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自考绩效管理复习资料_第1页
江苏自考绩效管理复习资料_第2页
江苏自考绩效管理复习资料_第3页
江苏自考绩效管理复习资料_第4页
江苏自考绩效管理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复习资料(朱伟主编)课程代码: 05963 2013 年版 一语入意编辑整理更多资料请 一语入意)2013年 8 月所有内容根据最新考试大纲(高纲 1370)整理精品文库欢迎下载2一、绩效和绩效考核(重点) 识记内容:绩效的概念:绩效是指具有一定素质的员工围绕其任职的职位,成果,以及在实现过程中的行为表现。绩效管理的特性:1 1、多因性。2 2、多维性。3 3、动态性。 绩效管理的内涵: 所谓绩效管理,是指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在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上所达成共识的过程,以及促进 员工达到目标的管理方法和促进员工取得优异绩效的管理过程。绩效管理的目标在

2、于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与提高组织绩效水平。绩效管理包含几个重要的方面:第一,就目标及如何达到目标需要达成共识;第二,绩效管理不是简单的任务管理,它特别强调沟通、辅导和员工能力的提高;第三,绩效管理不仅强调结果导向,而且重视达成目标的过程。绩效管理的特点:1 1、目标导向。2 2、强调发展。3 3、以人为本。4 4、系统思维。5 5、注重沟通。1 1、2 2、3 3、4 4、5 5、为完成或卓越地完成所负责任,而达到的不同阶段改进1 1、对企业的作用:(1 1)奠定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基础。(2 2)增强企业计划管理的有效性。(3 3)(4 4)建设企业文化的有效工具。2 2、对员工的作用:(1

3、 1)使员工获得工作状况及业绩反(3 3)促进员工能力提高和职业发展。3 3、对管理者的作用:(1 1)帮助管理者实现管理目标。(3 3)节约管理者的时间。第一篇绪论第一章绩效管理概述领会的内容:1 1、 不同学科视角下的绩效界定:从管理学视角来看,绩效可以解释为是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未了能够达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 输出,它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从经济学视角来看,绩效和薪酬时员工和组织之间的对等承诺关系,绩效是员工对组织的承诺,而薪酬是组织对 员工所作出的承诺。从社会学视角来看,绩效意味着每一个社会成员按照社会分工所确定的角色承担他的那一份职责。2 2、 绩效管理的目的

4、:1 1、战略目的。2 2、管理目的。3 3、开发目的。4 4、信息传递目的。5 5、组织维持目的。6 6、档案记录 目的。3 3、 绩效管理的作用:提供企业价值创造循环的动力。 馈。(2 2)提高员工工作效率。(2 2)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技能。 简单应用内容:1 1、绩效管理的典型模式:(1 1)、“德能勤绩”式:“德能勤绩”式的管理曾一度被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在年终考核中普遍采用。其本质特征是: 业绩方面考核指标相对德、能、勤方面比较少;大多数情况下考核指标的核心要素并不齐备,没有评价标准,更谈不 上设定绩效目标。还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很多企业是初始尝试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重点往往放在绩效考核

5、上;第 二,没有部门考核的概念,对部门负责人的考核等同对部门的考核,没有部门考核与部门负责人考核的明确区别;第 三,考核内容更像是对工作要求的说明,这些内容一般来源于公司倡导的价值观、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等;第四,绩 效考核指标比较简单、粗放,大多数考核指标可以适用于一级别岗位,甚至使用所有岗位,缺乏关键业绩考核指标。 第五,绩效考核不能实现绩效管理的战略目标导向。该模式对刚刚起步的企业有积极作用。(2 2)“检查评比”式: 其典型特征是:按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详细列出工作要求及标准,考核项目众多,单项指标所 占权重很小;评价标准多为扣分项,很少有加分项;考核信息来源是个重要问题,除个别定量指标外

6、,绝大多数考核 指标信息来自抽查;大多数情况下,公司组成考察组,对下属单位逐一进行监督检查,颇有检查评比的味道,不能体 现对关键业绩的考核。该模式考核对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有很大的作用,对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其积极意义。 该模式有两个重大的缺陷:一是绩效考核结果没有效度;二是由于考核项目众多,缺乏重点,实现不了绩效管理的导 向作用,员工会感到没有发展目标和方向,缺乏成就感。大致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考核项目众多, 员工感觉不到组织发展方向和期望的行为是什么;第二,考核操作实施过程中,抽查检查是普遍采用的方式。第三, 考核者对被考核者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往往存在偏差,另外考核者往往不是

7、被考核者的直线上级,不必对考核者业绩负 责,导致绩效考核的随意性。精品文库欢迎下载3(3 3) “共同参与”式:该模式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绩效考核指标比较宽泛,缺少定量硬性指标,这给考核者留出了很欢迎下载4上级领导往往不能及时对被考核者进行绩效辅导,也不能及 第四,被考核者通常小集体意识严重,不能站在公司全局的 不能保证公司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精品文库 大的余地;二是崇尚 360360度考核,上级、下级、平级和自我都有进行评价,而且自我评价往往占有比较大的权重;三 是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发放联系不紧密,绩效考核工作不会受到极力抵制。改模式对提高工作质量以及团队精神的养 成,是有积极作用的,可以维

