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这一代的清风明月 电影黄金时代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萧军、萧红受邀到上海见鲁迅先生的那一幕:两人站在虹口内山书店的门外,隔着玻璃窗望见坐在书店里的鲁迅。演萧红的演员虽没有太剧烈的肢体语言,却让我清楚地读到萧红当时的兴奋与激动。我当年第一次见董桥先生,表情虽不自知,却亦大约如是。 初读董先生文章,始自乡愁的理念一书。之后因公务来往香港渐频,于是一本本补买,补读,补功课。董先生年轻时写时评,发议论,奇思妙构,引经据典,笔下常埋珠玑。过了耳顺之年多谈旧物、旧人、旧事,往往睹物思人,因人念事,旧南洋、旧台湾、旧香港、旧英伦,一幕幕好像是铁皮饼干盒里翻出来的老明信片,四边泛黄,往事仿佛都镶了楠木镜框,等你挂
2、它上墙。 老派文人都爱字画古董,都读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董先生尤是。2003年出版的小风景,书里用董先生的藏品照片为文章配图,从此 甲 (一发不可收拾/一发不可收),字画、成扇、竹木、牙角、铜炉、砚台、嵌宝、雕漆、吉金、古玉、印章、葫芦、藏书票,还有手工装帧的西洋典籍。董先生一边收藏,一边考据,一边落笔成文,集结付梓,活脱脱十几部白话版的前尘梦影录(清代徐康所撰写的文物考古的专著),也成了我开始接触字画文玩的参考书。无奈“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闲财碎银,都付于那僻摊、冷肆、拍卖行,落得个家有长物,身无余资,倒也不算凄凉。多年后我请董先生为拙作玉成墨影题写书名,趁机打趣,说这都是他教我,也是他“
3、害”我,更是他“救”我了。 “ 玉成墨影”四个字写得真好,半隶半楷,五分何绍基,三分倪元璐,两分台静农,融在墨里,变成自己。老先生做事认真,裁了瘦长条的洒金粉笺,用铅笔打了淡淡的格子再写,看了让晚辈感动。写字实难,临古人先贤临到七分相似是本事,是用功;临了几十年,终于在漆黑的墨汁里琢磨出自己的一点风骨,是天资,是造化。北京中华书局最近选编沈从文先生以“古代文化”为主题的文章,出版了一本古人的文化,书里有一篇谈写字,沈先生说得中肯:“必明白字的艺术,应有的限度,折中古人,综合其长处,方能给人一点新的惊讶,新的启示这种专家当然不多。另一种专家,就是有继往开来的野心,却无继往开来的能力,终日地乱涂抹
4、,自得其乐这种专家一多,结果促成一种风气,便是以庸俗恶劣代替美丽的风气。”古人没有书法“专”家,读书人个个都要练字,字写得俊的,也大都学问好,文采佳。王羲之写的兰亭集序,书法好,文章更好。 董先生退休,闲来无事,天天在家读书练字,朵云轩仿古木板水印花笺上写蝇头行楷,有时默几行唐诗宋词,有时录满页笔记旧谈,写完正文更题跋文。跋文要比正文还好看,跋文里你能知道董先生年少时读过什么书,临过谁的字,背过多少诗,能知道董先生与前辈结交的前尘往事,能知道香岛半山,南窗灯下,董先生读书写字,竟到天明。我最喜欢董先生录杜少陵佳人后题的那一段:予小学读杜甫佳人,至今不忘,老师谓天宝乱后当是实有其人其事,杜工部状
5、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合当千古绝唱。甲午年深秋录此旧爱,追念往事不无感慨,古今佳人无数,予有缘相识二三而已,今垂垂老矣,再诵此诗追忆似水年华耳。香岛半山书斋南窗下。 好一个“似水年华”,好一个“不无感慨”! 董先生水印花笺写了几十张,朋友林道群先生看惯了他的墨迹,说他的字近来越写越好,董先生称之为“养字”,我说看这字能养心。 旧字画、旧文玩就好像旧时代的清风明月,董先生总爱这样比喻,常说他这辈人是有幸 乙 (如沐春风/沐得清风)、照见明月的最后一代。也是,旧年月文人只要笔头勤快大都小康,运气好,冷摊上能换一两件小文玩。那时候的冷摊真冷,冷得只剩清风明月。 丙 (斗转星移白驹过隙
6、),这几年拍卖兴旺,富翁豪客一掷亿金,清风明月身价陡涨,东西一贵,赝品也多,读书人想要一件前辈文人像样的手迹比登天还难。我求董先生匀我些写好的花笺,让我替他办一个精致的文人墨趣展,多少是盼着清风又来,明月再度。 每一代有每一代的清风明月,每一代的清风明月不尽相同,但都相似。这一代的人,还是要找回这一代的清风明月才好。 (取材于潘敦同名散文)18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分)A一发不可收拾 如沐春风 斗转星移 B一发不可收 如沐春风 白驹过隙C一发不可收 沐得清风 斗转星移 D一发不可收拾 沐得清风 白驹过隙19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董桥先生酷爱
