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_第1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_第2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_第3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_第4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学期当堂达标教学学期教学计划学 校第三实验小学姓 名年 级三学 科数学单元划分单 元内 容课 时单 元内 容课 时一克、千克、吨的认识2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0三位置与变换4四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6五图形的周长5六分数的初步认识5七统计与可能性2八总复习5学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2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及四则运算 。3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4指出并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过程与方法学生自己提问题,讨论方法,评价成果来获得新知,从而激发学生主

2、动的探究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感,能及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教学重点两、三位数乘、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空间与图形学期教学进度表周 次教 学 内 容周 次教 学 内 容第1周第一单元信息窗第2周我学会了吗?、第3周第二单元信息窗1、2第4周第二单元信息窗3、4第5周第二单元信息窗5第6周国庆节放假第7周第二单元回顾整理第8周第二单元我学会了吗?第9周第三单元信息窗1、2.我学会了吗?第10周第四单元信息窗1、2第11周第四单元信息窗3、4第12周第四单元回顾整理第13周第四单元我学会了吗?第14周第五单元信息窗1、2第

3、15周第五单元信息窗2、我学会了吗?第16周第六单元信息窗1、2第17周第六单元我学会了吗?第18周第七单元第19周回顾整理第20周期末总复习第21周总复习第22周期末考试第一单元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由一个信息窗组成,呈现了小学生在图书馆查阅到四种动物的体重情况,引出克、千克、吨的认识。此情境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对质量单位产生疑问,如“1克有多种?”“1千克有多重?”等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单元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2在观察、操作浩大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能结合实际,解决与

4、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3在具体的情境下,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克、1千克、吨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四、课时安排:2课时1动物趣闻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 吨,知道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克,千克,1吨重的质量观念。2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3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初步认识克,建立1克的重量观念。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

5、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课前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课时安排:2课时预习内容:信息窗1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创设情境、感知轻重1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提问)2学生置疑:(1)为什么有的是克,有的是千克吨(2)1克有多重?( 3)克、千克、吨是什么?3带这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二、 探究新知1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2体验、操作:1克有多重?(先指导,再体验)(1) 问:“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

6、,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3)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3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薯片、苹果)4引导学生认识1千克(1) 让同学们拿出两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两袋盐有多重?再把盐放到台称中,仔细看一看指针指在什么刻度上?(2)表示较重的物品用克(kg)作单位同时引出千克克(3) 联系实际生活找和千克有关的物品三、 巩固练习师:认识了克、千克你能用它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1 自主练习p61、22 实践活动:小组合作估一估、称一称你身边的物品

7、四、 教师小结我们认识了克、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你能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吗?能举例说说1克和1千克到底有多重?五、拓展延伸填合适的单位(1) 小兰体重32( ) (2) 一个鸡蛋重50( ) 考察学生对质量单位的把握(3) 2瓶矿泉水重约( )(4) 7粒黄豆约重( )板书设计克、千克的认识 1克 g一般表示较轻的物体 1千克 kg一般表示较重的物体1千克=1000克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后感:教后感:第二课时一、沟通旧知1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1克与1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2填空1千克( )克3千克( )克1000克( )千克5000克( )千克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 )里

8、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一筐苹果约重20( )小兰体重约25( )一个鸡蛋约重50( )一条鲸鱼体重约34( )(最后一题填单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有的学生说出用“吨”做单位,问问他是如何知道的,说不出也不用详问,教师导入新课)师:鲸鱼的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1教学吨的认识(1)各小组汇报课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情况,如: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跟父母一起去商店买5千克的粮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体会其重量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板书有关数量(2)提问: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3

