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微机原理课 1_讲教 案 主讲人许文丹绪论 1-1计算机的发展概况及分类 1-1-11-1-1计算机的发展概况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诞生,至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60年来,计算机经历了迅猛的发展,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此期间,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计算机时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计算机的功能已经从早期的数值计算、数据处理发展到可以进行知识处理的人工智能阶段,不仅可以处理文字、字符、图形图象信息,而且可以处理音频、视频信息,形成了智能化的多媒体计算机。在推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诸多因素中,除
2、了计算机的系统结构和计算机的软件技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之外,电子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70年代初,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原来体积很大的中央处理器(CPU)电路集成为一个只有十几平方毫米的半导体芯片,称为微处理器(MPU )。微处理器的出现,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以微处理器为核心, 再配上半导体存储器(RAM、ROM )、输入/输出接口电路(I/O接口电路)、系统总线以及其他支持逻辑,这 样组成的计算机,称为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的出现, 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 里程碑,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开辟了崭新的途径。由于微型计算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
3、宜、耗电少、可靠性高、通用性和灵活性 好等特点,加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成熟,使微型计算机技术得到了极其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从1971年美国INTEL公司首先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块微处理器芯片4004以来,在头十年中,差不多每隔23年就推出一代新的微处理器芯片,如今已经推出了多代微处理器产品。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微型计算机的性能,因此,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是以微处理器的发展来更新换代的。第一代(19711973)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是 4位微处理器和低档 8位微处理器时代。在这一时期,典型的产品有 INTEL 4004、INTEL 8008。其中
4、INTEL 8008是第一个 8 位通用微处理器,以 4004、8008为CPU构成的微型计算机分别是 MCC-4和MCS-8。主要 应用于各种袖珍计算器、家电、交通灯控制等简单控制领域。第二代(19731978)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是成熟的8位微处理器时代。1973年INTEL公司推出了性能更好的 8位微处理器8080。它的出现,加速了微处理器 和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MOTOROLA 公司的 MS6800, ZILOG 公司的Z80, INTEL公司的 8085等。广泛用于数据处理、工业控制智能仪器仪表及家电等各个领域。微处理器的字长也就是微型机的字长,字长是最能反映机器性能的技术指标之一。
