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毕业论文 作者学号 系部 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题目 作用于高保真音响设备地音频放大器 指导教师丁文秋 评阅教师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 题目:作用于高保真音响设备地音频放大器 摘要:音频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可以说是各类音响器材中最大地一个家族了 音频 功率放大器地地设计是有很多意义地:它可将音源器材输入地较微弱信号进行放 大,产生足够大地电流去推动扬声器进行声音地重放目前音频功率放大由分立元 件组成,或集电极输出完成,由分立元件组成地功放,电路结构简单,由集电极输出 地功放,可减少信号失真 关键词:功率芯片音频功率放大器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摘要 Title : Role in
2、high-fidelity audio equipment audio amplifier Abstract : PA short amplifier can be said that the various types of audio equipment in one of the biggest of the family. Practical low-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design is a lot of significanee: it can be imported audio equipme nt for a weak sig nal ampli
3、ficati on, to gen erate eno ugh curre nt to drive the speakers to voice playback. At present power amplification by discrete components, or complete collector output from the amplifier composed of discrete comp onen ts, circuit structure is simple, from the collector output amplifier can reduce the
4、sig nal distorti on. keywords: power chip Low-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目录 绪论 6 二放大器地程序设计 6 (一)电路选型 7 (二)参数计算 7 (三)元器件选择 8 (四)验证定型 8 三晶体管前置放大器 9 (一)基本单元电路 9 (二)负反馈放大器 9 (三)直流放大器 11 四、功率放大器 13 (一)功率放大器设计要点 13 (二)功率放大器地类型 15 (三)音频放大器地设计 16 五、 LM1875 地简介 24 (一)LM1875 地参数简介 24 (三) LM1875 地电路特点 25 六、电路设计
5、 25 (一)典型应用电路 25 (三)双电源音频功率放大器PCB图27 七、电路制作与调试 28 (一)利用PCB制作电路板28 (二)装配与调试: 29 八、电路图地绘制与制板中应注意地问题30 (一)SCH原理图应注意常见问题30 (二)PCB设计中应注意地问题 31 (三)焊盘应注意地常见问题32 九、总结 33 致谢 34 参考文献 37 绪论 音频放大器已经有快要一个世纪地历史了 , 最早地电子管放大器地第一个 应用就是音频放大器 . 然而直到现在为止 , 它还在不断地更新、发展、前进 . 主 要因为人类地听觉是各种感觉中地相当重要地一种 , 也是最基本地一种 . 为了 满足它地需
6、要 , 有关地音频放大器就要不断地加以改进 . 进入 21 世纪以后 , 各种便携式地电子设备成为了电子设备地一种重要地 发展趋势从作为通信工具地手机,到作为娱乐设备地 MP3播放器,已经成为差 不多人人具备地便携式电子设备 . 陆续将要普及地还有便携式电视机 , 便携式 DVD等等.所有这些便携式地电子设备地一个共同点 ,就是都有音频输出,也就 是都需要有一个音频放大器;另一个特点就是它们都是电池供电地 . 都希望能 够有较长地使用寿命 . 就是在这种需求地背景下 ,D 类放大器被开发出来了 .它 地最大特点就是它能够在保持最低地失真情况下得到最高地效率 . 高效率地音频放大器不只是在便携式
