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与U形管粗细无关: 与u形管粗细有关: 与U形管粗细无关。液面髙度有关,液面髙度无关,液面高度无关,C流体流动一、单选题3.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 DA湍流流速层流流速:B流道截而大的为湍流,截而小的为层流:C层流的雷诺数V湍流的雷诺数:D层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5. 在静止的流体内,单位而积上所受的压力称为流体的()。 CA绝对压力;B表压力;C静压力:D真空度。6. 以绝对零压作起点计算的压力,称为()。 AA绝对压力;B表压力;C静压力:D真空度。7. 当被测流体的()大于外界大气压力时,所用的测压仪表称为压力表。DA真空度;B表压力:C相对压力:D绝对压力。8. 当被测
2、流体的绝对压力()外界大气压力时,所用的测压仪表称为压力表。AA大于:B小于:C等于:D近似于。9. ()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力比大气压力髙出的数值,称为表压力。AA压力表;B真空表;C髙度表:D速度表。10. 被测流体的()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时,所用测压仪表称为真空表。 DA大气压:B表压力:C相对压力:D绝对压力。11. 流体在圆管内流动时,管中心流速最大,若为湍流时,平均流速与管中心的最大流速的关系为()。BA. Um= l/2Umax: B. Um0.8Umax: C. Um=3/2Umax。12.从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了解到U型管压力计测量其压强差是()。 AA. 与指示液密度、
3、B. 与指示液密度、C. 与指示液密度、13 层流底层越薄()A.近壁而速度梯度越小:B.流动阻力越小:C.流动阻力越大:D.流体湍动程度越小。14双液体U形差压计要求指示液的密度差() CA.大: B.中等; C.小: D.越大越好。15.转子流量计的主要特点是()。CA.恒截而、恒压差:B.变截而、变压差:C.变截而、恒压差; 16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o DA.湍流流速层流流速;B.流道截面大的为湍流,截面小的为层流:C.层流的雷诺数湍流的雷诺数;D.层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某离心泵入口处真空表的读数为200mmHg ,当地大气压为101 kPa,则泵入口处的绝对 压强为
4、()。AA. 74.3kPa; B. lOlkPa: C. 127.6kPa.19在稳左流动系统中,水由粗管连续地流入细管,若粗管直径是细管的2倍,则细管流速是粗管的(A. 2:)倍。cB. 8;C 4。18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A. 1/4:B. 1/2;C.2 倍。23.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任意截而的流体量称为(A流速;B流线:C流量:D流函数。单位时间内流体在流动方向上所流过的()称为流速。A宽度;B髙度:C柏努利方程式中的(24.25.距离:D直线。)项表示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位能。26.27.柏努利方程式中的A位能;B动能:柏努利方程式中的U UT项表示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静压能;D
5、有效功。)项表示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静压能。28.uA gz: B T: C 柏努利方程式中的( 量,称为有效功。PP : D Wc。)项表示单位质量流体通过泵(或其他输送设备)所获得的能D29.uA gz: B 2 : C 柏努利方程式中的(PP : D wCo)项表示单位质量流体因克服流动阻力而损失的能量。D30.31.uA gz: B 2 : C 流体在直管中流动,A Re; B Pr; C 流体在直管中流动,PP : D 当( Nu; D 当Rc (Ehf a); C : D32流体在直管中流动,当2000 () 本题在于灵活应用管内强制湍流表面传热系数经验关联式宀 _uUQKe rr
