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第二学期总题库_第1页
古代汉语第二学期总题库_第2页
古代汉语第二学期总题库_第3页
古代汉语第二学期总题库_第4页
古代汉语第二学期总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选择题 每题 1 分 1、 顾炎武划分的古韵部数量为() A10 B17 C25 D30A 2、 段玉裁划分的古韵部数量为() A10 B17 C28 D30 B 3、 黄侃戈U分的古韵部数量为() A10 B17 C28 D30 C 4、 下列字母中属于牙音的是() A 溪 B 船 C 从 D 晓 A 5、 下列字母中属于唇音的是() A见B章C非D并C D 6、 下列字母中属于舌音的是() A 端 B 昌 C 书 D 精 ABC 7、 下列字母中属于齿音的是() A 心 B 崇 C 清 D 日 ABC 8 下列字母中属于喉音的是() A端B帮C影D邪C 9、 下列字母中属于半舌音的是(

2、) A群B精C来D匣C 10、下列字母中属于半齿音的是() A定B晓C来D日D 11、上古声母系统中,三十六字母的帮滂并明应该与另一类合并的字母是() A 见溪群疑 B 端透定泥 C 非敷奉微 D 精清从心 C 12、上古声母系统中,三十六字母的知彻澄娘应该与另一类合并的字母是() A见溪群疑B端透定泥C帮滂并明 D精清从心B 13、“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说这句话的是( A 王念孙 B 王引之 C 顾炎武 D 王力 B 14、 东汉时期为三礼作注解的学者是() A 毛亨 B 马融 C 郑玄 D 孔安国 C 15、 唐代出现的新的注解形式是() A 笺 B 疏

3、C 正义 D 集解 BC 16、 郑玄毛诗笺的主要内容是 () A补充毛传B订正毛传 C阐明毛传隐晦的地方 D把不同于毛传的意见提出 ABCD 17、 区别同义词的差别并且被释词放在后面的注解术语是 () A 曰 B 之言 C 谓 D 谓之 AD 18、 以具体释抽象并且被释词放在前面的术语是() A 曰 B 为 C 谓之 D 谓 D 19、 用来声训的术语是() A 之言 B 之为言 C 如字 D 衍文 AB 20、 为史记作注解的学者有() A 李善 B 司马贞 C 张守节 D 裴松之 BC 21、 唐代李善与五臣所注解的作品是() A诗经 B楚辞 C玉台新咏 D文选D 22、 南朝裴松之

4、所注解的史书是() A史记 B汉书 C三国志 D后汉书C 23、 以注明典故的出处来源著称的注解作品是 () A萧统文选注B李善文选注C裴松之三国志注 D郑玄毛诗笺B 24、 侧重阐明哲学思想的注解作品是 () A毛亨毛诗故训传 B司马贞史记索隐 C孔颖达左传正义 D郭象庄子注D 25、 可以用来注音的术语有 () A读若B读如C如字D读为ABC 26、 宋代朱熹的四书集注包括() A大学章句 B孟子章句 C诗集传 D论语集注AD 27、 清代王念孙所作的读书札记是() A读书杂志 B经义述闻 C古书疑义举例 D经传释词A 28、 论语正义的作者是() A陈奂B刘宝楠C焦循D王先谦B 29、

5、孟子正义的作者是() A陈奂B刘宝楠C焦循D王先谦C 30、 毛诗传笺通释的作者是 () A陈奂B刘宝楠C马瑞辰D王先谦C 31、 庄子集解的作者是() A陈奂B刘宝楠C马瑞辰D王先谦D 32、 庄子集释的作者是 () A陈奂B刘宝楠C郭庆藩D王先谦C 33、 用来表示古籍中多出了文字的现象的术语是() A衍文B脱文C错字D错简A 34、 用来表示古籍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的术语是() A衍文B脱文C错字D错简B 35、 下列作品中没有经典释文注音的是() A论语 B老子 C庄子 D孟子D 36、 “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A稽古B引经C代称D迂回A 37、

6、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A稽古B引经C代称D迂回A 38、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A稽古B引经C代称D迂回A 39、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A稽古B引经C代称D迂回A 40、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A稽古B引经C代称D迂回A 41、 “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A稽古B引经C代称D迂回A 42、 “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A稽古B引经C代称D迂回A 43、 下列句子使用了稽古的修辞手法的是() A昔者玉人献寳,楚王诛之。B臣闻忠无不报

