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要点(重点笔记)_第1页
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要点(重点笔记)_第2页
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要点(重点笔记)_第3页
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要点(重点笔记)_第4页
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要点(重点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要点精解101、项目管理和核心是项目的 目标控制。102、业主方的项目管理 往往是该项目的项目管理的核心。103、项目工程建设的全寿命周期包括项目的 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使用阶段(或称运营阶段、运行阶段)。104、项目立项(批准立项)是项目决策的标志。105、项目的实施阶段包括:设计前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动用前准备106、决策阶段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确定项目的定义。107、实施阶段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通过管理使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10 8、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是: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以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得以实现。109

2、、施工方项目管理主要服务于 项目整体利益和施工方本身利益;项目总承包方项目管理主要服务于 项目整体利益和总承包方本身利益;设计方项目管理主要服务于项目整体利益和设计方本身利益;供货方项目管理主要服务于 项目整体利益和供货方利益;业主方项目管理主要服务于业主方利益。110、施工方主要管理任务:施工成本、进度、质量控制,施工安全、合同、信息管理,与施工有关的组织与协调。(三控制、三管理、一组织)111、总承包方主要管理任务:安全管理、项目总投资和总承包方项目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与总承包方有关的组织与协调112、系统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 组织(最重要)、人、方法和工具。

3、113、系统的目标决定了系统的组织,而组织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114、控制项目目标的主要措施包括: 组织措施(最重要)、管理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115、116、组织工具是组织论的应用手段,用图或表的形式表示各种组织关系,包括:项目结构图、组织结构图、合同结构图、工作任务分工表、管理职能分工表、工 作流程图等 。117、项目结构的编码依据 项目结构图 。118、建设项目策划的目的是 为建设项目的决策和实施增值 。策划的过程是 知识管 理的过程 。119、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策划的主要任务是 确定如何组织该项目的开发和建设 。120、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策划的主要任务是 定义项目开发或建设的

4、任务和意义 。121、施工任务委托方式: 总承包、总承包管理、平行承发包 。122、施工总承包特点 123、施工总承包管理特点 124、施工总承包与施工总承包管理比较 125、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的基本出发点是 借鉴工业生产组织的经验,实现建设生 产过程的组织集成化,以克服由于设计与施工的分离致使投资增加,以及克服由 于设计和施工的不协调而影响建设进度等弊病。126、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的意义并不在于总价包干和“交钥匙” ,其核心是 通过 设计与施工过程的组织集成,促进设计与施工的紧密结合,以达到为项目建设增 值的目的 。127、工程总承包组织模式: 一个企业(即有设计,又有施工)独立承接,设计单

5、 位、施工单位组成联合体承接,施工单位承接、设计单位分包,设计单位承接、 施工单位分包 。128、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从招标开始至确定合同价的基本工作程序:1、业主自行或委托顾问工程师编制建设纲要或设计纲要。2、建设项目总承包方编制项目设计建议书和报价文件。3、设计评审。4、合同洽谈,包括确定合同价。129、业主方项目管理模式:自管、托管、共管。130、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是指导项目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131、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应由组织的管理层或组织委托的项目管理单位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应由项目经理编制。132、项目管理规划大纲编制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文件、标准、规范与有 关文件,招标

6、文件及有关合同文件,相关市场信息与环境信息 。139、140、动态控制的核心是: 比较、纠偏 。141、142、设计过程中投资计划值与实际值的比较包括:工程概算与投资规划、工程预143、施工过程中投资计划值与实际值的比较包括:工程合同价与概算、预算,工程支付款与概算、预算、合同价,工程决算与概算、预算、合同价。(先发生的为133、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的编制依据: 项目管理规划大纲、项目条件和环境分析资 料,工程合同及相关文件,同类项目的相关资料 。134、施工组织设计内容: 工程概况、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 平面图、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35、施工组织设计可分为: 施工组织总设计、

7、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 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36、施工组织总设计编制程序: 1、收集图纸、资料,进行项目特点、施工条件研究; 2、计算各种主要工程的工程量; 3、确定施工的总体部署; 4、拟定施工方案; 5、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 6、编制资源需求量计划; 7、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8、施工总平面图设计; 9、计算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4、5、 6不可逆转) 137、项目目标的 动态控制 是项目管理最基本的方法论。138、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工作程序: 1、准备工作(目标分解,确定计划值) ;2、 实施过程中的动态控制(收集实际值,与计划值比较,采取措施纠偏) ;3、有必要时进行目标

