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学_重点总结_第1页
口腔正畸学_重点总结_第2页
口腔正畸学_重点总结_第3页
口腔正畸学_重点总结_第4页
口腔正畸学_重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口腔正畸学 08 口腔 zyt wyz 第一章绪论 诺畸形(maloccusion )的概念 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分支科学,它的学科内容是研究错畸形的病因机制、诊 断分析及预防和治疗。 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疾病、口 腔不良习惯、替牙异常等导致的牙齿、颌骨、颅面的畸形,如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 间的关系异常、颌骨大小形态位置异常等。 的临床表现 1. 个别牙齿错位:如唇、舌向错位、近中错位、远中错位、高位、低位、转位、易位等。 2 牙弓形态和牙齿排列异常,如牙弓狭窄,牙列拥挤等。 3 牙弓、颌骨、颅面关系的异常,如反 厂,深覆,开,上颌前突或下颌前突

2、,双颌 前突等。 二. 个别正耳耳于想尸常有何区別? 个别正常 ;凡轻微的弟 询形,对于生理过程无大妨碍者,都可例入正常范畴,这种正 常范畴内的个体,彼此之间有有所不同,故称之为个别正常 =。 理想正常 :是Angle提出来的,即保存全副牙齿,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很整齐 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 关系非常理想,称之为理想正常。 三. 的危害性 (一)局部危害性 1 .影响匸 颌面的发育,如反患者影响颌骨发育。 2 影响口腔的健康, 3影响口腔功能,咀嚼功能下降,发音不清。 4 影响容貌外观。 (二)全身危害 因咀嚼功能降低引起消化不良及肠胃疾病,由于颜面的畸形对于患者可造成严重的

3、 心理和精神障碍。 影响其发育而造成于啃形,而采用各种预防措施来防止各种 于啃形的 发生,是预防矫治的主要内容。 2 阻断矫治 当错砖形发生的早期,通过简单的方法进行早期矫治,阻断弟 用形向 严重发展,将颌面的发育导向正常称阻断矫治。 3 一般矫治 是口腔正畸矫治中最多见的,根据不冋牙颌面畸形选用各类矫治器,如可 摘矫治器、固定矫治器、功能矫治器等。 4 外科矫治是指对生长发育完成后的严重的骨源性第 1时形需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来 矫正其错,称为正颌外科或外科正畸。J 五.矫治的标准和目标 爭I百形矫治的矫治标准应该是个别正常,而不是理想正常。 的矫治目标是平衡、稳定、美观、健康。 第二章颅面部

4、的生长发育 一概述 (一)生长发育型与组织系统 生长发育是生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从脏器或组织系统的发育过程看,可分为以下四型: 1 一般型(I型)包括肌肉、骨骼、身高、体重、颌面部,均沿此型进行生长发育, 呈S状进行。2 神经系统(n型)表现为脑、脊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颅底的生长发育也 属此型,在6岁左右可以发育到 90%,以后逐步完成。3 性器官型(川型)以睾丸、卵巢 等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为代表,与神经系统相反,在青春期以后,显示明显得生长发育。4淋 巴系型(W型)以胸腺、淋巴等组织为代表,12岁左右达到顶峰,以后下降,20岁左右达 到正常人类的数值。 二颅面的生长发育 (一)出生前的颅面发

5、育:颅骨是从膜性颅开始的,面部是以原口为中心开始的。 (二)出生后的颌面生长发育| 1. 颅面部的生长期 颌面部的增大基本和身体一致,但和牙的萌出有关: 第一快速期:3周7个月 乳牙萌出第二快速期:47岁 第一恒磨牙萌出 第三快速期:1113岁 第二恒磨牙萌出第四快速期:1619岁 第三恒磨牙萌出 2. 颅面骨骼的发育方式,有三种 (1)软骨的间质及表面增生。 (2)骨缝的间质增生:成骨基质钙化而成新骨。 (3)骨的表面增生:在骨的表面以沉积的方式,外侧增生新骨和内侧吸收陈骨,保持骨 的厚度相对不变而体积增大。 (婴儿的颅面由骨表面增生及骨缝的间质增生而生长。髁突最后停止生长活动) 3. 颅面