8、系组织稳定的协作关系,约束个人的不良行为,督促个人完成各自任务,以便完成团队 的整体工作。该模式使用不当会带来严重负面效果,主要表现在:第一,大部分考核指标不需要过多的考核信息,考 核随意性较大,容易出现“有意识误差”和“无意识误差”。第二,在涉及个人利益关系时,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就不可能公正、客观,“吃亏”的往往是“老实人”。第三,这种评价一般与薪酬联系不太紧密,薪酬的激励作用有限。第四, 表面的和谐氛围,实则是创新能力的扼杀。(4 4)“自我管理”式: 这种管理理念的基础是对人性的假设坚持“Y Y”理论:认为员工视工作如休息、娱乐一般自然,每个人不仅能够承担责任,而且会主动寻求承担责任;绝大

9、多数人都具备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而不仅是管理者才具 备这一能力。“自我管理”式的显著特征是:通过制定激励型目标,让员工自己为目标的达成负责;上级赋予下属足够 的权力,一般很少干预下属工作;很少进行过程控制考核,大都注重最终结果;崇尚“能者多劳”的思想,充分重视 对人的激励作用,绩效考核结果除了与薪酬挂钩外,还决定着员工的岗位升迁或降职。“自我管理”式绩效管理有如下特点:第一,由于“自我管理”推崇“Y Y”理论人性假设,在中国目前社会发展水平下,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期望员工通过自我管理来实现个人目标有时是不现实的。第二,“自我管理”式绩效管理缺乏过程控制环节,对目标达成情况不能及时监控,不能

10、及时发现隐患和危险,等发现问题时可能已经太迟而没有挽回余地了,因此可能会给组织带 来较大的损失。第三,绩效辅导实施环节工作比较薄弱, 时给予下属资源上支持,因此绩效管理的提升空间有限。 角度看问题,被考核者绩效目标与组织目标往往不一致,二、绩效管理的发展历程(一般) 领会的内容:1 1、 绩效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代表性观点:观点一: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系统。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是罗杰斯和布雷德拉普。罗杰斯在其19901990年的研究成果中阐述了在地方政府中实施绩效管理共同权力范围体系,布雷德拉普认为绩效管理是由计划、改进和考察三个重要 过程组成。这种观点的核心是将绩效理解为组织绩效,强调通过对

11、组织结构、生产工艺、业务流程等方面的调整实施 组织的战略目标。个体因素即员工虽然会受到整个体系变革的影响,但却不是绩效管理所要考虑的主要对象。观点二:绩效管理是管理雇员绩效的系统。安斯沃斯和史密斯提出一个三步骤循环模型,认为要用计划、评估和反馈的循环过程来描述绩效管理;特灵顿和霍尔也提出了一个三步骤模型,分别是计划、管理和绩效考察。这些研究有一 个共同点,就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应该在对雇员的期望值问题上形成一致的认识,提倡员工对组织活动的直接投入和 参与。观点三:绩效管理是组织绩效管理和雇员绩效管理相结合的体系。这种观点把绩效管理视为一种综合体,在这个综合体系中,一方面对组织框架的阐述更加清楚,

12、认为绩效管理是通过将各个员工或管理者的工作与整体工作单位的宗旨 连接在一起,来支持公司或组织的整体事业目标;另一方面又都无一例外地强调以雇员为中心参与,认为绩效管理的 中心目标是挖掘员工的潜力,提高他们的绩效,并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战略结合在一起来提高公司的绩效。2 2、 绩效管理应用的发展历程:国外绩效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1919世纪至2020世纪初成本绩效管理时期;2020世纪初至2020世纪9090年代财务绩效管理时期;2020世纪9090年代至今绩效管理创新时期。1 1、成本绩效管理时期:成本绩效管理是绩效管理发展的基础,这种考核容易操作,然而这种绩效管理从单一成本的角度进

13、行,过于简单,不能满足 从事多种经营活动的考核需要。2 2、财务绩效管理时期:从财务角度进行绩效考核是绩效考核的进一步创新,避免了原有的单一从成本的角度进行考核的弊端,结合了收入等收益性指标建立了财务考核指标体系,从而较为全面地进行了 绩效考核,更大范围和程度上满足了公司的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需要。3 3、绩效管理创新时期:它的核心是更加关注非财务信息,并将其与财务信息结合起来应用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实践中,这样能够站在战略的高度进行管理。这一时期 以罗伯特?卡普兰和戴维?诺顿提出的平衡记分卡为标志。3 3、 绩效管理理论在我国企业绩效管理应用的发展:绩效管理理论在我国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也可以清

14、新地分区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奖勤罚懒(2020世纪6060、7070年代)。第二阶段:主观评价(2020世纪7070年代末至8080年代中期)。 第三阶段:德能勤绩(2020世纪8080年代至9090年代初)。第四阶段:科学考核(2020世纪9090年代中期至今)。三、绩效管理的体系(重点) 识记内容:精品文库欢迎下载5(四)(五)1 1、绩效管理的基本流程:1 1、绩效计划。2 2、绩效实施。3 3、绩效评价。4 4、绩效应用。5 5、绩效改进。 领会的内容:1 1、绩效管理中各级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责:人力资源部的角色和职责:人力资源管理者在绩效管理中主要承担的职责是:制定方案和规则;提