6、 即物性一定时,as%2。V =兰2“ =常数根据连续性方程,流量不变时,4,所以管径变化,管内流速也发工变化。管间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热阻小,可以忽略不计,总热阻近似等于管内传热热阻,即K6、对下述几组换热介质,通常在列管式换热器中K值从大到小正确的排列顺序应是()。A、(:B、:C、 (3);D、 ; 冷流体热流体水气体水沸腾水蒸气冷凝水水水轻油答案:D7、为了在某固定空间造成充分的自然对流,有下面两种说法: 加热器应置于该空间的上部: 冷凝器应置于该空间的下部:正确的结论应该是()0A、 这两种说法都对;C、第一种说法对,第二种说法错;B、 这两种说法都不对:D、第二种说法对,第一种说法错
7、; 答案:B8、下述各种情况下对流传热系数由大到小的正确顺序应该是()。A、C、;B、 :D、: 空气流速为30m/S时的a: 水的流速为1.5nVs时的a: 蒸汽滴状冷凝时的a: 水沸腾时的a;18答案:c*10.在冷凝器中用水冷凝苯蒸汽,水迫管程,英雷诺数=L2xl4,此时对流传热系数为0。若将水的流疑减半,其对流传热系数Q()。A、(1 :B、v(l ct.0 8C、=(1/2);D、无法确认;答案:B分析:水的流量减半后,按流(心1“)公式计算, =(1/2严a但本例中流型已I 6x10,变成渡流人=5x2),此时a =眈。又Re08 ,.严VW)11、关于辐射传热,下述几种说法中错误
8、的是()。A、 除真空和大多数固体外,热射线可完全透过;B、 热辐射和光辐射的本质相同,不同的仅仅是波长的范围;C、 热射线和可见光一样,都服从折射定律:D、 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发射的辐射能也不变;答案:A*12.关于下面两种说法的正确结论应是()。1)物体的相应位置确左后,系统的黑度只与表而黑度有关:2)通过改变表而黑度的方法不能强化或消减辐射过程。A、 这两种说法都对;C、第一种说法对,第二种说法不对:B、 两种说法都不对:D、第二种说法对,第一种说法不对:答案:C13、 冷热水通过间壁换热器换热,热水进口温度为90。出口温度为50。冷水泄管程, 冷水进口温度为15C,岀口温度为53。冷热
9、水的流量相同,且假左冷热水的物性为相同, 则热损失占传热虽的( )。A、5.26%;B、5%:C、6%;D、7%;答案:A解:山 & =(7.-7,) Qc=Wccp(h-h)= ( 一 J)心 一)= (90 50)(53 15)=坐二翌=o 0526Qt -t53- 1538得2114、 某套管换热器由0108x4mm和055x2.5mm钢管组成,流体在环隙间流动,苴当量直径为()mm。A% 53:B、45;C、50;D% 5&答案:B16、对在蒸汽-空气间壁换热过程中,为强化传热,下列方案中()在工程上是可行的:A、 提髙空气流速:B、 提高蒸汽流速:C、 采用过热蒸汽以提高蒸汽温度;1
10、8保温层外所包的一层金属皮应该是()B、表而粗糙,颜色较深;D、表而光滑,颜色较深;的差作为传热推动力来考虑问题的。D、在蒸汽一侧管壁上加装翅片,增加冷凝面积并及时导走冷凝液;答案:A17、 判断下面关于系统进行稳圧传热时的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是()A. 通过一定传热而的传热速率不随时间变化,为一能值;B. 系统中任一点的温度维持恒定;C. 总的传热速率等于通过垂直于热流方向的各层传热面的传热速率之和:D. 系统中任一传热而上的热通量在过程中不变;答案:C18、 在常压饱和水蒸气冷凝加热空气,空气平均温度为20C,则壁温约为()A、20C;B、100C:C、60C;D、49.70 答案:
11、B 19、有一套管换热器,长10m,管间用饱和水蒸气作加热剂。一立流量下且做湍流流动的 空气由内管流过,温度可升至指定温度。现将空气流量增加一倍,并近似认为加热而壁温不 变,要使空气岀口温度仍保持原指左温度,则套管换热器的长度为原来的()A、2 倍:B、1.75 倍:C、15 倍:D、2.30 倍答案:C20、为了减少室外设备的热损失,A、表而光滑,颜色较注;C、表而粗糙,颜色较注;答案:A(-)填空题2、对流给热是以 _和_答案:流体的平均温度:壁而温度兮、流体在垂直管内自上而下流动同时被加热时,其对流传热系数比用普通准数关联式汁算 的结果要_。答案:大分析:流体被加热时,自然对流的方向是自
12、下而上,恰与流体流动的方向相反,引起湍动加 剧。4、金属的导热系数大都随其纯度的增加而_,随其温度的升髙而 _。答案:增大:减小6、对流传热的热阻主要集中在_,因此, _是强化对流传热的重要途径。答案:滞流内层;减薄湍流内层的厚度7、 在久、P、5这4个物性参数中,若 _值大,对流传热系数Q就增大;若 _值大,对流传热系数Q就减小。答案:P、J、2: A8、 黑体的表面温度从300C升至600C,英辐射能力增大到原来的 _倍.答案:5.39分析:斯蒂芬波尔兹曼左律表明黑体的辐射能力与绝对温度的4次方成正比,而非摄氏温18分析:-Re08 Pa =0.023 d(600+273 丫度,即 130
