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中考复习知识点_第1页
华师大版科学中考复习知识点_第2页
华师大版科学中考复习知识点_第3页
华师大版科学中考复习知识点_第4页
华师大版科学中考复习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科学中考复习用书(分册知识点归纳) (深圳浙江等地使用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 一、考试要点 单 元 考 试 内 容 考试要 求第 一册第一 章 第 3 节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会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b b 温度的 4 节 第 测量.会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b 质量的 第 5 节 测量1.会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b 第第一一 册册第第二二 章章第 3 节 常见的 植物 1了解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概念a 节 细胞第 41.概述洋葱鳞茎表皮、人体口腔上皮等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光 学显微镜水平) 和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生物2掌握显微镜的操作方法b a 节生物的第 7 适

2、应性和多样性 1描述我国生物保护与自然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2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a a 第第一一册册第第三三 章章2 第节 地球仪和地图 1能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确定地理位置 2学会绘制简单平面示意图 b a 太阳和节第 3 月球 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概况 了解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3了解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和人类对月球与行星的探测 a a a 月相 节第 5 1、知道星图上的方位(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2 识别月相(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 知道月相变化与农历的关系a a a第二册 第 一 章 对 环 境 的 觉 察 光和颜色 第 4节 说出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1 说出光在真空中的光

3、速 2 知道光在不同物质里的传播速度不同 3 a a a光的反射 5 第节 和折射 1光的反射列举光的反射现象 概述光的反射定律 区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a b b a 光的折射 2 列举光的折射现象 概述光的折射定律 能用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解释有关现象 a b b 第一册 第 四 章 物 质 的 特 性 熔化与节 1 第 凝固 描述晶体熔化图线 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0 说出熔点、凝固点的含义,能说出冰的熔点为 0C a b a汽化与第 2 节 液化 说出液体汽化的二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描述液体蒸发和沸腾时的特点0 C说出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100 a a a物

4、质的 4 第节 构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 用分子观点解释物态的变化 a a c 物质的 节第 5 溶解性了解固体、液体、气体的溶解情况 溶解过程中的吸热与放热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液体、气体不作要求)a a a 第 6 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描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区别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辩认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a b a a 第二册 第 一 章 对 环 境 的 觉 察第 4 节 光和颜色 1说出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2说出光在真空中的光速 3知道光在不同物质里的传播速度不同 a a a 光的反射第 5 节 和折

5、射1光的反射 列举光的反射现象概述光的反射定律 区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a b b a 2光的折射 列举光的折射现象 概述光的折射定律 能用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解释有关现象 a b b 机械运 第 2 节 动运动的描述 1 能说出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说出参照物的概念 根据所选定的参照物来识别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a a a 2速度与平均速度 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概念 说出速度的单位 知道平均速度的概念 进行简单的计算 能用公式 v=s/t a a a a b 第 3 节 力的存在 1能说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说出力的单位 3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a a b

6、第 4 节 力的图示 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说出力的三要素 绘制简单的力的图示 b a c第 5 节 物体为什么会下落 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 说出重力的方向 会应用关系式进行有关计算 G=m/g a a b第 6 节 摩擦的利和弊 列举摩擦力的存在 能针对具体例子说明摩擦的利与弊 a b第 7 节牛顿第一定律 说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能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有关的常见现象 a b 第 8 节 二力平 衡的条件 说出二力平衡的概念 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有关问题(限于最多作用两个力的物 体) 说出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a b b a第二 册第三 章第 3 节 走向成熟 青春期的概

7、念和特征 .青春期的身心健康 a a 植物的一第 5 节 生 说出种子萌发的过程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描述果实、种子的形成a b a 第四 章 节 地球的自 1 第 转了解地球的自转特征 知道地球的自转方向 a a 3 第节地球的绕 日运动了解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 了解地球公转运动的周期、地轴倾斜等特征 a a 第 4 节 日历上的 科学了解我国日历中公历和农历的设置方法 知道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知道农历与月相的关系 a a a第 5 节 地壳变动 和火山地震 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认识地壳是变动的 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a a a第 7 节 地形和表 识别主要的地形特征 a b