8、调整(完不成或已经完成时) 。纠偏措施: 组织措施、管理措施(包括合同措施) 、经济措施、技术措施。投资控制包括 设计过程的投资控制和施工过程的投资控制 ,其中 前者更为重要。算与工程概算 。计划,后发生的为实际)144、项目经理的职责: 1、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规定的职责; 2、主持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并对项目目标进行系统管理; 3、对资源进行动态管理; 4、建立各种专业管理体系,并组织实施; 5、进行授权范围内的利益分配; 6、收集工程资料,准备结算资料,参与工程竣工验收; 7、接受审计,处理项目经理部解体的善后工作; 8、协助组织进行项目的检查、鉴定和评奖申报工作。145、项目经理的权限

9、: 1、参与项目招标、投标和合同签订; 2、参与组建项目经理部;3、主持项目经理部工作; 4、决定授权范围内的项目资金的投入和使用;5、制定内部计酬办法; 6、参与选择并使用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人; 7、参与选择物资供应单位; 8、在授权范围内协调与项目部有关的内、外部关系; 8、法定代表人授予的其他权利。146、风险量的大小取决两个因素: 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 。147、风险类型: 组织风险、经济与管理风险、工程环境风险、技术风险148、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 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响应、风险控制 。149、常用的风险对策有: 风险规避、减轻、自留、转移及其组合等策略 。150、监理工作的特点:

10、 服务性、科学性、独立性、公正性 。151、建筑工程监理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实施监督。152、工程建设监理的工作程序: 1、编制监理规划; 2、按工程进度,分专业编制监理实施细则; 3、按监理细则实施监理; 4、参与工程竣工验收,签署监理意见;5、监理业务完成后,向法人提交监理档案资料 。153、工程建设监理规划的程序和依据应符合以下规定:1、监理规划应在签订委托监理合同及收到设计文件后开始编制,完成后必须经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并在第一次工地会议前报送业主; 2、应由总监理工

11、程师主持,专业监理工程师参加编制; 3、监理规划编制依据:建设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及项目审批文1、实施细则件,与建设工程项目有关的标准、设计文件和技术资料,监理大纲、监理合同以 及相关的合同文件 。154、工程建设监理实施细则编制程序和编制依据应符合下列规定:应在工程施工开始前编制完成,并由总监理工程师批准; 2、由各相关专业的专业工程师参与编制; 3、编制依据:已批准的监理规划 ,相关的专业工程的标准、 设计文件和相关技术资料,施工组织设计 。155、旁站监理是指在施工阶段监理中,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实施全过程现场跟班的监督活动。主要职责包括: 1、检查施工企业人员到岗、特殊工种持

12、证上岗及施工机械、建筑材料准备情况; 2、在现场跟班监督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执行施工方案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 3、检查进场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商混的质量检验报告等,可现场监督施工方检验或委托第三方复验;4、做好旁站记录和监理日记,保存监理原始资料。201、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应 从工程投标报价开始,直至竣工结算完成为止 ,贯 穿于 施工实施的全过程 。202、成本作为项目管理的一个关键性目标,包括责任成本目标和计划成本目标,前者反映组织对施工成本目标的要求,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203、施工成本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的总和,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组成 。

13、204、直接成本包括 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和施工措施费等 。205、间接成本包括 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交通费等 。206、施工成本管理任务和环节主要包括: 施工成本预测、施工成本计划、施工成 本控制、施工成本核算、施工成本分析、施工成本考核207、施工成本预测就是根据成本信息和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运用一定的专门方法,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可能发展的趋势作出科学的估计,其是在工程施工以209、210、211、施工成本一般以 单位工程 为成本核算对象。212、前对成本进行的估算。208、施工成本计划是以 货币形式 编制施工项目在计划期内的生产费用、 成本水平、 成本降低率以及为降低成

14、本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规划的书面方案。它是降低成本的指导文件,是设立目标成本的依据。施工计划指标有三类: 数量指标、质量指标(降低率) 、效益指标(降低额)。施工成本控制可分为:事先控制、事中控制(过程控制) 、和事后控制。项目管理必须实行 成本核算制 ,它与项目经理责任制 共同构成了项目管理的 运行机制。213、形象进度、产值统计、 实际成本归集三同步, 即三者的取值范围应是一致的。214、竣工工程的成本核算,应区分为竣工工程 现场成本 和竣工工程 完全成本 ,分 别由项目经理部和企业财务部门进行核算,其目的在于考核项目管理绩效和企业 经营效益。215、成本分析贯穿于成本管理全过程,其是在成本

