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电 路 的 基 本 概 念 和 基 本 定 律一、 基本概念:1 1、电路:电流的通路。作用:实现电能的转传输和转换;传递和处理信号。2 2、电源:供应电能的设备。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3 3、负载:取用电能的设备。将电能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4 4、中间环节:连接电源和负载的部分。起传输和分配电能的作用。5 5、电路分析:在已知电路结构和元件参数的条件下,讨论电路的激励与响应之间的关系。6 6、激励: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压或电流叫激励。7 7、响应:由于激励在电路各部分产生的电压和电流叫响应。8 8、电路模型:由一些理想电路元件所组成的电路,称电路模型,简称电路。9 9、电压和电流
2、的方向:( 1 1)电流的方向: 实际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运动的方向或负电荷定向移动的反方向为电流的 实际方向。 参考方向:在电路分析和计算时,可任意选定某一方向作为电流的方向,称 为参考方向,或称为正方向。在电流的参考方向选定后,凡实际电流(电压)的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时, 为正值;凡实际电流(电压)的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时,为负值( 2 2)电压的实际方向:规定由高电位( “+ +”极)端指向低电位( “- - ”极)端, 即为电位降低的方向。电源电动势的实际方向:规定在电源内部由低电位端指向高电位端,即电点作为参考点,它的点位称为参考电位,G比参考电位1 1、高的为正,低点为负。参考点在电路
3、图上通常标上“接地”符号基本规律:I.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1/1流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t即:式中R R为该段电路的电阻。利用欧姆定律列式计算时要注意:(1(1)电压和电流的方向(实际方向和参考方向)。列式时注意位升高的方向注:电路图上所标的电流、电压、电动势的方向,一般都是参考方向。电流的参考方向通常用箭头表示;电压的参考方向除用“+ +”、“一”表示外,还常用双下标表示。例:Uab表示a a点的参考极性为“ + +”,b b点的参考极性为“- -”故有:1010、1V1V的含义:表示当电场力把1C的电荷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所做的功为1J1J时,这两点间的电压为1V.1V.111
4、1、电位:两点间的电压就是两点的电位差。计算电位时,必须选定电路中某一参考方向,计算时注意实际方向。(2)(2) 遵循欧姆定律的电阻称为线性电阻,其伏安特性曲线为直线。n .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中的电流与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与电路的总I -合一电阻成反比。即:R0 R其中:R R。为电源内阻,R R负载电阻。负载两端的电压为:U IR故有:U E IRo2功率平衡方程为|U |E 1 K)其中:PE IE是电源产生的功率P IU是电源输出的功率相反取负 ,即:2P 1 R0是电源内阻上消耗的功率(1)当负载电阻R R无穷大(或幵关断幵)时,电源处于幵路(空载)状态,电 源不输出电能,
5、此时电源的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2) 当负载电阻R R等于零(或电源两端由于某种原因连在一起)时,电流不通 过负载,此电流称为短路电流,此时电源所产生的电能全被内阻所消耗。(3)电源与负载的判断:端电压U U与I I的实际方向相反,电流从“ + +”流出, 发出功率的是电源;端电压 U U与I I的实际方向相同,电流从“ + +”流入, 取用功率的是负载。如图示 E Ei是电源,E E2是负载。2 2、I.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在任一瞬间,流向某一节点的电流之和应该等于由-p -该节点流出的电流之和。如图示:对节点a a有或(1)规定参考方向向着节点的电流取正,背着节点的电流取负。(2)电流
6、定律通常应用于节点,也可应用于包围部分电路的任一假设的闭合面。如图示:以上三式相加得:n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任一瞬时沿任- 方向),回路中各段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则根据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循行方向相同取正, 若规定:电位降为正,电位升为负,贝y: 或 E (IR)即在任一瞬时沿任一回路循行方向上, 回路中电动势的代数和等于电阻上电压如国示:按照虚线所示方向循行一周,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压U U的作用下,电流_ I I保持不2P P变。从而有:RR,R2(1(1)等效电阻等于各个串联电阻之和,即(2(2)串联电阻上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即6 U2R1R2降的代数和。在这里,凡是电动势的方向 与所选
7、回路的循行方向相反者取正号,相同者取负号;凡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回路的循行方向相反者,该电阻上的电压降取正 号,相同者取负号。即升高的电压等于降低的电压。电压定律通常应用于闭合回路,也可应用于回路的部分电路。如图示:t t对图a a:对图 b: E - IR U 0注:(1 1)基尔霍夫两定律具有普遍性,适用于各种不同元件所构成的电路,也适用于任一瞬间对任何变化的电流和电压。(2)(2)列式时不论是应用基尔霍夫定律还是欧姆定律,首先要在电路图上标出电流、电压或电动势的参考方向、电阻串并联的等效变换:1 1、电阻的串联:4 女口图示:+ 两个串联的电阻U UR Ri和七可用一个等效电阻 R R来代替