8、示地形的地图 理解单的地形等高线图 第三册 第 一 章 生 活 中 的水 第 1 节 水在哪里 描述地球上水体的名称及比例 举例说明水对生命体的影响 知道水体的分类 描述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a a a a 第 2 节 水的组成 说出水电解后的产物 描述水的组成描述水的主要物理性质 a a a 第 3 节 水的密度 概述物质密度的含义用 m/V 进行简单计算 举例说出密度的单位的含义 运用天平、量筒、刻度尺等常用工具测定固体或液体的密度 bb a b第 4 节 水的压强 1压强 说出压力的概念 说出压强的定义 说出压强的单位 说出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a b

9、 a a c 2液体压强 说出液体对容器底、侧壁有压强定性说明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不要求进行液体 压强公式的计算) a b第 5 节 水的浮力 描述浮力的涵义 概述阿基米德原理直接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简单计算(计算对象最多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a b a 第 6 节 物质在分散状的水中 况水是良好的溶剂,并能列举其他常见的溶剂 辩认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说出溶液的组成和特点 a a a 第 7 物质在节 水中的溶解 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例举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一些因素 描述物质的溶解度的含义(不要求溶解度的计算) 会运用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 了解温度对物质的溶解性的影响 说明溶液中溶

10、质质量分数的意义 用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进行简单计算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一般步骤与操作方法 按要求配制溶液,说明有关配制方案 b a a b a a b a c 第 8 节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了解常见的晶体 掌握结晶的两种方法 a b 节 水的利 第 9用和保护 例举常见水污染的种类、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说明混合物分离的主要方法(过滤、蒸发)及操作要点 掌握粗盐的提纯 a a b a 第三册 第 二 第 1 节大气层 了解大气的分层 a章 地 球 的 外 衣 节天气与第 2 气温 了解天气的概念 a大气压 3 节第 强 说出一些验证大气压存在的方法

11、说出标准大气压的值 用大气压的有关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a a b 大气压 4 节第 与人类生活 说出空气的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列举一些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对天气、人体、沸 点的影响,了解高压锅、吸尘器的原理 a a 6 节 为什么第会降水 了解大气降水的形成过程 了解人工降雨 a a第 8 节 气候和气影响候的因素 了解气候的概念 了解影响气候的因素 a a 第第三三 册册第第三三 章章1 第节 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通过实验,探究植物的向光性现象 说出植物生长素发现的历史,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 a a 神奇节 第 2 的激素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 胰岛素与血糖含量生长激素的生理功能及分泌不

12、正常引起的说出甲状腺激素、常见疾病 a a a节 神经 3 第 调节神经系统的组成 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a a体温 节第 5 的控制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a 第三 册 四 章 电 路 探秘 1 节电路图第 说出电路中每个元件的作用绘制电路图(限于两个电阻的情况) 说出通路、开路和短路的特点 能识别和连接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a a a a节电流的 2 第 测量 1电流识别电流方向 知道电流的概念说出电流的单位 能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a a a b 2实验:用电流表测电流能识别电流表 说出正确使用电流表的注意事项 会按实验要求将电流表和其他元件连接成电路 会用试触法选择合适量程

13、a a a a节物质的 3 第 导电性 1物质的导电性 辨认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a2电阻 说出电阻的概念 说出电阻的单位 a a节影响导 4 第体电阻大小的 因素概述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原因 b 节变阻器第 5解释滑动变阻器能改变电流大小的原因 会画出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和符号会正确连接和使用滑动变阻器 b a c节电压的 6 第 测量 1电压 描述电压的初步概念 说出电压的单位 能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a a a 2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 能识别电压表 说出正确使用电压表的注意事项 会按实验要求将电压表和其他元件连接成实验电路 a a a 第 四节电流、电 7第 章压和电阻的关 系 电 路 探第

14、 8 节电路的连秘 接 1欧姆定律 概述欧姆定律的内容及数学表达式 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学问题(限制两个电阻) b b 2实验 说出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 绘制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 b b b 概述串联电路的特点 概述并联电路的特点a a 第四册第一章 原子结第 3 节构的模型 a 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a 描述原子结构模型 a 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 a 说出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 a 描述分子、原子和离子微粒的大小数量级 a 了解原子的结构(原子的同位素不作要求) 粒子的模型与符 号第 4 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 a 说出具体物质的元素组成根据物质的组成元素,区别

