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课时主备人姓名张叔贤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午 第 节课 题小数的意义(一)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教学重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教具学具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教 学 过 程增 删 修 改一、 生活中的小数(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结合树上的例
2、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二、 小数的意义1 自学小数的意义(看书第2页)2 小组交流3 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4 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5 归纳小数的意义。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
3、义。三、 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2小数的读写。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3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对照计数器写出小数,并读一读,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四、 数学游戏:通过数和形的对应,加深对各数位间关系的理解。 作业设计板书设计小数的意义千 百 十 个
4、 十 百 千位 位 位 位 分 分 分 数位位 位 位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教学反思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第2课时主备人姓名张叔贤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午 第 节课 题小数的意义(二)教学内容测量活动(单位换算)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制分数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能正确的进行单位间的换算。教具学具学生、老师准备尺子。教 学 过 程增 删 修 改一、测量活动:让学生分组测量本班
5、教室内的黑板和桌椅或其它物品的长度,然后讨论这些长度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在讨论把几分米或几厘米写成以米作单位时,可以先写成分母是10或1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当学生知道了6分米=6/10米=0.6米后,可进一步问学生如果门的高度是1米6分米怎样用米为单位表示呢?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可以用小数表示测量结果的原因。二、填一填: 填写第5页的表格,左边已经有测量结果,只要把测量结果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右边要求学生自己选择物品,先测量它们的长和宽,再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三、试一试: 第1题:将几克改写成以千克为单位,其方法是一样的。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交流,这样改写的原因。 第2
6、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测量的结果,如曲别针的长度是2厘米5毫米,再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小数。四、动手操作1、学生测量后思考以下问题:用“米”作单位有什么好处?用“米”作单位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小数?数学书的封面长26厘米,为什么可以记作“0.26米”?教室门高2米1分米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2、学生测量后,教师引导学生对以上问题进行回答,统一认识。用“米”作单位,当测量物体不足1米时,可以用小数表示;当测量物体超过整米数时,多出的部分用小数表示。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测量活动-单位换算26厘米=26/100米=0.26米因为1分米=1/10米=0.1米所以 2米1分米=2米+0.1米=2.1米教学反思第一
7、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第3课时主备人姓名张叔贤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午 第 节课 题小数的意义(三)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三)教学目标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及它们之间的进率,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难点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教具学具计数器、课件教 学 过 程增 删 修 改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教材主题情景图),通过看图片我们知道,北京地铁的最高运行速度为22.222米秒,你知道像这样的小数每个数位上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吗?二、探索新知(一)小数的构成、数位及计数单位1、小树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8、2、学习小数数位表。(学生认真自学第6页的内容)3、汇报学习成果22.222每个2的意义是不一样的。4、我们知道整数的计数单位是“满十进一”的,那么小数的计数单位也是“满十进一”的吗?课件出示10个0.1元是()元。10个0.01元是()元。(学生口答,得出结论:小数的计数单位是“满十进一”的)2、归纳总结。(1)一个数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含义也不同。(2)小数的计数单位是“满十进一”的。3、练习8.205是由()个1,()个0.1,和5个()组成。(二)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三、巩固练习完成第7页的第一题。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
9、明的地方?作业设计板书设计小数的读写整数部分 小 小数部分数点万千百十个 十百千万 . 分分分分 位位位位位 位位位位 2 2 . 2 2 2 教学反思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第4课时主备人姓名张叔贤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午 第 节课 题比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学内容比大小教学目标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教学重点 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教学难点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增 删 修 改比较下面个数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6898 16599 638685 329