9、)引导:假设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个同学体重共多少千克?40个同学的体重多少千克?(可找几个体重约25千克的同学,让每个同学都背一背,实际感受一下) 像这样40个同学的体重约是1000千克,也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4)提问:每袋水泥重50千克,那么多少袋水泥重1吨?一桶油重100千克,几桶油重1吨?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教师小结:40个同学的体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大约都是1吨(5)根据自己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进行推算,然后汇报“1吨就是的重量”(6)举例:让学生举出重量大约是1吨的物品(7)出示书上例题的图片,让学生填上合适的单位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10、1)出示: 3吨( )千克8000千克( )吨让学生任选一题解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2)师强调:因为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所以3吨3000千克因为1000千克是1吨,8000千克里有8个1000千克,所以8000千克是8吨(3)练习质疑 3吨()千克 5000千克()吨 一只大象体重6吨,是()千克四、巩固与反思1日常生活中计量哪些东西的重量用吨作单位?写出几种来22吨( )千克5千克( )克7000千克( )吨9000克( )千克3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000千克,是多少吨?五、拓展延伸 200kg 300kg 400kg 200kg 5

11、0kg 50kg 200kg你能搭配出1t吗?有几种方案?六、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领?板书设计吨的初步认识1吨 吨用字母t表示1吨=1000千克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后感:教后感: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富饶的大海为主要情境,分5个信息窗,从出海归来养殖海产品加工海产品销售海产品海产工艺品,包含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和进位乘法;乘法的竖式计算;末尾和中间含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混合运算。这是初次接触乘法的竖式计算,是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二、单元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

12、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和不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学习连乘和代小括号乘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通过操作学具加深对算式算理的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富饶,热爱大海,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三、教学重点、难点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和不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学习连乘和代小括号

13、乘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本单元的难点。四、课时安排:8课时1 出海归来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整千数相乘的口算算理,掌握其口算方法。了解乘法数是一位数估算的一般方法。 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初步掌握笔算乘法的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类推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正确口算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数相乘。掌握估算方法。正确估算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小棒、课时安排:3课时预习内容:信息窗1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准备1口算:64 85 29 3

14、9 38 97 76 482填空:(1)6个十是(),12个十是( ),12个百是( )。(2)40是()个十,800是( )个百。(3)103表示(),结果得( )。师列式203,2003,同时问:这几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整十、整百数同一位数相乘)师明确: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数相乘的乘法口算(二)探索新知1提出问题。(1)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本情境图呈现的是渔民们出海打鱼归来的热闹场面码头上停泊着许多渔船,渔民们正在卸货并用秤称鱼、虾、蟹等海产品,一辆汽车正在等待外运。大海的富饶可以通过本图直接映射出来。让孩子感受收获的喜悦,感受大海的富饶,感受人们的劳动场面。(2)请学

15、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信息。(课件回答)如:有关船的:有 4排,每排20条。有关鱼的:普通鱼200千克,每千克卖4元。带鱼312千克,每千克3 元。有关虾的:2筐,每筐13千克。有关蟹的:每千克29元。只有里清了这些信息,才能提出问题。(3)从学生获得的信息中,选择并提出问题。例如:渔民的船有 4排,每排20条。一共有多少条船?2探讨口算方法。学习第一个红点知识。(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204(2)动手操作,理解算理。板书204,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猜猜得多少?说说你怎样想的?我们用小棒来验证一下,这个答案是否正确。教师出示1捆小棒,说:这是10根小棒扎成的一捆,表示几个

16、十?(1个十)怎样表示204呢?请你们动手试一试。学生分组,动手摆小棒,然后汇报:204表示4个20是多少,用小棒表示就是两捆小棒为一份,摆这样的4份,共8捆。随着学生的汇报,老师在黑板上让学生摆出小棒。看黑板说说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还可以怎样列式?(板书:20+20+20+20)说明:204表示把4个20合并在一起,就是8个十,所以得80。师板书:2个十4=8个十齐读算式及结果:20乘4等于80(3)尝试讨论,掌握算法。读算式,写得数,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04=2004=20003=出示:42=303=402= 3003=4002=30003=要求全班动笔把得数填在书上。再观察讨论下

