本疋 额 变 动定额 成 本定额差 异定额 成 本定额差 异疋额 变 动定额 差异定额变动定额成本定额差 异定额变动实际成 本定额成本定额 差异定额变动直 接 材 料5400 +800 +150 -225 +225 25875-2065.5031050-1265.50+375 -0.040.012 23287.5 -931.5279.452263

13、5.457762.5-334 95.55直 接 工 资518 -120-37 +37 2405-552886-175+37-0.060.01282164.5 -129.87 27.71 2062.34 721.5 -45.139.29制 造 费 用392 -80-28 +28 1820-1202184-200+28 -0.09150.01281638-149.88 20.97 1509.09546-50.127.03合计6310 +600 +150 -290 +290 30100-2240.5036120-1640.50+440-27090-1211.25328.1326206.88 9030

14、-429.25111.87完工产品定额成本的计算结果如下:直接材料定额成本 =45X115X4.50=23287.50(元)直接工资定额成本 =45X130X0.37=2164.50(元)制造费用定额成本 =45X130X0.28=1638(元)8、( 1)传统成本法下制造费用分配率=2 352 000+( 400 000 + 160 000)= 4.2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400 000X 4.2=1 680 000 (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60 000X 4.2=672 000 (元)作业成本法下 材料验收成本的分配率 =300 000+( 10+4) =21 428.5714甲

15、产品应负担的材料验收成本=21 428.5714 X 4=85 714.29 (元)乙产品应负担的材料验收成本=21 428.5714X 10=214 285.71 (元) 产品验收成本分配率 =470 000 +( 10+4) =33 571.4286甲产品应负担的产品验收成本=33 571.4286 X 4=134 285.71 (元)乙产品应负担的产品验收成本=33 571.4286X 10=335 714.29 (元) 燃料与水电成本分配率 =402 000+( 400 000+160 000) =0.7179甲产品应负担的燃料与水电成本=0.7179X 400 000=287 160

16、 (元)乙产品应负担的燃料与水电成本=0.7179X 160 000=114 840 (元) 开工成本分配率 =220 000+( 10+4) =15 714.2857甲产品应负担的开工成本 =15 714.2857 X 4=62 857.14 (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开工成本 =15 714.2857 X 10=157 142.86 (元) 职工福利成本分配率=190 000 +( 3 000 000+600 000) =0.0528甲产品应负担的职工福利成本=0.0528 X 3 000 000=158 400 (元)乙产品应负担的职工福利成本=0.0528 X 160 000=31 600

17、(元) 设备折旧分配率 =300 000+( 400 000+160 000) =0.5357甲产品应负担的设备折旧 =0.5357 X 400 000=214 280 (元)乙产品应负担的设备折旧 =0.5357 X 160 000=85 720 (元) 厂房折旧分配率 =230 000+( 200 000+40 000) =0.958335甲产品应负担的厂房折旧 =0.958335 X 200 000=191 667 (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厂房折旧 =0.958335 X 40 000=38 333 (元) 材料储存成本分配率 =140 000 +( 2 400 000+2 000 000)

18、 =0.031818甲产品应负担的材料储存成本=0.031818 X 2 400 000=76 364 (元)乙产品应负担的材料储存成本=0.031818 X 2 000 000=63 636 (元) 经营者薪金分配率 =100 000 +( 200 000+40 000) =0.416667甲产品应负担的经营者薪金=0.416667 X 200 000=83 333 (元)乙产品应负担的经营者薪金=0.416667 X 40 000=16 667 (元)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85 714.29 + 134 285.71 + 287 160+ 62 857.14 + 158 400 + 21

19、4280 + 191 667 + 76 364 + 83 333=1 294 061.14 (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14 285.71 + 335 714.29+ 114 840 + 157 142.86 + 31 600+ 85720 + 38 333 + 63 636 + 16 667=1 057 938.86 (元)(2)传统成本法下:甲产品的总成本=24 000 000 + 3 000 000+ 1 680 000=28 680 000 (元)甲产品的单位成本 =28 680 000 + 200 000=143.4 (元)乙产品的总成本=2 000 000+ 600 000 +

20、 672 000=3 272 000 (元)乙产品的单位成本 =3 272 000 + 40 000=81.8 (元)作业成本法下:甲产品的总成本=24 000 000 + 3 000 000+ 1 294 061.14=28 294 061.14 (元)甲产品的单位成本 =28 294 061.14 - 200 000=141.47 (元)乙产品的总成本=2 000 000+ 600 000 + 1 057 938.86=3 657 938.86 (元) 乙产品的单位成本 =3 657 938.86-40 000=91.45 (元)(3)作业成本法下甲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都要比传统成本法下