7、,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 C是以箕子徉狂,接舆避世,恐遭此患也。D昔者司马喜膑脚于宋,卒相中山。ACD 44、 下列句子使用了稽古的修辞手法的是() A时乎时,不再来。B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C舜无立锥之地,以有天下。D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CD 45、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A稽古B引经C借用D代称B 46、 “诗云:不失其驰,舍矢如破。”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A稽古B引经C借用D代称B 47、 “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诗也。”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 A稽古B引经C借用D代称B 48、“书曰:葛伯仇饷。此之谓也。”使用的

8、修辞手法是() A稽古B引经C借用D代称B 二、填空题每题1分 1、 诗经押韵最主要的格式是 、。隔句押韵的句尾韵、首句入韵而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 2、 语音随着历史发展而发展,诗经语音与现代差别很大,明代 已经懂得了这个道理。陈第 3、 清代古音学家在古韵分部方面作了很多工作,顾炎武分古韵 部,段玉裁分 部,江有诰分 部, 黄侃分部。10 17 21 28 4、 王力分诗经时代韵部为 部,楚辞时代 部,差别在于 部问题。29 30 冬 5、 三十六字母代表了 时期的汉语声母系统的情况。唐宋 6、 三十六字母中的牙音是指 。见溪群疑 7、 三十六字母中的唇音是指。帮滂并明 非敷奉微 8、 三十

9、六字母中的喉音是指 。影晓匣喻 9、 三十六字母中的半舌音是指 。来 10、 三十六字母中的半齿音是指 。日 11、 假借字的产生一般有两种情况,即 、。本有其字 本无其字 12、 大量注解古籍的工作开始于 代。对先秦的经书,像周易 毛诗周礼仪礼礼 记都作过注解。汉郑玄 13、十三经注疏本周易正义收录的是魏 、的注、唐 正义、唐 注音。 王弼 韩康伯孔颖达陆德明 14、十三经注疏本尚书正义收录的是汉 注、唐 正义、唐 注音。孔安国孔颖 达 陆德明 15、十三经注疏本毛诗正义收录的是汉 传、汉 笺、唐 正义、唐 注音。 毛亨 郑玄孔颖达陆德明 16、十三经注疏本左传正义收录的是晋 注、唐 正义、

10、唐 注音。杜预 孔颖达陆 德明 17、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注疏收录的是汉 注、唐 正义、唐 注音。郑玄 孔颖达陆 德明 18、十三经注疏本论语注疏收录的是魏 集解、宋 疏。唐 注音。何晏 邢昺陆 德明 19、十三经注疏本尔雅注疏收录的是晋 注、宋 疏、唐 注音。郭璞 邢昺陆德 明 20、十三经注疏本孟子注疏收录的是汉 注、宋 疏。赵岐 孙奭 21、 古书的注和疏原本是分开的, 代以后才合成一本书。宋 22、 区别同义词的差别并且被释词放在后面的注解术语是 、。曰 为 谓之 23、 以具体释抽象并且被释词放在前面的术语是 。谓 24、 用来声训的术语是 、。之言 之为言 25、 史记的注解在唐代有

11、的、的。司马贞 史记索隐 张守节 史 记正义 26、 萧统所编的 在唐代有 注、注。文选 李善 五臣 27、 南朝的三国志注的特点是 。裴松之 增补史料 28、 利用区别词义和词性,这是汉语的特点之一, 时期的学者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 29、 宋代朱熹的四书集注包括。大学章句 论语集注 孟 子集注中庸章句 30、清代王念孙所作的读书札记是 。读书杂志 31、清代王引之所作的读书札记是 。经义述闻 32、清代俞樾所作的读书札记是 。古书疑义举例 33、现存较早的章句类注解著作是东汉 的孟子章句和王逸的 。赵岐楚辞章句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 1叶音:古人为了说明诗经押韵,认为某字该改读某音,就是叶