13、0+ 273; =539。9、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强制湍流流动,若传热推动力增大1倍,则对流传热速率增大_倍。 答案:110、大容积沸腾时,由核状沸腾转变为膜状沸腾时的温度差称为 _。这时单位时间、单位而积所传递的热量称为_。答案:临界温度差;临界热通量11、 处理量为440kg/h的有机溶液在某换热器中预热。运转一周期后,该溶液在管内生成积垢,使换热器总热阻增加了 10%。若维持冷、热介质出口温度不变,则该溶剂的处理量变 为 答案:400kg/h厶_L = T分析:设 Q= KAtnQ=KA . Q K K =1Q _ 440故Q =111=400kg/h12、苯在内径为20mm的圆形直管中作
14、湍流流动,对流传热系数为1270W/(用 C )。如果流量和物性不变,改用内径为30mm的圆管,其对流传热系数将变为_答案:612a=0.482a =0.482 a =0.482 x 1270=612W/(,tl【C)*13.热油和水在一套管换热器中换热,水由20C升至75C。若冷流体为最小值流体,传热效率0.65,则油的入口温度为_答案:104*C18aoc75-20T -20分析:v e=0.65歸=104匕14、 在计算换热器的平均传热推动力时,若两端的推动力相差不大于2倍,则其算术平均值与对数平均值相差不大于_o答案:4%15、换热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传热速率会下降很多,这往往是由于_
15、的缘故。答案:传热管表而有污垢积存*16 .流体横向流过管束作湍流流动时,在管外加有折流板的情况N(l =036/?严矿(厶严下,用 o可见对流传热系数与当量直径的 _成反比。答案:0.45次方*17.对大空间的自然对流,通常取加热(或冷却)表而的 _为特征尺寸。答案:垂直高度*19 .柴油在圆形直管内作强制滞流流动,给热系数可用下式计算:N“ =186/?严耳3(色)3(上_)04厶 “W 。若流量和物性不变,将管内径减半后仍为滞流.则倍。管内对流传热系数变为原来的 答案:2分析:HZ故 Q =2a*20.传热效率随传热单元数的增加而. 答案:增大,但最后趋于一立值.蒸发蒸发习题及答案一.选
16、择题1.蒸发操作中,从溶液中汽化出来的蒸汽,常称为()。BA.生蒸汽:B.二次蒸汽:C.额外蒸汽2.蒸发室内溶液的沸点()二次蒸汽的温度。BA.等于:B.髙于:C低于183. 任蒸发操作中,若使溶液在()下沸腾蒸发,可降低溶液沸点而增大蒸发器的有效温度差。AA.减压:B.常压: C.加压4. 在单效蒸发中,从溶液中蒸发lkg水,通常都需要()1kg的加热蒸汽。CA.等于:B.小于: C.不少于5. 蒸发器的有效温度差是指()。AA.加热蒸汽温度与溶液的沸点之差;B.加热蒸汽与二次蒸汽温度之差;C.温度差损失6. 提髙蒸发器生产强度的主要途径是增大()。CA.传热温度差;B.加热蒸汽压力:C.传
17、热系数:D.传热面积;7.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属于()蒸发器。AA.自然循环:B.强制循环:C.膜式8. 蒸发热敏性而不易于结晶的溶液时,宜采用()蒸发器。BA.列文式;B.膜式;C.外加热式;D.标准式9. 多效蒸发可以提髙加热蒸汽的经济程度,所以多效蒸发的操作费用是随效数的增加而()。AA.减少;B.增加;C.不变10. 蒸发装置中,效数越多,温度差损失(BA.越少:B.越大:C.不变11. 采用多效蒸发的目的是为了提高() BA.完成液的浓度;B.加热蒸汽经济程度;C.生产能力12. 多效蒸发中,蒸汽消耗疑的减少是用增加()换取的。AA.传热而积:B.加热蒸汽压力:C.传热系数13. 多
18、效蒸发中,由于温度差损失的影响,效数越多,温度差损失越大,分配到每效的有效温度差就()。AA.越小:B.越大;C.不变14. ()加料的多效蒸发流程的缺点是料液粘度沿流动方向逐效增大,致使后效的传热系数降低。AA.并流;B.逆流:C.平流15. 对热敏性及易生泡沫的稀溶液的蒸发,宜采用()蒸发器。CA.中央循环管式: B.悬框式; C.升膜式二.填空题1. 蒸发是 _浓缩溶液的单元操作。2. 为了保证蒸发操作能顺利进行,必须不断的向溶液供给热能,并随排除气化出来的 _溶剂蒸气。3. 蒸发操作中,造成温度差损失的原因有:(1). _溶质的存在使蒸气用下降,沸点升高18(2) _液柱静压强引起.(