15、供实施咨询和辅导;提供必要的行政支持。主要有三个作用:第一,设计绩效考核体系。第二,为参与绩效考核的评估者 提高培训。第三,监督和评估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高层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责:在绩效管理工作中,高层管理者在战略方面主要承担以下职责:第一,指明公司工作的方向,确立公司未来的发展;第二,承担公司发展所必须承担的风险;第三,倡导并执行公司文化及价值 观;在对员工方面,高层管理者主要承担以下职责:第一,奖励和鼓励员工出色工作;第二,发现和培养公司 未来的高层管理者,并付诸行动。一线经理的角色和职责: 一线经理是绩效管理执行过程中的关键角色。现实中反馈和辅导是一线经理的在绩效 管理中最重要的职责。第一

16、,这是一个积极的、主动的、持续的过程。主管必须及时、主动告知员工的表现, 主管的工作目的地帮助员工发挥个人最大的潜力,达到公司业绩目标。第二,一线经理必须帮助员工获得成功 的辅导,以确保员工尽可能有效地处理即将出现的问题,应对潜在的问和挑战。第三,一线经理必须提供帮助 员工改进和提高能力的辅导,其目的是帮助员工加强某一特定领域的业绩表现,以便达到公司对其业绩的要求。第四,一线经理必须在员工业绩表现出色时提供辅导,认同员工良好的业绩,目的在于鼓励员工保持良好的工 作表现。主管人员的角色和职责: 在对员工方面,主管人员应当承担的主要职责包括:第一,指导或辅导员工按公司要 求完成各项工作;第二,提供

17、员工完成任务所必需的有关资源;第三,帮助员工创造运用技能的机会,提高员 工的职业技能;第四,排除员工在完成任务中所遇到的障碍;第五,为员工规划良好的职业发展。在对公司方 面,主管人员应承担的主要职责包括:第一,对上级和公司目标负责; 第二,对公司业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三,是公司完成目标的中间力量;第四,是公司和员工沟通渠道的中间体;第五,保证公司政令的畅通。 员工的角色和职责:员工参与评估过程的益处还基于下述理由:第一,它使员工对所有正式或非正式的评估都设定了合理的基调;第二,它能减少反馈的负面影响;第三,它能促进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简单应用的内容:1 1、绩效管理的五大关键决策

18、:1 1、评价什么。所谓评价什么是指如何确定员工个人的绩效评价指标、指标权重及其目 标值。2 2、评价周期。3 3、谁来评价。所谓谁来评价是指如何正确的选择绩效评价主体,即对被评价者作出评价的人。4 4、评价方法。5 5、评价结果应用。在管理实践中,绩效评价结果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分析绩效评价结果, 诊断员工存在的问题,找出产生绩效问题的原因,制定绩效改进计划,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二是将绩效评价结 果作为其他管理决策的依据。综合应用内容:1 1、优秀绩效管理系统的基本特征:第一,绩效管理发生作用的机制是通过恰当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主动性、 积极性,以充分利用组织的内部资源并提高员工的能

19、力素质,最大限度地提升个人绩效,从而促进部门和组织绩效提升。第二, 建立激励机制要考虑企业员工的成熟度,正激励和负激励要平衡使用,不能走极端。第三,绩效管理体系是站在企业 战略发展的角度来设计的,绩效管理不仅促进了组织和个人绩效的提升,而且绩效管理还能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导向, 能使个人目标、部门目标和组织目标保持高度一致。第四,绩效管理体系是站在提高组织和个人绩效的角度来设计的, 绩效考核工作仅仅是绩效管理工作的一个环节,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结果应用等方面都是绩效工作的 重要环节。第五,系统的绩效管理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第六,系统的绩效管理需要公司具备较强的执行力,公 司决策领导

20、对绩效管理有一定的认识,注重绩效辅导和绩效沟通环节。第七,绩效考核注重结果考核和过程控制的平 衡,对过程控制有实质有效的办法,有相对科学的方法来设定组织的绩效目标,能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接受。第八,绩 效管理注重管理者和员工互动及责任分担,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提高工作积极主动性,激励员工自我培养、 开发、提高能力素质,进而提升个人和组织绩效。第九,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对人的尊重,鼓励创新并保持组 织活力,使员工和组织得到同步成长。四、绩效管理的误区(重点) 领会的内容:1 1、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区别与联系:绩效管理是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之上产生的,是绩效考核的拓展,二者有紧密的精品文库欢迎

21、下载61 1、将绩效管理等同与绩效考核。2 2、决策者对绩效管理重视不够。3 3、管理者认为4 4、员工对绩效缺乏理解。1 1、人力资源经理和直线经理定位不明。22绩效管理与战略目标脱节。3 3、绩效指标5 5、忽视绩效面谈和绩效反馈。6 6、绩效评估结果没能得到切一.绩效管理的一般理论基础(重点)识记内容:1 1、绩效管理系统的特征: 领会的内容:控制论的思想:产生于2020世纪整体性、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1 1、2 2、3 3、缺乏科学性。4 4、过分关注企业短期绩效而忽视长期绩效。 实的运用。第二章绩效管理的基础控制论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科学理论,它以系统方法为基础,主要研

22、究系统中的沟通信息流。3030年代到4040年代。控制论认为,无论是自动机器还是神经系统等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自动控制系统。整个控制过程就是一个信息流通的过程,为通过信息的传输、变换、加工、处理来实现控制。反馈对 系统的控制和稳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控制论的核心问题。系统论的思想:系统论是指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连接结构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论是 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新兴学科,系统论由卡斯特在系统理 论和管理一书中提出。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任何系统都有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 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于孤立状态下