8、。琴效的条件UR1 2 = UR(3(3)串联电阻上消耗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即、电阻的星形联接与三角形联接的等效变换:_a如图示(1 1)Y Y等效为时:(2 2) 等效为Y Y时:当 R ab R beRbcRea 时如图示:两个并联的电阻RiRi和艮可用一个等效电阻 R R来代替乍(1 1)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个电阻倒数之和,即R Rl R2或G Gi G2其中G G称为电导,是电阻的倒数,单位:西 门子 通过并联电阻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即 I1R1 I2R2 IR U(3 3) 并联电阻上消耗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即(4 4) 并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小,电路中的电流和总功率越大,但每个
9、负载的电流和功率不变。电源的两种模型及等效变换:1 1、电压源模型:如图所示:为电压源模型,简称电压源。当R。0时U E,是一定值,其中的电流由负载电阻 R-R-及电压U U本身决定, 这样的电源称理想电压源或恒压源。2 2、电流源模型:如图所示:为电流源模型,简称电流源 其两端的电压由负载电阻 R-R-及电流I Is本身决定, 这样的电源称理想电流源或恒流源。3 3 、两种电源模型之间的等效变换:如图所示:+ +工b 当是一定值,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关系是对外电路而言的:当电压源和电流源都开路 时,外电路电流 I=0I=0 ,电压源内阻上不损耗功率,电流源内阻上有功率损耗;当电 压源和电流源
10、都短路时,两者对外电路是等效的: U=0U=0,, ,但电压源内阻上有功率损耗,电流源内阻上无损耗,电路分析时,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电阻可以除去(断开) ,并不影响该并联 电路两端的电压;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电阻可以除去(短接) ,并不影响该支路中 的电流。 如图示:三、支路电流法: 凡不能用电阻的串并联等效变换化简的电路,称为复杂电路,在计算复杂电路 的各种方法中,支路电流法是最基本的。它是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对 结点和回路列出所需要的方程,而后求解。列方程时,必须在电路图上选定好未知支路电流及电压或电动势的参考方向。一般地说:(1 1)对有 n n 个结点的电路,应用电流定律只能列出
11、 n-1n-1 个独立方程;(2 2)对有 b b 个回路的电路, 应用电压定律可对单孔回路列出 b-b-(n-1n-1) 个方程。即总共可列出 b b 个独立方程,解出 b b 个支路电流。例:ElR2 R3其中:I1六、有源二端帰络:R2 R312E1 -11 R|I1 I31RiR3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由电流定律得:h 1 2 - I30由电压定律得:四、结点电压法:如果电路中只有两个结点,贝y y每个支路两点的电压就称为结点电压。只要求出五、叠加定理:对于线性电路,任何一条支路中的电流,都可以看成是各个电源(电压源或电流源)分别存在时,在此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的代数和。这就是叠
12、加定理。如图示:从而有:有些情况下,只需要计算一个复杂电路中某一支路的电流,常应用等效电源的 方法。i i 、有源二端网络:具有两个出线端的部分电路,其中含有电源。可以是简单的 或任意复杂的电路结点电压,就可求出各支路的电流。这种方法称为结点电压法。如图示:可得:b如图示:2 2、有源二端网络一定可以简化为一个等效电源。(一)、戴维宁定理: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等效成为一个电动势为E E的理想电压源与一个内阻Ro串联的电源。等效电源的电动势 E E就是有源二端网络幵路时的幵路电压U U0, ,等效电源的内阻Ro等于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电源除去(将理想电压源短路,将理想电 流源幵路)后所得到的
13、无源二端网络两端点之间的等效电阻。这就是戴维宁定理。如图示:例:如图示,计算通过电阻 R R的电流。等效电路及计算等效电动势和内阻的电路如下所示:I巳E由于: R R2(二)、若顿定理: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等效成为一个电流为I I s的理想电流源与一个内阻Ro并联的电源。等效电源的电流I Is就是有源二端网络短路时的短路电的短路电流 等效电源的内阻F F0等于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电源除去 I r电流源开例:如图等效电路及计算等效电流和内阻的电路如下所示:-由于:丨1 長 I2 -R21X2七、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电阻不随电压或电流的变化而变化的电阻称为线性电阻,遵循欧姆定律;电阻后所得到
14、的无源二匸端网络两端点:1之间的靑效电阻。这就是若顿定 1U119:阳u r11(将理想电压源短路,将理想I0路算通过电阻 R R的电流。随电压或电流的变化而变化的电阻称为非线性电阻,不遵循欧姆定律;由于非线性电阻的阻值随电压或电流而变化,故计算时必须指明它的工作电流是耗能兀件2 2、电感元件:L如图所示:0uidt0Ri2dtNi i当电感元件中的 或i i发生变化时,在电感中产生感应电+3d.动势eL宀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得:dt或工作电压,借助于伏安特性曲线求解非线性元件的电阻有两种表示万法:一种称为静态电阻(直流电阻),他等于工作点的电压与电流之比,即另一种称为动态电阻(交流电阻),他等于