5、按照微处理器的字长分类,一般可分为4位、8位、16位、32位和64位机等几种。如果将微型计算机按照其组装形式来分,可将其分为单片机、单板机和多板微型计算机。第三代(19781983)是16位微处理器时代。70年代后期,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成熟,进一步推动了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生产技 术向更高层次发展。1978年,INTEL公司率先推出了新一代 16位微处理器8086,随后,INTEL 公司的8086/8088,MOTOROLA 公司的 MC68000和ZILOG 公司的Z8000,这些高性能的 16位微处理器成为当时国内外市场上流行的典型产品,集成度高达29000管/片。INTEL8086/80
6、88内部采用流水线结构,设置了指令预取队列,使处理速度大大提高。INTEL公司推出了十六位微处理器中的高档芯片80286,它具有多任务系统所必须的任务切换功能、存储器管理功能和多种保护功能,支持虚拟存储体系结构,地址总线从20位增加到24位,存储器直接寻址空间达到 16MB,时钟频率提高到 5MHZ25MHZ。从80年代中、后期到90 年代初,80286 一直是个人计算机IBM PC/AT机的主流型 CPU。同期的产品还有MOTOROLA 的 MC68010。第四代(从1983年起)是32位微处理器时代。这一时期的典型产品有 ZILOG公司推 出的 Z80000、MOTOROLA 公司推出的
7、MC68020、INTEL 公司推出的 80386、80486、 MOTOROLA公司推出的68040等。第五代(1993)是INTEL推出的Pentium微处理器(简称 P5或586)。Pentium微处理 器的推出,使微处理器的技术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标志着微处理器完成从CISC向RISC时代的过度,也标志着微处理器向工作站和超级小型机冲击的开始。同期的产品还有 AMD公司的 K5, IBM、APPLE MOTOROL三家联合推出的 POWOR PC继 Pentium PRO 之后,Intel 公司又推出了 Pentium n、Pentium 川、Pentium W等微 处理器的极品,
8、成为 PC机的主流CPU随着LSI和VLS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微处理器的集成度越来越高,芯片功能越来越强。从微型机总的发展情况看,为了使微处理器获得高性能,一方面提高集成度,另一方面在系统设计上追求综合性能的提高,更加全面的采用中大型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先进技术,如流水线技术、高速缓存技术、虚拟存储管理技术、RISC技术、并行处理技术,更好地支持多处理器运行环境、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应用等。1-1-21-1-2计算机的分类 1-2微型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 1-2-11-2-1微型计算机的特点电子计算机通常按照体积、性能和价格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五类。从系统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9、上说,微型机和其它几类计算机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不同的是微型机广泛采用了集成度相当高的器件和部件,因此带来以下一系列特点: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由于微型计算机中广泛采用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而使构成微型机所需要的器件和部件数量大为减少,使之体积大大缩小。可靠性高、使用环境要求低微机计算机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后,使得系统内使用的器件数量大大减 少,器件、部件间的连线大大减少,接插件数目减少,加上MOS电路本身工作所需的的功耗就很低,这些都使微型机的可靠性大大提高,因而,也就降低了对使用环境的要求。结构简单、系统设计灵活、适应性强、使用方便由于微型计算机多采用规模化的硬件结构,
10、特别是采用总线结构后, 使微机系统真正成为一个开放的体系结构,构成系统的各功能部件和各种适配卡通过标准的总线插槽相连。相互间的关系变为面向总线的单一关系,大大增加了系统扩充的灵活性和方便性。软件配置丰富计算机的优良硬件性能是通过丰富多彩的软件体现在人们面前的。因此,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如今,微型计算机之所以得到如此空前的普及和广泛应用,是与它能配置丰富的软件密切相关,从系统软件到应用软件应有尽有,而且功能强、使用方便,这就加速了微型机在人类社会的普及。性能价格比高性能价格比是指机器性能与售价之比。它是衡量计算产品成本性能优劣的一个综合指 标,性能包括字长、主频、速度、配置、可靠性、可操作性等;