6、部划分标准颅面的分界线有两种 (1) 颅底线(Bolt on氏平面):在头颅侧位 X线片上,从鼻根点至 Bolton点(枕骨髁后 切迹)的连线,该平面之上为颅部,该平面之下为面部。 (2)面横平面(Frankfort 平面):自左右眶下缘最低点至左右外耳道最高点的连线,在 人类学中,常用此平面作为颅面分界线。 4 颅面部的生长发育比例变化及特征 (1) 比例的变化:胎儿初生时,颅部远远大于面部,其体积比例为7: 1,其后由于颌骨 的长大与牙齿的萌出,使面部大为增长,到成年时变为2: 1,其高度的改变也很明显,一 岁时约为3: 12: 1,第一磨牙萌出时 3: 2,到成人时变为1:1。 头部生长

7、在出生时最快;颅部生长速度在出生时最快;而此时面部呈幼稚状态。 (2)Brodie X线片颅面部生长发育特点 1)面部的生长型在早期即已确定 2)头部的各点按直线方向推进 3) 鼻腔底、牙弓面、下颌体下缘三者与Bolt on平面保持恒定的角度 4) 蝶鞍中点通过上颌第一恒磨牙到颏点所画的直线,代表面部向前向下增长的综方向 5)上颌第一恒磨牙的位置、较面部其他部分变异较少而恒定 6)头颅增长的速度,随年龄而递减 5 颅面部的生长发育 (1)颅部的生长发育:颅部前后径增大,主要是靠颅底软骨生长。颅部上下经及左右经 增大,主要靠颅骨骨缝的生长,其次是骨的表面生长1 (2)颅底的生长发育:受颌面部一般

8、型生长发育的影响,也受脑的生长发育影响。颅底 的生长发育主要由蝶筛软骨结合、蝶骨间软骨结合和蝶枕软骨结合进行。蝶枕软骨结合在 18-20岁之间还有活动,由此可见后部有生长发育。 (3)面部的生长发育:出生时面部宽度最大;出生后面部高度增长最大,深度次之,宽 度再次。 三颌骨的生长发育 (一) 上颌骨的生长发育 上颌骨由第一鳃弓的上颌突,侧鼻突和中鼻突共同发育而成;上颌骨与颅骨相连。 生长方向:主要向下,向前,向外生长。 生长方式:骨表面增生和骨缝的间质增生。 1. 三维生长 (1)长度增长 1 )四条骨缝:额颌缝、颧颌缝、颞颧缝、翼腭缝四个大致平行的骨缝处沉积骨质使面 部向下前方扩展,面部的长

9、度及高度得以增加。 2 )骨表面生长:唇侧增生新骨,舌侧吸收陈骨 3 )上颌结节后壁区增生新骨,大幅增加上颌骨长度 4 )腭骨后缘有新骨增生,以维持后鼻棘的位置,使长度增加 (2)宽度增生 1 )腭盖的宽度增长:腭骨及上颌骨表面增生 2 )颧骨宽度增加 3 )上颌骨前部随恒牙的唇侧萌出使宽度增加 (3)高度增加 1 )颅基底及鼻中隔的生长 2 )牙齿的萌出和牙槽骨的表面增生 3)腭盖表面增生,鼻底表面吸收使腭盖下降 2.鼻部生长:以骨表面增生、内面吸收为主,鼻整体向前移动,鼻变咼。 3.眼窝底部生长:骨表面增生,使眼窝间分离,鼻腔增宽,上颌向前移动。 (二) 下颌骨的生长发育 1. 三维生长

10、(1) 长度增长:下颌支前缘吸收陈骨和后缘增生新骨而增加长度(女孩比男孩早1年) (2) 宽度增长:下颌外侧面增生新骨,内侧面吸收陈骨(下颌尖牙宽度11岁后几乎无增 加) (3) 高度增长:髁突及喙突生长(下颌支)、牙槽突生长及下颌下缘少量新骨增生使下颌 骨高度增加(下颌体 2. 关节部:髁状突呈 v字形向后上方移动 3. 喙突:喙突顶端向上侧向移动。下方侧向唇颊侧移动 4. 颏部:随着发育慢慢突起 5. 下颌角变化:随年龄及功能发生变化 (- 三) 上下颌间位置关系的调整 四 牙列与 的发育 (- 一)I的发育阶段 1. 明牙前期的颌间关系 2. 乳牙L期7-8月至2-3岁 (1) 一般萌出