15、工作点附近电压微变量与电流微变量U之比的极限,即r limI 0 I如图所示:解题时,先应用学过的定律(理)求出通过所要求解的非线性元件的电流与加 在该元件两端电压的关系式,然后在该元件的伏安曲线中画出求得的关系曲线,找 出工作点,然后求解有关量。第三章电路暂态分析一、电路元件1 1电阻元件如图所示:根据欧姆定律得:从而有:R R称为电阻,它对电流具有阻碍作用,将电能转换成热能当线圈中通恒定电流时,其上电压 u u为零,电感元件可视作短路L L 称为电感或自感,它对电流具有阻碍作用,阻碍电流的变化。它不消耗能量, w 0uidt0Lidi1 Li2是储能元件。3 3、电容元件:如图所示:当电容
16、器上电荷量 q q 或电压 u u 发生变化时,在电路中引 起电流。当电容器两端电压恒定时,其中电流为零,电容元件可视作开路。 电容元件不消耗能量,是储能元件。电阻、电感、电容都是线性元件。二、储能元件和换路定则:1 1、 换路:由于电路的接通、断开、短路、电压变化或参数改变等叫换路,使电 路中的能量发生变化,但是不能跃变。电路的暂态过程是由于储能元件的能量不能跃变而 产生的。2 2、换路定则:设t=0t=0为换路瞬间,从t=0t=0 -到t=0t=0+瞬间,电感元件中的电流和电 容元件上的电压不能跃变,称之。可用公式表示为:换路定则只适用于换路瞬间, 可根据它来确定 t=0t=0 +时电路中
17、电流和电压之值, 即暂态过程的初始值。确定各个电压和电流的初始值时, 先从t=0t=0 -的电路求出i i L(0-) 或uq0Juq0J,然后由t=0t=0 +的电路在已求得i i L(0 +) )或u uc(0(0 +) )的条件下求其它电压和电流的 初始值。例:确定如图示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初始值。设开关闭合前电容和电感均无 储能。由上图得: t=0t=0 -时,开关未闭合,此时:i iL(0(0-)=0)=0, u uC(0(0-)=0)=0工.t=0t=0+时,幵关闭合,此时:i iL(0(0+)=0)=0,u uc(0(0+)=0)=0于是有其它初始条件:三、RCRC电路的响应:1
18、1、RC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在无电源激励,输入信号为零的条件下,由电容元件的初始状态 u uc(0(0 +) )所产生 的电路响应,称为零输入响应。分析RCRC电路零输入响应,实际上是分析它的放电过程。如图示,t=0t=0时将幵关断幵,输入信号为零。此时电容元件已储有能量,其上电压的初始值为:t 0时,由基尔霍夫定律得电路的微分方程:式中:解微分方程得:其中:RC2 2、RC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换路前电容元件未储有能量,比(0 0-)=0)=0,在电源激励所产生的电路效应。分析RC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实际上就是分析它的充电过程。如图示,t=0t=0- -上示上示时将幵关闭合,电源幵始对电
19、容元件充电,此过程有: -片一 -t 0 时,由基尔霍夫定律得电路的微分方程: 式中:C dUCL .解微分方程得:一 从而有:3 3、RCRC电路全响应:RCRC 电路全响应指电源激励和电容元件的初始状态均不为零时的状态。是零输4-4-例:如图所示,幵关长期合在位置1 1,如在t=0t=0时把它合在2 2位置后,试求电容元qv t=Q, ,肚肚件上的电压U Uco(1 1) 初始值:u(3(3)严 m下+c rzuc将理想电将理想电流源看做幵路 乳求出电容两端的等效电阻R)o到零,这种输出尖脉冲反映了输入矩形脉冲 因此,这种电路称为微分电路。如图示: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两者的叠加从而有:全响应
20、二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也可表示为:全响应二稳态分量+暂态分量 其中 Uc%出(U。U)e)可求出:四、一般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一阶线性电路J过程中任意变量的一般公式为:t遊求得f ffGfG +) f f(J)和0 0T这三个要素能直接写出电路的响应(电流或 电压)故有电容元件上的电压: 五、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1 1、微分电路:在t=tt=t i时,输入电压U Ui突然下降到零(输入端短路),输出电压U U2也很快衰减 詔跃变部分,是对矩形脉冲微分的结果。微分电路具有两个条件:(1 1)时间常数(脉冲宽度)即电容器充IU(2(2)时间常压源看做短路,R2稳态3 3、如图示:换路前(-
21、)I2 2、积分电路:具有两个条件:tp(1(1)时间常数(脉冲宽度)即电容器缓慢充放(2(2)从电阻端输出解得:其中:时间常数越小,暂态过程进行的越快。2 2、RL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如图示:换路前电感元件未有储能,即: 当t 时,由基尔霍夫定律得:放电很快。即:i(t)U UeRLRL电路的全响应UR(1对正弦交流电i sirKt )当t 时,由基尔霍夫定律得:从而有: 其中:右边第一项是零输入响应,第二项为零状态响应,两者叠加即为全响 应。即:第四章 正弦交流电路一、描述正弦交流电的物理量:1 1 、频率和周期:(1 1) 周期:正弦量变换一次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周期T T。(2 2) 频率
22、:每秒内正弦量变化的次数称为频率f f 。2 2 、幅值与有效值:(1 1)瞬时值:正弦量在任一瞬间的值称为瞬时值,常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电 压、电流及电动势的瞬时值分别用 i i 、u u 和 e e 表示。(2 2) 最大值:瞬时值中最大的值称为幅值或最大值,用带有下标字母m m的大写字母表示,如电压、电流及电动势的最大值分别用I Im、U U和E Em表示。(3 3) 有效值:让交流电i i和直流电I I分别通过同一电阻 R,R,如果在相等的时间 内产生的热量相等,那么这一直流电就是这一交流电的有效值。即由于:T i 2Rdt I 2RT故周期性交流电的有效值为:对于正弦交流电ImSin