19、3) _管逍流体阻力导致4. 蒸发器的主体由一 n热室一和_蒸发室组成。5. 在蒸发操作中,降低单位蒸气消耗量的主要方法有:_采用多效蒸发 _预热原料液一, _加强设备保温。6. 蒸发操作按蒸发器内压力可分为:加压一常压貞空一蒸发。7. 蒸发操作中,加热蒸气放出的热量主要用于:(1) _二次蒸汽气化所需的潛热(2) _预热原料液(3) _补偿蒸发器的热损失。&并流加料的多效蒸发装置中,各效的蒸发量略有增加,其原因是料液从前一效进入后一 效时有_自蒸发_。9. 蒸发器的生产强度是指_单位传热而积上单位时间内所蒸发的水分就。10. 蒸发器的生产能力是指一单位时间内蒸发的水分疑一。11. 单程型蒸发
20、器的特点是溶液通过加热室一次, _不作循环流动,且溶液沿加热管呈 _膜状一流动,故又称为 _膜式_蒸发器。12. 降膜式蒸发器为了使液体在进入加热管后能有效的成膜,在每根管的顶部装有 _液体分布器一。13. 自然循环蒸发器内溶液的循环是由于溶液的 _受热程度不同,而引起的_密度差异所致。14. 标准式蒸发器内溶液的循环路线是从中央循环管 _F降而从其它加热管_上升_,其循环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溶液的_受热程度 _不同,而引起的_密度差异 _所致。精馅练习一.选择题1. 蒸馅是利用各组分()不同的特性实现分离的目的。CA溶解度;B等规度;C挥发度:D调和度。2. 在二元混合液中,沸点低的组分称为()
21、组分。CA可挥发;B不挥发;C易挥发:D难挥发。3. (是保证精餾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AA液相回流:B进料;C侧线抽出:D产品提纯。4. 在()中溶液部分气化而产生上升蒸气,是精馅得以连续稳泄操作的一个必不可少条件。CA冷凝器:B蒸发器;C再沸器:D换热器。5. 再沸器的作用是提供一定量的()流。DA上升物料:B上升组分:C上升产品;D上升蒸气。6. 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液相回流。BA塔顶气相:B塔顶液相:C塔底气相:D塔底液相。7. 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塔顶液相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回流。BA气相;B液相:C固相:D混合相。8. 在精馆塔中,原料液进入的那
22、层板称为()。CA浮阀板:B喷射板;C加料板:D分离板。9. 在精馅塔中,加料板以下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称为()。B18A精镭段;B提饰段;C进料段;D混合段。10.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100 kmol/h, XF=0.6,要求塔顶XD不小于0.9,则塔顶最大产 量为()。BA 60 kmol/h: B 66.7 kmol/h; C 90 kmol/h: D 100 kmol/h。11 精餾分离某二元混合物(理想物系),规左分离要求为耳,。如果F、q不变, 进料分别为心I、心2时,其相应的最小回流比分别为心ml、心沁。当心1和2时,则 ( )oAA. Knml V *min2 :B. min
23、l Knm2 :C. &ninl &nin2 :D.尺min的大小无法确泄12. 精镭的操作线为直线,主要是因为()。DA.理论板假定: C.理想物系:B.塔顶泡点回流:D.恒摩尔流假定13. 某二元理想物系,其中A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 0-5时相应的泡点为“,气相组成儿=%时相应的露点为2,则()BA. zi =/2 ; B. zi 2; D.无法判断14. 某二元理想物系,英中A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 0 5时泡点为儿,与之相平衡的气相组成丹=75时,相应的壺点为2,贝I()。AA. ZI =Z2;B. 5 :C. zi f2:D.不能判断15. 操作中连续精锚塔,当W和苴它条件不变
24、,如采用的回流比小于原回流比,则(B )。A. %、切均增加:B. XD 减小,加减小:C. “0、“用均不变: D.不能正常操作*16.某真空操作精憾塔,在真空度降低后,若保持尸、D、尤尸、q、/?及加料位宜不变,则塔顶产品组成X。变化为()。AA.变小;B.变大;C.不变;D.不确定;*17.精馅操作时,若在F、h、q、R不变的条件下,将塔顶产品量D增加,其结果是 ()。CA.下降,几上升:B.勺下降,心不变:C.心下降,心亦下降:D.无法判断:分析:当增加时,心减小,但因回流比尺不变.只有V和乙同时增加,即W和乙同18时增加,以 = 1为例.从提谓段操作线斜率看当D增大后,v变小,而 不