11、顺序为 12435 :下If上If下上下Vt上V (2)乳牙列的间隙变化: 在前牙部分,由于生长发育而出现牙列间隙为生长间隙。在上 乳尖牙的近中和下乳尖牙远中出现间隙为灵长间隙(primate space)这是灵长类动 物的特征 (3 )终末平面类型: 乳并 从侧方观察,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的关系,大致可分为三型: 1) 垂直型: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呈一直线,在一个垂直平面上。 2)近中型: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在上颌第二乳磨牙的近中位置。 3)远中型: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在上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位置,这 种类型极易迄成上鉞囲一江序牙建时形成远屮关系,汇将来 错合的发生关系较大。 (

12、4)乳牙特征 前牙覆盖很小,Nj-.Kffi深的覆 前牙部分可有生长间隙及灵长间隙 终末T-nil以垩口型及近屮巴较务,这对fl 1T 廷立正常YJ 上颌乳尖牙的近中舌侧面与下颌乳尖牙的远中唇侧面相接触。 3.替牙期:6-12岁期间 (1)恒牙开始钙化的时间及顺序:出生时上下第一恒磨牙开始钙化; 8-10岁时第二磨牙 开始钙化 (2)萌出时间及顺序:受种族、遗传等影响 顺序:上颌:6宀1宀247 5宀3宀7 下颌:6宀1宀2宀3 4 57 或为上颌:6717 27 47 37 57 7,下颌:671宀2 4宀3宀57 (3) 替牙间隙(Leeway Space):乳尖牙及第一、二乳磨牙的牙冠宽

13、度总和,比替换后 的恒尖牙和第一、二前磨牙大,这个差称替牙间隙。 恒乳恒牙交替过程中,前牙比乳牙大,其差量通过以下几方面补偿: 1 )乳牙间有适当的牙间隙 2 )恒切牙萌出时更偏向唇颊侧 3 )尖牙之间牙弓宽度增加 4 )前磨牙萌出时较偏颊侧 5 )乳恒牙的大小比例协调 6 )替牙间隙的作用 (4)替牙期的暂时性错诵:是发育中的自然现象,暂不需要矫正,包括以下: 的利用,可自行调整。 4 )上下第一恒磨牙建初期可能为尖对尖关系。当乳磨牙与前磨牙替换后,利用上下 颌替牙问隙Z差可以洞整为屮性 关系白丁替牙斤卜颌的俪余闻凝”上颌的 剩余间隙,下第一恒磨牙向前方移动的距离较上第一磨牙为多) 5)上下

14、切牙萌出早期出现前牙深覆 。由于后牙的高度增长切牙的深覆可能自行调整 4.恒牙 期:12岁-第二恒牙萌出直至第三磨牙萌出 (1) 恒牙特征:P29 第三章 错畸形可以分为二个方面: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一遗传因素I (一) 种族演化(race evolution ) 因生活环境的变迁、食物结构的变化等造成咀嚼器官的不平衡退化,机制为:颅面比例 和形态因生存环境变迁而改变,咀嚼器官因食物的结构变化而出现退化,咀嚼器官的 退化呈现出不平衡的现象,即肌肉居先,颌骨次之,牙齿再次之,导致牙量、骨量不调, 出现牙齿拥挤畸形。 (二) 个体发育(in dividual developme nt) 咀嚼器官

15、以退化性性状的遗传占优势。 二.土f (一) 先天因素(congenital causes ) 从受诸.卵细.胞的形成到.胎儿的牛长发育口角屮土以前,別帅 简形形成的各种发育、营养、 疾病、外伤等原因,都称为先天因素。 1母体因素形成 2 胎儿因素 3 常见的发育障碍及缺陷: (1) 多生牙(supernumerary tooth ):由牙胚发生过程中异常环境因素或是遗传因素所造成 (2) 先天性缺牙(congenital missing tooth ):多为位于各段牙齿序列远中部位的牙齿。由于 在牙胚发育早期阶段的异常因素所致,可能与遗传或外胚叶发育障碍有关,是人类咀嚼器官 演化过程中出现的

