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偏差行为的诊断与辅导、“偏差”二要素所谓偏差行为,简单地说,就是个人的行为显著地偏离 常态,并且妨害其生活适应。换句话说,如果行为仅仅是与 众不同,但并不妨害自己也不妨害别人, 仍不能说是有问题。 例如上课行为,虽然每人坐姿不尽相同,但都专心注意,也 就不算偏差。但如果有人上课时打瞌睡或站起来走动、叫嚷,那就是偏差了,因为这便妨害了自己的学习或妨害了别人的 学习。一般而言,老师们看到学生的行为与众不同,往往就加以指正或责罚,反而忽视了这种行为是否真正“有害”。其实,“有异”未必“有害”,规律一致固然重要,宽容启发才 更符合教育的真义。除非这种行为的确已妨害了适应或有妨 害适应之虞,否则我们实在
2、不必为它大动肝火。二、不良适应的症候以下是一些个人心理与社会功能发生障碍时,在行为上 最可能有的表征,具有者愈多,持续愈久,问题便愈严重。须注意的是,各种症候的肇因不止一端,对各人的意义也可 能不同。情绪不成熟 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比同龄者表现较多幼 稚情绪反应,整个行为类似较早发展阶段;其二是在许多方 面(如身体或智力 ) 已达到或超过平均水准,但情绪发展显著 落后。社交困难 不能和同伴友好相处,或虽能交到朋友,却 不能维持友谊。这有两种情况,其一是由于经常成为被欺侮 的对象,遂害怕与其他孩子接触,蛰伏在家,自寻乐趣;或 只与父母、长辈一起玩乐,伪装长大,事实正好相反。另一 种情况是专与较大儿
3、童或成人交往,或专与较幼异性儿童嬉 戏,喜欢从事与其年龄或性别不相称的游戏,因而更使他与 同龄友伴隔离,被排除于团队比赛或游戏之外。凡此种种, 使得他无论在家或在校均不得人缘:在家里,不是与同胞不 睦,就是与父母起争执;在学校里,不是对权威敌视,就是 有意回避。过度不满足 不满足原是幼童的心理特征,凡事不满足, 总是觉得别人的比自己的好,要这要那,但一到手,又毫不 吝惜地加以破坏或弃置不顾。随年龄增长,贪婪无厌之心不 改,这便是不良适应的症侯。不能忍受挫折 稍遇困难,即行放弃;或故意定一个高不可攀的目标,以示失败之责不在自己。一个小男孩儿说: “我要做些我不能做的事。 ”这意味着高度的欲求水准
4、结合 了低度的挫折耐受力,极不协调,说穿了,是“色厉内荏” 的表现,这常使人发出不能控制的暴怒和责人反应。不能面对现实 面对困难,不能勇于克服,而使用防卫 机制,寻求庇护。父母对此常不知情,轻描淡写地说: “他 总是不小心。”“他常常忘事。 ”于是孩子的行为终不悔改。 此类孩子常说的是: “是他们惹我的,不是我要这样。 ”例如 一个小男孩儿,每天由祖父带去上学,祖父不幸去世,他便 以无祖父相伴为由拒绝上学。有些孩子甚至完全抹煞现实, 躲进幻想的世界里。另一种相反的情形是,一味顺从他人或 过度的道德化,俨然以“小夫子”自居。第一种情况,常以 升华活动 (如过度地从事一些创造性活动 )避开痛苦的现
5、实, 寻求解脱;第二种情况,则会因此失去自我,完全成为他人 的附庸。学习困难 情绪困扰者往往有学习的困难,例如不能专 心注意,做事游移不定,或根本不想学习,往往由此导致读 写及沟通的困难。由于缺乏好奇心与试验勇气,心理功能便 无由发挥,而不能从事游戏或创造性活动。对于人际关系与 两性情事的过度焦虑,往往是造成这种障碍的主要原因。不诚实 如说谎、欺骗、偷窃、考试作弊等,往往表示 孩子觉得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地公平竞争或被接纳。懒散 指不愿做他应做而且能做的事,可能因为缺乏动 机,也可能由于不当的自我观念或对环境的态度。退缩 往往表示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此种孩子由于保 持缄默及不惹麻烦,在学校中常被
6、老师忽略。疲乏 缺乏精力而无身体上的原因,可能表示他有着深 度的恐惧或冲突,消耗了他的大部分精力;也可能由于生活 缺乏规律,活动与休息失去平衡。凡此,均足以降低其工作 效率。缺席 惯常缺席是更严重问题的讯号。可能因为健康问 题,亦可能是情绪原因。此外,父母允许缺席,亦为可能原 因(如动辄要孩子留在家里帮忙, 使孩子觉得上学并不重要 )过度向成人认同 童年、少年足通往成熟的必经之路。 如果孩子完全生活在成人的世界里,完全向成人认同,成为 成人的影子,就可能无法形成活生生的自我统合意识。过度向团体认同 就发展上而言,任何人都需要学习与 他人相处。然而,过度地依赖同伴团体以获取注意与安全, 若是伴随