23、所没有的性质,系统中的各要素不是孤立的存在着, 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起着特定的作用。信息论的主要思想: 信息作为一个学科概念,最早出现在通信领域。2020世纪2020年代,申农和维纳从通信和控制的角度提出了信息的概念:从通信的角度,信息时人们对事物的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从控制论的角度, 信息时控制系统进行调解活动时,与外界相互作用、相互交换的内容。信息论是关于信息的本质和传输规律 绩效考核绩效管理虽然本身也可以构成一个系统,但它是绩效管理 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或构成要素是一个系统,由包括绩效考核在内的各种系统要 素构成只是整个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或一个阶 段是一个完整的绩效管

24、理过程,包括一系列密切联 系的管理环节主要是回顾过去,对未来的考虑比较少从绩效计划开始,能够前瞻性地分析员工及企业 绩效中存在的问题并规划未来的发展主要关注结果不仅注重所取得的结果,同时也注重整个管理过 程主要是对绩效进行监督管理过程中要借助计划、指导、监督和控制等一 些列管理手段考核者常常扮演的是评判者的角色,经常会与被 考核者对立起来管理过程中,管理者更主要扮演的是指导者或教 练的角度,与被管理者之间是合作伙伴关系主要是对过去所取得绩效的总结关注的不仅是当前的吧绩效,更重要的是未来的 绩效的提咼考评结果的好与差,则意味着被考评者的成功与 失败通过企业绩效的改善和员工能力的提高,实现企 业与

25、员工的“双赢”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一个重要环节,这是二者之间最根本的联系。对绩 效管理与绩效考核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明确二者的区别。简单应用的内容:1 1、绩效管理的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绩效管理只是管理者单方面的事情。综合应用的内容:1 1、绩效管理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精品文库欢迎下载7的科学理论,是研究信息的计量、发送、传递、接受和储存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信息观 念被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信息论认为,现代化的企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在整个系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贯欢迎下载8精品文库 穿着两种“流动”:一种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流动,另一种是随之产

26、生的大量数据、资料、指标、图纸、报 表等信息的流动。简单应用的内容:1 1、 控制论对绩效管理的影响:从控制论的角度分析,绩效管理是一个控制系统。这一控制系统首先表现为员工、部门、 组织绩效因果链中前一环节对后一环节的控制。绩效管理体系是一个动态的控制过程,反馈和前馈存在与绩效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控制论对绩效管理最重要的作用表现为: 通过控制活动能提供用来调整目标与手段的反馈信息,在具有既定目标和既定的达到目标计划的情况下, 控制职能包含着度量实际情况, 把他们同标准对比, 传出能用来协 调组织活动,使之集中于正确方向并有利于达到动态平衡的信息。2 2、 信息论对绩效管理的影响:从信息论的角度看

27、,管理过程的实质就是信息过程。同样绩效管理过程也是一个信息过程,它首先表现为绩效结果与目标信息的比对过程;其次表现为过程监控中的绩效信息的反馈过程;还表现为绩效信息在绩效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信息沟通过程。在绩效管理过程中,面对大量的、庞杂的信息流,就需要评估者和被评估者迅速、有效地得到必要的信息。绩效管理对信息的要求,可要可以归洁为及时、准确、适用、经济。绩效管理系统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信息反馈。二、绩效管理的直接理论基础(次重点)识记内容: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2020世纪5050年代,彼特?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一书中提出了目标管理理论。其基本思想有 以下几点:1 1、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

28、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指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 总目标的实现。2 2、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使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统一起来制定共同的目标,确定彼此 的责任,并将此责任作为指导业务和衡量各自贡献的准则。3 3、每个管理人员或工人的分目标就是企业总目标对他的要求,同时也是这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对企业总目标的贡献。4 4、管理人员和工人是依据设定的目标进行自我管理,他们以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依据,进行自我控制,自我指挥,而不是由他的上级来指挥和控制。5 5、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评估和奖惩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进行的。目标设置理论的基本思想:爱德温?洛克和休斯在19671967年提出“目标

29、设置理论”,认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们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能实现目标。目标设定与绩效之间的影响因素:目标的明确性和目标实现的难度会对组织的绩效产生重要影响。在目标设定与绩之间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因素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对目标的承诺、反馈、自我效能感、任务策略、满意感、高 绩效循环模型。激励理论的基本思想与类型:激励理论是关于激励的基本规律、原理、机制及方法的概括和总结,是激励在管理活动中赖以发挥功能的基础理论。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的核心理论,又是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重要内容。大致 可以分为以

30、下四种:1 1、需要激励模式。该理论认为需要是多层次的,低层次满足后才会转而追求高层次的需要。1 1、2 2、3 3、4 4、2、动机一一目标激励模式。这一理论基础源于弗鲁姆提出的期望理论,用公式表示为激励= =期望* *效价。3 3、权衡激励模式。该理论的基础为亚当斯提出的公平理论。4 4、强化激励理论。概论论依据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创立的强化理论。采用是要注意以下三个方法:第一,要按照员工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强化物。 第二,及时的信息反馈;第三,奖惩结合,以正强化为主。成本收益理论的主要思想:成本收益理论是与市场经济相对于的产物,是属于管理经济学的范畴,其主要内容是:管理活动是一种价值