10、3251、创设情境,尝试比较。(课件出示)少年跳高比赛情境,比较两个同学的得分谁的高一些。小组讨论:0.69和0.8那个数大?并说明自己是怎么想的。汇报:从数位来考虑,两个数的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2、将多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郑强的得分如下:2.97分。(课件出示)想一想:你能将这三名同学的得分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吗?( )( )( )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3、“李明的表现比张华好一些。”请你说说这就话是意思。张华3.13米问:李明的得分可能是多少分?请你确定一个数,然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 )( )4、全班交流,归纳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比较小
11、数大小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要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相同就要看百分位,百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1、两个同学一组,一个任意说出两个小数,另一个人比较小数的大小要求小数的位数不超过两位。2、第10页第1题初步理解每个小数在数轴上的都有一个对应的点,并知道越靠近右边,小数越大。3、第10页第2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出出错的缘由。4、第10页第4题这个题目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进一步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比大小整数-比位数,相同时,从高位比起。小数-比较整数部分,相同时,比较小数部分。教学反思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
12、和加减法第5课时主备人姓名张叔贤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午 第 节课 题买菜教学内容小数的加减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2、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意识。教学重点 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教学难点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增 删 修 改课前老师已经让同学们收集了超市的购物小票,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来。谁能说说你带来的购物小票上都有些什么?上面的每一项都表示什么意思,谁来说说?那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收银员阿
13、姨找回的钱究对了没有?1、课件出示:超市场景和一张购物小票。提问:从这张购物小票上,你能得到那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例如:两件物品一共多少元?油菜比芹菜便宜多少元?芹菜比油菜贵多少元?2、提问:售货员收的钱对吗?1.25+2.41=3.66-1.25=3.66-2.41=3、怎样计算呢?指名两名同学板演自己的竖式。4、涂一涂。利用方格纸涂一涂。5、算一算。在涂一涂的基础上算一算。6、引导学生小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只要将小数点对齐,其他步骤就与整数加减法一样了。问:为什么要将小数点对齐?小数点对齐即数位对齐。1、“练一练”第1题。问: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除了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外,还要
14、注意加减法。)2、课件出示: 3.5+2.48 10.2-5.213、课件出示摘帽子:老师身高1.62米,凳子高0.47米,老师站在凳子上能摸到2.35米高处的物体吗?引导学生进行争论。作业设计板书设计小数加减法 1 . 2 5 3. 6 6+ 2 . 4 1 - 1. 2 5- 3 . 6 6 2. 4 1答:两种菜各一把一共3.66元。教学反思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第6课时主备人姓名张叔贤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午 第 节课 题比身高教学内容比身高(教材131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 能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2 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
15、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的进、退位加减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增 删 修 改今天数学游乐园开张了,老师准备带大家一起去 。只要大家答对门口的几道题,就可以免费进去了,你们有信心吗?课件出示情境和算式:0.24+0.1= 0.82-0.32=1.54+2.3= 9.88-4.32=售货员阿姨说:“只要小朋友能准确地计算出得数,用什么方法都可以。可以口算也可以列竖式计算,只要算对了,就可以免费进园了。”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比身高”的画面,小黑、小花和鹿妈妈、鹿爸爸在对话。小黑说:“我比小花矮0.8米。
16、”鹿妈妈说:“我比小花高1.7米。”鹿妈妈高多少米?从这个情境中你能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并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1、小黑的身高是多少米?2.4-0.8=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引导学生发现:在计算时,十分位上的不够减,应该向各位退1,再减。2、鹿妈妈高多少米?2.4+1.7=怎样计算?说说你的想法。3、鹿爸爸比小花高多少米?6-2.4=在6的后面添上小数点和一个“0”,大小不变,这样添能够方便计算。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比身高 2.4-0.8= 6.0-2.4= 2.4+1.7=教学反思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第7课时主备人姓名张叔贤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午 第 节课 题歌手大赛教学内容歌手大赛(教材
17、16-1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2、结合问题情境,学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3、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难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增 删 修 改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上的歌手大奖赛吗?请看大屏幕,这个“专业得分”是什么意思?“综合素质得分”又是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吗?(课件出示)1、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看到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板书:谁的总分高?高多少?估一估,谁的总分高一些?要想算出准确的结果怎
