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贯四点架起智慧语文的桥梁.doc_第1页
融贯四点架起智慧语文的桥梁.doc_第2页
融贯四点架起智慧语文的桥梁.doc_第3页
融贯四点架起智慧语文的桥梁.doc_第4页
融贯四点架起智慧语文的桥梁.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融贯四点,架起智慧语文的桥梁鸟的天堂案例赏析案例背景:2000 年初颁发的小学和初中 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中降低了阅读教学中对“分析”的要求。原来要求小学生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了解词与句、句与句、句与段、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等等。而今要求“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一些表达方法,注意积累语言材料。 ”基于这样的教学要求,我设计从全文的感知入手, 找到一个最佳的切入口,牵一发而动全身,抓住重点,感悟语言文字,整体把握全文。教学目标1、从课题入手,了解“鸟的天堂”就是大榕树。大榕树枝叶繁茂,就是鸟的天堂。2、揣摩课文的语言文字,分清见

2、闻与联想,体会情味,获得美感。教学过程一、简介作者,导入课题,二、整体感知,初知大意,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点评:让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地位与文本自由地直接对话,产生第一感觉,获取不同体验。)三、从课题入手,品读大榕树的枝繁叶茂,生命力旺盛。 片段一 从课题入手,寻找有关描写鸟的天堂大榕树的内容师:“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生:大榕树。师:什么样的大榕树?(板书:这是()的大榕树)生 1:枝叶繁茂的大榕树。生 2:充满生命力的大榕树。生 3: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榕树。生 4:美丽的大榕树。生 5:有着数不清的丫枝的大榕树。 .师:这是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榕树、充满生命力的大榕树

3、。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呢?把这些内容串联起来自己美美地读一读。(点评:从初知课文内容后走出来,以填词扩句的方式, 获得对大榕树的整体印象。又以读回到文章,进一步加深印象,深入体会,获取个人主观感受。) 片段二 精读课文重点,感悟语言文字,分清见闻与联想。师:把最能反映大榕树枝繁叶茂,生命力旺盛的地方找出来读读。师请几生读。师:从他们的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 1:大榕树充满生机,他们读得很有感情。生 2:大榕树长得很茂盛。师:除了这些之外,你还能从这段中读懂点什么,体会到什么,请你自己反复读,找到感觉,恰当表达。生 1:从“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上点缝隙。”可以反映出大榕树“枝叶繁

4、茂”。生 2:“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这是作者的联想。但正是因为大榕树充满生命力,才让作者产生了这样的联想。生 3:我觉得叶子很绿,绿的颜色鲜艳也说明大榕树有生机和活力。生 4:作者去的那一天阳光一定很明媚,还有微风。我看见过阳光照耀下的油亮亮的叶子在微风中摇曳就像银片闪烁。生 5:作者联想“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也说明了大榕树的枝叶繁茂。生 6:作者不由地感叹:“啊,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师:你们品评得真不错,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点评:牢牢抓住文章重点,通过指名读,自由读,齐读等手段反复读,从读中体会,从读中感悟,品析语言文字表达的内在美,培养

5、语感。 )四、再次从课题入手,赏析课文12、 13 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确是鸟的天堂。师:“天堂”是什么意思?生 1:某些宗教指人死后灵魂居住的美好环境。生 2:生活环境美好,在一个地方生活得幸福,就可以说是天堂。师:“那么”鸟的天堂“也就说明了鸟儿在这个地方生活得幸福美好吗?生:是的。师:鸟儿们生活得幸福美好,你从哪里看出来?生读课文第 12、13 自然段。师:为什么这些地方就反映了鸟儿们生活得幸福愉快呢?生自由反复读,读后回答:生 1:“到处都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说明鸟非常多。生 2:“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说明了鸟儿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6、十分自由。生 3:“我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看清楚这只,又看漏了那只,看见了那只,第三只又飞走了。”也说明了鸟多,鸟多就说明鸟儿们都喜欢生活在这里。生 4:鸟儿们生活得开心才会兴奋地唱歌呀!师:同学们都说得很有道理。 之所以让我们觉得鸟儿们在这里生活得幸福开心,还跟作者的描写很有关系。我们再一齐来读这段话,体会作者的语言美。生读。读后师问:你有什么感觉?生 1:“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是排比句,很有气势。生 2:“大的,小的,花的,黑的”读起来很短促,更觉得多了。生 3:“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两个“到处”一用觉,得什么地方都是鸟儿了。生 4:这里好像是对联一样的