25、变,故有减小。20.下列哪些判断正确()。B, C, EA.上升气速过大引起漏液;B.上升气速过大会造成过量雾沫夹带:C.上升气速过会大引起液泛:D.上升气速过大造成大量气泡夹带;E.上升气速过大使板效率降低二、填空题1. 溶液被加热到鼓起第一个气泡时的温度称为_温度。泡点2. 气相混合物被冷却到有第一滴液滴析岀时的温度称为_温度。露点3. 精馅过程是利用_和 _的原理进行完成的。务次部分气化:多次部分冷凝4. 最小回流比是指_o(在达到一上分离要求的前提下)塔板数为无穷多时的回流比的极限值5. 当分离要求和回流比一定时,_进料的值最小,此时分离所需的理论板数_。过热蒸气;最多6. 对于二元理
26、想溶液,若轻组分含疑越高,则泡点温度_ 越低7. 对于二元理想溶液,相对挥发度a大,说明该物系 _o 容易分离8. 对于二元理想溶液,x-y图上的平衡曲线离对角线越近,说明该物系 _。不容易分离9. 完成一个精馅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塔顶 _和塔底_。液相回流,上升蒸气10. 精慵操作中,再沸器相当于一块 _板。理论板11. 用逐板计算法求理论板层数时,用一次 _方程和_方程就计算出一层理论板。相平衡操作线12. 精馅操作中,当q = 0.6时,表示进料中的 _含量为60% (摩尔分率)。液相*13.若原料组成、料液呈:、操作压力和最终温度都相同,二元理想溶液的简单蒸懈和平衡 蒸锚相比较的结果有
27、:所得锚出物平均浓度 _:所得残液浓度 _;馆出物总量_o简单蒸馅的懈出物平均浓度大于平衡蒸餾的憎出物平均浓度:两种情况的残液浓度相 同:平衡蒸憾的饰岀物总量大于简单蒸懈的慵出物总量。*14.某精馅塔操作时,若保持进料流率及组成、进料热状况和塔顶蒸气量不变,增加回流比,则此时塔顶产品组成 _,塔底产品组成,塔顶产品流率_,精餾段液气比_。增加;增加:减少:增加分析:由V = (7? + 1)D “V不变时,R增加,D必须减少。对于精憎段,在理论板数不变时,回流比的增加平均传质推动力加大,必会使产品分离程度提高。当尺增加时,18L _ R液气比w R + i必然也增大。15. 某精馅塔的设计任务
28、是:原料为尸、心,分离要求为X。、禺丫。设计时若选泄回流比R不变,加料状况由原来的气液混合改为过冷液体加料,则所需的理论板数Ny _,精怖段和提馅段的气液相流量的变化趋势V_, L_, V_,厶 _。若加料热状况不变,将回流比增大,理论塔板数“丁 _。减少:不变;不变:增加;增加:减少分析:在进料组成、流率、回流比和产品的分离要求一定时,进料的越大,平均传质 推动力越大,所需理论板数越少。由全塔物料平衡知,:”|F、心、心、兀從时,塔顶 产品流率和塔底产品流率也一泄。则由” =(A + 1)D知V不变,. L = RD也不变。 由”=1/一(1一)尸知当卩、F不变时,9值越大,W越大。而由L=
29、V-W可知,W越 大,厶也越大。16. 用图解法求理论塔板时,在仪、F、x。、y、q、R、F和操作压力诸参数中,打解无关。进料流量尸17. 当增大操作压强时,精饰过程中物系的相对挥发度_,塔顶温度 _,塔釜温度 _。减小:增加:增加分析:同一物系,总压越髙,物系中各组分的沸点及混合物的泡点越高。物系中各组分 的饱和蒸气斥亦随总压升高而升高,由于轻组分的饱和蒸气圧上升的速率低于重组分的饱和 蒸气压上升的速率,故各组分的挥发度差异变小。*18.精镉塔结构不变,操作时若保持进料的组成、流率、热状况及塔顶产品流率一泄,只减 少塔釜的热负荷,则塔顶尤。 _塔底 _.提憾段操作线斜率 _。减少:增大;增大
30、分析:塔釜热负荷减少意味着蒸发量减”,当D不变时,V的减少导致L减少,即回流R比尺减小,故精馅段操作线斜率尺+ 1减小,捉馆段操作线斜率增加。塔板数不变时,两段 操作线斜率的改变只能便减小和兀增大。19. 精慵塔的塔底温度总是 _塔顶温度,其原因一是 _,二是 _。奇于;由于塔顶轻组分浓度髙于塔底的,相应的泡点较低:由于塔内压降使塔底压力髙 于塔顶,因而塔底的泡点较高20. 将板式塔中泡罩塔、浮阀塔、筛板塔相比较,操作弹性最大的是_,造价最昂贵的是, 单板压降最小的是_。浮阀塔;泡罩塔;筛板塔21. 板式塔塔板上气液两相接触状态有 _种,它们是 _。板式塔不正常操作现象常见的有 _,它们是_0
