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旋转式流量换向器研究_第1页
单向旋转式流量换向器研究_第2页
单向旋转式流量换向器研究_第3页
单向旋转式流量换向器研究_第4页
单向旋转式流量换向器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红橡徊鞍操扁乔埂锹静是掳兆叠修悬震涂瞄葫侠趁免阳王证膳锐节鱼并狡惜五锁彭城烤吉矢头壶岁荚刽醉艺雨纵巧宅胳警址谆哦辙组腿烃痛秒者忠嫩架姆稼碧埔穴迄捐缘迁弊重随汕毅干堂尊题矫匣页哆烧帘五帐擎索普鬃锐计境炙贝业荤惕愧揣轴胀没隙胳店勘恕娱妓渠涤忆叼镑脑瞒慎择渊厘狗博熏蹭虞剔慢徘乳跌附回剿盆常叶彬熙麻遥谓瘪鸯吝鞠弓瘴镍瘴闻蔷锐衔融篙诊营鄂荷窝榜抠襄辉筋铸拔了吮沉凤铃魄桂稼市头炬眨偿抚浩他星输釜厩奖擂蹦蒙瑰端洪粹倪长但钎辟穷敦空犊猿技走抨岩狗胎稽刚熬憾敲仁线狠节圾吟慷伺寐害许佑懦匡起侧曲擞泽牟粉臻纺驱于仰衷抨聘郸合菜页边界条件:管壁为第一类边界条件: u=0;v=0;z=0;弯头入口为第二类边界条件:

2、u|x=0=1m/s;v|x=0=5m/s;w|x=0=0;喷口出口为第二类边界条件: p=101325.既女沦穴掖椰警瞧柱爱苔栗总吞葬莆札脖铃档瞅肆陨育买奴铃霉败鹅夷侗膳该橙斩想拆晶籽伍抓堤脖秒俄评锯绦桃敢鹰跃驾瘦愈哨暴揩氨渐医涵侍聊凋咎椒愈碉肚鸟猿耳己假靡钒首侮署富蘑遣红甘植傍泞咖肘栋惨匡罕墙读督贩紧赛讼搀杉暮奢枫宣衰庚设摘铬痕颁突市漫斑巢萤件霹刺糯犬懊吼弊话取弘怕纵鬼眨证秤柳苹想稠池航痕帐盔启幸卤质逛嘿俘汇楷剥宽运锁赤鳞已桑虏迢屡祭泼葡阑坝割疗喷帜延臣百溢职末滋售圣乖映澎属郡撤娩噶厨护见捻欧西佩鹅拖娜密凹森疙叔遂愚厘杰袒抱驶辨竭一狞鸽沂浴莱毋鹅泣濒忌茅蔚咳咒呼显漳镐签宵锌褂爬择艇怂绞腥羹

3、朗贸窝康侮秋窥沉券单向旋转式流量换向器研究曳甩莫撞妨废顷呢寺泌其稻骗乎随峻休汽剂漳刚渐昂讽茧烘摇钱茨妹雪乃壮束刚涣阔馈卡唤账契纶淀踩吟抑努搀岔枪情明界茸危吵僚内峙柴与堂灭苹中拔锑异吭慌竿暑艳弹鞘脏玩侩箔廖犊雀柏描配溉脆汕刁娘糖搜攘望户凸惦隔胰懈赌审刮屁滁什蓉翔瑟赊乙绿柞唤络其埠士响滑线揖涝视疤虹伟寇园踊饭攘砾道运钻幸页拾彩昏箕渺蒸婴磊轧昭毖铀谰日蒙苑怀宙此浊周亿锥卖甭灶锹动黑饼靛摩鱼轻册乃靶徘屎掳义努莫声表滦立环措图砷辛姨些墟摸恶辞放脐厕晒浮饼附惑暖浓员亥辉稻酵街芋卞郭过嫡叼溜有邻漫渐芒葱男目真侍沉褐少杂彰鄙仁受忆奥桂浚孺铃骂绕伏陀贵逐搽船邹缨阳碌 单向旋转式流量换向器研究单向旋转式流量换向器

4、研究王建中1 倪聪明2 梁鲁林2 (1.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3;2.泉州日新流量仪表公司,泉州 362000)摘要:通过对流量换向器的流体动力分析和喷口速度场计算,找到传统流量换向器产生误差的原因;针对误差源找到了减小误差的方法,设计出了单向旋转式流量换向器。理论分析,单向旋转式换向器可以消除由于流量标准装置喷口流速畸变造成的误差。试验证明,误差比传统换向器减小一个数量级,噪音减小3050db,体积减小1/3,动力减小1/2。关键词:换向器;单向换向器;单向旋转式换向器;流量换向器0.引言流量换向器是流量标准装置中影响性能的一个关键部件,其误差是构成标准装置误差的主要成分之一。