23、t有:3 3、初相位:L对电流具有阻碍作用,称为感抗,用 XL表示。式中角度:tt和称为正弦量的相位角或相位。t=0t=0时的相位角称为初相位。两个频率相同的正弦量的相位角之差称为相位差。如则u u和i i的相位差为对于u u和i i,尽管初相位不同,其变化步调不一致(不能同时到达幅值或零值),1 2 0 但两者之间的相位差保持不变。若则这时我们就说i i比u u超前角,或u u比i i滞后角。若 =0,=0,则两者同相;若 =180=180,则两者反相二、正弦量的向量表示法:正弦量的向量表示法就是用复数表示正弦量。设复平面内有一个复数 A A,其模为r r,幅角为,则可以用下列三种式子表示:
24、A rejA表示正弦电压uUm si n( t )按照各正弦量的大小和相位关系,画出若干个向量的图形,称为向量图。故正弦量也可H+jA以用向量图表示。用向量表示正弦量后,正弦量的运算遵循向量运算法则 即平行四边形定则。例:在如图所示电路中,设求总电流i i,并画出电流向量图。一:由基尔霍夫定律得:故:L对电流具有阻碍作用,称为感抗,用 XL表示。由于:u即-J:L 醴 UmSin( t90)在电感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时同频率的正弦量,且电流滞后电压9090。ui 90且UmLIm且 R Um U一 Im I一即在电阻元件交流电路中,电压的幅值(有效值)- 0U与电流的幅值(有效值)之比就是电
25、阻。Uej0?若用向量表示,则IIej0电路中的瞬时功率:一个周期的平均功率:2 2、电感元件的交流电路:如图所示:Im sin t三、交流电路:1 1 、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如图示:由欧姆定律得u iR设 i Im si nt贝y即在电阻元件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同相、同频率。若用向量表示,则IejUUej90种互换的规模,用无功功率Q Q来衡量,且定义:无功功率等于瞬时功率的幅值,即无功功率的单位是乏(varvar)、千乏(kvarkvar)3 3、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则 i C Um sin( t90)Im si n( t90)即在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中,电流比电压超前9090。电位差对电
26、流具有阻碍作用,称为容抗,用X Xc表示。瞬时功率为:平均功率为:即在电感元件电路中,没有能量消耗,只有电源与电感元件间能量的互换,这如图示:设 u Um si nt由于且 Im C Um若用向量表示,则瞬时功率为:平均功率为:无功功率为:4 4、电阻、电感与电容元件串联的交流电路:亠 +如图示十巳CJe+/YWY电流与电压相量图为:p ui瞬时功率为:UmlmSin( t )sin平均功率为:Ul cos Ul cos(2 t式中cos称为功率因数。由基尔霍夫定律得:或从而:称为阻抗模。即称为阻抗的幅角,即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无功功率为:视在功率为:平均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关系如下:另外
27、,功率、电压和阻抗关系可用三角形表示如下: 四、阻抗的串联与并联:式中称为电路的阻抗,用 Z Z表示,即:其中:,R2 (XL XC)2R21 1、阻抗的串联:i i从而有:五、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1 1、低通滤波电路:如图示:输入信号:输出信号:U2(j传递函数:T(j )U2(j )6(j其中:1TCRj C(1FTRC T(j ) ) arctan( RC)则:2 2、高通滤波电路:如图示:则 T(j )3 3、带通滤波电路1此时:如图示:串联I I谐振电路如图示:当XL=XC时,则10Rarctan2 0*即电源电压与电路中的电流同相,称为串联谐振C U2OK1 1(4(4)串联谐振具
28、有以下特R(1(1)(2(2)(5(5)Z阻抗模最小:电路中电流达到最大:电压与电流同相,0,电源提供的电能全部被电阻消耗。等大反相,对电路不起作用。品质因数Q Q其中为谐振角频率。5 5、并联谐振电路:如图示:丄ZC刽1R j( L 匚) 即C时,时,发生并联谐振。并联谐振具有以下特征:LRC(1(1)阻抗模最大(2(2)电路中电流最小:(3(3)电路中电压与电流同相,,阻抗模相当于一个电阻。(4(4)并联各支路的电流为:(5(5)品质因数Q Q称为谐振频率六、功率因数的提高:在交流电路中,由于电流与电压间存在相位差,电路发生能量互换,出现无功功率: 从而使:(1 1)发电设备的容量不能充分
29、利用;(2 2)增加线路及发电机绕组的功率损耗并联电容器后电感性负载的电流和功率因数-p均未变化:即ii,即电源或电网的功率式中P P为输出功率,U U、I I输出电压、电流。因此必须提高功率因数。常用的方法是与电感性负载并联静电电容器(设置在用户或变电所中),电路如图示:R2 X 2但电路两端电压u u与线路中电流i i之间的相位差减小了 因数coscos 变大了。减少了电源与负载之间的能量互换,使能量的互换主要或完全 发生在电感性负载与电容器之间,减少了功率损耗(并联电容器后有功功率并未改 变,因为电容器不时不消耗电能)。并联电容器的电容为:七、非正弦周期电压和电流:设非正弦周期电压和电流
30、为:1 1、有效值:2 2、平均值:3 3、平均功率:为方便,通常将非正弦周期电压和电流用等效电流和电压来代替。等效条件是:(1)等效正弦量的有效值等于已知非正弦量的有效值(2)等效正弦量的频率等于非正弦周期量基波的频率(3)功率等于电路的实际功率(4)等效正弦量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满足:第五章三相电路、三相电压当转子匀速转动时,三相绕组上得到频率相同、幅值相同、相位差120120的三相对称正弦电压。分别用U U1、U U2、U U3表示,(以U U1为参考量),则三相交流电可表示为:也可用相量表示为:U 1 UU还可用相量图表示为:01U 2 U1软0 U (1 1)相序:三相交流电压出