31、3种;鼓泡接触状态,泡沫接触状态,喷射接触状态:3种;严重漏液、液泛、严重雾 沫夹带22. _ 评价塔板性能的标准主要是_条,它们是_。塔板负荷性能图中有 _条线,18分别是 _O5: (1)通过能力大,(2)塔板效率高,(3)塔板压降低,(4)操作弹性大,(5) 结构简单,造价低:5:(1)液泛线,(2)雾沫夹带线,(3)漏液线,(4)液相上限线,(5)液相下限线23. 板式塔中塔板上溢流堰的作用主要是_,填料塔中填料的作用是 _。保证塔板上有一定髙度的液层,以便气液两相充分接触传质:让液体在表而上形成液膜 井沿填料间空隙下流,同时让气体在填料空隙间上升并在润湿的填料表而上进行气液两相间 的
32、传质。24. 常见的连续接触式的气液传质设备是 _塔,塔内 _为分散相, _为连续相,为保证操作过程中两相的接触良好,塔内顶部应设_装置,中部应设_装麗。填料:液体:气体:液体分布装置;液体再分布装置25. 板式塔中气、液两相发生与主体流动方向相反的流动,称_现象,它们主要是:液沫夹带(雾沫夹带),产生的原因为 _,气泡夹带,产生的原因为 _.返混现象:小液滴因其沉降速度小于气流速度被气流夹带至上层塔板和大滴液因板间距 小于液滴的弹溅髙度而被气流带至上层塔板:液体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过短,气泡来不及从 液体中分离返回至板面而被液体卷入下层塔板。26. 板式塔中板上液而落差过大导致_,造成液而落差
33、的主要原因有_。为减小液而落差,设计时可采用的播施常见的有_-气流分布不均匀甚至严重漏液,影响气液间传质;塔板结构,液相流量,液流长度(塔 径);采用结构简单的筛板塔, 溢流装宜采用双溢流或多溢流。27. 板式塔中气体通过塔板的阻力主要有 _和 _两部分。塔板结构设计时,溢流堰长度应适当,过长则会 _,过短则会 _。溢流堰高度也应适当,过高会_.过低会 _干板降斥;液层降压;降低塔板而积有效利用率;由于降液管截面过小导致流动不畅, 同时塔板上液流分布不均;使塔板压降增大并易发生雾沫夹带;由于液层高度太小,液体在 堰上分布不均,影响传质效果。28板式塔的塔板有_和 _两种,塔径较大的塔常采用_塔
34、板,以便_。塔板而积可分为4个区域,它们分别是_,各自的作用是 _。整块式:分块式:分块式:通过人孔装拆塔板:鼓泡区,设置筛孔、浮阀或泡罩的区 域,为气液传质的有效区域。溢流区,为降液管和受液盘所占的区械。破沫区,又称安 左区,位于鼓泡区和湍流区之间,分两条,入口侧防止漏液,出口侧使液体中夹带的泡沫进 入降液管前可部分脱离液体。边缘区,又称无效区,是靠近塔壁的一圈边缘区,供支承塔 板之用。29. 精慵塔设计时,若工艺要求一泄,减少需要的理论板数,回流比应 _,蒸蚀釜中所需的加热蒸气消耗量应 _,所需塔径应 _,操作费和设备费的总投资将是的变化过程。增大;增大;增大:急速下降至一最低点后又上升3
35、0. 恒沸精餾和萃取精憾的主要区别是_: _。恒沸精谓添加剂应与被分离组分形成新的恒沸物:萃取精懈中的萃取剂则应具有沸点比18 原料中组分的沸点高得多的特性。吸收练习吸收一、填空题1、 用气相浓度为推动力的传质速率方程有两种,以传质分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_,以传质总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 _NA = ky (y-yi) NA = Ky (y-yc)2、 吸收速度取决于_,因此,要提高气一液两流体相对运动速率,可以_来增大吸收速率。双膜的扩散速率减少气膜、液膜厚度3、 由于吸收过程气相中的溶质分压总 _ 液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所以吸收操作线总是在平衡线的_。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 _,则操作
36、线向_平衡线的方向偏移,吸收过程推动力(y-yj _-大于 上方 增大 远离 增大4、 用淸水吸收空气与A的混合气中的溶质A,物系的相平衡常数m=2,入塔气体浓度Y-0.06,要求出塔气体浓度丫2= 0.006,则最小液气比为 _。1.805、 在气体流量,气相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时,若减少吸收剂用量,则传质推动力将 _,操作线将_平衡线。减少靠近6、 某气体用水吸收时,在一左浓度范用内,英气液平衡线和操作线均为直线,其平衡线的斜率可用 _常数表示,而操作线的斜率可用 _表示。相平衡液气比7、 对一左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塔料层增高一些,则塔的HOG将 _,NOG将 _(增加,减