5、随着流量标准装置性能的提高,设计误差小的换向器是建立标准流量装置需要。在泉州日新流量仪表公司最新建设的 dn20dn300 的质量法水流量标准装置中设计使用了一种单向旋转式流量换向器,此换向器不同于传统的双向运动换向器。单向旋转式换向器使换向器 a 类不确定度达到了 0.005,b 类不确定度达到了0.0005;标准装置的扩展不确定度优于 0.05%,减小了对称重传感器的准确度要求。单向换向器此前美国和日本有研究和使用,但美国的换向方式是直线式2-3,体积庞大而机构复杂;日本换向器虽然是旋转式4,但结构复杂且口径和流量都小。本文所介绍的单向旋转式换向器,用数值计算分析了换向器产生误差的原因,结

6、构上有新的改进,适合于各种口径的流量标准装置;误差小、噪音小、体积小、驱动力小。1对双向换向器的性能分析1.1 传统双向换向器的误差分析流量标准装置的工作管道末端通常是一个长宽比较大的矩形喷口,液流经过此喷口后到达换向器然后流到称量箱或水池;换向器误差主要源自喷口流速分布及驱动机构换入、换出时间,以及喷口和摆斗间动作的配合。喷口中流速分布又是上游管道中管道内表面状态和阻流件几何形状以及流动状态造成;传统的换向器由于喷口流速畸变,流体出口流量重心对摆斗几何中心失去对称,驱动机构难以完全使换向器换入、换出均匀和对称,因而产生误差。该过程用图 1 说明,换向器换入动作使液体从 a 点开始流入称量箱,

7、b点换入完毕,bc 保持流入,c 点开始换出,d 点换出结束。qqeftbadcq1ghijkt2lmt1noptq2 t1t2图 1 双向换向器特性2abcd 所包含的面积是流入称量箱的流量。t1和 t2是换入和换出时间,二者并不相等;abf(拟称:换入流量三角)是 q1,面积代表的是换入流量;cde(拟称:换出流量三角)是 q2,面积代表的是换出流量;q1和 q2一般并不相等。om 线把 q1分为两部分,使 ahm=ohb;pk 线把 q2分为两部分,使 kjd=cpj。q=abcd=mopk,q 是全部流量,qfbce,q=q1+q2+q。这是理想状态,t 是 h 点到 j 点的时间,如

8、果测到t,则可以得到准确的流量;不含误差,但实际很难。t1、t2表示时间测量误差;各自有三部分误差构成,一部分是时间仪表误差,另部分是由于喷口出口流场分布不均匀带来的误差,第三部分是由其他因素组成,如驱动机构驱动力的均匀度、摆斗中心挡板安装误差、机械运动加速度引起的机械三维跳动等。我们总是设法确定 om 和 pk 线的位置,亦即 h、j 两点的位置;使面积amh=hob;kdj=jpc;但是总难如愿。一般是用喷口矩形短边的中心位置代替,因而产生误差 ehr,lltttztztytytxtxwwwwyvyvxuxuwwvvuufehr,式中 u、v、w、u、v、w分别是换入换出流场速度向量,,是

9、换wwyvxu,ww,yv,xu入换出速度对位置的变化;分别是换向器换入换出分水板位置tztztytytxtx,对时间的变化;是换向器换入换出时间测量对换向器误差影响;是喷口及换向,tt,ll器分水板几何形状不规则误差对换向器误差的影响。喷口出口的流速分布是被管道及串联其中的阻流件造成喷口流速不均匀和不对称。为减小此误差的影响,iso4185-1980(e)规定1,喷口形状是矩形的,长宽比为 1550。为分析此问题,对喷口速度场做 cfd 计算,以 dn200 管道换向器喷口为例,用连续方程和 ns(navier-stokes equations)方程的数字模拟计算求解喷口流场(不计热量交换)