15、形成过程中,主要利用成本核 算资料 ,与目标成本、预算成本以及类似项目实际成本 等进行比较。216、成本控制, 分析是关键,纠偏是核心 。217、施工成本考核是衡量成本降低的实际效果,也是对成本指标完成情况的总结 和评价。以成本 降低额和成本降低率为考核主要指标。218、成本考核可以分别考核 组织管理层和项目经理部 。219、成本管理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是 建立成本管理责任体系 ,包括组织制度、工作 程序、业务标准、责任制度的建立。220、成本管理的措施包括: 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221、施工成本计划分为:竞争性成本计划、指导性成本计划、实施性成本计划。222、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

16、是 以成本预测为基础 ,关键是确定目标成本 。施工成本 计划总额 应控制在目标成本范围内 。223、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方式有三种: 按施工成本编制、按项目组成编制、按工 程进度编制 。224、施工成本计划按照成本组成可分解为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措225、施工成本计划按照工程进度编制,通常利用 控制项目进度的网络图 进一步扩 充而得。226、发包人进行设计变更,应提前 14 天以书面形式向承包人发出变更通知。成 包人 没有拒绝的权利 。227、承包人不得为了施工方便而进行设计变更 。承包人影单严格按照图纸施工, 不得随意变更设计。承包人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设计到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原材、

17、 设备等,须经 工程师同意 。工程师同意后,也须经 原规划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 门审查批准 ,并 由原设计单位提供相应图纸和说明 。未经工程师同意,承包人擅 自更改或换用,承包人承担其费用,并赔偿发包人有关损失,延误工期不予顺延。工程师同意采用的合理化建议,其费用或收益的分担或分享,由发包人和承包人 另行约定。228、承包人在变更确认后 14 天内,提出追加合同价款的报告,工程师收到报告 后 14 天 内予以确认或其它答复,无正当理由不确认或答复的,视为报告已确认。追加的合同价款,应与工程进度款同期支付。229、除非工程师指示或批准了变更,承包人不得对永久工程作任何改变和修改。230、工程师收

18、到建议书后,应尽快给予答复,等待答复期间,承包人不应延误任 何工作。231、设计单位提出的变更,应编制变更文件。建设单位或承包单位提出的变更,应交 总监理工程师 ,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后,由建设中有类似工程价格(间接套用或部分套用);3、承包人或发包人提出合适的价格,233、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结算方式:1、 按月结算; 2、竣工后一次结算(工期 12月以内或 100 万元以下);3、分段阶段;4、结算双方约定的其他结算方式 。单位转交设计单位编制变更文件。232、范本变更价款确定方式: 1、合同中已有价格(直接套用) ;2、参照合同对方确认。234、工程预付款预付时间不迟

19、于约定开工时间前7 天。发包人不按约定预付,承 包人在约定时间 7天后可发通知,仍不预付,在发出通知 7 天后可停止施工。 发 包人应从约定之日起向承包人支付贷款利息,并承担违约责任 。235、工程预付款的性质是与预支。扣回方式: 1、等比率或等额; 2、从尚未施工工程尚需材料及构件的价值相当于工程预付款数额时扣起,从每次中间结算按材 料比重扣除,至竣工之前全部扣清。236、起扣点T=工程总额P预付款M/ /主要材料、构件比重N 237、工程进度款的计算包括: 工程量的计量、单价的计算方法。238、单价的计算方法,主要根据发包人和承包人事先约定的工程价格的计价方法确定,包括: 1、采用可调工料

20、单价法计算工程进度款; 2、采用全费用综合单价法计算工程进度款(简单) 。239、计量确认后 14 天内,发包人应向承包人支付工程款。240、竣工验收报告认可后 28 天内,提交竣工结算报告。发包人收到报告后, 28天内核实,确认后支付结算价款,承包人收到结算价款后 14 天内将竣工工程交付 发包人。28天后发包人不支付价款,承包人催告, 56天内仍不支付,可协商将工程折价,也可由承包方向法院申请依法拍卖。241、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动态计算办法有: 1、按实际价格结算; 2、按主菜计算价差; 3、竣工调价系数法; 4、调值公式法(动态结算公式法) 。242、固定要素aO+成本要素a1、a2、=