7、字画古董,藏品丰富,且有深入研究,著作颇丰,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B文章画线句中的“融”字,含有模仿、借鉴、吸纳、融合等意思,言简意丰,堪称妙笔。C沈从文的话,表达了对有继往开来野心而无能力的专家的讥讽之意和对董桥先生的欣赏之情。D作者在第段表达了对当今社会难得“清风明月”的遗憾以及对“清风又来,明月再度”的期许。20第段作者与董先生“打趣”说,“这都是他教我,也是他害我,更是他救我了。”根据文章内容,简析作者话中之“趣”。(6分)21请简要回答,作者为什么认为看董桥先生的字能“养心”。(6分)22. 文中的“清风明月”喻意丰富,请根据全文内容加以解说。(5分)四、本大题共7小题,共30分。 阅
8、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4题。家 山踏遍中华窥两戒,无双毕竟是家山。(龚自珍) 题记 年轻时,我喜欢独自哼唱苏联名歌喀秋莎。只要“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溜出嘴边,一种轻纱薄雾般的温馨感,便导引我返回医巫闾山脚下的故乡。其实,故乡影像,在我少年时橙色的梦里并不是很清晰、很确切,一切兰因絮果毕落于苍茫之中,只觉得家就是山,山就是家。只要推开屋舍的后门,闾山清泠泠、水洇洇的翠影,伴着天涯云树,便赫然闪现在眼前。当然最好是在久雨新晴的夏日,或者气爽天高的初秋,大地饱绽着新鲜,充满了泼辣的生机。 我第一次亲近闾山,恰逢梨花开得正闹的时节。山坡上,原野里,到处泛滥着浩荡的春潮,浮荡起连天的雪浪。我们乘坐马车
9、,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土路,穿行于花林树丛中,像是闯进了茫无际涯的香雪海,又仿佛粉白翠绿的万顷花云浮荡在我们的头顶上。几十年间,这个景象始终定格在我的记忆之窗上,只要闭上眼睛,它便立刻浮现出来,特别是当我听到那首名歌喀秋莎的时候。 盛夏的一天,我同三位文友聚坐在北京地坛的一间小亭子里。一番豪雨过去,松林里的空气格外清鲜、凉爽。大家谈论的话题是退休后到哪里觅个合意的住所。一位说,老家烟台最为理想,碧树隐红楼,一枕清幽,春季繁花簇簇,夏天浓荫翳日,冬日又比较暖和。另一位来自云贵高原,他的首选是春城昆明。在北京闯荡了二十多年的小魏说他想在地坛附近赁屋小住,风晨月夕,伴着虫吟鸟唱,到地坛信步闲游。他的这
10、种想法马上遭到了质疑,大家都说他是受了史铁生的影响。地坛是史氏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那里几乎灌注了他全部的情感,可别人未必受得住那份苍凉与寂寞。大家谈笑风生,颇有孔门四子“各言尔志”的意趣。当三人把目光转向我时,我说,我要回闾山老家。我出生在闾山脚下。父亲望子成龙,希望我有所作为,便给我取了这个名字。六岁进私塾,校歌头两句就是“闾左辽西我校在,钟灵毓秀作英才”。及长,读到湛然居士文集,发现元朝宰相耶律楚材在他七百多首的诗作中,忆及闾山的竞有二十来首。原来,耶律楚材生在北京,祖籍却在闾山西麓,那里也是他父亲及两个哥哥的庐墓所在。十几岁时,他曾回到闾山读了几年书。后来辅佐元太祖万里西征,而闾山旧隐仍
11、然时萦梦寐,有诗可证:“闾山旧隐天涯远,梦里思归梦亦难。”回到大都之后,日理万机,但家山依然刻刻在念。他向往着回归退隐:“何时致政闾山去,三径依然松菊寒。”只是,这个愿望始终未能实现,直到五十四岁生命终结之时,他还在宵衣旰食,勤劳王室。这些颇像当年的卧龙先生,他出山辅佐刘备时嘱托自己的弟弟:“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谁知命运之神搬了个道岔,出师未捷身先死,星陨秋风五丈原。生命在卧龙身上停止时,正好也是五十四岁。早在先秦典籍周礼中,即有关于全国名山“五岳五镇”的记载,,东北为幽州,其山镇为医巫闾。“医巫闾”系东胡语音译,意为“大山”,在东北“三大名山”中尤负盛誉,风
12、景绝佳,历代文人骚客登临寄兴,抒写情怀,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文。较之于水,山更切近禅关,远于人境,望之辄有潇洒出尘之想。而此间瘦劲的奇松,幽峭的危岩,以及恍惚迷离、颠倒众生的神话传说,更饶有一种清寒入骨的丰神和超然远引的意蕴。闾山自东北逶迤西南,绵延百里。其地为塞外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游牧民族文化同汉族封建文化交融互汇的结合带。如果说,“整个内蒙古是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舞台”,呼伦贝尔草原“是他们的武库、粮仓和练兵场”(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语),那么,医巫闾山一线则是他们研习中原文化、接受华风洗礼的大课堂。辽朝以来,此间文风夙盛,耶律倍和他的八世孙耶律楚材先后在闾山佳胜处建立了读书堂,殿宇岿然,