18、么办?(引导学生认识:要通过算一算才知道。)3、谁来说说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板书学生的不同的解法。8.65+0.40=9.05(分)9.43-9.05=0.38(分)9.43-(8.65+0.40) =9.43-9.05 =0.38(分) 4、通过以上的计算,你知道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比怎么样? 5、第17页的第1、2题。 比一比,看看谁的方法最简便。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歌手大赛谁的总分高?高多少?8.65+0.40=9.05(分) 9.43-(8.65+0.40)9.43-9.05=0.38(分) =9.43-9.05=0.38(分)
19、答:5号选手总分高,高0.38分。教学反思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第1课时主备人姓名张叔贤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午 第 节课 题图形分类教学内容图形分类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让学生学会把图形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会说明分类的依据。增强学生观察、思考、操作及合作交流的能力。2、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与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并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三角形的稳定性与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的应用。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按一定的标准对图形进行分类。教学难点应用图形的性质解决问题。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平行四边形学具教 学 过 程增
20、删 修 改创设情境:今天,我们到多彩的图形世界走一走。(播放课件)出示一组图片。(这组图片中能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请同学随着出示图片的过程找出其中认识的图形。原来图形世界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教学新课:1、现在就请你们将这些图形按一定的标准分分类吧。要说清自己的分类依据。比比谁的分法更合理!根据学生的汇报将图形在黑板上分开,并让学生说清分类的依据。图形分类的标准: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来分;按图形是否由线段围成来分;按组成图形的线段条数来分。2、这些图形我们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谁来说一说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图形。3、拿出自制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学具,动手
21、拉一拉后谈谈你的感受。揭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易变形性)和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易变形性)。想一想:其实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人们利用它们的这些特性帮助我们解决了不少问题,你发现了吗?说一说。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应用吧。(课件演示第21页第1题。)巩固练习:课件演示1、第21页第3题。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同时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称,以及它们共有的特征和联系。2、用图形拼成的各种美丽的图案。3、欣赏各种美丽建筑物中的图形。通过欣赏建筑物中的图形,让学生明白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特征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课堂小结:你对所学的图形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作业
22、设计板书设计图形分类 由曲线围成 平面图形 三角形图形分类 由线段围成 四边形 立体图形 五边形教学反思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第2课时主备人姓名张叔贤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午 第 节课 题三角形分类教学内容三角形分类教学目标1、通过分类活动,认识直角、锐角、钝角、等腰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2、在分类中体会分类标准的严密,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3、在操作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三角形的特点。教学难点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各种不同的三角形、三角板、量角器、直尺教 学 过 程增 删 修 改创设情境:课件展示用各种三角形拼成的图
23、案。提问:这里有一幅图,上面都是什么图形?它们有什么特点呢?(抽出各种不同的三角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按照三角形的特征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教学新课:1、各组拿出准备的三角形卡片,观察每个三角形。运用你们的学具和发现的特点将三角形分类。汇报整理:根据三角形三个角的特点分析,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类: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底角顶角根据三角形三条边的特点分析,可以把三角形分成: 腰 腰 底 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底。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2、练一练。第23页
24、“找一找,填一填”。巩固练习1、连一连。(课件出示)2、游戏:猜一猜。给出三角形的一个角,猜一猜:可能是什么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3、判断。(课件出示)一个三角形里如果有两个锐角,必定是一个锐角三角形。所以的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所以的等边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课堂小结:三角形可以怎么分类?作业设计板书设计三角形分类 锐角三角形 按角分 直角三角形 三 钝角三角形 角 不等边三角形 形 按边分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教学反思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第3课时主备人姓名张叔贤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午 第 节课 题三角形内角和教学内容三角形内角和教学目标1
25、、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的度数等于180度;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2、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的度数等于180度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l800”这一结论的猜测与验证。教学难点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l800”以及对这一知识规律的灵活运用。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量角器、三角尺、剪刀教 学 过 程增 删 修 改情境情境:出示课件内容:大三角形和小三角形正在争论谁的内角和大?提问:三角形有几个内角? 三角形内角和指的是什么? 你认为谁的内角和大?教学新课:(1)你有什么方法来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 验证你的观