15、单质和化合物 b a 列举组成地球的主要元素,指认组成人体的主要元素 第 5 节 表示元素的符号 ClFeSiNO书写常见元素的符号(H、 、C、 、S、 、Na、 、Cu、 、a 、P)会查阅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不作要求) KAgCa、 、I、a 明元素符号所表示的几种含义第 6 节 表示物质的符号 说出化合价的含义 a a 会查元素的化合价 a 能写出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b 根据化学式推断元素的化合价 a 列举化学式所表示的含义第 7 节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会查阅相对原子的质量 a b 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b 根据化学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第 1 节 空气 列举空气的主要成分 a

16、a 说出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第四册第二章空气与生 命 第 2 节 氧气与 氧化 氧气的主要的物理性质水中的溶解性、密度等 说出检测氧气的方法举例说明氧气的主要的化学性质氧化性 说出氧气的用途说出氧化反应的概念 描述典型金属和非金属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产物,如镁、铁、硫、碳、氢气等 就具体的例子说出氧化反应 说出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及主要步骤 举例说明催化作用和催化剂列举一些缓慢氧化现象 列举一些剧烈氧化现象燃烧、爆炸 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说明常用灭火的方法及原理 列举火灾自救的有效措施a b b a a a a a b a a b b a 第 3 节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 说

17、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特点 描述质量守恒定律 会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释常见的现象 说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正确书写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生成物和反应物之间的计算b a c b a b c a a ba a b a a b b a a a a a a 第 4 节 生物是怎样呼吸的 描述人体呼吸时对气体交换的场所和过程 说出呼吸作用为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通过对植物种子萌发及生长旺盛时期的探究来了解呼吸作用的特 点第 5 节 光合作用 说出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水中的溶解性、密度等 说出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学性质说明检测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18、 说出二氧化碳的用途 说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及主要步骤通过叶在光照下合成淀粉和植物在光照下产生氧气的实验,概述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义 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第 7 节 空气污染与保护 列举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说出一些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 说出空气质量指数主要内容 酸雨的成因及危害 知道各种媒体发布的空气质量报告a a a a a 第 1 节 土壤中知道土壤的构成 有什么 知道土壤中有大量的生物 第 2 节 各种各 样的土壤第第第 3 节 植物与四四 土壤 册第三册第三第 4 节 植物体 章章 中物质的运输植植 叶的蒸第 5节物物腾作用和结构 与土与土 壤壤第 6 节

19、 保护土壤 a a 区别不同的土壤类型 知道不同性状的土壤对植物生长有不同的影响b a 利用通过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描述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 和散失过程 说出植物缺失氮、磷、钾、铁等矿物质元素对生长的影响a a 说出植物体对无机盐的吸收、运输结构 说出植物体对有机物的运输结构a a 描述蒸腾通过观察蒸腾作用及其对植物体内水分上升影响实验, 作用的意义和进行部位-合理灌溉、说出植物新陈代谢原理对农业生产技术的影响合理施肥、种子处理等农业生产中的新陈代谢原理 a 土壤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土壤荒漠化、土壤污染的情况及其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土流失、危害性 了解保护土壤和防止土壤污染的重要性及主要措施

20、a a a 第第 四四 册册 第第四四 章章电电 和和 磁磁指南针为第 1 节 什能指方向 知道磁体及其性质 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了解磁化的概念 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知道磁场的方向和判断方法 知道地磁场的存在,知道地理的南北极与地磁南北极间的关系 a a a aa 节第 2 电生磁 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及直线电流周围磁场的特性 说出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并能描述磁感线的形状 a a 研究影响节第 3 电磁铁磁性强弱的 因素 知道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能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思想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a a 第 4 电动机节 知道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知道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的方向相关的因素

21、a a 第 5 节 磁生电 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a 第 1 第节物质的 变化 说出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a b 五册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 化 第 2 节 探索酸的性质 说出酸的涵义,列举常见的酸 了解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概述盐酸、硫酸等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 概述盐酸、硫酸的共性,并说明原因 会区别盐酸和硫酸说明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a a b b c b 第 3 节 探索碱的性质 说出碱的涵义,列举常见的碱 概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常见碱的性质和用途概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共性,并说明原因 a b b 第 4 节 几种重要的盐 说出盐的涵义 说出食盐的主要性质及用途说明纯

22、碱、碳酸钙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说明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及应用 a a b b 第 5 节 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 说出金属特性如导电性、导热性、金属光泽、延展性等 举例说明常见金属的用途与性质的对应关系 描述金属与酸、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 说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会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说明某些现象说明置换反应的特点 辩认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a b a a c b b b 第五册第二 章物第 1 节 物质的分类和应用 辨认金属与非金属 说出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并能列举 氧化铁、描述常见氧化物的主要性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氧化钙、二氧化硫等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 指认具体物质的类别