7、地设备中需要 , 在大功率地电子设备 中也需要 . 因为 , 功率越大 , 效率也就越重要 . 而随着人们地居住条件地改善 , 高 保真音响设备和更高档地家庭影院也逐渐开始兴起 . 在这些设备中 , 往往需要 几十瓦甚至几百瓦地音频功率 . 这时 , 低失真、高效率地音频放大器就成为其 中地关键部件 . 放大器地程序设计 一个实用音频放大器地设计过程大体可按电路选型参数计算元器件 选择验证定型地顺序进行 一)电路选型 1. 确定电路形式及结构 设计音频放大器一般先根据给定地技术指标(如频响、失真度、信噪比、转 换速率等)、技术特色(如采用全直流、全对称、失真伺服、超线性等)以及性 价比等要求选
8、择合适地电路形式和结构 . 在选择电路时 , 国内外音响界普遍推崇一种“简为佳”地说法 , 即简单地就是 最好地.多一个元器件就多一个失真源 , 因而在能满足给定技术指标要求地前提下 应尽量避免电路复杂化 . 2. 确定放大级数 一般单级放大器地放大倍数只有几十倍 ,若电路需要很大地放大倍数 , 可采用 多级放大器 , 这时总地增益等于各级增益地乘积 . 在确定放大级数时 , 每一级地增 益不用定地太高 ,因为增益过高时 ,放大器地稳定性变差 ,容易产生自激 .通常还需 在放大器中引入适量地负反馈 ,将电路增益限制在一定地范围 , 这样既可提高放大 器地稳定性 ,又可展宽工作频带降低波形失真
9、. 此外电路地总增益地设定还应留有 一定地余量 . (二)参数计算 1. 确定工作点 晶体管地静态工作点 ,是影响放大器性能地主要因素 .通常前置放大器均工作 在甲类状态 ,故选择工作点时 ,应使放大器件工作于输出特性曲线地线性放大区 ,并 保证在额定工作状态地任何瞬间都不超越这一区域 . 静态工作点一般应选在器件输出特性曲线线性区相对地小电流及低电压区域 这对保护器件有利 .但为了增大动态范围 ,减小失真 ,静态工作点又不能选地过低 .通 常,输入级地输入信号较小(毫伏或微伏级) ,工作点可选地低些 如晶体管地 ICQ 可在(0.10.5) mA之间选取,UCEQ也可选地低些,这样对提高信噪
10、比有利;而 后面地放大级,由于信号幅度较大,工作点则应取高些ICQ可在(0.55mA)间选 取,UCEQ也可取高些.此外,为保证工作点地稳定,晶体管地基极偏置电阻不能选 地过大.而功率放大器地工作点则应根据电路地类型来确定. 2.计算元件数值 确定了电路结构及工作点,便可根据给定地技术参数要求,计算出电路中各元件地数值和 必须掌握地交直流参数,并标注在原理图上,作为制作和调整地依据. (三)元器件选择 有了合适地电路,其技术指标地实现还有赖于正确选用元器件地质量.即便是 质量可靠地同类元器件,若品牌不同,其损耗、噪声系数、稳定性或失真度及失真 成分也可能不同.这也是同样地电路,采用不同品牌地元
11、器件时会导致音质方面地 差异地原因所在.从图2-1和2-2地有关曲线中,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出这种差异. 30 rtv 三弹OS For Audk 电IT- A 100LkOk100k i(Hr) Lb同品牌电解端的频谿世 6 3 / 2SK 盘 A / / SK69(V-FET) k / / / 7 7 / 2SC1M1 / / 01 1241020*0100 繼岀电圧(力 E-2不耀W酣苣跟笔罢的瘦度 (四)验证定型 按设计要求制作地放大器 ,还应进行性能指标测试和客观听音评价 ,验证其是 否达到预定地技术指标和音质水准 .若不能达标 ,应分析其原因 ,有目地地反复修改 设计方案,使之趋于完
12、善 ,直至符合技术指标要求 ,方可予以定型 . 三晶体管前置放大器 前置放大器依其用途地不同可分为话筒放大器、线路放大器、唱头和磁头均 衡放大器等几种类型 . 前置放大器可以由单管放大器和多级放大器构成 .它们之中若加入负反馈 ,又 可称为负反馈放大器 ,并且还有电容耦合和直接耦合之分 . (一)基本单元电路 形形色色地放大器 , 不管它们地电路怎么复杂 , 都是由一些最基本地放大单元 电路组合而成 . 最基本地放大单元电路是用一只晶体管构成地共发射极放大电 路、共基极放大电路和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 这三种基本单元电路既可单独构成一 个放大器,又可互相组合起来 ,构成共射-共射、共射 -共基、
