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的特殊孩子不是客人文张夫美_第1页
融合教育的特殊孩子不是客人文张夫美_第2页
融合教育的特殊孩子不是客人文张夫美_第3页
融合教育的特殊孩子不是客人文张夫美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03 特殊教育 融合教育的特殊孩子不是客人 文張夫美 迪迪會念課文,也很會寫字,但迪迪在資源班與生活教育中會走丟。迪 迪會認很多字,但迪迪在排隊行進時會跟不上隊伍。他手腳是靈活的,但行動是 被動的。 小薰是普通班小朋友,到特教班上課輔,不會自行從廁所走回生活教室, 吃完飯不會自己收拾餐桌,吃飯時會喃喃自語的念著媽媽,十分無助的樣子。 趁著職能治療師到校服務時,和他討論這兩個普通班來的小孩,怎麼會比中度智 障孩子的生活功能還差。治療師第一個反應就說: 因為他們是客人,普通班的 師生將他當成客人般照顧,處處有人協助,筆掉了有人撿,聯絡簿有人抄,上廁 所有人帶,他會的只是跟著大夥兒念書、寫字,其

2、餘用心思處理生活能力都要由 別人代勞,所以他已當了兩年的客人,一切宛如新生。 一切宛如新生,真是令人心驚,沒有生活能力 ,讀、寫、算代表的又是什麼? 能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首要的是能夠自我照顧,但此時這兩個小朋友卻本末倒 置,沒有獨立的生活自理能力,反而能夠讀、寫、算。這是哪裡出了問題?父母 親真的只要會讀書的表象即可?那孩子的未來在哪裡?一切只能依賴他人過 活,沒有了協助時,什麼都做不了?杜威說的 教育即生活,成了最大的諷刺。 筆者認為融合教育中的特殊兒童應該要做到下列幾點: (1) 沒有被服務的特權,才能長大。 (2) 父母親要正視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3) 班上的同儕是友伴,不是助手。

3、 (4) 班上的老師可以給他一個小小的服務職位,如收本子或照顧魚缸,使他 感覺自己是個有用的人。 (5) 發掘特殊兒童可表揚的小小事跡。 (6) 鼓勵就讀普通班的特殊小朋友和家長在課業輔導時間回到特教班,了解 孩子除了讀寫算以外,生活自理的重要性。 (7) 邀請就讀普通班的特殊兒童家長參與相關的親子講座。 (8) 邀請就讀普通班的特殊兒童家長加入特教班愛心媽媽,服務他人小孩, 順便檢核自己孩子成長。 (9) 在適當的時機做教育評估,找尋最適當的教學內容,以免錯過孩子的學 習關鍵期,讓孩子喪失自信,易演變成情緒問題。 (10) 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而不再以讀書為取向,讓孩子成為一輩子的 客人。

4、融合教育是近幾年來的主流 ,尤其學前教育的融合對於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 相互認識、學習與相處,提供了一個無私、無距離的空間,對於家長與孩子更具 有心靈撫慰的功能,畢竟孩子沒有被區隔就是一種希望,期許長大會更好,這就 是融合教育可貴之處。 過多的選擇與特別待遇,反而使兒童未必能充分發揮潛能。融合教育中的客 人,就是一個值得令人省思的問題。希望不管是普通班施行融合教育的師生或家 長,都能為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生活的人做準備。 給普通班學生的內心話 文素素 每次老師在資源班教室上課或是準備教材,常有普通班的學生經過,你們非 但沒有降低音量,還大聲叫出: 資源班!甚至向旁邊的同學開玩笑: 你可以 去上資源班

5、!老師聽在心裡很不舒服,因為你們的口氣充滿了嘲笑的意味。 在此,老師要教導你們懂得尊重在這世界上的任何人,資源班學生和普通班 學生並沒有不同,他們也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只不過他們的學習速度比較 慢,在學習上有點障礙,行為上有點偏差,情緒上有點不穩,如果這樣就要歧視 他們,對他們是不公平的,因為他們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寶貝。 沒有人天生就要讀資源班,只是後來經過鑑定通過,他們需要個別化的教學 計畫與輔導,才來到資源班。他們在資源班慢慢的用心學習,更勝於普通班空有 資質卻不用功讀書的學生。況且將來的成就還是個未定數,怎能在中小學階段就 被判定他們是沒有出息的一群? 資源班學生願意到學校求學,願意融

6、入群體中,普通班學生更應敞開心胸去 接納他們,發揮同學愛與慈悲心,教導他們功課,導正他們的行為。但是你們卻 落井下石,在言語上羞辱他們,在肢體上欺負他們,這是以強欺弱的霸道行為, 是最不可取的。 在學校,如果你們看到弱勢的同學,而願意伸出手去幫助他們,相信出了社 會,你們同樣願意付出愛心關懷弱勢團體,這個社會就會充滿溫暖。 早期療育與國小教育接軌 文林桂如 發展遲緩兒童由早期療育階段銜接至國小教育階段 ,也意味著家庭本身必須 開始學習新的規則與例行事務 ,並為孩子協調服務與因應伴隨而來的壓力與標記 的問題。發展遲緩兒童家庭的轉銜需求,著重於參與、資訊的獲得與專業人員的 溝通等方面,父母的需求幾

7、乎是以孩子為中心所衍生出來的。 為了替孩子的未來做好準備,家長在面臨孩子轉銜過程時可參酌下列建議: 1. 確認孩子進入下一階段所需的技能:了解孩子的能力所在,並對孩子有適 切的期待。 2. 主動獲知關於社區資源及法律上的權利的相關資訊:了解可以運用的相關 資源,與法律上保障父母參與及特殊幼兒入學的相關權利。 3. 表達對學校系統的關心:與學校建立良性的互動與交流。 4. 參與轉銜計畫會議:由於家長可能比老師還了解孩童的需求,若能在轉銜 計畫會議中表達意見與想法,並提出原先接受療育的資料,共同與教師擬定適性 的轉銜計畫,將最能滿足孩子實際的需求。 5. 與學校教師真誠合作:親師之間建立互信互賴的合作關係,共同為孩子更 好的成長而努力。 6. 監督轉銜機制的運轉:在轉銜服務的過程中,應監督社政單位與教育體系 的合作關係,以維護孩子與自身的權益。 早期療育的基本目標之一 ,是在協助身心障礙兒童及其家庭儘可能過著正常 化生活。由早期療育進入到國小階段的學前轉銜過程中,需要考驗早期療育與國 小教育體系的順利接軌,以提供身心障礙兒童得以轉換到一個有助其成長的環 境,並且使其家庭更有能力去承擔照顧特殊兒童的責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