31、产出,任何一项管理职能存在的意义在于此项管理活动正在或者即将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现实收益和潜在收益之和大于管理职能本身的成本。权变理论的主要思想:权变理论是2020世纪6060年代末701701年代初在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是西方组织管理学中以具体情况及具体对策的应变思想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组织的内在要素和外在环境都各不相同,因而在管理活动中不存在适用于任何情景的原则和方法:即:在管理实践中要根据组织所作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适的管理方法。中心思想是:第一企 业组织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开放型的子系统,受环境的影

32、响。第二,组织的活动是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以反馈形式趋向组织目标的过程。第三,管理的功效体现在管理活动和组织的各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领会的内容:1 1、目标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关系:1 1、绩效管理的过程尤其是绩效计划阶段包含目标管理。目管理最核心的内容是:如5 5、6 6、欢迎下载9精品文库欢迎下载10何制定恰当的目标并科学地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2 2、目标管理的实施离不开绩效管理。在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中,绩效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通过绩效管理,才能评估目标的进展情况,并制定相应措施,行驶管理的 控制职能,促使个人目标的完成,从而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达到目标管理的要求和效果。2 2、 激

33、励理论与绩效管理的关系:激励理论对绩效管理的实施有如下指导作用:需要激励模式下,当员工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高层次需要追求表现为希望知道自己绩效水平如何,希望自己的工作成绩得到企业的认可,而这些通过绩效管理才能实现。动机一一目标激励模式下,我们在进行绩效管理,目标制定要适度。权衡激励模式下,绩效目标事先沟通且可衡量,绩效管理体系严密。3 3、 组织公平感的基本思想:组织公平感是组织或单位内人们对与个人利益有关的组织制度、政策和措施的公平感受;而社会公平感则是以不同的阶层、行业和职业等特征划分人群的公平感。员工的组织公平感来自于三个方面:分配公平感、程序公平感和互动公平感。简单应用:成本收益理论与

34、绩效管理的关系:1 1、自利性。2 2、经济性。3 3、计算性。成本收益理论对绩效管理的指导意义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就员工而言,配合绩效管理与抵触绩效管理均可看作是员工与企业双方博弈是的不同决策, 企业依据不同决策给予不同收益,员工能预见到的收益最大化应该是支持绩效管理。第二,就企业而言,绩效管理 本身所发生的直接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应该小于绩效管理所带来的现实与潜在收益之和,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存在实施绩效管理的经济学理由。权变理论对绩效管理的影响:对所有企业而言没有一个统一的,在所有情况下都适合的最优绩效管理体系,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必须建立在对企业外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并随着环境变化适

35、时调整,具体如下:第一,在绩效评 估的方法选择上,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避免绩效管理工作的简单化和一般化,根据权变理论,企业在选用自己的绩效评估方法时, 首先要弄清自身所处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应用该方法的其他企业有何可借鉴的地方,分析该方法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才能加以变通,使之在本企业中真正被有效的运用。第二,在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上,应注意和不同的企业文化环境相结合。组织公平感理论与绩效管理的关系:如何使绩效考评系统更为科学、合理,企业应该注意三项原则,并建立相应的六大机制。1 1、绩效考评系统原则:(3 3)相对稳定原则。2 2、绩效考评系统的建立机制:(1 1 )员工参与机制。申诉机制。

36、(5 5)监督机制。(6 6)绩效信息收集系统。三、绩效管理的管理根基(重点) 识记内容:1 1、 组织文化的含义:组织文化通常是指组织成员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织文化通常表现为人们已经习惯了的行为方式。2 2、 工作分析的要素: 工作分析的客体一- 作关系分析。(5 5)领会的内容:组织文化的类型: 工作分析的原则:1 1、2 2、3 3、1 1、2 2、结合绩效管理过程中影响公平感的因素, (1 1)公平解释原则。(2 2)自我评定机制。(2 2)平等对话原则。(3 3)反馈机制。(4 4)简单地说,(3 3)工作任职者。1 1、工作分析的主体:(1 1) 工作

37、分析小组。(2 2) 工作分析对象的直接领导。-工作岗位,其包括(1 1) 工作名称的分析。(2 2)工作任务的分析。(3 3)工作职责分析。(4 4)工作强度和工作环境分析。(6 6) 工作对员工的知识,技能及体力、心理素质等条件的需求分析。2 2、工1 1、长期导向的文化。2 2、开放沟通的文化。3 3、关心员工成长的文化。4 4、关注结果还是关注过程。1 1、科学原则。2 2、系统原则。3 3、动态原则。4 4、目的原则。5 5、参与原则。6 6、经济原则。7 7、岗位原则。8 8、应用原则。工作分析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1 1、工作分析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2.2.工作分析

38、对人员的招聘、选拔与调整具有指导作用。3 3、工作分析有利于人员培训与开发工作的进行。 4 4、工作分析为绩效考核和晋升提供了客 观的标准。5 5、工作分析有助于建立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6 6、工作分析有利于职业生规划的管理。简单应用:1 1、 绩效管理对组织文化的影响: 要建立起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容易促使员工实现目标而努力, 化灌输的过程。2 2、 工作分析对绩效管理环节的作用:工作分析是绩效管理的基础。具体表现在:3 3、绩效管理在企业价值观的传递过程中发挥着强化和构建作用。绩效管理的贯彻,首先充分地尊重员工,提供给他们发展的空间和舞台。在这种主人翁的意识驱动下,更 从而巩固、发展企业