31、现正U 3 U 120 0 卞中性点(零点):-(2(2)表示。(3(3)(4(4)(5(5)(6(6)(7)(8(8)(9(9)2 j V)幅值(或相应零值)的顺序称为相序。V U ( j 3)-:三相绕组的三个末端连在一起,这一连接点称之,用N N/nr星形联接:三相绕组的三个末端连在一起的连接法叫星形联接。三角形联接:三相绕组的始末端相连的连接法叫星形联接。中性线(零线)从中性点引出来的导线叫之。火线(相线或端线):从始端引出来的导线叫之相电压:相线与中性线之间的电压叫之,通常用线电压:相线与相线之间的电压叫之,通常用 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Ui J3up七 弘当发电机三相绕组连成星形时,
32、相量关系如图所示:线电压超前相电压3030. .二、负载的星形联接。如图所示:为负载星形联接的三相四线制电路:负载星形联接时,线电流等于相电流,即Ui0U U3 3表示。rU UL表示。Us从而有:?Il其中:?U1Z111当负载三形联接时,U1 Up1l3I式中为相电压与相电流之间的相位差对于三相对称负载,孕1 Z2 Z3 Z即中性线中无电流。中性线的作用使星形不对称负载的相电压对称,因此不应让 中性线断幵,也不能在中性线内接入熔断器或闸刀幵关。三、负载的三角形联接:负载三角形联接时,各相负载都直接接在电源的线电压上,所以负载的相电压与电源线电压相等,即但相电流与线电流不相等。各相负载的相电
33、流有效值分别为: 各相负载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为:负载的线电流为:负载三相联接的电路如图所示:对于三相对称负载,线电流滞后相电流3030. .。关系为:四、三相功率:不论负载是星形联接还是三角形联接 和。当负载对称时,每相的有功功率相等,故总功率为:故有,不论负载是星形联接还是三角形联接,总的有功功率为:同理,可得三相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分别为: 第六章磁路与铁芯线圈电路一、磁路及其分析方法:1 1、磁场的基本物理量;(1) 磁感应强度B,B,单位:T TB (2) 磁通量(磁通密度),单位:WB?S或总的有功功率必定等于各相有功功率之当负载星形联接时,U |Il(3) 磁场强度H,H,单位:A/
34、mA/m 磁导率卩,单位:H/mH/m B Hr相对磁导率:0称为真空中的磁导率。2 2、磁性材料的磁性能:(1) 高导磁性:具有被强烈磁化的特性。(2) 磁饱和性:(3) 磁滞性:磁感应强度滞后于磁场强度变化的性质。3 3、分类:(1) 软磁材料:具有较小的矫顽磁力,磁滞回线较窄。一般用来制作电机、电 器及变压器的铁芯。常用的有铸铁、硅钢、铁氧体等。(2) 永磁材料:具有较大的矫顽磁力,磁滞回线较宽。一般用来制作永磁体。 常用的有碳钢、铁镍铝钻合金等。(3) 矩磁材料:具有较小的矫顽磁力和较大的剩磁,磁滞回线接近矩形,稳定 性良好。4 4、磁路的分析方法:如图所示:根据安培环路定律得:111
35、1- -1111即HL NI6 6C11 11171111111式中:N N是线圈的匝数;611,1 -11177111111L L是磁路(闭合回路)的平均长度;1111 111式中:称为磁阻,S S为磁路的截面积。或或若通常情况下:线圈的电阻?R R和感抗U E较小,与主磁电动势比较可以忽略不计,即认为:H H是磁路铁芯的磁场强度NINI称为磁通势,用F F表示,目即5 5单位:A A将HL代刘可得磁路的欧姆定律:在计算磁路问题时,通常(1 1)应用公式HL NI(2 2)如果磁路有不同材料制成,可看成磁阻不同的几段串联而成,即(3 3) 先计算B B,在计算H H,最后列式计算(HI)5
36、5、功率损耗:(1 1)铜损:线圈电阻 R R上的功率损耗。(2 2)铁损:铁芯中由于磁滞和涡流产生的功率损耗。故铁芯线圈交流电路的有功功率为6 6、交流铁芯线圈电路:(1 1)电磁关系:(2 2)电压、电流关系:u Ri L dl ( e) UR U U u u为正弦电压时,竇它各量均可看作正弦量,即:其中:X L设主磁通m sin t则:、二次绕组分别产生漏磁通2及漏磁电动势e.i、e.2对二次绕组:为空载时二次绕组的端电压。由UiEi 4.44fN i m可见,当U U和f f不变时,E El和m也都近于常数,因此,有负载时产生主磁通的一、 绕组的磁通势差不多相等,即二次绕组的合成磁通势
37、应该和空载时产生主磁通的一次用相量表示为:由于Nio N(3(3)变压器的额定容量(视在功率)其中为变压器的额定电流。(4(4)阻抗变换:是等效的。如图示:U U2随二、变压器:1 1、工作原理:铁芯中的主磁通 ,穿过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产生的电动势分别为e ei和e e2,(1(1)电压变换:?对一次绕组:E有效值 UiEi从而有:(2(2)电流交换:故有:即直接接在电源上的阻抗模和接在变压器二次侧的负载阻抗模nn nq厂吉.I- 1+ 1 12 2、变压器的外特性:I需当电源电压| Ui和负载功率因数4 Ui ,|?| .cosicosi 为常数时,对电阻禾和电感性负载,1 12的增加而减小
38、4 4 、特殊变压器:(2(2)电流互感器:3 3、变压器的损耗与效率:和交流线圈一样,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包括铁芯中的铁损和绕组中的铜损两部分。铁损的大小与铁芯内磁感应强度的最大值Bm有关,与负载大小无关;铜损的大小与负载大小有关(正比于电流平方)变压器的效率为:(1(1)自耦变压器:结构特点:二次绕组是一次绕组的一部分,且满足:&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匝数很少,使用时串联在电路中二次绕组匝数较多,它与电流表或其它仪表及继电器的电流 线圈相连。利用电流互感器可以将大电流变换成小电流。使用口山 时,二次绕组电路不允许断幵,为了安全,电流互感器的铁芯二号 及二次绕组的一端应接地。三、电磁铁:利用通电的铁