12、音。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2、古音通假:古代汉语书面语中同音或音近字的通用和假借。 3、疏(正义):不仅解释正文,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 4、集解:汇集各家的解释,有时还加上自己的见解,成为集解。 5、谓之:使用这个术语时,被释词放在“谓之”的后面。不仅用来释义,还能区别同义词、近义词的细微差别。 6、谓:使用这个术语时,被释词放在“谓”的前面。往往是以具体释抽象、以一般释特殊。 7、貌:用在动词形容词的后面,被释词往往是表示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是“的样子”的意思。 8、犹:释者与被释者是同义或近义关系。相当于“等于说”的意思。 9、读为、读曰:用本字说明假借字。 10、读若、读如:一般用来注

13、音,有时也用本字说明假借字。 11、 史记三家注:刘宋裴骃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合称为史记三 家注。 12、如字:在特定的上下文里,这个字要按照本来的读音读。 13、四书集注:南宋朱熹着,包括大学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中庸章句四部书。 14、衍文:用来指明古书中多出了文字的现象的术语。 15、脱文:用来指明古书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的术语。 四、解释句中加点的词每词1分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奋起 2、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旋转上升旋风 休息 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拦阻 4、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

14、止,时则不至而控 于地而已矣。迅速 突过 投 5、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到 郊野 饱的样子 6、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长 7、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旋风 穿过 8、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信 9、宋荣子犹然.笑之。笑的样子 10、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变化 11、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 牛马。通流 分辨 1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迷惘的样子 13、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定圆方之器 14、然而巨盗

15、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滕扃鐍之不固也。举 15、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触犯 16、法趣上下四相反也,而无所定,虽有十黄帝不能治也。取 17、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 之吏。报告 18、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日众。怠慢 19、 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窳 之器,聚弗靡之财。粗劣有毛病 20、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送饭田地 21、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温暖 22、 女执懿 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深沿着 道路 23、蚕月条 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截取 24、 载玄载黄。我朱孔 阳。为公子裳。很鲜明 25、四月秀 葽。五月鸣蜩。抽穗开花 26、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会

16、合田猎 27、言私其豵。献豜于公。我 28、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屋檐 29、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北向的窗户用泥涂 30、 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拾取劈柴 31、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聚集 32、 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搓绳索升 33、朋酒斯飨。曰杀羔羊。两 34、髧彼两髦。实维我仪。配偶 35、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 人只。到 其它 信 36、髧彼两髦。实维我特.。配偶 37、 颜色憔悴,形容 枯槁。脸色体态 38、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全 39、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洗发洗身体

17、 40、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结束 41、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本性 42、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匍匐。仔细 43、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求 44、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判决 45、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仅仅 46、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遗憾 47、汉之败却彭城,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退却 48、 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砍柴打草 49、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 轨,骑不得成列。并列 50、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暗中 51、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 .千金。悬赏征求 52

18、、诸将效.首虏。献 53、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背 54、 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最后 方法 55、 韩信曰:“善。先生相寡人何如?”对曰:愿少间.。”屏开众人 56、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时机 57、此二人相与,天上至欢也。然而卒相.擒者,何也?偏指 58、夫听者事之候.也,计者事之机也;征候 迹象 59、骐骥之局躅,不如驽马之安步.;慢走 60、弟举兵,吾从此助公。尽管 61、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法度 62、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赦免 63、 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 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假

19、如夸耀 64、 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努力从事平定 65、中孺扶服 叩头,曰:“老臣得托命将军,此天力也。”匍匐 66、光闻之,切让 王莽。责备 67、 光出都肄.郎羽林,道上称V走毕。练习演习 68、谨宿卫,卒.有物故自裁,令我负天下,有杀主名。突然 69、太后被.珠襦,盛服坐武帐中。披 70、诗云:籍曰未知,亦既抱子。假如 71、夫褒有德,赏元.功,古今通谊也。首 72、党亲连体,根据 于朝廷。根盘踞 73、 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首 74、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恳切 75、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

20、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悒而与谁语。指责 76、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见笑而自点.耳。点污 77、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短 78、仆又薄 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迫近 79、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凭借 80、今以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阘茸之中。台阶 81、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处理 82、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怆怛都割切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自己 恳切 83、世又不与能死节者,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仅仅 84、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肌理脸色 85、其次关木索被棰楚受辱。带上 86、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环绕 87

21、、 故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自杀 88、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气惕息。撞 89、 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棰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衰败 晚 90、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卓越突出 91、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愤懑 92、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详细考察 93、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处于卑贱地位 94、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于深藏岩穴邪?仅仅 95、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美好 96、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接近 97、 根之茂