13、书香袅绕,千载以还,旧貌一直保持完好。闾山内外,碑碣如林,题刻触目可见,仅北镇庙即有五十六座诗文碑,其中,元代的达十二座。过去这一带私塾多,读书人多,藏书家多。现在,文化教育事业仍很发达,民众十分重视人才的教养,学书作画蔚成风气。山里民风淳朴,似乎较少世故与机心,只是由于过分质直、认真,有时不免透出几分呆气。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趣话:有个过路人向一位老者问询:“到大观音阁还得走多长时间?”老者瞠目不答。问路人以为遇见个聋子,便顾自向前走去。不料,刚刚迈出几步,便听老者在后面招呼:“回来,我告诉你,再有一袋烟工夫就到了。”那人怪他开始时何以不说,他说:“因为当时我不知道你的步子多么大。”逗得问路人
14、噗哧笑了。不到闾山,已经十几年了。这次参加耶律楚材传研讨会,旧游重到,风物依然。在商品大潮滚滚滔滔、无远弗届的今天,山上山下仍是清幽雅静,整洁一新,没有看到其他名山胜境常见的香烟缭绕、市声鼎沸的景象,置身其间,确有一种回归自然、陶然忘机的感觉。东道主嫌游人稀少,希望我能帮助向外宣扬一下。我说,天生丽质少人识,未必就是坏事。假如它也像有些景点那样,仕女如云,摩肩接踵,恐怕这块心灵的憩园也就化为乌有了。最后应该说明,耶律倍的读书堂,这次我并没有蹑履亲登,因为它高踞于闾山绝顶,实在太险峻了。比不得皇太子、东丹王,他是有肩舆代步的,而且,年龄也小我很多,当时不过二三十岁。当然,像这类需要仰头方可逼视的
15、事物,毕竟总觉得离平常心太远,因此,不去攀援也好。(取材于王充闾的同名散文)18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宵衣旰食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B搬了个道岔改变了人生轨迹 C无远弗届广泛地渗透,深入地影响 D陶然忘机悠然闲适得忘了重要事情19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颇有孔门四子各言尔志的意趣”使用了论语侍坐中子路等畅谈理想的典故。 B“三径依然松菊寒”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中的“三径”,都借指已荒芜的家园。 C“星陨秋风五丈原”指的是三国时期蜀汉臣相诸葛亮北伐失利,病逝五丈原一事。 D“骚客”与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的“骚人”,均泛指诗人,源自屈原的离骚。20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喜欢苏联名歌喀秋莎中“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这句歌词,因而家乡梨花盛开的情景在记忆中特别清晰。 B文章写元朝宰相耶律楚材一生勤于政事、忠心尽职,欲晚年退隐家乡而不得愿,其中寄寓了作者的悲愤之情。C闾山地区文风夙盛,读书人多,诗文碑林立,这与历史上它是游牧民族文化同汉族文化交融相汇的结合带有关。D耶律倍的读书堂它高踞于闾山绝顶,殿宇岿然,旧貌完好;但由于山路过于险峻,作者没能登临观览,不免感到遗憾。21作者引用诗句“踏遍中华窥两戒,无双毕竟是家山”来表达他对家乡的热爱,作者笔下的家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综合题)
- 场地租赁使用协议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拟题库附答案详解(综合卷)
- 安全知识培训交通课件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b卷)
- 安全知识和实操培训课件
- 钱塘湖春行:高二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案
- 联通安全生产培训会课件
- 阿克塞县行政事业单位招聘公益性岗位考试真题2024
- 基于2025年教育改革需求的师资培训体系创新案例研究
- 班级管理情境案例分享
- 陶艺知识课件大全初中版
- 针灸科面瘫护理个案汇报
- 停车场管理制度-停车场管理制度
- 小学昆虫知识科普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防盗门的选择与安装
- 虚拟现实游戏设计-深度研究
- 幼儿园获奖公开课:大班语言绘本《现在我很棒》课件
- 日历表2026年日历中文版纵向排版周日开始带周数带节假日调休安排
- 中药香囊与车载香氛结合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学生会综合事务部述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