21、的低;乙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则恰恰相反,作业成本法下要比传统成本法下的高。造成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 两种方法的分配标准不一致,传统成本法按照统一的机器工时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甲产 品所用机器工时多,相应分到的制造费用也大;作业成本法是以成本动因为基础对制造费 用进行分配,由于乙产品的订购次数远远多于甲产品,在以定购次数为成本动因分配时, 乙产品所负担的制造费用大大增加,从而导致乙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上升,而甲产品 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则下降。成本管理作业3答案第八章至第十章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10分)1.A2.C3.D4.C5.C6.C7.D8.B9.D10.C二、 多项选择题

22、(每小题 2分,共20分)1.ABCDE 2.ACD 3.ACDE 4.ACE 5.ACD 6.ABCD 7.ABC 8.ABE 9.ACE 10.A BCDE三、判断题(每小题 1分,共14分)1. X 2. X 3.V 4. X 5. X 6.V 7.V 8 9. X 10. X 11.V 12. X 13.V 14四、复习思考题(每小题 4分,共20分)1.编制成本计划的步骤包括:(1) 收集和整理资料;(2) 预计和分析上期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3) 进行成本降低指标的测算;(4) 正式编制企业成本计划。在编制成本计划时按照这一步骤,能使成本计划准确、可靠,制定的成本计划具有可操作 性

23、。2.编制成本报表的要求:(1) 数字准确;(2) 内容完整;(3)编报及时。成本报表一般有以下几种:(1)(1)商品产品成本表;(2)(2)主要产品成本表;(3)(3)制造费用明细表;(4)(4)期间费用明细表。3.商品产品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商品产品的总成本以及各种主要商 品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的报表。商品产品成本表的主要内容包括: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的本月实际产量、本年累计实际 产量、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本年计划单位成本、本月实际单位成本、本年累计实际平 均单位成本、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月总成本、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本 月总成本、本月实际总成本、按上年实

24、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按本年计 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本年实 际累计总成本。4.对比分析法是指根据实际成本指标与不同时期的指标进行对比,来揭示差异,分析差异 产生原因的一种方法。在对比分析中,可采取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本期实际与上期(或上年同期、历史最 好水平)实际指标对比、本期实际指标与国内外同类型企业的先进指标对比等形式。采用对比分析法进行成本分析时需要计算差异额、差异率。差异额=实际指标-基期指标差异率=差异额 煜基期指标X100 %5.因素分析法是将某一综合性指标分解为各个相互关联地因素,通过测定这些因素对综合性指标差

25、异额地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成本分析时各因素的替代顺序一般是先替代数量指标,后替代质量指 标;先替代实务量指标,后替代货币量指标;先替代主要指标,后替代次要指标。这要的 替代顺序主要是从各个因素相互依存的关系出发,使分析的结果有助于分清经济责任。五、计算分析题(第一小题 7分,第二小题5分,第三小题6分,第四小题12分,第五小 题6分,共36分)1.商品产品成本表产 品实际产 量单位成本本月总成本本年累计总成本名 称本 月本 年 累 计上 年 实 际 平 均本 年 计 划本 月 实 际本 年 累 计 实 际 平 均按上 年实 际平 均单 位成 本计 算按本 年计 划单 位成

26、 本计 算本月 实际按上 年实 际平 均单 位成 本计 算按本 年计 划单 位成 本计 算本年实际123456789101112可比产品1510149201437010470102010166700成00000000本合计10807807507608000780007500072000702000684000A0900000B305005004804504701500014400135002500002400002350008011070710690680560056800552007700078100748000C00不可比产品1233012690152240145960成00000000本

27、合计丙303201151251103450037500368000352000000000000丁607801481491428880089400115440110760000000000001382214127162441162630全部商000000004.品 产 品 成 本 合 计2. A产品成本差异额=本年实际成本本年计划成本=980 000 1 000 000= 20 000A 产品成本差异率=成本差异额*年计划成本 X100 % = 20 000 W 000 000 XI00 % =2%B、C产品的计算方法同上面一样。成本对比分析表项目本年计划成本本年实际成本成本差异额成本差异率A

28、产品1 000 000980 00020 0002 %B产品2 500 0002 600 000100 0004%C产品3 800 0004 000 000200 0005.26 %合计7 300 0007 580 000280 0003.84 %3.分析对象=220 X28 480 200 30 X500= 2 956 800 3 000 000 = 43 200 (元)计划材料费用=200X30X500 = 3 000 000 (元)第一次替代=220X30X500= 3 300 000 (元)第二次替代=220X28X500= 3 080 000 (元)实际材料费用=220 X8 480

29、 = 2 956 800 (元)由于产量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一=3 300 000 3 000 000 = 300 000 (元)由于材料单耗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3 080 000 3 300 000= 220 000 (元)由于材料单价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2 956 800 3 080 000= 123 200 (元)三个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300 000 220 000 123 200= 43 200 (元)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任务单位成本总成本降低任务可比产品计划产量上年计戈U上年计戈U降低额降低率A产品2 0001 0009802 0001 96040 0002%000