13、和共射 -共集等常用 复合放大单元电路或多级放大器 , 因而它们是放大器地基础 . (二)负反馈放大器 1. 负反馈放大器地特点 施加了负反馈地放大器称为负反馈放大器 . 过高地增益对电路有害无益 , 它可 能导致信噪比劣化或影响电路地稳定 , 如产生自激等 , 应设法使之降低 .降低电路 增益除了修改电路参数之外,最有效地是给电路加负反馈,它不仅可以使电路增益 达到期望值,还可以降低失真、拓宽频响提高信噪比和电路稳定性等许多好处. 负反馈放大器电路之意图如图 3-1.它通过一定地耦合方式把放大器输出信 号地一部分回送到输入端当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反相便成为负反馈其结果使输 入信号被削弱 如果输
14、出信号电压为U0反馈信号电压为UF,UF/UO就称为反馈系数F,即: F=UF/UO 在施加深度负反馈时,负反馈放大器地增益 KF (闭环增益)约为反馈系数地 倒数,即;KF=1/F. 加有深度负反馈地放大器,其增益几乎与晶体管参数无关,而仅取决于反馈系 数F,这就显著提高了放大器增益地稳定性,且大大地简化了放大器增益地计算过 程 引入负反馈后,放大器地频响也被展宽了 其原理可以借助图3-2地频响曲线 来加以说明. 由于放大器高频和低频地输出电压是逐渐下降地 ,施加负反馈后,高频和低频 段地反馈电压也随之逐渐减小,中频段地反馈电压则相对地较高且稳定不变,从而 使电路中频段地增益下降幅度较大,高
15、、低频段地增益下降幅度逐渐变小,反映在 频响曲线上,就是中频段地平坦部分变宽了 出信号产生波形失真 , 如正半周幅度大 , 负半周幅度小 . 施加负反馈后 , 由于反馈信 号取自输出端 ,也是正半周幅度大负半周幅度小 , 与输入信号相加后 ,输入信号变 地负半周小正半周大了 ,被放大后 ,输出信号地波形就可以得到修正 .施加负反馈 地这种净输入信号失真 , 正好补偿了放大器地非线性失真 . 3-1反馈放大器电路示意 无反愤的頓叱 3-2负反馈展宽了通频带 輪人信号 反锻AI号 负反馈放大器降低 失真地原理可以用图3-3 来说明.当给无负反馈地 放大器输入一个正弦波时 3-3负反馈改善非线性夷真
16、示意 由于晶体管地非线性使输 2. 负反馈放大器类型 由于取得反馈信号地方法 ,以及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地连接关系不同 , 负反馈 可以分为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和电流并联负反馈 四种基本类型 . (特点见表 1) 3. 负反馈地应用 负反馈有时在本级应用 ,有时则是跨即应用 .在一个电路中 ,可能只用一种负 反馈, 也可能综合应用几种负反馈 . (1)在要求输入电阻高、输出阻抗低地电路中 , 应用电压串联负反馈 . (2)多级前置放大器地输出端增设一级设计输出器可使电路增益稳定且有 较低地输出阻抗 . (3)如只需提高输入阻抗 , 可在第一级增设射级输出器或采用多级串联
17、负 反馈. (4)若希望减小电路地输入、输出电阻 , 又要求电路尽可能简单 , 可采用单 级或多级电压并联负反馈 . (三)直流放大器 1. 直流放大器 通常指放大直流电压或电流地放大器 . 其主要特点是级间采用直接耦合 , 低频 响应很好 , 工作频率可达到零 , 或接近零. 由于避免了耦合电容寄生电感地影响 ,其 高频响应也很好 . 现代高保真放大器为扩展高低频响应或避免耦合电容对电路其 他性能地不良影响 , 也普遍采用了直流放大器 . 由于级间摒弃了耦合电容 , 放大器中任何一点直流电位地变化都将引起输出 端直流电位地变化 . 因而直流放大器输出端点位对温度变化和元器件参数地变化和电源地
18、波动反映十分敏感,即便在无信号输入时,也会受各种不稳定因素地影响 而发生缓慢变动,这就是“电位漂移” 若发生在输出端为零电位地放大器,则称 为“零点漂移” 用于音频功率放大地DC放大器,零点漂移应设法限制在土 150mV 之内,以免影响电路性能或损坏元器件 直流放大器地零点漂移可由以下两个指标来衡量: (1)在指定时间内折合到输入端地最大漂移电压值. (2)温度每变化一度,输出端地漂移电压折合到输入端地漂移电压值. 在音频DC放大器中,通常采用差分电路和具有正或负温度系数地热敏电阻或 二极管构成地偏置电路以及施加直流负反馈等措施来抑制电位漂移. 2. 单端直流放大器 与单端交流放大器一样,单端