7、着对于成人世界的冷漠或敌意,就可能造成问题。 参加不良少年帮派,藉以“安身” 、“抗命”,最后身不由己, 不可自拔,就是明显的例子。敌视权威 蔑视权威和规则,往往表示孩子觉得权威人 士或法令规章不公正,他不被了解或接纳,而他惟一的办法 是反抗权威。教师代表权威,因此,孩子很可能把对校外的 权威的敌视态度类化到教师身上。破坏公物 破坏公物就含有反抗权威之意,不同的是: 偷偷破坏公物表示他不敢公开反抗或接受行为的结果。此种 行为表示孩子不能表达情感,且自觉无能应付充满挫折与不 公正的世界。残酷行为 残酷行为往往与敌视权威和破坏公物有关。 对幼童或小动物表现虐待行为,可能是一种转向的攻击原来的矛头是
8、指向父母、教师或同伴的。这又往往与父母或 老师的暴力或残酷示范 (如体罚 )有关。三、症状的意义发烧,任何偏差行为皆可视为适应困难的症状。儿童遭遇困 难,而无法以自己的能力、经验去克服,或无法改变自己的 行为模式去适应环境的需求时,便可能表现出病态的行为, 以满足需要或解除危机。因此,任何症状,无论其为尿床、 梦魇、偷窃、退缩、说谎或逃学,从心理卫生的观点,可视 为求助的呼声,儿童藉以表示他不能以社会所允许的建设性 方法去解决其困难。在表面的症状底下,隐藏了鲜为个人所 知,亦难为他人所察的意义, 正如生理的症状如头痛、 乃有其原因一样。只是此种心理的症状与心理的病因间的关 系,不似伤风感冒引起
9、头痛、发烧那样固定与明确,且具有 极大的个别差异,检测起来,颇为不易。从儿童精神医学的观点,儿童不良适应症候若具有下列性质,就表示其真的行为有病了。多元性症候 尿床、偷窃、梦魇和暴怒等症候一应具备 的孩子,便可肯定其具有严重的情绪困扰。如果孩子只有一 项尿床的毛病,而其人格健全,只是父母过去对他的大小便 训练不加注意,那可能就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了。瘫痪性症候 有些症候,虽然单独出现,但一出现,就 使整个人的功能瘫痪。 例如对于聚会场所 (如教室、 礼堂和操 场)持有深度的恐惧感, 单此一项, 就足以将患者列入诊治名 单之列了。概括性症候 有的孩子虽然没有独特明显的症候,但显 示有异于正常的一
10、般状态。例如抑郁不欢、恹恹无 生气,似有沉重精神负担,或行为粗暴而不快乐,都可能是 求助的讯号。工具性症候 某些症候如吮姆指、咬指甲、手淫等,若 只是为了本身的快感,便是一种习惯,只要不过度,可不必 重视;若是以之为一种工具,寻求心理的补偿例如弥补 爱与成就的失落,便具有深层的意义,除非原因消除,否则 难以戒除。持续性症候 某些症候 (如说谎或暴怒 )如果只是偶尔出 现,可视为情境性的或偶发性的,任何人都可能会有之;如 果是经常出现,那就值得注意了。突变性症候儿童若行为大异往常,如原本活泼好动的, 突然变得沉默寡言;或原本名列前茅的,突然成绩直线下降, 便可能意味着某一场风暴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
11、了。四、偏差行为的分类至于偏差行为的分类,在学校中以下列六分法比较恰当,现概要叙述如下:外向性行为问题 即通称的违规犯过行为或反社会行 为。包括:逃学、离家出走、不合作、反抗、不守规矩、舌L 发脾气、撒谎、偷窃、打架、伤害别人、捣乱、破坏行为、 欺负弱小、粗语辱骂等。内向性行为问题 即通称的情绪困扰问题或非社会行 为。包括:畏缩、消极、不合群、不敢表示自己的意见、过 分依赖、做白日梦、焦虑、敌意、自虐、自杀行为等。学业适应问题 成绩不理想,而且是由非智力因素所造 成,往往兼具有情绪上的困扰或行为上的问题。包括:考试 作弊、不做功课、投机取巧、粗心大意、偷懒、偏爱某些功 课而厌恶某些功课、学业成
12、绩不稳定、不专心、注意力不集 中、低成就等。不良习惯 或谓之偏畸习癖,多与性格发展上的不健全 有关。包括:吸吮姆指、咬指甲、肌肉抽搐、口吃、偏食、 尿床、烟瘾、酒瘾、药瘾、性不良适应 (过度手淫、窥视、作 弄异性、沉迷于黄色书刊图片、做异性打扮、不当性游戏 ) 等。焦虑症候群 由过度焦虑引发而来,有明显的身体不适 症或强迫性行为,通称为精神官能症或“神经质行为” 。包 括:(1) 遭遇困难时, 出现坐立不安、 发抖、表情紧张等行为;(2) 由焦虑引发消化系统与循环系统的机能障碍,如呕 吐、肚痛、头昏、心脏不适、全身无力等;(3) 由焦虑引起强迫性思考、强迫性动作;(4) 遭遇困难时,表现“歇斯