23、a a a b a 质转化与材料利 用第 2 节 物质转化的规律 举例说出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关系根据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关系设计物质制备的 方案举例说出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关系 能根据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关系设计物质制备的方案 能就具体例子说出还原反应 能说明氢气和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说出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并根据燃烧产物来鉴别氢气和一 氧化碳进行简单的物质鉴别 8. b c b c a b a a c 第 3 节 常见的材料 说出合金的概念 举说出一些常见的合金及其性能如铁合金、铝合金等 举例说明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 说出回收废弃金属的意义

24、a a a a 第 4 节 材料的 发展 举例说明金属冶炼发展的历程对社会进步的作用如青铜器 时代、铁器时代等举例说明新型材料对人类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稀土材料、超导材料、特种 纤维、纳米材料等)a a 第五册第三 章能 第 1 节 能量的相 互转化 知道消耗能量、利用能量或获得能量的过程就是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的过程 能在具体情况中分析能量形式的转化a a 量的 转化与守 恒 第 2 节 能量转化 的量度 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 说出功和功率的单位 能用功和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能理解做功伴随着能的转化 a a b a 第 3 节 认识简单机械 能

25、找出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杠杆省力、费力的原因 能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释简单的问题 说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和作用 理解滑轮组的作用(限于两个滑轮) b a ba a 第 4 节 动能和势能 理解动能、势能的涵义 理解动能、势能间的相互转化 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 了解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实例 a a a a 第 5 节 物体的内 能 了解内能的概念 理解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a a 第 6 节 电能的利用 理解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 说出电功、电功率的单位 了解决定电功大小的因素 会计算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能用电功率概念进行有关问题的简单

26、计算(限于两个电阻) 能理解额定功率、实际功率、额定电压、实际电压等概念及其 关系 能读懂常用电器铭牌中的主要数据 实验: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 会绘制实验电路图,将元件连接成实验电路 能测定小灯光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能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a a a b b a a b b b 第 7 节 电热器 知道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 理解电流通过导体发出热量相关的因素 理解焦耳定律,并能运用该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a a b 第 9 节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描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能用简单事例解释能量的转化与传递有一定的方向性 aa 第第五五 册册第第四四 章章第 1 节 食物和摄食 说出人体七大营养素

27、的作用 a 第 2 节 食物的 消化和吸收说出食物中蛋白质、糖类、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举例说明消化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对比实验,说明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条件a b b 体内物第 3 节 质的运输 说出人体血液的组成学会阅读“血常规”化验单 通过观察,描述人体心脏、血管的结构以及血液循环 34实验: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现象,并知道判断三种血管的依据 a a a b 的能节第四 量 获得1.了解氧化供能的过程 了解无氧呼吸的概念 2. a a 5 第节体内物 质的动态平衡根据植物和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归纳、概括生物新陈代谢中物 质和能量变化的特点a 节 2 第太阳系的形成与宇宙的 诞生解地心

28、说到日心说的发展,领悟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 了解太阳系的形成a a 、光的折射4第 5 节 生物的 进化符号 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概念了解化石的概念 说出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G m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a a 第 6 节 进化和遗传 透镜 区别 方向单位 识别 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举例说明基因的作用以及基因工程 描述常见的遗传病 4通过调查近亲结婚的危害,举例说明优生的重要性 特点性质形状 名称 能成实像对光起会聚作用,中间厚边 凸透镜 和虚像有实焦点缘薄竖直向下 千克(kg) ) 牛顿(Na a a a 第第六六册册 第第二二章章 第 1 节 种群和生物群落 1 注意

29、:(2( 联系识别常见的生物种群 区别不同生物群落(包括植被) )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即 G = mg a a第 2 节 生态系统 特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注意:(1(2 描述生物圈的涵义 了解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 利用生态系统的原理,解释生产、生活实际中一些简单问题 通过碳循环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特点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必须同时存在。 )施力物体与受力 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a a b a c a第 3 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结合实例说明生