11、价格指售价。微处理器最突出的优点之一就是价格低廉、性能优良。 1-2-21-2-2微型计算机的应用1.工业控制2.事物处理3.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CAD/CAMCAD是指用计算机帮助设计画图, 可使得设计过程走向半自动化和自动化。 CAM的中 心设备是数控机床,围绕数控机床有一组自动化设备, 用以完成加工件的运输、 组装、加工、 测量、检查等功能。CAD/CAM能大量节省人力,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提高质量,并使以往人工难以完成 的任务成为可能。4.教学培训5.家庭娱乐和家政事物管理6.科学和工程计算 1-3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1-3-11-3-1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及编码一进位计数制及数制转
12、换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创造了我们最熟悉的十进制,而生活中还有十二和十六进制等多种数系,其共同之处是采用进位计数制。1 进位计数制进位计数制是采用位置表示法,即处于不同位置的同一数字符号,所表示的数字不同。一般说来,如果数制只采用R个基本符号,则称为基 R数制,R称为数制的“基数”或简称“基”;而数制中每一固定位置对应的单位值称为“权”。进位计数制的编码符合“逢R进位”的规则,各位的权是以R为底的幕,一个数可以按权展开成多项式,例如“逢十进一”的十进制数1992.5可写为3210-11992.5=1 X 10 +9 X 10 +9 X 10 +2 X 10 +5 X 10对R进制数N,若用
13、n+m个代码Di (-m i n-1)表示,从Ch-1到D-m自左至右排列,其按权展开多项式为:N=D n-1 Rh-1+-2 Rn-2+- +C0R+D1R1 + +DmR-m其中Di为第i位代码,它可取0(R-1 )之间的任何数字符号; m和n均为正整数,n 表示整数部分的位数,m表示小数部分的位数; Wi表示Di位的权,它是以 R为底的幕。下面是计算机常用的进位计数制:二进制R=2基本符号0,1八进制R=8基本符号0,1 , 2, 3, 4, 5, 6, 7十进制R=10基本符号0,1, 2, 3, 4, 5, 6, 7, 8, 9十八进制R=16基本符号0,1 , 2 , 3 , 4
14、, 5 , 6 , 7 , 8 , 9 , A, B , C , D, E , F其中,十六进制中的数符 AF字母,分别对应十进制的 1015,例如一个十六进制数 8AE6可以写为:32108AE6H=8K 16 +10X 16 +14X 16 +6X 16在数8AE6后面加H是为了识别十六进制数而加的标识字母。由于二进制数书写长,难 读难懂,为书写方便,计算机中经常使用8进制或16进制。人们又习惯于十进制,而计算机内必须采用二进制,故上面四种进制是经常要用的。为了识别起见,二进制数尾加 B作标识,十进制数尾加 D或省略,八进制数尾加 Q十六进制数尾则加 Ho使用四种进制必然产 生各种数制间的
15、相互转换问题。2 进位计数制间的相互转换不同进位计数制数据转换,其实质是进行基数的转换,转换原则是根据:两个有理数相等,其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相等。故要分别进行转换。(1)二进制与十进制转换a.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其转换规则为“按权相加”,即只要把二进制数中位数是1的那些位的权值相加,其和就是等效的十进制数。二进制数整数与小数部分各位权值对应的十进制数值为:472=23余123=11余12112=5余15=2余122=1余021=0余12210 2 9 2 8 2 7 2 6 2 5 2 4 2 3 2 2 2 1 2 2 2-21024 512 256 128 64 3216 84210.5
16、0.25 例1 . 1 将10101101.101B转换为十进制数 10101101.101B=2 7+25+23+22+2+2-1 +2-3=128+32+8+4+1+0.5+0.125=173.625D该转换规则同样适用于将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只是相加各项是八进制或十六进制数符与数位权值之和。例1.2 将312Q和2A.68H转换为十进制数2 1 0312Q=3X8 + 1 X8 + 2X8 =3X 64 + 8 + 2=202D1 0 -1 -22A.68H=2X 16 + 10X 16 + 6X 16 + 8X 16=32 + 10+ 0.375 + 0.03125=4
17、2.40625Db.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整数部分转换一一将十进制数连续用基数2去除,直到商数到0为止,每次除得的余数依次为二进制数由低到高的各位值,简称“除2取余”法。例1 . 3将47D转换为二进制数101111高位低位所以,47D=101111B。同理,将十进制数转换为 R进制数,按照“除R取余”规则即可。例1.4十进制数725D转换为十六进制数。按“除16取余”方法进行。1.37500.75001.000016725余数51645余数 13 ( D)16 _2_余数 20转换结果:725 D=2D5 H小数转换一一将十进制小数部分连续乘以2,每次所得乘积的整数部分,依次为二进制数从高到低的