21、1 。245、246、成本控制的步骤: 比较、分析核心) 、预测、纠偏(最具实质性的一步) 、247、施工成本的过程控制方法:1、人工费控制(量价分离) 。2、材料费控制(量价分离),控制材料价格和用量。 3、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控制(提高使用效率) 。 4、施工分包费用的控制(做好分包询价、订立平等互利的分包合同、建立分包网络、243、 FIDIC 工程支付条件: 1 、质量合格是必要条件; 2、符合合同条件; 3、变更项目须有工程师的变更通知; 4、支付金额必须大于期中支付证书的最小限额; 5、承包人的工作使工程师满意。244、工程支付项目包括: 工程清单项目(一般项目、暂列金额、计日工作)

22、和清 单以外项目(动员预付款、材料设备预付款、保留金、工程变更费用、索赔费用、价格调整费用、迟付款利息、业主索赔) 。成本控制的依据: 工程承包合同、成本计划、进度报告、工程变更 。检查加强竣工验收和分包结算) 。248、材料用量的控制: 定额控制、指标控制、计量控制、包干控制(小型及零星 材料)。249、材料价格主要由 材料采购部门控制 。材料价格由 买价、运杂费、运输中合理 损耗组成。250、控制材料价格,主要通过 掌握市场信息 ,应用招标和询价 等方式控制价格。251、赢得值法的三个参数: 1、已完工作预算费用 BCWP; 2、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 3、已完工作实际费用 ACWP。

23、252、赢得值的四个评价指标:1 、 费用偏差 CV =已完工作预算费用 BCWP-已完工作实际费用 ACWP;2、进度偏差SV=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254、255、256、会计记录具有 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 特点。257、3、费用绩效指数CPI二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 /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 ;4、进度绩效指数SP匸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 /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 ;253、偏差分析常采用: 横道图法(直观、形象、准确表达费用绝对偏差、且能 眼感受到偏差的严重性,但反应信息量少,一般在较高管理层用) 、表格法(最常用、信息量大、最灵活、可以借计算机

24、处理) 、曲线法(会看图)。施工成本的分析的依据: 会计核算、业务核算、统计核算 。会计六要素指标: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业务核算的特点是对个别经济业务进行单项核算。业务核算的目的在于迅速 取得资料,在经济活动中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258、统计核算可以用货币计算,也可以用实物或劳动量计量。259、成本分析的方法: 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差额计算法、比率法 。260、比较法,就是通过技术经济指标的对比,检查目标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挖掘内部潜力的方法。 通俗易懂、简单易行、便于掌握 。得到了广 泛应用。261、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置换法,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

25、。262、因素替换排序规则: 先实物量,后价值量;先绝对值,后相对值263、比例法常用的有: 相关比例法、 构成比例法(比重分析法、 结构对比分析法) 、 动态比例法 。264、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是 项目成本分析的基础 。方法是进行 预算成本、目标 成本、实际成本的“三算”对比 。预算成本来自投标报价成本,目标成本来自施 工预算,实际成本来自施工任务单的实际工程量、实耗人工、和限额领料单的实 耗材料 。265、月(季)度成本分析是施工项目定期的、经常性的中间成本分析,其依据是302、进度控制的目的是通过控制以实现工程的进度目标。303、304、月(季)的成本报表 。年度成本分析的依据是 年度

26、成本报表 。266、单位工程竣工成本分析包括: 竣工成本分析、主要资源节超对比分析、主要 技术节约措施 。301、进度控制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它包括: 进度目标的分析论证、在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进度计划、进度计划的跟踪检查与调整施工进度控制不仅关系到 施工进度目标能否实现 ,还直接关系到 工程质量和 成本 在工程施工实践中必须坚持一个最基本的工程管理原则,即 在确保工程质量 的情况下,控制工程进度305、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系统是 由多个相关联的进度计划组成的系统 ,它是项 目进度控制的依据 。它是逐渐形成 的。306、由不同深度的计划构成计划系统, 包括:总进度规划、 项目子系统

27、进度规划、 项目子系统中单项工程进度计划 等。307、由不同功能的计划构成进度计划体系,包括: 控制性进度规划、指导性进度 规划、实施性进度计划等 。308、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系统中各进度计划编制和调整时必须注意其相互间的联系和协调 。309、建设工程总进度目标是整个工程项目的目标,它是在决策阶段项目定义时确定的。是 业主方的管理任务 。310、项目实施阶段,项目总进度应包括: 1、设计前准备阶段的工作进度; 2、设计工作进度; 3、招标工作进度; 4、施工前准备工作进度; 5、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进度; 6、工程物资采购工作进度; 7、项目动用前的准备工作进度等 。311、大型项目建设的总进

