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廉吏于成龙”:始终甘棠贤风范清端六廉天下知_第1页
“一代廉吏于成龙”:始终甘棠贤风范清端六廉天下知_第2页
“一代廉吏于成龙”:始终甘棠贤风范清端六廉天下知_第3页
“一代廉吏于成龙”:始终甘棠贤风范清端六廉天下知_第4页
“一代廉吏于成龙”:始终甘棠贤风范清端六廉天下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代廉吏于成龙”:始终甘棠贤风范 清端六廉天下知“一代廉吏于成龙”:始终甘棠贤风范 清端六廉天下知2014 年 10 月 28 日 08:49:23 三晋都市报于成龙的画像(复制品) ,现真品已被美国费城大学博物 馆收藏。于家仅存的一处老宅。记者苏鑫波 / 图“省委书记王儒林在考察于成龙廉政文化园时, 看到了清 代康熙皇帝在于成龙逝世后, 为其亲撰的碑文: 朕读周官, 六计弊吏,曰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辩,吏道 厥唯廉重哉。王儒林书记表示,于成龙不仅清廉,而且是全 部符合六廉标准的官吏, 所以才被誉为天下廉吏第一,这是 其最令人敬仰的精神。 ”10月 20 日,于成龙文化研究会专家、

2、 于成龙故里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林清回忆起陪同王儒林 书记参观文化园的情景时,这样对记者说。通过一个简单的年表,高林清给记者讲述了一个完整的 于成龙。于成龙( 1617 年 1684 年),字北溟, 号于山, 明末清 初山西永宁州(今吕梁市的离石区和方山县)人。 明万历四十五年( 1617 年),于成龙出生。14 岁,明崇祯四年 ( 1631 年),于成龙在永宁州安国寺 读书。22 岁,明崇祯十二年 ( 1639 年),赴太原乡试, 中副榜, 做贡生。39 岁,清顺治十三年( 1656 年),赴吏部谒选,获候补 知县身份。44 岁,清顺治十八年( 1661 年),赴吏部掣签,上任广 西罗城知县

3、。50 岁,清康熙六年( 1667 年),被举为“卓异”,升任四 川重庆府合州知州。52 岁,清康熙八年( 1669 年),升任湖广黄州府同知, 开始大力治盗。57 岁,清康熙十三年 ( 1674 年),第二次被举为“卓异”, 署理武昌知府,升任福建建宁知府,后调任黄州知府。60 岁,清康熙十六年( 1677 年),复设江防道,于成龙 充任道台,驻黄州。61 岁,清康熙十七年( 1678 年),升任福建按察使。62 岁,清康熙十八年 ( 1679 年),第三次被举为“卓异”, 升任福建布政使。63 岁,清康熙十九年( 1680 年),升为直隶巡抚。64 岁,清康熙二十年( 1681 年),被任

4、命为两江总督, 授通议大夫、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66 岁,清康熙二十二年( 1683 年),被马世济参劾,康 熙特旨降五级留任。67 岁,清康熙二十三年 ( 1684 年),命于成龙兼理江苏、 安徽巡抚事,并巡视海境。事毕归江宁,身染沉疴,于四月 十八日病逝,七月灵柩离开江宁运回故乡,次年隆重下葬。于成龙去世后,康熙皇帝追封谥号“清端”,授予“太子太 保”,又给其隆重赐葬,并两次亲撰碑文。 康熙在其南巡回京 后的一份诏书中称于成龙“居官清正,实天下廉吏第一”。从 知县到两江总督,于成龙政绩卓著,始终清廉自守,多行善 政,深得士民爱戴。廉善平易近人善待百姓廉善,即清廉而有仁爱。 1661

5、 年, 44 岁的于成龙以“候 补知县”的身份,到北京参加吏部掣签。 掣签, 就是通过抽签 的方式,决定去哪个省任职,到了省里再由巡抚、布政使等 长官决定去哪个县。于成龙的运气不佳,抽中了“下下签”, 被分配到刚刚纳入清朝版图的广西省。当年的广西,相对中 原是一个偏远烟瘴之地,多民族杂居,文化落后。然而,于 成龙凭着一腔热血和勇气, 毅然决定赴广西上任, 留下了“此 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的名言。从永宁州到广西罗城,路途遥远,数千里地,需要不少 盘缠。于成龙家里现银不足, 就典当出售一部分田地和房屋, 凑足一百两银子。这便是于成龙“典田卖屋”赴任的故事。家 人给他雇佣了五个年轻小伙

