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许可技术报告._第1页
排污许可技术报告._第2页
排污许可技术报告._第3页
排污许可技术报告._第4页
排污许可技术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北省排污许可技术报告编制大纲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制二一五年目录1 总论11.1前言11.2编制依据12排污单位现状22.1地理位置及周边关系22.2环境功能区划22.3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22.4环评相关文件执行情况 32.5总量控制要求62.6环境管理实施情况62.7排污口设置和自动监测设备运行情况 62.8排污单位生产状况 62.9污染源及治理措施分析 83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情况93.1重点污染物排放量核算93.2其它污染物排放情况 124影响排污总量变化的因素分析 124.1原辅料的变化124.2能源消耗的变化124.3产能的变化124.4工艺的变化124.5污染治理措施优化 124.6排

2、放标准的变化134.7总量控制要求134.8其它影响排污量因素变化135污染物申请排放量和执行标准 135.1参考排放量核算 135.1.1采用行业绩效值计算 145.1.2采用排放标准计算 14145.2排污单位重点污染物初始排污权核定值和环评审批总量5.3重点污染物申请排放量155.4排污单位执行标准 166污染物排放量确认方法 176.1废水污染物排放量确认方法 186.1.1采用废水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 186.1.2采用排污系数法186.1.3采用实测法186.2废气污染物排放量确认方法 196.2.1采用废气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 196.2.2物料衡算法 196.2.3采用排污系数法

3、196.2.4采用实测法207结论20技术报告的格式211总论1.1前言介绍排污单位的名称、行业类别、建成投运时间、地理 位置、历史发展沿革等基本情况。通过对排污单位进行现状调查,分析排污单位是否符合 发证条件,核算国家、地方明确控制的重点污染物申请排放 量,并给出排放量的确认方法便于企业自查自控和环保部门 日常监管。1.2编制依据1.2.1依据文件列明与排污许可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部门规范性 文件等清单。1.2.2技术资料列明与排污许可相关的环评及批复、验收文件或备案文 件等资料,以及与排污许可相关的规划、产业政策、环境功 能区划、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产排污系数手册等相关 技术资料清单。

4、1.2.3执行标准列明上一持证周期废水、废气污染源排放的各类污染物执行的标准清单,并列表进行详细说明。表1-1上一持证周期污染物排放标准一览表类别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限值单位标准名称及标准号废水外排废水COD氨氮J J废气锅炉SONOJ J窑炉SONOJ JJ J注:污染源污染物包括执行标准中所有因子2排污单位现状2.1地理位置及周边关系列明排污单位所在地理位置(城区、园区等)、周边关 系以及周围环境敏感点的情况。若位于规划园区范围内,还 应说明排污单位供热、供水、燃气、污水处理等辅助设施与 园区基础设施的关系。2.2环境功能区划明确排污单位所在区域大气、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析是 否符合环境功能区划

5、要求,是否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要求。 2.3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从产能、工艺、主要生产设备、产品等方面逐一分析排 污单位是否符合产业政策。表2-1产能产业政策执行情况产品名称设计生产规模产业政策要求是否符合产业政策产品1J J表2-2生产工艺产业政策执行情况生产线名称生产工艺产业政策要求是否符合产业政策生产线1J J表2-3生产设备产业政策执行情况生产线名称主要生产设备产业政策要求是否符合产业政策生产线1J J表2-4产品产业政策执行情况生产线名称主要原料及产品产业政策要求是否符合产业政策生产线1J J2.4环评相关文件执行情况2.4.1环评、批复、验收或备案情况结合上节的主要生产设备,介绍排污单位

6、环评文件的编 制、批复、验收或备案的情况,涉及有多个项目环评的,要 列表分别说明。表2-5环评相关文件的执行情况序号建设项目 名称涉及主要 生产设备环评文件验收文件审批单位批准文号批准时间验收单位验收文号验收时间12JJ备案情况242环评相关文件与现状的一致性分析重点调查排污单位的原材料、产品、能源消耗、生产工艺、产污环节、治理措施、排放去向等方 面的实际情况,判断和环评及验收相关文件是否一致,不一致的要具体阐述。涉及有多个项目的,要 分别列表说明。表2-6建设项目环评相关文件与现状分析项目名称类别环评批复内容验收文件内容排污单位现状分析一致性生产规模原辅材料产品能源类别及消耗量生产工艺产污环