22、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成熟 明亮 98、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 .焉。放开 99、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像 100、宇文新州之懿 范,襜帷暂驻。美好 101、时唯九月,序.属三秋。季节 季节 102、天髙地逈,觉宇宙 之无穷。空间 时间 103、大运不穷,命途多舛 。灾难 104、北海虽賖,扶摇可接。远 旋风 105、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小儿笑 106、既无叔伯,终 鲜兄弟。既 107、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服丧的名称奴仆 108、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缠绕 109、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 .才。优秀 110、

23、臣之进退实为狼 狈。进退两难 111、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 .甚。突出 112、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逗留 113、 但以刘日薄 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迫近短 五、简答每题5分 1、诗经押韵的韵例是怎样的? 答:(1)从韵在句中的位置看,句尾韵是最普遍的形式;(2 )从一章中所用的韵数看,分为一韵到底和换韵两类; (3)从韵脚相互的距离来看,情况比较复杂:句句押韵;隔句押韵;交韵。 2、为下列古诗标明韵脚并据此总结诗经的韵例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答:韵脚字:枣、稻、酒、

24、寿/瓜、壶、苴、樗、夫 韵例:句尾韵;换韵;句句押韵; 3、为下列古诗标明韵脚并据此总结诗经的韵例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答:姝隅蹰/娈管/炜/美/荑美/异贻; 韵例:句尾韵;一韵到底,也有换韵;句句押韵、隔句押韵、交韵。 4、为下列古诗标明韵脚并据此总结诗经的韵例 兼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兼葭采采。白露未己。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答:萋湄跻坻/晞/采己涘右沚 韵例:句尾韵;一韵到底

25、;隔句押韵。 5、诗经韵部是怎样归纳的? 归纳系联先秦韵文和散文韵语的韵脚字;利用谐声偏旁; 6、上古声母与三十六字母相比较,有哪些变化? 合并:知彻澄娘与端透定泥;非敷奉微与帮滂并明; 分化:照穿床审一类接近精清从心,一类接近端透定泥;喻母一类与匣相同,一类接近定母。 7、什么是古音通假?原则是什么? 古音通假:古代汉语书面语中同音或音近字的通用和假借。 原则是:语音必须相同或相近,而且以古音(上古音)为标准。 8、列举出汉代五位注解家的名字。 毛亨、马融、孔安国、郑玄、赵岐、王逸等。 9、古书注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释词、串讲、通释全章大意、阐明哲学思想、注音(句读、修辞、表达方式、典章

26、制度等) 10、“谓”与“谓之”有什么不同? 谓之:使用这个术语时,被释词放在“谓之”的后面。不仅用来释义,还能区别同 义词、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谓:使用这个术语时,被释词放在“谓”的前面。往往是以具体释抽象、以一般释特 殊。 11、读为、读曰与读若、读如有什么不同? 读为、读曰:用本字说明假借字。读若、读如:一般用来注音,有时也用本字说明假借字。 12、列举出四位为史书作注解的学者。 裴骃、司马贞、张守节、裴松之(颜师古、李贤) 13、分别列举出西汉、东汉、唐、宋、清时期为毛诗作注解的五位学者。 毛亨、郑玄、孔颖达、陆德明、朱熹、陈奂、马瑞辰。 14、列举出为论语作注解的五位学者。 马融、王肃

27、、郑玄、何晏、邢昺、刘宝楠。 15、列举出十三经注疏中孔颖达所作的五部正义著作。 五经正义 六、为下列诗歌标出平仄,有拗救的要指出 新城道中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答案: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答案: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仄

28、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答案: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是律诗,符合律诗的平仄、押韵、对仗格式。 夜泊水村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絶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答案: 夜泊水村 陆游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9、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答案: *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答案: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 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答案: 乐游原 李商隐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 七、阅读古书的注解回答问题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

