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中学乒乓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_第1页
开题报告中学乒乓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_第2页
开题报告中学乒乓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_第3页
开题报告中学乒乓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名称:湖南省常宁市中学乒乓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年级 学 院 指导教师 填写时间 一、 选题的根据:乒乓球运动将可以通过左手及及整个左侧躯体的锻炼,起到开发右脑功能进而开发人的全脑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作用。它将成为一种把提高身体素质与智力素质结合起来又利于广泛普及的新型体育运动。中国乒乓球运动被世界公认为是中国的“国球”。乒乓球运动娱乐性强,设备简单、便于开展。乒乓球运动在我国已形成普及提高再普及再提高的良性循环。据统计,目前我国经常打乒乓球的人口约1000多万。在今天,为了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水平,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在积极推行全民健身

2、计划的浪潮中,乒乓球活动在我国变得更加时尚起来。 目前乒乓球课还不是中学体育课的必修内容,所以仅有极少数的学校设备为数甚微,也没有该项目的联系和教学比赛,学生们只是在课余时间自发地参与这项运动,在校的学生乒乓球水平较低,所以要进一部开展,推广此项运动。二、 研究内容:1、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认知情况(喜爱程度、原因、态度、动机)。2、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及器材使用。3、学校乒乓球课程设置和教学。4、乒乓球教练师资情况和教练员。 5、学校组织竞赛与课外情况。三、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资料法、观察询问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1文献资料法2008年11

3、到2009年1月,通过吉首大学图书馆和体育科学学院阅览室及互联网搜索、收集并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共计30多篇,其中著作类4部,期刊类学术论文26余篇。2观察询问法2009年2月至4月中旬,多次走访了常宁市一中、常宁市二中、七中和八中,询问学校领导、专业人士以及体育教师等。3逻辑分析法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对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逻辑分析,进而推导本文的观点和结论。4 数理统计法根据体育统计学原理对调查所得数据资料进行常规的统计处理。四、进程安排和采取的主要措施2008年11月2009年1月 查找收集有关文献资料2009年2月2009年3月 实地走访调查、咨询有关专家2009年3月2

4、009年4月 对收集及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2009年4月2009年5月 初稿完成进行修改、定稿 2009年5月 论文答辩主要措施:1、论文撰写过程到吉首大学图书馆、网络期刊库和网络上搜集查阅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2、论文撰写过程,征求指导老师的意见,不断修改和完善,提高论文。3、论文撰写过程,走访有关部门请教领导、专家指导。参考文献:1.宋绍兴、李颖等。对河北省中小学校乒乓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研j.河北示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30-4322.樊晓飞。江苏省普通高校乒乓球选项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63.李颖。河北省高校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

5、究j.河北示范大学学报,2006,(06)4.刘吉峰、李亚平。西昌市中小学校乒乓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a.西昌学院学报,2007,(12)5.胡晓娟,朱建勇。上海部分高校开展群众性乒乓球运动的调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14(3):25-266.沈静波。普通高校乒乓球专选课程的特点及教学j.安徽体育科技,2002,(11)7.李正花。对中小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的研究j.体育教学,2000,(3)8.宋绍兴。乒乓球运动对青少儿视力影响的对比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11):18-199.王大中、蔡猛。乒乓球文化-技术与传播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4)10.

6、吴建。体育锻炼与欣赏-乒乓球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3)11.刘淑芳,吴修文等。乒乓球运动的创新与发展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12.李杰。对全国业余体校乒乓球比赛身体素质测验内容的研究m.安徽:安徽体育科技,1987,613.凌群立,胡乐泳。教你打乒乓球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4.吴焕群,邱钟惠,秦志峰。乒乓球运动项目发展规律的总结及未来趋势的预测j.乒乓信息,199115.李佳。对吉林省乒乓球后备人才现状的调查与分析a.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1)16.须晓东。试论乒乓球教练员的素质j.体育世界。学术,2006,(4)17.国家体育总局乒乓

7、长盛考研究课题组*乒乓长盛的训练学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40-42,207-24918.樊永强。高校乒乓球普修课科学教学方法浅谈j.中国科技信息,2008(7)19.任明,黄豪。论乒乓球教学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7,(2)20.文世平。乒乓球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7)21.曲宗湖等。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822.王大中,郭秋敏等。在乒乓球教学中进行体育传播特色人才培养的探讨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3.须晓东。雅典奥运会对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启示与思考j.陕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20(4)24.苏丕仁。现代乒乓球运动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25.宋绍兴。我国乒乓球运动理论发展现状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4,40(5)26.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7.袁玉涛,郑永成。对我校课外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2(3):18-1928.池立新。影响乒乓球普及的三个障碍j.乒乓世界,2000(10):36-3729.梁卓辉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