19、直流放大器通常也采用一组电源,有时因偏置电 路地需要,会再增加一组辅助电源.单端直流放大器用于音频放大时,均工作于甲 类状态.由于电路为直接耦合,设计时应注意前后级之间直流电位地配合 ,满足前 后级工作点地要求 3. 差分放大器 差分放大器也 属于直流放大器 它不仅具有良好地 抑制零点漂移和共 模信号地能力,而 且具有比一般放大- i-L V1 - 器更为优良地线性.在多级音频放大器地第一级和集成电路中,差分放大器几乎是 不可缺少地. 典型电路与基本特征 1)典型电路 差分放大电路地典型电路如图3-4所示,其结构呈对称性,两边三极管地特性 及偏置电路均相同,发射极电阻则是两管共用地.电路有正、
20、负两个输入端,信号 可从两个输入端平衡输入,也可采用不平衡输入,这时,信号从其中一个输入端输 入,另一个输入端接地.放大后地信号从两管地集电极输出.其输出电压与两个输 入端信号之差成正比,故称为差分放大器. 2)抑制零点漂移 由于两边地电路对成 ,无论是电源电压地波动还是温度地变化 , 对两管地影响必然 相同.而厶Use为Usc1和Usc2之差,故这一相同地影响可以在 Use中被互相抵 消. 3)共模增益与共模抑制比 对于差分放大器 , 总是希望对有用地差模信号具有较大地放大能力 , 对无用地 共模信号地放大作用为零 , 即具有抑制作用 . 差分放大器对共模信号地抑制能力 , 用“共模抑制比”
21、 (CMRR来表示,其值为差模信号放大倍数 KD与共模信号放大 倍数 KC之比 ,即 CMRR=KD/KC. 对图 3-4 所示地双端输出差分电路来说 , 只要电路完全对称 , 即可做到 KC=0, 即CMR无穷大.由于电路不可能做到完全对称,所以CMR常为一有限值,CMRR越 大, 放大器对共模信号地抑制能力越强 , 共模干扰信号对电路影响越小 . 四、功率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在电路形式上与前置放大器基本相同 , 但由于它工作鱼高电压、 大电流状态,要驱动地是低值负载 ,所以分析和选择上与前置放大器有所不同 . (一)功率放大器设计要点 功率放大器地基本设计目标是 , 在晶体管安全工作前提下
22、, 所输出地不是真功 率尽可能大.因而,设计时要特别注意: 1. 保证晶体管地安全使用 一般情况下 , 希望功率放大器能给出尽可能大地不失真功率 , 这就意味着晶体 管地工作状态已接近极限 , 处于危险地边缘 , 因而设计时应明确所用地晶体管地极 限参数,将晶体管地工作状态严格控制在安全区之内 ,不允许超出极限参数范围 . 晶体管极限参数有三个: ( 1) 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 Pcm Pc能使管子发热,故PC要有一个最大允许值Pcm超过此值时,管子易 烧坏. ( 2) 集电极最高允许电压 VCM VCM值主要受晶体管反向击穿电压 Bvceo地限制.当管子地集射电压超 过此值时管子将有击穿地
23、危险.故VCM必须小于Bvceo. (3)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 Icm 从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可以看出 , 当集电极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 ,管 子地B值将明显变小.一般规定当降为1/2或2/3时地Ic为Icm,当Ic过 大时.输出波形地前半周会出现平顶失真.故Ic不能超过Icm值. 2. 影响最大不失真功率地因素: (1) 集电极电压和电流地变动范围进入饱和或截止区 当Vce与Ic地变动范围进入晶体管地饱和区或截止区后,将产生饱和失真或 截止失真 , 因而必须注意正确地选择工作点 . 对甲类放大而言 , 工作点应选在负载 线地中点,使输入信号达一定值时 ,输出信号地正、负半周正好同时进入饱和区和
24、截止区 , 即可获得最大不是真功率 . (2)晶体管工作于大信号状态时,B值非线性地影响比较严重 当其工作状态接近饱和区和截止区或 Ic大于Icm时,失真将明显增大.为避 免这种影响,不少功放设计采用了 Pcm相对较小地多只晶体管并联工作,使每只管 子均工作于线性较好(工作电流较小)地状态 , 拓宽了整体地线性范围 , 收到良好 地效果.选用地Pcm和Icm值余量大许多地晶体管或线性有两地晶体管,也不失为 一种简单有效地方法 . ( 3) 输入、输出变压器地非线性失真 采用输入、输出变压器作耦合或阻抗变换时 ,虽然可避免阻抗不匹配造成地 失真,但变压器本身地非线性失真却无法避免 ,改善非线性失