6、做仆人,准备齐全日常生活所需 的用物。临行时,于成龙告别家乡父老妻儿,他给长子于廷 翼留下一句话:我做官在外不管你,你治家在里莫想我。在上任罗城知县的最初几个月里,于成龙生了一场大病, 还有仆人因病身亡,仆人闹情绪要回家。于成龙给留下的仆 人发放了盘缠,让他们回了老家,只剩下他一个人呆在罗城。 身陷绝境的于成龙在城隍庙里向神灵祈祷,他发愿要“立意修善,以回天意”。他认为,“立意修善”就要从罗城的治理开始, 从“爱民如子”开始。他没有官架子,没有盛气凌人的官风。 他呆在破衙门里, 不喜欢穿官服戴官帽,成天不是烧火做饭,就是读书喝酒, 俨然一个普通的平民老头儿。罗城县的老百姓有时也到县衙 里看看这

7、位新来的县官,于成龙一副和颜悦色的态度,和老 百姓比划着聊天、交友。于成龙说的是山西吕梁山的方言, 罗城百姓说的是当地民族语, 要体会对方的意思,实在困难。 于成龙就用手势、眼神、笑容,与百姓们慢慢拉近了距离。 时间久了,于成龙解决了和百姓沟通的问题,罗城县的公务 也能逐步展开办理。于成龙与罗城百姓同甘共苦,由原来的日食两餐减成一 餐。在缴纳钱粮时,百姓常常会多带几个铜钱,顺手放到他 的桌案上。于成龙发现后,坚决不收,无奈百姓坚持,只收 了一壶酒钱。百姓可怜于成龙清苦,凑集少许银钱,为他购 买盐米。于成龙说:“我一人在此,何须如许物,可持归奉汝 父母,一如我受。”意思是:我一个人在这里,不需要

8、这么多 东西,把这些东西拿回去奉养你们的父母, 就跟给我用一样。 廉能三举卓异官拜总督 廉能,即清廉而能干。于成龙用 了 40 多年积累经验, 其才能终于在其生命的后 20 年得到了 淋漓尽致的发挥。 蛮荒之地的罗城,盗匪多,治安差, 治理起来何其艰难。于成龙采用保甲法,把境内的老百姓, 按照居住区域,十家为一保,十保为一甲的方式进行划分管 理。对外防御盗匪,一有匪情,便有人敲锣打鼓,人们拿起 棍棒武器,齐心御匪。对内惩治违法犯罪行为。慢慢地,罗 城的社会秩序有了明显好转, 农业生产得以恢复。 春季, 于成龙下乡察看百姓生产。在田间劳作的人们见县太爷来了, 都跑过来围成一圈,拜伏于地,嘘寒问暖

9、,非常热情。于成 龙虽然没有种过稻子,但也是懂农业的,见哪家的田地耕种 得好,就给其题一个匾、写一副对联,谁家偷懒不种地,就 动员左邻右舍好言劝告。于成龙用这些朴素的手段,奖勤罚 懒,使罗城百姓得以温饱,经济繁荣。于成龙还在县城建学 校,供学生读书,建养济院,收养孤寡老人。 于成龙上 任后的成绩,受到了上级官员的表扬。广西巡抚金光祖与两广总督卢兴祖向朝廷保举于成龙,其评语为:“罗城在深山之间,猺狑顽悍。成龙洁己爱民,建学宫,创养济院,任事练 达,堪列卓异。”随后,于成龙被朝廷批准为“卓异”,任命为 四川合州知州。此时,于成龙已经年过半百了。康熙八年,于成龙调任黄州府同知。刚到黄州,面对复杂的盗

