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插座试验方法_第1页
开关插座试验方法_第2页
开关插座试验方法_第3页
开关插座试验方法_第4页
开关插座试验方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开关插座试验方法一般进行尺寸检查、防触电保护、通断能力(开关) 、分断容量(插座) 、正常操作、插拔 力(插座)、耐压、温升、电气强度、机械强度、耐热、端子、阻燃等试验项目。1 防触电保护:开关插座经试验指不能触及带电部件。2 通断能力:开关经受 200 次通断试验,以及 200 次钨丝灯试验。3 分断容量:插座经受 50 次分断试验。4 正常操作试验:开关进行 40000 次正常操作后,再进行 10000 次荧光灯操作。插座寿命试 验进行 5000 次插拔。5 插拔力:10A插座的单极插拔力大于等于1.5N,整极插拔力二极小于等于40N;两极带接地小于等于50N。16A两极带接地插座的单极插

2、拔力大于等于2N,整极小于等于 54N。6 电气强度试验:开关插座需经受电压为2000V50Hz, 3min 电气测试。7 机械强度试验:10mm高度冲击锤冲击无损坏。8 温升试验:开关插座通一定电流时,端子的温升不超过45K。9 耐热试验:开关插座必须能经受100 C、1小时耐热,无损坏。10 球压试验:开关插座经受125C的球压1小时,钢球压痕直径不大于 2mm11 阻燃试验:开关插座需要采用阻燃材料,进行阻燃试验。面板采用650C、底座采用850C,进行灼热丝试验。氧指数实验一、实验器材氧指数仪,燃烧筒为一耐热玻璃管,高450mm内径7580mm筒的下端插在基座上,基座内填充直径为35m

3、m的玻璃珠,填充高度100mm玻璃珠上放臵一金属网,用于遮挡燃烧滴落物。试 样夹为金属样夹,对于薄膜、纺织材料,应使用140 mmx 38mm的U型试样夹。流量控制系统由压力表、稳压阀、调节阀、转子流量计及管路组成。流量计最小刻度为0.1l/min 。点火器是一内径为13mm的喷嘴,火焰长度可调,试验时火焰长度为10mm二、氧指数试样准备1. 材料:木材、塑料、织物2. 试样尺寸:自撑材料每个试样长宽高等于(120mm x( 6.5 0.5mni)x( 3.0 0.5mm),非自撑材料长150mnX宽48mm3. 试样数量:每组应制备 10个标准试样4. 外观要求:试样表面清洁、平整光滑,无影

4、响燃烧行为的缺陷,如:气泡、裂纹、飞边、毛刺等。5. 试样的标线:距离点燃端 50mm处划一条刻线。三、氧指数实验原理和方法物质燃烧时 ,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 ,不同的可燃物 , 燃烧时需要消耗的氧气量不同 ,通过对物质燃 烧过程中消耗最低氧气量的测定 , 计算出物质的氧指数值 , 可以评价物质的燃烧性能。 所谓氧指数( Oxygen index ),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试样在氧氮混合气流中,维持平稳燃烧(即进行 有焰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气浓度,以氧所占的体积百分数的数值表示(即在该物质引燃后,能保 持燃烧50mm长或燃烧时间3min时所需要的氧、氮混合气体中最低氧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作为判断

5、材料在空气中与火焰接触时燃烧的难易程度非常有效。一般认为,OI27 的属易燃材料 ,27 01 32的属难燃材料。M606型氧指数测定仪,是用来测定物质燃烧过程 中所需氧的体积百分比。该仪器适用于塑料、橡胶、纤维、泡沫塑料及各种固体的燃烧性能的测 试,准确性、重复性好。氧指数的测试方法,就是把一定尺寸的试样用试样夹垂直夹持于透明燃烧筒内,其中有按一定比例混合的向上流动的氧氮气流。点着试样的上端,观察随后的燃烧现象,记录持续燃烧时间或燃 烧过的距离,试样的燃烧时间超过3min或火焰前沿超过50mm标线时,就降低氧浓度,试样的燃烧时间不足 3min 或火焰前沿不到标线时,就增加氧浓度,如此反复操作