16、一种现象。 (3) 牙齿大小形态异常:多由遗传因素决定,是由于牙胚在发育形成分化阶段出现异常而 形成 (4) 舌形态异常:舌的形态与其功能、压力有关。 (5) 唇系带异常 (二) 后天因素 是扭出牛弟由各种仝身和局部知坏境因索造成错 睛形的各种因裳 1. 某些急性及慢性疾病2 .佝偻病 3 .内分泌功能异常 4 .营养不良 (三) 功能因素()探 1. 吮吸功能异常 初生儿上下颌骨常呈远中关系,婴儿吸吮母乳能使下颌向前 2 .咀嚼功能异常咀嚼功能减退,不仅会引起咀嚼肌群组织结构的退化,也会使上、 卜颌骨发育不良而F致:借畸形: 3.呼吸功能异常 腭盖的上部有鼻腔,下有口腔,腭盖上部的压力大于下

17、部,保证 腭盖往下降,口呼吸时,导致下颌骨下垂及面颊部肌张力增加; 舌体被牵引向下,上牙弓失去舌的支持,又加两侧颊肌的异常压 迫,上颌宽度得不到正常发育;气流从口腔进入,造成腭顶正常 惯、不良睡眠习惯等,是形成错 T畸形的主要病因之一。 (五)乳牙期及替牙期的局部障碍 1. 乳牙早失:因龋病、外伤或其他原因使乳牙在正常替换前丧失。乳前牙早失可 造成反 或深復:乳尖牙尽失,根切牙远中倾斜或秽忆 伴有不同程度的颌骨大小、形态和位置异常; 前牙代偿明显,上前牙代偿性唇倾,下前牙代偿性舌倾。 (2)功能性前牙反 检查下颌关闭道,确定牙位与肌位的不协调,有或搂你: 下颌能后退,至上下前牙对刃关系。 年龄

18、较小的患者,因前牙反 常常需要咬蜡记录肌位。 X线头影测量:神山分析法:两张X线片的下中切牙切点连线与前颅底平面的交 角明显减小。 (二)矫治(原则及方法) 前牙反 的关键时期,治疗目的是解除反,忆邛如斗长向匸啣方 向发展。 1矫治计划 乳牙期 治疗目的:恢复下颌正常咬合位置,改善骨面型;解除前牙反.叽卍上辿笈芍、 抑制下颌过度发育。 最佳矫治时间:3 5岁, 疗程:35个月 预后:乳牙反 轿正仏fl囚反 的叮能性减小,刘使发牛“症状较轻; 替牙期:避免长期使用矫治器,尽快解除反 恒牙早期 2、矫治方法 垫矫治器;下前牙塑料联冠式斜面导板矫治器;肌激动器;功能调节器川型(FR-川);头帽 颏兜

19、;口外上颌前方牵引器;固定矫治器 三、前牙深覆盖 (一)定义:前牙深覆盖指上前牙切端至下前牙唇面的最大水平距离超过3mm者。 (二)前牙深覆盖的分度 I度:上切牙切端至下前牙唇面的最大水平距为35mm n度:5 8mm 川度:8mm以上 (三)按病因机制分为三型 牙型(性):上下牙齿的位置或数目异常. 功能型(性):功能性下颌后缩. 骨型(性):颌骨发育异常. 三类:上颌正常,下颌后缩. 下颌正常,上颌前突. 上颌前突,下颌后缩. 因上下前牙位置和数目异常造成前牙深覆盖,后牙关系多为中性;因功能因素和颌骨不调造 成的前牙深覆盖,后牙关系远中,为安氏II类1分类错 ; 安氏II类1分类错丨 (四

