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方案预习作业_第1页
创新设计方案预习作业_第2页
创新设计方案预习作业_第3页
创新设计方案预习作业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创新设计预习作业-政治论文创新设计预习作业单茹茹/摘 要:预习是学生学习的必要环节,设计好预习作业既有助于学生自主学 习,也有助于教师“以学定教”。在教案实践中,可以通过设计思维导图式、 拓展探究式、体验实践式等三种形式的预习作业,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 力,提高教案实效。关键词:预习作业 创新设计 自主学习单茹茹,女,浙江省温州市教师教育 院,中学高级教师。预习是学生学习的必要环节,也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重要过程。预习作业 有助于引导学生在课前有目的地阅读和思考,尝试初构知识和梳理疑难,为课 堂学习做好铺垫;也有助于教师通过预习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困 难,进而在课堂上有针对地开展学

2、习指导,提高教案效率。因此,一份好的预 习作业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中学习要点,并隐含着学习方法的指导以 实现上述功能。在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我市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 尝试以导学案的形式支持学生预习。在导学案中,他们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 主旨,改变传统预习作业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呈现轻方法指导、重书本经验 轻学生实践体验的做法,创新设计预习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以文化生活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为例予以阐述。一、变单一填空为思维导图式作业阅读课本并完成相关填空是预习作业的常见形式。这一做法对学生课前初识 教案内容,概览知识要点确有成效,但由于形式单一,内容照搬课本,长

3、此以 往抑制了学习兴趣,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也压缩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空 间。为激发主动学习,激活学生思维并指导学习方法,教师在预习作业变革中 设计了两种类型的思维导图作业。类型一:关键点思维导图。关键点即学生学习的重点或难点。教师根据这些 关键点设计成有指示性的思维导图,将课本中相对繁复的文字内容转换成简明 直观的图画。学生在完成导图的过程中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而不是机械 的摘抄填空。借助于这样的思维训练,学生能掌握接收、理解、存储、提取信 息的有效方法,从而提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文化 创新的途径”为例,讨论“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拿来主义”的片面性是本 框教案

4、的发展要求,而教材中的相关概念采用了混合式的表述,因此该内容有 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将该内容设计成了“坐标式思维导图”预习作 业:这一设计不同于传统填空式的预习作业,它包含着对学习难点的预判以及思维方法的要求。一方面,它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考验,是思维转换的一次演 练;另一方面也易于暴露学生的认知困惑,帮助教师通过预习作业预知学情。WMPjWWWT守旧主A, MW主* 民Bus无主久 历业鑫盘主牛厠ft幷制轴 LIE屮仲山为时川的弭也怕BTT嘩类型二:整体性思维导图。画出知识结构图,引导学生梳理逻辑主线、统揽 课本知识是政治课教案的重要方法,这一方法通常在课后作业或复习课上使 用。在变革

5、中,教师将画出结构图的学习任务前置为预习作业“请在阅读本框 内容后画出一张涵盖主干知识的整体性思维导图”。教会学生如何画图是这一 预习作业能否发挥功效的关键。教师事先通过“提供示例一一解说画图方法一 学生尝试一一典型思维导图作业点评”的步骤予以指导。经过至少三次尝试 和点评后,学生基本能掌握画图方法即“锁定主题一一浏览课本一一识别主干 提炼关键词一一画出思维导图一一依据导图整体解说知识”的方法。与课 后复习中画图相比,课前预习中画图更富于挑战性与创造性,也更易于激发学 习的主动性。在画图中学会的预习方法可应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可以在终 身学习中发挥作用。二、变文本解读为拓展探究式作业在课堂教

6、案中,限于课时,教材“探究活动”往往只能选择部分使用,这就 使得教材中许多凝聚着编者智慧的具有启发性、趣味性、拓展性的教案资源未 能充分利用。教师们在编制导学案,设计预习作业的实践中,重拾这些被课堂“遗忘”的素材,没计了基于教材“探究活动”和辅助文又不拘泥于此的拓展 探究式预习作业。类型一:教材“探究活动”的变式运用。在“文化创新的途径”一框中有五 处“探究活动”,其中第二处为“根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从孝 的继承与发展中看道德继承中的文化创新”。利用这一资源,教师设计了一份 预习作业:1.上网搜索“二十四孝”故事并选择一个“孝”故事写一篇100字的评论;2 请为自己的“孝”打分(满分1

7、0分),并简要说明理由。百字评论需要学生运用旧知即第四课中“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相关知识,在 旧知与新知“文化创新的途径”之间架起桥梁;为“孝”打分则需要学生反思 个体生活经验,将“道德继承与发展”从书本学习延伸到日常的言行举止和生 活方式中去。这份预习作业的可取之处在于既隐含着知识的深化理解和灵活运 用,又摆脱了知识本位的桎梏,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情感体验的升华。类型二:教材辅助文的延展探究。“文化创新的途径”第一目中有一处辅助 文“文化名人”,简要介绍了画家徐悲鸿的文化贡献和影响。文中指出,徐悲 鸿的作品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实 现文化创新”正是本框教案的

8、核心内容。教师据此设计了一份预习作业:1 阅读课本53页上的辅助文“融汇中西、纵贯古今的大师一一徐悲鸿”;2 上网搜索一幅徐悲鸿先生的代表作,读一读相关评论;3 请通过资料搜索另举出一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名人或文化 作品的案例徐悲鸿先生的画作赏析使辅助文中的文字描述有了鲜活直观的印象,在拓宽 学生视野、增添学习情趣的同时也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赏鉴审美品位。 网络搜索资源并予以筛选或整合是信息化时代不可或缺的一种学习方法。这样 的预习轻松活泼又富有深意,学生的尝试既为后续的理性认知做好感性素材的 储备,也有助于发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能力和搜索、评价、利用信息 的网络信息素养。

9、三、变案头学习为体验实践式作业为引导学生学会多样化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开放的生活实境中通过合作实 践实现三维学习目标,教师依据“学习金字塔”理论,根据教案内容特点,设 计了体验实践式预习作业。以“文化创新的途径”为例,教师提前一周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任务:拍摄一部微电影舌尖上的温州。要求:以小组合作方式完成;以温州美食为主题;电影时长5分钟;提交作品必须为原创,严禁抄袭;课堂上展示作品。这一预习作业引领学生开启了一次文化创新的实践之旅,为思想政治课学习 营造了“人人参与、合作创造”的浓郁学风,在即将完成文化生活第二单元 教案之际掀起了一次学习高潮。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编写剧本、拍摄并展示 作品

10、的过程,就是一次文化创新的体验,是学生“小组讨论”、“做中学”、“马上运用”的过程。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来看,学生在合 作、实践与展示中需自觉运用文化生活第二单元中已经学过的知识,也需 主动预习本框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体验中提升辩证 思维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探索实践的能力;学生藉此获得了自我表现的 机会和发展的主动权,迸发了学习热情;制作过程需借鉴舌尖上的中国,需 调查家乡美食文化,也有利于培育人文情感和乡土情怀。在实际操作中,设计 体验实践式预习作业不仅要结合教案内容的特点,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践条 件和学习负担,要使体验实践的过程为教案“锦上添花”,提高教案实效,避 免陷入华而不实,舍本逐末的形式主义泥淖。有的放矢、创意纷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