39、芯线圈吸引衔铁或保持某种机械零件、工件固定位置的一种电 器。当电源断幵时,电磁铁的磁性随着消失,衔铁或其它零件被释放。在交流电磁铁中,为了减少铁损,铁芯由钢片制成;而在直流电磁铁中,铁 芯用整块软钢制成。第七章交流电动机一、三相异步电动机:1 1、构造:P(n n)60sf1由两部分构成:定子(固定部分)和转子(转动部分)定子由机座、和装在机座内的圆筒形铁芯以及其中的三相定子绕组组成。转子根据结构上的不同分为笼形和绕线型。2 2 、旋转磁场: :(1 1)旋转磁场的产生:当三相绕组中通入三相电流后,它们共同产生的合成磁 场是随电流的交变而在空间不断地旋转着称旋转磁场。(2 2)旋转磁场的转向:
40、只要将同三相电源连接的三根导线中的任意两根对调位 置,则旋转磁场就反转了。(3 3)旋转磁场的极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极数就是旋转磁场的极数。如果要产生P P对极,则每相绕组必须有均匀安排在空间的串联的P P个线圈。线圈的始端之间P相差的空间角为:(4 4)旋转磁场的转速:旋转磁场的转速决定于磁场的极数 P P和电流的频率, 即(5 5)电动机的转动原理:当旋转磁场转动时,其磁通切割转子导条,导条中 就感应出电动势,在电动势作用下,闭合的导条中就有电流,这电流与旋转磁场相 互作用从而使转子导条受到电磁力作用而跟着磁场转动。(6 6)转差率:表示转子转速 n n与磁场转速n no相差的程度,即二、
41、三相异步电动机电路分析:三相异步电动机每相电路如图所示:(1 1)定子电路:(2 2)转子电路: 转子频率:f2 转子电动势:、转矩公式:T、额定转矩:TN、最大转矩:K 26R2P2 (SX20)R2UjR2 X202转子感抗: 转子电流: 转子电路的功率因数: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矩4 4、启动转矩:TstK四、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1 1、起动性能:在刚启动时,转子绕组中产生的电动势和转子电流都很大,如果频繁起动, 由于热量的积累,可以使电动机过热,因此实际中应尽可能不让电动机频繁起动。 同时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在短时间内会在线路上造成较大的电压降落,而使负载端的 电压降低,影响邻近负载的正
42、常工作;其次刚启动时虽然转子电流较大,但转子的 功率因数很低,因此启动转矩不大,故不能在满载下起动。2 2、起动方法:(1(1)直接起动:就是利用闸刀幵关或接触器将电动机直接接到额定电压的电源上二三十千瓦以下的电动机一般采用直接起动法。(2)降压起动法:如果电动机直接起动时引起线路电压降较大,必须采用降压起动。就是在起动时降低加在电动机定子绕组上的电压,以减小起动电流。常用:星形- -三角形换接起动:如果电动机在工作时其定子绕组是连接成三角形的,那么在起动时可把它接1 1、31 13成星形,等转速接近额定值时再换接成三角形联接。这样启动时就把定子每相绕组 上的电压降到正常工作电压的 ,使起动电
43、流和起动转矩变为直接起动时 的 。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空载或轻载起动。 自耦降压起动法:利用三相自耦变压器将电动机在起动过程中的电压降低, 从而减小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此法适用于容量较大或正常运行时为星形联接的电动机; 对于绕线型电动机,只要在转载电路中接入大小适当的起动电阻,就可达到 减小起动电流的目的,同时起动转矩也提高了。常用于要求起动转矩较大的机械上。 。五、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为:故改变转速有三种可能,即改变电源频率f fl, ,、极对数P P及转差率s s。前两种是笼型电动机调速方法,后者为绕线型电动机调速方法。六、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1 1、能耗制动:即在切
44、断三相电源的同时,接通直流电源,是直流电源流入定子 绕组。2 2、反接制动:在电动机停车时,可将接到电源的三根导线中的任意两根的一端 对调位置,是旋转磁场反相旋转。3 3、发电反馈制动: 当转子的转速超过旋转磁场的转速时, 转矩是制动的, 称之七、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1 1 、型号:例:2 2、接法: 通常自 3 3 千瓦以下电动机,联接成星形,自 4 4 千瓦以上电动机,联接成三角 形。3 3、 电压: 电动机在额定运行时定子绕组上应加的电压值。4 4、电流: 电动机在额定运行时定子绕组的线电流值。5 5 、功率和效率: 功率即电动机在额定运行时轴上输出的机械功率值。 效率即输出功率
45、与输入功率的比值。6 6、功率因数:定子相电流比相电压滞后一个角,coscos 就是功率因数。7 7、转速:8 8、绝缘等级: 根据使用时容许的极限温度来分级。9 9、工作方式:八、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选择:1 1、功率的选择:(1 1)连续运行电动机功率的选择:所选电动机的额定功率等于或稍大于生产机 械的功率。拖动车床的电动机功率:n i为传动机构的效率,F F为切削力,P Pi为车床的切削功率。 拖动水泵的电动机功率:Q Q 为流量,H H为扬程,p为液体密度,n i、n 2为转送机构的效率和水泵的效 率。(2 2)短时运行电动机的选择:可以选用连续运行的电动机。电动机的额定功 率可以是生产机
46、械所要求的功率的入为过载系数。2 2、种类和型式的选择:3 3、电压和转速的选择:第十章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一、 常用控制电器:1 1、组合幵关:电源引入幵关,也可用来直接起动和停止小容量电动机或使电动 机正反转。2 2、 按钮:接通或断幵控制电路(小电流)。控制电机或其它电器设备的运行。3 3、交流接触器:用来接通和断幵电动机或其它设备的主电路。4 4、中间继电器:通常用来传递信号和同时控制多个电路,也可直接控制小容量 电动机。5 5、热继电器:用来保护电动机使之免受长期过载的危害。接在电动机的主电路 中。触点接在电动机的控制电路中。6 6、熔断器:短路保护电器。7 7、自动空气断路器:低压保