17、面的问题:分别观察每组题中因数和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口算算法:当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相乘时,只要用一位数乘0前面的数,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练一练:请你用这一方法,口算2003,40002,10006。2迁移类推学习例2。学习第绿点知识。运用课件继续呈现运渔民们出海打鱼归来的热闹场面,提出新问题。普通鱼200千克,每千克卖4元一共能卖多少元?(1)看图列式并口算得数。该怎样列式?(表示4个200是多少,列式为 )板书:2004=问:你是怎样想的?板书:2个百48个百800追问:还有更快的方法算出得数吗?(先算出

18、的积,因为200的后有两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2)巩固算法读算式说得数。3046004出示:63 54603 50460035004讨论:怎样做题迅速而准确地写出得数?(每组都先算好第一题的得数,后两道题的积添上相应的数的0;三、巩固练习1看卡片写得数,比比谁最棒。20330022000460250063000709800810008308400790062填空:(1)8007读作()乘(),想:()个()乘7是()个(),是()。(2)3乘600得()个百,就是()。3游戏(“自主练习”第1.题有关题目)。贴出苹果口算卡片,组织学生做“摘苹果”的游戏,说明游戏规则,谁算对卡片上的题,

19、把苹果摘下来。最后,比一比哪一组摘的苹果多。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喜悦。四、课堂总结请学生谈一谈学了今天这节课的收获。怎样口算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数相乘?还有什么问题?五、拓展延伸(1)幼儿园买来6箱水果,每箱30千克。一共买来水果多少千克?(2)果园里栽了40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在8倍。梨树有多少棵?板书设计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数相乘的口算渔民的船有 4排,每排20条。一共有多少条船? 204=80(条)普通鱼200千克,每千克卖4元一共能卖多少元?2004=800(元)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后感:教后感: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1运用多媒体课件再次呈现的是渔民们出海打鱼归来的情境图。提

20、出问题:(1)螃蟹每千克29元,买6千克螃蟹,200元够吗? (2)带鱼312千克,每千克3 元。这批带鱼大约能卖多少钱? 3312 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列式296 312 3 2请学生说一说算式的意思。3学习估算方法。 (1)296 如何估算? 讲明:估算的方法2930 306 180 (2)学生独立估算:312 3 引导学生归纳乘法是一位数乘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把被乘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乘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三、练习1 做p14页3、估一估,连一连2 联系实际进行估算。(1)每本笔记本3元买69本,200元够吗?(2)湖边种着4排柳树每排62棵,

21、一共大约有多少棵?(3)一盒胶卷能照36张相片,3盒胶卷大约能照多少张照片?(4)一篇文章400字小王叔叔平均每分钟打53个字8分钟能打完吗?3.(1)学生独立列式估算693 _。(2)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62应估成什么数?为什么?(3)学生独立列式估算363 _。组织学生交流第2题: (4)学生独立列式估算。组织学生交流说出理由。四、巩固练习1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思考:小白兔和小花猫的想法都对吗?为什么?2做一做第2题:估算 学生独立完成。五、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应用乘法进行估算的例子七、全课小结学生谈体会。板书设计估算(1)螃蟹每千克29元,买6千克螃蟹,200元够吗

22、? :296(2)带鱼312千克,每千克3 元。这批带鱼大约能卖多少钱? 3312 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后感:教后感:第三课时一、复习1口算:133= 204= 506= 3002= 2104= 1601= 2323读作( ),还可以读作( )。3204这道算式表示( ),还表示( )。49乘6写成( )( ),26乘1写成( )( )。1笔算(指名板演) 6 3 4 7 7 5 2 6_ _ _ _二、新授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乘数是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这节课先学习“一位数乘两、三位数(不进位的)”。(板书课题)。(一) 教学例第3个红点知识。出示运用多媒体课件再次呈现的是渔民们出海打鱼归来的情

23、境图。提出问题:1渔民捕了2筐虾,每筐13千克。一共多少千克?2渔民捕了带鱼312千克,每千克3 元。这批带鱼大约能卖多少钱? 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计算132,问:132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出示直观图)(1)学生口算132=?你是怎样算的?(2)教师说明:先概括口算方法,再指出,计算132除了口算,还可以笔算。(3)讲解算法:列出竖式 1 3 2 _数位对齐。然后边讲解,边板书笔算方法。a将因数13十位上的“1”遮住,便成了3,2乘3得6,表示6个一,写有积的个位上,即写有与2对齐的 横线下。b露出遮住的“1”,引导学生想:用2乘因数十位上的“1表示什么意思?得多少?(2乘10,表示