30、态系统稳定性的现象和意义说出自然因素、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说出设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ba a第第六六 册册第第三三 章章第 1 节 健康 描述健康的三要素 a 第 2 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细菌、病毒的威胁 说出传染病的特点 3说出传染病的传播三环节及其预防措施 列举常见传染病,包括性传播疾病及其预防措施 4 a a a a第 3 节 身体的防卫 识别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举例说明计划免疫和人工免疫(包括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 a a a第 5 节 照顾好你的身体 了解环境毒物和食物中毒 描述平衡膳食的观念 描述吸毒、酗酒、吸烟等不良嗜好的危害 人体的血量

31、 描述人体 ABO 血型和输血原则 认同献血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a a a a a a 二、精析 物理部分 知识梳理 第一册第一章第一册第一章 、质量与密度 1 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vm = m = 公式: m v v = 密度 333 米/单位:1 克厘米 = 10 千克/ 应用:求质量、体积及密度(物质鉴别)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注意:1 、密度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一种物质。2第二册第一章 声波 波的存在 电磁波 1、波 光波 波的作用:传播信息 特点:(1)光的传播不需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2)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两种不

32、同物质界面上会发生 2、光的传播 在传播过程中光的路线是可逆的。 速度: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8 /秒。10 米 3 在真空中光速最大,数值为 不同点 相同点 项目 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 3 反射面 光线特点 镜面都遵守光如果入射光线平行,则 镜面反射平面镜成像 种类反射 平整光面的反射定 反射光线仍平行。 律 漫反射漫反射 粗糙不平 反射光线杂乱散漫。 空气水(其它)入折 水(其它)空气入折折射现象特点: 凸透镜 凹透镜只能成虚作发散中间薄边对光线起 凹透镜 像 缘厚用,有虚焦点 、眼睛视力的矫正 5 矫正方法特点类型 戴凹透镜 近视眼来自于远方物体的光成像在视网膜前 远视眼戴凸透镜

33、来自于远方物体的光成像在视网膜后 第二册第二章 、运动的描述 1 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在做机械运动: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时, ) (1 机械运动。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研究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时,参照物可任意(2)参照物:选择,所选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可能不同,通常选地面或地面上的建筑物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判断方法 (a)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b)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位置是否改变,若不变则静止;若变则运动。 (4)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在相等的时间内 直线运动 通过的路程相等。 机械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线运

34、动。 曲线运动 2、速度与平均速度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1)速度 公式:v = s / t 小时(常用单位)/,千米秒(主单位)/单位:米物体通过的距离与通过这段距离所经历的时间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2)平均速度: 之比。 、力 3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施加力 力 物体的判断 受力物体受到力 单位:牛顿(N) 。 使物体发生形变 作用效果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大小 力的三要素 方向 作用点 4、力的测量、力的图示 (1)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实验室常用测力计是弹簧秤。 弹簧秤使用时应注意:(1)零点的确定。 (2)量程的选择。 (

35、3)最小刻度值的判断。 (4)让弹簧自由伸缩。 (5)视线与刻度相垂直。 (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 注意:(1)明确受力物体。 (2)选择合适标度。 (3)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力只画一个作用点,只确定一个标度。 5、常见的力 定义: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作用点:重心。外形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1)重力 方向:竖直向下。 大小:重力与质量成正比,G = mg,g = 牛/千克。 表示质量是 1 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牛。 注意: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质量 重力 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有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或 静摩擦力 种类: 滑

36、动摩擦力 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产生条件: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摩擦力改变方法:(1)改变物体间的压力。 (2)改变物体表面粗糙程度。 (3)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相互转变。 注意:(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2)静摩擦力可成为物体运动的动力。 6、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指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二力平衡的条件:(a)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b)大小相等;(c)方向相反;(d)同一直线。 (或者说合力为零) (3)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运动速度大小 运动状态 运动方向 注意:只要有一个方向改变,运动状态就发生改

37、变。 7、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地,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即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产生和维持运动的原因。 (2)惯性:物体总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大小与物体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大小反映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 第三册第一章1、压强 (1)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重力 压力 概念 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产生条件 地球表面的一切物体 物体相互接触相互挤压 大小 (1)杠杆 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G = mg 物体水平放置时 F =

38、G 方向 竖直向下 垂直于受力面并指向受力物体 作用点重心 受力物体的受力面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意义: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压强 公式:p = F / S 2 帕斯卡(简称帕) = 1 牛/米单位:1 、液体压强 2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 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浮力 3 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 方向:竖直向上 称量法GF = G液浮空 分别为物体用弹簧秤称得空中和液体中的力) 、G(G液空 F压力差法 F = F下上浮 浮力