18、各位值。转换规则简称“乘2取整法”。例1 . 5将0.6875D转换为二进制数。0.68750.37500.75000.500010高位低位所以,0.6875D=0.1011B需要注意的是,十进制小数常常不能准确地换算为等值的二进制数,有换算误差存在, 转换后的二进制数位数,根据字长限制取有限位的近似值。同理,十进制小数转换为二进制,可以按照“乘R取整”方法进行。对于具有整数和小数的复合十进制数, 只要将整数和小数部分分别按照上述转换方法进行,最后将其二进制整数和小数部分用小数点连接即可。例如从例3和例5可得:47.6875 D=101111.1011 B(2)二进制与八进制和十六进制之间转换
19、由于八进制、十六进制既可简化书写,又便于记忆,而且与二进制之间转换方便、直观, 因此在汇编语言程序及机器语言中指令、数据书写多采用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由于八、十六进制基数与二进制有内在联系,即:23=8, 24=16。因此,每一位八进制数可以转换为三位二进制数,每一位十六进制数可以转换为四位二进制数,转换直接而且方便。a.二一八进制转换将二进制数以小数点为界,左右分别按照三位一组划分,不足三位者用零补齐,即可换 算出对应的八进制数。例1.6 把110111101.011100B转换为八进制数。110111101.01110067 5 .34即 110111101.011100B=675.34Q反
20、之,由八进制转换为二进制只需要把各自对应的三位二进制写出即可。例1.763.52Q转换为二进制数。63.52Q=(110)(011).(101)(010)B1.5000=110011.10101Bb.二一十六进制转换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和二一八进制转换方法一样,只是将二进制数按照四位一组进行划分转换。例1.8 把10111001.01101B转换为十六进制数。10111001.01101B=( 1011)( 1001).( 0110)( 1000) B=B 9. 68所以,10111001.01101B=B9.68H反之,将十六进制数各位数码用相应四位二进制数表示,即可转换为等效的二进制
21、数。例1.9 把5F.7A5H转换为二进制数。5F.7A5H=(0101)(1111).(0111)(1010)(0101)B=01011111.011110100101B二数值数据表示本节我们着重讨论两个问题:数值数据在机内的定点和浮点表示方法;数据的编码方式。1.机器数的定点和浮点表示把数值数据送入计算机处理,仅转换为二进制还不行,必须解决数的符号表示, 小数点位置以及用有限设备表示的有效数值范围等问题。数在机器内部的表示形式称为机器数,而计算机对应的数值称为机器数的真值。机器数被存放在有记忆功能的存储器件中。机器数的符号是数字化处理的,用一位编码表示,通常用0表示正数,1表示负数。机器数
22、的小数点位置是事先约定的,它在机器数表示格式中并不出现,但根据设计格式,计算机在运算处理中却清楚地知道其位置。按照规定格式,机器数有定点和浮点两种表示形式。(1) 定点表示由于采用进位计数制,任何一个二进制数N都可以表示为:eN=2 S其中:e是一个二进制整数,称为数N的阶数;2为底数,S是二进制尾数,它表示该数的全部有效数字,而阶码 e则指明了小数点位置,表明数值范围。对任一数N=2 e S,若阶码e固定不变,则小数点位置是固定的,这种表示则称为数的定点表示,该数称为定点数。计算机中定点数通常有两种约定:一是取e=0,把小数点固定在尾数最高位之前,一是取e=n(n为尾数的位数),则把小数点约
23、定在尾数最末位之后,这两种情况阶码无须表示,前者即为定点小数, 后者即为定点整数, 其格式如图1-1中(a)、(b)所示。10 110 0 10ns数符1-数值卜假想小数点的位置N= 0.0110010(a)定点小数0 1 0 0 1 0 0 1ns数符数值假想小数点的位置N=+1001001(b)定点整数图1-1 定点数表示以上两种定点数的表示,计算机均可采用,目前微型机中,多采用定点整数形式。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小数点位置是假想位置, 当机器设计时将表示形式约定好, 则各种部件及运 算线路均按约定形式进行设计。机器数字长确定后,其数值表示范围即可确定。例如对定点小数,机器数定长N位,其中一位
24、符号位,n位有效数值,则 N位定点小数表示范围为:1.1 111(最小值) 至U 0.1 11最大值)n位n位对应真值表示范围为:(1-2-n) X 总一2-n例如,N=16位,则对应表示的真值范围为(1 2 15)乞 X 1 215用n位设备存放定点整数,则所能表示的真值为负 n位全1到正n位全1,即(2n 1)空 X 2n 1若N=16位则为:(215 1)空 X 215 1若用n位表示无符号整数,则其整数值表示范围:0 2n 1计算机中参加运算的数,若超过计算机所能表示的数值范围,则称之为溢出。这时, 计算机要对溢出进行相应处理操作。(2) 浮点表示当阶码值不固定时,数的小数点实际位置将