39、的文化,同时,绩效管理系统的运动过程,实际上也是企业文1 1、职位描述是绩效目标评估指标的精品文库欢迎下载11精品文库欢迎下载121 1、2 2、3 3、4 4、来源。2 2、职位的工作关系决定了绩效评估关系。3 3、工作岗位的工作特点决定了绩效管理的方式。综合应用:组织文化对绩效管理的影响:组织文化是组织的核心价值倾向,其中也必然对组织的吧人力资源管理文化产生关键性的影响。1 1、漠不关心的人力资源文化,对绩效的关心程度低,对人的关怀程度也低。2 2、严厉的人力资源文化,对绩效的关心高,对人的关怀低。 3 3、富有爱心的人力资源文化,对绩效关心低,对人的关怀高。4 4、一体化的人力资源文化,

40、对绩效和人的关怀都高。第二篇绩效管理的体系框架第三章基于战略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一、战略及其相关概念(重点)识记内容:战略的定义:战略的定义大体上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把握:1 1、目标+ +手段。这是最传统的定义。该定义战略为两件事情,一是确定企业的发展目标;二是寻找确定实施这种目标的手段。2 2、问题+ +问题解决方案。该定义战略也是两件是:一是寻找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二是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3 3、基于核心能力。该定义战略为三件事:一是寻找一个企业的核心能力;二是根据寻找出来的这种核心能力,确定企业的业务发展方向。三是基于这种核心能力发展出与竞争对手竞争的手段。4 4、差异

41、化的选择与定位,这是美国哈佛大学战略家迈克尔? ?波特教授提出来的。包含两件事:一是战略是与众不同的;二是确定一个企业的位置或者定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即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而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开始进入企业的决策层,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和策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相契合,不仅使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发挥,更给企业的整个管理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1 1、在管理理念上,认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经过开发的人力资源可以升值增值,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2 2、在管理内容上,重点地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活力,使员工能积极、主动、

42、创造性的开展工作。3 3、在管理形式上,强调整体开发,要根据企业目标和个人状况,为其做好职业生涯设计,不断培训,不断调整职位,充分发挥个人才能。4 4、在管理方式上,采取人性化的管理,考虑人的情感、自尊与价值。5 5、在管理手段上,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等方面均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结果,及时准确地提供觉策依据。6 6、在管理层次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处于决策层,直接参与企业的计划于决策。战略性绩效管理的涵义:战略性绩效管理是指对企业的长期战略制定实施过程及其结果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考核评 价,并辅以相应激励机制的一种管理制度,是以战略为导向,并促使企业在计划、组织、控制等所有管理活动中全 方位的发生联系并

43、适时进行监控的体系。领会的内容:1 1、战略与绩效管理的脱节:1 1、观念上误区。2 2、战略自身的空洞性。3 3、部门间的目标冲突。简单应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1 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核心,视人为资本,强调一种动态的、心理的调节和开发,属服务中心,管理的出发点着眼于人,达到人与事的系统优化、是企业取得最佳的经济 和社会效率之目的。传统认识管理以事为中心,将人视为一种成本,把人当作一种工具。强调事的单一方面的静态控 制和管理,属权力中心,其管理的形式和目的是控制人。2 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部门,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促进企业长期可持

44、续发展来实现对经营战略的贡献;传统人事管理属企业的辅助部门,对企业经营业绩没有直接贡献,主要的工作时负责员工的考勤、档案及合同管理等事务性工作。3 3、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可以灵活地按照国家及地方人事规定、制度,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各种人力资源政策,从而建 立起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确保企业实现经营战略目标。传统人事管理则主要是制度的执行,即按照国家劳动人 事政策和上级主管部门发布的劳动人事管理规定、制度对员工进行管 理。生豐塑人史舸萱虧舷活地按照国家汲地方人事规定.制度,结合 企业的实碰肆订符合程墮的墅*人护赢建立起系统乙戶 力资源管理体系画保企业竽经营战略目厨传统XW管理则

45、主要是制度的 执行,即按号國萼也運垂和上级主管部门发布的希动人事督理规定、制度 对员工进行管理,人事部门基本上没有制度的制定和调整权最窑只能,头痛医 精品文库欢迎下载13头、脚9医脚”,难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辔理政策和制度进行糜时调整4.在具価职能方面,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垂传统人事管理也有着明显的 区别. 时划、组豎些掌握雪逝左量人相J殖言和资綽 的程土単餐g就豎雪源规划b传箕人事管理则霸翅老施在招聘与选拔学: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在面试融a攥关注赢者与 嬰毎陀迤8沁聲A的价卿念是否符合輕的核右价值观矿 聘虫的发幌I公司砸舷T确两鯉1盖|琨期为企舖 务。传统人事管理只能关心应聘者飾条杵是否与职位相匹配