24、2个10是20即是20。)板书: 1 3 2 _ 2 6c把个位、十位乘得的积合起来,得26,板书: 1 3 2 _ 6-23 2 0-103 _ 2 6- 6+20d此竖式可简写为;1 3 2 _ 2 6e请1-2名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将上面的计算过程及积书写的位置完整地说一遍。(先用“2”乘因数个位上的“3”,二三得六,在积的个位上写“6”,再用因数 “2”去乘因数十位上的”1“,一三得三,在积的十位上写”2“,12乘以3的积是26。)f归纳:笔算一位数乘二位数,要先乘因数个位上的数,再乘十位上的数。(4)练习练习课本第14页4题第一行学生算完后,以242为例,说一说一位数乘二位数和笔算方

25、法。二、教学p13绿点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1)出示3312(2)指名用两种方法读题,并写乘法竖式: 3 1 2 3 _(3)这道题与132有什么不同?如果老师将被乘数的百位上的“3“遮住,这道题你会算吗?(指名板演)(4)请板演的同学口述计算过程,重点讲清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5)露出被乘数百位上的“3“,提问:下一步该怎样算呢?)想一想: “9”为什么要写在百位上?(6)全体学生在下面乘一遍,边计算边口述计算过程。小结:用竖式计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时,要先用乘数去乘被乘数的个位,再乘被乘数的十位和百位,并要特别注意用乘数去乘被乘数哪一位上的数,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练习练习课本第14页

26、4题第二行三、巩固1p15、5、62笔算(全班齐练,指名板演): 3 4 2 1 3 2 3 4 2 2 2 _ _ _四、拓展延伸先说一说计算顺序,再计算。 3 1 1 2 2 4 1 3 3 4 2_ _ _五、小结学生谈收获板书设计 一位数乘两、三位数(不进位的) 132=26 1 3 1 3 2 2 _ _ 6-23 2 6 2 0-103_ 2 6-6+203123=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后感:教后感:2 海水养殖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2.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计算方法,理解“

27、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和“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理。课前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预习内容:信息窗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1口算:53+7= 29+7= 98+3= 47+5= 2笔算(指名板演):242= 124= 3123= 二、新授1理解情景图。(1)提出问题。出示情景图:图中呈现的是渔民在海水养殖场的劳作场面。有种植海带的、有放养螃蟹的、有运送虾饲料的、有放养扇贝的。使让学生认识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创造财富海水养殖繁忙的景象使学生认识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创造财富。(2)请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信息。(课件回答)海带:3条绳子,每条绳子夹29根海带苗;螃蟹:一笼养8只共112笼;虾饲料:4

28、袋,每袋41千克;扇贝:5个笼子,每笼装125只。(3)从学生获得的信息中,选择并提出问题。例如:渔民养海带每条绳上夹29根海带秒,已经夹好了3条绳子。一共夹了多少根海带苗?渔民用蟹笼养螃蟹一笼养8只螃蟹共112笼。一共养螃蟹多少只?渔民叔叔养虾投放虾饲料一次投放4袋,每袋41千克,一次投放多少千克?渔民叔叔用5个笼子养扇贝,每笼装125只扇贝5只笼子能装多少只扇贝?2探讨口算方法。学习第一个红点知识。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293(2)动手操作,理解算理。板书:29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计算呢?学生估算293的积大约是多少?为

29、什么?师生共同活动,演示操作,第一行摆2捆,另摆9根,表示29。接着摆同样两行小棒每行都是29根。要求3个29根一共是多少根,就是要先算出3个9根是多少,再算出3个20是多少,最后把两次乘的结果加起来。先算3个9根是27根,把其中的20根捆成两捆放在3行小棒的下面,另外7根放进这捆小棱的右边:再算3个2捆是6捆,一共是8捆又7根,那么293=87是怎样算出来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竖式计算。问:怎样计算呢?借助直观操作、边讲解边板书竖式。2 9 3 _ 2 7-93 6 -203(6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_ 8 7然后指出,为了书写简便,以上竖式可简写为: 2 9 3 _ 8 7 (3)尝试讨论

