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无相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重点学习选文第1、3、4、5、6则; 2 、掌握相关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现象;3、 把握老子的人生智慧及启示意义。【教学重点】在诵读的基础上梳理课文,积累掌握掌握各类文言知识。【教学难点】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把握老子中的人生智慧及启示意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 ppt 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 宇宙中各个部分都可以分为相互对立的两半:地分为高山和平原,水分为淡水和咸水气候分为冬和夏、 春和秋 ,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与此相仿,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也有一位哲学家提出过
2、类似的观点: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大家知道这位哲学家是谁吗?(老子)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选读中的有无相生这篇课文。二、老子及老子老子的有关情况在教材第3 页和第73 页均有介绍,请同学们自己阅读,并勾画出主要的信息点。老师介绍以下情况。老子,春秋末期人,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创始人。生卒年月不可考,约生于公元前580 年,约死于公元前 500 年。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他母亲怀了九九八十一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 所以被称为老子。在道教中 ,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史载
3、,曾任周王室史官,孔子曾经向他问礼。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过着隐居生活。传世的老子 (又名道德经 )一书,成于老子后学之手,一共有八十一章,分上、下篇,集中表现了老子的思想。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 道就是自然,路,道理,法则,规律。他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认为世间一切皆有道生出,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老子的主张是 无为 ,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以 道 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 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 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 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
4、反者道之动 ,并能由对立而转化,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 有 与 无 之统一, 有无相生 ,而无为基础, 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 损不足以奉有馀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 三、整体感知 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分清句读。 ( 1)斯恶()已 (2)音声相和( h) ( 3)共一毂( g) ( 4)埏埴(sh nzh )以为器 ( 5)凿( z o)户牖( yu)以为室 ( 6)自见( xi n )者不明,自矜( j n)者不长( zhng
5、) (7)曰余食赘( zhu )形,物或恶( w )之 (8)其脆易泮(p n) ( 9)起于累( li )土 四、研读文本 1、研读第 1 节。 ( 1)诵读。 ( 2)梳理。天下皆知美之 (用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结构独立性)为(判断词,是)美,斯(连词,那么、就)恶(丑,与 美 相对)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副词,互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对照,比较),高下相盈(充满) ,音声相和(应和),前后相随, 恒也。(老子第二章)( 3)翻译。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美,就知道什么是丑了;都知道什么是善, 就知道什么是不善了。 有和无是互相生成的 (有有就有无,有无就有有) ,难和易是互
6、相促成的,长和短是互相比较的(没有长也就无所谓短,反过来也一样) ,高和下是互相补足的,乐器的音响和人的声音是互相应和的,前和后是互相跟随的, 这道理是永恒的。( 4)分析。老子把很多社会人生现象提炼为一系列的对立项,比如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等,认为所有这些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问题探究: 美丑相对 有无相生 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都不难理解,可难易相成 该如何理解呢?学生讨论后提示:传世老子第六十三章有一句话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意思是指,天底下困难的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容易的事。比如人们常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做一
7、件好事这是 易 ,无数个做一件好事加在一起,或者说一辈子做好事,这就难了 - 也正因为很难,所以更加可贵。这个例子就显示了 易 生成 难的道理。在面对某个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人们由于把解决这一问题看得很难,就更加谨慎更加用心更加用力地去面对它,结果问题反倒容易解决;相反,人们由于把解决这一问题看得很容易,不够慎重不够用心不够用力地去面对它,结果问题反倒难以解决了。这里面也包含了有难生成易,有易生成难的道理。2、研读第 3 则。( 1)诵读。( 2)梳理。企(踮着脚跟)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通现 表现)者不明,自是(意动用法,以为是)者不彰,自伐(夸耀)者无功,自矜(夸耀)者不长(得到尊重)。
8、其(如果)在(存问、询问)道也,曰余食赘(肉瘤)形,物(指牲畜)或(有的)恶(厌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居于、立身)。(老子二十四章)(3)翻译。踮着脚跟的人站不牢,跨步行的人走不远, (就好像)自逞己见的人反而不能明理,自以为是的人反而得不到彰显,自我炫耀功劳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或不被人为有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尊重。(自见 自是 自伐 自矜 等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 是吃剩下的食物或身体上的肉瘤,就连有的牲畜都厌恶这些东西。所以有道的人不居于自见 自是 自伐 自矜 的境地。( 4)分析。老子更值得称道的一点,是它对矛盾对立项的辩证把握和持守。在老子看来,自见 自是 自伐 自矜都是要不