28、度目标论证的核心是通过编制总进度纲要论证总进度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其内容包括: 1、项目实施的总体部署; 2、总进度规划; 3、各子系统进度规划; 4、确定里程碑事件的进度计划目标; 5、总进度目标的实现条件和应采取的措施 。312、建设工程项目进度目标论证的工作步骤:1、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2、项目结构分析;3、进度计划系统的结构分析;4、项目的工作编码;5、编制各层进度计划;6、协调各层进度计划的关系,编制总进度计划;7、如编制的总进度计划不符合进度目标,则设法调整;8、若经过多次调整,进度目标仍无法实现,则报告决策者。313、横道图进度计划法的问题: 1、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设法表达,但

29、不易表达清楚; 2、适用于手工编制计划; 3、没有通过严谨的进度计划时间参数计算,不能确定关键工作、关键路线、时差; 4、计划调整只能用手工方式进行,工作量大; 5、难以适应大的进度计划。314、工作网络计划按工作持续时间的特点划分为: 肯定型问题的网络计划(只研 究此类)、非肯定问题的网络计划、随机网络计划 。315、我国常用的工程网络计划类型包括: 1、双代号网络计划; 2、单代号网络计划; 3、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 4、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316、进度计划调整的内容: 1、关键线路长度; 2、非关键项目工作时差; 3、增减工程; 4、调整逻辑关系; 5、对资源的投入作相应的调整 。317

30、、掌握网络图的画法、计算、特点。 (见书本 122-150 页)401、质量管理是指 确立质量方针 及 实施质量方针 的全部职能及工作内容,并对其2、工作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的一系列工作。402、质量方针是 组织最高管理者 的质量宗旨、经营理念和价值观的反应 。403、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 ,致力于满 足质量要求的一系列相关活动 。是 在明确的质量目标和具体的条件下,通过 行动方案和资源配置的计划、实施、检 查和监督 ,进行质量目标的 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纠偏控制 ,实现预期质量 目标的系统过程。各个阶段,项目干系人应围绕致力于满足 业主要求的质量总目 标而展开。404、PDCA循环是

31、确定质量管理和监理质量体系的基本原理。计划(P)职能包括确 定质量目标和制定实现质量目标的行动方案。实施(D)职能包括交底、操作。检 查(C)职能包括检查是否实施了计划的行动方案、计划执行的结果。处置( A)职能包括纠偏、预防改进。405、全面质量管理(TQC)的基本原理是:强调在企业或组织的最高管理者质量方针的指引下,实施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406、区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156页)。407、质量的内涵是 其固有的特性满足需要的程度 。这些特性指产品的 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及环境的适宜性 。408、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基本特性概括如下:1、反映使用功能的质量

32、特性;反映安全可靠的质量特性; 3、反映艺术文化的质量特性; 4、反映建筑环境的质量特性。409、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过程,贯穿于整个建设项目的决策过程和各个工程 项目的设计与施工过程 。体现了建设过程项目质量从 目标决策、目标细化到目标 实现的系统过程 。410、质量需求的识别过程,主要包括的工作有 建设项目发展策划、可行性研究、 建设方案论证和投资决策 。411、业主的需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是决定建设项目质量目标的依据。412、质量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担负着对整个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总目标的策划、决策和实施监控的任务;而建设工程项目各参与方,则承担着 相关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目标

33、的控制职能和相应的质量责任。413、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人的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不可控) 。414、为了有效进行系统、全面的质量控制,必须由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的总负责单 位,负责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实施质量目标的控制。415、质量控制体系的性质: 1、是以工程项目为对象,由总组织者负责建立面对对象开展质量控制的工作体系; 2、质量控制体系与、投资、进度、安全等目标控制体系共同依托于项目管理组织结构; 3、是一次性的质量控制工作体系 。416、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结构形式:多层次结构、多单元结构。416、多层次结构分三层: 第一层,建设单位、工

34、程总承包单位;第二层,设计总 负责单位、施工总负责单位;第三层,设计、施工、供货方等承包单位 。417、项目质量控制与企业质量体系的不同 :1、建立的目的不同; 2、服务范围不同; 3、控制的目标不同; 4、作用时效不同; 5、评价方式不同。418、为了保证质量控制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必须明确系统建立的原则、 内容、 程序和主体。419、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原则: 1、分层次规划原则; 2、总目标分解原则; 3、质量责任原则; 4、系统有效性原则。420、质量控制体系建立的程序: 1、确立质量控制网络; 2、制定质量控制系统; 3、分析质量控制界面; 4、编制质量控制计划。421、项目质量控