30、采非一辞也芣苢马舄马舄车前也宜怀妊焉薄辞也采取也笺云薄言我薄也采采芣苢薄言有之有 藏之也正义曰芣苢马舄舄车前释草文也郭璞曰今车前草大叶长穂好生道边江东呼为虾墓衣陆玑疏云马舄一名车前 一名当道喜在牛迹中生故曰车前当道也今药中车前子是也幽州人谓之牛舌草可鬻作茹大滑其子治妇人难 产王肃引周书王会云芣苢如李出于西戎王基驳云王会所记杂物竒兽皆四夷逺国各赍土地异物以为 贡贽非周南妇人所得采是芣苢为马舄之草非西戎之木也言宜怀妊者即陆玑疏所云治难产是也笺正 义曰毛传言薄辞故申之言我薄也我训经言也薄还存其字是为辞也言我薄者我薄欲如此于义无取故 为语辞传于薄污我私不释者就此众也时迈云薄言震之笺云薄犹甫也甫始也有客

31、曰薄言追之笺云王 始言饯送之以薄为始者以时迈下句云莫不震迭明上句薄言震之为始动以威也有客前云以系其马欲 留微子下云薄言追之是时将行王始言饯送之诗之薄言多矣唯此二者以薄为始余皆为辞也采采芣苢 薄言掇之掇拾也采采芣苢薄言捋之捋取也音义采采芣苢薄言袺之袺执衽也采采芣苢薄言襭之扱衽 曰襭掇都夺反一音知劣反拾音十捋力活反袺音结衽入锦反又而鸩反衣际也襭户结反扱初洽反正义 曰释器云执衽谓之袺孙炎曰持衣上衽又云扱衽谓之襭李廵曰扱衣上衽于带衽者裳之下也置袺谓手 执之而不扱襭则扱于带中矣家大人曰诗之用词不嫌于复广雅有取也此诗一章泛言取之二章言取之 之事三章言既取而盛之以归皆取也 1文中共收录了那几家的解释?请说明

32、人名。(5分) 2、 在所使用的注释术语中哪一个是说明虚词的?请在相应位置标明。(4分) 3、文中的“薄”有哪几种解释?(4分) 4、 “薄言有之”的“有”是什么意思?(3分) 答案: 1毛亨郑玄孔颖达陆德明王念孙 2、辞“薄,辞也。” 3、虚词开始努力 4、取 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注齐侯不知戎礼疏射食亦反下并注皆同射 其左越于车下注越队也正义曰僖二十二年传曰虽及胡耉获则取之明耻敎战求杀敌也宣二年传曰戎 昭果毅以听之之谓礼杀敌为果致果为毅是戎事以杀敌为礼齐侯谓射君子为非礼者乃是齐侯不知戎 礼也射其右毙于车中綦母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注綦母张晋大夫寓寄也队直类反从左右皆肘之

33、使 立于后注以左右皆死不欲使立其处綦元音其下音无丧息浪反乘绳证反疏处昌虑反正义曰说文云肘 臂节也谓左右为凶处故以肘排退之韩厥俛定其右注俛俯也右被射仆车中故俯安隠之 (春秋左传正义文公二年) 1、文中的“注” “疏”分别是谁所作?注音是谁做的?(6分) 2、请写出这一段注解中的经书原文。(4分) 3、 根据注文,战争中的“礼”是什么意思? ( 4分) 4、 韩厥为什么“从左右皆肘之”?用文中原句回答。(4分) 5、“俛俯”是什么关系? “隐”是什么意思? (4分) 答案: 1、杜预孔颖达陆德明 2、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綦母张丧车 从韩厥曰请寓乘

34、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韩厥俛定其右 3、戎昭果毅以听之之谓礼杀敌为果致果为毅是戎事以杀敌为礼 4、谓左右为凶处故以肘排退之 5、异体字;安稳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缓且子氏未薨故名注惠公葬在春秋前故曰缓也子氏仲子也薨 在二年赗助丧之物使者受命不受辞欲令遭时设宜临机制变王谓仲子已薨令咺并致其赗仲子尚存赗 事湏止宰咺知其未薨犹尚致赗是则不达时宜耻辱君命王则任非其人咺为辱命之使君臣一体好恶同 之贬咺亦所以责王则惠公已葬子氏未薨若不言其人则不知为谁来赗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注言同 轨以别四夷之国音义别彼列反诸侯五月同盟至注同在方岳之盟大夫三月同位至注古者行役不踰时 士踰月外姻至注踰月度月也姻犹亲