9、得的, 不自见 不自是 不自伐 不自矜 是一种态度,自见 自是 自伐 自矜 是另一种态度, 一般人认为后种态度距离目的更近,可是老子认为应该选择前一种。因为自见而不明,自是而不彰,自伐而无功,自矜而不长,因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二十二章) 。老子这种选择显示了它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洞见,也显示了它的人生智慧,在很多时候,人们若欲如之何, 必先居于此如之何之反面(冯友兰中国哲学史)。3、研读第 4 则。(1)诵读。( 2)梳理。知人(了解别人)者智,自知(了解自己)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qi ng ,刚强)。知足者富。强(qi ng,尽力,竭力)行者有
10、志。不失其所(名词,地方,位置)者久。死而不亡(通 妄 ,荒谬)者寿。(3)翻译。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即了解自己更重要)。战胜别人的人有劲儿,战胜自己的仁刚强(即战胜自己更重要)。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富人。确定不移、竭力实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合适位置的人(比如那些自知、自胜的人)能够长久。死得不荒唐的人即正常死亡的人就是长寿的。(4)分析。老子所体现出来的有关自知、自胜、知足、强行的人 的看法,都显示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理解,对今人的启示意义是深刻的。4、研读第 5 节。( 1)朗读。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
11、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2)梳理。为(意动用法,把当做有为)无为(道家指清静虚无、顺其自然) ,事(意动用法,把当做事业)无事(道家指无为而治) ,味(意动用法,把当做有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名词,难事)于(介词,从)其易(名词,容易处) ,为大(名词,大事)于其细(名词,细小处)。天下难事必作(开始)于易(名词,容易的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名词,细小的事)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名词,大事) ,故能成其大(名词,伟大) 。夫轻诺必寡(使动用法,使减少)信,多易(意动用法,把看得容易)必多(使动用法,使增多)难。
12、是以圣人犹难(意动用法,把看得困难)之,故终无难矣。( 3)翻译。以无为 的态度作为, 以不生事的态度做事, 以恬淡无味为滋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用恩德来报答怨恨,从难事的容易处入手来解决它,从大事的细小处来完成它。天底下的难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容易的事,天底下的大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细小的事(解决了一件件容易的事,最终也就解决了难事;完成了一件件细小的事,最终也就完成了大事)。所以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始终不做大事,因此成就了自己的伟大。轻易向人许诺一定缺少诚信,把很多事情看得容易一定会遭遇很多困难。因此达到最高境界的人遇事尚且把它看成困难,因此它始终没有困难。(4)分析。依然是从一系列对立项的逻辑
13、关系中来考量事物、思考问题,使老子充满了一种智慧。5、研读第 6 则。( 1)朗读。其安易持, 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 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民之从事, 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梳理。其安易持,其未兆(名词作动词,显露迹象)易谋,其脆易泮(通判 ,分离),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通蔂 ,装土的工具)土。千里之行(即 行千里 ),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做事、行事),常于(在)几成(几乎成功)而败(使动用法,使失败)之。慎(慎重对待)终如始,则无败事。(3
14、)翻译。事情安稳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小的时候容易散失。要在还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要在还没有陷入混乱的时候治理混乱。张开两臂才能抱得过来的大树,是从极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很高很高的台子,是从一筐土开始建起来的。很遥远很遥远的的行程,是从脚下那一小步走出来的。人们做事,常常是在将要成功的时候让它失败了。如果在将要完成的时候像开始的时候一样谨慎,就不会败坏事情了。( 4)分析。本则体现了老子看待问题的前瞻性。五、课堂练习对于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说法,你怎样看待?1、学生发言。2、教师提示。老子辩证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对立项的列举中,特别重视柔弱 贱 的一方。这就是有名的 守柔曰强 的思想。这除了教导统治者要谦虚谨慎、重视基础( 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之外,主要是要人们注意到只有处于 柔 弱 的一方,才永远不会被战胜。这就是说, 不但不要过分地暴露了自己的才能、 力量和优势,要善于隐藏优势或强大,而且不要去竞赛或争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怒江州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
- 浙江省洞头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云南省鲁甸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容城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卢龙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涞源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度数据中心电力系统优化承包合同
- 2025年度防汛施工临时用电设施建设合同
- 2025年度文具店整体承包运营合同范本
- 2025版合同欺诈鉴定与下载服务许可协议
- GA 668-2006警用防暴车通用技术条件
- 一带一路战略课件
- A-level项目介绍(课堂)课件
- 《C语言程序设计》一等奖说课稿
- 飞机制造技术-知识点汇总
- (四级)劳动关系协调员理论备考题库(新600题)
- 消防验收备案表
- 现场勘查学(全套课件)
-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教学教案
- 洗煤厂安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很全)
- MaxPlax噬菌体包装试剂盒中文说明书(epicentreofillumina)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