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菱学诗》一文看黛玉的教学魅力_第1页
由《香菱学诗》一文看黛玉的教学魅力_第2页
由《香菱学诗》一文看黛玉的教学魅力_第3页
由《香菱学诗》一文看黛玉的教学魅力_第4页
由《香菱学诗》一文看黛玉的教学魅力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由香菱学诗一文看黛玉的教学魅力著名文学家蒋和森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可以没有万里长城,却不可以没有红楼梦”鲁迅先生也曾经评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 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 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身为教师原本就是红迷的我, 对选入人教 版九年级上册的香菱学诗一直情有独钟,在为黛玉才华横溢, 冰清玉洁,执着勇敢地追求爱情最后却香消玉损的悲惨命运惋惜 的同时,惊喜地发现这位古代才女竟然还是一位非常出色地老 师,大有名师风范,下面我粗浅的谈谈黛玉的教学魅力:一、尊重学生人格,热心投入教学众所周知,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一个多愁善感、羸弱多

2、病、孤傲尖刻的女孩。当我们细细地品读香菱学诗一节时, 我们看到了另一个林黛玉形象:一个学识渊博、热情大方,具有 诗人气质的好老师形象。原来香菱是个可怜的丫环。 她五岁被人 贩子拐走,在打骂中长到十二三岁。后来薛蟠强买了她做小妾, 平日伺候薛蟠,难得有空。后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 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香菱是一个极富文学气质的人, 非常羡慕 宝钗黛玉等人的风流高雅,她早就想学诗了,但苦于没有机会, 只好自己弄本旧诗,偷空看两首。进入大观园后,深藏在内心的 精神饥渴一下子勃发起来, 进园的当晚就来找黛玉,希望向黛玉学诗。林黛玉对香菱这无父无母的孤儿并无鄙夷之意,反有同情之心,所以面对香菱的求

3、教,黛玉没有嘲讽挖苦批评责难一棒子 打死,而是充分尊重香菱的人格,满怀热情地承担起老师的责任。 她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 你。”香菱学诗的动机不过是心里羡慕,能否把这个动机转化成为巨大的动力,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林黛玉发现了香菱的兴趣所 在,并非常适宜地吸收了这个学生并耐心进行指导,才使香菱这个苦命地女子满足了愿望, 提升了素养,最终写出了令大家都称 赞的好诗。而同样是面对香菱求学,红楼梦中的另一位才女却表现出了与黛玉截然不同的态度, 这个人就是薛宝钗。当香菱 刚入园中时就提出要向她学诗的请求,曾对她说:“好姑娘,你 趁着这个工夫,教给我作诗吧。”可薛宝钗却回答说

4、:“我说你 得陇望蜀呢,快去拜见团里的众人才好”。当香菱学诗入迷,荼 饭无心,坐卧不定,夜不能寐时,宝钗甚至挖苦她说:“何苦自 寻烦恼,你本来呆头呆脑,画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可 见这位薛才女,不仅没有抓住香菱的兴趣加以引导却让她以人情 事故为重,还用尖酸刻薄的语言想打消香菱本以燃起的学习热 情,实为埋没人才的庸师。如果黛玉也像宝钗那样,说香菱“呆 头呆脑”,那么香菱早已望“诗”却步,垂头丧气了,哪还能以 苦为乐,忘我学习呢?所以我们的教学应该像黛玉这样用自己积极的“乐教”情绪感染学生,用自己的热情去唤起学生的热情。“给学生一个信 任的目光,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这是洒向学生心