26、点。 下面四人一组,用量一量的方法探索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有什么性质? 拿出自己所带的任意一个三角形,测量出内角的度数,计算内角和。 观察本组量出的三角形的内角和,你们能发现什么? 三角形的内角和都在多少度左右? 提出疑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正好等于1800呢?还可以用别的方法来验证吗?(2)拼一拼,折一折。(课件动画演示)对两种方法进行总结。通过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能得出什么结论?引导学生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3)回答开头的问题:大三角形和小三角形准的内角和大?并说出理由。一样大,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0。 课件出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内
27、角和分别是多少?巩固练习(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l800”的理解。 (2)出示课本第28页中第3题。 a=1800-900-300=6003)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只知道其中一个底角是500,你能知道其他两个角的大小吗?课堂小结:三角形可以怎么分类?作业设计板书设计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教学反思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第4课时主备人姓名张叔贤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午 第 节课 题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内容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目标1、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实验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应用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
28、否组成三角形。2、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比较、操作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3、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数学运用的意识以及团结协助的精神。教学重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实验与探究。教学难点利用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各种长度的小棒。教 学 过 程增 删 修 改情境情境: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每个同学的桌面上都有一捆小棒(10厘米、8厘米、6厘米、3厘米、2厘米)。请你从中随意拿出三根来摆三角形,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活动要求:用自己面前的小棒来围,小棒必须首尾相接,围好后观察自己和别人的情况)根据学
29、生回答,实物投影展示围的情况。问:什么样的三根小棒才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呢?看来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关系,那是什么呢?今天啊,我们就来当一回小小数学家,去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板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新课:刚才有些同学选取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请不能围成的同学来说说你选取的三根小棒的长度。(1)验证:从中任意抽出两组,请其他同学也尝试一下,看是不是真的围不成,为什么围不成三角形,你想到了什么。和你小组成员商量一下。(2)刚才探究发现的两个规律还可以怎么说? 同桌互相说一说。三角形两边长度之和等于第三边长度时,围不成三角形。三角形两边长度之和小于第三边长度时,也围
30、不成三角形。(多媒体演示)(3)课件出示:两根小棒长度之和小于第三根小棒长度时,围不成三角形。课件出示:两根小棒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根小棒长度时,围不成三角形。(4)谁能说说,什么样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呢?我们刚才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分别为5厘米、8厘米、10厘米,围了这样一个三角形。(在实物投影上操作,并比较边的长短,发现这个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5)小结。你们来看,老师手中有2厘米、5厘米、1厘米的小棒,看看这三根小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吗?看来光是一个两边的和比第三边大还不行,必须是任意两边之和都比第三边大才可以。也就是: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
31、么疑问?作业设计板书设计三角形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教学反思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第5课时主备人姓名张叔贤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午 第 节课 题四边形分类教学内容四边形分类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四边形边的特征,会给四边形分类;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种类特征。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和形象灵活的思维能力,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我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区别掌握各类四边形的特征。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各种四边形图片。教
32、 学 过 程增 删 修 改情境情境:谁知道这个盒子外面是什么图形吗?你们认识它们吗?这是四边形吗? 平时你在哪里还见过四边形呢?(出示图片) 你们来找一找哪些是四边形。(出示图片有些图形不是)谁可以说说什么叫四边形?(四边形就是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在四边形这个大家族里,你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它们各有特点,这节课咱们根据四边形各自的特点给它们分分类。(出示课题:四边形分类)教学新课:(1)(课件出示)请大家仔细观察刚才和大家打招呼的这8个四边形,它们的边有什么特点?你能试着把它们分分类吗?哪个组先来说一说你们共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各是怎么分的?还有哪个组有补充或有不同的意见?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适时