30、,掌握算法。2 4 2 _ 4 8引导学生比较:复习题中板演的与例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怎样处理进位的数?使学生明白乘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十,向十位进1;如果积满二十,应向十位进2,积满三十呢?-归纳:用一位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注意:告诉学生,为了防止忘记,进位数可写小一些记在横线上。练习。完成课本第17页的“自主练习”1的前三道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3教学绿点知识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出示渔民叔叔用5个笼子养扇贝,每笼装125只扇贝3只笼子能装多少只扇贝?(1)列出算式。125 3(2)估算出大约的积是多少?(3)请一名学生在

31、黑板上写出竖式。(4)老师将因数125百位上的“1”遮住,题目变成了 2 5 ,请学生口头说出竖式的计算过程。然后把因数百位的“1”露出来,应该怎样往下计算?计算中强调指出:3乘5得15,在积的个位上写5,向十位进1,但3还要乘因 数十位上的2,百位上的1。所以个位进到十位的“1”并不能直接写在积的十位上,而应暂记在横线上。最后让学生翻开课本第17页,将例题未做的部分做完,并把得数填写在横式等号后面。(5)练习完成课本第17页的“自主练习”1后两道的题目和2题。小结:引导学生归纳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说明乘的顺序及进位法则。用竖式计算时,注意什么?三、巩固完成课本第18页3、4题独立完成

32、,指名板演,集体订正。重点指导第4小题向进位问题。四、拓展延伸19页的聪明小屋五、总结:学生谈收获。板书设计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乘法 渔民养海带每条绳上夹29根海带秒,已经夹好了3条绳子。一共夹了多少根海带苗? 2 9 3 =8 7 (根) 2 9 2 9 3 3 _ _2 7-93 8 7 6 -203 _ 8 7渔民叔叔用3个笼子养扇贝,每笼装125只扇贝,一共能装多少只扇贝? 大约能装多少只扇贝? 1253=375(只) 1253360(只)1 2 5 3 _ 3 7 5 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后感:教后感:3 海产品加工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一位数乘二、三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

33、方法2通过加大做题的难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及时验算的好习惯,以及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来提高学生的一次正确率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准确地进行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法计算某一位上的乘积加上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的情况是一位数乘法计算中的一个难点课前准备:教学情景图课时安排:1课时预习内容:信息窗3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旧知1口算:12 3= 1203= 805 = 34+28= 53-47=243= 300-70= 260+200= 604= 136=2笔算请三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动笔练习 192 4= 533= 264=二、教师谈话: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的乘法,这节课我们要

34、在此基础上学习难度更大一些的笔算乘法三、指导探索、学习新知:1出示p20页情景图 2学生看图编题提出问题:海产品加工厂加工车间加工带鱼每小时加工59千克,7小时能加工多少千克带鱼?海产品加工厂加工车间加工带鱼每箱带鱼净重25千克,8箱带鱼一共多少千克?海产品加工厂每个车间加工118千克,9个车间加工多少箱?(1)由学生来列式,老师板书:59 7(2)学生估算: 59 60 60742059 7的积比420小一些(3)这道题同学们自已动笔试着做一做,在做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下与前一节课讲的有什么不同,你在做题时遇到什么困难了,一会可以互相交流学生试做,教师巡视(4)汇报自学情况:(今天做的竖式题是连