25、根据阶码值相对浮动,这就构成数的浮点表示。浮点表示要把机器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表示阶码,另一部分表示尾数,阶码和尾数均有各自的符号位。阶符表示数的实际小数点相对约定小数点位置的浮动方向:若阶符为负, 实际小数点在约定小数点左边,反之在右边,其位置则由阶码值确定, 而尾数符号代表了浮点数的符号。图1-2所示为浮点数的一种表示形式。esE(r 位)msM (n 位)阶符 阶码尾符 尾数图1-2种浮点数表示形式若尾数用n位小数表示,浮点数的表示范围根据阶码位置r和尾数位数n决定,其浮点数表示范围为:a= (2r1)2ax (1 2n)X + 2aX( 1 2n)例如对十六位机器字长,阶码4位(包括一
26、位符号),尾数12位(一位符号),则数值表示范围:a= (231) =727X( 1 211)X + 27X( 1 2 11)或一128X( 1 211)X + 128X( 1 211)可以看出,要扩大数的表示范围,应增加阶码的位数;而要增加精度,就需要增加尾数的位数。对同样字长,浮点数比定点数表示的数值范围要大许多,但浮点数运算操作复杂。 浮点数产生溢出,实质上是阶码溢出。2 机器数的编码表示数值数据在计算机内采用符号数值化处理后,机器可以表示并识别带符号的数据。 为了改进运算方法、简化控制电路,人们研究出多种符号数的编码方式, 如原码、反码、补码等。 这里我们介绍最常用的原码和补码形式。(
27、1)原码前面已经讨论过最简单直观的机器数表示,即仅将符号位数字化表示为0或1,数的绝对值与符号一起编码,或者说是“符号-绝对值表示”的编码,称为原码。例:X= + 0110111 X 丨原=00110111X= 0110111 X原=10110111其中X原称为机器数,X称为机器数的真值。因此,原码直接可从真值求得,只要将符 号位用0和1表示真值的正号和负号, 真值的绝对值就是原码的数值部分。当采用原码表示法时,编码简单直观,与真值转换方便,但也带来一些麻烦。一是引起机器中0的表示不唯一,因为+ 0原=0000, 0原=1000, 0有二义性,给机器判0带来麻烦,必须在设计时约定好机器采用正零
28、或负零。二是用原码进行四则运算时,符号位需要单独处理, 而且原码加减运算规则复杂。例如对有符号数的加法规则为:若两个数同号,两数相加,结果冠以共同的符号;若两个数异号,则由大数中减去小数,结果冠以大 数的符号。而减法又有一套规则。(2)补码为使数字化后的符号位能作为数参加运算,并解决减法转换为加法的问题,以简化计算机的运算线路,就产生了补码表示。如果我们想把十进制减法变成加法做,用什么办法呢?减一个十进制数可采用加该数的十进制补数,然后丢弃进位得到相减结果,一个数的十进制补数是用10减去该数得到的。例如,十进制减法:9 2=7, 2 的补数是 10-2=8因此9 2=9 + 8=17 7 (丢
29、掉进位)这里,实际是把10看成一个模数,记作 M。模数在物理上,是某种计量器的度量。在 模数系统中:9 2=9 + 8=177(Mod 10)上式之所以成立,是因为2与8对模数10是互为补数的,即 8=10 2。生活中使用的模数系统很多,例如时钟为12,有下式成立:8-3=8 + 95 ( Mod12)因为9=12 3。该式表明将时钟从 8点倒拨3格和正拨9格效果一样,时钟均指向 5点,我 们称+ 9为3在模12下的补码,即3 =9( Mod 12),这样就可以把减法转换为加法。计算机中的机器数及其存储、运算设备,如寄存器、加法器等都有固定的长度,因此, 都只能进行有模的计算。N位设备存放n位
30、二进制代码,则 2n就是其模数,因为两数相加 求和时,如果n位的最高位产生了进位,就会丢掉,这正是模数系统中相加的概念。所以, 对任何一个二进制负数都可以找到对应于模数为2n的正补数,从而将减法运算变为加法运算。同时,由于n位字长中包括一位符号位,故补码运算中的符号和数一起运算。对补码的产生、定义和有关性质的证明,不准备进行过多的讨论,我们只需要了解补码的形式及其运算特点。a.补码的求法。由以上讨论可知,对一个二进制负数可用其模数与真值作加法(实际作减法,因真值为负)求得其补码,即按定义式求/ X0 X2n-1X b=*(mod 2)2n+X-2n-1 X Y 补按位取反。末位加1Y补与Y补是
31、对模2n互补,故也称 Y补为Y补的机器负数。例1.12用补码求33+( 15) =?+ 33 原=00100001B+ 33 补=00100001B15 原=10001111BI- 15 补=11110001B33+ (- 15) = + 33 补+ - 15 补=100010010B=18进位丢失例1.13 用补码求67 - 10= ?+ 67 原=01000011B+ 67 b=01000011B10 原=00001010BI 10 h=1111O11OB67 - 10= + 67 补 + 10 补=01000011B+ 11110110B =00111001B=57以上两例表明,当带符号