35、制体系的运行环境包括以下几方面: 建设工程的合同结构、质量 管理的资源配置(基础条件) 、质量管理的组织制度(基本保证) 。422、质量控制系统的运行机制:动力机制(核心) 、约束机制、反馈机制、持续 改进机制。423、动力机制是核心机制,来源于公平、公正、公开的 竞争机制和利益机制 。424、约束机制取决于内部的 自我约束能力和外部监控效力。425、质量控制计划编制的主体是 自控主体 即施工承包企业编制 。施工总承包方有 责任对分包工程的质量计划的编制进行 指导和审核 ,并承担 连带责任 。426、施工质量计划的方式包括:工程项目的质量计划、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427

36、、企业内部审批通常由项目经理部主持编制,报企业组织管理层批准,并报送项目监理机构核准确认。428、施工质量控制点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凡属 关键技术、重要部位、控制难 度大、影响大、经验欠缺以及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 等,均可列为质 量控制点,实施重点控制。429、施工质量控制点的实施主要是通过控制点的动态设置和动态跟踪管理 来实 现。420、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 劳动主体(人)、施工设备(机)、劳动对象(料) 、 施工工艺(法)(重要环节)、施工环境(环)。421、对施工方案的控制包括: 1、全面分析工程特征、技术关键及环境条件等资料,明确质量目标、验收标准、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2、

37、制定合理有效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方案和组织方案; 3、合理选用机械设备和临时设施,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图; 4、选用和设计保证质量与安全的模具、脚手架等设备;5、编制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专项技术方案和质量管理措施。422、消除不利环境影响的方法: 预测预防 。423、施工作业质量自控程序: 1、施工作业技术交底、 2、施工作业活动的实施;3、施工作业质量的检验。424、施工作业质量自控的要求: 1、预防为主; 2、重点控制; 3、坚持标准; 4、记录完整(有可追溯性) 。425、施工阶段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途径: 事前控制、过程控制、事后控制。426、事中控制途径: 施工技术复核、施工计量管理、见

38、证取样送检、技术核定和设计变更、隐蔽工程验收、其他(质量例会、 QC 小组活动、质量资料管理等) 。427、事后控制途径: 已完施工产品保护、施工质量检查验收 。428、施工质量验收包括: 施工过程质量验收和工程竣工质量验收 。429、施工过程质量验收包括: 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 。430、施工过程质量验收不合格处理:1、检验批验收, 对严重缺陷推倒重来, 一般缺陷返修货更换后重新进行验收;2、个别检验批发现试块强度不够难以确定是否验收时,应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鉴定,鉴定结果达到设计标准时应通过验收;3、检验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的,经原设计单位核算仍能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可以予以验收;

39、4、严重质量缺陷或不能满足要求的,须加固处理,责任方承担经济责任;5、通过加固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严禁验收。431、竣工工程质量验收依据: 施工承包合同,施工图纸,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设法律、法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 。432、竣工验收的标准: 1、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均合格;2、质量控制资料完整; 3、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完整;4、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符合规范规定; 5、观感质量验收符合要求。433、工程竣工验收应具备的条件: 1、完成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内容;2、由完整的档案和管理资料; 3、有主要建材、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

40、告;4、有勘察、437、分部工程验收时,要求3 天内报监督机构备案。438、质量管理体八原则:1、以顾客为焦点。 2、领导作用。 3、全员参与。 4、过程方案。 5、管理的系统方法。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报告; 5、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434、建设单位应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 15 日内,将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规 划、公安消防、环保等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或准许使用文件,报建设行政主管部 门或其它相关部门备案。435、政府监督的依据:国家、地方和专业建设管理部门颁发的法律、法规及各类规范和强制性标准。436、政府监督包括两方面: 1、监督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是否符合法律

41、、法规及各项制度的规定,查处违规行为和质量事故; 2、监督检查工程实体的施工质量,尤其是设计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施工质量6、持续改进。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439、质量体系文件的构成: 1、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2、质量手册(纲领性文件)。 3、程序性文件(支持性文件) 。4、质量记录(具有可追溯性) 。440、企业获得质量体系认证有效期为 3 年。认证注销是自愿停止,认证暂停、认 证撤销。 认证撤消 1 年 后可以重新提出认证申请。441、工程质量统计方法包括 :分层法、因果分析法(质量特性要因分析法) 、排 列图法( ABC 分类管理法)、直方图法。(