30、000B产品1 0001 5001 6001 5001 600100 0006.67 %000000C产品5 6003 0002 90016 80016 240560 0003.33 %000000D产品7 0005 9005 80041 30040 600700 0001.69 %000000合计61 60060 4001 200 0001.948 %000000可比产品成本实际完成情况单位成本总成本降低任务可 比 产 品实际产量上年计划实际上年计划实际降低额降低率A2 300198099023000002254000227700023 0001%产000品B产900111135000014

31、40000133200018 0001.33%品500600480C产6 00032218000000174000001680000012000006.67%品000900800D6 90055540710000400200003795000027600006.80%产900800500品合62360000611140005835900040010006.416%计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分析表影响因素计算方法顺序产量品种构成单位成本降低额降低率(1)计划计划计划计划降低额1 200 000计划降低率1.948 %(2)实际计划计划62 360 000 1X48% =1 214 772.8

32、0计划降低率1.948 %(3)实际实际计划62 360 000 61 114 000=1 246 0001 246 000 62 360000 X00%=1.998%(4)实际实际计划实际降低额4 001 000实际降低率6.416 %各因素的影响:产量因素的影响(2) (1) = 1 214 772.80 1 200 000 = 14 772.80品种构成因素影响(3)=1 246 000 1 214 772.80= 31 227.201.998% 1.948% =0.05 %单位成本因素影响(4)=4 001 000 1 246 000= 2 755 0006.416% 1.998% =

33、4.418%合计2 801 0004.468 %5.材料耗用量变动对单位材料成本的影响=(95100) 00+(210200) 20+(490 500) X8=- 50+200 80= + 70 (元)材料价格变动对单位材料成本的影响=(810) 295+( 22 20) X210+( 7 8)总90= 190+ 420490= 260 (各种因素变动对直接材料费用的影响=70260= 190 (元)成本管理作业4答案第十一章至十三章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9分)1.C 2.D3.D4.D5.C6.B7.A8.C9.A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32分)1.DE 2.ABC 3.A

34、BE 4.AE 5.BCDE 6.AC 7.ABC 8.ABCDE 9.ACE 10.ABCD11.ABCDE 12.ABCE 13.ABCDE 14.ABD 15.ABCDE 16.ABCE三、判断题(每小题 1分,共10分)1 2. X 3. X 4. X 5 6. X 7. X 8 9. X 10. V四、复习思考题(每小题 7分,共49分)1.在进行成本考核时应遵循的原则:(1)以国家的政策法令为依据;(2)以企业的计划为标准;(3)以完整可靠的资料、指标为基础;(4)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2.从成本考核的指标上看,既有价值指标,也有实物指标;既有数量指标,也有质量指标;既有单项指标,

35、也有综合指标。(1) 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实物指标是从使用价值的角度,按照它的自然计量单位来表示的 指标。如消耗钢材用吨或千克,消耗包装物采用箱或只等。价值指标是以货币为同意尺度表现的指标,如生产费用、产品成本、材料成本、办公费用等。(2) 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是反映一定时期某一方面工作数量的指标。如产量、生 产费用、总成本等。质量指标是反映一定时期工作质量或相对水平的指标,如单位成本、产值生产费用率、商品产品成本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等。(3) 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单项指标是反映成本变化中一个侧面的指标,如某种产品的单位 成本等。综合指标是总括反映成本的指标,如全部生产费用、商品产品总成本

36、、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等。3传统成本考核和现代成本考核方法在内容上的区别:传统成本考核指标主要是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指标。具体包括全部可比产品成本计 划降低率、全部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全部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全部可比产品 成本实际降低额;在现代成本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中,对传统的成本考核内容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主要是围绕 责任成本设立成本考核指标,其内容主要包括行业内部考核指标和企业内部责任成本考核 指标。行业内部考核指标具体包括成本降低率、标准总成本、实际总成本、销售收入成本 率,企业内部责任成本考核指标具体包括责任成本差异率和责任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成 本降低率指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

37、于加强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成本管理,发挥职工降低成 本的积极性,在企业之间进行有效的成本比较、成本竞赛,促进企业以至行业降低成本, 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并涌现出许多先进企业和先进个人。但随着这一指标运行时间的延长,其缺陷也日益暴力出来。针对传统成本考核方法的缺陷,围绕责任成本设立了成本考核的 指标,同时还包括成本岗位工作考核,引入成本否决制的基本思想,与奖惩密切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成本考核的时代性和先进性。4.在进行材料费用的审计时,审计人员可对各种领料单、材料耗用表、材料明细账、物资 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明细账、委托加工物资明细账和期末盘存资料等进行审计。(1)审计用途是否恰当;(2)审计数量是否确切;(3)审计材料计价是否合理。5.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付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没有达到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