32、的两个数采用补码形式表示时,进行加减运算可把符号位和数值位一起进行运算。若符号位有进(借)位,则丢掉。结果即为两数之和或差的补码形式, 这是补码表示的又一优点。特别要指出的是,采用补码进行加减运算,所有参加运算的数及运算结果都是用补码表示的,若要得到原码还需转换,其转换方法很简单,正数补码与原码相同,对负数将其补码除符号位外,逐位取反,末位加1,就可得到原码。除符号位外X补 - = X 原每位取反,末位加 1对机器数所表示的数值范围,用补码时要大一点,它可扩充到负数模值。 例如:8位定点整数,用原码表示,其数值范围为127+ 127,而用补码,128-+ 127,目前采用补码表示的机器较多。3
33、.十进制数的二进制编码表示由于人们习惯十进制, 而计算机采用二进制, 为便于人机交往,常常用一组四位二进制 编码表示一个十进制数字符号,称为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数,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数有 许多编码方法,它们可以分为有权编和无权编码两类。 下表中列出几种形式的编码表示。表1-2几种形式的编码表示十进制符号有权码无权码8421( BCD)24215221余3码格雷码00000000000000011000010001000100010100000120010001000110101001130011001101010110001040100010001110111011050101101110001
34、0001110601101100101010011010701111101110010101000810001110111010111100910011111111111000100(1)有权码最常用的有权码是 8421码,也称BCD码,这是最自然且简单的编码方法。它用四位 二进制编码表示一位十进制数,每一位恰好是二进制低四位的权。由于这种自然联系,故 8421有权码有时也称 NBCD码,意为自然(Natural) BCD码。8421码实现二-十转换很容 易,此外还很容易判别十进制数的奇偶性,即奇数的最低位都为1,偶数的最低位都为 0。除8421码外,还有其它几种有权码, 表中列出了 2421
35、,5221有权码,这两种编码的特 点是任何两个十进制数相加等于 9时,它们相对应的编码相加结果为 1111,这一特点对于 减法非常有用,因为按 9互补的关系恰好对应二进制模的互补关系。(2)四位无权码四位无权码主要有余 3码和格雷码两种。 余3码是由8421码加0011得来的,各位没有 权的关系,余3码具有上面2421,5221有权码的特点,实现减法运算方便,只要对加法产 生的值进行修正就可以了。由于每个数余3,两个数余6,恰好跳过四位编码冗余码。格雷码的编码规则是相邻两代码之间只有一位不同,这样数据传送的可靠性高,适合做控制编码。有BCD码,机器便可以进行十进制运算,设置十进制运算指令。但要
36、注意,由于用四位二进制数表示十进制数, 尚有6种编码冗余,除余3码外,均不能由四位二进制最高位进 位直接获得十进制数的进位。为此,硬件电路中要设置BCD码校正电路,指令中有十进制运算调整指令,以保证二-十进制编码运算得到正确的结果。三非数值数据的表示非数值数据不表示数值的大小。它通常分两类:逻辑数和字符数,均以二进制数码表示。1逻辑数逻辑数由无符号二进制代码组成,每位不表示数值,只表示逻辑真值和逻辑假值。逻辑数只能参加逻辑运算,其运算特点是:运算按位进行,各位之间没有进位、借位等情况,即 各位相互独立。由于逻辑数表示和数值数一样,计算机必须根据程序中的指令名来识别运算数据类型。2字符数据及其编
37、码目前,在计算机应用的许多场合中,需要对字符或专用符号进行操作, 用高级程序设计 语言进行人机交往也是使用字符或符号。 由于这些符号不能直接送入计算机, 必须先进行数 字化处理,用二进制数码表示,我们称之为字符数据。这些字符如同十进制数字一样,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用一组二进制编码来表示,才能为计算机所识别、处理和传送。当输入信息时,要通过输入设备把输入的字符编成一定格式 的代码接收进来,而输出时则要把相应的字符编码送到外部输出设备显示或打印。字符编码方式有各种规定,或称标准。我国使用的部颁标准字符编码与国际上较普遍使用的ASCII码基本相同。ASCII码是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编码表见附录。