42、书 P185-P190) 442、设计质量控制,主要是从 满足建设需求入手 ,包括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和 合同规定的明确需要以及潜在需要,以 使用功能和安全性为核心 ,进行下列设计 质量的综合控制: 功能性质量控制、可靠性质量控制、观感性质量控制、经济性 质量控制 。2、443、设计图纸必须按规定具有 国家批准的出图印章 及建筑师、结构工程师的执业 印章,并按规定经过有效审查。501、职业安全健康是国际上通用的词语,通常是指影响作业场内的员工、临时工 作人员、合同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502、劳动保护通常是指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包括改

43、善劳 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实现劳逸结合和对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 等方面采取的管理和技术措施。503、环境是指 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 。504、组织活动对环境不一定都是有害的,不论有益的还是有害的重大环境因素都要采取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50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护产品生产者的健康和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免受损失。506、环境管理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使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环境相协调。507、各个阶段职业安全健康和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1、决策阶段:建设单位应按照有关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要求,办理各种有关安全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手续。需 要进行评

44、价的,组织或委托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安全预评价。设计阶段:对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设计单位应在设计中提出保障施工作业 人员安全和预防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在工程总概算中,应明确安全环保设施费、 安全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费。 3、施工阶段:对于批准开工的建设项目,应在开工报告批准后 15 日内,将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报送所在地县级以上政府主管部门或 其它有关部门备案。508、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包括:纵向,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职责;横向,各部门安全生产职责。轻度损失中度损失重大损失509、企业安全教育一般包括对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企业员工

45、的安全教育。510、对操作者本人,尤其是对他人或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称为特种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年满18周岁,持证上岗,操作证2年一审。511、企业员工安全教育主要有新员工上岗前三级安全教育、改变工艺和变换岗位安全教育、经常性安全教育三种。512、经常性安全教育最重要的是 安全思想、安全态度 教育。513、安全措施计划范围包括 改善劳动条件、防止事故发生、预防职业病和职业中 毒等内容。具体包括:1、安全技术措施,2、职业卫生措施,3、辅助用房间几设 施,4、安全宣传教育措施。514、安全监察制度是进行监督、检举和惩戒的制度。515、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

46、计报告处理制度内容包括:报告、统计、调查处理。516、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517、根据在事故发生中的作用,危险源分为两类:第一类危险源,可能发生以外 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第二类危险源,造成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主要体现在设备故障或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失误(人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等。518、事故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前提,是事故的主体, 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必要条件,其出现的难易,确定事故发生 的可能性大小。519、危险源辨识方法:1、专家调查法。头脑风暴法(面对面)、德尔菲法(背对背)。2、安全检

47、查表法。优点:简单易懂,容易掌握;缺点:只能作出定性评价。520、风险等级评估表可能行(轻微伤害)(伤害)(严重伤害)很大m (中度)W (重大)V (不容许)中等n (可容许)mIV极小1(可忽略)nm521、LEC方法。危险性大小等级划分标准危险性分值危险程度备注 320极度危险,不能继续作业相当于“不容许风险”160-320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改进相当于“重大风险”70-160显著危险,需要改进相当于“中度风险”20-70比较危险,需要注意相当于“可容许风险” 20稍有危险,可以接受相当于“可忽略风险”522、安全控制的目标是 减少或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事故,保证人员健康安全和财产免受损失。包

48、括:1、减少或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2、减少或消除设备、材料的 不安全状态,3、改善生产环境和保护自然环境。523、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一般要求:1、必须在开工前制定,2、要有全面性,3、要有针对性,4、力求全面、具体、可靠,5、必须包括应急预案,6、要有可行性 和可操作性。524、安全技术措施可分为:一般工程安全技术措施、特殊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应急措施。525、安全检查由项目经理组织。包括: 全面安全检查、经常性安全检查、专业或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节假日检查、要害部门重 点检查(6类)。526、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

49、、查整改、查事故处理。527、职业伤害事故分为20类,与建筑业有关的12类。528、事故划分:1、轻伤事故,休息1-105工作日;2、重伤事故,弓I起功能障碍或休息105工作日以上;3、死亡事故,死亡1-2人;4、重大伤亡事故,死亡3-9 人;5、特大伤亡事故,10人以上(含10人);6、特别重大伤亡事故。529、安全事故处理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530、安全事故调查部门:1、轻伤、重伤由企业调查;2、死亡事故由企业会同市级安全行政管理部门、劳动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组成调查组;3、重大伤亡事故由省级或国