35、续进位的,每乘一位都需要向前进位而昨天的题不是连续进位)板书课题:连续进位乘法你观察得真仔细,别看一道小小的一位数乘法,这里面包含的步骤还不少,更需要你们用耐心和细心去算板书竖式: 5 9 7 _ 4 5 3强调:进位数字一定要写,还要写清楚(用红笔描一描)(5)那同学们说一说与昨天学的例题有什么相同?(学生讨论)交流汇报:(不论数字多大,数字多高,计算法则是一样的都是从个位乘起,并且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3学生试做绿点知识:海产品加工厂加工车间加工带鱼每箱带鱼净重25千克,8箱带鱼一共多少千克?列出算式并解答,学生独立做,集体纠正,讲解计算过程。4学生试做绿点知识:海产品加工厂每个

36、车间加工118千克,9个车间加工多少箱?(1)学生试算,指两名学生板演,板演后学生说就这题与前面所学的进位乘法有什么不同?(连续进位)提醒学生注意:用乘数乘被乘数的十位时,要看个位上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同样地,用乘数乘被乘数的百位时,也要注意进位问题。(2)那同学们说一说与昨天学的例题有什么相同?(学生讨论)交流汇报:(不论数字多大,数字多高,计算法则是一样的都是从个位乘起,并且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四、巩固练习,反馈调节5 2 4 8 1 2 3 7 6 5_ _ _老师在订正时要强调竖式书写时要把字写清楚,进位数字一定要写对位置,向十位进几要写在

37、十位上,向百位进几,要写在百位上五、拓展延伸火眼金睛辨对错。4 7 2 3 5 5 4 7 1 3 6 8 4 2 5_ _ _ _ 3 2 6 8 1 2 0 0 1 0 9 4 5 8 0六、课堂小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连续进位乘法1海产品加工厂加工车间加工带鱼每小时加工59千克,7小时能加工多少千克带鱼? 59 7413(千克) 5 9 7 _ 4 1 359 606074202海产品加工厂加工车间加工带鱼每箱带鱼净重25千克,8箱带鱼一共多少千克?3海产品加工厂每个车间加工118千克,9个车间加工多少箱? 25 8453(千克) 118 9453(千克) 2 5 1 1

38、 8 8 9_ _ 2 0 0 1 0 6 2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后感:教后感:4 海产品销售教学目标1学习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富饶,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在计算过程中注意末尾或中间的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情景挂图课时安排:2课时预习内容:信息窗4教

39、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和一些游客一起去采购青岛的特产海产品,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都有些什么吧! 二、合作探究 1出示情景图师:你都看到了什么?有哪些海产品?你能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吗?2学生观察情景图,自主提问,师板书3有选择解决问题:(1)3盒鱿鱼丝多少克?生列式:3503=学生估算独立尝试列出竖式 3 5 0 1 _ 1 0 5 0可以这样写: 3 5 0 1 _ 1 0 5 0 三、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自主练习2:火眼金睛辨对错小组内说说对不对,错在哪儿?计算这样的题时需要注意什么?3自主练习3:先估一估,再算一算学生独立观察

40、统计表,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通过估算和竖式计算将结果算出,并填写到统计表中。集体订正。4 自主练习7出示图画,理解题意自己列式,全班交流四、拓展延伸自主练习9:动脑筋309 123 254 1373009 1203 2504 1307(1) 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2) 不用计算,你能知道下面算式的积吗?30009 12003 25004 13007五、教学小结 末尾有零的数在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3盒鱿鱼丝多少克? 3503=1050(克) 3 5 0 3 _ 1 0 5 0 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后感:教后感: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学生回忆上

41、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2在计算末尾有零的数的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学习新知出示情景图,解决问题:(1)买5盒海参,需要多少钱?学生列式:4065=估算自己试着计算一下。全班交流,学生评价。提醒:中间有零的数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2)买5盒虾皮一共需要多少钱?估算自己试着计算一下。全班交流,学生评价。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1、2的其余题目自主练习4小组竞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3自主练习5学生独立观察统计表,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通过估算和竖式计算将结果算出,并填写到统计表中。集体订正。4自主练习6:蔬菜批发市场指名读题,弄清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可指名板演,集体订正以小组为单位,自己提出问题,先估算,然后笔算。5自主练习8:请你帮忙算一算出示图画,弄清题目要求指名读题,然后根据已有条件,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