47、护电器,可实现短路、过载和失压保护。二、 笼型电动机直接起动的控制电路:1 1、控制电路结构如图示:控制电路j 2 j !V 1 J I| m v -w w w *K *v .|L._O_S_._. IO_1O_J厂匚LJ1f 17二2 2、控制过程:(1 1)先将组合幵关闭合,为电动机起动做好准备。(2 2)按下起动按钮2 2时,交流接触器的线圈通电,动铁芯被吸合,将三个主触 点闭合,电动机M M便起动。(3 3)松幵2 2时,在弹簧作用下恢复到断幵状态,但接触器线圈电路仍接通,使 接触器触点保持在闭合状态。(4 4)如果将按钮1 1按下,则线圈电路被切断,动铁芯和触点恢复到断幵位置。 采用
48、上述电路还可实现短路保护、过载保护和零压保护。 起短路保护的是熔断器,一旦发生短路,熔丝立刻熔断,电机立即停车 起过载保护的是热继电器,当过载时,它的热元件发热,将动断触点断 幵,使接触器线圈断电,主触点断幵,电动机停下来。 起零压保护的是继电接触器,当电源暂时断电或严重电压不足时,接触 器的动铁芯释放而使主触点断幵,电动机自动从电源切除。控制电流可分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主电路是:三相电源T组合幵关C CH熔断器FUFUR接触器KMKM(主触点)T热元件FFFFH按钮按钮SB2 I交流接融器交流接融器L.FUFU熔断器KMKMFRFRSBSB交流接触器M M热继电器按钮第一章:电路的基本
49、概念和基本定律电动机M控制电路是:按钮SBTSBSB-接触器KMKM (线圈)1)1热继电器 FFHFFH2 23 3、常用电机、电器图形符号3 3、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只要将接到电源的任意两根连线对调一头即可实现正反转。为此,只要用两个 交流 接触器就能实现。正转接触器 KMKM工作时,电机正转,反转接触器 KMKM工作时,电机 反转。必须保证两个接触器不能同时工作(即互锁或联锁)(1) 主电路:(2) 控制电路FU注:电器元件符附1:各章考点考点:1 1、欧姆定律2 2、基尔霍夫定律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考点:1 1、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变换电动机1=2 2、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若顿定
50、理、结点电压法 第三章:电路的暂态过程考点: 1 1、换路定则2 2、三要素法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考点: 1 1、正弦量与相量的互换2 2 、单一参数电路的基本电路3 3、R R、L L、C C串并联电路的分析4 4、相量图的画法第五章:三相电路考点:1 1、对称三相负载中的电压电流关系及功率关系,中性线的作 用2 2、三相四线制不对称电路分析3 3、三相对称负载与单相负载的组合电路分析 第六章:磁路与铁芯线圈电路考点: 1 1、变压器的变换功能2 2、交直流电磁铁比较3 3、交流电机与电器分析第七章:交流电动机考点: 1 1、旋转磁矩产生的条件2 2、转差率与转子电流频率的关系3 3、电源电压
51、和负载转矩变化对电动机的影响第十章: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12 2、) 在图2 2中,N N是一线性无当 U U = = 1V,1V, 1 12 = = 1A1A 时,U U3= = 0V0V;U U1=10V=10V, I I2= = 0A0A时,U U3=1V=1V0 0则当U U1= = 0V0V,I I 2=10A=10A 时,U U3 = =解析:由U=1vU=1vl l2=1A=1AU U3=0v=0v知:电流源端电压为U U2=1V.1V.与R2U2I 2福州大学电工学(上)期末考试题1 1、已知图1 1所示U US=10=10 V V,I I S = = 1313 A A。电阻R
52、R1R R2(a)(a)(b)(b)(c(c) )功率由()()供给+ UUISSSR11R21源和电流解析:通过R R、F2F2的电流为:由结点电流定理得:I vl1I2Is 7A 方向向上注:故电压源和电流源均提供电能。电压的方向(由+ +T)与电流方向相反为电源,相同为负载。考点:1 1、电器符号的识别、三相笼型电动机的直接起动和正反转的控制线路分析及简单控制电路的设计附2 :试题分析iOII1 1由 u=10vu=10v I I 2=0A=0A U U3=1v=1vR3U3为9V,9V,故UB间与F F2串联电阻1U 3-10-9 由 Ui=0vUi=0v I I 2=10A=10A
53、知: :1V知: :R R2分压为:UBC38OJ0Sin( t 180)V 则相电压,电流源并联电阻为:3 3、( D D )在电感性负载两端并联一定值的电容,以提高功率因素,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A A)减少负载的工作电流(B B)减少负载的有功功率(C C)减少负载的无功功率(D D)减少线路的功率损耗解析:在电感性负载两端并联电容器后,电感性负载的电流和功率因数均未变 化:但电源电压u u与电流i i之间的相位差变小了,故coscos 变大了。因此,提高功率因数指的是提高电源或电网的功率因数,减少电源与负载之间的能量互换,是发电机容量得到充分利用;另外并联电容器后,线路总电流减小,
54、减少了功率 损耗。选D D4 4、( D D )当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个绕组连接成星形时,若线电压(a)(a) 220、2 sin( t 30)V(b)(b)380、2 sin( t 30)V(c)(c) 380 2sin( t 120)V(d d) 22, 2sin( t 30o)解析:由于当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个绕组连接成星形时,线电压超前相电压 30300,且满足 BC J3UC220 2 sin( t 30)在t=0t=0时刻将幵关S S闭合,(向右为正方向)5 5、( B B )图3 3所示正弦电路中,R XL 10 , UAB UBC ,且u与I同相,则复阻抗Z Z为()()。(5 j