33、提问:为什么这样分?你的理由是什么?(2)引导归纳。教师:智慧老人看到大家得出了这么多种分法,他也带来了一种分法(课件演示),智慧老人为什么这么分呢?引导学生找出同一类图形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定义。在学生明确了以上各组图形的特征以后教师重点指出: a组的图形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它们都是平行四边形。 b组的图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它们都是梯形。 c组的图形没有平行的边,就叫做四边形。(3)小组讨论:平行四边形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吗?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不仅两组对边平行,而且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
34、何体会和收获?作业设计板书设计四边形分类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它们都是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它们都是梯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第1课时主备人姓名张叔贤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午 第 节课 题买文具教学内容买文具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2、通过具体情况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从多角度想出简单小数乘法的结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渗透类推、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3、使学生感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教学难点使学生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
35、整数相乘的得数。教具学具(1)给每位同学准备两张纸,上面有边长为1cm的小方格; (2 )准备彩笔;教 学 过 程增 删 修 改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 复习小数的意义 同学们,前些日子,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的有关知识。你们还记得吗?。好,老师就考考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0.3它表示什么?师:如果我在0.3后面加上个“元”字,那么这个大正方形表示什么呢?,0.3元又是多少钱呢?如果加上“米”字,这个大正方形双表示什么呢?那0.25它表示什么呢?你会用你手中的百格图表示出来吗?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板书:文具店结合文具店柜台上各种文具的单价,提出数学问题。 1、提问题与列式。 师:熊妈妈是个热
36、心助学人士,她说你们是第一次到她的文具店,决定给你们最大的优惠,你们发现文具的单价有了什么变化? 师:现在买3块橡皮又需要多少钱呢?怎么列式解答呀?二、合作探究。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与前面的乘法算式对比,它们有什么不同? 师:对,现在是小数乘整数。那么,怎样求出小数乘整数的结果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小数乘整数,也就是小数乘法(一)下面提出以0.33这个算式为例来进行研究。 0.33它表示的什么意义? (二)交流算法。 1、引导探究 学生用自己的办法算出0.33是多少元?要求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自己算,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算法2、(三)小结。 师:刚才通过学习交流,同学们找到了连加的、
37、换算单位转化成整数来计算的、借助方格图来进行计算的等方法。不管用什么方法,都算出结果是:买3块橡皮需要0.9元,也就是3个0.3等于0.9。(师板书完整,补“0.9元”并写答语) 师:下面我们来对上面各种方法作一个分析和比较,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三、深化运用,巩固新知。 (一)做一做。课本p34“练一练”1、2题。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完成课本p42“试一试”1、2题。(二)计算40.3。(三)补充练习。 1寻找小数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一棵竹子一时约生长0.03米,三时约长了多少米?(四)深化性练习填一填。 0.1+0.1+0.1+0.1=( )( )=( ) 0.02+0.02+0.02=
38、( )( )=( ) ( )( )=( )+( )+( )+( ) 四、回顾小结,质疑问难。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交流,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文具店 小数乘法买4橡皮需要多少钱? 0.24= 表示4个0.2相加的和是多少?答:买4橡皮需要0.8元。 方法一:连加 0.2+0.2+0.2+0.2+0.2=0.8(元)0.24=0.8(元)方法二:转化 方法三:画图0.2=2角 2 4=8角=0.8元 0.24=0.8(元)教学反思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第2课时主备人姓名张叔贤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午 第 节课 题小数点搬家教学内容小数点搬家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实际情景,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
39、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2、能应用这一规律计算小数乘、除法。3、使学生仔细观察,体会数学是服务于生活的。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发现并归纳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教具学具小黑板、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增 删 修 改一、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很多的小数的知识。今天,有一个小客人想走进我们的课堂和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小数的知识,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谁?(出示情境图)从图中你发现哪种商品最贵,哪种最便宜?二、扶放结合1(板书出三种价格:1.00元, 0.10元, 0.01元。)这三个小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大小怎样?看样子一个数大小与小数
40、点的位置有关。到底有什么关系?2探索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关系。3先观察两个小数0.10、1.00 ,小数点是向哪个方向移动的,移动几位?教师:小数点向右移一位,小数大小怎样变化?你是怎样想的?如果一个数乘10、100、1000,我们只要把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移动几位就可以了。4尝试第36页的试一试。小数点向左移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倍。如果向左移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左移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00倍三、反馈矫正1.引导完成36页练一练第一题。2.引导完成36页练一练第二题。学生答不完整的就是做适当的引导。作业设计板书设计小数点搬家小数点向左移动一