35、也此言赴吊各以逺近为差因为葬节疏正义曰天子诸侯大夫士位 既不同礼亦异数赴吊逺近各有等差因其吊答以为葬节且位髙则礼大爵卑则事小大礼踰时乃备小事 累月即成是以未及期而葬谓之不懐过期而葬谓之缓慢春秋从实而録以示是非于天子言毕至以下不 言毕者天子贵在尊极海内为家天下闻丧无敢不至故言毕也诸侯同盟或来或否大夫出使本奉君命虽 或闻丧未必尽来故不言毕也赠死不及尸注尸未葬之通称音义称尺证反疏注正义曰曲礼下云在床曰 尸在棺曰柩是其相对言耳今以既葬乃来而云不及尸知尸是未葬之通称也葬则尸不复见未葬犹及见 之故以葬为限也释例曰丧赠之币车马曰赗货财曰赙衣服曰禭珠玉曰含然而总谓之赠故传曰赠死不 及尸也然则此文虽为赗发其实赗

36、赙含禭总名为赠吊生不及哀注诸侯已上既葬则缞麻除无哭位谅闇 终丧音义上时掌反缞七雷反谅音亮又音良闇如字豫凶事非礼也注仲子在而来赠故曰豫凶事 (春秋左传正义隐公元年) 1 文中的“注”“疏”分别是谁所作?(4分) 2 请写出这一段注解中的经书原文。(6分) 3 文中出现的“称”、“上”的读音是什么?“如字”表示“闇”的读音是什么? (6分) 4“缓”在句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缓”?请用注解的原句回答。(4分) 答案: 1 杜预、孔颖达(4分) 2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缓,且子氏未薨,故名。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同 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踰月,外姻至。赠死不及尸,吊

37、生不及哀。豫凶事,非礼也。(6分) 3. Ch Eg sh mg dn (6 分) 4 .过期而葬谓之缓慢。惠公葬在春秋前故曰缓也。(4分) 野有死麕恶无礼也天下大乱强暴相陵遂成淫风被文王之化虽当乱世犹恶无礼也笺无礼者为不由媒妁 鴈币不至劫胁以成昏谓纣之世野有死麕白茅包之郊外曰野包裹也凶荒则杀礼犹有以将之野有死麕羣 田之获而分其肉白茅取洁清也笺云乱世之民贫而强暴之男多行无礼故贞女之情欲令人以白茅裹束野 中田者所分麕肉为礼而来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懐思也春不暇待秋也诱道也笺云有贞女思仲春以礼与男 会吉士使媒人道成之疾时无礼而言然音义包逋茆反裹音果杀所戒反徐所例反清如字沈音浄令力呈反 诱音酉疏正义曰毛以

38、为皆恶无礼之辞也言凶荒则杀礼犹湏礼以将之故贞女欲男于野田中有死麕之肉 以白茅裹之为礼而来也既欲其礼又欲其及时故有贞女思仲春以礼与男会不欲过时也又欲令此吉士先 使媒人道成之不欲无媒妁而自行也郑唯懐春为异言思仲春正昏之时以礼与男会也余与毛同言春据成 昏之时吉士诱之乃于纳采之先在春前矣但以昏时为重故先言懐春也凶荒则杀礼鮮以死麕之意昏礼五 礼用鴈唯纳征用币无麕鹿之肉言死麕者凶荒则杀礼谓减杀其礼不如丰年也礼虽杀犹湏有物以将行之 故欲得用麕肉也此由世乱民贫故思以麕肉为鴈币也齐人谓麕为獐则麕是獐也必以白茅包之者由取其 洁清也易曰藉用白茅旡咎传曰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以供祭祀明其洁清传以秋冬为正昏此 云春者此女年二十期已尽不暇待秋也此思春思仲春欲其以礼来若仲春则不待礼会而行之无为思麕肉 矣此女恶其无礼恐其过晚故举春而言其实徃歳之秋冬亦可以为昏矣释诂云诱进也笺以仲春为昏时故知贞女思仲春之月以礼与男会也言吉士诱之者女欲令吉士使媒人导达成昏礼也疾时无媒故言然也言 懐春自思及时与男会也言诱之自吉士遣媒也非谓仲春之月始思遣媒何者女十五许嫁已遣媒以纳采二 十仲春始亲迎故知非仲春月始思媒也吉士者善士也述女称男之意故以善士言之士如归妻求我庶士皆 非女所称故不言吉卷阿云用吉士谓朝廷之士有善徳故称吉士也 (诗召南野有死麕) 1“郊外曰野”是谁的解释? “笺云”是谁的解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