50、务院调查。531、事故调查中,劳动部门有权提出结论性意见,仍有不同意见,报 上级劳动部 门及有关部门处理,仍达不成一致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裁决。但不得超过事故 处理工作时限。伤亡事故90日,特殊情况不超过180日。532、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的防治、水污染的防治、噪声污染的防治、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以及文明施工措施。533、废水处理的方法:1、物理法,利用筛虑、沉淀、气浮等方法;2、化学法,利用化学反应分离、分解污染物;3、物理化学法,主要有吸附法、反渗透法、电 渗析法等;4、生物法,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染物。534、噪声控制措施:1、声源控制(根本措施);2、传播途径控制;3、接收者的防护

51、;4、严格控制人为噪声。535、建筑施工噪声限值表噪声限值(Db(a)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7555打桩各种打桩机械85禁止施工结构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7055。主要包装修吊车、升降机等6555536、固体废物的处理的基本思想是: 采取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对废物产生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主要方法:1、回收利用,2、减量化处理,3、焚烧,4、 稳定和固化,5、填埋。537、文明施工是指保持施工现场良好的作业环境、卫生环境和工作秩序括:规范施工现场场容、保持作业环境整洁卫生;科学组织施工,使生产有序进 行;减少对周围居民和环境的影响;遵守施工现场文明施

52、工的规定和要求,保证 职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538、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由“范围” “引用标准” “定义”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体系要素”四部分组成。539、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要素表一级要素二级要素核心(一)职业健康安全方针(4.2)1、职业健康安全方针(4.2)V2、对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431)V3、法规和其他要求(432)V4、目标(433)V(二)规划(策划)(4.3)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434)V6、结构和职责(4.4.1V7、培训、意识和能力(442)&协商和沟通(443)9、文件(444)(二)实施和运行(4.4)10、文件和资料控制(445)11、运行控

53、制(446)V12、应急准备和响应(447)13、绩效测量和监视(4.5.1)V14、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4.5.2)15、记录和记录管理(4.5.3)(四)检查和纠正措施(4.5)16、审核(4.5.4)V(五)管理评审(4.6)17、管理评审V540、环境管理体系模式:策划、实施、检查、评审和改进。541、环境管理体系要素表一级要素二级要素核心(一)环境方针(4.2)1、环境方针(4.2)V2、环境因素(4.3.1)V3、法规和其他要求(4.3.2)V(二)规划(策划)(4.3)4、目标、指标、方案(4.3.3)V5、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4.4.1)V6、能力、意识和培训

54、(4.4.2)7、信息交流(4.4.3)8 文件(4.4.4)9、文件控制(4.4.5)10、运行控制(4.4.6)V(三)实施和运行(4.4)11、应急准备和响应(4.4.7)12、监测和测量(4.5.1)V(四)检查和纠正措施(4.5)13、合规性评价(4.5.2)V2、14、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4.5.3)15、记录控制(4.5.4)16、内部审核(4.5.5)V(五)管理评审(4.6)17、管理评审(4.6)V542、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步骤:领导决策,成立工作组,人员培训,初始状态评审,制定方针、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管理体系策划与设计, 体系文件的编写,文件的审查、

55、审批发布。601、建设工程施工招标应具备以下条件:招标人已经依法成立;初步设计及概算 应当履行审批手续的,已经批准;有相应资金或资金来源已落实;有招标所需的 设计图纸及技术资料。602、按照招投标法,以下项目宜采用招标:1、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的项目;2、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 资的项目;3、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资金的项目。603、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公开招标工作量大、耗时长、费用高。604、邀请招标范围:1、技术复杂或有特殊要求,只有少量几家潜在投标人;受自然区域限制;3、涉及国家安全、秘密或者抢险救灾,适宜招标但不适于公开招标;4、

56、公开招标费用与项目价值相比,不值得;5、法律、法规规定不宜公开招标的。605、邀请招标必须经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批准。606、招标人可自行办理招标事宜,也可委托招标代理机构。招标人自行办理招标事宜,应当具备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能力。招标人不具备招标能力的,必 须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代办。607、招标代理机构资质分为甲、乙两级。乙级职能承担3000万元以下项目。招标代理机构可跨省承揽代理业务。同。招标文件或资格预审文件出售时间不得少于5 个工作日608、招标人至少在一家指定媒体发布公告,在两家以上媒体发布时,内容应当相609、评标分为 评标的准备、初步评审、详细评审、编写评标报告 等过程。 详细评 审是评标的核心 ,是对标书进行实质性审查,包括 技术评审和商务评审 。610、投标前调查研究包括: 1、市场宏观经济环境调查, 2、工程现场考察和工程所在区域的环境考察, 3、工程业主方和竞争对手公司的调查。611、投标策略包括 以信誉取胜、以低价取胜、以缩短工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