46、,或者只起韌用 人部仃负责人強聲之囲礎礙药作甬。二在境训与开发方面:战略11/护卿雲含譽企业战路发展需要结合 员迪个人发辱计划輕輕起鱼力夏蘇gfB軽旗騎应; 源不断验送所甦种锂歹娜舐竽企业迅猛发展星工敲避饉发 置逻0传统人塹鱼员工接受进人企业后融叙:劳动安匸 质量管理簣方面讐训,很少会警屍工咂方面的培训,帳于部扁竝 原因还匹網建立起全團魁人力轻礦境训宝P发体系m 一 更效翹互面壑心资源貨豎根軽业战略需要拆员工能 显定全圍鲍彗理体是捋姿业荃屜绩效管理砲括連效计划,绩班 核、绩效工驸遷瑟惯与绩效激励等全过程.更加关注绩效反馈与藏励,确 课员工曹效不豎的迥眄卿企业绩效的螺旋式1统事善- 警警藝穿罚*

47、扮演企业警察的角包只负责挑毛病找漏亦不可 能形成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4在Off墅r战畸性人;源管理矗殛国家政策養环境、人才 豐状舐覺及浜姪业薪业迟等呼再结合李企炊实际情况制定切 孕響葵管理哉J&与休系确保焉遍策蠻湮引优秀人才亦,tw二 包人更加注重人力资源投人成本与产出效益的聶召無丁住” JJ而精品文库欢迎下载14不断地完善企业的嶄酬管理体系。传统人事管理只能按照国家及地方政府的 相关规定进行工资及社保管理,基本上没有什么制定和调整权,即使有也F能 进行-些简单的工资计笫且绝大部分工作是由财务部门负责,在此状况代 难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a战醴人力资源管理体现企业全员参与人力瓷源

48、管理的特色個为人力 资源工作要想切实有效,投有各职能部门的执行配合拦不可能实现的”对决策 层:所有前管理最终都会落实到人,只有管理好久的资源,才抓住了管理的精 鹽巳力资源工作者;只有企业全员参与人力资源工作,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 价值、才能上升到战火伴;对直线经理:参与到企业人力资源工作,不仅能确 部门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可以使部门员工及自己得到调动与晋升的机会与空 间;对员工;更好的领会企业战略,棍据部门目标结合自已的发展计划,科学、合 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与学习,实现自己理想的职业生涯规划。传统人事管理; 本上是单兵作战,似乎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不尢关系比较紧密的部门毘财务 部门咽为工费的將与

49、发放擞保的缴纳犬多是由财务部门负责饥战略性人力资涯管理价值的体现是通过一提升员工能力和组织绩效来 m现的価提升员工能力与组织绩效委结合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战嗷因此 展重点思考如何提炼和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制定个性化的员工职业主涯 规划等,特别关注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深人开笈d传统人事管理价值的体现主 :是规范性及严格性测是否将各项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是否看得住和控制 住企业员工等,绝大部分丁作还只停留在事物的表民7-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强调其在企业整体经营中的重要地位,侧重变革2 2、使得企业发挥管理和人本管理,属于预警式 管理模式,机采取前瞻态度,防患于未然。传统的人事管理侧重于规范管理和事务管理,

50、属事后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并不是泛泛而谈,它有清晰的传导路径:企业的整体战略7人力资源管理部门7确立相应的人力资 源战略7制定合适的人力资源政策7员工需求得到满足7员工满意度提高7生产率/ /服务提高7客户满意和忠诚7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应用:使战略性绩效管理成为现实:1 1、建立战略目标体系。2 2、上下结合制定公司战略。 3 3、战略实施过程的适时绩效考核评价。4 4、多指标半透明的评价方式。综述所述,只要我们更新观念,把企业战略制定纳入到绩效管理中来, 对战略实施的过程采取多指标半透明的评价方式进行适时考评,并辅以相应的激励机制,就一定能实现战略性绩效管 理。二、绩效管理的环境分析(

51、重点)简单应用:影响绩效的个体和环境因素分析:1 1、个体因素:知识、技能和动机被看作是与工作直接相关的决定因素,而个体的其他特点,譬如性格、能力等,被认为受其他因素的潜在前提。个体因素对于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在于这样一 个事实:雇员们会将它们带到工作中去,影响绩效表现。2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的内容很多,如物质环境的特点、目标的特点、任务的特点、工作职责的特点、社会环境的特点、组织的特点等等。环境因素又可分为制约因素和促进 因素。制约因素主要指工具与设备、时间以及工作环境等因素,制约因素会阻碍个体发挥他们于工作相关的知识、技 能及能力,削减个体工作努力的总程度。促进因素和制约因素会影响个体

52、的某些方面,进而间接影响绩效。综合应用:绩效管理的组织环境分析:1 1、企业目标和战略。企业要开发和设计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首先必须了解组织发展的目标,进而明确组织的战略。2 2、企业管理者对人性的认识。3 3、企业的治理结构。4 4、企业的动力机制。5 5、企业规模。6 6、企业文化。7 7、组织结构。三、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低位(重点) 领会内容:1 1、如何确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 1、企业过去地靠什么取得成功的,决定它成功的核心能力因素是什么?过去成功的核心因素是否会持续地使我们走向成功?是否其中的一些因素已经成为我们进一步走向成功的障碍?3 3、当我们审视未来成功的因素时,

53、我们还缺乏什么?我们可能具备吗?如何培育这些成功的因素?2 2、 绩效管理与多元主体:1 1、企业组织需要绩效管理。(1 1 )绩效管理是企业实施其战略的载体。(2 2)绩效管理是构建和强化企业文化的工具。(3 3)绩效管理是企业价值分配的基础。(4 4)绩效管理是提升企业管理的手段。2 2、企业管理层需要绩效管理。3 3、企业员工需要绩效管理。3 3、 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定位:绩效管理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这个有机系统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着重要的作用,并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其他模块实现了很好的对接。综合应用:利用绩效管理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系统:绩效管理是实现组织战略目标、培养