13、底里” ,即忽然产生感觉或 运动机能的障碍,如手足麻痹、目不能视、耳不能听、口不 能言、身体痉挛,或忽然如产生双重人格般,变成另一个孩 子,乱叫乱跳,但事后却一点儿也不知道发作中的情景。精神病症候 其行为明显地脱离现实,属于严重的心理 病态。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 (躁症和郁症 )及妄想 症等。五、原因的分析造成不良适应的因素很多,大致说来,可分为遗传的因素、生理的因素、气质的因素、环境的因素、机遇的因素和学习的因素六类遗传的因素 遗传对于智力高低有很大的影响,根据心 理学家的综合推估,其决定力量约为 75 (张春兴, 1976)。 至于遗传对人格的影响,一般学者均认为还不如后天的影响
14、大。惟在精神病学的遗传研究方面,则发现精神分裂症的发 病率与血统间有密切关系,即精神病质性格是可能遗传的。 但有此遗传者是否一定会发病,则尚须视外界诱因而定。生理的因素(1) 内分泌腺素的功能对人格有显著的影响。 例如甲状腺 素分泌不足,便可能发生痴呆症。副甲状腺素分泌过盛,多 表现为一种过分安静的状态,肌肉无力,缺乏兴趣;分泌不 足者,则易于兴奋,有轻举妄动的情形。(2) 染色体的异常也可能影响人格的变化。 正常人的细胞 里含有 23 对染色体,其中一对为性染色体。当男性的精子 和女性的卵子结合成为胚胎时,性染色体若为 XY ,则发育 成为男性;若为 XX ,则发育成为女性。但有时却会有多余
15、 Y 染色体的现象发生, 形成 XYY 染色体。 具有 XYY 染色体 者,被称为“超级男性” ,比正常男子更可能有反社会 (攻击 性或犯罪行为 )的人格特性。(3) 个人的体格、 仪表和健康也会影响人格的发展。 例如, 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对自己的仪表特别注意,常因此患 得患失。如果长得健壮好看,便可能较有自信心,甚至引以 为傲;如果长得病弱难看,便可能会有自我贬值甚至自卑退 缩的现象。头发、牙齿和青春痘等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事, 对青少年而言却可能是他们心情好坏的主要来源。气质的因素 气质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行为方式或情绪反 应,一个人生下来就有某种气质,而且表现出来的,每个人 都不一样。根
16、据心理学家的分析,气质包括九个要素:活动 力、规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反应的强度、反应阈、情绪 本质、注意力以及坚持度。这些要素都是先天的,因为根据 研究,很小的孩子就表现出差异了。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但 是因为父母的期望有所不同,社会的要求有所差别,所以不 同的气质表现常常带来不同的结果。例如活动力特别强、适 应性特别差、规律性特别低的孩子,就常常不被喜欢,因为 这些孩子常常惹麻烦,辜负父母的期望,导致的问题也比较 多。环境的因素 人格的发展可说是遗传、环境、成熟度和 学习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后天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人格的 成长,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这些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 校环境和社区环境。
17、在传递文化过程中,对个人影响力最大 的是父母,其次是师长、同胞、同伴和邻居。一个出身于破 碎家庭的孩子,没有得到父母的爱,往往造成人格发展上的 创伤;一个在学校里不被师长、同学接纳又毫无成就与地位 的学生,长大后很可能会对社会有疏离感,甚至敌意;一个 孕育于庸劣的社区与文化的孩子,动作粗鲁,也是不足为奇 的。机遇的因素 不期而遇,不期而生,谓之机遇。机遇影 响人格与适应则与“关键人物”和“关键事件”有关。所谓 关键人物与关键事件,是指一生中对个人影响重大的人或 事,此二者通常不是个人所能控制或掌握的一一人没有选择 父母的权利,也很难自由选择师长,甚至与谁同一班为友, 也是别人代为安排的。如果遇