55、5)(b)(b)(5 j5)10 45解析:由UAB UBC知乙ZBC由U与I同相知:ZAC为阻性元件,虚部为 0 0 而故 Z=5-j5Z=5-j56 6、( C C )图4 4所示电路当幵关S S闭合前已达稳定状态,则t0t0后电感元件中的电流i i L()(b)(b)(c(c) )与图示方向与图示方向与图示方向相同且逐渐增大相反且逐渐减少相同且逐渐减少解析:由于i(0 )i(0 ) I0I sGG。 R电路的微分方程为:通解为:IRtti Ie L leRRt0时即i i逐渐减小,方向不变。如图示:7 7、( D D )对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对线性
56、、稳态电路,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均成立(B B)对线性电路过渡过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均成立(C C)对非线性电路,欧姆定律不成立;但基尔霍夫定律仍然成立(D D)对非线性电路,基尔霍夫定律不成立、但欧姆定律仍然成立解析:线性电阻两端的电压与其中的电流的关系遵循欧姆定律,即对非线性电阻欧姆定律不适用,但基尔霍夫定律仍适用。选D D8 8、( D D )图5 5所示电路的时间常数RC 2A.A. 2 B.B. RC1C.C. RC D D解析:此电路可等效为 RCRC电路,如图示:RC9 9、( D D )有一闭合铁心线圈,在下面几种分析中,错误的是()A A、在交流励磁中,铁心截面积加倍
57、,线圈中的电阻和匝数以及电源电压保持不 变的情况下,铁心中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减半;线圈电流和铜损也相应降低;B B、 在直流励磁中,线圈匝数加倍,线圈的电阻及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线圈电流和铜损不变,磁场强度加倍;C C在交流励磁中,线圈匝数加倍,线圈的电阻及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铁心中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减半;线圈电流和铜损减小;D D在交流励磁中,电流频率减半,电源电压的大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铁心中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加倍(在铁心不饱和的前提下),线圈电流和铜损将并不随RC图5 5着磁感应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解析:铁芯线圈分两种:直流铁芯线圈和交流铁芯线圈。直流铁芯线圈通直流来励磁,由于
58、励磁电流为直流,故产生的磁通是恒定 的,在线圈中不会感应出电动势,在一定的电压下,线圈中的电流和线圈本身的 电阻有关,功率损耗为 RIRI2. .线圈中的磁场与匝数成正比。交流铁芯线圈通交流来励磁,是一个非线性电感元件,铁芯中的主磁电动势为:有 U U E E 4.44fNB4.44fNBmS S其中:B Bm为铁芯中磁感应强度的最大值,S S是线圈面积,N N为匝数。在交流磁通作用下,线圈中功率损耗为:线圈的感抗为:XLL 2 fL线圈中的电流为:故选D D 1010、( B B )在电动机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热继电器的正确连接方法应当是()()。(a)(a)热继电器的发热元件串联接在主
59、电路内,而把它的动合触点与接触器的线 圈串联接在控制电路内。(b)(b) 热继电器的发热元件串联接在主电路内,而把它的动断触点与接触器的线 圈串联接在控制电路内。(c)(c) 热继电器的发热元件并联接在主电路内,而把它的动断触点与接触器的线 圈并联接在控制电路内。解析:选B B 1111、( B B ) 一负载电阻为RLRL,经变压器接到内阻 R0R0= 800800 Q的电源上,变压器原、过该元件的电流相量I = =()()副绕组的额定电流为2A2A/ 20A,20A,若使从变压器原绕组看进去的等效负载电阻RL= =R0时,贝V V RLRL等于()(a a) Q (b b) 8 8 Q (
60、c c) 8080 Q (d d) 800800 Q解析:由阻抗变换公式得:2Z(于沖Z2其中Z为负载阻抗模,为直接接在电源上的等效阻抗模,Z、N N2 为一、二次绕组的匝数。又由电流关系得:I I1N N2故有N N2 2 I2 RL( ( 2) ) RLN N18 8N/N/选B B1212、( B B)在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中,常用来实现接通和断幵电动机或其他设备的主电路器件是()A A组合幵关 B B 交流接触器 C C 中间继电器 D D热继电器解析:选B B1313、( D D )关于电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参考点的电位为零,VXVX某点电位为正,说明该点电位比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采购订单确认协议书
- 电工考试题分类及答案
- (正式版)DB15∕T 3231-2023 《塑料大棚吊袋黑木耳栽培技术规程》
- (正式版)DB15∕T 3206-2023 《色素辣椒套种西瓜栽培技术规程》
- 企业合同审查与管理标准化流程模板
- 生产效率提升与流程优化模板
- 介绍我最喜爱的一本书读后感作文(12篇)
- 网络服务平台运用诚信条款承诺函(3篇)
- 生产线管理数据表格
- 医疗安全常识培训课件
- 企业有限空间培训课件
- 马工程法理学教学课件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讲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
- 肿瘤患者中医食疗课件
-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六大系统建设规范
- 医院节前安全检查记录表范本
- 中科大现代环境生物技术课件第2章 酶工程
- catia考试题及答案
- 耳聋健康教育讲课件
- 新生儿常见症状评估及护理
- 学校反恐各种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