39、 为液体中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 、(FF下上 大小 阿基米德定律: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V =Fg排液浮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 力 V= V 物体全部浸没悬浮排物 = GF物浮V V物体部分浸没漂浮 排物 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气体或(液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第五册第三章第节第五册第三章第节 1、简单机械 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F:使杠杆转动的力动力1 :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动力臂 L1支点:固定不动的点 五要素阻力 F: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2阻力臂 L: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2平衡条件:FL

40、 = FL 2211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转动 省力杠杆 LL2 1种类等臂杠杆 LL 21费用杠杆 LL 21注意:动力臂、阻力臂的画法:定支点,作二线(画出力的作用线)画力臂。 (2)滑轮 种类 结构 实质 特点 注意点 定滑轮 等臂杠杆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改变力的大小 F = G S = h动滑轮 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能改变力的大小,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F = 1/2G S = 2h 滑轮组 既能改变力的大小,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F = 1/nG S= nh 为与动滑轮相连 n( 的绳子条数)注意:滑轮组绕线法则:奇动偶定(与动滑轮相连后的绳子条数 n 为奇数时,绳子起点在定滑轮上,n

41、为偶时起点在动滑轮上) ,先内后外(从里面的小滑轮逐步向外绕线,不得重复与交叉)。 2、功和功率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做功的二个必要因素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定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功(1)公式:W = FS 注意:FS 应具备同时性的同体性 单位:1 牛顿米 = 1 焦耳 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意义:描述物体做功快慢 W Fs(2)功率 W P = = = FV) (公式: P = t t t 单位:1 焦耳/秒 = 1 瓦 1 千瓦 = 1000 瓦 (1 马力 = 735 瓦) 3、功能、势能和机械能 关 系 机械能 动能势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

42、能 概 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决定因素 v 质量 m,速度大小 质量 m、高度 h弹性形变大小 联 系 (1)机械能 = 动能势能 (2)物体通常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 (3)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注:外力撤消后,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第三册第四章 1、电路 电源提供电能 用电器消耗电能 组成元件 开关控制电路 导线输送电能 通路 开路 所处状态 电路(1)部分短路 短路 危险,应当避免 全短路 电路图 表示方法实物图 串联 连接方式并联 (2)串、并联电路的比较 电 路 项 目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用电器连接

43、方法 逐个顺次地连接并列地连接 用电器间的 相互关系用电器相互影响,一个用电器损坏,其他用电器均不工作 所有用电器不关联,即任何一个用电器可单独工作 电流路径 只有一条有两条或两条以上 开关在电路 中的作用 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与开关在 电路中的位置无关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支路中的开关控制它所在 的那条支路的通断 图例 2、电流、电压和电阻 量 项 目电流 电压 电阻 概念电荷的定向移动 形成电流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 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 大小符号 I U R 国际单位) 安培(A 伏特(V)欧姆() 单位换算 3毫安 1 安= 10 3 = 101 毫安微安 3 伏 1 千伏

44、= 103 = 10 毫伏 1 伏3 微伏毫伏 1 = 103 = 10 千欧 1 兆欧3 欧 1 千欧 = 10大小 秒钟内 1 电流大小用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 量多少来衡量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1 节干电池的电压是伏,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220 伏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大小决定于导休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测量仪器 电流表 电压表 电流表和电压表3、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1) 项目 符号 不同点 共同点 仪 器必须串联在被测电连接电表时,必须使电流从“”接路中 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A 电流表不允许直接接到电被测电流(或电压)淡能超过电流以源的两极上 表(或电压

45、表)的量程 读数方法:先确认量程,再确认刻度须并联在被测电路盘上的每个大格和小格所表示的数两端 V 电压表值,最后从指针的位置读出被测电路可直接接到电源两的电流值(电压值) 极上 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组线的长度改变电阻 结构图 (2)滑动变阻器 符号 接线连接:上下各一,下柱连入 使用 阻值判断:向移减少,离移增大 4、电学规律 (1)电荷间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磁极间作用规律: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U (3)欧姆定律:I = R(4)串并联电路特点: 电 路 项 目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流 关系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 II = I 21并联