18、到的尽是良师益友,则可能一 生光明;若是遇到的多是恶师损友,则可能一辈子倒霉。一位曾经表现顽劣但决心改过向善的小学生,这天服装 整齐,准时上学,遇到教师恭恭敬敬地说: “老师早 !”教师 微笑着回应:“小朋友早 !”学生改过的行为得到了大大地鼓 励,这可能成为师生关系改善的第一步。 如果教师板着脸说: “早什么 !看到你就讨厌 ! ”这个学生可能马上掉头就走,不 再上学了。因为他觉得上不上学都一样,反正老师铁定是不 喜欢他的。这就可能种下了他拒绝社会、反抗社会的病态心 理。学习的因素 个人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大部分是学来 的主要是通过增强、 模仿或认同的方式。 好的行为如此, 坏的行为也是如此。
19、不良适应行为的产生, 很可能是因为 “没 学到”或“学错了” 。例如打架的行为,因为挨打时不知如 何应付,就可能诉诸反击的本能,以求自卫。如果曾经有人告诉他如何处理,他就可能不会出此下策了。 这是“没学到”的例子。至于“学错了” ,往往与家风有关, 如果父母从小鼓励孩子“不打则已,打则求赢”的行为,便 可能养成孩子逞强斗狠的心理。在模仿或认同作用方面,道 理也很明显。父母的行为方式极大地影响着孩子的行为表 现,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榜样。当然,师长、友伴、书 中的主角和电影电视上的人物等,也都可能成为个人模仿或 认同的对象,从观察中学习。六、辅导的策略辅导的方法很多,对适应欠佳学生的辅导,下列
20、几种策 略是最基本的。了解与接纳 这是基本药方,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我 们可以直接说明不同意学生的某些言行,但仍要接纳他们自 身为有价值、有尊严的个体,切不可将他们整个人格否决掉 或加上侮辱性的标记。所有的行为都有它的原因,我们一定 要“设身处地”地去了解学生的需要或问题,避免强迫式的 推销或武断的批判。回馈 教师要作为一面镜子,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形象 和行为的盲点 (这种盲点常常是一些看不到的缺点 ),然后使 其自发地产生自行矫正的动机和行为。例如:学生衣扣没扣好,教师可以说: “你的扣子没扣好。 ”而不必以命令式的语 气威胁说:“把扣子扣好,否则我就要”温和而具体的 回馈是一种尊重,基于人皆有求善求美的动机,学生往往乐 于自动改正。澄清 有些学生因观念不清或观念错误才犯错,如没有 物品所有权观念,看到路边无主的自行车就拿走,看到别人 遗落的东西就据为己有。我们辅导时要用说理和澄清的策 略,最好的方法是使用反问法,使之词穷而自知理亏。如某 生拿了他人的笔,还说“他有很多笔,少一枝又不会怎样” 而不愿归还时,我们若用道德式的责求,不一定有效,倒不 如反问他:“如果你的笔被拿走,你会有什么感觉呢 ?”他可 能回答说:“抢回来呀 !”或“报告老师呀 !”然后再问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彩老师考试题及答案
- 成人音乐测试题及答案
- 安康药房面试题及答案
- 生猪屠宰面试题及答案
- 产业岗位面试题及答案
- 轻工分类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桂平市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大同市消防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4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必考题库及答案
- 2024年湖北直属事业单位招聘综合应用能力真题及答案(B类)
- 2025年发展对象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2025年甘肃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 公司解散清算的法律意见书、债权处理法律意见书
- 《心系国防 强国有我》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第一课国防教育主题班会
- 连续安全技术交底8篇-1
- 2022年高校教师资格证(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考试题库高分300题带解析答案(安徽省专用)
- 口腔科超声波洁牙知情同意书
- 公安派出所优质建筑外观形象设计基础规范
- C型钢检验报告
- 甲状腺腺瘤教学查房课件
- 人民法院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