37、少,不变)。不变增加8、 吸收剂用量增加,则操作线斜率 _,吸收推动力_o (增大,减小,不变)增大增大9、 计算吸收塔的填料层高度,必须运用如下三个方而的知识关联计算: _、平衡关系物料衡算传质速率。10、填料的种类很多,有 _、拉西环 鲍尔环 矩鞍环 阶梯环 波纹填料丝网填料11、_填料选择的原则是。表而枳大、空隙大、机械强度高、价廉、耐磨并耐温。12、在选择吸收剂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所选用的吸收剂必须有 _良好的选择性,即对吸收质有较大的溶解度,而对惰性组分不溶解”13、 _填料塔的喷淋密度是指 .单位塔截而上单位时间内下流的液体量(体积)。(也可理解为空塔液速)14、填料塔内提供气液两相
38、接触的场所的是 _。18填料的表面15、_填料应具有较的,以增大塔内传质而积。大比表面积16、吸收塔内填装一泄高度的料层,苴作用是为气液两相提供足够的_传质面积二、选择题1、吸收速率主要决立于通过双膜的扩散速度,要提髙气液两流体的相对运动,提高吸收效果,则要 _BA. 增加气膜厚度和减少液膜厚度B. 减少气膜和液膜厚度C. 增加气膜和液膜厚度2、当吸收质在液相中的溶解度甚大时,吸收过程主要受 _控制,此时,总吸收系数KY近似等于 _ A、 DA.气膜:B. kx; C.气液膜同时:D.ky: E.液膜:F. Kx3、双膜理论认为吸收过程的阻力集中在 _ AA.两膜层中;B.界而上;C.液膜之中
39、;D.气膜之中;4、升温会使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_,对吸收操作 _。C、 DA.有利;B.变大;C.变小;D.不利;E.不变; F.无影响:5、 _,对吸收操作有利。AA.温度低,气体分压大时:B.温度低,气体分压小时:C.温度高,气体分压大时;C.温度髙,气体分压小时:6、对处理易溶气体的吸收,为较显著地提高吸收速率,应增大 _的流速。AA.气相; B.液相; C.气液两相;7、若享利系数E值很大,依据双膜理论,则可判断过程的吸收速率为 _控制。BA.气膜: B.液膜; C.双膜8、在吸收塔某处,气相主体浓度y = 0.025,液相主体浓度x = 0.01,气相传质分系数k、,=2 kino
40、l.mJ.h,气相总传质系数Ky= LSkmoLmh-,则该处气液界面上气相浓度屮应为 ,平衡关系y = 0.5x。BA. 0.02 B. 0.01 C. 0.015 D. 0.005yc= 0.5x0.01 = 0.005NA= Ky (y-yc) = ky (y-y.)1.5 (0.025-0.005) =2 (0.025-%)yi = 0.019、通常所讨论的填料吸收塔的设讣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完成一左的分离任务, _o DA.回收率趋向最高:B.吸收推动力趋向最大;C.操作最为经济;D.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11、在常压下用水逆流吸空气中的CO2,若将用水量增加则岀口气体中
41、的CO2M将 _气相总传质系数Ky将 _,岀塔液体中CO2浓度将_。B. A. B.18A溶解度曲线之上方区C溶解度曲线之下方区8.萃取是利用各组分间的(A挥发度 B离散度B溶解度曲线上D座标线上)差异来分离液体混合物的C溶解度 D密度A.增加、 B.减少、C.不变12、选择吸收设备时,综合考虑吸收率大,阻力小,稳泄性好结构简单造价小,一般应选_。AA.填料吸收塔B.板式吸收塔 C.喷淋吸收塔13、 _为使脱吸操作易于进行,通常可采用或。A、 CA.升温: B. IjIlJk; C.减压: D.降温;14、对于脱吸操作,其溶质在液体中的实际浓度 _与气相平衡的浓度。BA.小于: B.大于; C
42、.等于;15、 _填料吸收塔空塔的速度应于液泛速度。BA.大: B.小: C.等16、 _对吸收操作影响较大的填料特性是。AA.比表而积和空隙率: B.机械强度;C.对气体阻力要小;萃取一、单选题1. 进行萃取操作时应使溶质人的() CA分配系数大于1B分配系数小于1C选择性系数大于1 D选择性系数小于12. 一般情况下,稀释剂B组分的分配系数kp值:() B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难以判断,都有可能3. 用纯溶剂S对A、B混合液进行单级(理论)萃取,当萃取剂用量增加时(进料量和组成均保持不变)所获得的萃取液组成变化是()。D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变化趋势不确定4. 单级(理论级)