46、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I = II 21电压 关系 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UU = U 21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U = U= U 21 电阻 关系串联电路的总电阴等于各串联 电阻之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 电阻的倒数之和R = RR RR 1 1 1 2121= (R = ) 1R+R R R R 212分配 规律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的阻值成正比 U:U = R:R 1122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跟它的阻值成反比 I:I = R:R 1212 第五册第三章第节 1、电功、电功率 (1)电功和电功率的区别见下表:

47、比较项目 电 功 电 功 率 作 用 表示电流做功的多少 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定 义 电流所做功的多少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计算公式 W = Uh = Pt 普遍适用公式: 但在电热器中还可用以下公式:2U 2Rt = tW = I R (可根据欧姆定律推导出)W P = = UI 普遍适用公式:t 但在电热器中还可用以下公式: 2U 2R = P = I R (可根据欧姆定律推导出) 单 位 国际单位制单位:焦 日常常用单位:千瓦时 6 焦 1 千瓦时 = 10国际单位制单位:千瓦、瓦 3 = 10 瓦 1 千瓦测量方法 照明电路中可用“电能表”测量 可用“伏安法”测量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

48、率的比较(2) 项 目 内 容 名 称定议 公式 区别 联系 实际 功率用电器工作时实际消耗的功率叫做实际功率 P = UI 实实实一个用电器的实际功率有无数个 当 U=U 时,P=P 额实实额(用电器正常工作) 当 UU时,PP 额实额实(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当 UU 时,PP 额实实额 (用电器可能被烧坏) 额定 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做 额定功率P= UI 额额额的电器一个用有只功额定率 一个2 t 焦耳定律:Q = IR() 第四册第四章 1、磁现象主要概念 磁性、磁体、磁极、磁化、磁场、磁感线、地磁场 2、磁场概念 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方向:放入磁场中

49、的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 表示方法:磁感线 磁场 条形磁铁 蹄形磁铁 永磁体地磁场 种类 直导线用安培定则判断磁极 电流大小 电流的磁场 通电螺线管 磁性强弱决定因素线圈匝数 是否带有铁芯 3、直流电动机和交流发电机 进户线 电能理原 构造 能量转化直流电动机 内能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 转动 磁体、线圈 电刷、换向器 电能机械能交流发电机 电磁感应现象 磁体、线圈 电刷、滑环机械能电能 说明:换向器的作用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能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使线圈继续转动。 火线:与地面之间电压为 220V 零线:与地面之间电压为 0V 作用:接通和切断电源 闸刀开关 安装:静触头在上,不可倒装

50、作用: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源 4、家庭电路组成 熔断器 保险丝选择方法:使它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 电路中的最大正常工作电流。 插座 用电器 灯泡安全电压:一般情况下不高于 36V 触电原因:电流通过人体达到一定量 家庭电路触电:人体直接或间接与火线接触造成 5、安全用电 触电类型 跨步电压触电 高压触电高压电弧触电 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第一册第四章第节、第五册第三章第节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机械能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热能 势能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热能 化学能:能够通过化学变化而释放的能 定义:能够通过原子核反应而释放的能

51、1、能的形式核能 重核裂变(链式反应) 释取方式 轻核聚变(热核反应) 光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 2、基本规律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定义:物体内部大量做热运动的粒子具有的能 大小决定因素物体的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3、内能 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做功 外内做功内能增加 改变方法 发生条件物体间存在温度差 热传递 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1 定义: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燃料的热值4 单位:焦千克/ 、物态变化 5 物质的状态及转化(1) (2)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两种方式 蒸发 沸腾 定义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发生温度 任何温度

52、下 一定温度下(沸点) 发生部位 液体表面 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液体温度 液体温度往往在下降 保持在沸点不变共同点 都是汽化,都要吸热 化学部分 理知 识 疏 第三册第一章 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及其特征 ()联系: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是混合物。 ()区别:溶液是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体中形成均一、稳 定的混合物。不均一,不 悬浊液是不溶性固体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过后会分层, 稳定。 乳浊液是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而成,会分层,不稳定,不均一。 、溶液的电离 电离:物质涉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溶液的电离 1.书写 电离方程式: 2.电荷守恒 、

53、溶解度 ()物质溶解性的大小用溶解度来量度。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 100 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克).完整理解此概念要抓住四要素: 条件“在一定温度下”.因为温度不同,溶解度大小不同. 标准“在 100 克溶剂里(一般指水)”.因为一定温度下,物质溶解的多少与溶剂的量成正比. 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指溶质溶解达到了最大值. 单位“溶解的质量(克)”.溶解度的单位是克,不是度()或千克等. ()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 温度: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 KNO;有些物质3的溶解度受