20、)矫治 1、安氏n 1类错怕址治丘则 早期矫治 综合性矫治 外科矫治 下颌后缩 功能矫治器促进下颌向 前生长 一般不拔牙 严重者需要 轻度上颌前突 下颌后缩 口外弓抑制上颌向前生 长或功能矫治器促进下 颌向前生长 拔除4个双尖 一般不需要 上颌前突 口外弓推上颌向远中 拔除44 常常需要 牙型II类骨型1 类 口外弓推上牙向远中 拔除44 不需要 2、矫治目标 解除可能存在的牙列拥挤,排齐牙列 纠正前牙的深覆 纠正前牙的深覆盖 矫正磨牙远中关系 改善患者侧貌外形 3、常用的拔牙模式 (恒牙期前牙深覆盖治疗希望减数拔牙,通过上下牙弓前后牙齿的不同移动代偿已存在的颌 骨发育异常。) 拔除四个第一双

21、尖牙或拔除两个上颌第一双尖牙和两个下颌第二双尖牙 4、矫治治疗过程 排齐和整平牙弓 关闭拔牙间隙,同时矫正前牙深覆盖与远中磨牙关系 咬合关系的精细调整。 四、后牙锁 (一)定义:锁 卍讶沦一种诂舫形.询个别样八影数h讶盼贞紀卜讶鬥呱饮 (二)矫治原则 升高咬合,解除锁 五、深覆 (一)定义:深覆 关系,以便新 匸锁 長上卜牙弓及颌骨垂百向发肓界第所做的错 暗形.匸卩前牙区及牙榕高 度发育过度,后牙及后牙槽高度发育不足. (二)分度 I :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牙冠唇面1/3 1/2或下前牙咬合在上前牙舌面切端1/3 1/2 处 II :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牙冠唇面1/2 2/3或下前牙咬合在上前

22、牙舌面切端1/2 2/3 处 in: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牙冠2/3以上甚至咬在下前牙唇侧龈组织处或下前牙咬合在上 前牙舌侧龈组织或硬腭粘膜处 (三)矫治总体原则 通过协调前后段牙及牙槽的垂直高度来打开咬合,通过纠正前牙轴倾度来改善牙弓形 态,通过调整下颌矢状向位置来改进上下颌骨间的位置关系。多数患者不需要拔牙矫治 一开 (一)分度 I : 上下切牙垂直分开 3mm以内 n: 上下切牙垂直分开 35mm n:上下切牙垂直分开 5mml以上 第十章成年人正畸治疗 一、辅助性矫治牙齿移动的特点小范围牙移动( MTM 1、小范围牙移动(MTM:系指牙齿移动范围及距离较小、矫治目标单一、方法较简单的一

23、类单纯牙性畸形的正畸治疗。在临床中,将牙列咬合关系基本正常,仅有个别牙或少数 牙位置不正,且牙移动距离一般在23mn以内的成年人正畸治疗患者,归入此类治疗范 畴,即通常所谓的少量牙移动。 2、小范围牙移动(MTM的矫治特点: 移动牙的数量及范围小; 简化矫治设计; 轻力及间歇力的应用; 需要患者积极配合; 及时保持及调 3、小范围牙移动(MTM的适应证: (1)美观考虑: 轻度前牙拥挤:由于牙量骨量的轻度不调或上下颌牙齿Bolt on比例不调所致, 往往可以通过扩弓或邻面去釉解除者。 前牙间隙:系由不良习惯、先天性缺牙、多生牙拔除及系带异常等所致的前牙 间隙,可通过简单牙移动关闭且不致造成牙过度倾斜及牙周损伤者。 前牙唇(舌)向错位所造成,没有明显骨骼异常,牙弓 内有排齐该牙的足够间隙或间隙差不大者。 个别前牙扭转、错位:个别前牙的扭转、唇向、舌向、高位、低位等,但没有 显著牙量骨量的不调者。 牙- 但应注意不良习惯的纠正及保持,否则易复发。 过大邻牙间隙:牙齿间的正常接触存在,主要是由于牙周疾病或增龄性变化, 牙龈乳头及牙槽骨的过度萎缩所致,可以通过邻面去釉缓解者。 (2)牙周考虑: 倾斜的磨牙 其他:如因牙齿扭转、拥挤、错位等造成牙间隙, 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