6、,从上下两侧逐渐接近 规定值, 至两者的浓度差小于 0.5 。氧指数法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评价材料燃烧性能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对窗帘幕布、木材等许多新型装饰材料的燃烧性能作出准确、快捷的检测评价。需要说明 的是氧指数法并不是唯一的判定条件和检测方法,但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已成为评价燃烧性能级 别的一种有效方法。四、氧指数实验步骤1. 检查气路,确定各部分连接无误,无漏气现象。2. 确定实验开始时的氧浓度:根据经验或试样在空气中点燃的情况,估计开始实验时的氧浓度。如试样在空气中迅速燃烧, 则开始实验时的氧浓度为 18%左右;如在空气中缓慢燃烧或时断时续, 则为 21%左右;在空气中离开点火源即马上熄灭

7、,则至少为25%。根据经验,确定该地板革氧指数测定实验初始氧浓度为 26%。氧浓度确定后,在混合气体的总流量为10l/min 的条件下,便可确定氧气、氮气的流量。 例如,若氧浓度为 26%,则氧气、氮气的流量分别为 2.5l/min 和 7.5l/min 。3. 安装试样:将试样夹在夹具上,垂直地安装在燃烧筒的中心位臵上(注意要划50mm标线),保证试样顶端低于燃烧筒顶端至少100mm罩上燃烧筒(注意燃烧筒要轻拿轻放)。4. 通气并调节流量:开启氧、氮气钢瓶阀门,调节减压阀压力为0.20.3MPa(由教员完成),然后开启氮气和氧气管道阀门 (在仪器后面标注有红线的管路为氧气,另一路则为氮气 ,

8、 应注意:先 开氮气,后开氧气,且阀门不宜开得过大 ), 然后调节稳压阀,仪器压力表指示压力为0.1 0.01MPa,并保持该压力(禁止使用过高气压)。调节流量调节阀,通过转子流量计读取数据(应读取浮子上沿所对应的刻度) ,得到稳定流速的氧、 氮气流。 检查仪器压力表指针是否在 0.1Mpa, 否则应调节到规定压力,O2+N2压力表不大于 0.03Mpa或不显示压力为正常,若不正常,应检查燃烧柱内是否有结炭、 气路堵塞现象; 若有此现象应及时排除使其恢复到符合要求为止。 应注意: 在调节氧气、氮气浓度后,必须用调节好流量的氧氮混合气流冲洗燃烧筒至少30s (排出燃烧筒内的空气)。5点燃试样:用

9、点火器从试样的顶部中间点燃(点火器火焰长度为 1-2cm),勿使火焰碰到试样的 棱边和侧表面。 在确认试样顶端全部着火后, 立即移去点火器, 开始计时或观察试样烧掉的长度。 点燃试样时,火焰作用的时间最长为30s,若在30s内不能点燃,则应增大氧浓度,继续点燃,直至 30s 内点燃为止。6. 确定临界氧浓度的大致范围:点燃试样后,立即开始记时,观察试样的燃烧长度及燃烧行为。若燃烧终止,但在 1s内又自发再燃,则继续观察和记时。如果试样的燃烧时间超过3min,或燃烧长度超过50mm(满足其中之一),说明氧的浓度太高,必须降低,此时记录实验现象记“X”,如试样燃烧在3min和50mm之前熄灭,说明

10、氧的浓度太低,需提高氧浓度,此时记录实验现象记“O”。如此在氧的体积百分浓度的整数位上寻找这样相邻的四个点,要求这四个点处的燃烧现象为“O OXX”。例如若氧浓度为 26%寸,烧过50mm的刻度线,则氧过量,记为“X” ,下一步 调低氧浓度,在 25%做第二次,判断是否为氧过量,直到找到相邻的四个点为氧不足、氧不足、 氧过量、氧过量,此范围即为所确定的临界氧浓度的大致范围。7. 在上述测试范围内,缩小步长,从低到高,氧浓度每升高0.4%重复一次以上测试,观察现象,并记录。8. 根据上述测试结果确定氧指数 OI。五、氧指数实验结果及判定1.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次数12345678910氧浓度,%氮浓

11、度,%燃烧时间(s)燃烧长度(mn)燃烧结果说明:第二、三行记录的分别是氧气和氮气的体积百分比浓度(需将流量计读出的流量计算为体 积百分比浓度后再填入)。第四、五行记录的燃烧长度和时间分别为:若氧过量(即烧过50mm的标线),则记录烧到50mn所用的时间;若氧不足,则记录实际熄灭的时间和实际烧掉的长度。第 六行的结果即判断氧是否过量,氧过量记“X”,氧不足记“O” 。2. 数据处理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试样的氧指数值01,即取氧不足的最大氧浓度值和氧过量的最小氧浓度值两组数据计算平均值。六、氧指数实验注意事项1. 试样制作要精细、准确,表面平整、光滑。2. 氧、氮气流量调节要得当,压力表指示处于