7、。师:中国文字就是这么奇妙,不同的组合,给人的味道就不一样了。朗读也一样,不一样的朗读, 给人不一样的感受, 用你的朗读来表现鸟儿们的幸福欢乐吧!(点评:还是从读中感悟,从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意蕴美,韵律美,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五、联系大榕树和鸟儿幸福美好的生活,理解最后一句,体会作者的感情。师:大榕树枝繁叶茂,充满生命力,鸟儿们在这里生活得幸福美好。你能说说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用上关联词说说看。生 1:因为大榕树枝繁叶茂,充满生命力,所以鸟儿们才能在这里生活得幸福美好。生 2:之所以鸟儿们能在这里生活得幸福美好,是因为大榕树枝繁叶茂,充满生命力。师:作者是怎么说的呢?生:“鸟的天堂

8、”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请多生读,重在读出赞美的感情。 )师: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你能说说这两个鸟的天堂的不同含义吗?(生一一作答,回答准确)师:从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生准确地表达出感情后再读)(点评:把大榕树和鸟的天堂结合起来, 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意图,也把对整篇文章的把握在这里作了一个由分到总的汇编。 )六、结束全文,点明作者写文的缘由。结语: 1933 年,巴金先生来到广东省新会市天马村,看到了这棵已有 500 年左右的枝叶繁茂的大榕树, 栖息着成千上万只鸟, 感受到这棵榕树的确是鸟的天堂,满怀着对“鸟的天堂”的赞美之情,写下了此文, 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 11 课

9、鸟的天堂。教学启示:一、找准切入点 。这个切入点,就是在指导学生初读课文,读通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出可供学生深读探究的一两个能够穿透全文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以这样的一两个“探究问题”来带动全篇的解读,突出重点,以学为主,把探究发现的阅读主动权、时间支配和空间占有权真正还给学生。这个切入点,可以从课题切入,从文章的中心句切入,从文章的重点词切入。找准这个切入点,围绕这个切入点,展开教学,使课堂中心明确,主题鲜明,层次清晰。它能够刺激学生对课文信息重组的兴趣,能鼓励学生有创意的发现。二、突出关键点。我们经常在写作时向学生强调, “写作切不可记成流水帐。 ”我想:我们的阅读教学也是一样的,

10、不必每段都分析,每句都讲解。我们的老师,往往想想这个要讲的,那个也要讲的,结果频频施力,泛泛而谈,学生倒往往连一个重点都抓不住。每篇文章都有重点,它或是描写优美,引人入胜的;或是紧紧围绕中心,描写生动的;或是照应课题,具体描写的。它就是文章的关键点。抓住关键点,鼓励学生充分地自主阅读, 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 学习的主人, 也让我们的教学减轻包袱。三、美化语言点语言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可培养审美情趣,可丰富文化底蕴。语文课,就要发挥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独特功能。它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所以尤其要重视对语言文字的整体感悟。首先要努力挖掘和体验教材的情感因素,发挥语文教师自身的情感传导作用, 用教师自身的语言涵养去提升学生的语文品味; 其次,要引导学生在对课文的分析和朗读中体验作者的情感, 体会语言文字的意味;再次,借助联想和想像,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获得丰富深切的语感。通过美化语言点,真正发挥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四、统于结合点无论哪一堂语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