38、1-4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1-4-11-4-1计算机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一,计算机基本组成1946年,在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领导的研制小组提出的计算机设计方案中, 明确了计算机的五大基本组成,即运算器、逻辑控制装置(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并描述了五部分职能关系及基于存储程序的基本工作原理。图1-17为计算机基本组成。程序结果图1-17计算机基本组成1存储器存储器是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的部件,其基本功能是按要求向指定的位置写入或取出代码信息。存储器采用按地址存取的工作方式,它由许多存储单元组成,每一个存储单元可以存放一个数据代码,为了区分不同的存储单元,把全部存储单元按照
39、一定的顺序编号,这个编号就称为存储单元的地址。 当计算机要把一个数据代码存入某存储单元,或从某存储单元中取出时,首先要提供该存储单元的地址,然后查找相应的存储单元,查到后,才能进行数的存取。因此,能存储大量信息的存储体是存储器的核心。存储器的工作就是, 在运算之前,接收外界送来的程序和数据;在运算过程中,向计算 机提供指令和数据信息, 保存中间结果;运算结束后,保存运算结果。2运算器运算器是对信息进行加工、运算的部件,具体就是执行二进制代码的基本逻辑运算和算 术运算。运算器的运算能力并不高, 但计算机运算速度快得惊人,它是用高速度赢得了出色的工作能力。运算器的核心部件是加法器。运算过程中,它在
40、控制器控制下,从存储器中取数,进行运算后,将结果暂存或送到存储器保存。3控制器控制器是整个机器的控制中心,存储器进行信息的存取,运算器进行各种运算, 信息的输入和输出,都是在控制器的同意控制下进行的。控制器的指挥工作是通过程序进行的。程序中安排好计算机工作的顺序,对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进行处理。 运算前,程序被送到存储器保存起来。开始运算后,控制器便自动地到 存储器中按顺序逐条取出指令,经过分析后,按指令的要求,向各部件发出执行指令的控制信号,执行指令中规定的操作。在控制器工作过程中, 还要接受执行部件的反馈信息,例如运算器送来的运算结果、状态等。这些反馈信息为控制器判断下一步如何工作提供了依据
41、。因此,控制器的工作就是根据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周而复始地取指令、分析指令、执 行指令,向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发出控制命令, 控制计算机工作。4.输入设备人们编写好的程序是经过输入设备送到计算机中去的。输入设备要将程序和数据转换为计算机能识别和接受的信息,如电信号等。目前常用的输入设备是键盘和鼠标。5.输出设备输出设备是把运算器中信息处理结果转换成人们所需要的易于理解、阅读的形式。例如在显示终端屏幕上显示或用打印机打印在纸上。二微型机的工作原理1 .微处理器CPU的一般结构要了解微型机的工作原理,首先要讨论微处理器的结构。CPU是组成微机系统的核心部件,它具有运算和控制的功能,具体有:
42、 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执行数据处理。 可暂存数据。 实现程序控制,即可取指令,对寄存器存,译码分析并执行指令所规定的操作,还要能提供整个系统所需要的定时和控制信号及响应设备发出的中断请求。尽管各种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不尽相同,但为了实现上述基本功能要求,典型的CPU结构由控制器、工作寄存器、算术逻辑单元和I/O控制逻辑组成。算术逻辑运算单元是微处理器的核心,所有的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移位操作都是有ALU完成的,ALU在控制信号控制下, 完成不同的操作,ALU输出经内部总线送工作寄存 器接收或输出到外部数据总线上。工作寄存器暂存用于寻址和计算过程中的信息。工作寄存器有数据寄存器, 还有地址寄存器。
43、有的兼有双重用途。 数据寄存器用来暂存操作数和中间结果。由于存取寄存器比访问存储器快得多,所以 CPU中含数据寄存器越多,运算速度越快。地址寄存器则用于操作数 地址。操作数地址是指令字中的一部分,操作数可放在寄存器中, 也可放在存储单元中。为给编程和数据处理提供方便,设计了多种寻找操作数地址的方式,称为寻址方式。控制器是CPU的指挥机构,实现指令的取出、寄存、译码和执行。控制器为实现取指 令,要设计程序计数器 PC和指令寄存器IR。PC中存放即将执行的指令地址,提供给存储 器取出该条指令。由于程序中指令是顺序存放的,故当出现程序转移时,就必须改变PC的内容。指令寄存器IR用于保存从存储器中取出
44、的当前要执行的指令。分析指令是由指令译 码器ID完成的,ID发出相应译码输出, 使控制逻辑部件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去完成指令相 应操作,执行指令。为判断指令执行情况,了解数据处理有关结果,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 暂存处理器程序执行的当前状态,例如指示运算结果是否为 0,是否溢出,是否进(借)位,或结果为正还是负等。该寄存器在许多微型机中称为状态字寄存器。I/O控制逻辑包括 CPU中与输入/输出操作有关的逻辑, 其任务是处理输入、 输出操作。2微处理器工作基本过程图1-18是描述CPU基本工作的流程图,也是指令的执行过程,因为CPU的工作就是不停地取指令、分析执行指令的过程。直到取出停机指令,