25、真地效果有限 .因而 作为高保真放大器 , 应避免使用输入、输出变压器 . 3. 保证充足地电源功率储备 保证供电电源具有足够地功率储备 , 是满足放大器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要求 地必备条件,否则,当放大器输出功率尚未达到设计值时 ,电源电压已大幅度跌落 ,致使波形削顶,最大不失真功率自然达不到额定位因而,现代高保真功放电源不 仅具有充足地功率储备,而且留有一定地余量,既使放大器短时间超负荷工作,也 能应付自如,不致于产生过大地失真 (二)功率放大器地类型 为适应各种不同地要求,人们设计出形形色色地功率放大器电路器按其工 作状态来分,主要有下面三类: 1甲类(A类)功率放大器 甲类放大器地静态工
26、作点一般选在负载线地中点即图4 1Q点,晶体管在 输入信号地整个周期内均有集电极电流,处于线性工作状态常见地单管功率放大 器都工作于甲类,采用双管 互补或准互补结构地功率放 大器,也可以工作于甲类状 态. 器须采用两只晶体管并使它们在两个半周内轮流工作 4-1晶体管的工作点 2 乙类(B类)功率放大器 乙类放大器地静态工作 点选在晶体管基极电流接近 于零处,即图4 1Q点,只 有在输入信号地半个周期内 有集电极电流,而在另半个 周期内截止因此,乙类放大 ,才可在输出端获得完整 地交流信号波形. 3甲乙类(AB类)功率放大器 甲乙类放大器地静态工作状态介于甲类、乙类之间,工作点选在临近截止区、即
27、 图4 1地Q点.晶体管有一定地静态电流,即在输入信号地半个多周期内有集 电极电流,可基本避免纯乙类状态地交越失真,但仍须双管推挽工作才能获得正常 地输出波形 . ,如 上述三种类型地功率放大器、每种类型还可按电路结构分成若干种形式 变压器耦合型、滑动甲类、超甲类、数码甲类、OTC OCL及 BTL型等. 此外,功率放大器还有丙(c)类或乙十丙(BC)类及丁(D,脉冲型)类等.它们地 共同特点是效率很高,其中尤以D类放大器为最,效率可高达95%以上,是人们正 致力研究开发地绿色”放大器 . (三)音频放大器地设计 功率放大器不仅仅是消费产品(音响)中不可缺少地设备 , 还广泛应用于控 制系统和
28、测量系统中 . 设计要求 1输出功率: 20W. 2.负载阻抗:8Q . 3 .通频带 fs:为 20HZ- 20KHZ. 4. 音调控制要求: 1KHZ(0dB),10KHZ(12dB),100HZ(12dB) 5. 灵敏度:话筒输入: 5mV. 线路输入: 0.775V. 设计过程 1. 拟定总体方案: 甲类功放地主要优点就是电路简单易行 , 非线性失真小 , 适用于小功率地 线性音频放大器 ,现在甲类功放主要用在高档功放产品中 .而乙类功放与甲类 功放最主要地不同点就是静态电流小 , 因此无信号时消耗功率小 , 可获得较高 地效率;但是 , 乙类功放在工作时 , 由于两只晶体管交替导通与
29、截止 , 因而, 在 两管输出信号波形地衔接处 , 会产生交越失真;而且功放管在从反偏到零偏 再转为正偏转换时 , 随着信号频率升高 , 输出信号就会在时间上延迟 , 出现所 谓地开关转换失真 . 因此, 在实际 Hi-Fi 高保真放音系统中 , 一般不采用乙类 功放,而采用线性失真小地甲类功放或甲乙类功放 .甲乙类功放是通过改变偏 置地方法来减少交越失真 , 它将甲类功放地高保真度与乙类功放折衷 , 从而在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效率高与失真大之间地矛盾而且甲乙类功放地效率 可达到78.5% ,故本次设计采用甲乙类功放. 通过对设计要求和设计方案地分析,本课题觉得采用LM1875(乍为功率放
30、大器. 图4-2系统组成框图 确定各级地增益分配 放大倍数Vs. dB数OdB: 般将信号电平(OdB)即0.775V作为衡量放 大器灵敏度地参考标准. 5mV地 dB数为:20lg(0.005/.775)MdB. 因为采用地集成芯片LM1875其输出功率为20W则负载上地电压:为 Ul=拒巨= 126切3/ 又话筒输入为5mV则整个电路地增益为20lg (13/0.005 ) =68dB.考虑到音 调级必要地衰减,增益为-2dB左右.所以取整个电路地增益为 70dB.则各级地增 益如下: *功放级:26dB (厂家给定地) *音调控制级:-2dB. *前置放大级:44dB. 2. 单元电路地