12、正常位臵,禁止使用过高气压,以防损坏设备。3. 流量计、玻璃筒为易碎品,实验中谨防打碎。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试验方法取样如果绝缘或护套采用压印凸字标志,取样时应包括该标志。除非另有规定,对于多芯电缆,除1. 9所规定的试验以外,应取不超过三芯试样(若分色,任取不同颜色)进行试验。预处理全部试验应在绝缘或护套硫化后至少存放16 h后才能进行。试验温度除非另有规定,试验应在环境温度下进行。试验电压除非另有规定,试验电压应是交流 49 Hz61 Hz的近似正弦波形,峰值与有效值之比等于百(1士7% )。电压均为有效值。颜色和标志的耐擦性检查用浸过水的一团脱脂棉或一块棉布轻轻擦拭

13、制造厂名或商标及绝缘线芯颜色或数字标志,共擦Io次,检查是否符合要求。绝缘厚度测量步骤绝缘厚度应按GB/T 2951 . 1 1997中& 1规定的方法测量。应在至少相隔I m的三处各取一段电缆试样。五芯及以下的电缆,每一绝缘线芯均要检查。五芯以上的电缆,则检查任意五根绝缘线芯。如果取出导体有困难,可放在拉力机上拉出,或将该段绝缘线芯浸入水银中,直至绝缘变得松弛。台匕 冃匕 把导体抽出。试验结果评定每一根绝缘线芯取三段绝缘试样,测得18个值的平均值(以mr表示),应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二位,并按如下规定修约,然后将该值作为绝缘厚度的平均值。计算时。如果第二位小数是 5或大于 5,则第一位小数应加

14、1,例如 174修约为 17, 175修约 为18。所测全部数值的最小值应作为任一处绝缘的最小厚度。护套厚度测量步骤护套厚度应按 GBT 2951 1 1997 中82规定的方法测量。应在至少相隔1 m的三处各取一段电缆试样。试验结果评定从三段护套上测得的全部数值 (以113133表示)的平均值应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二位,并按如下 规定修约,然后将该值作为护套厚度的平均值。计算时,如果第二位小数是 5或大于 5,则第一位小数应加 1,例如 174修约为 17, 175修约 为18。所测全部数值的最小值应作为任一处护套的最小厚度。本试验可以结合任何其他的厚度测量,例如GBT 501312008中55

15、4规定的测量一起进行。电气性能试验导体电阻导体电阻检查应在长度至少为1m的电缆试样上对每根导体进行测量,并且还应测量每根电缆试样的长度。若需要,可按下列公式换算到导体在20C,长度为1 km时的电阻:R20=Rt254.5/234.5+t X 1000/L式中:f在测量时的试样温度,C;R。 20C时导体电阻,11/km;Ro f( C )时,长度为L(m)的电缆的导体电阻,n;L 电缆试样长度 (是成品试样的长度,而不是单根绝缘线芯或单线的长度 ), m。 成品电缆电压试验交货的成品电缆试样应浸入水中。试样长度、水温和浸水时间见GB/T 5013 . 1 2008表3的规定。电压应依次施加在

16、每一导体对连接在一起的所有其他导体和水以及中心金属芯(若有)之间。然后电压再施加在所有连接在一起的导体对水并连接中心金属芯 ( 若有 ) 之问。施加电压和耐压时间应按 GB/T 50131 2008 表3中的各项规定。 绝缘线芯电压试验该项试验适用于有护套或有编织的电缆。试验应在一根5m长的电缆试样上进行。应剥去护套或外编织层和任何其他覆盖层或填充物,而 不损伤绝缘线芯。绝缘线芯应按GB/T 5013 . 1 2008表3的规定浸于水中,电压施加在导体和水之间。施加电压和耐压时间应按 GBZT 5013 . 1 2008表3中的各项规定。温度90C以上的绝缘电阻本试验方法适用于导体最高允许温度90o C以上的电缆或绝缘线芯。本试验应在用作电压试验的同一试样上进行。 从被试电缆或线芯上切取一段 l_40 m 长的试样。在试样中央部分,在要包覆的屏蔽层外并应超 过金属丝扎线的宽度包覆一层半导电层。 屏蔽层可以是金属编织或金属带,其包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