5、 田的阳光,是课堂的生命。”教师尊重学生,是实行新课程改革 的重要前提,没有尊重学生,课改无从进行。教师不应该仅仅停 留在“阳光下最灿烂的事业”这一光环下沾沾自喜, 而是要平和 心态,平等尊重,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切实地关注学生,站在学 生的角度看问题,关注学生的情商,才能真正的接近学生,走进 学生的心里,更好地开展好教育教学活动。二.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内在潜能。黛玉教香菱学诗 ,首先鼓励香菱树立信心 , 她说,学诗是“什 么难事” , “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 , 不用一年的工夫 , 不愁 不是诗翁了 ! ”从黛玉的话中 ,香菱得到了自信心 , 自然有兴趣学 下去。香菱读了几本诗集后就想小试

6、牛刀 , 黛玉给她限定以 “月”为吟咏对象作一首诗。 当香菱第一首诗写成后, 黛玉在指 出该诗的不足后, 又鼓励香菱“只管放开胆子去做”。 我们可以 想见,香菱能“茶饭无心,坐卧不定”、“索性连房也不入”地 苦心、专心、用心,几乎到了痴迷程度地写诗,其主要动力还在 于黛玉的赏识和激励性的评价。 赏识和激励就是教师要信任、 尊 重、理解、宽容学生,让学生形成一种“我是好学生”的感觉, 这样他就会把这种外在的激励转化为内在的动力, 从而激发自己 的内在潜力。在语文教学中 , 老师若能采用黛玉一样的方式评价 鼓励学生 , 积极地看待每个学生 , 充分地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 , 对 每一个学生都充满热情

7、与期待 ,让学生感到你值得信赖 , 让学生 相信你能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 相信学生定会信心百倍,不断进步 的。三、讲究教学方法,实施有效教学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从古至今,许多人 都意识到阅读对写作的重要作用, 关键是怎么读。 黛玉让香菱先 读王维、杜甫、李白的诗 , 以这三人做底子,再把“陶渊明、应、 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王维人称“诗佛” , 杜甫是 “诗圣” ,李白是“诗仙” ,他们代表唐朝诗歌的最高成就。 作为 老师,黛玉首先选用经典的作品培养香菱纯正的文学趣味, 指出了一个正确的阅读之道 , 要有选择地读一流的文学作品。这种阅 读方法,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其

8、效果不言而喻。不经过反复练 习,不可能提高写作能力。在经过深入地读诗环节之后,黛玉选 取了中国古代诗歌意象中最长见也最简单地的“明月”来让香 菱练习作诗。香菱学诗的过程,可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古 今成就大事业者所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来概括: 第一境“昨夜西 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带渐宽终不悔。”第三境“蓦然回首,那人在灯火阑珊处。” 当香菱“茶饭无心,坐卧不定”苦思写成第一首诗拿给黛玉看 时,黛玉认为“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是被他人的诗“缚 住”了,要她“丢开”这首,“放开胆子”另作一首。对于第二 首诗,黛玉评“过于穿凿, 还得另作”同时黛玉鼓励香菱

9、“只放 开胆子去做”。香菱的第三首写月诗是:“精华欲掩料应难,影 自涓涓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 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自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众人的评价是:“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可知俗语说: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香菱写出了好诗,成了“诗翁”, 这说明黛玉的教学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同一个写“月”的诗题, 黛玉让香菱在大量读诗、细心悟诗的基础上、反复练习写诗,终 于不露声色地把作诗的方法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教给了香菱, 黛玉教学讲究方法,注重个性发展,教学效果明显,彰显出了独 特的教学魅力。 这让我想起了现在讨论非常热烈地有效教学, 教 学有没

10、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 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不想学 或者学了没有收获, 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同样如 果学生学得很辛苦, 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也是无效或低效教 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黛玉教的学生从一无所知到评为“诗翁”不仅学习的知识丰富 了,而且学习能力也发展了,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红楼梦中的弱不禁风的黛玉,虽然处在封建闭塞的大观 园里,一生从没站过讲台,可能也只教过香菱这一位学生,但她 能尊重学生人格,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她们内在潜能, 教学态度、方法,教学过程的设置,教学指导与点拨都有高超之 处,与现代语文的素质教育不谋而合。 她在很短的时间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