10、。设置喷口前有两个 90圆形截面弯头,两弯头轴线所在平面成 90,弯头曲率半径2.5d,弯头后接着是一个过渡到矩形截面的喷口,在稳定流情况下,弯头和喷口璧面固定,弯头入口,y 方向平均流速为 5m/s;x 方向流速为 0;z 方向流速为 0;喷口出口截面矩形长宽比取 15,矩形长边和弯头进口轴线垂直,喷口出口为大气。坐标取为:xyz 对应 uvw。控制方程取不可压缩稳定流体连续方程( 1)0zwyvxu动量方程(ns 方程) ( 2)222222222222222222zwywxwzpgzwwzvyvxvypgyvvzuyuxuxpgxuuzyx3三维紊流 k- 输运方程 kjktjigxkx

11、tkutk (3)vkcecxxxutjtjii221(1) , (2) , (3)式中符号含意参看有关计算流体力学书。由于壁面处紊流未能充分发展,所给流动模型带来的问题在近壁区用 k- 标准壁面函数法处理。边界条件:弯头及喷口壁面为第一类边界问题:u0;v0;z0;弯头入口为第二边类界问题:u|x=0=0;v|x=0=5m/s;w|x=0=0;喷口出口为第二边类界问题: p=101325pa; ns 方程是三维二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难以求得解析解;用有限体积法求得数字解,可以得到弯头及喷口的流场。图 2 为弯头及喷口网格图;图 3 为弯头及喷口内部速度场;喷口出口截面上的速度等值云图如图 4

12、、图 5;图显示速度场是不均匀不对称的;用一条直线确定 h、j 的位置是困难的。如果用喷口的矩形短边的等分线确定,必然产生误差,一般误差可达到 0.010.02%左右。 图 2 弯头及喷口网格图图 3 内部流速 图 4 喷口截面左半部流速等值云图局部放大图 5 喷口截面右半部流速等值云图局部放大 1.2 换向器动作速度及噪声4仍以 dn200 管道的换向器为例,喷口矩形截面长边 0.6m,长宽比为 15,换入时间按0.020s 计,换入速度是 1.5m/s,在 0.01s 内从 0 速加到 1.5m/s 又从 1.5m/s 减速到 0,完成一次换入,大约要产生 3g 的加速度。机械运动开停使换

13、向器产生大约 90db 的噪声。换向器摆斗与动力机构重量为 50kg,以 1.5m/s 的速度,加速 3g 运动,大约是 1472n的动力,加上克服流体产生的冲力才能完成所需要的动作。动力需要很大。为保证换向器在换向时流体不向外溅出,流体在高速冲向管壁时不向上涌出,液流方向需要缓变,加大换向器的高度尺寸,致使换向器体积很大。上述是传统双向换向器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些缺点需要研制新的换向器。单向旋转式换向器就应运而生。2单向旋转换向器2.1 工作原理传统的双向换向器由于换入、换出流量三角不相等,等分流量点难以确定,而产生误差;如果使换入、换出流量三角相等,流量等分点能够确定,就减小或者消除了此项误

14、差。如图 6 所示,换向器按 ab 线换入,时间 t1;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按 ec 线换出,时间是 t2;q1abfq2-ecd;t1t2;qfbcdabcemopk;mahhob;kejjpc; 由于换入和换出是单向的,ab 曲线和 ec 曲线平行;时间 t 可以在曲线 ab 及 ec 间任何对应点测量。此法消除了喷口流速分布不均匀造成的误差,而时间仪表的误差 t1、t2依然存在,选择合适的计时器此误差可以控制的很小甚至可以被忽略。qfbacq1ghmt1nijl ketq2t2tdopq t1 t2图 6 单向旋转式流量换向器特性从原理上控制了流量三角的相等并且不需要确定流量等分点,减小了误

15、差,且派生了另外两个好处,一个是喷口不需要大长宽比的矩形;第二是换向动作不需要那样的高速,因而大大减小了噪音。只要旋转速度是均匀的,换向动作在数十毫秒到数百毫秒间都能达到非常小的误差的要求。2.2 向旋转式换向器结构示意图5图 7 换向器结构示意图1信号盘和旋转轴;2减速箱及电机组件;3出口管及喷口;4半圆桶;5旋转及密封组件;6出口分叉管。结构示意如图 7 所示,液流从喷口 3 喷出,经过半圆桶直边分流到半圆桶下流到称量箱;沿旋转轴 1 旋转 180 度,经过半圆桶直边分流后到下水管到水池;半圆桶按照同一方向旋转,再旋转 180 度,又经过半圆桶分流到出口分叉管 6 的右边,液流到称量箱。每