7、节治理措施排放去向J J2.5总量控制要求列明排污单位上一持证周期许可的重点污染物排放量; 列明排污单位初始排污权核定值,排污权的有偿使用和交易 情况;分析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执行情况是否符合总量控制 的要求。2.6环境管理实施情况环保管理制度制定、环保机构和专职人员落实情况;上 一持证周期内环保部门的监督检查及处罚等情况;公众环境 意见投诉及处理情况;限期治理和限期整改及其它环境管理 要求整改情况等。2.7排污口设置和自动监测设备运行情况排污单位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情况;排污单位按规 定应该安装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的,是否进行了安装、检定 (校准)、比对,自动监测设备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

8、系统是否联网,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的管理和运行情况。 2.8排污单位生产状况2.8.1原辅材料及成分分析列表给出排污单位上一持证周期每年的原辅材料消耗 情况、能源消耗情况、产品产量、原辅材料成分、燃料成分 等信息。(分年度列表)表2-7 产品产量、原辅料及能源消耗量一览表序号物料名称项目单位产量/消耗量1原辅料消耗原料1总耗t单耗kg/t2原料2总耗t序号物料名称项目单位产量/消耗量单耗一kg/t3J J总耗t单耗kg/t4能源消耗电总耗Kwh单耗Kwh /t5煤总耗t单耗t/t6天然气总耗3 m单耗nVt7燃料油总耗t单耗t/t8J J表2-8原辅材料成分一览表单位:%指标成分1成分2成分3成

9、分4成分5J J原料1原料2原料3J J表2-9燃料成分一览表单位:%指标成分1成分2成分3成分4成分5J J燃料1燃料2燃料3J J2.8.2工艺分析分析排污单位主要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的工艺水平,与 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对比,从源头减少污染物产生的角度分 析工艺改进的潜力。列出排污单位的工艺流程和产污节点,用生产工艺及产 污环节图表示排污单位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并附加排 污节点汇总表。必要时可加文字描述。2.8.3水平衡分析调查排污单位上一持证周期每年用水、排水情况,附水 平衡图,水平衡图应包括新水用量、回用水量、串级用水量、 循环水量、损失水量、排水量等,并计算循环水利用率。2.8.4其

10、它排污单位还要调查以下基本信息:集中式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水量、实际处理水量、主 要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污水处理级别、汇水区面积、排水 去向、受纳水体名称、受纳水体功能区划、 再生水利用量等;医疗机构:医院等级、病房数、床位数、年门诊量、排 水去向等基本信息;餐饮业:等级、餐位数、经营面积、基准灶头数、对应 灶头总发热功率、对应排气罩灶面总投影面积、排水去向等;畜禽养殖业:养殖种类、养殖规模、实际存栏量、出栏 量、清粪方式、粪污处理系统建设、有机肥厂的建设、消纳 土地的情况、外排废水的排水去向等基本信息。2.9污染源及治理措施分析2.9.1污染源及治理设施运行情况调查废水、废气污染源及配套的污

11、染治理设施运行情 况。对每一个污染源的每一套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详细 介绍并列表说明。表2-10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类别污染源污染物治理设施名称及工艺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去除效率达标分析废水J JJ J废气J JJ J292治污水平及潜力分析分析排污单位污染源治理设施的现状水平,与国内同行 业同类污染源先进治理措施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该行业污 染物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要求,分析污染治理设施治理能 力提升的潜力和污染物总量减排的空间。3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情况通过几种方法核算废水、废气污染物排放量,结合既有 的环境统计数据,了解排污单位上一持证周期内每年的重点 污染物排放量和其它污染物的排放情况。3.1

12、重点污染物排放量核算“十二五”期间,国家、本省规定的重点污染物总量控 制指标为化学需氧量 (COD、氨氮(NH-N)、二氧化硫(SO) 和氮氧化物(NO)。核算污染物排放量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即产排污系 数法、物料衡算法、在线监测数据。根据现状调查的年原料 消耗量、产品产量、能源消耗量、用水排水量、生产工艺水 平、治理设施治理水平以及运行情况,分别采用以上方法核 算排污单位上一持证周期每年重点污染物排放量。有多个排 放口的要分别核算,然后合计整个排污单位的排放量。3.1.1废水重点污染物排放量核算3.1.1.1采用在线监测数据计算废水污染物在线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判别和污染物的计 算要根据水污染