45、程序结束。从主存中取出当前指令送CPU中IR对IR中的指令译码去取下条指令图1-18CPU基本工作流程图从图中可看出,CPU加电工作后,程序计数器PC被置入程序的首条指令地址(这是硬件设计保证)。PC中地址送到CPU地址总线上,发动相应控制信号启动主存读,取出该单 元内容,即首条指令,送入指令寄存器。然后通过指令译码器进行译码分析后,就可确定指令长度(以字节为单位),对多字节指令分几次取入,PC内容增加相应值,然后由控制逻辑执行指令,若不是转移指令,则重复上述过程,取下条指令执行;若遇到转移指令,则转移地址取代PC中内容,从转移的目标地址开始执行新指令序列。对条件转移必须检查处理器 当前状态是
46、否满足转移条件,当前状态由前面一条指令执行的结果决定,状态标志组成程序状态字,记作 PSW,存放在处理机状态字寄存器中,如状态条件满足转移条件,则实行条 件转移,将转移地址置入 PC,从所转移的目标地址执行新指令序列。 1-4-21-4-2微型计算机系统现代的计算机与第一代计算机相比,其组成和配置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用户的不是仅仅由电子部件构成的计算机,而是由硬件和软件共同组成的计算机系统。硬件实体是计算机系统的物质基础,软件则是发挥机器功能的关键所在。软件是建立和依托在硬件的基础上的, 没有硬件作物质基础,软件功能无从谈起。反之,没有软件的硬件“裸机”将无所作为,不能提供用户直接使用,因
47、此,当代计算机即包含硬件组成,也包含 软件支持,二者不可分割,它们共同构成计算机系统, 实现信息处理。1.微型机系统硬件所谓硬件,是指组成计算机的物理实体。对微型计算机系统来说,硬件包括主机箱及 其内部电子线路、键盘、CRT显示器、打印机等。按逻辑功能将内部部件氛围微处理器CPU、存储器(主存,辅存)、I/O接口及I/O设备。信息传送由总线和总线控制部件实现。在当前的微机系统中,通常采用的组织方法如下:把微处理器、总线控制逻辑、定时逻辑、部分存储器等构成基本系统所必要的逻辑组装在一块较大的印刷电路板上。该印刷电路板称为系统板或主机板,它固定在机箱内。系统板上还装有多个多接点的长形插座(IBM-
48、PC机的插座有62个接点),每个插座都可以插入另 一块印刷电路板与系统板垂直。所谓系统级总线就是系统板上接到这些插座接点上的全部信 号线。各插座是并联的,各插座上信号的排列是相同的。构成完整的微机系统所包括的外部 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 磁盘存储器等接口逻辑和扩充容量的存储器,都装在印刷电路板上(小插板),插入主板插座内,然后通过系统级总线与主机板相接。任何新增加的外部设 备,只要遵照插座接点的信号约定(总线标准)设计接口的电路,均可“挂”在总线上成为 微机系统硬件的一部分,百米减磅厘第亿硬件配置比较灵活,可以适用于许多应用领域的不同要求。IBM-PC/XT计算机基本配置中的中央处理器芯片是 In tel 8088,主存储器容量从256KB 到640KB,一般配置两个软盘驱动器, XT以上的微型机配有硬盘驱动器。随着 LSI技术的 不断发展,微处理器的功能极其迅速地发展变化。2 微型计算机系统软件(1)软件概述软件,尚无严密而确切的定义, 一般认为软件是指程序和有关的数据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尔夫协议书
- 华为员工培训与开发体系
- 小学口语对话训练
- 2025版冻疮常见症状回顾及护理方法
- 2025版感冒常见症状及护理建议培训
- 癌症症状解析及护理技巧
- 市场调查的方式与方法
- 固定资产审计方法
- 血液科疾病症状辨析与护理要点
- 工业设计元素讲解
- 锂电池pack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及未来5年中国超市周转筐市场调查、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数学活动自然数被3整除的规律
- 2069-3-3101-002WKB产品判定准则-外发
- GB/T 20882.2-2021淀粉糖质量要求第2部分:葡萄糖浆(粉)
- 总账会计绩效考核表
-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 省赛一等奖
- 树立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教育模板课件
- 电烙铁使用详解课件
- 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与规范课件
- (新)中考英语书面表达指导教学公开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