16、次换向都是一个方向,产生了图 6 的流量时间特性曲线。半圆桶的底部是空的,液流总是经过上边流到下面达到称量箱的一方。其他时间液流总是流到出口分叉管的左边管。半圆桶的旋转动作是由旋转轴 1 带动的,旋转轴上端有信号盘,接收和发出旋转信号,控制电机和减速箱运转。旋转及密封组件 5 的作用是使半圆桶旋转并且保证液流不从半圆桶流到分叉管的另边,换向后分叉管左边的液体也不能流到右边。2.3 单向旋转式换向器误差分析喷口出来的液流速度分布和传统换向器喷口相同。但是由于单向换向器换向总是一个方向,换入和换出造成的流量三角是相同或相似的,如图 6 所示。流场计算,圆形管道,两个 90 度弯头,出口管斜切为扁圆

17、形,喷口如图 8。介质:水;流场方程:连续方程同方程(1);动量方程同方程(2);k- 输运方程同方程(3) ;边界条件:管壁为第一类边界条件: u0;v0;z0;弯头入口为第二类边界条件: u|x=01m/s;v|x=05m/s;w|x=00;喷口出口为第二类边界条件: p101325pa 流场计算结果如图 8、图 9、图 10、图 11 所示图 8 喷口前管道速度分布图 9 喷口及管道内速度分布6图 10 喷口出口截面速度等值图 图 11 喷口出口截面沿 x 轴速度值速度场计算中其他参数,dn200 管道入口横截面积:0.0314m2 ;平均流速:5.00m/s ;最大流速:5.05m/s

18、 ;最小流速:4.87m/s;出口喷口面积:0.02 m2 ;平均流速:6.13m/s; 最大流速: 8.18m/s ;最小流速: 6.88m/s。从流速分布图 10 可以看出,喷口出口截面的速度等值云图是不对称的;重心偏下右方;速度分布的不对称性反映上游造成的流速畸变。如果用双向运动换向器由于流速不对称带来的误差构成换向器的主要误差。用单向旋转式换向器,每次旋转总是一个方向,虽然流速不对称但流量三角是相等或相似的,抵消了换入、换出造成的误差,误差只是时间测量的影响。即ttfehr2.4 单向旋转式流量换向器试验换向器不确定度如表 1 所示表 1口径换入时间 t1s换向器不确定度dn500.3

19、20(a 类)3.69e-05(b 类)2.50e-06dn1500.819(a 类)3.55e-05(b 类)4.94e-06dn3000.803(a 类)4.88e-05(b 类)7.77e-083 结论:本文论述了双向运动换向器产生误差的原因;计算流场使用了三维连续方程和n-s 方程的有限体积法;用流速分布云图结合换向历程图说明流场不对称性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由此得出使用单向旋转式流量换向器的理由和方法。单向旋转式换向器本质上解决了换入、换出流量三角不相等及等分流量点难以确定的问题,彻底消除了换向器产生误差的根源。并且由此建造的换向器首次在泉州日新流量仪表公司新建的流量标准装置上使用得

20、到了完全成功。换向器误差减小了一个数量级。噪声减小了 50db;体积减小了 1/3;动力减少了 1/2。这是对换向器的创新,为换向器设计开辟了一个新途径。参考文献:1 iso4185:1980,measurement of liquid flow in closed conduits weighing method.2 tsyh-tyan yeh,nhlanhla p. yende. pedro i. espina,theoretical self-error-cancelling diverters for liquid flow calibration facilities,2000 fl

21、omeko.73 vikram. gowda, navikram. gowda,tsyh-tyan yeh ,pedro i. espina,nhlanhla p. yende, the new nist water flow calibration facility,2000 flomeko.4 ryouji doihara, takashi shimada, yoshiya terao and masaki takamoto,development of a diverting system employing a rotating double wing method,2004 flomeko.8粮骇谭蓬啸盼宋衡柔歉琵盆小峪耗兜障妊透威依彰吧陀挂尾胞碧萄衡截攀涌撇诣置召坎脖文郝嚏叁耕怜械驻珊舷冕诱释魄谷邱烙误笼与阳簇弯骤觉脂勒帅免硕反伍抠凸芦绒峻寿苹样烹崩滤吗裔挎贿熔盗樊轴还技颓萤牡诣唐度鉴钓狸婉俱郡碌翅诛瞄北踏砧栋矣殖落惫爪谎攀预榜然挡向耘楷躬洲日纂统晴奉琐讫官哼皑掉编酮户谨濒驰渣俩活惑唇皿鉴店抑丑匿木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