10、案, 他一时无从下手。于成龙招募了一批有盗匪背景的人做差役, 欲以盗治盗。很多有名的大盗都被他收罗在自己麾下,帮助 办理盗案。盗匪头子汤卷虽已归顺,但仍作恶。于成龙便与 他一起常常饮酒。从其口中探知一本盗匪册子,这里面有盗 匪姓名,还有其居住地址。于成龙便用这本册子,明察暗访, 办理盗案。黄州府的盗案破获率提高,冤假错案得以肃清。 于成龙虽为文吏,更有武略,再被举卓异,升为建宁知府。 年近六旬的于成龙此后官运亨通。从黄州出发,于成龙买了 几担萝卜,装了半船,一路咬着萝卜充饥,跋涉数千里到福 建省上任。他助朝廷平定三藩之乱、平反冤狱、整顿官场, 澄清吏治。福建巡抚吴兴祚认为于成龙执法公正,消除积

11、弊,不收下属馈送,性甘淡泊,吏畏民怀,为闵省廉能第一。此 后于成龙第三次被举为“卓异”,成为福建布政使,“天下第一 清官”的美名广为传颂。于成龙到任不足半年,便被调往直隶 当了巡抚,一年后再被升为两江总督,乃至兵部尚书,直至 病死在两江任上。廉敬半鸭佳话遥祭慈母廉敬, 即清廉而能敬己、敬人、敬业。人不敬己,贝y不会敬人,又 何谈敬业?于成龙在外当官多年,一直奉行当年离别家乡时 “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的自警。他首先能够自 尊自爱,随遇而安,修养个人道德。 在黄州时,遇到饥 荒年月,于成龙为了省钱搞赈济,宁可吃糠粥,也不会以权 谋私,贪污官府钱粮,榨取民脂民膏。甚至有客人来访,于 成龙

12、也用糠粥招待。有的人,皱皱眉头,勉强端起碗来也凑 合着能吃一些;有的客人家境富裕,吃惯了山珍海味,面对 糠粥难以下咽。于成龙跟他们开玩笑:“这糠粥呀, 在贫寒人 家是家常便饭,在富贵人家却是稀罕物。你现在吃不下去不 要紧,过几天我到你家,你要是不给我招待糠粥,我一定要 罚你出钱赈济灾民。 ” 除了吃豆腐、 糠粥, 于成龙偶尔也 改善伙食,吃些肉食,他还因此留下一段“半鸭佳话”。康熙 八年腊月二十五日,就要过春节了,于成龙的长子于廷翼带 着三子于廷元, 从山西老家赶到黄州, 探望父亲, 陪父过年。 父子九年没见,相聚了 20 来天。正月十五刚过,廷翼、廷 元兄弟俩要回乡了。于成龙决定把廷元留在自

13、己身边读书, 只把廷翼安排回永宁侍奉祖母和母亲。于成龙很想给廷翼带 点好东西,让他路上吃。可是,找寻半天,家里只有一只咸 鸭子比较贵重,要给孩子带上。廷翼不愿自己独吃,于是给 父亲和弟弟留下半只。这个故事传到歧亭百姓耳朵里,便给 于成龙取了个外号叫“于半鸭”。民间还给于成龙编了一首歌 谣:“于公豆腐量太狭,长公临行割半鸭。半鸭于公过夜钱, 五厘酒价何处拈?” 孝敬父母长辈, 是于成龙廉敬的另一 体现。康熙十五年十月,于成龙收到家书,称他年迈的继母 李氏病故了。值得一提的是,于成龙年幼时丧母,他是被李 氏一手抚养长大的,他与继母的感情颇深。这一年,于成龙 已经 59 岁,自 44 岁离家做官,再

14、没有侍母尽孝,而自己的 俸禄,自顾不暇,何况贴补家用。他几次欲辞官侍母,均未 获准。为此,于成龙深感遗憾,痛苦万分。万般无奈之下, 于成龙只好到黄州城外,钵盂峰顶的青云塔上,遥祭亡母。 民间传说,于成龙当年到塔顶哭祭母亲,泪水洒到塔顶,久 久不枯,后来在此长出一棵大叶朴树来,至今仍在,状如巨 伞。 廉正 诗酒自娱单骑赴任 廉正,即清廉而心 正、身正、行正。于成龙的清廉节俭是发自内心的,他的身 正、行正,既规范着自己,也影响着他人。 有诗有酒, 于成龙便不觉得在外做官的清苦了。在罗城时,一个人在异 乡的生活, 着实让他感到深深的寂寞。 每晚,他必饮一壶酒。 这只是四文钱一壶的普通烧酒,并不是什么