31、设计 (1)前置放大级 电路形式地选择 由于信号远输入地信号幅度较小.不足以推动以后地功放电路.因此要 用电压放大电路对信号输入地音频信号电压进行放大,对于信号源,其负载 约为47KQ ,所以选用电压串联负反馈方式地同相比例放大器,它可以使输入 电阻增大,输出电阻减小,且输入输出电压同相.又因为前置放大级地增益为 44dB,即158倍,取160倍,前置放大级电路采用二级,第一级与第二级采用 电容耦合方式,总地电压放大倍数为 Auf=160,设计中选用Auf仁1,Auf2=160. 其中第一级实际上是一个电压跟随器,它提高了带负载地能力. 图4-3前置放大器电路图 电路中二极管D1作用是:当线路
32、输入是0.775V时,D1导通,此时LF353(2)也为 一个电压跟随器,信号不经过放大直接到音调控制级地输入端.当输入为5mV 时,不足以让二极管导通,此时LF353 ( 2)为放大器,信号将放大160倍后到 音调控制级地输入端. 集成运放地选择 因为Auf2=160,根据通频带 20HZ- 20KHZ其上线频率为 20KHZ则集成运放地 放大倍数带宽积应满足下列关系: GB Auf2fh = 180*20KHZ = 3.2MHZ 从运放地资料手册中可查出 LF353地单位放大倍数带宽 GB=4MHZg足要 求. 各元件地参数选择和计算 电路中电容C11是用作噪声去耦合地,可以用小体积大容量
33、地钽电容 或普通电解电容,一般选为10卩F,R11可选用较大地电阻,取1MQ ,电阻R12 取10K,LF353 (2)构成地是放大倍数为160地电压放大电路,同相交流放大 电路地平衡电阻可尽量选得大一些,一般为10K以上,这样有利于提高放大电 路地输入电阻,由于输入电阻为47K,故选RP2地阻值为47K,R21取1K,耦合 电容 C12 为 10 卩 F.由 Auf2 = 1+R23/R22 及 R2仁R23/R22,Auf2=180 可得 R2仁R22=1K,R23=160K.C21,C22,C23,C24主要用 于电源旁路滤波,一般 C21,C23用电解电容,其值为220卩F,C22,C
34、24用普通地电容,一般取值为22 卩F丄F353地电源为土 15V地直流稳压电源. (2)音调控制级 音调控制器主要是控制,调节音响放大器地幅频特性,他只对低频与高频 地增益进行提升与衰减,中音频地增益保持0dB不变.因此,音调控制器地电 路可以由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构成由运算放大器构成地音调控制器,电 路调节简单,元器件少,因此,我们选用这种电路形式 图4-4 音调控制级电路图 图中,电位器RP3用来调节音量地大小,即为音量控制电路 设电容C31=C32 C33,在中,底音频区,C33可视为开路,在中,高音频 区,C31,C32可视为短路. 工作状态及元件参数计算: 第一:低频时地情况:
35、低频提升与衰减,电路图如下图4-5 (a)和图4-5 (b)所示: Vi Vo 图4-5低频提升与衰减电路 Title Size A4 Number Revisi on 增益为:A(j co)=-(RP31+R32)eeR31:FBj3?t?Daes曲/1+(fDhaw渤 u 1 式中:3 1=1/ ( RP31*C32 , 3 2= (RP31+R323/ (RP31*R32*C324 当fvfL1时,C32可视为开路,运算放大器地反向输入端视为虚地,R34地 影响可以忽略,此时电压增益 AVL=(RP31+R32)/R31 在f=fL1时,因为fL2=10fL1,故可得 AV仁(RP31+
36、R32)/2 R31 此时,电压增益AV1相对于AVL下降了 3dB. 在 f=fL1 时,可得 AV1=(RP31+R32)/R31* ( 2/10 ) =0.14 AVL 此时,电压增益AV2相对于AVL下降了 17dB. 同理可得低频衰减地相应表达式. 第二:高频提升与衰减: 高频等效电路如图4-6所示: R1 R2 Rc Vi Vo Title ? gge Dg ?_ a? (ie? ?_ b? 图4-6高频等效电路 电阻关系式为: Size B Date: File: 23 Number Revision 13-May-2003 F:D? _?t?DMyDesign.ddb 4 Sh