41、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1.00元 0.10元 0.01元 0.10元缩小到原来的1/10 扩大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1.00元 0.01元 0.01元 1.00元 缩小到原来的1/100 扩大100倍教学反思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第3课时主备人姓名张叔贤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午 第 节课 题街心广场教学内容街心广场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情况,探究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2、学生经历探究关系的过程,渗透观察、比较和观察的能力。3、初步沟通整数计算和小数计算方法,体会“转化”的思想。教学重点 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教
42、具学具小黑板、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增 删 修 改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情景图。说一说你知道了那些信息?你发现三个长方形的长之间有什么关系,宽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面积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探究新知,研究规律教师板书第一种情况:花坛:(2)32=6平方米地砖:(3)0.30.2=?广场:(1)3020=600平方米1)讨论:广场面积和花坛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长与宽之间又有什么关系?2)小组讨论:我们应用刚才发现的现象,来比较花坛和地砖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板书第二种情况:1)0.3米=3分米0.2米=2分米32=6平方分米0.30.2=0.06平方分米观察算式问:第一个乘数的小数位
43、数有几位?第二个乘数的小数位数有几位?积的小数位数有几位?1你有什么发现?2引导学生总结: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和。你发现了什么?与同学进行交流让学生说说怎样算的,结合此题教育学生不要忘记点小数点。(三)感知规律1.试一试.你们能不能用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做一做下面两组题,做完之后相邻两人互相交流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1 43=132= 0.40.3=0.132= 0.130.2=师:“0.40.3”的积是多少?怎样得到的?师:“0.13乘0.2”的积是多少?2.课本44页填一填.完成之后独立思考一下,你又发现了什么?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四归纳小结以后我们计算小数乘法
44、时,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然后再看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在积中从右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就可以了。如“0.30.2”可以用竖式计算。(教师板书乘法竖式) 0.3 0.2计算时可以先算32=6 ,再看两个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在积中从右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就可以了,0.30.20.06。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街心广场20 2 0.2 30 3 0.3 - - -600 6 0.06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教学反思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第4课时主备人姓名张叔贤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午 第 节课 题包装教学内容包装教学目标1、能根据“包装”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会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并培
45、养估算能力。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2、通过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包装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利用知识的迁移掌握算理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数学思维。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教学难点探索小数乘小数的一般竖式计算方法及估算能力。教具学具包装纸、课件教 学 过 程增 删 修 改一、旧知铺垫。1.口算。0.42 0.34 5.55 1.23“1.23=3.6”你是怎么想的?你有什么体会?2.应用小数点移动的方法求值。(1)1.510 (2)86100 (3)15.610001.510 8
46、6100 15.61000说说“15.61000”和“15.61000”各表示什么含义?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同学们刚才表现真好,所以老师打算送给大家一个礼物,但现在还不行。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吗?得先帮老师解决几个问题。你们看,老师准备了很多个精美的礼物,其实呀,包装时的学问大着呢!让我们先来看看画面中的孩子是怎么做的吧!三、探究新知。(一)教师出示教材第40页的主题图。1.说一说从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2.你知道包装一个礼品盒需要多少元吗?怎样计算?3.为什么这样列算式,你是怎么想的?4.估算:请你估一估“2.60.8”的结果大约是多少?你怎么想的?5.刚才我们估算出2.60.8的积不到2.6,不就比乘数2.6小了吗?那么,是不是这样呢?有什么办法能够知道2.60.8实际的准确结果?同桌之间相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山东省东营市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伊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潇湘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浙江海洋大学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四川体育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新版
- 2026年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广东省新课程标准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
- 国开电大应用写作(汉语)形考任务4参考答案
- 6S检查表标准版2行业资料国内外标准规范
- 汽车吊机支腿反力计算及梁板受力分析
- 第十四章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
- 点的立体构成
- 《格萨尔王传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 阅读推荐课《不老泉》课件
- 护士长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正式完整版课件
- 危大工程验收记录表(模板工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