54、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在运用绩效管理手段提升企业核心能力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药注意以下几 个问题:1 1、确定绩效考核计划时要注意从培养企业核心能力的角度出发,企业的核心能力是指企业在一个特定时期的 核心能力,是综合运用各种能力的知识,由很多竞争力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2 2、因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从上精品文库欢迎下载15到下的渐进过程,只能在拥有运用资源能力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形成核心能力,因此,核心能力的培养要从基础的工作 做起。3 3、最后因为外部环境对企业核心能力的要求会有所变化,这种变化要反映在企业的绩效考核计划中,所以,企 业的绩效标准要随企业外

55、部环境的变化及自身的发展需求而改变。第四章绩效计划一、绩效计划概述(重点)识记内容:1 1、绩效计划的概念:绩效计划是一个确定组织对员工的绩效期望并得到员工认可的过程。领会的内容:1 1、 绩效计划的主体构成: 绩效计划的主题主要是由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员工的直接上级和员工本人组成。2 2、 绩效计划主体的职责与作用:绩效计划主体职责作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宣传组织的战略、文化;制定绩 效管理制度,明确不同岗位的员 工绩效评价内容;组织绩效计划 培训;解决绩效计划问题1 1、 在制度上保证绩效计划的实 施2 2、 在方法上促进绩效计划的实 现直接上级宣传组织战略和目标,分解各部 门的任务;引

56、导并推动不同系列 的员工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目 标;与下属员工共同制定员工绩 效计划1 1、 使用权力促进科学合理的绩 效计划制定2 2、 提高员工参与绩效计划制定 的积极性。员工本人了解组织战略目标,结合组织、 团队的目标和个人实际确定自 己的绩效目标;拟定个人绩效计 戈h h并与上级交流沟通1 1、 使绩效计划更加有操作性、 针对性、可行性、合理性2 2、 提高员工对绩效计划的认同 感,加强执行力3 3、 绩效计划制定的原则:1 1、与公司发展战略和年度绩效计划相一致原则。2 2、突出重点原则。3 3、可行性原则。4 4、全 员参与原则。5 5、足够激励原则。6 6、客观公正原则。7 7、综

57、合平衡原则。8 8、职位特色原则。4 4、 绩效计划的组成要素: 员工绩效计划及评估表格的主要组成要素:1 1、被评估者信息。2 2、评估者信息。3 3、关键职 责。4 4、绩效计划及评估内容。 5 5、权重。6 6、指标值的设定。7 7、绩效评估周期。8 8能力发展计划。简单应用:绩效计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 1、绩效计划制定中的问题:有效的计划要从组织的实际情况出发,过高的计划会使员工难以完成甚至无法完成,从而失去应有的指导作用;而过低的计划,虽然容易完成,但组织资源没有得到 很好的利用和发展,容易造成资源浪费。2 2、绩效计划实施的过程中的问题:在绩效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员工个人、组织

58、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员工不能顺利地执行计划。由于相互之间缺乏沟通,管理者不能及时了解计划 的执行情况,员工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影响了绩效计划的实施效果。3 3、绩效计划实施效精品文库欢迎下载16果反馈中的问题:不少管理者往往认为绩效计划实施效果的反馈就是简单地通报绩效计划的执行情况,导致沟通的范 围过于狭窄;一些管理者担心如果反馈一些负面信息可能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员工并不太关心就如何改进绩 效和管理进行深入的沟通。4 4、绩效计划修正中的问题:首先,一些组织认为绩效计划的修正只要听取管理者的意见就可以了,不需要员工的参与;其次,沟通的深度往往不够,多局

59、限与表面现象的讨论,很少涉及问题本质的探究,自 然要也难以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影响计划修正的科学性。综合应用:绩效计划制定的流程:1 1、绩效计划的准备。2 2、绩效标准的确定。3 3、绩效目标的确定阶段。 4 4、绩效计划的沟通。5 5、绩效计划的审定和确认。二、绩效目标的确定(次重点)识记内容:绩效目标的概念:绩效目标是对员工在绩效评价期间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所做的界定, 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价是的参照系。影响绩效目标的要素: 一般来说,绩效目标的制定必须认真考量两个要素:效目标和结果。绩效目标的组成: 一般来说,绩效目标有绩效内容和绩效标准两部分内容组成。1 1、绩效内容:绩效内容包

60、括绩效项目和绩效指标两个部分。(1 1)绩效项目是绩效的纬度,也就是说要从哪些方面来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价。绩效的 纬度,即绩效评价项目的主要有三个: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2 2)绩效指标是绩效的经度,指的是绩效项目的具体内容。可以理解为是对项目的分解和细化。绩效指标的确定有助于保证绩效评价的客观性。2 2、绩效标准。绩效标准指与其相对应的每一项目标任务应达到的绩效要求。绩效标准的确定,有助于保证绩效评价的公正性。绩效内容的概念与组成: 绩效内容界定了员工的工作任务,也就是说,它规定员工在绩效评价期间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绩效内容包括绩效项目和绩效指标两个部分。(1 1)绩效项目是绩效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