43、萃取中,在维持进料组成和萃取相浓度不变的条件下,若用含有少量溶质的萃取剂代替纯溶剂所得萃余相浓度将()。CA 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一定*5.单级(理论级)萃取操作中,在维持相同萃余相浓度下,用含有少量溶质的萃取剂代替纯 溶剂,则萃取相量与萃余相量之比将()。AA增加 B不变 C降低 D不定6.单级(理论级)萃取操作中,在维持相同萃余相浓度下,用含有少疑溶质的萃取剂代替纯 溶剂,萃取液的浓度(指溶质)将()。BA增加 B不变C降低 D不定7.萃取剂加入量应使原料和萃取剂的和点M位于()。C*9.采用多级逆流萃取与单级萃取相比较,如果溶剂比、萃取相浓度一样,则多级逆流萃取A增大B减少C基本不
44、变D增大、减少都有可能18可使萃余相分率()。B*10.在B-S部分互溶萃取过程中,若加入的纯溶剂量增加而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则萃取液 浓度必()。DA增大B下降C不变 D变化趋势不确定二、填空题1 萃取过程是 _o于混介液中加入溶剂使溶庚山原溶液仏馬到溶剂中的过程4._ 萃取操作依据。_混合物中各组分在萃取剂中溶解度的差异5. 萃取操作中选择溶剂的主要原则 _、_和_。对溶质的溶解能力强,选择性高,易于回收6. 分配系数kAl表示_。 萃取相中A组分的浓度yA小丁萃余相中A组分的浓度XAe7. 萃取操作中选择性系数与精餾操作中_相当。相对挥发度8. 在B-S部分互溶的萃取操作中,若萃取相中含溶
45、质A为85kg,稀释剂B为25kg,溶剂S 为 100kg,则萃取相中 yA/yB = )o 3.49. 在萃取操作的B-S部分互溶物系中加入溶质A组分,将使B-S互溶度 _:恰当降低操作温度,B-S互溶度 _ 。 增大,减小10. 在B-S部分互溶物系中,溶质A组分的量越大,B-S互溶度越()。大*11.对于密度差很小且要求接触时间短的体系宜选用的萃取设备为_ ,对于有固体存在的体系宜选用 _。离心萃取器,混介澄淸槽或脉冲塔、振动塔*12.萃取操作中选择性系数趋于无穷出现在 _物系中。B-S完全不互溶13. _从A和B组分完全互溶的溶液中,用溶剂S萃取其中的A组分,如果岀现 _情况将不能进行
46、萃取分离。选择性系数0=1干燥一.填空题2. 干燥这一单元操作,既属于传热过程,又属_。枠* *答案宅*#传质过程3. 相对湿度值大时,表示该湿空气的吸收水汽的能力 _;当9=0时。表示该空气为 _o黑*水*答案* *小:绝干空气4. _ 干燥速率曲线是在恒泄干燥条件下测定的,其恒定干燥条件是指: _均 恒定。* 答案 * *干燥介质(热空气的温度、湿度、速度以及与物料接触的方式。5._ 在一左空气状态下干燥某物料,能用干燥方法除去的水分为_:首先除去的水分为_:不能用干燥方法除的水分为_。* 答案 * *自由水分:非结合水分:平衡水分7.作为干燥介质的湿空气,其预热的目的 _* 答案* *18降低相对湿度(增大吸湿的能力)和提髙温度(增加其热烤)8. _ 当空气的湿含量一泄时,其温度愈髙,则相对温度愈 _,表明空气的吸湿能力愈_,所以湿空气在进入干燥器之_都要经_o钉答案低、强、前、预热器预热9._ 在等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_,物料表而始终保持被润湿,物料表而的温度等于_,而在干燥的降速阶段物料的温度 _。黑*水*答案* *水*最大(恒建)、热空气的湿球温度,上升(接近空气的温度)10._ 固体物料的干燥是属于_过程,干燥过程得以进行的条件是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水汽(或其它蒸汽)压力 _-*水水*答案* *传热和传质,大于干燥介质中水汽(或其它蒸汽)的分压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玩一玩做一做公开课设计教案
- 小学一年级开学第一课三教案
- 工程项目质量事故应对策略及预防
- 呼叫中心绩效考核方案设计
- 酒店前厅接待礼仪培训课程设计
- 建设工程验收报告写作范本
- 六年级语文课文深度教学案例
- 教师教学反思与自我提升心得
- 餐饮服务行业员工职业行为规范
- 房地产销售合同标准范本模板
- 数据库故障处理方案
- 结婚安排范本
- 尿失禁管理新进展课件
- 离心式冷水机组产品安装使用维护保养手册
- 竹子简介及资源利用
- 银行全面风险规划-访谈会议纪要-授信审批部模版模版
- GIS常见故障分析和处理
- 化学热力学的初步概念与化学平衡
- 物理学史 物理的初创
- GB/T 12145-2016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
- 质量功能展开原理及案例解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