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整理版 学习参考资料 4.3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学习目标】 1理解湿地的概念、特点以及导致湿地减少的原因。 2通过国内外实例深刻认识保护湿地的重要性,逐步树立保护自然的意识。 学习重点:1、湿地的概念、特点 2、认识保护湿地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湿地减少的原因 学习方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探究讨论法等 一、湿地 1、定义: (1)狭义:生态交错带,是 和 之间的过渡区域。只包括一般意义上的 和 、 的滨岸部分,而不包括湖泊的开阔 水体和海岸外面的浅海部分。 (2)广义: “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由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所构成的 地区,包括低潮时水
2、深6米以内的海域。” 提问:你是怎样理解湿地定义的? 点拨:对湿地定义可以分三个层次加以理解 理解:(1)位置:在陆地上或陆地边缘低潮时水深6 米以内的海域。 (2) 表面形态: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 (3)状态: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 淡水或咸水。 2、湿地的价值: (1)生态价值“地球之 ” 具有调节 、调蓄 、净化 、释放 、美化 、保护生物 等功能。 (2)经济价值 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提供水资源、提供矿物资源、能源和水运。 (3)社会效益 观光与旅游、教育与科研价值。 word整理版 学习参考资料 提问:狭义的理解湿地概念,对湿地价值的发挥带来什么影响? 读下列阅
3、读材料,让学生了解人们对湿地的生态意义认识的变化。 三江平原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冲积低平原,是我国最大的以沼泽为主的湿地分布区。本区的资源利用以农业开垦、商品粮生产为主。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粮食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加大了对边疆开发和建设的力度,三江平原先后出现过三次开荒高潮。第一次开荒高潮始于1956年至1960年新建和扩建了32个国营农场,共开荒48.85万公顷;第二次开荒期为19701972年,各农场共开荒30.39万公顷;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国家对垦区实行了现代化农业试点,包括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利用
4、补偿贸易贷款建立新的农场和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开荒等,其间开荒面积达20万公顷左右,形成了第三次开荒高潮。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湿地的保护力度,在三江平原湿地中划定了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即:七星河自然保护区、洪河自然保护区和兴凯湖自然保护区;划定了六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即:三江、燕窝岛、长林岛、虎口、月牙湖、六岸湖等湿地自然保护区。 1998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做出了保护湿地的决定,明确了严格禁止湿地开荒,并对已开垦的湿地进行农用地结构调整。 提问:纵观三江平原的开发历史,对于三江平原的开垦利用,你认为有什么影响? 点拨:一方面经过广大建设者的艰苦奋斗,把三江平原建设 成了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有力地支援
5、了国家经济建设和对粮食的需求。另一方面限于过去对生态保护尚缺乏认识,导致盲目开荒,使湿地面积迅速下降,从而导致了生态恶化和土地退化。 提问:三江平原大部分沼泽变成商品粮基地后,从湿地生态意义的角度,带来什么影响? 点拨:使其失去作为湿地的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及野生生物栖息地的作用。 word整理版 学习参考资料 3、 中国湿地现状 (1)面积:中国现有湿地面积约 平方千米(不包括江河、池塘等),占世界湿地的 左右,位居亚洲第 位,世界第 位。 (2)特点:类型 、绝对数量 、分布 、区域差异 、生物多样性 等特点。 (3)分布:东北 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 高原上有着世界海拔最高
6、的湿地( 湿地自然保护区),对涵养水源、调节全球气候变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补充: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 (1)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2)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 (3)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 (4)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 二、日益减少的湿地 1、湿地减少的原因: (1)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即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沼 (2)人为因素:极大地加速湖沼消亡过程 A ,导致入流泥沙量大增 B ,造成入流营养物质增加,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也就是人为加速的富营养化过程; C 湖、围 造田
7、,使 和 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 D 大量引水灌溉和河流的截流改向,使水量 ,有些湖沼在几十年内就明显缩小、变浅,直至完全 。 2、湖泊面积减少 补充:中国主要的五大淡水湖包括: 、 、 、 、 。 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南部,这一地带的湖泊面积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word整理版 学习参考资料 读课本表4.1和案例2,探究:近几十年来,我国湖泊减少情况及产生原因 A原因:过度引水灌溉和盲目围湖造田。 B产生的影响: 将使湖泊水体调节气候(调温,增湿)、调蓄水量(减少洪水)、美化环境(旅游胜地)、动植物的栖息地等功能丧失。湖泊面积缩减、水面缩小还往往导致湖水矿化度
8、增加。 提问:你是如何看待“围湖造田”的?(一是为什么要围湖造田,二是如何解决) 三、保护湿地 1、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出发,举例说明哪些行为没有注意对湿地的保护) 2、湿地减少(干涸)的危害:(阅读案例3,探究湖沼疏干带来的教训) 3、保护湿地的措施: A1971年,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6国在伊朗拉姆萨签署了湿地公约 B目前,湿地保护已不再局限于现状的维持,而是着重对退化和受损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问题探究】 读下列资料和黄河源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据玛多县水文站观测:1997年l至3月,玛多县附近黄河干流出现首次断流;1998年1;月20日至1999年
9、6月3日,扎陵湖至鄂陵湖河段断流持续近8个月。 其后,黄河源区连续两年出现黄河干流跨年度长时间断流。 1999年5月,鄂陵湖出口的流量仅0O0l米3秒,鄂陵湖至玛多县,断流干河床长达8千米。 2000年河源区沼泽湿地及湖泊面积比1976年减少2748.53平方千米。19982001年,河源区原有的6000多个湖泊,干涸了约一半。仅2001年夏季,码多县境内就有word整理版 学习参考资料 800多个湖泊干涸。同时,地下含水层变薄,水循环模式改变,对地表水的调蓄功能降低。 (1)引起该现象主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2)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解析】本题立意在于考查考生使
10、用和分析各种资料,进行地理信息提取认定判断及反思的能力,具体考查的是黄河源区断流原因与改变措施。 (1)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仔细分析资料和黄河源区图的变化,从中提取与问题有关的信息。资料显示黄河源区沼泽、湖泊面积大量减少,地下水层变薄;源区图的变化也反映出湖泊面积缩小,同时可以看出荒漠化面积却在扩大。这些是造成黄河源头断流的表面现象,考生需从自然与人类活动两个方面分析这些现象变化的原因来答题。 (2)第(1)题列举出的原因中,可以发现造成黄河源头断流既有“天灾”又有“人祸”,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只有从人类活动这一方面去提出改进措施。凡是这类对既有“天灾”又有“人祸”形成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的问题,我们一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授权合同样本:LOGO设计委托授权合同书范本
- 2025年苯噻草胺合作协议书
- 叉车安全培训课知识问答课件
- 商务合同谈判要点记录与决策辅助
- 农村电商与合作社合作发展协议
- 2025购物中心物业管理合同
- 厦门湖里区食品安全培训课件
- 厦门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合同范本】标准版企业间借款合同
- 化工制图课件讲解
- 航空发动机强度与振动:Chapter 4 Vibrations of Disc and Shells (盘和壳体的振动)
-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全册配套优质教学课件
- 光伏电站组件清洗周边除草治理方案
- 建筑面积测绘报告范本
- 高考语文复习-引号的作用 课件37张
- 农业模型PPT讲稿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政治经济学》网络课机考网考形考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 核质保监查员考试复习题(答案)
- Q∕GDW 10356-2020 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 医学统计学SPS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