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_第1页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_第2页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_第3页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上海】在上海提篮桥地区现仍较为完好地保存着当时作为犹 太人居住区时的风貌,是中国境内唯一一个能够反映二战时 期犹太难民生活历史遗迹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纳粹疯狂迫害屠杀犹太人之时,上海 是全球唯一的向犹太人敞开大门的城市。 从 1933 年到 1941 年,上海先后接纳了约三万名来自欧洲的犹太难民,其中近 两万名犹太难民生活在虹口的“无国籍难民限定居住区”内, 为他们撑起了一艘 诺亚方舟 。他们与当地居民和谐相处、 共渡难关。至 1945 年战争结束,大多数难民得以幸存。 位于长阳路六十二号的摩西会堂是上海仅存的两座犹太 会堂旧址之一,在 2004 年被列为

2、上 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现在是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建筑风格朴素稳重,主体建筑为三 层青砖墙面,水平向带状红砖作为装饰,门窗上饰有传统式 样的拱券,室内楼梯扶手雕饰精美,具有犹太建筑的特色。 摩西会堂是二战期间在沪犹太难民们经常聚会和举行宗 教仪式的场所,为当时的犹太难民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柱。大门上方犹太教的标志 六芒大卫星 。摩西会堂是上海关 于犹太难民历史和实物资料最为齐全的地方,成为犹太人到 上海的必访之处。以色列前总理拉宾在 1994 年参观时留言 感谢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上海人民卓越无比的人道主义壮举 名单墙镌刻有13732 位原上海犹太难民姓名, 是全球唯 一一

3、个以拯救为主题的幸存者名单纪念墙。 七枝烛台是以色列国徽图案,也是现代犹太教的图案何 凤山在二战期间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向数千犹太 人发放了前往上海的签证,使他们免遭纳粹的杀害,被称为 中国的辛德勒 罗生特(原名雅各布罗森费尔德),1903年1月出生,犹太 裔奥地利人,毕业于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并获医学博士学位。 由于受到纳粹迫害,他 1939 年夏流亡到上海。经德国记者 汉斯希伯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 成为中国共 产党特别党员。曾历任我军大军区医学顾问、纵队卫生部部 长等职。大西洋咖啡馆为当时犹太难民所经营,曾聘请多 名犹太音乐家演奏。原址在海门路 127 号,现已拆迁,残存

4、 门面招牌现存放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犹太教没有偶像的崇拜,向着耶路撒冷方向的玻璃柜放着犹 太教称为摩西律法的“妥拉经卷”(妥拉是希伯来语的译音) 供教徒们朝拜。 幕布是以色列驻沪领事馆赠送的,用的是 英国的宝石、印度的丝线,中国的手工,在纽约制作,上面 用希伯来语绣的话是:上帝在我面前。霍山公园 (原名汇山公园 ),霍山路 118 号。建于 1917 年, 占地 3,700 平方米。二战期间,欧洲犹太难民经常在此休息 聚会,园内设有 无国籍难民限定居住区 纪念碑。霍山路 119 号及 121 号。是一幢双门面的假 4 层双毗连式 建筑,建于 1910 年。总部设在纽约的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 (jdc)驻沪分支机构曾在此办公,现为民居。霍山路71-95号、舟山路 1-81 号是于 20 世纪 20 年代末建造的欧洲古典 风格毗连式建筑。二战时因犹太难民的集中居住使其成为充 满异国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