54、温度影响不大,如 NaCL;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熟石灰。 ()溶解性等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根据物质在室温(20)时的溶解度,将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S 表示溶解度)分成四个等级。 20,S 大于 10 克 101 克 10.01 克 小于克 溶解性等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溶解度表(会查看). 溶解度曲线代表的意义: 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在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 点 . 表示两物质在交点所示的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两曲线的交点 表示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着温度改变而变化的情:线. 况. 表示溶液为饱和溶液曲线上面: 面 曲线下面: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

55、溶质的质量分数 ()基本公式 mm溶质溶质 (a)溶质的质量分数? mm?m溶剂溶液溶质溶解度? (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溶解度 常见计算类型(2) 溶液的稀释和浓缩(a0m?A%?(m?m)?A%m浓溶液质量 稀浓浓浓水浓mA%A稀溶液浓溶液质量分数 稀溶液质量 稀稀浓质量分数 (b)相同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 m?A%?m?A%?(m?m)?A% 混稀浓稀浓稀浓(c)溶液体积、质量、密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a)实验仪器:天平、玻璃棒、量筒、药匙、烧杯(胶头滴管) (b)实验步骤:计算 称重 溶解 第四册第一

56、章第四册第一章 1、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物质之间的联系和比较: 2、物质的构成 ()原子的构成 夸克 ()在原子中有如下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元素的种类由原子核内质子数目决定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元素的化合价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第四册第二章第四册第二章 、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氢气、一氧化碳和碳、 氢气、一氧化碳和(碳)性质的比较 H 2CO C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 难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小 无色无味气体 难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略小 黑色固体化学性 质 可燃性 还原性 有无毒 性 无毒性有剧毒 无毒性 、 化学用语 1.表示某一种元

57、素 ()元素符号表达的意义 2.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分子式的意义 (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c)表示组成物质的各种元素; (d)表示每个分子里各元素的原子个数. 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化学式的书写 根据化合价写出化学式 根据化学式判定化合价 ()质量守恒定律 (a)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b)微观解释: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五册第一章第五册第一章 1、物质分类 、混合物与纯净物比较 混合物 纯净物 区 别宏观组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微观组成

58、:由构成不同物质的微粒构成无固定组成,无固定性质各物质保持其原来的性质 宏观组成:由同种物质组成微观组成:由构成同种物质的微粒构成有固定组成,有固定性质各成分不保持其原有的性质 联 系不同物质简单混合?纯净物混合物? ),蒸馏(过滤,结晶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分离 、单质和化合物 单 质 化 合 物 概念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分 类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无机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等 H 有机化合物如:CH、COH542 联 系某些不同单质通过化合反应?单质化合物? 某些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和命名 场概念 所 分类 2、植物细胞还有细

59、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活细胞 叶绿体 命名 氧化 物1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物质变化能量变化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有关生命现象 (运动时) 吸收 金属氧化物 按组成元素 非金属氧化物 1、高大的树木“顶天立地”-细胞壁中具较强支持作用的纤维素 2、植物的叶呈现绿色-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第三册第三章 1、1880 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现胚芽的生长受吸收 OCO,放出 O,放出 CO 2222分解有机物制造有机物 释放能量贮存能量 氧化某 几氧化几某 氧化亚某 酸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的化合物全部是 H 历史 含氧酸 按是否含有氧元素 无氧酸 一员酸 + 二元酸

60、H 个数 按酸分子电离子生成 多元酸 难挥发性酸 挥发性按挥发性单侧光照射的影响 2、1928 年,荷兰科学家温特发现胚芽的尖端能产生某种控制胚芽生长的物质。 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植物中分离出、 无氧酸:氢酸某 含氧酸:某酸 31934 生长素。 碱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 OH 的化合物 植物的向光性 可溶性碱 按溶解性 不溶性碱 氢氧化某 氢氧化亚某 盐 2神奇的激素内分泌腺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激素 生长垂体 激素甲状腺 甲状腺 激素 正盐 含氧酸盐 按组成 酸式盐 按是否氧元素 无氧酸盐 碱式盐 可溶性盐 不溶性盐 按溶解性 某盐 某酸盐按离子 异常 常见疾病 侏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