15、陈年酿制、玉液 琼浆。手头钱紧的时候, 每天就只喝半壶, 细水长流。 或许, 这可以稍解他内心的思乡之情。 于成龙喝酒时,不用下 酒菜,连筷子也省了。他拿出一本唐诗,一边念,一边喝。 有时拿出纸笔, 边写诗边喝。 想起自己的身世、 命运、故乡、 亲人、朋友们,忍不住悲从中来,泪如雨下。 于成龙的 年俸不多,有时还要做点善事,捐助穷人,最后弄得连买酒的钱也没有了。于是,他迫使自己戒酒,终归酒瘾难耐,通宵不眠。受命两江总督后,于成龙从保定出发,回永宁老家葬母。于成龙作为总督,回乡的仪仗队伍尽力节俭。同 僚都清楚于成龙的秉性,知道他盘缠不多,但也不敢赠送。 沿途官员也不敢大肆迎送、招待。在永宁州,于

16、成龙将去世 已六年的继母李氏,与父亲于时煌、生母田氏合葬。在与儿孙们短暂几天相处后,于成龙又带着廷元赴江宁上任。父子两人,身上各装了几十枚制钱,然后雇了一辆骡车,一 路上也不住公馆,省吃俭用。就这样,悄悄地赶到两江总督 驻扎的江宁城。江宁的官员原本早早出城迎接,却没料到, 总督大人已经到了城内。于成龙到江宁后,率先调查了两江 地区的数十项弊政,上任后立即展开整顿。于成龙单骑孤装 赴江宁,凸显了其清廉节俭,作风低调的为官态度。一些存 在奢靡作风的官员,经过于成龙的批评教育后,改过自新, 后来还做了大官,他们在于成龙去世后,还流着眼泪回忆:“如果没有于总督的教育,我哪有今天啊!”廉法 执法公正断案

17、如神廉法,即廉洁而又守法不失、 执法不移。处于明末清初的于成龙, 生逢乱世,各种刑讼案件层出不穷, 于成龙的断案能力得以彰显。于成龙词讼断狱铁面无私,公 正严明,为民伸冤,被百姓呼为“于青天”。于成龙在治理罗城县时,发现豪强大户人家拥兵自卫,存在滥用私刑、 藐视国法的现象,欲进行整治。罗城县有一家黄姓大户,该 家有一年轻的家僮,违反了家规,黄家把家僮打了个半死, 然后让人押着送到县衙,说明了违规原因,要求于成龙将其斩首正法。黄大户以为于成龙会与他们沆瀣一气。于成龙认为,该不该斩首正法,岂是你这土豪劣绅可以做主的? 经审问,他了解到家僮犯的只是轻微过失,按律顶多杖责, 不是死罪。黄大户私自用刑,

18、违犯国法,也应追究。于成龙厉声呵斥:“你把家僮押送到官府,说明你懂得朝廷法律, 但你擅自用刑,犯了 藐视官府之罪。”他下令将黄大户责打 三十棍。黄大户连忙磕头告罪,请求宽恕。出任江防道台时,于成龙办过一个漂亮的案子。江夏县有一名负责军饷 的士兵,他弟弟是个市井无赖。一次,其弟回到家里。当天 晚上发生盗案,家里存放的一笔军饷被偷。 丢失军饷要杀头, 哥哥不敢怠慢,把弟弟捆起来送官。严刑拷打后,弟弟承认 与其他无赖共同作案。官府抓了犯人,但军饷没有下落,犯 人只是说已经花光了。于成龙到江夏县办事,听说贼赃没有破获,却要结案。他说:“找不到赃物,就是一宗疑案。 几千两银子,哪能很快花光?”于成龙秘密调查后, 把抓来的 犯人释放了,称都不是真正的盗贼。县官问,真正的盗贼在 哪里。于成龙伸手指了指巡抚衙门里的一名军校说:“这个人就是主犯,他的余党现在到木兰山进香去了, 今晚就能拿获。” 差役们拿下军校,到他家一搜,丢失的军饷果然在其家里。 军校的余党也被拿获。原来,于成龙身上的袋子里装有盗匪名册,盗贼团伙里也有他的卧底,所以事情很快就水落石出了。 廉辩明辨是非平反冤狱廉辩,即清廉而明辨是非。面对是非曲直,于成龙始终以“天理良心”作为其判 断的准绳。于成龙康熙十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