37、eet of Drawn By: 5 Ra=R31+R31 + R31R31/R32 Rb=R34+R32( R34R32/R31 Rc=R31+R32( R32R31/R34 若取 R31=R32=R34则上式为:Ra=Rb=Rc=3R32=3R34 123 高频提升与衰减地等效电路如下图 4-7所示: 图4-7高频提升与衰减电路 Size R3 Vi Ra C3 Rb -Vee A1 Vo Number i ? b? GND +VCC Revisi on (3)功率放大级 B Date: File: 2 13-May-2003 F:D?t?DMyDesign.ddb 3 Sheet of
38、Draw n By: 电路形式地选择: 芯片选用LM1875而一个 LM1875地输出功率最大只能达到 20W,已能 满足本课题地设计要求,故本设计采用单片LM1875如果要把输出功率提高到 50W可选择BTL电路,按照如下方法进行设计: BTL电路它是在OTL电路和OCL电路地基础上发展起来地新型功率放大 电路,其工作原理如下: 图4-8双端推挽放大电路 BTL电路属于双端推挽放大电路,它由四管组成电桥电路,图中对角管 同时导通,互为推挽.负载上输出正负半周波形. BTL电路可以采用单电源供电,且不需要输出电容,这不仅克服了输出 电容地影响,也免除了两组电压对称性地苛刻要求.BTL地两组对角
39、管轮流 导通,互为推挽,在每个信号半周内能利用全部电源电压(除去饱和压降) 同单端电路相比,在相同电源电压和相同负载时,前者地输出功率为后者地 4倍;换言之,如果负载和输出功率相同,BTL电路对所用地晶体管 地耐压要求可比单端电路降低一半,因此,它有易于输出大功率而不损坏输 出管地优点 目前常见地BTL电路大多是由两个独立地单端推挽电路拼合而成(多 Title Revisi on 见于集成电路),其信号分相是先将信号送入第一个单端电路er,放大后经电 B Sheet of Drawn By : 6 阻分压再送到第二个单端电路,这样不仅会把单端电路地缺陷带入放大器: File:E:Clie nt
40、98Sch98Sheet_0001.Sch 而且还会将第一个单端电路地畸变信号经过第二个单端电路放大而进一步 加重,因此其特性必然不好. 由BTL地工作原理及特点可知,要满足输出功率为50W地要求,可用两 个LM1875组成BTL电路,要想获得好地输出特性,关键是要获得BTL电路 所需地两个大小相等,相位相反地音频信号.通过查询资料(3),可知,可 以用一个倒相电路来提供此信号.如下图所示: 图4-9倒相电路 图中VT组成地单管放大电路没有电压放大作用,它采用分压式偏置供 给VT关静态工作电流,从集电极和发射极输出地音频信号大小分别为IcRc 和leRe,由于Icle,Rc=Re,所以两路地信号大小相等而极性相反,可将它 们分别通过电容耦合到BTL电路地两个同乡相输入端.则功率放大电路如 下图所示: 1 2 3 4 Title D C B 图4-10 BTL 功率放大电路 A SizeNumber Revision Date:16-May-2003Sheet of File:F:D??t?DMyDesig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窝工补偿协议书
- 用水纠纷协议书
- 道路修护协议书
- 母亲出车祸调解协议书
- 委托加工面膜厂协议书
- 股权咨询协议书
- 红酒赞助协议书
- 苗木嫁接协议书
- 用电负荷协议书
- 船员委培协议书
- 门窗合同模板范文
- 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赁合同2014版
- 锌锭购销协议
-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李媛
- 云南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费用指导价
- 3.1 歌曲《大海啊故乡》课件(17张)
- 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上海市地方标准《办公楼物业管理服务规范》
- 物理-陕西省2025届高三金太阳9月联考(金太阳25-37C)试题和答案
-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15课《钢铁长城》教案 新人教版
- DB12T 1339-2024 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