13、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实行)(HJ/T356-2007 )执行。在同时监测废水排放流 量的情况下,废水污染物排放量的有效日均值是以流量为权 的废水污染物的有效监测数据的加权平均值。在未监测污水 排放流量的情况下,有效日均值是废水污染物的有效监测数 据的算术平均值。3.1.1.2采用产排污系数计算采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产排污系数手册、“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中制定的相关行业排污系数直接计算废水污染物排放量。表3-1废水重点污染物排放量单位:吨/年污染物年度在线监测数据产排污系数环境统计数据CODNHkNCODNH-NCODNMNJ JJ JJ JJ JJ J注:年度

14、为自然年3.1.2废气重点污染物排放量核算3.1.2.1采用在线监测数据计算在线监测设施安装符合国家相关技术规范,设施稳定正 常运行,比对监测符合质量控制管理要求,并经环保部门有 效性审核的数据。3.122 物料衡算法物料衡算法的基本原则是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在生产 过程中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必须等于产出的产品量和物料 流失量之和。用物料衡算法结合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确定废气SO排放量。3.1.2.3采用产排污系数计算采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 册、“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中制定 的相关行业排污系数直接计算废气污染物排放量。表3-2废气重点污染物排放量单位:吨/年

15、污染 物年度在线监测数据物料衡算法产排污系数环境统计数据SO2NOSONOSONOSONOJ JJ JJ JJ JJ J注:年度为自然年3.2其它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排污单位其它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有特征污染物排 放的可以定量描述,其它污染物排放情况可定性描述。4影响排污总量变化的因素分析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下一发证周期内影响排污单位重点 污染物排放量的情况。4.1原辅料的变化部分行业排污单位原辅材料的成分直接影响重点污染 物的排放量。定量分析因原辅材料变化导致的污染物排放量 的变化。4.2能源消耗的变化消耗的能源种类和能源成分的变化会影响重点污染物 的排放量。定量分析因能源种类和能源成分的变化导致的

16、污 染物排放量的变化。4.3 产能的变化定量分析产能的变化引起的重点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 4.4工艺的变化生产工艺、设备的优化从源头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 定量分析生产工艺、设备的优化导致的重点污染物排放量的 变化。4.5污染治理措施优化排污单位自行和国家、地方对排污单位要求改进污染治 理措施,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引起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 定量分析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导致的重点污染物排放量的 变化。4.6排放标准的变化国家、地方或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更新,或者排污单位 按照国家、本省要求执行严于国家、地方或行业污染物排放 标准的,直接影响排污单位重点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的变 化,定量分析排污单位执行

17、新排放标准时的排放量。4.7总量控制要求根据省、市、县(区)对本辖区总量控制要求的变化情 况和排污单位总量控制要求,定量分析排污单位申请排污总 量的变化。4.8 其它影响排污量因素变化定量或定性分析排污单位的排污量受其它因素影响的 变化。5污染物申请排放量和执行标准根据排污单位上一持证周期的重点污染物排放量、各种 因素导致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综合考虑参考排放量、排污 单位的环评审批总量控制指标、初始排污权核定值,确定下 一发证周期排污单位最终申请的重点污染物年排放量。申请 量不得超过排污单位的初始排污权核定值、环评审批总量控 制指标,不得超过采用排放标准、 行业绩效值计算的排放量。明确排污单位

18、下一持证周期执行的标准及污染物标准 限值。5.1参考排放量核算为了保证排污单位申请排放量的合理性,并为环保部门 许可排放量提供参考,可采用行业绩效值及排放标准值计算 排污单位上一持证周期每年的排放量作为参考排放量。5.1.1采用行业绩效值计算已制定重点污染物排放绩效值的行业按照绩效值直接 计算污染物参考排放量。5.1.2采用排放标准计算采用废水、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浓度和废水、废气年排 放量计算污染物参考排放量。表5-1重点污染物参考排放量单位:吨/年污染物年度行业绩效值计算排放量排放标准计算排放量CODNHkNSONOCODNHkNSONO注:年度为自然年5.2排污单位重点污染物初始排污权核定

19、值和环评审批总量 列明核定和分配的初始排污权,以及经过交易后变更的 排污权;列明已通过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批 复文件中按照排放标准或行业绩效值确定的建设项目总量 控制指标。表5-2初始排放权核定值和环评审批总量单位:吨/年重点污染物排放量CODNHkNSQNO排污权核定值环评审批总量5.3重点污染物申请排放量根据排污单位上一持证周期的重点污染物排放量、各种因素可能导致污染物排放量变化,综合考虑参考排放量,以及排污单位的环评审批总量控制指标、初始排污权核定值,确定下一发证周期排污单位最终申请的重点污染物年排放量。如果排污许可期限在一年以上,根据第四章预测的影响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申请

20、的年排放量每年可能不一致,因此要列出排污单位每年申请的排放量。涉及多个排放口的,要分别列出每个排放口申请的重点污染物年排放量。申请量不得超过排污单位的初始排污权核定值、环评审 批总量控制指标,不得超过采用排放标准、行业绩效值计算 的排放量。表5-3 废水排放口重点污染物申请排放量单位:吨/年污染物年度排放口 1排放口 2J JCODNH3-NCODNH3-N注:年度为从发证日期开始的周期年表5-4 废气排放口重点污染物申请排放量单位:吨/年污染物年度排放口 1排放口 2J JSONOSONO注:年度为从发证日期开始的一整年表5-5 排污单位重点污染物申请排放量单位:吨/年污染物年度CODNH3

21、-NSQNQ注:年度为从发证日期开始的一整年5.4排污单位执行标准明确排污单位下一发证周期废水、废气污染源排放的各 类污染物执行的标准名称和标准号清单,并列表进行详细说 明。下一发证周期中有新标准更替的,要分别列表说明。表5-6下一发证周期污染物排放标准一览表年度类别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限值单位标准名称及标准号废水外排废水CQD氨氮J J废气锅炉SQNQJ J窑炉SQNQJ JJ J注:污染源污染物包括执行标准中所有因子年度为时间段,是从发证 日期开始到排污许可证有效期结束, 如果下一持证期内有新标准的执行, 则要多 表分别列明。6污染物排放量确认方法国家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22、无 论哪个制度的有效执行,均需要一个排污单位和环境管理部 门共同认定、符合环保要求的污染物排放量确认方法,随时 方便的确认污染物排放量。排污单位随时自查自控污染物排 放量,环保管理部门随时有效监管,许可的排放量才能起到 总量控制的作用。否则排污许可管理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 木。排污单位要根据排污情况和申请的排放量,研究得出一 个适合自身的污染物排放量确认方法,同时要建立原辅材料 消耗、产品产量、能源消耗、手工监测数据、治理设施运行(包括脱硫、脱硝药剂的使用量、污水处理药剂的使用量等) 台账,便于排污单位自查自控, 预防超许可排污情况的发生, 也便于环境管理部门的日常监管。6.1废水污染物排放量

23、确认方法6.1.1采用废水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对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测装置的排污单位,废水污染物在 线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判别和污染物的计算要根据水污染源 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实行)(HJ/T356-2007 )执行。此方法应具备以下条件:核实其自 动监测装置是否经过验收,数据是否按时进行比对,确认自 动监测数据是否合法有效。排污单位必须加强在线监测监控设施的运行和维护管 理,建立健全定期比对监测、定期校准维护、设施故障预防 等制度,确保在线监测数据准确性和有效性;加强化验室的 管理,在线设备发生故障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手工 监测频次,确保全年数据准确、完整。6.1.2采用排污系数

24、法未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测装置的行业,根据实际产品产 量,结合污染源普查的产排污系数、总量减排核查核算的排 放系数及规定的相关行业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相应治理技 术的削减效率等确认排放量。排污单位根据实际排污情况,积极统计各年排污数据, 不断校核产排污系数,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的排污系数。6.1.3采用实测法未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并不能采用排污系数法核 查的,排污单位应当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监测(检测)机构进 行监测,核算重点污染物排放量。监测要求可参照“十二 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等相关文件。6.2废气污染物排放量确认方法6.2.1采用废气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对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测装置的行业,采用

25、自动监测装置 的流量数据和污染物排放浓度数据核定排放量。此方法应具 备以下条件:核实其自动监测装置是否经过验收,数据是否 按时进行比对,确认自动监测数据是否合法有效性。排污单位必须加强在线监测监控设施的运行和维护管 理,建立健全定期比对监测、定期校准维护、设施故障预防 等制度,确保在线监测数据准确性和有效性;加强化验室的 管理,在线设备发生故障时,按照有关规定,加强手工监测 频次,确保全年数据准确、完整。622物料衡算法此方法主要应用于二氧化硫排放量的确认。要求排污单位统计原辅材料消耗量、能源消耗量以及对应的能源成分分 析等材料。6.2.3米用排污系数法对没有排污绩效和未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测装置的行业, 根据实际的能源消耗量和成分报告、产品产量,结合污染源 普查的产排污系数、总量减排核查核算的排放系数及规定的 相关除尘、脱硫、脱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